期刊文献+
共找到374篇文章
< 1 2 1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蛋白质的磷酸化修饰及其研究方法 被引量:17
1
作者 张倩 杨振 +3 位作者 安学丽 王爱丽 李巧云 晏月明 《首都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6年第6期43-49,共7页
蛋白质磷酸化是一种重要的翻译后修饰,它参与和调控生物体内的许多生命活动。随着蛋白质组技术的不断发展,蛋白质磷酸化的研究越来越受到广泛的重视。本文介绍了蛋白质磷酸化修饰的主要类型与功能、磷酸化蛋白质及磷酸化肽的标记和分离... 蛋白质磷酸化是一种重要的翻译后修饰,它参与和调控生物体内的许多生命活动。随着蛋白质组技术的不断发展,蛋白质磷酸化的研究越来越受到广泛的重视。本文介绍了蛋白质磷酸化修饰的主要类型与功能、磷酸化蛋白质及磷酸化肽的标记和分离与富集、磷酸化肽及磷酸化位点分析以及蛋白质的磷酸化改性等方法,并综述了近年来国内外的主要研究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磷酸化 磷酸化蛋白质 磷酸化肽 磷酸化改性 质谱
下载PDF
多囊卵巢综合征合并胰岛素抵抗患者脂肪组织胰岛素受体底物2蛋白的表达及酪氨酸磷酸化的研究 被引量:12
2
作者 邱红玉 初永丽 +2 位作者 李旻 孙永玉 李红发 《中华妇产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116-119,共4页
目的检测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患者脂肪组织胰岛素受体底物(IRS)2蛋白表达及其酪氨酸磷酸化的程度,探讨发生PCOS合并胰岛素抵抗(IR)的机制。方法采用蛋白印迹(Westernblot)法,检测PCOS合并IR患者19例(PCOS合并IR组)、PCOS非IR患者17例(P... 目的检测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患者脂肪组织胰岛素受体底物(IRS)2蛋白表达及其酪氨酸磷酸化的程度,探讨发生PCOS合并胰岛素抵抗(IR)的机制。方法采用蛋白印迹(Westernblot)法,检测PCOS合并IR患者19例(PCOS合并IR组)、PCOS非IR患者17例(PCOS非IR组)及因单纯子宫肌瘤行子宫切除术的患者20例(对照组)的IRS2蛋白的表达;并采用免疫组化技术,检测IRS2在脂肪组织中的分布;采用免疫沉淀及增强化学发光法,检测IRS2的酪氨酸磷酸化程度。结果(1)PCOS合并IR组、PCOS非IR组及对照组IRS2蛋白表达分别为115±026、113±026及100±025,3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PCOS合并IR组、PCOS非IR组及对照组IRS2蛋白酪氨酸磷酸化程度分别为077±016、091±025及100±012,3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COS非IR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COS合并IR患者脂肪组织的IRS2蛋白酪氨酸磷酸化程度的降低,可能是发生IR的机制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COS 患者 脂肪组织 对照组 酪氨酸磷酸化 胰岛素受体底物 IR 蛋白表达 表达 化学发光法
原文传递
胰岛素受体底物1表达及其酪氨酸磷酸化与妊娠期糖尿病患者胰岛素抵抗的关系 被引量:12
3
作者 曲洪美 叶元华 +1 位作者 彭伟 詹瑛 《中华妇产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249-252,共4页
目的探讨骨骼肌组织中胰岛素受体底物1(IRS-1)表达及其酪氨酸磷酸化与妊娠期糖尿病发生胰岛素抵抗的关系。方法采用蛋白印迹法(western blot)及免疫沉淀法检测22例妊娠期糖尿病患者(妊娠期糖尿病组)、22例正常妊娠妇女(正常妊娠组)及13... 目的探讨骨骼肌组织中胰岛素受体底物1(IRS-1)表达及其酪氨酸磷酸化与妊娠期糖尿病发生胰岛素抵抗的关系。方法采用蛋白印迹法(western blot)及免疫沉淀法检测22例妊娠期糖尿病患者(妊娠期糖尿病组)、22例正常妊娠妇女(正常妊娠组)及13例正常非孕妇女(正常非孕组)骨骼肌组织中 IRS-1蛋白表达水平及其酪氨酸磷酸化程度;采用放射免疫法及葡萄糖氧化酶法检测各组妇女空腹胰岛素(FINS)及空腹血糖(FPG)水平,并采用稳态模型法计算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结果 (1)妊娠期糖尿病组 FPG、FINS、HOMA-IR 分别为(5.6±0.8)mmol/L、(15.4±5.1)mU/L、1.2±0.5,正常妊娠组分别为(4.4±0.5)mmol/L、(10.6±3.1)mU/L、0.8±0.3,两组间各指标分别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正常非孕组 FINS、HOMA-IR 分别为(7.6±2.3)mU/L、0.5±0.3,分别与正常妊娠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2)妊娠期糖尿病组 IRS-1蛋白表达水平为0.64±0.11,明显低于正常妊娠组的0.81±0.13,两组分别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正常非孕组 IRS-1蛋白表达水平为0.83±0.12,与正常妊娠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妊娠期糖尿病组基础及胰岛素刺激后的 IRS-1酪氨酸磷酸化程度分别为0.35±0.12及0.48±0.14,均低于正常妊娠组的0.38±0.13及0.66±0.12,两组分别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正常妊娠组胰岛素刺激后的 IRS-1酪氨酸磷酸化程度明显低于正常非孕组的0.85±0.09(P<0.01)。(4)妊娠期糖尿病组 IRS-1蛋白表达水平和胰岛素刺激后的酪氨酸磷酸化程度与 HOMA-IR 呈明显负相关(r=-0.613,-0.632;P<0.01);正常妊娠组胰岛素刺激后酪氨酸磷酸化程度与 HOMA-IR 呈明显负相关(r=-0.526,P<0.05)。结论骨骼肌组织中IRS-1蛋白表达及其酪氨酸磷酸化程度异常,是妊娠期糖尿病患者发生胰岛素抵抗的分子机制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妊娠 胰岛素抗药性 酪氨酸 磷蛋白类 磷酰化
原文传递
先天性类脂质性肾上腺增生症分子遗传学分析 被引量:15
4
作者 邱文娟 叶军 +2 位作者 韩蓓 韩连书 顾学范 《中华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8期585-588,i001,共5页
目的 探讨先天性类脂质性肾上腺增生症(CLAH)患者发病的分子遗传学机制。方法对1例19岁男性女性化的CLAH患者进行相关内分泌激素水平评价,并提取来自患者及其父母外周血DNA,采用PCR、DNA序列分析、家系分析和限制性内切酶图谱分析等方... 目的 探讨先天性类脂质性肾上腺增生症(CLAH)患者发病的分子遗传学机制。方法对1例19岁男性女性化的CLAH患者进行相关内分泌激素水平评价,并提取来自患者及其父母外周血DNA,采用PCR、DNA序列分析、家系分析和限制性内切酶图谱分析等方法对类固醇生成急性调控蛋白(StAR)基因进行分析。结果 患者基础血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和促性腺激素显著升高,基础血17羟孕酮(17-OHP)、硫酸脱氢表雄酮(DHEAS)及睾酮水平降低,ACTH兴奋试验后17-OHP、DHEAS水平无明显增高。患者StAR基因存在复合杂合突变:外显子3存在以往未报道过的无义突变Q77X,该突变来自父亲并经限制性内切酶图谱分析证实。外显子6存在838delA移码突变,该突变来自母亲。结论 Q77X是StAR基因的一种新突变,Q77X和838delA突变可使StAR功能丧失或减弱而引起CLAH,开展StAR基因分析有助于明确CLAH的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先天性类脂质性肾上腺增生症 分子遗传学 内分泌激素 基因突变
原文传递
脂肪组织中胰岛素受体底物1蛋白的表达及酪氨酸磷酸化在多囊卵巢综合征发病中的作用 被引量:10
5
作者 王竹晨 顾熊飞 +1 位作者 杨冬梓 邝健全 《中华妇产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120-123,共4页
目的探讨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患者脂肪组织胰岛素受体底物1(IRS1)的蛋白表达及酪氨酸磷酸化在PCOS发病中的作用。方法采用免疫沉淀法、Western印迹法和增强化学发光蛋白免疫印迹法及图像分析半定量检测24例PCOS患者[PCOS组,根据体重指... 目的探讨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患者脂肪组织胰岛素受体底物1(IRS1)的蛋白表达及酪氨酸磷酸化在PCOS发病中的作用。方法采用免疫沉淀法、Western印迹法和增强化学发光蛋白免疫印迹法及图像分析半定量检测24例PCOS患者[PCOS组,根据体重指数分为肥胖(体重指数≥24kg/m2)和非肥胖(体重指数<24kg/m2)者各12例]及同期因卵巢囊肿或输卵管阻塞行开腹手术的非PCOS患者24例(对照组,根据体重指数分为肥胖和非肥胖者各12例)的脂肪组织中IRS1的蛋白表达及酪氨酸磷酸化程度。结果PCOS组肥胖者IRS1的蛋白表达为(82±15)%,PCOS组非肥胖者为(79±18)%;对照组肥胖者为(75±19)%,对照组非肥胖者为(70±19)%,各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脂肪组织中IRS1的酪氨酸磷酸化程度在PCOS组肥胖者为(52±23)%,对照组非肥胖者为(88±12)%,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对照组肥胖者为(45±22)%,PCOS组非肥胖者为(70±25)%,与对照组非肥胖者比较,明显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P<005);PCOS组肥胖者和对照组肥胖者间以及PCOS组肥胖者和PCOS组非肥胖者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COS组脂肪组织IRS1的蛋白表达及酪氨酸磷酸化程度明显减弱,可能参与胰岛素受体后信号传导抑制,并与PCOS胰岛素抵抗的发生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肥胖者 PCOS 对照组 酪氨酸磷酸化 IRS-1 脂肪组织 蛋白表达 蛋白免疫印迹法 信号传导 免疫沉淀法
原文传递
凝胶电泳与激光剥蚀-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联用测定蛋白质中微量元素的应用进展 被引量:9
6
作者 王颖 郭艳丽 +3 位作者 袁洪林 魏永锋 闫宏涛 陈慧慧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223-228,共6页
介绍了凝胶电泳(GE)和激光剥蚀-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LA-ICP-MS)联用测定蛋白质中微量元素的方法,对蛋白质分离、凝胶处理,包括染色及干燥,和检测过程中的定量校正等技术问题做了详述,并综述了LA-ICP-MS在硒蛋白、磷酸化蛋白及金属蛋... 介绍了凝胶电泳(GE)和激光剥蚀-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LA-ICP-MS)联用测定蛋白质中微量元素的方法,对蛋白质分离、凝胶处理,包括染色及干燥,和检测过程中的定量校正等技术问题做了详述,并综述了LA-ICP-MS在硒蛋白、磷酸化蛋白及金属蛋白分析中的应用,指出了这种方法在蛋白质中微量元素检测中存在的问题和发展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剥蚀-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LA-ICP-MS) 凝胶电泳(GE) 硒蛋白 磷酸化蛋白 金属蛋白 微量元素
下载PDF
p63基因在肺癌组织中的表达 被引量:7
7
作者 余永伟 Mitchell E Garber +2 位作者 KarstenSchlüns ManuelaPacyna-Gengelbach IverPetersen 《中华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324-327,共4页
目的 研究肺鳞状细胞癌、腺癌、大细胞肺癌、小细胞肺癌以及淋巴结或肺内转移性肿瘤标本组织中p63基因的mRNA转录因子和蛋白表达水平,探讨p63基因表达与其定位在3q 27-q29区域改变的关系。方法 采用cDNA微阵列技术同时检测72例不同病理... 目的 研究肺鳞状细胞癌、腺癌、大细胞肺癌、小细胞肺癌以及淋巴结或肺内转移性肿瘤标本组织中p63基因的mRNA转录因子和蛋白表达水平,探讨p63基因表达与其定位在3q 27-q29区域改变的关系。方法 采用cDNA微阵列技术同时检测72例不同病理组织学类型的原发性肺癌(包括鳞状细胞癌、腺癌、大细胞癌、小细胞癌)和肺癌肺内转移及淋巴结转移灶内的p63基因mRNA水平。另外,利用组织芯片技术构建150例原发性肺癌石蜡包埋标本组织芯片,采用免疫组织化学LSAB法检测p63基因蛋白表达情况。同时应用比较基因组杂交(CGH)技术对70例原发性肺癌标本进行了3号染色体长臂改变的分析。结果 p63mRNA转录因子在肺鳞状细胞癌标本表达明显增强,与腺癌、大细胞癌、小细胞癌相比增多10倍以上。肺癌转移灶内p63基因mRNA表达水平明显高于其相对应的原发性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结果显示:肺鳞状细胞癌阳性表达率为94.64%;腺癌是1.79%;4例大细胞肺癌中2例为阳性染色;但所有小细胞肺癌标本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均为阴性。pT1分期肺癌的p63基因蛋白表达阳性率与pT2分期肺癌相比有统计学差异(P<0.05)。比较基因组杂交结果发现:肺鳞状细胞癌3号染色体长臂27-29区域有显著的扩增,腺癌表现为缺失。鳞状细胞癌p63基因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63基因 肺癌 基因表达 癌组织 cDNA微阵列技术
原文传递
乙状结肠代阴道成形术后阴道黏膜细胞形态及闭锁蛋白、带状闭合蛋白1表达的变化 被引量:8
8
作者 黄向华 张琳 +1 位作者 高志敏 朱志洁 《中华妇产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8期588-592,共5页
目的观察乙状结肠代阴道成形术后,阴道局部黏膜细胞的形态变化及闭锁蛋白、带状闭合蛋白1(ZO.1)的表达变化,对阴道局部防御功能的影响。方法应用光镜、电镜及免疫组化链霉菌抗生物素蛋白一过氧化物酶连接(sP)法,对15例乙状结肠... 目的观察乙状结肠代阴道成形术后,阴道局部黏膜细胞的形态变化及闭锁蛋白、带状闭合蛋白1(ZO.1)的表达变化,对阴道局部防御功能的影响。方法应用光镜、电镜及免疫组化链霉菌抗生物素蛋白一过氧化物酶连接(sP)法,对15例乙状结肠代阴道成形术后黏膜(研究组)及15例正常乙状结肠黏膜(对照组)的活检标本进行形态学观察,并对黏膜细胞中闭锁蛋白及ZO一1的表达进行了半定量分析。结果(1)研究组10例(67%)阴道下段黏膜发生鳞状上皮化生。(2)电镜下见成形术后阴道黏膜上皮细胞间紧密连接变得短而宽,数量减少或消失。(3)研究组阴道上段黏膜细胞中,闭锁蛋白的阳性表达率为80%(12/15),ZO一1的阳性表达率为73%(11/15),研究组阴道下段已发生鳞状上皮化生的黏膜细胞中闭锁蛋白和ZO一1的阳性表达率均为100%(10/10),对照组也均为100%(15/15),分别与阴道上段黏膜细胞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研究组阴道下段未发生鳞状l:皮化生的黏膜细胞中闭锁蛋白和ZO一1的阳性表达率(4/5、2/5)低于已发生鳞状上皮化生者(均为100%,10/10)及对照组[均为100%(15/15)],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与其上段黏膜细胞比较,差异尤统计学意义(P〉0.05)。在成形术后阴道下段鳞状上皮化生的黏膜细胞中,两种蛋白的阳性表达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乙状结肠代阴道成形术后,部分阴道下段黏膜发生了鳞状上皮化生;成形术后阴道上段及下段未发生鳞状上皮化生的黏膜细胞中,闭锁蛋白及ZO.1阳性表达率下降;化生的鳞状上皮细胞中,两种蛋白的表达与原位的乙状结肠黏膜相似,可能对加强人工阴道的防御功能起到了一定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阴道 黏膜 紧密连接部 膜蛋白质类 磷蛋白类
原文传递
氯吡格雷治疗下CYP2C19与P2Y热点突变致血小板高反应性的效应研究 被引量:7
9
作者 吴小利 李健 +7 位作者 向代军 刘一凡 张洪瑞 谢尹晶 唐红卫 徐菡 邸平 王成彬 《中华检验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198-202,共5页
目的 研究氯吡格雷治疗患者CYP2C19和P2Y热点突变导致血小板因药物耐受而出现高反应性的效应关系,探索检出突变相关功能改变的临床适用方法.方法 病例对照研究.选取104例接受抗血小板治疗且冠状动脉介入术前服用负荷剂量(300 mg/d)氯... 目的 研究氯吡格雷治疗患者CYP2C19和P2Y热点突变导致血小板因药物耐受而出现高反应性的效应关系,探索检出突变相关功能改变的临床适用方法.方法 病例对照研究.选取104例接受抗血小板治疗且冠状动脉介入术前服用负荷剂量(300 mg/d)氯吡格雷的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患者,在术后12 ~24 h内测定血小板功能,通过血栓弹力图(TEG)检测血小板抑制率,通过流式细胞术检测CD62p和血管扩张刺激磷蛋白(VASP);焦磷酸测序法测定中国人群药物代谢酶热点突变CYP2C19*2(681G> A)、CYP2C19*3 (636G> A)和血小板膜糖蛋白受体基因P2Y1 (893C >T)、P2Y12 (52G> T)4个位点基因多态性.以CYP2C19分型结果为依据分为野生组(*1/* 1)、杂合突变组(*2/*1)、纯合突变组(*2/*2),结合其他3个位点突变情况,分析各组氯吡格雷作用下的血小板功能差异.应用单因素方差分析进行不同基因型组间比较,两组间比较选用t检验及非参数检验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野生组血小板反应指数(PRI)为(35.75±23.11)%,杂合突变组为(48.77 ±24.22)%,纯合突变组为(66.73±15.7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9.170,P<0.05);野生组CD62p水平为(9.38±11.16)%,杂合组为(9.45±8.91)%,纯合突变组为(10.87±8.31)%,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0.087,P>0.05);37例受试个体中未检出P2Y1(893C> T)位点突变,检出1例P2Y12(52G> T)位点突变.结论 CYP2C19*2突变与氯吡格雷疗效降低密切相关,VASP检测的血小板反应指数可有效反映其改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 噻氯匹定 芳基烃羟化酶类 受体 嘌呤能P2Y12 血小板计数 微丝蛋白质类 磷蛋白类 细胞黏附分子
原文传递
子宫内膜癌组织中胰岛素受体底物1的表达与活化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量:6
10
作者 华绍芳 薛凤霞 +2 位作者 张丽志 王颖梅 赵敬 《中华妇产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437-441,共5页
目的研究子宫内膜癌组织中胰岛素受体底物1(IRS-1)mRNA、蛋白的表达水平及酪氨酸磷酸化程度,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选择63例子宫内膜癌(内膜癌组)、21例子宫内膜不典型增生(不典型增生组)及22例正常子宫内膜(正常内膜组)患者... 目的研究子宫内膜癌组织中胰岛素受体底物1(IRS-1)mRNA、蛋白的表达水平及酪氨酸磷酸化程度,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选择63例子宫内膜癌(内膜癌组)、21例子宫内膜不典型增生(不典型增生组)及22例正常子宫内膜(正常内膜组)患者进入本研究。收集其临床病理资料,酶联免疫法检测空腹血清胰岛素C肽水平,RT-PCR技术和蛋白印迹法分别检测子宫内膜组织中IRS-1 mRNA及蛋白的相对表达量,免疫共沉淀法检测IRS-1酪氨酸磷酸化程度。结果内膜癌组患者血清C肽水平为(3.2±1.1)μg/L,高于正常内膜组[(2.5±0.7)μg/L],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7)。内膜癌、不典型增生及正常内膜组IRS-1 mRNA、蛋白的相对表达量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F=0.695、0.003,P=0.502、0.997)。内膜癌组IRS-1酪氨酸磷酸化程度[(62±36)%]高于不典型增生及正常内膜组[分别为(53±34)%、(35±33)%],分别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48、0.002);不典型增生组与正常内膜组比较,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P=0.045)。子宫内膜样腺癌患者IRS-1酪氨酸磷酸化程度[(69±33)%]高于非内膜样癌[(34±31)%],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300,P=0.025)。高手术病理分期、细胞分化不良、深肌层浸润及盆腔淋巴结转移者IRS-1酪氨酸磷酸化程度增高(P均〈0.05)。子宫内膜组织中IRS-1酪氨酸磷酸化程度与空腹血清C肽水平呈正相关关系(r=0.491,P=0.001)。结论子宫内膜癌组织中IRS-1的表达无明显变化,但存在IRS-1酪氨酸磷酸化程度增加,并与手术病理分期高、细胞分化不良、深肌层浸润及盆腔淋巴结转移等不良的临床病理特征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内膜肿瘤 磷蛋白类 酪氨酸 磷酰化
原文传递
骨髓间质干细胞转染牙本质涎磷蛋白基因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4
11
作者 李志勇 刘磊 +2 位作者 陈玲 林云峰 田卫东 《中华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7期426-429,共4页
目的评价牙本质涎磷蛋白(DSPP)转基因修饰骨髓间质干细胞(BM-MSC)后,对BM- MSC生物学特性及DSPP表达的影响。方法构建含小鼠DSPP基因的真核表达载体pcDNA3.1 (+)/DSPP,用脂质体介导转染大鼠BM-MSC;RT-PCR检测转染后细胞的Pax-9和DMP-... 目的评价牙本质涎磷蛋白(DSPP)转基因修饰骨髓间质干细胞(BM-MSC)后,对BM- MSC生物学特性及DSPP表达的影响。方法构建含小鼠DSPP基因的真核表达载体pcDNA3.1 (+)/DSPP,用脂质体介导转染大鼠BM-MSC;RT-PCR检测转染后细胞的Pax-9和DMP-1基因表达情况;检测转染细胞矿化诱导后Von Kossa钙盐染色计算单位面积钙结节形成率。结果成功构建DSPP真核表达载体pcDNA3.1(+)/DSPP,酶切后得到3.0 kb和5.4 kb的片段,与回收的目的基因和载体基因片段大小相符;经转染BM-MSC后24 h可见DSPP基因表达,48 h后可见有Pax-9基因表达,无DMP-1基因表达;转基因后的BM-MSC免疫组化染色显示DSPP阳性;转染细胞矿化诱导后钙结节形成率高于未转染细胞。结论BM-MSC转基因表达DSPP能够增强其矿化能力,并诱导牙齿发育相关基因的表达,提示DSPP可能在牙齿发育早期具有一定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磷蛋白类 干细胞 间质细胞
原文传递
The mutation of insulin receptor substrate-1 gene in Chinese patients with non insulin dependent diabetes mellitus 被引量:2
12
作者 曾卫民 彭军 +2 位作者 万恂恂 陈淑华 宋惠萍 《Chinese Medical Journal》 SCIE CAS CSCD 2000年第1期80-83,共4页
OBJECTIVE: To identify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mutation in the insulin receptor substrate-1 (IRS-1) gene and the incidence of non-insulin-dependent diabetes mellitus (NIDDM) in the Chinese population. METHODS: Sample... OBJECTIVE: To identify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mutation in the insulin receptor substrate-1 (IRS-1) gene and the incidence of non-insulin-dependent diabetes mellitus (NIDDM) in the Chinese population. METHODS: Samples were obtained from 68 Chinese patients with NIDDM and 68 control subjects. The +1700-(+)4437 bp fragment of the IRS-1 gene was screened by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 (PCR)-single strand conformation polymorphism (SSCP) analysis. All SSCP variations were submitted to DNA sequence analysis. RESULTS: Two amino acid variations [GGG-->AGG (G971 R) and CCT-->TCT (P1079 S)] and 3 silent mutations [GAT-->GAC(D422D), CCA-->CCC(P737 P) and GCA-->GCG (A804 A)] were identified, among which the CCA-->CCC(P737 P) and CCT-->TCT(P1079S) have not been previously reported. All five variations were found in Chinese patients with NIDDM, while GCA-->GCG(A804A) was the only one found in control subjects. The overall incidence of the five variations in Chinese patients with NIDDM were much higher than that in control subjects (38.2% vs 7.4%, chi 2 = 18.42, P GCG (A804A), and its frequency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in Chinese patients with NIDDM than in controls (26.5% vs 7.4%, chi 2 = 8.84, P 0.05). CONCLUSION: These results indicate that there may be a relation between these nucleotide variations of IRS-1 gene and Chinese patients with NIDD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UTATION ADULT Aged Diabetes Mellitus Type 2 Humans Middle Aged phosphoproteins Research Support Non-U.S. Gov't
原文传递
多囊卵巢综合征合并胰岛素抵抗患者子宫内膜胰岛素受体底物1、2蛋白的表达及酪氨酸磷酸化 被引量:4
13
作者 盛慧 刘义 +1 位作者 吕立群 刘向前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473-475,559,共4页
目的研究多囊卵巢综合征(polycystic ovarian syndrome,PCOS)患者子宫内膜胰岛素受体底物(insulin re-ceptor substrate IRS)1和2蛋白的表达及酪氨酸磷酸化的程度。探讨PCOS子宫内膜胰岛素抵抗的分子机制。方法于月经周期第1天刮取PCOS... 目的研究多囊卵巢综合征(polycystic ovarian syndrome,PCOS)患者子宫内膜胰岛素受体底物(insulin re-ceptor substrate IRS)1和2蛋白的表达及酪氨酸磷酸化的程度。探讨PCOS子宫内膜胰岛素抵抗的分子机制。方法于月经周期第1天刮取PCOS合并胰岛素抵抗患者(PCOS组,15例)和正常妇女(对照组,10例)子宫内膜,行病理切片观察及免疫组化染色,计算机图像分析系统分析子宫内膜IRS-1和IRS-2蛋白的表达及酪氨酸磷酸化程度。结果①PCOS组和对照组IRS-1蛋白表达的灰度值分别为(121.94±16.00)和(55.35±0.98),IRS-2蛋白分别为(169.35±13.00)和(111.65±8.02),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P<0.05),PCOS组子宫内膜IRS-1和IRS-2蛋白的表达明显降低;②PCOS组子宫内膜IRS酪氨酸磷酸化的程度明显低于对照组,其灰度值分别为(141.98±22.50)、(102.72±9.78),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PCOS合并胰岛素抵抗患者子宫内膜组织的IRS-1和IRS-2蛋白表达及酪氨酸磷酸化的程度异常所导致的受体后信号传导障碍,可能是发生胰岛素抵抗机制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囊卵巢综合征 胰岛素抵抗 子宫内膜 磷蛋白类 酪氨酸磷酸化
下载PDF
重组人MG53蛋白对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氧化损伤的保护作用 被引量:5
14
作者 黄团结 宋及时 +6 位作者 马珊珊 程康 邢衢 李鹏 刘腾飞 杨波 关方霞 《中华细胞与干细胞杂志(电子版)》 2017年第1期35-44,共10页
目的建立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h UC-MSCs)的H_2O_2氧化损伤模型,探讨重组人MG53蛋白(rh MG53)对h UC-MSCs氧化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使用组织块培养法从健康人脐带沃顿胶组织中分离培养h UC-MSCs,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表型;CCK-8法检测h UC-... 目的建立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h UC-MSCs)的H_2O_2氧化损伤模型,探讨重组人MG53蛋白(rh MG53)对h UC-MSCs氧化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使用组织块培养法从健康人脐带沃顿胶组织中分离培养h UC-MSCs,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表型;CCK-8法检测h UC-MSCs的增殖和H_2O_2损伤程度。实验分为正常对照组(NC组)、rh MG53组、H_2O_2组和H_2O_2+rh MG53组。分别采用CCK-8法、Transwell小室、流式细胞术和β-半乳糖苷酶染色检测rh MG53蛋白对h UC-MSCs增殖、迁移、周期凋亡和衰老的影响。各组、各个时间点的吸光值采用析因设计的方差分析,组间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 h UC-MSCs贴壁呈梭型生长,高表达间充质干细胞标志CD44、CD133、HLA-ABC,低表达CD34、CD45;H_2O_2对h UC-MSCs具有浓度和时间依赖性的损伤作用,确定200μmol/L的H_2O_2处理16 h为h UC-MSCs氧化损伤的最适条件。与NC组相比,H_2O_2组细胞增殖(0.994±0.011 vs 1.331±0.014)、迁移率(8.15﹪±2.47﹪vs 33.34﹪±3.62﹪)和S期细胞比例(29.67﹪±3.69﹪vs 34.33﹪±4.25﹪)显著降低,细胞衰老(44.07﹪±5.26﹪vs 5.7﹪±1.42﹪)和凋亡比例(52.63﹪±5.76﹪vs 4.65﹪±1.23﹪)显著增加,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rh MG53组细胞增殖(1.509±0.086 vs 1.331±0.014)和迁移率(52.13﹪±5.46﹪vs 33.34﹪±3.62﹪)显著提高,S期比例(35.27﹪±4.79﹪vs 34.33﹪±4.25﹪)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细胞衰老(3.92﹪±1.31﹪vs 5.7﹪±1.42﹪)和凋亡比例(3.96﹪±1.06﹪vs 4.65﹪±1.23﹪)显著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与H_2O_2组相比,H_2O_2+rhMG53组细胞增殖(1.252±0.056 vs 0.994±0.011)、迁移率(18.93﹪±3.12﹪vs8.15﹪±2.47﹪)和S期比例(34.84﹪±3.45﹪vs 29.67﹪±3.69﹪)显著提高,细胞衰老(17.89﹪±2.64﹪vs 44.07﹪±5.26﹪)和凋亡比例(4.65﹪±1.23﹪vs 17.63﹪±2.56﹪)显著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rhMG53对H_2O_2造成的h UC-MSCs氧化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磷蛋白类 脐带 间质干细胞 创伤和损伤 保护
原文传递
Comparison of cytokine and phosphoprotein profiles in idiopathic and Crohn’s disease-related perianal fistula 被引量:2
15
作者 James B Haddow Omar Musbahi +1 位作者 Thomas T MacDonald Charles H Knowles 《World Journal of Gastrointestinal Pathophysiology》 CAS 2019年第4期42-53,共12页
BACKGROUND Perianal fistulae are either primary(idiopathic)or secondary[commonly associated with Crohn’s disease,(CD)].It is assumed,although not proven,that the pathophysiology differs.AIM To systematically compare ... BACKGROUND Perianal fistulae are either primary(idiopathic)or secondary[commonly associated with Crohn’s disease,(CD)].It is assumed,although not proven,that the pathophysiology differs.AIM To systematically compare the clinical phenotypes,cytokine and phosphoprotein profiles of idiopathic and CD-related perianal fistulae.METHODS Sixty-one patients undergoing surgery for perianal fistula were prospectively recruited(48 idiopathic,13 CD)into a cohort study.Clinical data,including the Perineal Disease Activity Index(PDAI)and EQ-5D-5L were collected.Biopsies of the fistula tract,granulation tissue,internal opening mucosa and rectal mucosa were obtained at surgery.Concentrations of 30 cytokines and 39 phosphoproteins were measured in each biopsy using a magnetic bead multiplexing instrument and a chemiluminescent antibody array respectively.Over 12000 clinical and 23500 laboratory measurements were made.RESULTS The PDAI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indicating more active disease)in the CD group with a mean difference of 2.40(95%CI:0.52-4.28,P=0.01).Complex pathoanatomy was more prevalent in the CD group,namely more multiple fistulae,supralevator extensions,collections and rectal thickening.The IL-12p70 concentration at the internal opening specimen site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median difference 19.7 pg/mL,99%CI:0.2-40.4,P=0.008)and the IL-1RA/IL-1βratio was significantly lower in the CD group at the internal opening specimen site(median difference 15.0,99%CI=0.4-50.5,P=0.008).However in the remaining 27 cytokines and all 39 of the phosphoproteins across the four biopsy sites,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were found between the groups.CONCLUSION CD-related perianal fistulae are more clinically severe and anatomically complex than idiopathic perianal fistulae.However,overall there are no major differences in cytokine and phosphoprotein profil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NAL FISTULA Crohn’s disease Cytokines phosphoproteins Pathogenesis
下载PDF
Relationship between Tyrosine Phosphorylation and Protein Expression of Insulin Receptor and Insulin Resistance in Gestational Diabetes Mellitus 被引量:2
16
作者 初永丽 宫玉典 +4 位作者 苏志慧 于洪娜 崔青 姜海洋 曲洪美 《Journal of Huazho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Medical Sciences)》 SCIE CAS 2014年第3期393-397,共5页
Summary: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yrosine phosphorylation (TP) and protein expression of insulin receptor (InsR) and insulin resistance (IR) in patients with gestational diabetes mellitus (GDM) was investiga... Summary: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yrosine phosphorylation (TP) and protein expression of insulin receptor (InsR) and insulin resistance (IR) in patients with gestational diabetes mellitus (GDM) was investigated. The InsR expression and TP in skeleton muscle tissue were determined by Western blotting and immunoprecipitation in women with GDM (GDM group, n=22), normal pregnant women (normal pregnancy group, n=22) and normal non-pregnant women (normal non-pregnant group, n=13). Fasting plasma glucose (FPG) and fasting insulin (FINS) were measured by oxidase assay and immunoradioassay.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levels of FPG (5.61±0.78 mmol/L), FINS (15.42±5.13 mU/L) and Ho- meostasis model assessment-IR (HOMA-IR) (1.21±0.52) in GDM group were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ose in normal pregnancy group (4.43±0.46 mmol/L, 10.56±3.07 mU/L and 0.80±0.31 respectively) (P〈0.01). The levels of FINS and HOMA-IR in normal pregnancy group were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ose in normal non-pregnant group (7.56±2.31 mU/L and 0.47±0.26 respectively) (P〈0.01). There wa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the InsR expression level among the three groups (P〉0.05). TP of InsR with insulin stimulation was significantly decreased in GDM group (0.20±0.05) as compared with normal pregnancy group (0.26±0.06) (P〈0.01). TP of InsR with insulin stimulation in normal pregnancy group was lower than that in normal non-pregnant group (0.31±0.06) (P〈0.01). TP of InsR with insulin stimu- lation was negatively related with HOMA-IR in GDM group (r=-0.525, P〈0.01). There was no correlation between the protein expression of InsR and HOMA-IR in GDM group (r=-0.236, P〉0.05). It was suggested that there is no significant correlation between the protein expression of InsR in skeletal muscle and IR in GDM, but changes in TP of InsR are associated with IR in GD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estational diabetes mellitus insulin resistance TYROSINE phosphoproteins PHOSPHORYLATION
下载PDF
长双歧杆菌NCC2705葡萄糖与乳糖代谢的比较蛋白质组学 被引量:4
17
作者 何湘 刘大伟 +6 位作者 孙忠科 王芳 姜铮 赵红庆 陈宣男 黄留玉 袁静 《微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1期1451-1458,共8页
【目的】以本实验室前期构建的长双歧杆菌NCC2705菌株蛋白质参考图谱为基础,研究长双歧杆菌发酵乳糖和葡萄糖的比较蛋白质组学。【方法】采用ImageMaster 2D Elite Platnum Version5.0比较分析3倍以上蛋白差异点;利用MALDI-TOF进行差异... 【目的】以本实验室前期构建的长双歧杆菌NCC2705菌株蛋白质参考图谱为基础,研究长双歧杆菌发酵乳糖和葡萄糖的比较蛋白质组学。【方法】采用ImageMaster 2D Elite Platnum Version5.0比较分析3倍以上蛋白差异点;利用MALDI-TOF进行差异蛋白鉴定,每个蛋白质点的肽指纹图谱在长双歧杆菌NCC2705菌株的蛋白质数据库用Mascot进行检索;采用Pro-Q磷酸化试剂进行磷酸化蛋白的染色。【结果】鉴定到31个蛋白表达发生显著变化,在乳糖发酵中14个蛋白上调17个蛋白下调。这些蛋白为亲水性酸性蛋白,它们基因的CAI值均在0.5以上,主要包括糖代谢相关蛋白、应激蛋白、转录和翻译相关蛋白,还有一些未知功能的蛋白。此外,有两个蛋白:转醛缩酶(BL0715,transaldolase,tal)L3蛋白点和丙酮酸激酶(BL0988,pyruvate kinase,pyk)G9蛋白点发生了磷酸化作用。【结论】长双歧杆菌NCC2705在乳糖中生长快于葡萄糖,它们的降解途径是相同的;转醛缩酶和丙酮酸激酶发生了翻译后修饰作用,推测转醛缩酶在43T和47S发生了磷酸化,而丙酮酸激酶在65S发生了磷酸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比较蛋白质组 乳糖代谢 双向电泳 Pro—Q Diamond染色 MALDI—TOF 磷酸化蛋白
下载PDF
骨桥蛋白与整合素β_3在脑胶质瘤中的表达及其意义 被引量:1
18
作者 何主强 殷莉 赵洪洋 《中国微侵袭神经外科杂志》 CAS 2005年第11期508-511,共4页
目的探讨骨桥蛋白(OPN)、整合素3β与胶质瘤恶性程度的关系,及OPN与整合素3β之间的相关性。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染色、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及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等方法检测正常人脑组织和胶质瘤组织中OPN、整合素3β的mRNA... 目的探讨骨桥蛋白(OPN)、整合素3β与胶质瘤恶性程度的关系,及OPN与整合素3β之间的相关性。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染色、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及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等方法检测正常人脑组织和胶质瘤组织中OPN、整合素3β的mRNA及蛋白表达。结果正常脑组织中无O PN、整合素3β表达,而胶质瘤细胞膜、细胞质及血管内皮细胞中有表达。随着脑胶质瘤病理分级的增高,OPN与整合素β3的表达显著性增高(P<0.05)。OPN与整合素3β的mRN A(r=0.990,P<0.05)及蛋白(r=0.943,P<0.05)表达均呈正相关。结论OPN与整合素3β在人脑胶质瘤组织中的表达强度与其恶性程度相关,且OPN和整合素3β的表达之间有内在联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胶质瘤 磷蛋白类 整合素Β3
下载PDF
氯化钠溶液对人牙根面牙本质早期龋再矿化作用的影响 被引量:3
19
作者 王晓灵 王勤 《中华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30-32,T007,共4页
目的 探讨单纯用氯化钠 (NaCl)溶液处理人牙根面牙本质早期龋后 ,提高根面早期龋再矿化作用的可行性。方法 在人牙根面上形成早期人工龋 ,将标本分组 ,分别用 0 5mol/LNaCl溶液和 0 5mol/LEDTA二钠盐溶液浸泡后 ,用再矿化液处理。... 目的 探讨单纯用氯化钠 (NaCl)溶液处理人牙根面牙本质早期龋后 ,提高根面早期龋再矿化作用的可行性。方法 在人牙根面上形成早期人工龋 ,将标本分组 ,分别用 0 5mol/LNaCl溶液和 0 5mol/LEDTA二钠盐溶液浸泡后 ,用再矿化液处理。扫描电镜下观察比较早期龋矿化前牙根表面形态及矿化后牙根表面矿物盐沉积情况 ;显微X线照像及其图像分析比较矿化后矿物含量的不同。结果 人牙根面早期龋表面用NaCl溶液浸泡前后无明显改变 ;早期龋用EDTA二钠盐溶液浸泡后表面见大量牙本质小管开放。再矿化后 ,前者比后者表层明显增厚 ,表层阻射度明显增强。结论 用NaCl溶液处理人牙根面早期龋以后 ,再矿化效果明显增强 ,NaCl溶液对早期龋表面无不良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龋齿 磷蛋白类 氯化钠 牙再矿化
原文传递
牙本质磷蛋白对牙本质再矿化的影响 被引量:3
20
作者 骆松江 李玉晶 +2 位作者 万领 宿颖 葛丽华 《中华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96-99,I003,共5页
目的 探讨牙本质磷蛋白 (dentinphosphoprotein ,DPP)与脱矿牙本质再矿化的关系。方法  (1 )用氯化钠提取脱矿牙本质中的易溶性DPP并鉴定。 (2 )用氯化钠去除和未去除易溶性DPP的脱矿人牙根牙本质磨片 ,经再矿化后通过原子吸收光谱、... 目的 探讨牙本质磷蛋白 (dentinphosphoprotein ,DPP)与脱矿牙本质再矿化的关系。方法  (1 )用氯化钠提取脱矿牙本质中的易溶性DPP并鉴定。 (2 )用氯化钠去除和未去除易溶性DPP的脱矿人牙根牙本质磨片 ,经再矿化后通过原子吸收光谱、扫描电镜和显微放射照相的观测比较两组再矿化程度。结果  (1 )证明了 1mol/L氯化钠可以提取脱矿牙本质中的易溶性DPP ;(2 )去除和未去除易溶性DPP的磨片组相比再矿化液的钙离子浓度显著减少 (P <0 0 1 ) ;磨片上生成较多量的矿物质沉积 ;显微射线照片平均吸光度值显著降低 (P <0 0 1 )。结论 易溶性DPP对脱矿牙本质再矿化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在根面龋的再矿化中去除易溶性DPP能提高其再矿化的潜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牙本质磷蛋白 牙本质再矿化 原子吸收光谱 根面龋 扫描电镜 显微放射照相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1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