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槲皮素通过PI3K/AKT/mTOR通路减轻脓毒症小鼠心肌损伤 被引量:27
1
作者 吴柳 蒋永艳 +2 位作者 刘微 尹建军 马兴龙 《中国急救医学》 CAS CSCD 2021年第3期238-243,共6页
目的基于磷脂酰肌醇-3激酶(PI3K)/蛋白激酶B(AKT)/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mTOR)通路探究槲皮素减轻脓毒症小鼠心肌损伤的分子机制,为槲皮素治疗脓毒症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盲肠结扎穿孔法构建脓毒症小鼠模型,将造模成功的小鼠随机分... 目的基于磷脂酰肌醇-3激酶(PI3K)/蛋白激酶B(AKT)/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mTOR)通路探究槲皮素减轻脓毒症小鼠心肌损伤的分子机制,为槲皮素治疗脓毒症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盲肠结扎穿孔法构建脓毒症小鼠模型,将造模成功的小鼠随机分为模型组、槲皮素组(200 mg/kg)、抑制剂组(PI3K/mTOR抑制剂NVP-BEZ235 60 mg/kg)和槲皮素+抑制剂组(槲皮素200 mg/kg+PI3K/mTOR抑制剂NVP-BEZ235 60 mg/kg),每组15只,另取15只小鼠作为假手术组。假手术组和模型组小鼠灌胃等体积生理盐水,其余各组灌胃相对应药物,给药体积10 m L/kg。给药24 h后,超声检测平均动脉压(MAP)、左心室收缩压(LVSP)、左心室等容舒张期压力下降最大速率(-dp/dtmax)和左心室等容舒张期压力上升最大速率(+dp/dtmax);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血清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和心肌肌钙蛋白I(cTnI)水平;苏木素-伊红(HE)染色观察心肌组织病理学变化;酶联免疫吸附(ELISA)法检测心肌组织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丙二醛(MDA)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含量;蛋白免疫印迹(Western blot)法检测心肌组织PI3K、AKT和mTOR蛋白磷酸化水平。结果心肌组织病理损伤:模型组小鼠心肌组织出现结构紊乱、心肌细胞变性、心肌纤维断裂、心肌横纹模糊、细胞间质水肿等病理损伤;槲皮素组较模型组减轻,抑制剂组较模型组加重;槲皮素+抑制剂组较槲皮素组加重。MAP、LVSP、-dp/dtmax、+dp/dtmax、SOD含量及PI3K、AKT、mTOR蛋白磷酸化水平:模型组较假手术组降低;槲皮素组较模型组升高,抑制剂组较模型组降低;槲皮素+抑制剂组较槲皮素组降低,较抑制剂组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CK-MB、cTnI水平及TNF-α、IL-6、MDA含量:模型组较假手术组升高;槲皮素组较模型组降低,抑制剂组较模型组升高;槲皮素+抑制剂组较槲皮素组升高,较抑制剂组降低,差异均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槲皮素 磷脂酰肌醇-3激酶(pi3k)/蛋白激酶b(akt)/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mtor) 脓毒症 心肌损伤 氧化应激
下载PDF
解毒活血方调控PI3K/Akt/mTOR信号通路对ApoE^(-/-)动脉粥样硬化小鼠斑块稳定性的影响 被引量:14
2
作者 尹丽梅 袁建 +3 位作者 陈楷 张洁 谢光美 邹国辉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112-120,共9页
目的:研究解毒活血方是否可通过调控磷脂酰肌醇3-激酶(PI3K)/蛋白激酶B(Akt)/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mTOR)信号通路诱导巨噬细胞自噬抑制炎症反应稳定AS易损斑块。方法:30只高脂饲料喂养Apo E^(-/-)小鼠随机分为模型组、解毒活血方(中... 目的:研究解毒活血方是否可通过调控磷脂酰肌醇3-激酶(PI3K)/蛋白激酶B(Akt)/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mTOR)信号通路诱导巨噬细胞自噬抑制炎症反应稳定AS易损斑块。方法:30只高脂饲料喂养Apo E^(-/-)小鼠随机分为模型组、解毒活血方(中药)低、中、高剂量组、雷帕霉素组,6只普通饲料喂养的Apo E^(-/-)小鼠为正常组,6只普通饲料喂养的C57BL/6J小鼠为空白组,造模7周后开始灌胃给药,中药组予解毒活血方溶液(5.35、10.7、21.4 g·kg^(-1)·d^(-1)),雷帕霉素组予自噬诱导剂雷帕霉素(2 mg·kg^(-1)·d^(-1)),连续给药4周,余各组予等容积生理盐水。检测血清血脂及炎症因子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苏木素-伊红(HE)染色观察主动脉根部血管壁病理变化,免疫组化法测定巨噬细胞/单核细胞单克隆抗体(MOMA-2)、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表达水平,透射电镜观测主动脉自噬体数量,蛋白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巨噬效应蛋白(Beclin-1)、自噬相关蛋白1轻链3(LC3)蛋白及PI3K、Akt、mTOR通路蛋白水平。结果: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血清血脂和炎症因子MCP-1、IL-6水平升高(P<0.05),MOMA-2、α-SMA蛋白表达减少(P<0.05,P<0.01),自噬蛋白Beclin-1表达增加(P<0.05),通路蛋白PI3K、Akt、mTOR表达减少(P<0.05,P<0.01);主动脉内壁可见明显粥样斑块,斑块内可见炎性细胞浸润,斑块附着处血管内膜明显增厚且结构紊乱;自噬体和线粒体数量更少,且线粒体结构不完整。与模型组比较,中药组及雷帕霉素组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LDL)水平和MCP-1、IL-6水平降低(P<0.05),高密度脂蛋白(HDL)水平升高(P<0.05),MOMA-2、α-SMA蛋白表达减少(P<0.05,P<0.01),Beclin-1、LC3Ⅱ表达增加(P<0.05,P<0.01),PI3K、Akt、mTOR表达减少(P<0.05,P<0.01);主动脉内壁可见少量粥样斑块,炎性细胞浸润程度及血管壁厚度减轻;自噬体和自噬溶酶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解毒活血方 动脉粥样硬化 巨噬细胞 自噬 磷脂酰肌醇3-激酶(pi3k)/蛋白激酶b(akt)/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mtor)
原文传递
黄连碱对慢性萎缩性胃炎大鼠PI3K/Akt/mTOR信号通路的影响 被引量:3
3
作者 王杰 杜朋丽 +7 位作者 董佳琪 杨玥玮 高云霄 马虹宇 贾雪梅 郭榆西 李博林 杨倩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8期117-124,共8页
目的:基于磷脂酰肌醇3-激酶(PI3K)/蛋白激酶B(Akt)/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mTOR)信号通路探讨黄连碱对慢性萎缩性胃炎(CAG)大鼠的治疗作用及其作用机制。方法:采用水杨酸钠、N-甲基-N′-硝基-N-亚硝基胍(MNNG)及饥饱失常多因素诱导CAG... 目的:基于磷脂酰肌醇3-激酶(PI3K)/蛋白激酶B(Akt)/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mTOR)信号通路探讨黄连碱对慢性萎缩性胃炎(CAG)大鼠的治疗作用及其作用机制。方法:采用水杨酸钠、N-甲基-N′-硝基-N-亚硝基胍(MNNG)及饥饱失常多因素诱导CAG大鼠模型,将造模成功的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叶酸组,黄连碱高、低剂量组,黄连碱高、低剂量组分别灌以黄连碱(50、10 mg·kg^(-1)),叶酸组灌以叶酸2 mg·kg^(-1),干预60 d。苏木素-伊红(HE)染色法检测病理学变化;电镜观察胃黏膜细胞超微结构;免疫比浊法检测大鼠血清胃蛋白酶原Ⅰ(PGⅠ)、胃蛋白酶原Ⅱ(PGⅡ)及计算PGⅠ/PGⅡ(PGR);放射免疫法检测大鼠血清胃泌素-17(G-17)水平;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ELSIA)检测大鼠血清中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1β(IL-1β)的含量;蛋白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胃黏膜转化生长因子-β_(1)(TGF-β_(1))、PI3K、p-Akt、mTOR和人第10号染色体缺失的磷酸酶及张力蛋白同源基因(PTEN)蛋白表达含量;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Realtime PCR)检测TGF-β_(1)、PI3K、Akt、mTOR、PTEN、微管相关蛋白轻链3Ⅱ(LC3Ⅱ)和酵母Atg6同源物-1(Beclin-1)mRNA水平。结果: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胃黏膜组织固有腺体萎缩,数量减少,炎性细胞浸润;模型组胃黏膜细胞超微结构细胞核固缩,线粒体数量少,肿胀,结构异常;模型组血清G-17、PGⅠ、PGR及胃组织PTEN蛋白及mRNA显著降低(P<0.01),血清IL-6、IL-1β、TNF-α及胃组织TGF-β_(1)、PI3K、Akt和mTOR蛋白及mRNA显著升高(P<0.01)。与模型组比较,各药物组可以不同程度改善CAG大鼠病理损伤和胃黏膜细胞超微结构,明显升高血清G-17、PGⅠ、PGR表达水平(P<0.05,P<0.01),明显降低IL-6、IL-1β、TNF-α水平(P<0.05,P<0.01),黄连碱高剂量组可以明显下调TGF-β_(1)、PI3K、Akt和mTOR蛋白及mRNA(P<0.05,P<0.01)。结论:黄连碱对CAG大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萎缩性胃炎 黄连碱 磷脂酰肌醇3-激酶(pi3k)/蛋白激酶b(akt)/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mtor) 炎症 胃蛋白酶原
原文传递
麻芍平喘汤通过PI3K/Akt/mTOR信号通路抑制气道上皮细胞自噬 被引量:5
4
作者 任燕群 王小乐 +5 位作者 刘桐 张璐 王心恒 吴迪 丁焕章 李泽庚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88-95,共8页
目的:探讨麻芍平喘汤(MSPC)通过磷脂酰肌醇3-激酶(PI3K)/蛋白激酶B(Akt)/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mTOR)信号通路对脂多糖(LPS)诱导的人支气管气道上皮样细胞(16HBE)自噬的影响。方法:选用人支气管上皮细胞16HBE作为研究对象,采用细胞增... 目的:探讨麻芍平喘汤(MSPC)通过磷脂酰肌醇3-激酶(PI3K)/蛋白激酶B(Akt)/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mTOR)信号通路对脂多糖(LPS)诱导的人支气管气道上皮样细胞(16HBE)自噬的影响。方法:选用人支气管上皮细胞16HBE作为研究对象,采用细胞增殖与活性检测(CCK-8)法检测LPS诱导的16HBE活性影响和麻芍平喘含药血清对16HBE细胞活性影响;以CCK-8法筛选出的适宜条件的LPS诱导16HBE细胞,并测定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含量鉴定模型成立,制备麻芍平喘汤含药血清作用于LPS诱导的16HBE,将细胞分为正常组、LPS组、LPS+MSPC组、LY294002+LPS组、LY294002+LPS+MSPC组。透射电镜观察细胞的自噬囊泡和超微结构的变化;蛋白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细胞PI3K、磷酸化PI3K(p-PI3K)、Akt、p-Akt、mTOR、p-mTOR及微管相关蛋白1轻链3B(LC3B)的蛋白表达水平;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ELISA)检测5组炎症因子白细胞介素(IL)-5、IL-6、TNF-α、IL-10的表达水平。结果:LPS对16HBE细胞的抑制率呈剂量依赖性;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作用24 h能显著升高促炎因子TNF-α表达(P<0.05);麻芍平喘汤含药血清对16HBE的促进作用呈浓度依赖性;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自噬体形成增多,麻芍平喘汤可以一定程度抑制自噬,改善细胞状态;Western blot结果显示,与正常组比较,LPS组p-PI3K、p-Akt、p-mTOR蛋白的表达明显降低(P<0.05),LC3B蛋白的表达显著升高(P<0.01);与LPS组比较,含药血清组p-PI3K、p-Akt、p-mTOR蛋白表达水平明显升高(P<0.05),LC3B表达水平明显降低(P<0.05),与LPS+LY294002组比较,LY294002+LPS+MSCP组p-PI3K、p-Akt、p-mTOR蛋白表达水平明显升高(P<0.05),LC3B明显降低(P<0.05)。ELISA结果显示,与正常组比较,LPS组细胞炎症IL-5、IL-6、TNF-α、IL-10水平显著升高(P<0.01),用药处理后,与LPS组比较,TNF-α、IL-6、IL-8含量均显著下降(P<0.01),IL-10升高(P<0.01)。结论:麻芍平喘汤可能通过激活PI3K/Akt/mTOR信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哮喘 自噬 磷脂酰肌醇3-激酶(pi3k)/蛋白激酶b(akt)/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mtor) 麻芍平喘汤 气道炎症
原文传递
基于miRNA126调控PI3K/Akt/mTOR信号通路探讨肾衰泄浊汤干预慢性肾脏病合并动脉粥样硬化作用机制
5
作者 刘庚鑫 张格第 +4 位作者 袁文萋 李福生 郭敏 罗富里 晏子友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48-55,共8页
目的:探讨微小核糖核酸126(miRNA126)调控磷脂酰肌醇3-激酶(PI3K)/蛋白激酶B(Akt)/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mTOR)信号通路在慢性肾脏病合并动脉粥样硬化(CKD AS)中的作用,以及肾衰泄浊汤干预5/6肾切除术联合高脂饲养的CKD AS大鼠的作用... 目的:探讨微小核糖核酸126(miRNA126)调控磷脂酰肌醇3-激酶(PI3K)/蛋白激酶B(Akt)/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mTOR)信号通路在慢性肾脏病合并动脉粥样硬化(CKD AS)中的作用,以及肾衰泄浊汤干预5/6肾切除术联合高脂饲养的CKD AS大鼠的作用机制。方法:将60只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氯沙坦组、肾衰泄浊汤低、中、高剂量组。通过5/6肾切除术联合高脂饲养10周建立大鼠CKD AS模型,肾衰泄浊汤低、中、高剂量组(6.0、12.0、24.0 g·kg^(-1)·d^(-1)),氯沙坦组(20 mg·kg^(-1)·d^(-1))剂量灌胃,进行相应的干预8周,然后处死大鼠,取材进行相应检测。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器检测大鼠肾功能和血脂:血肌酐(SCr)、尿素氮(BUN)、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苏木素-伊红(HE)、马松(Masson)染色主动脉组织并在光学显微镜下进行病理学观察;通过透射电子显微镜观察自噬体和自噬溶酶体;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Real-time PCR)检测大鼠miRNA126、PI3K、Akt、mTOR mRNA水平;蛋白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大鼠磷酸化(p)-PI3K、PI3K、p-Akt、Akt、p-mTOR、mTOR、苄氯素-1(Beclin-1)、微管相关蛋白1轻链3Ⅱ/Ⅰ(LC3Ⅱ/LC3Ⅰ)蛋白表达。结果: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血清SCr、BUN、TC、TG、LDL-C均显著升高(P<0.01);与模型组比较,氯沙坦组与肾衰泄浊汤低、中、高剂量组大鼠SCr、BUN、TC、TG、LDL-C明显降低(P<0.05);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大鼠内膜可见增厚斑块形成,单核巨噬细胞浸润,少量泡沫细胞,中膜平滑肌纤维排列紊乱,胶原纤维增多,氯沙坦组与肾衰泄浊汤各组较模型组病变减轻;与模型组比较,肾衰泄浊汤中、高剂量组中电镜的自噬小体及自噬溶酶体的数量增多;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大鼠主动脉组织miRNA126表达显著下降(P<0.01),PI3K、Akt、mTOR mRNA表达显著升高(P<0.01)。与模型组比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小核糖核酸126(miRNA126) 磷脂酰肌醇3-激酶(pi3k)/蛋白激酶b(akt)/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mtor) 肾衰泄浊汤 慢性肾脏病 动脉粥样硬化
原文传递
基于PI3K/Akt/mTOR通路探讨补肾通络方对血管性痴呆大鼠海马神经元突触可塑性的影响 被引量:18
6
作者 张杰 周媛 +3 位作者 马云枝 赵敏 代景妍 李思敏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8期25-31,共7页
目的:探讨补肾通络方对血管性痴呆(VD)模型大鼠海马神经元突触可塑性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研究。方法:选用SPF级SD大鼠,采用双侧颈总动脉分次结扎法,建立VD大鼠模型。选取造模成功的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补肾通络方高、中、低剂量组,胰岛... 目的:探讨补肾通络方对血管性痴呆(VD)模型大鼠海马神经元突触可塑性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研究。方法:选用SPF级SD大鼠,采用双侧颈总动脉分次结扎法,建立VD大鼠模型。选取造模成功的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补肾通络方高、中、低剂量组,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组,并设假手术对照组,分别给予对应的药物灌胃,1次/d,连续4周;其中补肾通络方高、中、低剂量组的灌胃剂量分别为3,1.5,0.75 g·kg^(-1),IGF-1组灌胃剂量20μg·kg^(-1),模型组和假手术组给予同体积的生理盐水灌胃。末次灌胃结束后,采用Morris水迷宫法观察各组大鼠空间学习记忆能力,原位末端标记法(TUNEL)检测海马神经元细胞凋亡情况,高尔基染色法(Golgi)观察海马神经元突触形态及树突棘数量变化,蛋白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磷脂酰肌醇3-激酶(PI3K),蛋白激酶B(Akt),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mTOR),突触素(SYP)及淀粉样前体蛋白(APP)蛋白的表达。结果: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大鼠逃避潜伏期、游泳路程明显延长,撤除平台后跨越原平台次数明显减少(P<0.05),细胞凋亡数目明显增多(P<0.05);树突棘数量明显减少(P<0.05);PI3K,Akt,mTOR,SYP蛋白表达明显减少,APP表达明显增多(P<0.05);与模型组比较,补肾通络方组,IGF-1组逃避潜伏期、游泳路程明显缩短,撤除平台后跨越原平台次数明显增多(P<0.05),细胞凋亡数目明显减少(P<0.05);PI3K,Akt,mTOR,SYP蛋白表达明显增多,APP表达明显减少(P<0.05);与IGF-1组比较,在大鼠逃避潜伏期、游泳路程、撤除平台后跨越原平台次数,细胞凋亡数目,树突棘数量,PI3K,Akt,mTOR,SYP,APP蛋白表达等,补肾通络方高剂量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补肾通络方中、低剂量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补肾通络方能够改善VD大鼠学习记忆能力,其机制可能与激活PI3K/Akt/mTOR自噬通路,改善海马神经元细胞突触可塑性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性痴呆 补肾通络方 磷脂酰肌醇3-激酶(pi3k)/蛋白激酶b(akt)/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mtor)信号通路 突触可塑性
原文传递
异甘草素对人肾透明细胞癌786-O细胞抗癌作用及分子机制 被引量:15
7
作者 辛红 孙鹏然 +1 位作者 宋鹏 徐巍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2期83-89,共7页
目的:研究异甘草素(isoliquiritigenin,ISL)对人肾透明细胞癌786-O细胞的抗癌作用,并探讨其可能存在的分子机制。方法:通过噻唑蓝(thiazolyl blue tetrazolium bromide,MTT)比色法检测ISL(0,10,25,50,75,100μmol·L^(-1))对786-O... 目的:研究异甘草素(isoliquiritigenin,ISL)对人肾透明细胞癌786-O细胞的抗癌作用,并探讨其可能存在的分子机制。方法:通过噻唑蓝(thiazolyl blue tetrazolium bromide,MTT)比色法检测ISL(0,10,25,50,75,100μmol·L^(-1))对786-O细胞增殖的作用;细胞划痕和Transwell实验检测ISL对786-O细胞迁移、侵袭能力的影响;吖啶橙染色,Ad-GFP-LC3转染实验观察细胞自噬状态;蛋白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自噬相关蛋白的表达,并分析磷脂酰肌醇-3-激酶(phosphatidylinositol-3-kinase,PI3K)/蛋白激酶B(protein kinase B,Akt)/哺乳动物雷帕霉素蛋白(mammalian target of rapamycin,m TOR)信号通路变化,探讨其可能的作用机制。结果:MTT比色法结果显示,与空白组比较,ISL能够明显抑制786-O细胞的增殖,且呈时间-剂量依赖性(P<0.05);划痕和Transwell实验结果表明,与空白组比较,ISL能够抑制785-O细胞的迁移和侵袭(P<0.05);吖啶橙染色和Ad-GFP-LC3转染实验表明ISL能够诱导786-O细胞发生自噬。此外,与空白组比较,ISL能够诱导细胞内自噬标志物-Ⅱ(LC3-Ⅱ),自噬相关蛋白Beclin1,Atg5蛋白表达(P<0.05),并显著下调p62蛋白表达(P<0.05),当加入自噬抑制剂3-甲基腺嘌呤(3-methyladenine,3-MA)可逆转上述现象(P<0.05);同时ISL能够抑制Akt,m TOR的磷酸化水平(P<0.05),加入抑制剂LY294002和雷帕霉素(rapamycin,Rap),LC3-Ⅱ,Beclin1,Atg5蛋白表达明显上调(P<0.05),p62蛋白表达明显下调(P<0.05)。结论:ISL能够抑制肾透明细胞癌786-O细胞的增殖、迁移和侵袭,并通过抑制PI3K/Akt/m TOR信号通路诱导细胞发生自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甘草素(isoliquiritigenin) 肾透明细胞癌 786-O细胞 自噬 磷脂酰肌醇-3-激酶/蛋白激酶b/哺乳动物雷帕霉素蛋白(pi3k/akt/mtor)信号通路
原文传递
加味四君子汤含药血清对肝癌Hep-G2细胞的影响 被引量:14
8
作者 施胜英 林海桢 +2 位作者 周溦 王素丽 林敬明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8期88-93,共6页
目的:探讨加味四君子汤含药血清对肝癌Hep-G2细胞增殖、凋亡、周期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不同浓度加味四君子汤含药血清处理Hep-G2细胞后,采用细胞活性检测试剂盒(CCK-8)检测细胞增殖;Annexin V/碘化丙啶(PI)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 目的:探讨加味四君子汤含药血清对肝癌Hep-G2细胞增殖、凋亡、周期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不同浓度加味四君子汤含药血清处理Hep-G2细胞后,采用细胞活性检测试剂盒(CCK-8)检测细胞增殖;Annexin V/碘化丙啶(PI)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率和周期;hoechst33342荧光染色观察细胞凋亡形态;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细胞中磷脂酰肌醇3-激酶(PI3K)/蛋白激酶B(Akt)/雷帕霉素靶蛋白(m TOR)信号通路相关蛋白表达水平。结果:加味四君子汤含药血清呈浓度依赖性抑制肝癌Hep-G2细胞的增殖,诱导Hep-G2细胞凋亡,阻滞细胞于G0/G1期。hoechst33342染色后,随着含药血清浓度的增加,Hep-G2细胞核显著呈碎块状致密浓染。同时,加味四君子汤含药血清能够抑制Hep-G2细胞Akt,m TOR,核糖体S6蛋白激酶(S6),真核翻译起始因子4E结合蛋白1(4EBP1)的磷酸化,从而上调Bcl-2相关X蛋白(Bax)和下调细胞周期蛋白(Cyclin D1),B淋巴细胞瘤-2(Bcl-2)的表达。加味四君子汤含药血清与300 nmol·L-1的PI3K/m TOR双重抑制剂VS-5584联合使用具有协同作用,含药血清能增强PI3K/m TOR双重抑制剂VS-5584对Hep-G2细胞中PI3K/Akt/m TOR信号通路靶点Akt和m TOR磷酸化的抑制作用。结论:加味四君子汤含药血清能抑制Hep-G2细胞的增殖,诱导其凋亡,阻滞其于G0/G1期,其机制可能通过阻断PI3K/Akt/m TOR信号通路而实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加味四君子汤 含药血清 肝癌HEPG2细胞 增殖 凋亡 磷脂酰肌醇3-激酶/蛋白激酶b/雷帕霉素靶蛋白信号通路
原文传递
基于PI3K/Akt/mTOR信号通路调控自噬探讨当归四逆汤对痛风性关节炎大鼠的影响 被引量:6
9
作者 路荣荣 曹越 +2 位作者 雷晓蕾 李茹超 刘必旺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78-84,共7页
目的:基于磷脂酰肌醇3-激酶(PI3K)/蛋白激酶B(Akt)/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m TOR)信号通路,探讨当归四逆汤对痛风性关节炎(GA)大鼠自噬水平的影响。方法:60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秋水仙碱组(0.3 mg·kg^(-1))和当... 目的:基于磷脂酰肌醇3-激酶(PI3K)/蛋白激酶B(Akt)/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m TOR)信号通路,探讨当归四逆汤对痛风性关节炎(GA)大鼠自噬水平的影响。方法:60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秋水仙碱组(0.3 mg·kg^(-1))和当归四逆汤低、中、高剂量组(6.54、13.08、26.16 g·kg^(-1)),每组10只,并分别给予相应药物灌胃,正常组、模型组给予等体积生理盐水灌胃,连续7 d。于第5天给药1 h后向各组(正常组除外)大鼠右侧踝关节注射尿酸钠混悬液(50 g·L^(-1))建立GA模型,正常组注射等体积的无菌生理盐水。观察大鼠踝关节肿胀情况;测定血清中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IL-1β水平;观察踝关节病理形态变化;蛋白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滑膜PI3K、磷酸化(p)-PI3K、Akt、p-Akt、m TOR、p-m TOR、微管相关蛋白1轻链3Ⅱ/Ⅰ(LC3Ⅱ/Ⅰ)、自噬效应蛋白(Beclin-1)、泛素结合蛋白(p62)表达水平;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Real-time PCR)检测PI3K、Akt、m TOR、LC3、Beclin-1、p62 m RNA表达水平。结果: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大鼠关节肿胀指数显著升高(P<0.01),血清TNF-α、IL-6、IL-1β水平升高(P<0.01),踝关节滑膜组织可见明显炎性细胞浸润和纤维组织增生,滑膜组织PI3K、p-PI3K、Akt、p-Akt、m TOR、p-m TOR、p62蛋白表达显著升高(P<0.01),PI3K、Akt、m TOR、p62 m RNA表达显著升高(P<0.01),LC3Ⅱ/Ⅰ、Beclin-1蛋白和LC3、Beclin-1 m RNA表达降低(P<0.01)。与模型组比较,当归四逆汤中、高剂量组大鼠关节肿胀明显减轻(P<0.05);血清中TNF-α、IL-6、IL-1β表达量显著明显降低(P<0.05);踝关节滑膜组织未见明显炎性细胞浸润,纤维组织增生减轻;滑膜组织PI3K、p-PI3K、Akt、p-Akt、m TOR、p-m TOR、p62蛋白表达量均明显降低(P<0.05),PI3K、Akt、m TOR、p62 m RNA表达量亦明显降低(P<0.05),而LC3Ⅱ/Ⅰ、Beclin-1蛋白和LC3、Beclin-1 m RNA表达量均明显上升(P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当归四逆汤 痛风性关节炎 磷脂酰肌醇3-激酶(pi3k)/蛋白激酶b(akt)/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mtor)信号通路 自噬 滑膜组织
原文传递
栀子苷调节PI3K/AKT/mTOR信号通路在动脉粥样硬化形成过程中对Th17/Treg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3
10
作者 吴佳 吴进 +1 位作者 肖凯 凌超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 2024年第5期817-822,共6页
目的:观察栀子苷对载脂蛋白E缺乏(ApoE^(-/-))小鼠Th17/调节性T(Treg)细胞失衡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将50只纯合子ApoE^(-/-)雌性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和栀子苷低剂量组、栀子苷中剂量组、栀子苷高剂量组。对照组小鼠喂养普... 目的:观察栀子苷对载脂蛋白E缺乏(ApoE^(-/-))小鼠Th17/调节性T(Treg)细胞失衡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将50只纯合子ApoE^(-/-)雌性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和栀子苷低剂量组、栀子苷中剂量组、栀子苷高剂量组。对照组小鼠喂养普通饲料,模型组和栀子苷组小鼠喂养高脂饲料。从第8周开始,栀子苷各剂量组每日灌胃栀子苷(25、50、100 mg/kg),连续8周。试验结束时,采用油红O染色评估主动脉及其根部动脉粥样硬化(AS)病变面积比。采用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分析主动脉组织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IL)-6、IL-17A和IL-10 mRNA表达;采用流式细胞仪分析脾脏中Th17和Treg细胞百分比;蛋白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主动脉组织磷脂酰肌醇3-激酶(PI3K)/蛋白激酶B(AKT)/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mTOR)信号通路相关蛋白表达。结果:油红O染色病变显示,栀子苷中剂量组、栀子苷高剂量组病变百分比低于模型组(P<0.05)。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主动脉TNF-α、IL-6和IL-17A mRNA表达水平升高(P<0.05);栀子苷各剂量组主动脉TNF-α、IL-6和IL-17A mRNA表达水平降低(P<0.05)。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主动脉抗炎细胞因子IL-10 mRNA表达水平降低(P<0.05);栀子苷各剂量组主动脉抗炎细胞因子IL-10 mRNA表达水平升高(P<0.05)。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小鼠脾脏中Th17细胞百分比升高,Treg细胞百分比降低(P<0.05)。栀子苷处理恢复了AS小鼠Th17和Treg细胞的平衡。栀子苷抑制PI3K的表达及AKT和mTOR的磷酸化,MHY1485(mTOR活化剂)减弱了栀子苷对T细胞分化的影响。结论:栀子苷抗AS作用机制可能与抑制PI3K/AKT/mTOR信号引起的Treg细胞增多和Th17细胞减少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粥样硬化 栀子苷 载脂蛋白E缺乏 Th17/调节性T细胞 磷脂酰肌醇3-激酶(pi3k)/蛋白激酶b(akt)/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mtor)信号通路 小鼠 实验研究
下载PDF
敦煌方大补肺汤联合顺铂对Lewis肺腺癌荷瘤小鼠的干预作用及分子机制 被引量:2
11
作者 肖孟勇 骆亚莉 +4 位作者 齐晓风 罗晶 马琳娜 阮琳峰 连妮妮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7期95-104,共10页
目的:探讨敦煌方大补肺汤联合顺铂对Lewis肺腺癌荷瘤小鼠的干预作用及相关分子机制。方法:C57BL/6J小鼠50只,随机挑选10只作为空白组(不造模),40只皮下接种Lewis细胞,复制Lewis肺腺癌荷瘤小鼠模型,随机分为模型组(等量生理盐水)、顺铂组... 目的:探讨敦煌方大补肺汤联合顺铂对Lewis肺腺癌荷瘤小鼠的干预作用及相关分子机制。方法:C57BL/6J小鼠50只,随机挑选10只作为空白组(不造模),40只皮下接种Lewis细胞,复制Lewis肺腺癌荷瘤小鼠模型,随机分为模型组(等量生理盐水)、顺铂组(5 mg·kg^(-1))、大补肺汤组(14.35 g·kg^(-1)·d^(-1))、大补肺汤联合顺铂组(大补肺汤14.35 g·kg^(-1)·d^(-1)+顺铂5 mg·kg^(-1)),每组10只,连续治疗14 d。观察小鼠一般状况,记录体质量变化,计算抑瘤率、脾指数、胸腺指数,血常规检测外周血白细胞(WBC)、血小板(PLT)、血红蛋白(HGB),流式细胞术检测脾脏CD4^(+)CD25^(+)FoxP3^(+)调节性T细胞(Treg)、自然杀伤(NK)细胞表达,蛋白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及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Real-time PCR)测定肿瘤组织内磷脂酰肌醇3-激酶(PI3K)/蛋白激酶B(Akt)/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mTOR)信号通路相关蛋白及mRNA的表达。结果: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体质量降低(P<0.05),脾指数、胸腺指数明显降低(P<0.05),脾脏中NK细胞百分比明显下降(P<0.05),Treg细胞百分比明显升高(P<0.05),WBC、PLT、HGB数量均明显下降(P<0.05);与模型组比较,大补肺汤组肿瘤生长明显抑制,体质量升高,瘤质量明显降低(P<0.05),NK细胞百分比明显升高(P<0.05),Treg细胞比例明显降低(P<0.05),WBC、PLT、HGB数量明显升高(P<0.05),顺铂组肿瘤生长明显抑制,体质量明显降低(P<0.05),瘤质量明显降低(P<0.05),胸腺指数、脾指数明显降低(P<0.05),Treg细胞百分比明显降低(P<0.05),WBC、PLT、HGB数量明显下降(P<0.05),大补肺汤联合顺铂组肿瘤生长明显抑制,瘤质量明显降低(P<0.05),各给药组肿瘤组织中PI3K、Akt、mTOR蛋白磷酸化及mRNA水平明显降低(P<0.05);与顺铂组比较,大补肺汤联合顺铂组肿瘤生长明显抑制,瘤质量明显降低(P<0.05),体质量明显升高(P<0.05),脾指数、胸腺指数明显升高(P<0.05),NK细胞明显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补肺汤 顺铂 Lewis肺腺癌 免疫细胞 磷脂酰肌醇3-激酶(pi3k)/蛋白激酶b(akt)/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mtor)信号通路
原文传递
二十五味鬼臼丸激活PI3K/Akt/mTOR介导的自噬缓解去势大鼠骨质疏松作用
12
作者 江宇楠 张立雪 +5 位作者 段方林 余瑶 李凤辉 马莉娜 吴佩峰 李长兴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2期43-51,共9页
目的:探讨二十五味鬼臼丸通过激活磷脂酰肌醇3-激酶(PI3K)/蛋白激酶B(Akt)/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mTOR)信号通路抑制过度自噬防治绝经后骨质疏松(PMOP)症的作用机制。方法:将雌性SD大鼠通过手术去势,随机分为假手术(Sham)组、手术(OVX... 目的:探讨二十五味鬼臼丸通过激活磷脂酰肌醇3-激酶(PI3K)/蛋白激酶B(Akt)/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mTOR)信号通路抑制过度自噬防治绝经后骨质疏松(PMOP)症的作用机制。方法:将雌性SD大鼠通过手术去势,随机分为假手术(Sham)组、手术(OVX)组、二十五味鬼臼丸(GJ)组、盐酸雷洛昔芬(RLX)组,每组10只。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ELISA)、比色法检测血清中雌激素、骨代谢标志物和胫骨组织中总超氧化物歧化酶(T-SOD)、丙二醛(MDA)、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水平,流式细胞术检测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内活性氧(ROS)水平,马松(Masson)染色观察胫骨近端病理变化,微计算机断层扫描技术(Micro-CT)观察胫骨微结构参数变化,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Real-time PCR)和蛋白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胫骨组织中自噬效应蛋白(Beclin1)、微管相关蛋白1A/1B-轻链3(LC3)、微管相关蛋白5(Atg5)、PI3K、Akt、mTOR的表达情况。结果:与Sham组比较,OVX组大鼠血清雌二醇(E_(2))、钙离子(Ca^(2+))及骨组织T-SOD、GSH-Px、PI3K、Akt、mTOR mRNA明显下降(P<0.05,P<0.01);胫骨内骨密度(BMD)、骨表面积和骨体积比(BS/BV)、骨小梁厚度(Tb.Th)、骨小梁数目(Tb.N)、骨小梁连接性(Con)明显下降(P<0.05,P<0.01),骨骺生长板较薄,骨髓腔内充满脂肪空泡;磷(P)、MDA、ROS和Beclin1、LC3、Atg5 mRNA、蛋白水平及骨小梁分离度(Tb.Sp)明显升高(P<0.05,P<0.01)。与OVX组比较,GJ、RLX组大鼠血清E_(2)、Ca^(2+)及骨组织SOD、GSH-Px、PI3K、Akt、mTOR mRNA水平明显上升(P<0.05,P<0.01);胫骨内BMD、BS/BV、Tb.Th、Tb.N、Con明显升高,骨骺生长板相对增厚,骨髓腔内脂肪空泡明显减少(P<0.05,P<0.01);P、MDA、ROS、Beclin1、LC3、Atg5 mRNA、蛋白及Tb.Sp水平明显降低(P<0.05,P<0.01);p-PI3K/PI3K、p-Akt/Akt、p-mTOR/mTOR信号通路,在OVX组中显著降低(P<0.01),在GJ、RLX组中显著增高(P<0.01)。结论:二十五味鬼臼丸降低氧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十五味鬼臼丸 绝经后骨质疏松 氧化应激 自噬 磷脂酰肌醇3-激酶/蛋白激酶b/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pi3k/akt/mtor)信号通路
原文传递
木犀草素对变应性鼻炎大鼠PI3K/Akt/mTOR信号通路的影响
13
作者 王会会 张东江 +3 位作者 刘国旗 程耀辉 纪晓丹 陈永娜 《河北医药》 CAS 2023年第23期3540-3544,共5页
目的探讨木犀草素(Lut)对变应性鼻炎(AR)大鼠磷脂酰肌醇3-激酶(PI3K)/蛋白激酶B(Akt)/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mTOR)信号通路的影响。方法SPF级雄性大鼠,随机取12只SD大鼠作为对照组,其余大鼠通过腹腔注射卵白蛋白抗原佐剂混悬液及卵白... 目的探讨木犀草素(Lut)对变应性鼻炎(AR)大鼠磷脂酰肌醇3-激酶(PI3K)/蛋白激酶B(Akt)/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mTOR)信号通路的影响。方法SPF级雄性大鼠,随机取12只SD大鼠作为对照组,其余大鼠通过腹腔注射卵白蛋白抗原佐剂混悬液及卵白蛋白溶液滴鼻构建AR模型。将造模成功的大鼠随机平分为AR组、Lut组(1 mg/kg Lut)、740 Y-P组(10 mg/kg 740 Y-P)、Lut+740 Y-P组(1 mg/kg Lut+10 mg/kg 740 Y-P),每组12只。观察大鼠打喷嚏、抓鼻子以及流鼻涕情况;酶联免疫吸附(ELISA)检测炎性因子水平;流式细胞术检测Th1/Th2水平;HE染色检测鼻粘膜组织病理变化;Western blot检测T-bet、GATA-3以及PI3K/Akt/mTOR通路相关蛋白表达。结果对照组大鼠鼻粘膜组织结构正常,与对照组相比,AR组鼻黏膜组织上皮紊乱、细胞剥落、固有层嗜酸性粒细胞浸润、腺体肿胀和黏膜下血管充血,行为学评分、IL-4、IL-13和OVA-sIgE水平、Th2水平、GATA-3、p-PI3K/PI3K、p-AKT/AKT、mTOR蛋白水平显著增加(P<0.05),INF-γ水平、Th1水平、T-bet蛋白水平显著降低(P<0.05);与AR组相比,Lut组大鼠嗜酸性粒细胞浸润减少,上皮排列有序,鼻粘膜细胞剥落减少,行为学评分、IL-4、IL-13和OVA-sIgE水平、Th2水平、GATA-3、p-PI3K/PI3K、p-AKT/AKT、mTOR蛋白水平显著降低(P<0.05),INF-γ水平、Th1水平、T-bet蛋白水平显著升高(P<0.05),而740 Y-P组结果与Lut组趋势相反(P<0.05);740 Y-P减弱了Lut对AR大鼠的治疗效果。结论Lut可能通过下调PI3K/Akt/mTOR信号通路对AR大鼠起到改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木犀草素 pi3k/akt/mtor信号通路 变应性鼻炎
下载PDF
莪连颗粒对胃癌大鼠胃组织自噬及PI3K/Akt/mTOR信号通路的影响 被引量:10
14
作者 易志荣 林倚莉 +4 位作者 王煜姣 贾庆玲 张钰琴 谢天一 凌江红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2期84-91,共8页
目的:探讨莪连颗粒对胃癌大鼠胃组织自噬及磷酯酰肌醇-3激酶(PI3K)/蛋白激酶B(PKB/Akt)/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mTOR)信号通路的影响。方法:SPF级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莪连颗粒组和胃复春组。除正常组常规饲养外,模型组、莪... 目的:探讨莪连颗粒对胃癌大鼠胃组织自噬及磷酯酰肌醇-3激酶(PI3K)/蛋白激酶B(PKB/Akt)/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mTOR)信号通路的影响。方法:SPF级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莪连颗粒组和胃复春组。除正常组常规饲养外,模型组、莪连颗粒组及胃复春组使用N-甲基-N’-硝基-N-亚硝基胍(MNNG)综合法诱导构建胃癌大鼠模型,并分别予以生理盐水、莪连颗粒水溶液(3.240 g·kg(-1))及胃复春水溶液(0.390 g·kg(-1))灌胃,连续48周。剖腹取胃,肉眼观察胃大体改变,采用苏木素-伊红(HE)染色观察大鼠胃组织病理学变化,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Real-time PCR)及蛋白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大鼠胃组织微管相关蛋白1轻链3β(LC3B),Beclin1,p62,PI3K,Akt,mTOR mRNA及蛋白表达。结果: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胃胀大,胃壁变薄,胃黏膜色泽苍白,皱襞萎缩浅平,走行紊乱,可见结节及赘生物;与模型组比较,莪连颗粒组大鼠胃胀大减轻,胃壁变薄改善,胃黏膜色暗,皱襞减少,走行尚规整,偶见细颗粒状结节。HE染色显示,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胃组织腺体排列拥挤紊乱,形态多样,细胞形态不一,胞浆嗜碱性,核大深染不规则,可见核分裂像,黏膜肌层浸润破坏;与模型组比较,莪连颗粒组大鼠胃组织腺体排列尚规整,少部分可见轻度异型细胞。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胃组织LC3B,Beclin1 mRNA和蛋白表达明显降低(P<0.05),PI3K,p62,Akt及mTOR mRNA和蛋白表达明显升高(P<0.05);与模型组比较,莪连颗粒组胃组织LC3B,Beclin1 mRNA和蛋白表达明显升高(P<0.05),PI3K mRNA及p62,Akt,mTOR mRNA和蛋白表达明显降低(P<0.05)。结论:莪连颗粒可改善胃癌大鼠胃组织细胞异型性,其机制可能与抑制PI3K/Akt/mTOR信号通路促进自噬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莪连颗粒 胃癌 自噬 磷脂酰肌醇-3激酶(pi3k)/蛋白激酶b(akt)/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mtor)信号通路
原文传递
附子汤对类风湿性关节炎滑膜成纤维细胞MH7A增殖和miR-155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10
15
作者 覃万莉 徐玉洁 +6 位作者 潘真真 李小翚 王振华 宋健平 徐勤 黄新安 李常青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4期29-35,共7页
目的:观察附子汤对类风湿性关节炎滑膜成纤维细胞MH7A增殖的影响,研究附子汤对miR-155表达的影响并进一步探讨其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作用机制。方法:体外培养MH7A细胞,设空白组、附子汤高剂量组(25 g·L^(-1))、低剂量组(12.5 g·... 目的:观察附子汤对类风湿性关节炎滑膜成纤维细胞MH7A增殖的影响,研究附子汤对miR-155表达的影响并进一步探讨其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作用机制。方法:体外培养MH7A细胞,设空白组、附子汤高剂量组(25 g·L^(-1))、低剂量组(12.5 g·L^(-1))和硫酸羟氯喹阳性药组(0.00625 g·L^(-1)),采用细胞增殖与活性检测(CCK-8)试剂盒法检测细胞增殖,流式细胞术检测MH7A细胞周期的改变;应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Real-time PCR)法检测药物处理后miR-155及其下游基因含SH2结构域的肌醇5-磷酸酶-1(SHIP-1)、蛋白激酶B3(Akt3)和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mTOR)mRNA表达,蛋白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磷脂酰肌醇3-激酶(PI3K)、Akt3和mTOR的蛋白表达。结果:附子汤体外在质量浓度6.25 g·L^(-1)以上时,能明显抑制MH7A增殖,且呈明显的量-效关系和时-效关系。与空白组比较,附子汤高、低剂量组G2/M期细胞比例均明显增加(P<0.05),高剂量组G0/G1期细胞比例明显降低(P<0.05),其细胞周期的阻滞作用呈明显的量效关系。与空白组比较,附子汤高、低剂量组miR-155的表达均明显下调(P<0.05);附子汤高剂量组SHIP1 mRNA表达明显上调、Akt3 mRNA表达明显下调(P<0.05),附子汤高、低剂量组mTOR mRNA表达均明显下调(P<0.05)。与空白组比较,附子汤高、低剂量组的PI3K、Akt3和mTOR的蛋白表达均明显下调(P<0.05)。结论:附子汤对MH7A细胞增殖具有显著的抑制作用,作用机制与下调miR-155的表达,从而促进SHIP-1的表达,抑制其下游PI3K/Akt3/mTOR信号通路的基因表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附子汤 类风湿性关节炎 MH7A细胞 MIR-155 肌醇5-磷酸酶-1(SHIP-1) 磷脂酰肌醇3-激酶(pi3k)/蛋白激酶b3(akt3)/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mtor)信号通路
原文传递
PI3K/Akt/mTOR信号通路抗非小细胞肺癌的机制及中药干预研究进展 被引量:8
16
作者 魏文海 李兴芳 +3 位作者 赵琼 李静芸 牛慧敏 徐锦辉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3期218-226,共9页
非小细胞肺癌(NSCLC)是一种发病率较高的呼吸系统恶性肿瘤,早期症状不典型,多数患者确诊时已为晚期,严重威胁人民群众的生命健康。手术、化疗及靶向治疗是目前治疗的主要手段,但随之而来的耐药及不良反应,使得此治疗方式具有了一定的局... 非小细胞肺癌(NSCLC)是一种发病率较高的呼吸系统恶性肿瘤,早期症状不典型,多数患者确诊时已为晚期,严重威胁人民群众的生命健康。手术、化疗及靶向治疗是目前治疗的主要手段,但随之而来的耐药及不良反应,使得此治疗方式具有了一定的局限性。近年来,随着中医药抗肿瘤的发展和进步,中医药以其治疗效果明显,不良反应少等优势受到了广泛的关注。众多信号通路参与NSCLC的形成与发展,其中磷脂酰肌醇3-激酶(PI3K)/蛋白激酶B(Akt)/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mTOR)信号通路是关键的调控通路之一,PI3K/Akt/mTOR信号通路通过影响肿瘤细胞的周期、抑制肿瘤细胞的凋亡、抑制肿瘤细胞的自噬及促进肿瘤新生血管的生成,影响NSCLC细胞的增殖、侵袭和转移。通过检索近年的文献发现,中药可以通过调控PI3K/Akt/mTOR信号通路对NSCLC细胞的自噬、细胞周期、凋亡、侵袭和转移、新生血管的生成及逆转耐药等过程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尽管部分中药提取物或复方在NSCLC治疗方面的一些作用机制已取得较大突破,但这些研究也仅停留在体外细胞实验及动物体内研究层面,研究者们面临着“将中药研究成果转化于临床应用中”这一巨大挑战。基于国内外的研究现状,笔者归纳总结了近年来中药通过调控PI3K/Akt/mTOR信号通路干预NSCLC的研究进展,以期为NSCLC药物治疗研究开拓新的思路,同时也为后续更深入的机制研究提供有益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小细胞肺癌 磷脂酰肌醇3-激酶(pi3k)/蛋白激酶b(akt)/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mtor) 中医药 作用机制
原文传递
黄芩-赤芍药对不同比例配伍抗大鼠肝纤维化模型作用机制探讨 被引量:11
17
作者 张敬博 陈平平 +4 位作者 于栋华 刘苏杰 吴娟 刘树民 王萍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2期69-77,共9页
目的:本研究旨在通过观察不同配伍比例的黄芩-赤芍对肝纤维化模型大鼠肝脏组织中Toll样受体4(TLR4)/髓样分化因子88(MyD88)/核转录因子-κB(NF-κB)和磷脂酰肌醇3-激酶(PI3K)/蛋白激酶B(Akt)/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mTOR)信号通路表达... 目的:本研究旨在通过观察不同配伍比例的黄芩-赤芍对肝纤维化模型大鼠肝脏组织中Toll样受体4(TLR4)/髓样分化因子88(MyD88)/核转录因子-κB(NF-κB)和磷脂酰肌醇3-激酶(PI3K)/蛋白激酶B(Akt)/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mTOR)信号通路表达水平的影响,探讨其干预肝纤维化的作用机制。方法:将60只SPF级雄性SD大鼠随机分正常、模型、水飞蓟素、黄芩-赤芍(1∶1)、黄芩-赤芍(1∶2)、黄芩-赤芍(1∶4)6组,每组10只。除正常组外,其余各组大鼠腹腔注射40%四氯化碳橄榄油溶液3 mL·kg^(-1)造模,首次5 mL·kg^(-1),每周2次,共计8周。后4周分别给予各组大鼠10 mL·kg^(-1)相应药物灌胃,并连续8周称量各组大鼠体质量。给药结束后,观察肝组织病理学变化,检测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透明质酸(HA)和层黏蛋白(LN)、白蛋白(ALB)、碱性磷酸酶(AKP)及肝组织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丙二醛(MDA)、羟脯氨酸(HYP)水平,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Real-time PCR)检测大鼠肝脏中TLR4、MyD88、NF-κB、PI3K、Akt、mTOR mRNA的表达水平。结果:与模型组比较,不同比例黄芩-赤芍均能回调各组大鼠体质量、改善肝脏病理损伤程度。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ELISA)结果显示,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ALT、AST、HA、LN、AKP、MDA、HYP水平均有不同程度升高(P<0.05);与模型组比较,各给药组可明显降低ALT、AST、HA、LN、AKP、MDA、HYP含量及明显升高肝SOD活性、ALB水平(P<0.05)。Real-time PCR结果显示,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TLR4、MyD88、NF-κB、PI3K、Akt、mTOR mRNA表达明显升高(P<0.05);与模型组比较,各给药组均能降低大鼠肝脏中TLR4、MyD88、NF-κB、PI3K、Akt、mTOR mRNA表达(P<0.05)。结论:不同比例黄芩-赤芍均可改善四氯化碳引起的肝组织病理学损伤,以黄芩-赤芍(1∶4)组疗效最佳。黄芩-赤芍可能通过抑制TLR4/MyD88/NF-κB和PI3K/Akt/m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芩-赤芍药对 肝纤维化 Toll样受体4(TLR4)/髓样分化因子88(MyD88)/核转录因子-κb(NF-κb) 磷脂酰肌醇3-激酶(pi3k)/蛋白激酶b(akt)/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mtor)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