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闽语“舆、“浴”两字阳调h-声母的来源——比较方言中所见的*gl-复辅音 被引量:6
1
作者 梅祖麟 《方言》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289-295,共7页
(1)龚煌城说明“與”上古汉语*^glagx〉*^lagx〉 jwo和藏文gla“工资,报酬,费”同源。“與”在上古的*^gl-复辅音在北方失落*^g-而变为*^l-,到中古变成以母(喻四)j-。在南方,尤其在闽地,*^gl-〉*^gj-;然后按照闽语的... (1)龚煌城说明“與”上古汉语*^glagx〉*^lagx〉 jwo和藏文gla“工资,报酬,费”同源。“與”在上古的*^gl-复辅音在北方失落*^g-而变为*^l-,到中古变成以母(喻四)j-。在南方,尤其在闽地,*^gl-〉*^gj-;然后按照闽语的演变规律,“與”*^gjagx变成闽南话的h “給予”。(2)以母字在闽语里今读阳调h-/h-声母的还有“浴”字,例如“洗浴”石陂 sai hy ,崇安 sai h u ,埔上 sue hik ,泉州 sue hiak 。“浴”*^gluk〉*^luk〉jwok和“谷”*^kluk〉kuk谐声,和古缅语khluiw“洗澡”同源。跟“與”的*^gl-一样,“浴”的声母在北方变为*^l-,再变为以母j-;在闽地变为*^gj-,然后变为石陂的hy ,泉州的hiak 等。本文用方言的资料说明上古汉语*^gl-型的复辅音,同时说明在秦汉之际,有些方言还保存着“與”、“浴”的*^gl-或*^gj-声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辅音 汉藏比较 比较方言 闽语 本字研究
原文传递
与晓母相关的一些谐声关系和晓母读音 被引量:3
2
作者 金理新 《温州师范学院学报》 2004年第3期14-19,共6页
谐声系统中,晓母的谐声关系十分复杂。我们通过对晓母谐声关系的分析,认为造成如此复杂的谐声关系是由于中古汉语晓母上古有不同的来源,即有舌根音、舌尖音和双唇音等来源。这些本来完全不同的辅音声母附加了*s-或*前缀之后,中古同演变... 谐声系统中,晓母的谐声关系十分复杂。我们通过对晓母谐声关系的分析,认为造成如此复杂的谐声关系是由于中古汉语晓母上古有不同的来源,即有舌根音、舌尖音和双唇音等来源。这些本来完全不同的辅音声母附加了*s-或*前缀之后,中古同演变成舌根擦音x-。通过对晓母的分析,告诉了我们中古汉语的辅音声母上古来源并不是单一的。我们不能认为中古一个辅音声母就认为上古只有一个来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晓母 谐声 构拟
下载PDF
利用谐声构拟上古音应该注意的几个问题 被引量:2
3
作者 张富海 《出土文献》 CSSCI 2021年第1期132-139,158,共9页
汉字的谐声是构拟上古音的重要材料,本文从三个方面讨论利用谐声构拟上古音应该注意的问题:一、《说文》的谐声标准过宽,其谐声分析多有不可信者,如“尼”“冀”“良”等字,需要做一番甄别工作;二、谐声材料是不同时代的累积,所谓谐声... 汉字的谐声是构拟上古音的重要材料,本文从三个方面讨论利用谐声构拟上古音应该注意的问题:一、《说文》的谐声标准过宽,其谐声分析多有不可信者,如“尼”“冀”“良”等字,需要做一番甄别工作;二、谐声材料是不同时代的累积,所谓谐声时代早于《诗经》时代的说法不可信,利用谐声构拟上古音是可行的,但也应考虑到其中的异质成分;三、必须充分利用出土古文字中的谐声材料,作为《说文》谐声的补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古音 古文字 谐声
下载PDF
试说书母的塞音来源
4
作者 张富海 《语言研究集刊》 2022年第1期371-377,409,共8页
文章认为,中古书母有多个上古来源,除了清鼻流音以外,根据谐声,尚有少量的软腭塞音和齿龈塞音的来源。塞音演变为擦音书母,属于不规则音变。
关键词 上古音 书母 塞音 谐声
原文传递
《説文》聲系、《廣韻聲系》與古文字聲系合證——以見類爲例
5
作者 葉玉英 《汉语史学报》 CSSCI 2018年第1期137-145,共9页
文字聲系是古音研究,特别是上古聲母研究的重要綫索和依據。《廣韻》和《説文》聲系都存在一些問題,需要借助古文字資料重作梳理。以見類爲例,古文字資料證明,'弓''躳''公''共''廾''軍'... 文字聲系是古音研究,特别是上古聲母研究的重要綫索和依據。《廣韻》和《説文》聲系都存在一些問題,需要借助古文字資料重作梳理。以見類爲例,古文字資料證明,'弓''躳''公''共''廾''軍''干''幵''臯''光''厷''己''古''丯''''各'等聲系中的有些字在歸併上值得商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廣韻》 《説文》 聲系 古文字 上古聲母
原文传递
《广韵声系》指误(一) 被引量:1
6
作者 叶玉英 《龙岩学院学报》 2016年第3期31-35,共5页
《广韵声系》是我们研究古音的重要资料,因此利用古文字研究新成果重新梳理《广韵声系》十分必要。如"去鱼切"之"凵"声系下所收之"去"声系实则包含两个来源,当分成两个声系;"言"声系不属"... 《广韵声系》是我们研究古音的重要资料,因此利用古文字研究新成果重新梳理《广韵声系》十分必要。如"去鱼切"之"凵"声系下所收之"去"声系实则包含两个来源,当分成两个声系;"言"声系不属""声系;"監"声系当从"臽"声系分离出来;""声系与""声系无关;"祋"不属"示"声系,"柰"声系亦当与"示"声系分离;"贵"声系当独立;""属"喦"声系,而非"嵒"声系;"元"声系当与"兀"声系分开;"咢"声系宜独立出来,不当纳入"屰"声系;"溼"""""""皆当从""声系分离出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广韵》 《说文》 声系 古文字
下载PDF
諧聲假借的原則及複雜性 被引量:2
7
作者 張富海 《岭南学报》 2018年第2期95-106,11,共13页
諧聲假借是利用語音的相同或相近關係來造字和使用文字。諧聲偏旁的讀音必定與整字的讀音相同或相近,某字所假借表示的詞的語音必定與其本來的讀音相同或相近。音近有一定的原則:聲母方面,如同部位的塞音,同部位的鼻流音;韻母方面,如韻... 諧聲假借是利用語音的相同或相近關係來造字和使用文字。諧聲偏旁的讀音必定與整字的讀音相同或相近,某字所假借表示的詞的語音必定與其本來的讀音相同或相近。音近有一定的原則:聲母方面,如同部位的塞音,同部位的鼻流音;韻母方面,如韻相同,開合相同。但不合一般原則的諧聲假借亦不乏其例,尤其是在以戰國竹簡爲代表的出土古文字資料中,諧聲假借的語音關係表現複雜,需要加以歸納和解釋。而傳統的'一聲之轉'説帶有極大的任意性,必須摒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文字 戰國竹簡 上古音 諧聲假借 一聲之轉
下载PDF
《汗简》音切来源考 被引量:1
8
作者 刘芹 《唐山师范学院学报》 2017年第4期5-6,107,共3页
《汗简》是北宋时代重要的古文字书,除保存了大量古文字体外,还保存了重要的古代注音资料。《汗简》称引古代读音或注明来源或直接称引。通过对这些注音材料分类考察,梳理《汗简》音切来源。
关键词 《汗简》 音切 《广韵》 《王存乂切韵》 《义云切韵》 切韵系韵书
下载PDF
“裘”字形源新證
9
作者 任立 《汉语史研究集刊》 2019年第1期237-243,共7页
"裘"字形源研究的分歧和上古音研究的例外諧聲並非偶然現象,結合古音事實,有助於對形源的研究進行取捨。"裘"字甲骨文是象形字,金文演變爲形聲字,本從聲符"又","又"和"求"形體相混,... "裘"字形源研究的分歧和上古音研究的例外諧聲並非偶然現象,結合古音事實,有助於對形源的研究進行取捨。"裘"字甲骨文是象形字,金文演變爲形聲字,本從聲符"又","又"和"求"形體相混,從而被誤析爲從"求"得聲,即今"裘"字。同源字的繫聯亦可證"求"字本義爲多足蟲,與"裘"異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形源 例外諧聲 同源字
原文传递
《汗简》称引两种韵书音切考
10
作者 刘芹 《西南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8年第1期23-27,共5页
《汗简》(郭忠恕著)是北宋时期一部重要的古文字书。该书除了收录大量古文字体,还存有大量音切材料。对《汗简》称引两种韵书之音切进行辑佚,并将其与《切韵》系韵书代表《广韵》比较,可发现两者高度一致,部分相异者或为注音讹误,或为... 《汗简》(郭忠恕著)是北宋时期一部重要的古文字书。该书除了收录大量古文字体,还存有大量音切材料。对《汗简》称引两种韵书之音切进行辑佚,并将其与《切韵》系韵书代表《广韵》比较,可发现两者高度一致,部分相异者或为注音讹误,或为声母混用所致。《汗简》称引两种韵书之音切反映了《切韵》系韵书的音系传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音韵学 《汗简》 音切 《广韵》 《王存乂切韵》 《义云切韵》 切韵系韵书
下载PDF
《说文》之部字异等谐声考察四则
11
作者 孟跃龙 《民俗典籍文字研究》 2020年第1期216-221,301-302,共8页
在研究上古等第情况时,之前学者多是将中古《切韵》系韵书的等直接倒推给上古,这种做法的合理性有待讨论;还有的学者认为等列对谐声影响不大,我们认为事实并非如此。本文以《说文》所收的4个之部谐声系列为例,讨论了"异等谐声"... 在研究上古等第情况时,之前学者多是将中古《切韵》系韵书的等直接倒推给上古,这种做法的合理性有待讨论;还有的学者认为等列对谐声影响不大,我们认为事实并非如此。本文以《说文》所收的4个之部谐声系列为例,讨论了"异等谐声"的形成过程,从中可以看出造成形声字与其声符中古异等的原因是复杂的。有的形声字在造字时与声符等第本来相同,由于后来发生历史音变,所以中古等第有差异;有的形声字和声符在方言中等第相同,但韵书未能收录方言读音,也可能产生形声字与其声符等第不同的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等谐声 等第 上古音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