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汉满语音对比及其对于对外语音教学法的启示
1
作者 陈海峰 《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 2009年第5期112-113,共2页
把汉满语音作了系统的对比,并得出了一些对于对外语音教学法的启示,即运用国际音标把母语和目的语(汉语)语音联系起来,采取对比分析的方法,将母语中接近目的语(汉语)的语音以改变发音部位和发音方法的方式进行加工,再教授给第二语言学习... 把汉满语音作了系统的对比,并得出了一些对于对外语音教学法的启示,即运用国际音标把母语和目的语(汉语)语音联系起来,采取对比分析的方法,将母语中接近目的语(汉语)的语音以改变发音部位和发音方法的方式进行加工,再教授给第二语言学习者,从而促进其母语语音在目的语(汉语)语音学习中的正迁移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语音迁移 语音对比 语音加工 语音教学法
下载PDF
上古介音[r]的崩溃与中古二三等韵的产生和演化 被引量:1
2
作者 刘镇发 《南开语言学刊》 2005年第2期25-36,154-155,共14页
本文在肯定上古汉语有介母[r]的基础上,说明介音[r]在上古后期(公元0-600)的崩溃,是中古汉语的二等和三等韵的一个重要来源。介母[r]的发展主要受到声母和主要元音的影响。由于声母的不同,最先发生变化的是嘶音后的[r]。在官话方言中精... 本文在肯定上古汉语有介母[r]的基础上,说明介音[r]在上古后期(公元0-600)的崩溃,是中古汉语的二等和三等韵的一个重要来源。介母[r]的发展主要受到声母和主要元音的影响。由于声母的不同,最先发生变化的是嘶音后的[r]。在官话方言中精组带[r]介音的字,由于[r]发音的改变而产生庄组声母。庄组声母中,主要元音属于前高的"内转",[r]表现为[i]而成为三等韵。在主要元音较后较低的"外转",后者的[r]虽然保持较久,但除了江摄在北方变成[u]以外。最后的命运是被省略掉。端组(齿音)后的[r]在演化时也是相对较快的。由于[l]跟齿音声母的结合极不稳定,它们很快便演变为以母和知组,和部分的精组、章组三等字。而~.nr 也演变为日母。唇音、牙(舌根)和喉音的[r],在上古后期也在各个韵摄中,逐步衰变为[l]和[i]。和庄组一样。也是"内外"有别。内转的[r]演化为[i]的速度较快,但仍有部分[r]到了宋代残留为[l]而形成"重纽"。主要元音较低较后的"外转",[r]演化较慢,到了明代以后’[r]在北方才转为[i],而在南方一般也是给省略。上面的例子也有一些例外,~.(辅音加介音 r)有时被省略为~.C 或~.r.造成了中古以后来母字数量的增加。而本身在上古是~.r 的来母,在中古后期一般都变成[l],只有在福建和湖南一些地方变成擦音[z]或[s]。至于在江西南部来母念[t]应该是近代的变化。~.nr 的结合不仅产生了泥母的三等(有人认为是娘母),也产生了日母。而日母的演化过程也是非常复杂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语音演变 汉语史 语音重构 汉语介音
原文传递
试论《长编》对党项西夏专名的校勘价值 被引量:1
3
作者 彭向前 《贵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4年第5期103-106,共4页
文章认为,标点本《长编》不可用于专名校勘。该书将那些经清人改译的专名予以回改,但不少地方不顾对音规则,只管机械地照搬,且不作任何交代,使用者在校勘举证时,从某书中来,又到该书中去,很容易犯下"循环论证"的错误。影印本... 文章认为,标点本《长编》不可用于专名校勘。该书将那些经清人改译的专名予以回改,但不少地方不顾对音规则,只管机械地照搬,且不作任何交代,使用者在校勘举证时,从某书中来,又到该书中去,很容易犯下"循环论证"的错误。影印本《长编》中,清人误以藏语安多方言来改译《长编》里的党项、西夏专名,虽然不大确切,但毕竟要遵循一定的对音规则,从而具有特殊的校勘价值,可据以订正译音词的讹误。从对专名校勘的角度而言,现有标点本《长编》的价值要低于影印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编》 党项 西夏 专名 审音勘同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