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试论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系统整体性、逻辑结构性、发展演进性、哲学突破性与实践贯通性 被引量:9
1
作者 吴舜泽 《环境与可持续发展》 2019年第6期12-18,共7页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核心要义为"八个坚持",其内涵的博大精深需要从系统整体性、逻辑结构性、发展演进性、哲学突破性与实践贯通性五个方面来进一步加深认识,要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系统整体性角度来看习近平生态...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核心要义为"八个坚持",其内涵的博大精深需要从系统整体性、逻辑结构性、发展演进性、哲学突破性与实践贯通性五个方面来进一步加深认识,要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系统整体性角度来看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定位和贡献,从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形成演进过程上总体把握思想精髓,从八个坚持的关联性协同性角度把握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结构逻辑,从哲学突破性上看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理论超越,从制度改革建设成效看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实践性,从而实现学思用贯通、知信行统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 系统整体性 逻辑结构性 发展演进性 哲学突破性 实践贯通性
下载PDF
论坛哲学对教坛哲学的清理、超越与重构
2
作者 崔永和 《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14-20,95,共8页
半个多世纪以来,中国的哲学经历了一条特殊的跌宕路程:在论坛哲学对教坛哲学的清理、反思和超越中前行。这条道路不仅取决于传统哲学教科书严重存在束缚人的思维、拘泥于僵化体系的弊端,而且也取决于哲学本身在自我否定中不断前行的辩... 半个多世纪以来,中国的哲学经历了一条特殊的跌宕路程:在论坛哲学对教坛哲学的清理、反思和超越中前行。这条道路不仅取决于传统哲学教科书严重存在束缚人的思维、拘泥于僵化体系的弊端,而且也取决于哲学本身在自我否定中不断前行的辩证法则。哲学只有坚持以"从事实际活动的人"为出发点,立足于不断发展深化的社会实践,才有望得到现实人的选择,在理论和方法的创新中引导人们在思维活动与实践活动中解放思想,开启智慧,实现自身的自由全面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坛哲学 论坛哲学 哲学清理 哲学创新
下载PDF
论哲学创新及研究范式的转换 被引量:2
3
作者 贺善侃 《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32-38,共7页
当代世界范围内科学技术的大发展和中国社会转型为哲学研究范式的转换及创新提出了新要求。现代哲学研究范式面临着三大创新:研究方向的创新、研究方法的创新和研究视野的创新。在研究方向上,要强化面对现实生活的研究;在研究方法上,要... 当代世界范围内科学技术的大发展和中国社会转型为哲学研究范式的转换及创新提出了新要求。现代哲学研究范式面临着三大创新:研究方向的创新、研究方法的创新和研究视野的创新。在研究方向上,要强化面对现实生活的研究;在研究方法上,要倡导对话型研究方式;在研究视野上,要确立先导性研究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哲学创新 研究范式 范式转换
下载PDF
以人为本与马克思的哲学变革 被引量:1
4
作者 陈尚伟 《天津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1-6,共6页
以人为本是马克思实现"两个转变"的重要原则,也是创建新唯物主义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坚持把唯物主义和人本主义结合起来,使马克思开创了唯物主义发展的新方向,使其哲学的创建从以人为本的唯物主义到实践唯物主义、再到历史唯... 以人为本是马克思实现"两个转变"的重要原则,也是创建新唯物主义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坚持把唯物主义和人本主义结合起来,使马克思开创了唯物主义发展的新方向,使其哲学的创建从以人为本的唯物主义到实践唯物主义、再到历史唯物主义呈现出清晰的逻辑;而之所以能够实现这种哲学变革,是由于坚持了以人为本的基本原则和实践的基本观点,其中见物与见人的统一是其变革的理论要旨。在马克思哲学中,以人为本既是历史观也是价值观,是其科学性与革命性相统一的内在根据,也是批判旧世界、构想新世界所始终坚持的基本立场和基本原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以人为本 马克思 哲学变革
原文传递
《实践论》《矛盾论》: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的一座高峰
5
作者 陈世珍 陆青 《淮阴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0年第4期427-431,共5页
《实践论》与《矛盾论》是树立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大众化道路上的一座高峰,是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哲学叙说自己品格的珍贵标本。我们对"两论"要深入学习和揣摩,但不能膜拜。
关键词 理论创新 理论普及 “中国模式” 哲学创新
下载PDF
马克思主义哲学创新的三条基本思路——一体两翼:问题研究、文本解读、比较对话
6
作者 徐红 《江苏教育研究(职教)(C版)》 2015年第12期41-43,共3页
"问题研究"、"文本解读"和"比较对话"是国内哲学界在马克思主义哲学创新问题上业已形成的三种较为成熟的研究思路。这三种研究思路共同的理论旨归、各自方法的特点和马克思主义哲学创新的实质,要求它们... "问题研究"、"文本解读"和"比较对话"是国内哲学界在马克思主义哲学创新问题上业已形成的三种较为成熟的研究思路。这三种研究思路共同的理论旨归、各自方法的特点和马克思主义哲学创新的实质,要求它们形成一个以"问题研究"为主体,以"文本解读"和"比较对话"为两翼的"一体两翼"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创新方法体系,共同推进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创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哲学创新 问题研究 文本解读 比较对话
下载PDF
社会技术转型与中国自主创新的研究论纲 被引量:1
7
作者 夏保华 《洛阳师范学院学报》 2016年第1期1-4,104,共4页
基于对"中国自主创新"本质内涵之追问,本文主张发展"社会技术转型理论",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中国"技术转型性自主创新"概念。主张通过提出一个个有实践指向的"中观哲学理论"来建构技术创新哲学,... 基于对"中国自主创新"本质内涵之追问,本文主张发展"社会技术转型理论",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中国"技术转型性自主创新"概念。主张通过提出一个个有实践指向的"中观哲学理论"来建构技术创新哲学,进而推动技术哲学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技术转型 自主创新 中观哲学理论 技术创新哲学
下载PDF
科学研究过程中的创新哲学
8
作者 陈功玉 《自然辩证法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7期28-31,共4页
本文界定了具有创新性科学研究的概念 ;揭示了人们在从事具有创新性的科学研究过程所出现的一些重要特征 ,并分析了出现这些特征的内在本质 ;剖析了影响创新性研究的主要因素 ;
关键词 科学研究过程 创新哲学 创新性研究 研究方法 研究障碍 研究手段
下载PDF
简论技术创新的哲学研究 被引量:21
9
作者 夏保华 陈昌曙 《自然辩证法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1年第8期18-21,35,共5页
自然辩证法界研究技术创新应该凸现自己学科特色 ,具有更高的学术旨趣 ,为本学科的发展作贡献。自然辩证法学者要特别着力进行技术创新的哲学研究 ,为发展一门技术创新哲学而努力。
关键词 技术创新 技术创新 技术 技术哲学
下载PDF
论作为哲学范畴的“技术创新” 被引量:11
10
作者 夏保华 《自然辩证法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1期53-57,共5页
技术创新是一种在人与自然、人与人、自然与自然之间展开的由新技术构思到新技术物品生产的创新性社会活动价值系统。其性质是技术与社会的相互的创造性塑造,其内容是创新性实践、认知和评价的统一,其价值是技术工具价值、人类社会价值... 技术创新是一种在人与自然、人与人、自然与自然之间展开的由新技术构思到新技术物品生产的创新性社会活动价值系统。其性质是技术与社会的相互的创造性塑造,其内容是创新性实践、认知和评价的统一,其价值是技术工具价值、人类社会价值和自然生态价值的统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哲学范畴 技术创新 技术创新哲学
下载PDF
技术创新的社会文化实践本质与方向 被引量:8
11
作者 夏保华 《科学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299-304,共6页
从“技术发明”到“技术创新”的概念漂移,隐含着一种技术创造观的变化。技术创新既是社会文化实践的积累,又是社会文化实践的创新。技术创新的文化发展方向应是人文化、生态化、科学化和民主化。
关键词 技术创新 哲学 社会文化实践 技术发明 概念 价值标准
下载PDF
技术创新哲学研究的反思 被引量:6
12
作者 李兆友 《系统辩证学学报》 2003年第4期49-53,共5页
随着国内学术界对技术创新问题研究的深入 ,技术创新已经成为哲学界的热点问题之一。对技术创新哲学研究的动力及其所关注的带有普遍性的问题作了初步反思。
关键词 技术创新哲学 技术创新研究 形成 价值观 条件性
下载PDF
过程论视野中的技术创新研究 被引量:5
13
作者 李兆友 《东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6年第5期313-317,共5页
根据技术过程论,技术目的的实现与技术形态的转化都是一个过程,完整的技术活动包括技术发明与技术创新两部分内容。只有深入到技术创新内部,揭示其规律,才能完整地理解技术过程。沿着过程论的思路,技术创新被理解为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 根据技术过程论,技术目的的实现与技术形态的转化都是一个过程,完整的技术活动包括技术发明与技术创新两部分内容。只有深入到技术创新内部,揭示其规律,才能完整地理解技术过程。沿着过程论的思路,技术创新被理解为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的社会化过程、产业化过程和商品化过程,从而形成了技术创新研究的新范式,并构成了技术创新研究视角改变的方法论基础。在这种方法论指导下,研究者就技术创新的本质、主体、模式、历史阶段性以及技术创新同管理创新、知识创新的关系等问题进行了一系列的研究,从不同的层面深化了技术创新哲学的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过程论 动态过程 技术创新 技术创新哲学
下载PDF
论两种技术哲学融合的可能进路 被引量:3
14
作者 易显飞 《东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18-22,共5页
工程的技术哲学与人文的技术哲学的差异与分歧主要从技术的本体论、认识论和价值论三方面体现出来。基于此,应加强对技术创新的本体论(或存在论)哲学研究,它实现了工程技术哲学与人文技术哲学内容的二重化;采纳"经验转向"与... 工程的技术哲学与人文的技术哲学的差异与分歧主要从技术的本体论、认识论和价值论三方面体现出来。基于此,应加强对技术创新的本体论(或存在论)哲学研究,它实现了工程技术哲学与人文技术哲学内容的二重化;采纳"经验转向"与现象学的视角为主要认识维度,要真正全面反思技术,就必须基于对技术的充分描述和将现象学"范式"用于技术哲学研究;注重对技术哲学研究主体进行"两种文化"的教育。上述经验的或现象学的进路以及三个环节的具体应用,对促进两种技术哲学的融合将起到一定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程技术哲学 人文技术哲学 技术创新哲学 经验转向
下载PDF
浅谈高校哲学教育的意义与创新 被引量:4
15
作者 陈留彪 《改革与开放》 2011年第8X期162-162,164,共2页
哲学是整个人文知识的核心,是全面提高学生素质必不可少的学科。然而当前高校的哲学教育存在很多困难与问题,解决问题的出路就是进行哲学教育的改革创新,发挥哲学在素质教育中所应具有的教育功能。
关键词 哲学教育 意义 创新
下载PDF
哲学创新与时代精神 被引量:2
16
作者 姚新中 《云梦学刊》 2017年第2期6-10,共5页
经济、政治、社会、文化等领域在21世纪的急剧变化,对哲学提出了新的课题,也为哲学创新提供了契机和动能。作为时代精神精华的哲学比以往任何时候都需要以创新的姿态重新解释我们已有的认知范式并为我们提供新的行为规范。本文指出真正... 经济、政治、社会、文化等领域在21世纪的急剧变化,对哲学提出了新的课题,也为哲学创新提供了契机和动能。作为时代精神精华的哲学比以往任何时候都需要以创新的姿态重新解释我们已有的认知范式并为我们提供新的行为规范。本文指出真正的哲学创新必须建立在哲学传承之中,但也必须顺应历史发展潮流,反映时代的特点,从而做出前瞻性的建构和恰当的应用,为解决当今世界重大问题和真正实现人类命运共同体提供方法论的指导,并从四个方面探究哲学创新与时代精神的互动关系:哲学创新与一般创新的联系和区别;哲学创新的时代性与实践性;哲学创新在当今所面临的困境和机遇;哲学如何在应用哲学创新中实现时代精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哲学创新 创新哲学 时代精神 应用哲学
下载PDF
论家族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培育 被引量:2
17
作者 包发根 《华东经济管理》 2006年第7期99-102,共4页
当前,我国家族企业又正值从创业到成长、实施管理转型、进行代际传承等战略大调整时期,培育家族企业核心竞争力,是确保家族企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关键,也已显得十分重要而紧迫。文章从企业家理念、管理创新、企业文化等方面入手,探讨家... 当前,我国家族企业又正值从创业到成长、实施管理转型、进行代际传承等战略大调整时期,培育家族企业核心竞争力,是确保家族企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关键,也已显得十分重要而紧迫。文章从企业家理念、管理创新、企业文化等方面入手,探讨家族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培育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家族企业 核心竞争力 企业家理念 管理创新 企业文化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