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绘本的幼儿园“儿童哲学”课程实施策略 被引量:2
1
作者 王嘉钰 《科教文汇》 2021年第1期164-165,共2页
儿童哲学的创始人李普曼指出,儿童哲学是专门对儿童进行的哲学教育与思维培养的课程,其宗旨是“让儿童通过语言、做事等具体方式体验哲学,从而提高儿童的推理及思考能力”。3~6岁的学前儿童处于前运算阶段,思维已经有了一定的发展,但对... 儿童哲学的创始人李普曼指出,儿童哲学是专门对儿童进行的哲学教育与思维培养的课程,其宗旨是“让儿童通过语言、做事等具体方式体验哲学,从而提高儿童的推理及思考能力”。3~6岁的学前儿童处于前运算阶段,思维已经有了一定的发展,但对于抽象的逻辑思维并不能轻易理解与掌握。绘本符合儿童发展的身心规律以及认知特点,能够将一些比较抽象的知识具象化,让儿童更好地掌握与理解抽象的知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前儿童 儿童哲学课程 绘本教学
下载PDF
论杜威的儿童课程观 被引量:15
2
作者 张华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43-57,共15页
杜威的课程哲学是其全部教育哲学的核心,而杜威的儿童课程观是其全部课程哲学的基础。课程哲学的基本问题是学科逻辑与心理经验的关系问题。学科逻辑本身不是儿童课程,但它与儿童心理经验具有内在联系:二者属于同一个实在;都具有经验性... 杜威的课程哲学是其全部教育哲学的核心,而杜威的儿童课程观是其全部课程哲学的基础。课程哲学的基本问题是学科逻辑与心理经验的关系问题。学科逻辑本身不是儿童课程,但它与儿童心理经验具有内在联系:二者属于同一个实在;都具有经验性质;倘若提供恰当环境和条件,儿童心理经验可以生长为学科逻辑。儿童心理经验与学科逻辑构成教学过程的"两极",由前者发展到后者,是经验的持续改造。儿童课程由相互联系的两个方面构成:儿童当下经验中的学科要素;学科的"心理方面"。儿童课程的种类划分可依据"学科是从社会生活逐步分化"的原理来进行。学科逻辑"心理化"的主体是教师。教师的课程开发艺术主要包括"解释"与"引导"。在今天的信息时代,杜威的儿童课程观依然具有旺盛生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课程哲学 学科逻辑 心理经验 心理化 儿童课程 解释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