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69篇文章
< 1 2 5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嗜铬细胞瘤诊治50年回顾总结 被引量:48
1
作者 潘东亮 李汉忠 +2 位作者 罗爱伦 曾正陪 李方 《中华泌尿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1期725-727,共3页
目的探讨嗜铬细胞瘤诊断治疗的变迁。方法回顾性分析50年收治的362例嗜铬细胞瘤临床病例资料。男196例,女166例。年龄7~75岁,平均38岁。病程20d~20年,平均3.9年。根据术前准备用药的变化分为3个时期,对比不同时期的诊断技术、术前扩... 目的探讨嗜铬细胞瘤诊断治疗的变迁。方法回顾性分析50年收治的362例嗜铬细胞瘤临床病例资料。男196例,女166例。年龄7~75岁,平均38岁。病程20d~20年,平均3.9年。根据术前准备用药的变化分为3个时期,对比不同时期的诊断技术、术前扩容方法、麻醉技巧和手术方式,方差分析方法比较各时期的围手术期死亡率。结果第一时期(1955-1975年)60例,诊断依靠尿VMA和腹膜后注气造影,术前仅应用镇静剂,硬膜外麻醉下经开放手术切除肿瘤,围手术期死亡率为8.3%(5/60)。第二时期(1976-1994年)105例,诊断手段以尿儿茶酚胺和超声、CT为主,术前应用酚苄明常规扩容准备,采用全麻,开放手术死亡率降至1.0%(1/105)。第三时期(1995-2004年)197例,均查尿儿茶酚胺、超声和CT,131I间位碘代苄胍(131IMIBG)核素扫描作为诊断该病的特异性手段,术前准备采用酚苄明和乌拉地尔,指端微循环图像判断,常规术式为全麻下腹腔镜肿瘤切除术,围手术期死亡率为0.5%(1/197)。结论嗜铬细胞瘤诊断方法日益丰富和全面。术前扩容准备方法规范化和多样化。微创手术成为切除嗜铬细胞瘤的主要方法,围手术期死亡率明显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嗜铬细胞瘤 围手术期 微创手术 血容量 术前
原文传递
后腹腔镜手术治疗嗜铬细胞瘤 被引量:36
2
作者 李黎明 林毅 +2 位作者 朱军 刘桂彬 强万明 《中华泌尿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7期438-441,共4页
目的 探讨后腹腔镜手术治疗嗜铬细胞瘤的适应证及手术安全性。 方法 采用后腹腔镜手术治疗肾上腺嗜铬细胞瘤患者 15例 (双侧 2例 ) ,腹主动脉旁嗜铬细胞瘤 1例。对照组为开放手术治疗的肾上腺嗜铬细胞瘤 16例 ,腹主动脉旁嗜铬细胞瘤 ... 目的 探讨后腹腔镜手术治疗嗜铬细胞瘤的适应证及手术安全性。 方法 采用后腹腔镜手术治疗肾上腺嗜铬细胞瘤患者 15例 (双侧 2例 ) ,腹主动脉旁嗜铬细胞瘤 1例。对照组为开放手术治疗的肾上腺嗜铬细胞瘤 16例 ,腹主动脉旁嗜铬细胞瘤 1例。 结果 后腹腔镜手术组 :16例患者行后腹腔镜手术 18例次 ,17例次取得成功 ,1例因术中出血改行开放手术。肿瘤最大径 2 .0~ 6 .5 (3.8± 1.6 )cm。手术时间 4 5~ 15 0 (85± 31)min ,出血量 10~ 10 0 (32± 2 2 )ml。术后吗啡用量 0~ 4 0(12 .5± 7.8)mg ;术后恢复进食时间 1~ 3(1.8± 0 .7)d ;下床活动时间 2~ 3(2 .3± 0 .5 )d ;术后住院时间4~ 9(6 .5± 1.3)d。开放手术组 :肿瘤最大径 1.5~ 6 .0 (4 .3± 1.3)cm。手术时间 90~ 2 4 0 (15 5± 39)min ,出血量 5 0~ 6 0 0 (2 73± 10 5 )ml,9例输血。术后吗啡用量 10~ 12 0 (6 1± 2 4 )mg;术后恢复进食时间 2~ 4 (2 .9± 0 .5 )d ;术后下床活动时间 3~ 6 (4 .8± 0 .7)d ;术后住院时间 8~ 11(8.8± 0 .9)d。 结论 对于有一定腹腔镜手术经验者 ,后腹腔镜手术并不增加嗜铬细胞瘤手术的危险性 ,且具有手术时间短、出血少、创伤小、疼痛轻、康复快等优点。该法有望成为治疗肾上腺嗜铬细胞瘤的首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后腹腔镜 手术治疗 嗜铬细胞瘤 适应证 肿瘤 肾上腺切除术
原文传递
嗜铬细胞瘤术前准备的临床体会(附286例报告) 被引量:36
3
作者 夏溟 李汉忠 +3 位作者 刘广华 严维刚 袁铭 臧美孚 《中华泌尿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2期816-818,共3页
目的 探讨嗜铬细胞瘤术前准备的临床体会。 方法 收集 1980~ 2 0 0 2年收治 2 86例嗜铬细胞瘤患者术前准备资料。术前使用酚苄明 2 0 7例 ,使用压宁定 78例 ,1例未用α 肾上腺素能阻滞剂做术前准备 ,急诊手术。用药时间 2~ 9周 ,平... 目的 探讨嗜铬细胞瘤术前准备的临床体会。 方法 收集 1980~ 2 0 0 2年收治 2 86例嗜铬细胞瘤患者术前准备资料。术前使用酚苄明 2 0 7例 ,使用压宁定 78例 ,1例未用α 肾上腺素能阻滞剂做术前准备 ,急诊手术。用药时间 2~ 9周 ,平均 6周。 2 8%的患者术前加服 β 受体阻滞剂控制心率。 结果  2 5 4例患者血压稳定在 16 .0 / 10 .7kPa(12 0 / 80mmHg)左右 ,无阵发性血压升高 ,心悸 ,多汗等现象 ,体重呈增加趋势 ,心率 80~ 85次 /min ,外周微循环明显改善。肿瘤大小 (直径 3~ 12cm ,平均 5 .2cm)与功能和用药时间长短无明显关系。术前 2周发生高血压危象 32例 ,96 %的患者麻醉诱导和术中挤压肿瘤时血压仍发生波动 ,最高可达 38/ 2 4kPa(2 85 / 180mmHg) ,但较易控制 ,术后血压平稳。 结论 嗜铬细胞瘤术前充分的准备是保证麻醉、术中及术后血压平稳控制、减少心血管并发症和死亡率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嗜铬细胞瘤 术前准备 血压 高血压危象
原文传递
不典型肾上腺嗜铬细胞瘤 被引量:35
4
作者 刘屹立 徐彪 +3 位作者 孙强 宫大鑫 孙志熙 王平 《中华泌尿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1期725-727,共3页
目的总结对不典型嗜铬细胞瘤的诊断和治疗效果。方法无症状肾上腺嗜铬细胞瘤28例,均无高血压病史,内分泌功能检查仅3例尿儿茶酚胺(CA)和尿3-甲基-4-羟基苦杏仁酸(VMA)水平轻度增高。21例肿瘤>3 cm者增强CT均可见肿瘤周边强化明显,内... 目的总结对不典型嗜铬细胞瘤的诊断和治疗效果。方法无症状肾上腺嗜铬细胞瘤28例,均无高血压病史,内分泌功能检查仅3例尿儿茶酚胺(CA)和尿3-甲基-4-羟基苦杏仁酸(VMA)水平轻度增高。21例肿瘤>3 cm者增强CT均可见肿瘤周边强化明显,内部有不均匀强化,个别可见偏心液化;7例肿瘤≤3 cm者周边与内部强化较均匀一致。根据影像学检查拟诊为不典型嗜铬细胞瘤,2001年以前收治的12例术前未给予降压药和扩容准备;其后收治的16例术前3 d每晚给予多沙唑嗪缓释片4 mg,术晨加服4 mg进行药物准备,不扩容。结果28例均行开放性肾上腺肿瘤切除术,术中血压波动14例,其中术前未服用多沙唑嗪缓释片组3例出现高血压危象,服用多沙唑嗪缓释片组无高血压危象。术后诊断隐匿型嗜铬细胞瘤14例,无功能嗜铬细胞瘤14例。结论不典型嗜铬细胞瘤特别是隐匿型嗜铬细胞瘤应引起泌尿外科医生足够重视。术前应用缓释型α受体阻滞剂对于保证术中血压的平稳具有很好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嗜铬细胞瘤 肾上腺
原文传递
93例嗜铬细胞瘤临床分析 被引量:31
5
作者 苏颋为 王卫庆 +8 位作者 关黎清 姜蕾 张军妮 俞放 洪洁 陈瑛 刘建民 赵咏桔 宁光 《中华内分泌代谢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426-427,共2页
回顾分析瑞金医院1998年至2003年所有病理诊断为嗜铬细胞瘤的93例患者的临床表现、生化检查、影像学诊断。临床上有三联症状(头痛、心悸、多汗)之一的占77.4%;表现为极不稳定性高血压或难治性高血压的占78.5%,18.3%无临床表现,认为是无... 回顾分析瑞金医院1998年至2003年所有病理诊断为嗜铬细胞瘤的93例患者的临床表现、生化检查、影像学诊断。临床上有三联症状(头痛、心悸、多汗)之一的占77.4%;表现为极不稳定性高血压或难治性高血压的占78.5%,18.3%无临床表现,认为是无症状嗜铬细胞瘤。生化诊断阳性率59.6%;B超检查阳性率为97.8%;CT或MRI检查阳性率为97.1%;131碘标记间碘苄胍放射性核素扫描阳性率83.3%。本研究显示尚无一项检查能单独明确诊断嗜铬细胞瘤,将生化、影像学检查结合是术前诊断所必需,而手术后病理学检查是确诊嗜铬细胞瘤的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嗜铬细胞瘤 临床分析 B超检查 高血压 神经节细胞瘤 临床表现
原文传递
膀胱嗜铬细胞瘤的诊断与治疗 被引量:30
6
作者 钱立新 吴宏飞 +6 位作者 眭元庚 张炜 华立新 殷长军 顾民 徐正铨 尤国才 《中华泌尿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9期591-593,共3页
目的 提高膀胱嗜铬细胞瘤的诊断和治疗水平。 方法  7例膀胱嗜铬细胞瘤患者中高血压 5例 ,其中 4例在排尿时发作 ;间歇性肉眼血尿 3例。 5例B超检查发现膀胱肿瘤 ,6例膀胱镜检查见黏膜下肿瘤 ;2例尿VMA升高。术前确诊 2例 ,口服α受... 目的 提高膀胱嗜铬细胞瘤的诊断和治疗水平。 方法  7例膀胱嗜铬细胞瘤患者中高血压 5例 ,其中 4例在排尿时发作 ;间歇性肉眼血尿 3例。 5例B超检查发现膀胱肿瘤 ,6例膀胱镜检查见黏膜下肿瘤 ;2例尿VMA升高。术前确诊 2例 ,口服α受体阻滞剂 2周。 7例均在硬膜外麻醉下行开放手术 ,6例行膀胱部分切除 ,1例行膀胱部分切除加输尿管膀胱再植术 ,术中血压波动 2例。 结果  6例经术后常规病理、1例经术中快速冰冻切片及免疫组织化学病理诊断为膀胱嗜铬细胞瘤。随访 1~ 10年 ,1例术后 2年转移 ,诊断为恶性嗜铬细胞瘤 ,其他 6例血压正常 ,无肿瘤复发。 结论 血尿、高血压和排尿时典型发作三联征为膀胱嗜铬细胞瘤的主要症状 ,可应用B超、CT、MRI、13 1I MIBG作定位诊断 ,尿VMA和尿儿茶酚胺作定性诊断。手术切除是首选治疗方法 ,术后应密切随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膀胱嗜铬细胞瘤 临床表现 影像学检查 尿液检验 手术治疗
原文传递
良性和恶性嗜铬细胞瘤的区别 被引量:29
7
作者 刘彤华 陈原稼 +8 位作者 武莎菲 高洁 蒋卫君 卢朝辉 关键 魏拴增 罗玉凤 曹金玲 万建伟 《中华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198-202,共5页
目的 分析良性和恶性嗜铬细胞瘤在组织形态、免疫组织化学、DNA倍体、11q13和 1p的杂合子缺失 (LOH)及微卫星不稳定性 (MSI)方面的差别 ,试图找出能区别良、恶性或预测恶性潜能的指标。方法 对 2 2例临床确诊为良性 (12例 )或恶性 (10... 目的 分析良性和恶性嗜铬细胞瘤在组织形态、免疫组织化学、DNA倍体、11q13和 1p的杂合子缺失 (LOH)及微卫星不稳定性 (MSI)方面的差别 ,试图找出能区别良、恶性或预测恶性潜能的指标。方法 对 2 2例临床确诊为良性 (12例 )或恶性 (10例 )的嗜铬细胞瘤 :(1)分析组织形态 ;(2 )免疫组织化学观察Ki 6 7、p5 3、嗜铬粒素A、S 10 0、增殖细胞核抗原及survivin表达 ;(3)用流式细胞术分析DNA倍体 ;(4 ) 12例附有正常组织的肿瘤 (7例良性 ,5例恶性 )用显微切割获取肿瘤和正常组织 ,分别提取DNA ;用 8种引物进行PCR扩增 ,分析 11q13和 1p的LOH及MSI。结果 全组 2 2例肿瘤均未见不典型核分裂象 ,核分裂象数除 1例恶性肿瘤为 2 3/ 10HPF外 ,余均≤ 1/ 10HPF ,2例恶性肿瘤有广泛坏死。良性组Ki 6 7阳性细胞百分率明显少于恶性组 ,良性与恶性组平均Ki 6 7阳性细胞百分率之比为 0 73%∶2 4 % ,差异有显著意义 ,DNA倍体良性与恶性组差异无显著性。 11q13和 1pLOHMSI良性和恶性组的差别由于例数少 ,未能达到统计学意义。结论 仅Ki 6 7阳性表达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良性嗜铬细胞瘤 恶性嗜铬细胞瘤 杂合子缺失 微卫星不稳定性 免疫组织化学 DNA倍体、
原文传递
29例高危嗜铬细胞瘤患者术前准备期间的护理 被引量:29
8
作者 丁萍 《中华护理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211-213,共3页
报告了29例高危嗜铬细胞瘤患者术前准备期间的护理。重点为密切观察血压、心率,做好降压、纠正心律失常、扩容治疗的用药观察和护理,合理评估术前准备效果,加强心理护理和健康教育。本组术前准备充分、平稳,术后未发生严重并发症,无死... 报告了29例高危嗜铬细胞瘤患者术前准备期间的护理。重点为密切观察血压、心率,做好降压、纠正心律失常、扩容治疗的用药观察和护理,合理评估术前准备效果,加强心理护理和健康教育。本组术前准备充分、平稳,术后未发生严重并发症,无死亡病例。认为做好充分的术前准备和护理,是提高高危嗜铬细胞瘤手术成功率、降低死亡率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嗜铬细胞瘤 手术前护理 术前用药法
原文传递
后腹腔镜下肾上腺嗜铬细胞瘤切除术56例体会 被引量:28
9
作者 张旭 郎斌 +7 位作者 欧阳金芝 傅斌 张军 许凯 赵宇峰 李宏召 马鑫 郑涛 《中华泌尿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149-152,共4页
目的探讨后腹腔镜下手术治疗肾上腺嗜铬细胞瘤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行后腹腔镜肾上腺嗜铬细胞瘤切除术56例。肿瘤位于左侧24例、右侧30例、双侧2例。肿瘤直径1.5~10.0cm,平均(4.5±2.0)cm。主要临床表现为高血压者45例;... 目的探讨后腹腔镜下手术治疗肾上腺嗜铬细胞瘤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行后腹腔镜肾上腺嗜铬细胞瘤切除术56例。肿瘤位于左侧24例、右侧30例、双侧2例。肿瘤直径1.5~10.0cm,平均(4.5±2.0)cm。主要临床表现为高血压者45例;无高血压者5例,主诉心悸、恶心、呕吐、腹痛、消瘦等;无症状经体检发现者6例。56例均行内分泌常规检查和影像学检查。术前常规行扩容、降压及对症处理,术中术后严密监测血压变化并给予相应处理。结果55例手术成功,1例中转开放手术。手术时间(52±22)min,术中估计出血量(74±34)ml.术后住院时间(5±1)d。术中术后未发生重大并发症。术中血压波动≥20rnmHg(1mmHg=0.133kPa)21例。病理报告均为嗜铬细胞瘤。随访5~36个月,36例患者术后2个月内血压恢复正常,9例仍需口服降压药物。肿瘤局部无复发。结论后腹腔镜下肾上腺嗜铬细胞瘤手术具有微创、出血少、恢复快等优点,充分的术前准备、正确的术中操作是手术安全的保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上腺切除术 腹腔镜 后腹膜腔 嗜铬细胞瘤
原文传递
1173例肾上腺意外瘤病因构成分析 被引量:28
10
作者 李乐乐 窦京涛 +13 位作者 谷伟军 杨国庆 杜锦 杨丽娟 臧丽 王先令 金楠 欧阳金芝 吕朝晖 巴建明 母义明 陆菊明 李江源 潘长玉 《中华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8期587-590,共4页
目的 总结肾上腺意外瘤患者的病因构成特点.方法 收集自1993年1月至2013年7月在解放军总医院内分泌科住院诊治的肾上腺意外瘤患者的病历资料,包括性别、年龄、入院日期、意外瘤首诊原因、临床诊断、是否手术、术后病理诊断、影像学资料... 目的 总结肾上腺意外瘤患者的病因构成特点.方法 收集自1993年1月至2013年7月在解放军总医院内分泌科住院诊治的肾上腺意外瘤患者的病历资料,包括性别、年龄、入院日期、意外瘤首诊原因、临床诊断、是否手术、术后病理诊断、影像学资料等,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共1 173例患者,其中男629例(53.62%),女544例(46.38%),男∶女=1.16:1,平均就诊年龄(50.84±12.13)岁.其中合并高血压者669例(57.03%).行手术治疗者622例.(2)常规体检是意外瘤患者的主要首诊原因[498例(42.46%)],其次是腹部不适140例(11.94%),274例(23.25%)的患者在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等慢性疾病住院诊治过程中意外发现肾上腺占位.(3)病因构成方面,肾上腺无功能瘤居于首位,为809例(68.97%);功能性肿瘤中,嗜铬细胞瘤居于首位,为137例(11.68%),其次是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84例(7.16%)和肾上腺性库欣综合征65例(5.54%);恶性肿瘤中,肾上腺皮质癌和转移癌分别为20例(1.70%)、16例(1.36%).(4)与血压正常组相比,合并高血压组肾上腺无功能瘤比例明显较低(P<0.05),而肾上腺性库欣综合征、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比例明显较高(均P<0.05).结论 近年来肾上腺意外瘤检出率逐渐上升,其中合并高血压者较为常见;在病因构成方面,居于首位的是无功能瘤,功能性肿瘤中依次是嗜铬细胞瘤、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和肾上腺性库欣综合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上腺肿瘤 库欣综合征 醛固酮增多症 嗜铬细胞瘤 病因
原文传递
腹腔镜手术治疗肾上腺嗜铬细胞瘤安全性评价 被引量:27
11
作者 陈羽 陈炜 +1 位作者 丘少鹏 陈俊星 《中华泌尿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154-156,共3页
目的评价腹腔镜治疗肾上腺嗜铬细胞瘤的安全性.方法采用腹腔镜技术治疗肾上腺嗜铬细胞瘤20例(A组),同期20例开放手术者作为对照组(B组).选取术中血压、心率、血浆去甲肾上腺素(NE)浓度以及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中输血例数、术后下... 目的评价腹腔镜治疗肾上腺嗜铬细胞瘤的安全性.方法采用腹腔镜技术治疗肾上腺嗜铬细胞瘤20例(A组),同期20例开放手术者作为对照组(B组).选取术中血压、心率、血浆去甲肾上腺素(NE)浓度以及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中输血例数、术后下床活动时间、术后住院时间等指标进行比较.NE的测定用反向高效液相色谱串联电化学检测内标法(RP-HPLC-ECD).结果两组患者手术均获成功.术中出现血压、心率剧烈波动者A组3例(15.0%),血压最高达220/110 mm Hg(1 mm Hg=0.133 kPa)、最低至88/57 mm Hg,心率最高122次/min;B组12例(60.0%),血压最高达210/115 mm Hg,最低至85/60 mm Hg,心率最高120次/min.每次血压及心率波动都伴有NE的明显升高,达6.28~16.82 ng/ml(正常值:0.32 ng/ml)(P<0.01).A、B两组的手术时间分别为(70±15)min和(130±35)min,t=5.331,P<0.001;出血量(35±15)ml和(210±80)ml,t=8.852,P<0.001;A组术中无输血,B组15例输血;术后下床活动时间分别为(2.4±0.5)d和(5.0±0.5)d,t=10.728,P<0.001;术后住院时间分别为(6.0±1.5)d和(9.0±2.5)d,t=6.021,P<0.00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随诊2~36个月未见复发.结论有腹腔镜肾上腺瘤手术操作经验者,选择直径<3.5 cm的肾上腺嗜铬细胞瘤开展腹腔镜手术具有相当高的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上腺嗜铬细胞瘤 治疗 血压 心率 术后 术中 腹腔镜手术 结论 波动 目的
原文传递
后腹腔镜与开放肾上腺嗜铬细胞瘤手术的回顾性比较研究 被引量:23
12
作者 郎斌 张旭 +6 位作者 傅斌 王保军 许凯 张军 张国玺 艾星 马鑫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2007年第8期730-732,共3页
目的 比较后腹腔镜与开放手术治疗肾上腺嗜铬细胞瘤的临床效果,评价后腹腔镜肾上腺嗜铬细胞瘤切除术的临床应用价值. 方法 回顾分析1998年1月~2005年12月我院50例单侧开放性肾上腺嗜铬细胞瘤手术(开放手术组)和53例单侧后腹腔镜肾上... 目的 比较后腹腔镜与开放手术治疗肾上腺嗜铬细胞瘤的临床效果,评价后腹腔镜肾上腺嗜铬细胞瘤切除术的临床应用价值. 方法 回顾分析1998年1月~2005年12月我院50例单侧开放性肾上腺嗜铬细胞瘤手术(开放手术组)和53例单侧后腹腔镜肾上腺嗜铬细胞瘤手术(后腹腔镜组)的临床资料,比较2组手术情况(手术创伤相关指标、术中高血压波动、疗效等). 结果 后腹腔镜组手术时间(52±22)min 显著短于开放手术组(120±42)min,(t=-11.692,P=0.000);术中出血量(74±34)ml 显著少于开放手术组(187±64)ml (t=-7.511,P=0.000);术后肠道功能恢复时间(中位数1 d vs 2 d, u= -5.018,P=0.000)和术后住院时间[(5.2±1.7)d vs (8.3±1.8)d, t=-10.714,P=0.000]均明显优于开放手术组.后腹腔镜组术中高血压发生例数(9例 vs 18例, χ^2=4.811,P= 0.028)、输血例数(1例 vs 8例, χ^2=6.426,P=0.011)、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ystemic inflammatory response syndrome, SIRS)发生例数(11例 vs 21例, χ^2= 5.423,P=0.020)均显著低于开放组;2组SIRS持续时间(中位数1 d vs 1 d,u=-1.598,P=0.110)、手术并发症发生例数(2例 vs 6例,χ^2=1.418,P=0.234)无统计学差异.术后3个月血压恢复正常及症状消失者后腹腔镜组有45例(84.9%),开放手术组43例(86.0%),2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χ^2=0.025,P=0.875).103例随访5~36个月,平均21.3月,均未出现肿瘤复发和转移. 结论 后腹腔镜肾上腺嗜铬细胞瘤手术不仅手术时间短、出血量少、对患者的创伤小,而且术中对血压的控制较好,具有与开放手术相似的疗效,是治疗肾上腺嗜铬细胞瘤安全、有效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上腺疾病 嗜铬细胞瘤 肾上腺切除 腹腔镜
下载PDF
恶性嗜铬细胞瘤(附12例报告) 被引量:23
13
作者 李汉忠 黄金国 +1 位作者 王惠君 臧美孚 《中华泌尿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2期719-720,共2页
目的 提高恶性嗜铬细胞瘤诊治水平。 方法 总结 12例恶性嗜铬细胞瘤患者临床资料。 结果  12例均行手术治疗 ,1例术后 2 4h死于顽固性低血压 ,余 11例随诊 2年 6个月~ 13年 ,平均 5年 6个月。首次手术根据肿瘤浸润及局部淋巴结转... 目的 提高恶性嗜铬细胞瘤诊治水平。 方法 总结 12例恶性嗜铬细胞瘤患者临床资料。 结果  12例均行手术治疗 ,1例术后 2 4h死于顽固性低血压 ,余 11例随诊 2年 6个月~ 13年 ,平均 5年 6个月。首次手术根据肿瘤浸润及局部淋巴结转移情况确诊恶性嗜铬细胞瘤 5例中 ,1例膀胱恶性嗜铬细胞瘤行膀胱部分切除术后 ,出现顽固性低血压 ,抢救无效于术后 2 4h死亡 ;余 4例存活 2~ 3年死于肿瘤复发及高血压并发症。 7例首次手术病理诊断为嗜铬细胞瘤者 ,术后 10个月~ 5年肿瘤复发 ,病程中发现肿瘤转移至肝 3例 ,肝、肺、骨均有转移者 2例 ,局部淋巴结转移 2例。存活时间 <2年者 3例 ,3~ 11年者 4例 (包括目前存活 3例 )。 结论 病理难以区别肿瘤的良恶性 ,现代影像学检查 (CT、MRI等 )可为恶性嗜铬细胞瘤的诊断提供参考依据。对直径 >5cm ,内部结构不均匀的复发性嗜铬细胞瘤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嗜铬细胞瘤 诊断 治疗 肾上腺肿瘤 病例报告 CT MRI 恶性肿瘤
原文传递
腹部肾上腺外嗜铬细胞瘤:双期增强的影像学诊断价值 被引量:25
14
作者 周建军 程伟中 +3 位作者 曾维新 曾蒙苏 王建华 周康荣 《放射学实践》 2007年第10期1058-1062,共5页
目的:分析腹部肾上腺外嗜铬细胞瘤的影像学表现及其动态增强特征,以提高其诊断准确性。方法: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腹部肾上腺外嗜铬细胞瘤15例,12例术前经螺旋CT和多排螺旋CT平扫、动脉期和门脉期扫描。对比剂分别采用欧乃派克和优维显,... 目的:分析腹部肾上腺外嗜铬细胞瘤的影像学表现及其动态增强特征,以提高其诊断准确性。方法: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腹部肾上腺外嗜铬细胞瘤15例,12例术前经螺旋CT和多排螺旋CT平扫、动脉期和门脉期扫描。对比剂分别采用欧乃派克和优维显,注射流率3ml/s。3例经MRSE-T1WI,FSE-T2WI,GRE动态增强扫描,对比剂为马根优维显,注射流率1.5~2ml/s。仔细复习CT和MR扫描结果并和手术病理作回顾性对照分析。结果:15例腹部肾上腺外嗜铬细胞瘤中,副神经节瘤13例,异位嗜铬细胞瘤2例。良性12例,恶性3例。病灶分别位于腹膜后(13例)和肾内(2例)。肿瘤直径4.3~12.0cm,其中病灶直径〈5.0cm2个,5.0~10.0cm12个,〉10cm1个;肿瘤境界清楚。肿瘤实质成分平扫、动脉期和门脉期CT值分别为32.6~55.1HU(平均43.8HU)、57.8~87.9HU(平均77.3HU)和72.4~115.6HU(平均93.7HU)。MRT1WI为低信号,T2WI为显著高信号,MR动态增强强化方式与CT动态增强类似。肿瘤囊变、坏死和钙化常见。结论:腹部肾上腺外嗜铬细胞瘤包括副神经节瘤和异位嗜铬细胞瘤,异位嗜铬细胞瘤可位于肾内。肿瘤中等大小,囊变、坏死和钙化较常见,囊变的识别对诊断有很大帮助。MRT2WI为显著高信号,动态增强为进行性延迟强化。强化不典型者与腹膜后其他肿瘤难以鉴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放射摄影术 腹部 副神经节瘤 肾上腺外 嗜铬细胞瘤
下载PDF
嗜铬细胞瘤患者术前高血压危象的诱因分析及预防护理 被引量:25
15
作者 周玉虹 梅晓莉 危桂花 《中华护理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0期791-793,共3页
对 6例嗜铬细胞瘤患者术前发生高血压危象的诱因进行回顾性分析 ,结果表明 :刺激挤压瘤体、情绪变化、腹压增高、过度疲劳及降压药服用不当是发生高血压危象的诱因。为预防高血压危象的发生 ,护理中要尽量防止对患者的各种不良刺激 ,预... 对 6例嗜铬细胞瘤患者术前发生高血压危象的诱因进行回顾性分析 ,结果表明 :刺激挤压瘤体、情绪变化、腹压增高、过度疲劳及降压药服用不当是发生高血压危象的诱因。为预防高血压危象的发生 ,护理中要尽量防止对患者的各种不良刺激 ,预防腹压增高 ,避免劳累 ,合理用药 ,以及给予适当的心理护理。一旦发生高血压危象 ,应迅速降压 ,控制心率 ,严密监测血压 ,并进行有针对性的心理护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嗜铬细胞瘤 术前 高血压危象 诱发因素 预防措施 急救护理
原文传递
高效液相色谱电化学法测定血间甲肾上腺素类物质方法的建立及临床应用 被引量:23
16
作者 姜蕾 王卫庆 +3 位作者 张军妮 戴蒙 苏颋为 宁光 《中华内分泌代谢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561-563,共3页
嗜铬细胞瘤是以儿茶酚胺大量分泌为特征的肿瘤。研究发现 ,与儿茶酚胺等测定指标相比较 ,间甲肾上腺素类物质 (MNs)具有更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本研究用高效液相色谱电化学分析法建立了血MNs的测定方法 ,并对 40名健康人及 2 6名经病理... 嗜铬细胞瘤是以儿茶酚胺大量分泌为特征的肿瘤。研究发现 ,与儿茶酚胺等测定指标相比较 ,间甲肾上腺素类物质 (MNs)具有更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本研究用高效液相色谱电化学分析法建立了血MNs的测定方法 ,并对 40名健康人及 2 6名经病理证实的嗜铬细胞瘤患者进行了血MNs的测定 ,MNs水平在嗜铬细胞瘤患者中与临床、病理符合率为 10 0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临床应用 甲肾上腺素 嗜铬细胞瘤 儿茶酚胺 患者 高效液相色谱 肿瘤 分泌 发现 特异性
原文传递
嗜铬细胞瘤的外科治疗(附151例报告) 被引量:23
17
作者 傅强 徐祗顺 +7 位作者 丁克家 王法成 金讯波 李善军 吕家驹 尉立京 马庆铮 许纯孝 《中华泌尿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9期586-588,共3页
目的 提高嗜铬细胞瘤的治疗水平。 方法 总结 15 1例嗜铬细胞瘤术前准备、麻醉管理、手术操作及术后处理经验。男 82例 ,女 6 9例 ,年龄 15~ 73岁 ,平均 39岁。肾上腺内 12 0例 ,肾上腺外 31例。 结果 肿瘤切除术 132例 ,肿瘤囊... 目的 提高嗜铬细胞瘤的治疗水平。 方法 总结 15 1例嗜铬细胞瘤术前准备、麻醉管理、手术操作及术后处理经验。男 82例 ,女 6 9例 ,年龄 15~ 73岁 ,平均 39岁。肾上腺内 12 0例 ,肾上腺外 31例。 结果 肿瘤切除术 132例 ,肿瘤囊内剜除术 12例 ,膀胱部分切除术 7例。术中死亡 1例。术后血压正常 136例 ,仍需持续用药控制 15例。良性嗜铬细胞瘤 137例 ,9例复发 ;恶性嗜铬细胞瘤 14例 ,其中 10例 5年内死于肿瘤转移。 结论 手术切除肿瘤是嗜铬细胞瘤的根治方法 ,正确的术前诊断和围手术期处理十分重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嗜铬细胞瘤 手术治疗 术前准备 麻醉管理 手术操作 术后处理
原文传递
肾上腺外嗜铬细胞瘤的诊断与治疗 被引量:23
18
作者 钱立新 吴宏飞 +4 位作者 王小宁 张炜 顾民 苏建堂 眭元庚 《中华泌尿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79-81,共3页
目的 提高肾上腺外嗜铬细胞瘤的诊断和治疗水平。 方法 分析 1988年至 2 0 0 2年资料完整、病理证实的肾上腺外嗜铬细胞瘤 38例。临床表现 :高血压 34例、血尿 4例 ,体检发现肿瘤 2例。 33例检测尿VMA及血、尿儿茶酚胺。尿VMA及血尿... 目的 提高肾上腺外嗜铬细胞瘤的诊断和治疗水平。 方法 分析 1988年至 2 0 0 2年资料完整、病理证实的肾上腺外嗜铬细胞瘤 38例。临床表现 :高血压 34例、血尿 4例 ,体检发现肿瘤 2例。 33例检测尿VMA及血、尿儿茶酚胺。尿VMA及血尿儿茶酚胺升高分别为 30例 (91% )和 2 8例 (85 % )。B超检查 38例 ,阳性率 92 %、CT扫描 34例 ,阳性率 10 0 %。术前服用α受体阻滞剂2 9例。 6例在硬膜外、32例在全麻下手术。 6例经膀胱、19例经腹、10例经腰、3例经腹腔镜手术。 结果 肿瘤部位 :膀胱壁 6例、肾门区域 7例、肾上极区 9例、肾下极区 4例、肾上腺前外上方 10例 ,多发 2例。切除肿瘤 32例 ,包膜下剜除肿瘤 6例。手术切除瘤体直径 2~ 9cm。随访 13个月~10年 ,34例高血压患者术后血压正常 2 6例、仍有高血压 2例。肿瘤复发、转移 9例 ,恶性嗜铬细胞瘤10例 ,死亡 5例。 结论 VMA及血、尿儿茶酚胺是定性诊断异位嗜铬细胞瘤的主要依据 ,CT诊断定位准确、13 1碘 间位碘代苄胍 (13 1I MIBG)定位准确、敏感性高 ,且可作为治疗措施。术前降压、扩容、纠正心律失常是手术成功的关键 ,经腹径路手术暴露良好 ,肿瘤外侵时可作囊内剜除 ,术后应密切随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 肾上腺外嗜铬细胞瘤 尿儿茶酚胺 手术 经腹 诊断与治疗 术前 高分 准确 定位
原文传递
静止型嗜铬细胞瘤和非静止型嗜铬细胞瘤的比较 被引量:21
19
作者 姜元军 孙志熙 +2 位作者 宫大鑫 孔垂泽 乔俏 《临床泌尿外科杂志》 2003年第4期212-213,共2页
目的:提高对静止型嗜铬细胞瘤的诊断和治疗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12例静止型嗜铬细胞瘤和同期105例非静止型嗜铬细胞瘤的临床资料。结果:12例静止型嗜铬细胞瘤患者的血压、尿儿茶酚胺(CA)、尿香草基苦杏仁酸(VMA)均正常或略高于正常值;... 目的:提高对静止型嗜铬细胞瘤的诊断和治疗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12例静止型嗜铬细胞瘤和同期105例非静止型嗜铬细胞瘤的临床资料。结果:12例静止型嗜铬细胞瘤患者的血压、尿儿茶酚胺(CA)、尿香草基苦杏仁酸(VMA)均正常或略高于正常值;静止型嗜铬细胞瘤常见于肾上腺偶发瘤及上腹部肿物诊断中,以女性及右侧偏多,肿瘤多呈球形,直径大多<2cm或>5cm,瘤体中常见液化坏死,并且面积较大;所有病例均进行手术治疗,其中6例术中血压无上升,3例有轻度上升,3例发生高血压危象,无一例死亡。结论:静止型嗜铬细胞瘤在临床上具有潜在的危险性,应充分认识,术前充分准备,术中及时妥善处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静止型嗜铬细胞瘤 非静止型嗜铬细胞瘤 诊断 治疗
下载PDF
嗜铬细胞瘤临床功能分级与术前准备标准的探讨 被引量:17
20
作者 潘东亮 李汉忠 曾正陪 《中华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8期1089-1092,共4页
目的 探讨嗜铬细胞瘤临床功能分级与术前准备的标准。方法 我院 1990年 1月至2 0 0 3年 11月手术治疗 172例嗜铬细胞瘤病例 ,根据术前临床症状、2 4h尿儿茶酚胺中去甲肾上腺素、肾上腺素和多巴胺水平将其临床功能分为 4级。功能 0级 ... 目的 探讨嗜铬细胞瘤临床功能分级与术前准备的标准。方法 我院 1990年 1月至2 0 0 3年 11月手术治疗 172例嗜铬细胞瘤病例 ,根据术前临床症状、2 4h尿儿茶酚胺中去甲肾上腺素、肾上腺素和多巴胺水平将其临床功能分为 4级。功能 0级 2 2例 ,未给予扩容准备 ;功能 1级 17例 ,随机双盲法抽取 10例口服酚苄明 5~ 10mg/d持续 1周 ,其余 7例为对照 ,比较两者围手术期血压的变化 ;功能 2级 12 0例 ,术前口服酚苄明 30~ 2 4 0mg/d充分扩容 4周 ,应用血流动力学指标及微循环图像判断扩容效果 ;功能 3级 13例 ,应用酚苄明及相应的心肺脑复苏措施。全部病例均在全麻下行肿瘤探查切除术。结果 功能 0级者围手术期血压平稳。功能 1级者血压均有波动 (<80mmHg) ,酚苄明治疗者波动幅度 <2 0mmHg ,对照者 >4 0mmHg(χ2 值为 13 12 ,P <0 0 1)。功能 2级和 3级者血压波动幅度 >80mmHg ,术后 2 4h内血流动力学恢复正常 ,无并发症。结论 根据嗜铬细胞瘤功能分级可采取不同的术前准备 ,功能 0级无需扩容 ,功能 1级可口服酚苄明 5~ 10mg/d持续 1周 ,功能 2级必须应用酚苄明 30~ 2 4 0mg/d充分扩容 4周 ,功能 3级必须心肺脑复苏加充分扩容 ,心肺脑功能基本正常后方可手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酚苄明 嗜铬细胞瘤 术前准备 临床 口服 血压 正常 去甲肾上腺素 多巴胺 水平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5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