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1篇文章
< 1 2 1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广西西南桦天然居群的表型变异 被引量:81
1
作者 曾杰 郑海水 +1 位作者 甘四明 白嘉雨 《林业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59-65,共7页
以广西壮族自治区的西南桦天然分布区为研究对象 ,调查了 11个居群 190个单株的 12个表型性状指标 ,运用变异系数和巢式方差分析研究了居群间和居群内的表型变异 ;应用相关分析揭示了表型性状间及其与地理、气候因子间的相关性以及表型... 以广西壮族自治区的西南桦天然分布区为研究对象 ,调查了 11个居群 190个单株的 12个表型性状指标 ,运用变异系数和巢式方差分析研究了居群间和居群内的表型变异 ;应用相关分析揭示了表型性状间及其与地理、气候因子间的相关性以及表型变异的地理格局 ;并且运用聚类分析进行了居群分类。结果表明 ,西南桦天然居群内的变异远大于居群间的变异 ,居群分化较小 ;侧脉数、叶片基部至最宽处距离与经度、纬度显著相关 ,叶片长与经度相关显著 ,种翅宽与海拔显著相关 ,存在较明显的地理变异趋势。而表型性状的Mahalanobis距离与地理距离间相关不显著。研究结果为西南桦的遗传改良工作奠定了基础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型变异 天然居群 西南桦 MAHALANOBIS距离 广西壮族自治区 表型性状 性状指标 方差分析 相关分析 地理格局 气候因子 聚类分析 居群分化 地理变异 地理距离 改良工作 研究结果 科学依据 利用对策 育种策略 分布区 系数和
下载PDF
基于种实性状的无患子天然群体表型多样性研究 被引量:91
2
作者 刁松锋 邵文豪 +2 位作者 姜景民 董汝湘 孙洪刚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1451-1460,共10页
无患子(Sapindus mukorossi Gaertn.)是我国长江以南地区传统的重要绿化树种,其果皮富含皂苷,种仁富含油脂,是国家林业局审定的新型木本油料树种之一。为揭示无患子群体间和群体内种实表型性状变异式样,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巢式方差分... 无患子(Sapindus mukorossi Gaertn.)是我国长江以南地区传统的重要绿化树种,其果皮富含皂苷,种仁富含油脂,是国家林业局审定的新型木本油料树种之一。为揭示无患子群体间和群体内种实表型性状变异式样,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巢式方差分析、相关分析和主成分分析等方法,对无患子13个天然群体的10个种实表型性状进行比较分析,研究其群体间和群体内种实表型多样性以及表型变异与地理生态因子间的相关性。结果表明:无患子种实表型性状变异系数平均为7.34%,在群体间和群体内均存在丰富的表型变异。表型性状分化系数平均为62.21%,群体间变异(39.93%)大于群体内(27.46%),是无患子种实表型性状变异的主要来源。多数性状在群体间差异显著,不同程度的表现出边缘群体易于分化的特点,但地理变化规律不连续,而在群体内不同性状的差异性亦不一致。种子形态受群体地理生态的影响较果实形态大,西北部群体种子趋于椭圆形,东部、南部则趋于圆球形;地理纬度、年平均气温与多数种实性状间呈显著相关,是无患子种实表型性状变异的主要地理生态影响因子。可见,无患子种实表型性状在群体间、群体内变异都较为丰富,这些变异是由遗传和环境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群体间和群体内多层次的变异为无患子优良种质资源保育和利用提供了物质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患子 天然群体 种实性状 表型变异 地理生态因子 群体分化
下载PDF
川西云杉天然种群表型多样性 被引量:73
3
作者 辜云杰 罗建勋 +1 位作者 吴远伟 曹小军 《植物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291-301,共11页
为了揭示川西云杉(Picea balfouriana)天然种群表型变异程度和变异规律,以四川甘孜藏族自治州天然分布的川西云杉为研究对象,调查了12个种群360个单株的种实和针叶表型性状,采用变异系数、巢式方差分析、相关分析和聚类分析等方法,分析... 为了揭示川西云杉(Picea balfouriana)天然种群表型变异程度和变异规律,以四川甘孜藏族自治州天然分布的川西云杉为研究对象,调查了12个种群360个单株的种实和针叶表型性状,采用变异系数、巢式方差分析、相关分析和聚类分析等方法,分析了种群间和种群内表型多样性。结果表明:川西云杉表型性状在种群间和种群内存在极其丰富的多样性,种群间表型分化系数均值为36.53%,小于种群内变异(63.47%);球果、针叶、种鳞和种翅的表型分化系数均值分别为47.15%、31.93%、21.89%和45.14%,球果、针叶、种鳞和种翅4类表型性状的变异系数分别为12.56%、22.16%、12.61%和16.53%,种鳞的变异系数和表型分化系数最小,表明其性状最为稳定;12个表型性状间多数呈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球果长、球果径、针叶长和种鳞长为川西云杉重要的表型性状。川西云杉表型变异在空间分布上呈现以经度(球果和针叶)和纬度(种鳞和种翅)并存的单向变异模式;利用种群间欧氏距离进行聚类分析,可以把川西云杉12个种群划分为3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川西云杉 天然种群 表型多样性
下载PDF
云杉天然群体的表型变异 被引量:52
4
作者 罗建勋 李晓清 +4 位作者 孙鹏 黄晓江 李树全 黄春力 扬毅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9-11,共3页
研究了云杉自然分布区内 2 0个天然群体的针叶长度、宽度 ,球果长度、宽度、烘干质量、出籽率 ,种子的长度、宽度及每粒质量共 9个表型性状的变异规律和模式。结果表明 :云杉种内表型变异丰富 ,群体间表型性状存在显著差异 ;球果的长度... 研究了云杉自然分布区内 2 0个天然群体的针叶长度、宽度 ,球果长度、宽度、烘干质量、出籽率 ,种子的长度、宽度及每粒质量共 9个表型性状的变异规律和模式。结果表明 :云杉种内表型变异丰富 ,群体间表型性状存在显著差异 ;球果的长度和宽度均与烘干质量呈显著正相关 ,相关系数分别为 0 .7335和 0 .75 6 0 ;种子长度与宽度呈显著的正相关 (r =0 .7739) ,种子长度与每粒质量呈正相关 (r =0 .5 884 ) ;针叶、球果性状随海拔、纬度、经度的变化而发生变异 ,种子性状变异以海拔变异为主。同时对表型性状进行了聚类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云杉 天然群体 表型变异 变型规律 聚类分析
下载PDF
桤木自然分布区内表型变异的研究 被引量:49
5
作者 陈益泰 李桂英 王惠雄 《林业科学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4期379-385,共7页
调查研究了我国桤木自然分布区四川盆地及其周边地区 2 1个不同产地桤木天然林或人工林的生长、果实形态、树皮形态、干形、材色和木材密度等表型特征 ,发现桤木种内存在着极其丰富的产地变异和 (或 )个体变异 ;其中木材密度和果实形态... 调查研究了我国桤木自然分布区四川盆地及其周边地区 2 1个不同产地桤木天然林或人工林的生长、果实形态、树皮形态、干形、材色和木材密度等表型特征 ,发现桤木种内存在着极其丰富的产地变异和 (或 )个体变异 ;其中木材密度和果实形态特征 ,产地内株间差异明显大于产地间差异。根据桤木果柄长度 ,果实大小、形状 ,木材密度 ,材色等 8个性状的产地变异 ,采用欧氏距离类平均法进行聚类分析 ,将桤木自然分布区初步划分为川西南区、川中 -西北区、川北区和鄂西 -渝东区 4个产区 ,其中 ,川西南产区自然条件优越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桤木 自然分布 区划 表型变异 果实形态
下载PDF
思茅松天然群体种实表型变异 被引量:52
6
作者 李帅锋 苏建荣 +5 位作者 刘万德 郎学东 张志钧 苏磊 贾呈鑫卓 杨华景 《植物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1期998-1009,共12页
以云南省思茅松(Pinus kesiya var.langbianensis)天然分布区的11个种群的16个种实性状为研究对象,采用巢式方差分析、变异系数、相关分析和非加权配对算术平均法(UPGMA)等多种分析方法,探讨思茅松种群间和种群内的表型变异。结果表明:... 以云南省思茅松(Pinus kesiya var.langbianensis)天然分布区的11个种群的16个种实性状为研究对象,采用巢式方差分析、变异系数、相关分析和非加权配对算术平均法(UPGMA)等多种分析方法,探讨思茅松种群间和种群内的表型变异。结果表明:思茅松种实表型性状在种群间和种群内均存在着较丰富的差异,种群内的变异(54.76%)大于种群间的变异(10.44%),种群间平均分化系数为11.95%,分化程度相对较小。球果总种子数的平均变异系数最高(35.51%),其次是球果质量(35.1%),种子大小的平均变异系数最小(8.86%),成为最稳定的种实性状;景谷县的表型多样性最丰富,景洪市则最小。球果和种子大部分表型性状之间存在显著或极显著相关,其中球果长和球果质量越大,种鳞长、种子长、种翅长、千粒重、球果总种鳞数和球果总种子数就越大。生态因子中,年平均气温对表型性状影响最大,其次是1月平均气温和>5℃积温。利用种群间聚类分析可以把思茅松的11个种群分为2类4个亚类,表型性状依据地理距离进行聚类,聚类结果与年降水量和>5℃积温相关性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球果 相关分析 表型分化 表型变异 思茅松 种子
原文传递
浙江楠种群表型变异 被引量:42
7
作者 李因刚 柳新红 +2 位作者 马俊伟 石从广 朱光权 《植物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2期1315-1324,共10页
以探讨浙江楠(Phoebe chekiangensis)种群间和种群内的表型变异程度和变异规律为目的,对其分布区9个种群的10个表型性状进行了研究。采用巢式方差分析、变异系数、多重比较和相关分析等多种分析方法,对种群间和种群内的表型多样性及其... 以探讨浙江楠(Phoebe chekiangensis)种群间和种群内的表型变异程度和变异规律为目的,对其分布区9个种群的10个表型性状进行了研究。采用巢式方差分析、变异系数、多重比较和相关分析等多种分析方法,对种群间和种群内的表型多样性及其与地理生态因子的相关性进行了讨论。研究结果表明:浙江楠叶片、种子等表型性状在种群间和种群内均存在着丰富的变异,10个性状在种群间、种群内的差异均达极显著水平;种群内的变异(21.74%)大于种群间的变异(18.45%),表型性状的平均分化系数为41.43%,种群内变异是浙江楠表型变异的主要变异来源。各性状平均变异系数为12.78%,变化幅度为6.50%–19.38%。种群间叶片的平均变异系数(16.99%)高于种群间种子的平均变异系数(8.58%),表明种子的稳定性高于叶片。叶宽、叶面积与叶片其他性状间多呈显著或极显著相关,种子千粒重与种子宽、种子体积显著正相关;而种子和叶片的各性状间多无显著相关性。种子宽、种子体积和种子千粒重随着海拔的增加出现减小的趋势,种子体积受纬度控制,随着纬度的增大表现出增大的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相关分析 叶片性状 表型分化 表型变异 浙江楠 种子特性
原文传递
太湖流域粳稻地方品种遗传多样性研究 被引量:41
8
作者 金伟栋 洪德林 《生物多样性》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479-487,共9页
太湖流域稻作历史悠久,是我国粳稻高产地区之一。但育成品种的遗传基础日趋狭窄,将会给农业生产带来潜在风险。为了有效利用地方水稻资源以扩大改良品种的遗传基础,作者通过调查19个农艺性状,对823个太湖流域粳稻地方品种的遗传多样性... 太湖流域稻作历史悠久,是我国粳稻高产地区之一。但育成品种的遗传基础日趋狭窄,将会给农业生产带来潜在风险。为了有效利用地方水稻资源以扩大改良品种的遗传基础,作者通过调查19个农艺性状,对823个太湖流域粳稻地方品种的遗传多样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5个数量性状的变异系数(CV)范围在4.6%(结实率)和33.7%(单株产量)之间。颖壳色、稃尖色、芒型和粒型4个质量性状分别有10、6、5、4种表现型。19个农艺性状的多样性指数(H′)变化范围在0.757(粒型)和1.930(每穗实粒数)之间,平均为1.540。9月10日以后抽穗的品种比9月10日及其以前抽穗的品种具有更丰富的表型变异。主成分分析表明,株高、单株有效穗、每穗总粒数、每穗实粒数、着粒密度、千粒重、单株产量和穗颈长等8个性状是解释太湖流域粳稻地方品种多样性的重要性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表型变异 多样性指数 主成分分析 变异系数
下载PDF
东北春大豆种质资源表型分析及综合评价 被引量:34
9
作者 王燕平 宗春美 +9 位作者 孙晓环 齐玉鑫 白艳风 李文 任海祥 王晓梅 侯国强 徐德海 张帅 师红财 《植物遗传资源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837-845,859,共10页
种质资源是大豆遗传育种和解析复杂数量性状的基础,通过对种质资源的评价,可指导育种实践中优异互补亲本的选择,提高优异基因交流累加和新品种培育的效率。本研究选用来自东北三省一区1923-2010年间选育的340份春大豆种质资源,通过在牡... 种质资源是大豆遗传育种和解析复杂数量性状的基础,通过对种质资源的评价,可指导育种实践中优异互补亲本的选择,提高优异基因交流累加和新品种培育的效率。本研究选用来自东北三省一区1923-2010年间选育的340份春大豆种质资源,通过在牡丹江地区对12个表型性状的2年综合鉴定,评价品种群体遗传变异特点和筛选优异种质资源,结果表明:(1)春大豆种质资源表型变异丰富。除生育期年份间差异不显著外,其他性状品种间和年份间均呈显著的差异,且2年变化趋势相同。有效分枝数变异幅度最大,其次是主茎荚数、单株粒重和株高,这些性状选择潜力较大,品质性状的变异幅度较小,选择潜力有限;(2)表型性状特征频率分布均符合正态分布。受育成单位纬度和育种目标的影响,生育期呈现北早南晚,北部育成品种营养体较小、植株矮小、节数相对较少、脂肪含量较高,南部育成品种营养体较大、植株高大、单株有效节数多且主茎单节最多荚数多,部分品种蛋白质含量相对较高;(3)采用主成分分析方法综合评价表明,吉育71的ZF值最高,综合性状表现最好,表型性状与ZF值相关分析结果显示,生育期、株高、主茎节数、地上部生物产量、收获指数、主茎荚数和主茎单节最多荚数等7个表型性状可作为春大豆种质资源综合评价指标。在大豆育种中应重视利用具有丰富遗传多样性的基因资源,在亲本选配时适当选择综合性状优良、育种性状优势互补的种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北春大豆 种质资源 表型变异 综合评价
下载PDF
长柄扁桃天然种群表型变异 被引量:34
10
作者 柳江群 尹明宇 +2 位作者 左丝雨 杨绍斌 乌云塔娜 《植物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0期1091-1102,共12页
为揭示长柄扁桃(Amygdalus pedunculata)天然种群的表型多样性特点,通过方差分析、相关分析、聚类分析和t检验等方法对7个天然种群14个表型性状种群间和种群内的表型变异特征和地理变异模式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长柄扁桃种群内变异为40... 为揭示长柄扁桃(Amygdalus pedunculata)天然种群的表型多样性特点,通过方差分析、相关分析、聚类分析和t检验等方法对7个天然种群14个表型性状种群间和种群内的表型变异特征和地理变异模式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长柄扁桃种群内变异为40.91%,种群间变异为35.29%,种群内大于种群间,种群内变异是主要变异来源;其平均表型分化系数为45.90%,各表型性状平均变异系数为15.59%,変幅9.39%–31.98%,表型变异在种群内和种群间均非常丰富。年平均气温、纬度、无霜期、经度和海拔5个主要地理生态因子对长柄扁桃表型性状影响显著或极显著,平均气温和无霜期是不同立地长柄扁桃表型差异的主要影响因子。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将7个种群区划为两大类,其中山地的长柄扁桃叶多为近圆形至长圆形,果多为近球形,果柄较短,果肉较厚,核多为宽卵形至圆球形;沙地的长柄扁桃叶多为长椭圆形或卵状披针形,果为卵球形,果柄较长,果肉较薄,核近宽卵形。探讨长柄扁桃天然种群表型多样性,可为顺利开展野生资源收集、良种选育等工作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柄扁桃 天然种群 表型变异 相关分析
原文传递
我国格木的地理分布与种实表型变异 被引量:32
11
作者 赵志刚 郭俊杰 +3 位作者 沙二 林开勤 曾杰 徐建民 《植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338-344,共7页
在调查格木(Erythrophleum fordii)主要天然分布区及资源现状的基础上,研究了荚果和种子的11个表型性状在8个格木天然群体内和群体间的变异规律,探讨了种实表型变异与地理、环境因子的相关性。结果显示:格木天然林主要分布在广西、广东... 在调查格木(Erythrophleum fordii)主要天然分布区及资源现状的基础上,研究了荚果和种子的11个表型性状在8个格木天然群体内和群体间的变异规律,探讨了种实表型变异与地理、环境因子的相关性。结果显示:格木天然林主要分布在广西、广东和福建3省区北回归线附近低海拔地区,大部分呈散生状态或小群体;格木荚果和种子的长度、宽度、形态指数以及每个荚果内种子数、种子厚度和千粒重在群体间和群体内单株间均存在显著差异;荚果性状在群体间和群体内的变异均大于种子性状;每个荚果内种子数与荚果的长度、形态指数以及种子的长度、大小呈显著正相关,种子长度和宽度与荚果大小、种子千粒重与荚果宽度均呈显著正相关;荚果形态指数与经度呈显著负相关,种子千粒重与纬度、种子宽度与海拔和年降雨量、种子形态指数与年均气温、种子大小与年降雨量均呈显著正相关。通过聚类分析可将8个格木群体分为3类:GX03单独为1类,GX01与GX02聚为1类,其余5个群体聚为1类。研究结果为进一步开展格木保护生物学和遗传育种研究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格木 种实特征 地理分布 表型变异
下载PDF
柠条锦鸡儿表型多样性研究 被引量:26
12
作者 王赞 高新中 +2 位作者 韩建国 孙桂芝 高洪文 《草地学报》 CAS CSCD 2006年第3期201-205,共5页
根据柠条锦鸡儿(Caragana korshinskii Kom.)资源分布状况,对内蒙古高原和黄土高原的10个柠条锦鸡儿天然居群进行表型多样性分析。结果表明:柠条锦鸡儿表型性状无论在居群间还是在居群内均表现出显著或极显著差异(P<0.05或P<0.01)... 根据柠条锦鸡儿(Caragana korshinskii Kom.)资源分布状况,对内蒙古高原和黄土高原的10个柠条锦鸡儿天然居群进行表型多样性分析。结果表明:柠条锦鸡儿表型性状无论在居群间还是在居群内均表现出显著或极显著差异(P<0.05或P<0.01);叶片、荚果、种子等11个表型性状的分化系数为0.195,居群内的表型变异占80.5%,是柠条锦鸡儿的主要变异来源;柠条锦鸡儿表型性状与地理生态因子的相关不显著;通过聚类分析将10个柠条锦鸡儿居群分为4类;判别分析显示,千粒重、荚果宽和叶长3个性状是造成柠条锦鸡儿表型变异的主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柠条锦鸡儿 表型多样性 天然居群 表型性状 表型变异 多样性分析 内蒙古高原 资源分布
下载PDF
濒危植物水青树叶的表型性状变异 被引量:29
13
作者 李珊 甘小洪 +4 位作者 憨宏艳 许宁 侯正扬 陈杨 邓晓娟 《林业科学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687-697,共11页
[目的]通过对濒危植物水青树叶表型性状的测量分析,研究其表型变异程度和变异规律,并从遗传和环境适应角度探讨其致濒机制,为其天然种群的有效保护及管理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来自14个水青树天然种群的90个个体的17个叶形态及其表皮... [目的]通过对濒危植物水青树叶表型性状的测量分析,研究其表型变异程度和变异规律,并从遗传和环境适应角度探讨其致濒机制,为其天然种群的有效保护及管理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来自14个水青树天然种群的90个个体的17个叶形态及其表皮微形态性状进行测量,利用巢式方差分析、多重比较、主成分分析、聚类分析、相关分析等多种分析方法,探讨种群间和种群内的叶表型变异及其与地理、环境因子的相关性。[结果](1)水青树17个叶表型性状在种群内和种群间均存在显著差异;(2)17个性状的平均表型分化系数为46.69%,种群内的变异(31.83%)大于种群间的变异(28.85%),种群内变异是水青树叶表型变异的主要来源;(3)各性状平均变异系数(CV)为12.56%,变异幅度为4.17%26.25%;(4)水青树叶表型变异与年均日照时数、7月均温及年均降雨量等环境因子有关,变异呈现出随经度、纬度、海拔的梯度渐变规律;(5)利用主成分分析结果进一步聚类,可将14个水青树天然种群分为3大类。[结论]水青树天然种群间叶表型分化处于中等水平,种群内变异程度较低,其对环境的适应范围缩减,适应能力较差,这可能是导致水青树濒危的重要原因。据此,提出了相应的保护措施以便对其进行有效保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青树 表型变异 叶形态性状 叶表皮微形态性状 天然种群
下载PDF
大别山山核桃果实与叶片性状的表型多样性研究 被引量:29
14
作者 张深梅 奚建伟 +5 位作者 洪俊彦 夏国华 李岩 黄兴召 朱先富 黄坚钦 《林业科学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152-161,共10页
[目的]探讨大别山山核桃天然种群的表型多样性,为种质资源收集、优选、改良提供理论支持,为大别山山核桃的开发利用奠定基础。[方法]从19个大别山山核桃天然种群中选取198个单株,测定其果实和叶片的表型性状共16个,采用巢式方差分析,单... [目的]探讨大别山山核桃天然种群的表型多样性,为种质资源收集、优选、改良提供理论支持,为大别山山核桃的开发利用奠定基础。[方法]从19个大别山山核桃天然种群中选取198个单株,测定其果实和叶片的表型性状共16个,采用巢式方差分析,单因素方差分析,相关性分析,非加权配对算数平均法(UPGMA)等方法揭示大别山山核桃表型性状与地理分布的关系及其变异规律。[结果](1)大别山山核桃的16个表型性状在种群间和种群内均存在极显著差异(P<0.01),表明大别山山核桃的表型多样性非常丰富;(2)各表型性状的变异范围为1.64%-26.59%,平均变异系数为9.63%;果实表型与叶片表型的种群内平均变异系数分别为6.16%和15.42%,果实表型平均变异系数较小,性状相对稳定;(3)表型性状间的相关性分析表明,性状间达极显著相关的有60对,达显著相关的11对;(4)种群间和种群内的平均方差分量百分比分别为49.28%和17.53%,平均表型分化系数为66.25%,表明大别山山核桃表型变异主要来自种群间;(5)当距离系数为0.04时,19个种群被分为4类,聚类情况基本与经度的变化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别山山核桃 种群 果实 叶片 表型变异
下载PDF
福建柏优树选择及种实表型变异研究 被引量:25
15
作者 郑仁华 黄德龙 +2 位作者 李金良 杨宗武 施季森 《福建林业科技》 2004年第z1期1-6,10,共7页
在调查研究福建柏资源基础上,制定了福建柏优树选择方法,于1998年6~11月和1999年7~11月在福建省福建柏自然分布区和栽培区以及湖南省道县福建柏天然林中选择出优树175株,其中从天然林中选出57株,从人工林中选出118株。这些优树总体表... 在调查研究福建柏资源基础上,制定了福建柏优树选择方法,于1998年6~11月和1999年7~11月在福建省福建柏自然分布区和栽培区以及湖南省道县福建柏天然林中选择出优树175株,其中从天然林中选出57株,从人工林中选出118株。这些优树总体表现较好,生长量大,平均树高、胸径、材积分别为15 49m、28 6cm和0 51263m3,树干通直圆满,树体健康,无病虫害,平均树龄为35 3a。1999年10~11月,采集到129株优树的球果,测定了各优树的种子千粒重、球果出籽率、球果重、球果长、球果宽、球果长×球果宽、球果长/球果宽和苞鳞数等8个指标,结果表明各优树在种实性状上差异比较大,差异最大的是球果重,平均单果重2 757g,变幅为1 342~4 748g,变异系数为27 86%;平均千粒重为6 378g,变幅为3 647~11 349g;平均出籽率为2 56%,变幅为1 62%~4 79%;球果大小相差较大,球果近球形但略长些。相关分析表明,优树各种实性状间的相关性大都达到极显著水平,千粒重与球果重量、大小呈密切的正相关,与出籽率、苞鳞数及球果形状关系不大;出籽率与其他种实性状间相关性很小,可能是个独立的性状;单果重与苞鳞数及球果大小呈高度的正相关关系,与球果形状没有关系。收集选出的175株优树中的162株,在福建省安溪白濑国有林场建成了全国第一个福建柏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福建柏 优树 种实性状 表型变异 种质资源库
下载PDF
刺萼龙葵种群在中国不同分布地区的表型变异 被引量:25
16
作者 陈天翌 刘增辉 娄安如 《植物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344-353,共10页
外来有害植物刺萼龙葵(Solanum rostratum)又名黄花刺茄,已扩散至中国多省,各地的种群在表型上存在差异。为揭示刺萼龙葵在中国不同分布区表型变异产生的原因及变异规律,该文以来自中国9个地区的刺萼龙葵种群的种子为材料,进行同质生物... 外来有害植物刺萼龙葵(Solanum rostratum)又名黄花刺茄,已扩散至中国多省,各地的种群在表型上存在差异。为揭示刺萼龙葵在中国不同分布区表型变异产生的原因及变异规律,该文以来自中国9个地区的刺萼龙葵种群的种子为材料,进行同质生物园种植。通过对营养和生殖器官共10个表型性状进行严格细致的测量,并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one-way ANOVA)、变异系数分析、主成分分析、聚类分析(UPGMA)和相关性分析等数理方法,分析了各个种群的表型变异。结果表明:(1)来自不同种群的刺萼龙葵在10个性状上差异均极显著(p<0.01),表明种群间的性状差异具有遗传上的稳定性;(2)营养性状平均变异系数(CV=18.2%)显著高于花部性状(CV=9%),结合主成分分析的结果,可得出冠幅、花冠直径、节间距以及株高是决定表型变异的主要代表性状;(3)种群间的聚类分析将刺萼龙葵的9个种群划分为3类,表型性状并没有依地理距离而聚类;(4)地理因子中,对性状影响最大的是海拔,其次是经度,最后是纬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同质生物园实验 外来有害植物 表型变异 主成分分析 刺萼龙葵
原文传递
浙江柿天然群体表型多样性研究 被引量:24
17
作者 井振华 李皓 +2 位作者 邵文豪 岳华峰 姜景民 《植物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325-331,共7页
以采自中国东南部亚热带7个种群的210棵单株的叶、果实和种子的12个形态指标作为研究对象,运用变异系数、巢式方差分析、相关分析揭示浙江柿(Diospyros glaucifolia)表型遗传变异规律和变异程度,并且运用聚类分析进行了居群分类。结果表... 以采自中国东南部亚热带7个种群的210棵单株的叶、果实和种子的12个形态指标作为研究对象,运用变异系数、巢式方差分析、相关分析揭示浙江柿(Diospyros glaucifolia)表型遗传变异规律和变异程度,并且运用聚类分析进行了居群分类。结果表明:浙江柿种内表型性状在群体间和群体内存在极其丰富的遗传差异,群体内的多样性程度高于群体间的多样性,而且种子性状在群体间较稳定。12个表型形状相关性不显著,浙江柿种居群表型变异在空间分布上主要呈现以纬度和海拔为主的单向变异模式,利用欧氏平均距离聚类分析,基本可将浙江柿7个群体可划分为5个类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浙江柿 天然群体 表型变异
下载PDF
华南沿海曼氏无针乌贼Sepiella maindroni表型变异研究 被引量:22
18
作者 郑小东 王如才 刘维青 《青岛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5期713-719,共7页
采用软体部 (腕式、胴体长与宽等 )测量分析的方法对我国华南沿海曼氏无针乌贼 Sepiel-la maindroni4个自然群体进行了形态学研究 ,结果发现腕式不完全一致。繁殖群体中 ,雌性平均体重明显高于雄性 ,4对腕明显短于对应的雄性腕长。对角... 采用软体部 (腕式、胴体长与宽等 )测量分析的方法对我国华南沿海曼氏无针乌贼 Sepiel-la maindroni4个自然群体进行了形态学研究 ,结果发现腕式不完全一致。繁殖群体中 ,雌性平均体重明显高于雄性 ,4对腕明显短于对应的雄性腕长。对角质颚的上颚观察和测量的结果为 :头盖长 a、冠部长 b、吻长 c、翼状部长 e以及吻端至翼状部下端的距离 g随体重、胴体长的增长而呈明显的线性增长趋势 ;b/a可以作为一种遗传标记 ,区分不同种群。对莆田、南澳和湛江 3群体的齿舌进行了扫描电镜观察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型变异 曼氏无针乌贼 乌质颚 齿舌 扫描电镜 形态学
下载PDF
植物天然居群表型变异研究的几个热点问题 被引量:17
19
作者 曾杰 白嘉雨 《广西林业科学》 2007年第2期65-70,共6页
植物天然居群表型变异研究可以为植物遗传改良提供基础资料,也有助于了解植物适应性、探究其进化方式与机制,目前仍为许多学者所热衷。学者们似乎更倾向于通过天然居群表型变异研究探讨植物适应性及其形成机制。本文从植物适应性研究角... 植物天然居群表型变异研究可以为植物遗传改良提供基础资料,也有助于了解植物适应性、探究其进化方式与机制,目前仍为许多学者所热衷。学者们似乎更倾向于通过天然居群表型变异研究探讨植物适应性及其形成机制。本文从植物适应性研究角度综述了表型变异的空间格局、亲代与子代表型变异的关系以及表型可塑性等热点问题,并且评述了我国天然居群植物表型变异研究现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然居群 表型变异 表型可塑性 植物适应性
下载PDF
鄂西亚高山区日本落叶松无性系生长性状变异分析与早期选择 被引量:21
20
作者 杜超群 许业洲 +2 位作者 孙晓梅 柳运海 解平书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19-23,共5页
以建始县国有高岩子林场11年生日本落叶松混系超级苗无性系试验林为研究对象,分析不同林龄无性系生长性状表型和遗传变异,开展优良无性系初步选择,为鄂西亚高山区日本落叶松无性系推广利用提供材料。结果表明:11年生无性系间胸径、树... 以建始县国有高岩子林场11年生日本落叶松混系超级苗无性系试验林为研究对象,分析不同林龄无性系生长性状表型和遗传变异,开展优良无性系初步选择,为鄂西亚高山区日本落叶松无性系推广利用提供材料。结果表明:11年生无性系间胸径、树高和材积变异系数变化范围分别为8.17%-29.53%、5.13%-23.08%、17.30%-60.42%;不同年龄无性系间胸径、树高和材积生长量均存在极显著差异,6-11年生无性系的胸径、树高和材积重复力变化范围分别为0.60-0.66、0.63-0.85、0.62-0.75;不同林龄胸径、树高与11年生材积均存在极显著正相关,胸径与材积的相关系数大于树高与材积的相关系数;以胸径为主要选择指标,兼顾无性系内表型变异选择5个优良无性系,入选率为8.6%,与实生对照相比,胸径、树高、材积遗传增益分别为8.19%、12.20%和34.4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日本落叶松 无性系 表型变异 遗传变异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