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表型可塑性和局域适应在紫茎泽兰入侵不同海拔生境中的作用 被引量:39
1
作者 张常隆 李扬苹 +2 位作者 冯玉龙 郑玉龙 类延宝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1940-1946,共7页
紫茎泽兰是我国危害最严重的外来入侵物种之一,为探讨表型可塑性和局域适应在其入侵中的作用,在高、低海拔的两个样地内,测定了来自云南南部640~2450m海拔范围的6个种源的紫茎泽兰种群的株高、冠宽、分枝数和高温半致死温度(HSLT)。结... 紫茎泽兰是我国危害最严重的外来入侵物种之一,为探讨表型可塑性和局域适应在其入侵中的作用,在高、低海拔的两个样地内,测定了来自云南南部640~2450m海拔范围的6个种源的紫茎泽兰种群的株高、冠宽、分枝数和高温半致死温度(HSLT)。结果表明,在高海拔样地,各种群紫茎泽兰株高、冠宽、分枝数和HSLT(2130m的哀牢山种群除外)均显著低于在低海拔样地,紫茎泽兰各种群的株高、冠宽和分枝数的可塑性指数(0.881~0.975)均较大,而HSLT的可塑性(0.052~0.200)较小。无论在高还是低海拔样地,紫茎泽兰的株高、冠宽和分枝数在种群间的差异均不显著,而HSLT在种群间的差异达极显著水平,表现出明显的遗传分化,但其在种群间的差异仍小于其在样地间的差异。在高海拔样地,紫茎泽兰各种群的分枝数与种源海拔呈显著正相关;在低海拔样地,紫茎泽兰的HSLT与种源海拔呈显著负相关,表现出明显的局域适应特征。表型可塑性和局域适应均与紫茎泽兰的入侵有关,但前者的作用可能更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型可塑性 遗传分化 局域适应 生长 高温半致死温度 紫茎泽兰 入侵
下载PDF
披针叶茴香对变化光环境的表型可塑性 被引量:19
2
作者 成向荣 邢文黎 +2 位作者 苑海静 熊静 虞木奎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1935-1944,共10页
植物对变化光环境的表型可塑性大小影响其在林下生境中分布、生长和更新。为探讨披针叶茴香在不同光环境下的整体表型可塑性及其适应机制,采用遮荫试验模拟5种光照条件(100%、52%、33%、15%和6%相对光照强度),研究了不同光环境下披针叶... 植物对变化光环境的表型可塑性大小影响其在林下生境中分布、生长和更新。为探讨披针叶茴香在不同光环境下的整体表型可塑性及其适应机制,采用遮荫试验模拟5种光照条件(100%、52%、33%、15%和6%相对光照强度),研究了不同光环境下披针叶茴香叶片形态、生理、解剖结构、根系形态以及生物量分配等的变化。结果表明:叶生物量在5种光照处理之间差异不显著,但叶面积和比叶面积均随光照强度减弱显著增加。遮荫处理增加了叶绿素a、叶绿素b和类胡萝卜素的含量,但叶绿素a/b比值随光照强度减弱而降低。遮荫降低了非结构性碳水化合物(淀粉和可溶性糖)和可溶性蛋白的含量,增加了叶片氮和磷含量,对叶片氮/磷比影响较小。在52%和33%相对光照处理下,叶片中硝酸盐含量最低,而在100%和6%相对光照处理下硝酸盐积累较多。根生物量、细根和粗根的长度、表面积以及比根长和比根表面积在5种光照处理之间均没有显著差异,根系氮含量在低光环境(15%和6%相对光照处理)中显著降低。随光照强度减弱,披针叶茴香采取保守生存策略,并没有增加叶生物量的分配,而是分配较多的生物量给枝条和树干,储存能量。综合来看,披针叶茴香具有较宽的光生态幅,在6%—100%光照强度下均能正常生长,遮荫有利于披针叶茴香地上和总生物量的积累,52%的相对光照条件下生长最佳。变化光环境下根系性状和整体结构的可塑性相对较低,叶片生理性状的可塑性在披针叶茴香适应光环境变化过程中发挥了主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披针叶茴香 光环境 表型可塑性 生态适应
下载PDF
豌豆蚜生物生态学特性 被引量:13
3
作者 张丽 袁明龙 《草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8期1727-1740,共14页
豌豆蚜(Acyrthosiphon pisum)是许多豆科作物及牧草的重要害虫,不但直接取食寄主植物,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而且还会传播多种植物病毒。豌豆蚜作为生态学研究的模式昆虫,具有复杂的生活周期、多样的生殖方式、表型可塑性以及与细菌复杂... 豌豆蚜(Acyrthosiphon pisum)是许多豆科作物及牧草的重要害虫,不但直接取食寄主植物,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而且还会传播多种植物病毒。豌豆蚜作为生态学研究的模式昆虫,具有复杂的生活周期、多样的生殖方式、表型可塑性以及与细菌复杂的共生关系等诸多特点,已成为众多科学家感兴趣的研究对象。本文全面总结了豌豆蚜生物生态学特性的研究成果,重点综述了豌豆蚜的多型现象和内共生菌研究的最新进展,提出研究豌豆蚜在全球气候和作物种植结构变化下生物生态学特性演变规律的必要性,加强其生态适应性及多型现象等遗传机制研究,以期为建立该虫的可持续防控技术体系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蚜虫 生物学特性 表型可塑性 孤雌生殖 生态适应性
下载PDF
不同气温与土壤湿度条件下籽蒿幼苗的表型可塑性 被引量:12
4
作者 郭立冬 何兴东 《中国沙漠》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987-991,共5页
植物表型可塑性是其适应环境的结果。为了探讨构件水平和全株水平表型可塑性的差异,我们选择籽蒿进行了双因素(气温:35℃、30℃、20℃;土壤水分:对照、轻度、中度、重度胁迫)随机化区组实验以分析不同环境条件下植物的表型可塑性。结果... 植物表型可塑性是其适应环境的结果。为了探讨构件水平和全株水平表型可塑性的差异,我们选择籽蒿进行了双因素(气温:35℃、30℃、20℃;土壤水分:对照、轻度、中度、重度胁迫)随机化区组实验以分析不同环境条件下植物的表型可塑性。结果表明,气温对籽蒿株高生长率有显著影响,土壤水分胁迫对籽蒿株高生长率无显著影响;气温和土壤水分胁迫对籽蒿地上部生物量和根重生长率均无显著影响;土壤水分胁迫对籽蒿幼苗根冠比有显著影响,而气温对其则无显著影响。这说明气温和土壤水分胁迫对籽蒿幼苗构件表型可塑性和全株表型可塑性的影响是有差异的。进一步分析表明,气温对籽蒿幼苗的叶含水量有显著影响,而对籽蒿幼苗的叶饱和亏无显著影响,这说明气温对籽蒿幼苗株高生长率的影响是通过影响其叶含水量来实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籽蒿 表型可塑性 生长率 干旱适应
原文传递
两种藨草属植物对盐度的表型可塑性反应 被引量:9
5
作者 殷甘强 杨梅 +2 位作者 王玉国 杨继 张文驹 《复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43-50,共8页
表型可塑性是植物适应环境变化的一种重要方式.尽管有很多研究发现受到不同选择压力的物种间表型可塑性会发生分化,但常缺乏适合度证据以支持分化是否有适应意义.本研究比较了生于淡水环境的扁秆藨草和生于滩涂的海三棱藨草在0‰、5‰... 表型可塑性是植物适应环境变化的一种重要方式.尽管有很多研究发现受到不同选择压力的物种间表型可塑性会发生分化,但常缺乏适合度证据以支持分化是否有适应意义.本研究比较了生于淡水环境的扁秆藨草和生于滩涂的海三棱藨草在0‰、5‰、10‰、15‰的盐度梯度下的营养生长和克隆繁殖的表现,发现所测量的9个性状中有7个性状的变化趋势在两个种间相似,且基于繁殖体数量和幼苗生生命力估计的相对适合度都随着盐度的增加而下降,但分株成活率和球茎数两个性状的变化在种间存在显著差异,相对适合度下降的速率也不同.这些结果表明虽然扁秆藨草和海三棱藨草响应盐度变化的表型可塑性变化是一致的,但后者更适应盐生环境.此外,成活率、繁殖体数量、总生物量这些常用的适合度代理性状与相对适合度的变化趋势不一致,提示应选择合适的性状来代理适合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扁秆藨草 海三棱藨草 表型可塑性 适应
下载PDF
新疆北部拟南芥自然居群表型变异与协变 被引量:6
6
作者 李磊 刘彤 +3 位作者 刘斌 刘忠权 司朗明 张荣 《生物多样性》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497-508,共12页
拟南芥(Arabidopsis thaliana)自然居群的表型特征代表其在自然环境下的适应状况,不同居群间特征的对比可以为了解拟南芥表型变化规律,进而分析其形成过程和机制提供重要线索。本研究以分布于新疆北部天山、塔尔巴哈台山和阿尔泰山的10... 拟南芥(Arabidopsis thaliana)自然居群的表型特征代表其在自然环境下的适应状况,不同居群间特征的对比可以为了解拟南芥表型变化规律,进而分析其形成过程和机制提供重要线索。本研究以分布于新疆北部天山、塔尔巴哈台山和阿尔泰山的10个种群的9个表型性状为基础,对比分析了小尺度、局域尺度和区域尺度环境下原生境拟南芥种群表型性状的变化。结果发现,不同性状对环境变化的反应不同,其中株高、株重、根重、根长、单个果实重、果实开裂力度在3种环境尺度下种群间的差异均达到极显著水平,而分枝数、果实长度的种群间变化不显著,种群间的表型分化系数较低。不同环境尺度下株重、根重、单株果数均表现出一致的协变格局,反映了生理功能性状之间整合对拟南芥适应环境的重要性。同时,各种群间整体的性状协变差异性明显,根长、单个果实重、分枝数、果实长度、果实开裂力度等特征与其他特征协变具有明显的局部性,局域尺度和区域尺度环境之间的变化较大。聚类分析发现区域尺度上的不同种群聚合在一起的现象非常突出,进一步表明拟南芥的表型特征受微环境的强烈影响。Mantel检验表明,小尺度上10个种群株高、株重、根重、单个果实重、果实长度、果实开裂力度6个性状变化存在显著的空间相关性,而分枝数、根长的相关性却不显著。因此,我们认为拟南芥表型变化受小尺度环境的影响强烈,但在表型层面并非所有性状都与原生境气候存在遗传关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rabidopsis THALIANA 表型性状 表型整合 天然居群 适应
原文传递
不同生境小花山桃草自然种群表型变异与协变 被引量:7
7
作者 刘龙昌 杜改改 +3 位作者 司卫杰 王菲 罗海军 周正军 《草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7期41-51,共11页
小花山桃草自然种群的表型特征是其对自然生境适应的结果,不同生境种群间表型特征的比较可为揭示其表型变异产生的原因及变异规律提供重要线索。本研究以分布于不同生境的5个小花山桃草自然种群为研究对象,研究了16个表型性状的变化特... 小花山桃草自然种群的表型特征是其对自然生境适应的结果,不同生境种群间表型特征的比较可为揭示其表型变异产生的原因及变异规律提供重要线索。本研究以分布于不同生境的5个小花山桃草自然种群为研究对象,研究了16个表型性状的变化特点。研究结果表明,小花山桃草表型多样性较为丰富,表型性状的平均变异系数为36.30%。表型分化系数在26.85%~96.98%之间,平均为73.03%,表明种群间变异是小花山桃草表型变异的主要来源。不同性状对环境变化的反应不同,其中株高、茎粗、单株果数和比叶面积在种群内的差异不显著,而在种群间的差异达到极显著水平,表型分化系数达82%以上;节间距、叶宽、主根长、分枝数、果长和果宽在种群间和种群内的差异均达极显著水平;单果种子数和单果重在种群内和种群间的差异均不显著。株高、茎粗、叶长、叶宽、茎重、叶重、主根重和单株果数表现出一致的协变格局,生理功能性状之间的这种整合特性有助于小花山桃草适应多样的生境。聚类分析显示,5个种群可按生境条件的好坏分为两大类,进一步表明小花山桃草的表型特征受种群间环境条件(水、肥)强烈影响。绝大多数表型性状与生境因子存在显著或极显著的相关关系,但果实性状(包括果宽、单果重和单果种子数)与生境因子相关性低,进一步表明繁殖性状不易受环境条件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花山桃草 表型变异 外来杂草 自然种群 生态适应性
下载PDF
拟南芥3个生态型光合生理特征的适应分化 被引量:2
8
作者 刘彤 任丽彤 +3 位作者 珞郴 魏鹏 魏凌基 李学禹 《干旱区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302-308,共7页
以拟南芥模式种哥伦比亚生态型和中国分布的新疆、浙江生态型为材料,研究了干旱和湿润处理下光合生理特征的适应特点。发现3个生态型株高、地上生物量、抽苔时间、相对适合度等生长发育特征和gs,WUE,Ts等瞬时光合生理特征产生了显著特... 以拟南芥模式种哥伦比亚生态型和中国分布的新疆、浙江生态型为材料,研究了干旱和湿润处理下光合生理特征的适应特点。发现3个生态型株高、地上生物量、抽苔时间、相对适合度等生长发育特征和gs,WUE,Ts等瞬时光合生理特征产生了显著特征差异,Pn值在生态型间及处理间变化稳定。同时发现,3个生态型的Pn,gs,WUE,Ts已形成明显不同的日适应变化。无论是干旱还是湿润处理哥伦比亚生态型Pn与gs,WUE,Ts等特征的相关均不显著,但适合度最高,表现出特征整合间的冗余特性。虽然两两特征间的相关格局在生态型的处理之间、同一处理的生态型之间差异较大,但主成分分析发现光合生理特征整合在处理和生态型之间相似性较强,表现出拟南芥物种特征整体协调的一致性。同时对3个生态型的微进化特点进行了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拟南芥(Arabidopsis thaliana) 模式植物 生态型 气体交换 表型整合 适应性
原文传递
兴安落叶松光合特性对环境的适应及其影响因素 被引量:5
9
作者 全先奎 王传宽 《科学通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0期2273-2286,共14页
研究树木光合特性对环境的适应及其影响因素对阐明森林生态系统碳循环及其对气候变化的响应和适应对策具有重要意义.兴安落叶松(Larix gmelinii)作为我国北方森林的优势树种之一,具有广阔的地理分布范围和多样的生长环境,是研究树木对... 研究树木光合特性对环境的适应及其影响因素对阐明森林生态系统碳循环及其对气候变化的响应和适应对策具有重要意义.兴安落叶松(Larix gmelinii)作为我国北方森林的优势树种之一,具有广阔的地理分布范围和多样的生长环境,是研究树木对环境适应及其机理的理想树种.本研究将水热条件不同的6个种源兴安落叶松种植在帽儿山森林生态系统研究站的同质园内30年后,测定其光合特性及其相关因子.结果表明:(ⅰ)单位面积最大净光合速率(Pmax-a)、表观光量子效率(AQY)、暗呼吸速率(Ra)、最大羧化速率(Vmax)、最大光电子传输速率(Jmax)、磷酸丙酮糖利用效率(TPU)、光呼吸速率(Rp)和光补偿点(LCP)均存在显著的种源差异(P<0.05).除了LCP和Rp为相反趋势外,其他参数均随着种子来源地生长季平均气温(Ts)和干燥度指数(AI=平均年蒸发量/平均年降水量)的增大而增大(P<0.05),这表明叶光合特性受树木原产地长期环境条件的影响而产生遗传适应,其中温度和降水是该变异性的主要驱动因子;(ⅱ)Pmax-a和其他光合参数AQY,Vmax,Jmax,TPU间均存在显著正相关关系,而与LCP和Rp存在显著负相关关系(P<0.05);Pmax-a和叶片氮含量也存在显著正相关关系(P<0.05);随着各相关因子的增大,来自较大Ts环境下的种源树木具有更大的Pmax-a增加/减少幅度;(ⅲ)Pmax-a和同质园内3日平均气温、月平均气温、生长季平均气温、3日平均相对湿度、月降雨量均呈线性正相关关系,而Ra则均为线性负相关关系(生长季平均气温为正相关)(P<0.05),这表明叶光合特性对同质园内的气候条件产生了一定的驯化;但随着种子来源地Ts的增大,Pmax-a和各环境因子间回归方程的截距显著减小,而Ra和各环境因子间回归方程的截距则为显著增大(生长季平均温除外)(P<0.05).本研究结果表明,不同种源兴安落叶松叶光合特性和环境间的相关性是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兴安落叶松 光合特性 表型驯化 遗传适应 气候变化
原文传递
Emerging Perspectives on the Mechanisms, Regulation, and Distribution of Light Color Acclimation in Cyanobacteria 被引量:3
10
作者 Andrian Gutu David M. Kehoe 《Molecular Plant》 SCIE CAS CSCD 2012年第1期1-13,共13页
Chromatic acclimation (CA) provides many cyanobacteria with the ability to tailor the properties of their light-harvesting antennae to the spectral distribution of ambient light. CA was originally discovered as a re... Chromatic acclimation (CA) provides many cyanobacteria with the ability to tailor the properties of their light-harvesting antennae to the spectral distribution of ambient light. CA was originally discovered as a result of its dramatic cellular phenotype in red and green light. However, discoveries over the past decade have revealed that many pairs of light colors, ranging from blue to infrared, can trigger CA responses. The capacity to undergo CA is widespread geographically, occurs in most habitats around the world, and is found within all major cyanobacterial groups. In addition, many other cellular activities have been found to be under CA control, resulting in distinct physiological and morphological states for cells under different light-color conditions. Several types of CA appear to be the result of convergent evolution, where different strategies are used to achieve the final goal of optimizing light-harvesting antenna composition to maximize photon capture. The regulation of CA has been found to occur primarily at the level of RNA abundance. The CA-regulatory pathways uncovered thus far are two-component systems that use phytochrome-class photoreceptors with sensor-kinase domains to control response regulators that function as transcription factors. However, there is also at least one CA- regulatory pathway that operates at the post-transcriptional level. It is becoming increasingly clear that large numbers of cyanobacterial species have the capacity to acclimate to a wide variety of light colors through the use of a range of different CA process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hromatic adaptation PHYCOBILISOME CYANOBACTERIA light regulation gene regulation signal transduction light harvesting phenotypic plasticity.
原文传递
中国汉族人近期基因组及表型进化特征 被引量:3
11
作者 罗华夏 张鹏 +10 位作者 张皖豫 郑宇 郝頔 史忆戎 牛仪伟 宋廷瑞 李燕燕 赵石磊 陈华 徐涛 何顺民 《Science Bulletin》 SCIE EI CAS CSCD 2023年第20期2391-2404,M0005,共15页
了解人类进化过程中经历的正选择,可以洞察塑造我们物种的事件,以及今天继续困扰我们的疾病.作为人口最多的民族,汉族在其特定的历史、地理和文化环境中一直在经历基因选择.本文通过对3946个中国汉族人高深度全基因组测序数据进行分析,... 了解人类进化过程中经历的正选择,可以洞察塑造我们物种的事件,以及今天继续困扰我们的疾病.作为人口最多的民族,汉族在其特定的历史、地理和文化环境中一直在经历基因选择.本文通过对3946个中国汉族人高深度全基因组测序数据进行分析,鉴定了24个近期选择的基因组区域,包括免疫相关基因区(MHC cluster、IGH cluster、STING1、PSG)、酒精代谢相关基因区(ADH1B、ALDH2、ALDH3B2)和嗅觉感知基因OR4C16.其中MHC cluster、ADH1B和ALDH2也被TOPMed和西湖生物库WBBC鉴定.在这些信号中,IGH cluster值得关注,其中变异14105737776CT(rs117518546,IgG1-G396R)的优势等位基因可促进免疫反应,但也增加了自身免疫性疾病系统性红斑狼疮(SLE)的风险.另外,本研究新发现的ALDH3B2的进化方向对酒精代谢的影响与ALDH2的相反.除了单基因性状,本文发现多个复杂性状经历了多基因适应;特别是,多种方法一致表明,在自然选择中,较低的血压更受青睐.最后建立了一个名为RePoS的数据库(http://bigdata.ibp.ac.cn/RePoS/)以集成和显示多种群选择信号.综上,本研究扩展了我们对汉族和其他人群的自然进化和表型适应的理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身免疫性疾病 中国汉族人 酒精代谢 自然进化 基因选择 ALDH2 人类进化过程 全基因组测序
原文传递
Deciphering the puzzles of dog domestication 被引量:1
12
作者 Zhe Zhang Saber Khederzadeh Yan Li 《Zoological Research》 SCIE CAS CSCD 2020年第2期97-104,共8页
The domestic dog,as a highly successful domestication model,is well known as a favored human companion.Exploring its domestication history should provide great insight into our understanding of the prehistoric develop... The domestic dog,as a highly successful domestication model,is well known as a favored human companion.Exploring its domestication history should provide great insight into our understanding of the prehistoric development of human culture and productivity.Furthermore,investigation on the mechanisms underpinning the morphological and behavioral traits associated with canid domestication syndrome is of significance not only for scientific study but also for human medical research.Current development of a multidisciplinary canine genome database,which includes enormous omics data,has substantially improved our understanding of the genetic makeup of dogs.Here,we reviewed recent advances associated with the original history and genetic basis underlying environmental adaptations and phenotypic diversities in domestic dogs,which should provide perspectives on improving the communicative relationship between dogs and human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OG DOMESTICATION history adaptation phenotypic diversity Domestic LEGACY
下载PDF
天山北麓拟南芥表型特征的自然选择 被引量:1
13
作者 王丹 刘彤 +2 位作者 蒋成国 魏鹏 邓新纳 《生态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804-810,共7页
本文研究了天山北麓干旱、湿润2种不同水分条件下拟南芥(Arabidopsis thaliana)光合生理、形态及发育特征的自然适应特点。结果表明:分枝数、株高、相对适合度(角果质量)、莲座叶面积等特征在不同水分下差异极显著;根质量与相对适合度... 本文研究了天山北麓干旱、湿润2种不同水分条件下拟南芥(Arabidopsis thaliana)光合生理、形态及发育特征的自然适应特点。结果表明:分枝数、株高、相对适合度(角果质量)、莲座叶面积等特征在不同水分下差异极显著;根质量与相对适合度、莲座叶面积、水分利用效率和光合速率之间表现了正相关,胞间二氧化碳浓度与光合速率、水分利用效率之间表现了负相关;选择梯度分析得出,干湿水分条件下分枝数、株高、莲座叶面积均表现定向选择;主成分分析发现,光合生理特征整合在处理间有一定的规律性,表现出拟南芥物种特征整体协调一致性较强,对环境响应具有较大的趋同性;通径分析发现,水分利用效率、枝质量、株高、角果数对相对适合度直接产生较大影响,因而在通径模型中设置为直接路径特征,将莲座叶面积通过分枝数、花期、角果数,花期通过角果数到达相对适合度的过程设置为间接路径,这些特征通过间接路径对相对适合度间接产生较大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拟南芥 自然选择 表型特征 光合生理 形态 适应分化 相对适合度
原文传递
多地同质园实验揭示普通野生稻的表型可塑性与本地适应性 被引量:1
14
作者 邵雯雯 范国祯 +1 位作者 何知舟 宋志平 《生物多样性》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105-112,共8页
边缘种群的表型可塑性和本地适应性的解析是预测植物如何响应气候变化的基础。本研究以普通野生稻(Oryza rufipogon)的北缘种群为核心对象,以中心种群(中部、南部种群)为对照,进行3地同质园实验,以“空间换时间”的策略模拟未来气温变... 边缘种群的表型可塑性和本地适应性的解析是预测植物如何响应气候变化的基础。本研究以普通野生稻(Oryza rufipogon)的北缘种群为核心对象,以中心种群(中部、南部种群)为对照,进行3地同质园实验,以“空间换时间”的策略模拟未来气温变化情形下普通野生稻种群的表型表现。结果显示,普通野生稻各种群具有丰富的表型可塑性,种群间表型可塑性存在差异。北缘种群在株高、种子量和越冬存活率等指标上表现出明显的本地适应性,反映了对相对低温环境的适应。北缘种群无论北移还是南移都能够正常结实、完成生活史,说明在未来气温变化情形下也能生存;中部和南部种群在上海同质园都不能越冬存活,提示极端低温对于低纬度种群影响较大。这些结果表明,尽管普通野生稻存在明显的适应性分化,但有较强的表型可塑性能力,北缘种群和中心种群都能适应当前的气候变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普通野生稻 表型可塑性 本地适应性 气候变化
原文传递
N、P、K异质含量拟南芥试管苗的表型适应特性 被引量:1
15
作者 魏鹏 刘彤 《广西植物》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869-873,共5页
以模式种拟南芥为试验材料,有别于自然环境下生长的拟南芥,借助于组织培养方法利用均匀设计对培养基中KNO3、NH4NO3、KH2PO4设置处理,探讨试管环境下拟南芥生长发育特性及对营养离子需求吸收特点,结果显示拟南芥本性地通过加强莲座叶与... 以模式种拟南芥为试验材料,有别于自然环境下生长的拟南芥,借助于组织培养方法利用均匀设计对培养基中KNO3、NH4NO3、KH2PO4设置处理,探讨试管环境下拟南芥生长发育特性及对营养离子需求吸收特点,结果显示拟南芥本性地通过加强莲座叶与茎生叶的功能以增加生殖生长期的分枝数与苔高;生殖生长期影响试管苗茎生叶数、苔高的离子种类增多,离子的交互作用更加复杂。通过分析模式植物对N、P、K异质含量培养基的表型适应特点可推论同一植物在不同时期使用单一培养基是不合理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拟南芥 试管环境 表型适应 营养元素 苗子质量
下载PDF
胚胎孵化温度和初孵仔鱼发育温度对斑马鱼仔鱼热适应性的影响
16
作者 郑雪丽 黄艳 +1 位作者 付世建 夏继刚 《生态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0期1962-1968,共7页
发育可塑性是引起生物新性状产生与多样化的关键因素。在气候变化的背景下,探究鱼类热适应性的发育可塑性,有助于理解早期生活史阶段鱼类热适应表型的进化,具有重要的生态学意义。为探究胚胎孵化温度和初孵仔鱼发育温度对鱼类热适应表... 发育可塑性是引起生物新性状产生与多样化的关键因素。在气候变化的背景下,探究鱼类热适应性的发育可塑性,有助于理解早期生活史阶段鱼类热适应表型的进化,具有重要的生态学意义。为探究胚胎孵化温度和初孵仔鱼发育温度对鱼类热适应表型的影响,本研究选取卵生鱼类斑马鱼(Danio rerio)为实验对象,采用2×2双因素研究设计,测定了不同胚胎孵化温度(低温组22℃、高温组28℃)和不同初孵仔鱼发育温度(低温组22℃、高温组28℃)及其交互作用对斑马鱼热偏好(偏好温度)、热回避(冷回避温度、热回避温度)、非回避温度范围以及热耐受(临界低温、临界高温、致死低温、致死高温)的影响。结果表明:胚胎孵化温度和初孵仔鱼发育温度对斑马鱼偏好温度、回避温度、临界温度以及致死温度等均有显著影响(P<0.05),胚胎孵化温度和初孵仔鱼发育温度交互作用对非回避温度范围影响显著(P<0.05);胚胎孵化热环境对早期生活史阶段斑马鱼热适应表型特征的塑造具有重要的调节作用,变动的发育温度环境可能扩展鱼类的适宜温度区间,从而提升其在未来变动气候环境中的存活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温度 早期发育 表型可塑性 热适应性 斑马鱼
原文传递
金沙江观音岩水库消落带绝对优势植物的表型可塑性与适应策略 被引量:1
17
作者 江维薇 查子霞 肖衡林 《湖泊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261-273,共13页
金沙江是长江上游梯级大库富集之地,在金沙江地区选择典型水库开展植物表型可塑性和适应策略研究对该区一众水库生态治理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本文以金沙江观音岩水库消落带为研究区,定量比较了经多年周期性水淹干扰后,绝对优势植物根... 金沙江是长江上游梯级大库富集之地,在金沙江地区选择典型水库开展植物表型可塑性和适应策略研究对该区一众水库生态治理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本文以金沙江观音岩水库消落带为研究区,定量比较了经多年周期性水淹干扰后,绝对优势植物根茎叶性状的表型可塑性,分析了绝对优势植物应对主导因子的关键性状及其协同响应特征和权衡策略。结果表明:1)调查共记录了植物种类11科21属21种,优势度大于0.1的仅有狗牙根和苍耳,为绝对优势种。2)淹水对狗牙根和苍耳功能性状具有极显著影响,是二者功能性状变异的主导因子。3)狗牙根的株高、主茎长、分茎数量、主茎宽、叶片数量和叶面积,以及苍耳的分茎数量、叶片数量、根冠比和比叶面积的表型可塑性指数均超过0.6,是应对淹水的敏感性状。但是,狗牙根的叶片数量、叶面积以及苍耳的比叶面积对淹水的可塑性响应表现出短期时效性,为非适应性可塑性。4)淹水深度调控狗牙根在“逃避”策略和“静默”策略之间的权衡选择,并通过不同的性状组合以及地上和地下部分资源分配以协同响应。5)淹水导致狗牙根和苍耳的生态对策趋同,均采取S/SR策略。此外,相比于狗牙根为水库消落带的普遍推荐种,苍耳因其存在水质污染风险而褒贬不一,但苍耳具有重要的药用价值,能否在每次淹水来临前进行刈割值得进一步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功能性状 表型可塑性指数 绝对优势种 生态策略 消落带
下载PDF
Comparative Skin Histology of Frogs Reveals High-elevation Adaptation of the Tibetan Nanorana parkeri 被引量:3
18
作者 Chunhua YANG Tingting FU +5 位作者 Xinqiang LAN Yun ZHANG Lotanna Micah NNEJI Robert W.MURPHY Yanbo SUN Jing CHE 《Asian Herpetological Research》 SCIE CSCD 2019年第2期79-85,共7页
Adaptations to extreme environmental conditions are intriguing. Animal skin, which directly interacts with external environment, plays diverse and important roles in adaptive evolution. The thin and bare skin of amphi... Adaptations to extreme environmental conditions are intriguing. Animal skin, which directly interacts with external environment, plays diverse and important roles in adaptive evolution. The thin and bare skin of amphibians is sensitive to external environmental conditions and, thus, it facilitates investigations into adaptations for living in extreme environments. Herein, we compare the structures of skin in four anuran species living at elevations ranging from 100 m to 4500 m to assess phenotypic innovations in the skin of Nanorana parkeri, which lives at extremely high elevations. Analyses reveal similar basic skin structures, but N. parkeri differs from the other species by having more epidermal capillaries and granular glands, which correlate highly with responses to hypoxia and/or ultraviolet(UV) radiation. Further intraspecific comparisons from frogs taken at ~4500 m and ~2900 m reveal that all of the changes are fixed. Changes occurring only in the higher elevation population, such as possessing more skin pigments, may represent local adaptations to coldness and/or UV radiation. These results provide a morphological basis for understanding further the molecular adaptations of these frog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anorana parkeri SKIN structure phenotypic innovation HIGH-ELEVATION adaptation
下载PDF
珍稀濒危植物四合木对水分增加的表型可塑性 被引量:3
19
作者 刘冠志 刘果厚 +5 位作者 兰庆 李旻宇 杨福俊 白文科 李梓豪 曹瑞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9期44-47,57,共5页
采用野外模拟降水试验,探讨珍稀濒危植物四合木(Tetraena mongolica)对水分增加的表型可塑性,意在揭示其生态适应策略。结果表明:当年新生枝条应对水分增加采取较大单叶面积和较少叶片数量(或较小的出叶强度)的生长对策;四合木生物量总... 采用野外模拟降水试验,探讨珍稀濒危植物四合木(Tetraena mongolica)对水分增加的表型可塑性,意在揭示其生态适应策略。结果表明:当年新生枝条应对水分增加采取较大单叶面积和较少叶片数量(或较小的出叶强度)的生长对策;四合木生物量总体增加,且生物量分配存在权衡,即水分增加量较小时,表现为较大的地上生物量分配和较小的地下生物量分配,水分增加一定范围后,二者分配相反。在试验同期条件下,较平均降水量增加水分27.54 mm,根冠比最小,生态效益最大;增加54.48 mm,总根长最大,利于种质资源的有效保护。四合木新生枝总生长量、中根数量、粗根数量、地上生物量和细根数量对水分增加的可塑性相对较大,表明其更倾向于对资源有效探索的投资,从而提高其克隆繁殖的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合木 水分 表型可塑性 生态适应策略
下载PDF
Discovery of a “white-gray-opaque” tristable phenotypic switching system in Candida albicans:Roles of non-genetic diversityin host adaptation
20
《Science Foundation in China》 CAS 2015年第2期11-11,共1页
With the support by the National Natural Science Foundation of China and the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Dr.Huang Guanghua’s laboratory at the State Key Laboratory of Mycology,Institute of Microbiology,Chinese Academ... With the support by the National Natural Science Foundation of China and the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Dr.Huang Guanghua’s laboratory at the State Key Laboratory of Mycology,Institute of Microbiology,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reported a novel morphological phenotype,referred to as the"gray"phenotype,and a tristable phenotypic switching system in the human fungal pathogen C.albicans.Thi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henotypic DISCOVERY of a switching phenotype ALBICANS CANDIDA FUNGAL PATHOGEN adaptation morphological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