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cqvip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1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菲在红树林不同根际距离中的降解及微生物群落结构变化
1
作者
阳长洪
卫婷
+5 位作者
李慧君
黄枫城
吴炜龙
杨贵琼
甄珍
蔺中
《南方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3538-3549,共12页
【目的】研究菲(Phe)在不同根际距离中的降解和根际区域微生物群落结构变化,获得最佳降解效果的根际距离和降解微生物种类,为阐明红树林根际效应对海岸带多环芳烃(PAHs)降解的强化作用和机制提供参考。【方法】利用根际箱分离4个连续的...
【目的】研究菲(Phe)在不同根际距离中的降解和根际区域微生物群落结构变化,获得最佳降解效果的根际距离和降解微生物种类,为阐明红树林根际效应对海岸带多环芳烃(PAHs)降解的强化作用和机制提供参考。【方法】利用根际箱分离4个连续的隔间,其距离分别为0~2 mm、2~4 mm、4~6 mm隔间(根际)和>6 mm隔间(非根际),分别于0、10、20、30、40和50 d测定不同根际距离的Phe残留浓度、沉积物理化性质、微生物生物量和细菌群落结构,并采用冗余分析(RDA)探明Phe残留浓度与环境因子及细菌群落结构的相关性。【结果】靠近根际表面的沉积物(0~2 mm隔间)Phe降解效率最高(74.73%)。在培养50 d后,对比不同隔间的理化性质变化,与第0 d相比,0~2 mm隔间变化最明显,p H降低3.84%,有机质含量提高16.14%;>6 mm隔间腐殖质含量升高12.56%。在Phe降解过程中,沉积物pH和腐殖质含量随着红树林根际距离的增加而增加,有机质含量随着根际距离的增加而减少。培养50 d后,微生物量碳(MBC)、微生物量氮(MBN)和微生物呼吸强度(SMR)在0~2 mm隔间均最高,分别为216.45 mg/kg、68.20 mg/kg和147.35 mg/(kg·h),且均随着根际距离增加而降低。培养结束后,在0~2 mm、2~4 mm和4~6 mm隔间优势细菌属中,短杆菌属(Brevibacterium)和乳酸杆菌属(Lactobacillus)的相对丰度随根际距离的增加而减少,脂环酸芽孢杆菌属(Alicyclobacillus)的相对丰度则随根际距离的增加而增加。RDA结果表明,Phe残留浓度主要受降解功能微生物及环境因子影响,与脂环酸芽孢杆菌属、盐硫杆菌属(Halothiobacillus)、硫单胞菌属(Thiomonas)、短杆菌属、乳酸杆菌属及有机质呈负相关。【结论】红树林根际效应可通过影响根际区沉积物的理化性质,从而改变细菌群落结构和微生物活性,以强化Phe降解,对消除海岸带生态系统中PAHs污染具有积极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环芳烃(PAHs)
菲(
phe
)降解
海岸沉积物
红树林根际
微生物群落结构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菲在红树林不同根际距离中的降解及微生物群落结构变化
1
作者
阳长洪
卫婷
李慧君
黄枫城
吴炜龙
杨贵琼
甄珍
蔺中
机构
广东海洋大学滨海农业学院
广东海洋大学化学与环境学院
出处
《南方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3538-3549,共12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977125,41907033)
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022A1515010867,2022A1515010630)。
文摘
【目的】研究菲(Phe)在不同根际距离中的降解和根际区域微生物群落结构变化,获得最佳降解效果的根际距离和降解微生物种类,为阐明红树林根际效应对海岸带多环芳烃(PAHs)降解的强化作用和机制提供参考。【方法】利用根际箱分离4个连续的隔间,其距离分别为0~2 mm、2~4 mm、4~6 mm隔间(根际)和>6 mm隔间(非根际),分别于0、10、20、30、40和50 d测定不同根际距离的Phe残留浓度、沉积物理化性质、微生物生物量和细菌群落结构,并采用冗余分析(RDA)探明Phe残留浓度与环境因子及细菌群落结构的相关性。【结果】靠近根际表面的沉积物(0~2 mm隔间)Phe降解效率最高(74.73%)。在培养50 d后,对比不同隔间的理化性质变化,与第0 d相比,0~2 mm隔间变化最明显,p H降低3.84%,有机质含量提高16.14%;>6 mm隔间腐殖质含量升高12.56%。在Phe降解过程中,沉积物pH和腐殖质含量随着红树林根际距离的增加而增加,有机质含量随着根际距离的增加而减少。培养50 d后,微生物量碳(MBC)、微生物量氮(MBN)和微生物呼吸强度(SMR)在0~2 mm隔间均最高,分别为216.45 mg/kg、68.20 mg/kg和147.35 mg/(kg·h),且均随着根际距离增加而降低。培养结束后,在0~2 mm、2~4 mm和4~6 mm隔间优势细菌属中,短杆菌属(Brevibacterium)和乳酸杆菌属(Lactobacillus)的相对丰度随根际距离的增加而减少,脂环酸芽孢杆菌属(Alicyclobacillus)的相对丰度则随根际距离的增加而增加。RDA结果表明,Phe残留浓度主要受降解功能微生物及环境因子影响,与脂环酸芽孢杆菌属、盐硫杆菌属(Halothiobacillus)、硫单胞菌属(Thiomonas)、短杆菌属、乳酸杆菌属及有机质呈负相关。【结论】红树林根际效应可通过影响根际区沉积物的理化性质,从而改变细菌群落结构和微生物活性,以强化Phe降解,对消除海岸带生态系统中PAHs污染具有积极影响。
关键词
多环芳烃(PAHs)
菲(
phe
)降解
海岸沉积物
红树林根际
微生物群落结构
Keywords
polycyclic aromatic hydrocarbons(PAHs)
phenanthrene
(
phe
)
degradation
coastal sediment
mangrove rhizos
phe
re
microbial community structure
分类号
S154.1 [农业科学—土壤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菲在红树林不同根际距离中的降解及微生物群落结构变化
阳长洪
卫婷
李慧君
黄枫城
吴炜龙
杨贵琼
甄珍
蔺中
《南方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