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4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含油气盆地岩性油气藏的形成和分布特征 被引量:57
1
作者 刘震 赵政璋 +2 位作者 赵阳 赵贤正 肖伟 《石油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17-23,共7页
根据岩性油气藏的形成条件、形成过程及分布特征,与构造油气藏相比,岩性油气藏的形成及分布更具有优势,主要表现在6个方面:①岩性圈闭形成较早,形成期次比较多,有利于更多地捕集油气;②油气仅靠初次运移和短距离的二次运移就可以成藏,... 根据岩性油气藏的形成条件、形成过程及分布特征,与构造油气藏相比,岩性油气藏的形成及分布更具有优势,主要表现在6个方面:①岩性圈闭形成较早,形成期次比较多,有利于更多地捕集油气;②油气仅靠初次运移和短距离的二次运移就可以成藏,不一定需要长距离二次运移;③岩性油气藏烃类充注相对较早;④岩性油气藏保存条件更为优越;⑤岩性油气藏可以分布在低势区,也可以分布在高势区;⑥岩性油气藏可以富集在低水位体系域,也可以富集在高水位体系域。油气勘探实践表明,岩性油气藏具有更优越的形成条件和更大的勘探潜力,是今后油气勘探的重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含油气盆地 岩性油气藏 形成条件 分布特征 保存条件 勘探潜力
下载PDF
东非裂谷系盆地群石油地质特征及勘探潜力 被引量:55
2
作者 温志新 童晓光 +1 位作者 张光亚 王兆明 《中国石油勘探》 CAS 2012年第4期60-65,8,共6页
东非裂谷系属于形成地质时期比较新的陆内裂谷盆地群,阿尔伯特裂谷位于东非裂谷系西支北段,自2006年至今相继发现了16个油气田,累计发现可采储量11.27×108bbl。通过对阿尔伯特裂谷盆地的解剖,指出东非裂谷系为中生代与新生代两期... 东非裂谷系属于形成地质时期比较新的陆内裂谷盆地群,阿尔伯特裂谷位于东非裂谷系西支北段,自2006年至今相继发现了16个油气田,累计发现可采储量11.27×108bbl。通过对阿尔伯特裂谷盆地的解剖,指出东非裂谷系为中生代与新生代两期叠合裂谷盆地,其中、新生代为主裂谷期,全部为陆相河流、湖泊沉积充填。湖盆周缘发育沉积速度快、相带变化快的冲积扇—扇(辫状河)三角洲—浊积砂体沉积体系组合。钻探结果证实具备很好的含油气条件好,发育新近系中新统湖相优质烃源岩,储层物性好,以辫状河三角洲和扇三角洲前缘亚相河道沉积为主,已发现油气全部富集于断块和断鼻圈闭之中,地震显示具备浊积砂体成藏可能。通过类比分析,东非裂谷系西支阿尔伯特裂谷至少具有(40~50)×108bbl的资源潜力,向南的系列裂谷也同样勘探潜力巨大,而东支虽然火山岩比较发育,但同样值得关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非裂谷系 阿尔伯特裂谷 叠合裂谷盆地 含油气条件 资源潜力
下载PDF
羌塘盆地构造单元划分及含油气评价 被引量:21
3
作者 余家仁 雷怀玉 +1 位作者 王权 刘趁花 《新疆石油地质》 CAS CSCD 2003年第6期509-512,共4页
利用羌塘盆地及其邻区的磁力、重力、电磁测深、地面地质调查、少量地震及有关化验分析数据,对盆地进行了构造单元划分和初步评价。该盆地以前泥盆纪变质岩为基底,其上可以划分出三套构造层:泥盆系-中三叠统为下构造层、上三叠统-侏罗... 利用羌塘盆地及其邻区的磁力、重力、电磁测深、地面地质调查、少量地震及有关化验分析数据,对盆地进行了构造单元划分和初步评价。该盆地以前泥盆纪变质岩为基底,其上可以划分出三套构造层:泥盆系-中三叠统为下构造层、上三叠统-侏罗系为中构造层、白垩-第三系为上构造层。运用多种资料综合分析后,在羌塘盆地划分出北羌塘坳陷、中央隆起带及南羌塘坳陷等三个二级构造单元,并进一步细分出12个三级构造单元。通过石油地质基本特征的研究,对12个三级构造单元进行了含油气远景初步评价,指出吐坡错-白滩湖深凹陷和蒂让碧错-土门凹陷为有利的含油气单元,应作为盆地油气勘探的重要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气评价 构造单元 含油远景 羌塘盆地
下载PDF
试论残留型盆地研究思路和油气勘探方法 被引量:10
4
作者 费宝生 《海相油气地质》 1998年第4期3-7,共5页
残留型盆地具有抬升剥蚀剧烈、原形盆地难以恢复、经历多期构造运动的改造和建造、油气成藏动力学过程复杂、热演化程度较高、油气保存条件复杂等特点,但是残留型盆地油气资源丰富,勘探前景广阔。依据残留型盆地的特征和油气资源潜力,... 残留型盆地具有抬升剥蚀剧烈、原形盆地难以恢复、经历多期构造运动的改造和建造、油气成藏动力学过程复杂、热演化程度较高、油气保存条件复杂等特点,但是残留型盆地油气资源丰富,勘探前景广阔。依据残留型盆地的特征和油气资源潜力,提出应全面、发展地认识盆地,静动结合地研究盆地,运用先进而实用的新技术新方法评价盆地,按照勘探程序勘探盆地。在研究工作上,应以盆地及其邻区作为整体研究对象,以区域地质研究——石油地质研究—综合评价、优选勘探目标为程序;在勘探工作上,要遵循盆地或凹陷评价勘探阶段—区带或圈闭评价勘探阶段—油气藏评价勘探阶段的程序进行。阐述了各工作程序的操作方法和步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含油气盆地 油气资源 油气勘探 科学研究
下载PDF
再论羌塘盆地构造单元划分及含油气远景 被引量:9
5
作者 郭祖军 王宜昌 叶和飞 《新疆石油地质》 CAS CSCD 2004年第3期244-247,共4页
根据地面地质与物探资料,在盆地内划出北部羌塘坳陷区、中央潜伏隆起区、南部羌塘坳陷区和东北缘斜坡四个一级单元、七个二级单元。指出北部羌塘东部坳陷、南部羌塘东部坳陷为有利的生油坳陷,色北低凸、隆鄂尼古油藏地区为重点勘探区,... 根据地面地质与物探资料,在盆地内划出北部羌塘坳陷区、中央潜伏隆起区、南部羌塘坳陷区和东北缘斜坡四个一级单元、七个二级单元。指出北部羌塘东部坳陷、南部羌塘东部坳陷为有利的生油坳陷,色北低凸、隆鄂尼古油藏地区为重点勘探区,达卓玛断背斜应为首选钻探构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构造单元 含油气远景 构造解释 羌塘盆地
下载PDF
渤海湾盆地青东凹陷古近系烃源岩生烃潜力分析 被引量:7
6
作者 王勇 杨萍 《石油化工应用》 CAS 2011年第9期75-78,共4页
通过分析已有样品的有机碳含量、生烃潜量、氢指数、最大热解温度及镜质体反射率Ro等参数,对青东凹陷古近系烃源岩有机质丰度、有机质类型和有机质成熟度进行研究。该区沙三段、沙四段为好-非常好的烃源岩,东营组、沙一段、沙二段烃源... 通过分析已有样品的有机碳含量、生烃潜量、氢指数、最大热解温度及镜质体反射率Ro等参数,对青东凹陷古近系烃源岩有机质丰度、有机质类型和有机质成熟度进行研究。该区沙三段、沙四段为好-非常好的烃源岩,东营组、沙一段、沙二段烃源岩类型以腐殖型(Ⅲ型)和混合型(Ⅱ型)为主,而沙三段、沙四段烃源岩类型主要为腐泥型(Ⅰ型)和混合型(Ⅱ1型)。沙三段、沙四段烃源岩,已进入低熟-成熟期,具有较强的生烃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东凹陷 烃源岩 生烃潜力
下载PDF
北非含油气系统特征与勘探潜力 被引量:7
7
作者 宋成鹏 童晓光 +3 位作者 张光亚 温志新 王兆明 汪伟光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5-10,111,共6页
北非经历了泛非期基底形成、早古生代稳定陆块演化、晚古生代抬升剥蚀、中生代裂陷和新生代反转隆升的多期盆地演化过程,形成了多个叠合盆地。与以往叠合盆地中往往形成叠加的含油气系统不同,北非古生代和中、新生代2大含油气系统互不叠... 北非经历了泛非期基底形成、早古生代稳定陆块演化、晚古生代抬升剥蚀、中生代裂陷和新生代反转隆升的多期盆地演化过程,形成了多个叠合盆地。与以往叠合盆地中往往形成叠加的含油气系统不同,北非古生代和中、新生代2大含油气系统互不叠置,分别分布于北非西部和中、东部盆地。系统分析了2大含油气系统的油气地质特征以及盆地演化对其互不叠置分布的控制作用,并提出了勘探潜力目标。西部盆地古生代含油气系统志留系阿卡库斯组泥岩和三叠系巨厚蒸发盐岩盖层之下、古隆起内及不整合面附近的圈闭以及中、东部盆地中、新生代含油气系统的地堑和地垒附近形成的断层和岩性圈闭及深部白垩系储集砂体为研究区的主要勘探潜力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含油气盆地 含油气系统特征 盆地演化 勘探潜力 北非
下载PDF
渤海湾盆地青东凹陷古近纪烃源岩评价 被引量:7
8
作者 王文通 《西安科技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83-88,共6页
为了在青东凹陷古近纪找到油藏富集的有利区域,指导生产开发,对控制油藏分布和形成起关键性因素的烃源岩进行了综合评价。受郯庐断裂体系影响,构造复杂,沉积物源来自凹陷四周,沉积类型多。在对区域地质构造、地层发育特征、沉积相类型... 为了在青东凹陷古近纪找到油藏富集的有利区域,指导生产开发,对控制油藏分布和形成起关键性因素的烃源岩进行了综合评价。受郯庐断裂体系影响,构造复杂,沉积物源来自凹陷四周,沉积类型多。在对区域地质构造、地层发育特征、沉积相类型等进行分析的基础上,综合测井、地震以及地球化学资料,采用综合研究的手段对渤海湾盆地青东凹陷沙三、沙四段烃源岩厚度、有机质丰度、有机质类型、有机质成熟度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沙三下亚段和沙四上亚段暗色泥岩十分发育,在凹陷中部厚度较大,向凹陷四周暗色泥岩厚度逐渐变小;沙四上亚段有机质的丰度、成熟度都比沙三下亚段好,评级在好—优质;沙三下亚段和沙四上亚段干酪根类型以Ⅰ、Ⅱ_1型为主,含少量Ⅱ_2、Ⅲ型干酪根;沙三下亚段和沙四上亚段烃源岩都具有较强的生烃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东凹陷 烃源岩评价 生烃潜量
下载PDF
库车坳陷克拉苏构造带断圈含气性影响因素及目标优选 被引量:5
9
作者 孙永河 王铎 +2 位作者 付晓飞 孟庆洋 王海学 《特种油气藏》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5-9,151,共5页
为了优选库车坳陷克拉苏构造带的有利钻探目标断圈,基于已钻的16个断圈,从天然气的供给条件、运聚条件、保存条件3个方面系统分析克拉苏构造带断圈含气性影响因素,在该基础上采用聚类分析方法,对11个目标断圈与已钻断圈进行了相关性分析... 为了优选库车坳陷克拉苏构造带的有利钻探目标断圈,基于已钻的16个断圈,从天然气的供给条件、运聚条件、保存条件3个方面系统分析克拉苏构造带断圈含气性影响因素,在该基础上采用聚类分析方法,对11个目标断圈与已钻断圈进行了相关性分析,最终实现了有利钻探目标优选。研究表明,影响断圈含气性的因素包括8个方面,即烃源岩供烃能力、断裂类型分布、断裂走向变化规律、断裂转换带类型、断裂输导效率特征、断盖配置关系、断储产状配置关系和断层侧向封闭性。根据离差平方和聚类分析方法将断圈归为4类,其中第1类中的克深8号和第3类中的克深10号断圈钻探风险相对最小,是下一步钻探的有利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断圈 含气性 聚类分析 评价优选 克拉苏构造带
下载PDF
北极地区油气成藏条件、资源分布规律与重点含油气盆地分析 被引量:5
10
作者 麻伟娇 陶士振 韩文学 《天然气地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1046-1056,共11页
北极地区油气资源丰富,是未来油气勘探开发的重点区域,对北极含油气盆地地质条件的研究以及资源评价有着战略意义。基于北极含油气盆地构造演化、沉积特征的分析,开展了含油气盆地资源量统计和地质条件评价。研究表明:大部分含油气盆... 北极地区油气资源丰富,是未来油气勘探开发的重点区域,对北极含油气盆地地质条件的研究以及资源评价有着战略意义。基于北极含油气盆地构造演化、沉积特征的分析,开展了含油气盆地资源量统计和地质条件评价。研究表明:大部分含油气盆地沉积地层较厚,沉积序列较完整,圈闭类型主要为构造圈闭。已发现资源量和待发现资源量巨大且分布范围比较集中,待发现油气多集中于海上地区,尤其是广泛分布的大陆架上。对7个含油气盆地进行综合分析,结果显示:古生界以浅海碳酸盐岩、陆源泥页岩为主;中新生界以陆源碎屑岩为主,发育泥岩、页岩、煤层优质烃源岩和砂岩储层,均能形成良好的生储盖组合。盆地烃源岩主要为泥页岩,有机质类型主要为Ⅱ型、Ⅲ型,TOC含量变化范围大,为1%~10%,且R_O值主要分布于0.8%~2.5%之间;储层主要为中生界砂岩,孔隙度多数在8%~30%之间,渗透率在数百—数千毫达西;盖层主要为中新生界泥页岩。不同盆地由于其构造演化、沉积序列、地理位置各异,具有其独特的生—储—盖条件和资源潜力。盆地古生界烃源岩潜力巨大,而且碳酸盐岩经过长期暴露风化可能形成规模缝洞型储层,自生自储、新生古储资源类型潜力巨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极 含油气盆地 油气地质条件 资源潜力 分布规律
原文传递
A CO_(2) storage potential evaluation method for saline aquifers in a petroliferous basin 被引量:2
11
作者 LI Yang WANG Rui +2 位作者 ZHAO Qingmin XUE Zhaojie ZHOU Yinbang 《Petroleum Exploration and Development》 SCIE 2023年第2期484-491,共8页
According to the requirements for large-scale project implementation, a four-scale and three-level CO_(2)storage potential evaluation method is proposed for saline aquifers in a petroliferous basin in China, consideri... According to the requirements for large-scale project implementation, a four-scale and three-level CO_(2)storage potential evaluation method is proposed for saline aquifers in a petroliferous basin in China, considering geological,engineering and economic factors. The four scales include basin scale, depression scale, play scale and trap scale, and the three levels include theoretical storage capacity, engineering storage capacity, and economic storage capacity. The theoretical storage capacity can be divided into four trapping mechanisms, i.e. structural & stratigraphic trapping, residual trapping, solubility trapping and mineral trapping, depending upon the geological parameters, reservoir conditions and fluid properties in the basin. The engineering storage capacity is affected by the injectivity, storage security pressure, well number, and injection time.The economic storage capacity mainly considers the carbon pricing yield, drilling investment, and operation cost, based on the break-even principle. Application of the method for saline aquifer in the Gaoyou sag of the Subei Basin reveals that the structural & stratigraphic trapping occupies the largest proportion of the theoretical storage capacity, followed by the solubility trapping and the residual trapping, and the mineral trapping takes the lowest proportion. The engineering storage capacity and the economic storage capacity are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e theoretical storage capacity when considering the constrains of injectivity, security and economy, respectively accounting for 21.0% and 17.6% of the latter.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etroliferous basin saline aquifer CO_(2)storage potential CO_(2)storage mechanism theoretical storage capacity engineering storage capacity economic storage capacity
下载PDF
青藏高原含油气盆地演化特征及含油远景评价 被引量:2
12
作者 张恺 《新疆石油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420-424,共5页
青藏高原的含油气盆地是属多个板块构造旋回、长期发展的叠合型含油气盆地;具有生物成因和非生物成因两大油气源叠合、富集的特征,是中国和全球特殊的高原型含油气盆地。其特殊性与中新生代发生的陆块间和大陆间的碰撞活动有关,属于强... 青藏高原的含油气盆地是属多个板块构造旋回、长期发展的叠合型含油气盆地;具有生物成因和非生物成因两大油气源叠合、富集的特征,是中国和全球特殊的高原型含油气盆地。其特殊性与中新生代发生的陆块间和大陆间的碰撞活动有关,属于强烈碰撞型含油气区。其特点是地壳厚度大、地面隆升幅度高、自然地理环境差,是我国目前勘探程度较低的地区,但与近年来兴起的热点地区——北冰洋和南极洲相比,又有它有利的一面,是我国油气资源持续发展的后备战略地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藏高原 含油气盆地 板块构造 含油气远景
下载PDF
亚太地区油气成藏条件及资源潜力
13
作者 李大伟 米石云 +6 位作者 温志新 王兆明 刘祚冬 汪永华 吴珍珍 牛敏 张倩 《地学前缘》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136-145,共10页
亚太地区是全球重要的油气产区和最大的油气消费市场。亚太地区155个主要沉积盆地中,已有90多个盆地内发现了油气田或有油气发现,共发现油气田约6900个。根据地理位置及构造特征等,亚太地区可进一步分为东亚分区、东南亚分区、澳新分区... 亚太地区是全球重要的油气产区和最大的油气消费市场。亚太地区155个主要沉积盆地中,已有90多个盆地内发现了油气田或有油气发现,共发现油气田约6900个。根据地理位置及构造特征等,亚太地区可进一步分为东亚分区、东南亚分区、澳新分区和南亚分区,约有131个主要的含油气系统。本文对亚太地区不同分区的油气成藏条件(包括烃源岩、储集层、盖层、含油气系统等)进行了总体分析与高度概括。在此基础上,以成藏组合为基本评价单元,不同勘探程度盆地采用与之相适应的评价方法,对本地区各盆地的油气资源潜力进行了评价。评价结果表明:亚太地区常规总油气可采资源量为673.7×10^(8) t油当量,占全球的6.1%,非常规油气资源类型以重油、页岩油、油页岩、页岩气、煤层气为主,非常规油气技术总可采资源量390.4×10^(8) t当量,占全球非常规油气技术总可采资源量的6.1%。根据待发现资源结果及盆地勘探程度,近海和深海勘探是将来的勘探热点:主要勘探领域为深海和成熟盆地新层系及岩性—地层圈闭等;海相三角洲体系是寻找天然气田的重要领域;东南亚弧后盆地群新生界湖相是页岩油的有利勘探领域;澳大利亚中部克拉通盆地群泥盆系—石炭系为页岩气的有利勘探领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亚太地区 含油气盆地 盆地类型 烃源岩 储层 盖层 资源潜力
下载PDF
华北区古生界原生油气藏勘探前景 被引量:56
14
作者 王兆云 何海清 程克明 《石油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2期1-6,共6页
从油气系统角度分析了华北区古生界的石油地质条件。下古生界是一套以海相碳酸盐岩为主的沉积,在开阔海台地相的台凹环境下形成的源岩生烃潜力最大,纵向上表现为寒武系的府君山组、张夏组,奥陶系的马家沟组、峰峰组。平面上以黄骅—... 从油气系统角度分析了华北区古生界的石油地质条件。下古生界是一套以海相碳酸盐岩为主的沉积,在开阔海台地相的台凹环境下形成的源岩生烃潜力最大,纵向上表现为寒武系的府君山组、张夏组,奥陶系的马家沟组、峰峰组。平面上以黄骅—临清复向斜带为最有利区。上古生界是一套海陆交互相的煤系地层,煤层及暗色泥岩厚,热演化程度大多处于成熟—高熟阶段,生烃潜力大。从源岩的生烃演化史及油气的运聚和圈闭关系指出古生界具有形成原生油气藏的条件,原生油气藏勘探研究的难点及关键问题在于烃源岩的二次生烃潜力、范围及油气保存条件。在系统分析总结前人勘探研究工作的基础上,研究了渤海湾、南华北及沁水地区古生界油气生成、保存条件,指出渤海湾地区是二次生烃的最有利地区,油气保存条件好,古生界原生油气藏勘探前景广阔;南华北地区油气生成及保存条件好,但源岩演化程度较高,是天然气的有利勘探区;沁水地区亦具有二次生烃条件,但盖层及油气保存条件差、水动力条件强,北部地区古生界原生油气藏的勘探前景尚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生油气藏 油气系统 华北地区 油气勘探 古生代
下载PDF
胜利油区勘探现状及展望 被引量:30
15
作者 李丕龙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 CAS CSCD 2002年第1期9-12,共4页
简要回顾了胜利油区的勘探历程 ;从正反两方面分析了油区勘探现状 ;认为勘探优势与困难并存 ,油区仍有很大的勘探空间 ;根据油区潜力分布状况提出了相应对策。
关键词 胜利油区 油气勘探阶段 现状 勘探潜力
下载PDF
相—势—源复合控油气成藏机制物理模拟实验研究 被引量:20
16
作者 庞雄奇 陈冬霞 +2 位作者 张俊 郭继刚 郭丰涛 《古地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575-592,共18页
含油气盆地的地质相、流体势、烃源灶是影响圈闭含油气性的决定性因素,三者缺一不可。在各要素满足控藏临界条件下,优相—低势—近源复合指数(FPSI)越高,圈闭含油气性越好。基于相—势—源复合控油气成藏机制开展物理模拟实验研究,结果... 含油气盆地的地质相、流体势、烃源灶是影响圈闭含油气性的决定性因素,三者缺一不可。在各要素满足控藏临界条件下,优相—低势—近源复合指数(FPSI)越高,圈闭含油气性越好。基于相—势—源复合控油气成藏机制开展物理模拟实验研究,结果表明:"源"控制着油气成藏的物质来源,"相"控制着油气成藏的孔隙空间、"势"控制着油气成藏的运移动力,当三者联合作用时能够形成油气藏。实验结果还表明,圈闭外部(盖层)岩相和圈闭内部(储集层)岩相粒径差别越大,越有利于油气在毛细管力作用下从细粒低孔渗的围岩之中进入到粗粒高孔渗的储集层之内聚集成藏,临界条件是:圈闭外部围岩颗粒粒径较圈闭内部储集层颗粒粒径小2倍以上,或外部毛细管力较之内部大2倍以上,也即外部界面势能较内部高2倍以上;圈闭外部烃源岩含油气饱和度越高,越有利油气进入圈闭内部储集层中聚集成藏,临界条件是外部源岩的含油气饱和度达到和超过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含油气盆地 相-势-源复合控藏 油气成藏 物理模拟实验 成藏动力学
下载PDF
含油气盆地咸水层二氧化碳封存潜力评价方法 被引量:9
17
作者 李阳 王锐 +2 位作者 赵清民 薛兆杰 周银邦 《石油勘探与开发》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424-430,共7页
以含油气盆地咸水层为对象,针对规模化工程实施需求,综合考虑地质因素、工程因素、经济因素等3方面限制条件,提出了适合于含油气盆地特点的四尺度、三层级碳封存潜力评价方法。结合中国含油气盆地特点,将含油气盆地封存潜力划分为盆地... 以含油气盆地咸水层为对象,针对规模化工程实施需求,综合考虑地质因素、工程因素、经济因素等3方面限制条件,提出了适合于含油气盆地特点的四尺度、三层级碳封存潜力评价方法。结合中国含油气盆地特点,将含油气盆地封存潜力划分为盆地级、坳陷级、区带级与圈闭级4个评价尺度,封存潜力评价划分为理论封存量、工程封存量与经济封存量3个层级。理论封存量基于含油气盆地地质参数、储集层条件及流体性质,可细分为构造封存、束缚封存、溶解封存、矿化封存4种埋存机理;工程封存量受注入能力、安全封存压力、布井数量、注入时间影响;经济封存量基于盈亏平衡原理,主要考虑碳价收益、钻井投资及操作成本的影响。苏北盆地高邮凹陷咸水储集层评价结果表明,咸水储集层理论封存量中构造封存量占比最大,其次为溶解封存量和束缚封存量,矿化封存量最低;考虑注入性、安全性与经济性条件后,CO_(2)工程封存量和经济封存量与理论封存量相比大幅降低,分别仅为理论封存量的21.0%和17.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含油气盆地 咸水层 碳封存潜力 碳封存机理 理论封存量 工程封存量 经济封存量
下载PDF
中国含油气盆地分布规律及油气勘探展望 被引量:9
18
作者 罗志立 《新疆石油地质》 CAS CSCD 1998年第6期441-449,共9页
在界定中国含油气盆地涵义的基础上,从板块构造演化的背景、盆地形成的动力学特征、油气产层的时代等诸方面,阐明了中国含油气盆地的分布规律。将中国含油气盆地划分为以富集石油为主的裂谷盆地和以富集天然气为主的克拉通盆地两种类... 在界定中国含油气盆地涵义的基础上,从板块构造演化的背景、盆地形成的动力学特征、油气产层的时代等诸方面,阐明了中国含油气盆地的分布规律。将中国含油气盆地划分为以富集石油为主的裂谷盆地和以富集天然气为主的克拉通盆地两种类型,每种类型又各有三个油气富集的构造单元。它们占中国沉积盆地面积的90%以上,拥有全国油气资源量的60%~67%和储量77%~96%讨论了今后中国含油气盆地勘探中的有利地区和层位,并预测了可能发现的油气田规模。同时,还展望了中国南方海相碳酸盐岩区和青藏地区油气勘探的远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 含油气盆地 裂谷盆地 油气勘探 分布规律
下载PDF
胜利油区化学驱潜力评价 被引量:7
19
作者 元福卿 李焕臣 张朝启 《油气采收率技术》 CSCD 2000年第2期12-15,共4页
通过资源初筛选、分类评价、划分区块群和选取典型单元 ,运用数值模拟方法对胜利油区化学驱潜力给予预测 ,并进行了经济评价。研究结果表明 :适合聚合物驱的单元 1 2 5个 ,地质储量 92 90 3× 1 0 4t,可增加可采储量 7887× 1 0... 通过资源初筛选、分类评价、划分区块群和选取典型单元 ,运用数值模拟方法对胜利油区化学驱潜力给予预测 ,并进行了经济评价。研究结果表明 :适合聚合物驱的单元 1 2 5个 ,地质储量 92 90 3× 1 0 4t,可增加可采储量 7887× 1 0 4t,其中近期内可实施的单元 2 4个 ,地质储量为 392 56× 1 0 4t,可增加可采储量 390 2× 1 0 4t;适合三元复合驱的单元 1 8个 ,地质储量 1 4 746× 1 0 4t,可增加可采储量 2 71 0× 1 0 4t。在目前的技术经济条件下 ,聚合物驱和三元复合驱能增加的可采储量分别为 331 9× 1 0 4t和 2 71 0× 1 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胜利油区 储量 三元复合驱 化学驱油 三次采油
下载PDF
我国陆相页岩油勘探开发进展与发展建议 被引量:7
20
作者 包书景 葛明娜 +4 位作者 徐兴友 郭天旭 林燕华 牟德刚 梁宏波 《中国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1343-1354,共12页
【研究目的】中国页岩油资源丰富且快速发展,但仍存在探明率低、开采难度大、产量低等关键问题,因此需要分析中国陆相页岩油勘探开发进展与形势,提出页岩油发展建议,服务国家能源安全保障。【研究方法】通过梳理国内外页岩油发展历程,... 【研究目的】中国页岩油资源丰富且快速发展,但仍存在探明率低、开采难度大、产量低等关键问题,因此需要分析中国陆相页岩油勘探开发进展与形势,提出页岩油发展建议,服务国家能源安全保障。【研究方法】通过梳理国内外页岩油发展历程,分析近些年我国陆相页岩油勘探开发取得重大突破、重要进展的方向与领域,总结页岩油储产量增长点。【研究结果】鄂尔多斯盆地探明了国内首个10亿t页岩油大油田、松辽盆地古龙凹陷新增页岩油预测地质储量12.68亿t、渤海湾盆地古近系多口探井试获高产工业油流、准噶尔盆地吉木萨尔页岩油三级地质储量达5亿t等8项重大进展;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页岩油富集理论和勘探开发技术;截至2021年底,全国页岩油探明地质储量12.2亿t,待探明地质资源量271.06亿t,探明率为4.3%,勘探潜力巨大;八个大中型含油气盆地取得多个层系页岩油调查勘探的重大突破,展示了中国陆相页岩油广阔的发展前景。【结论】鄂尔多斯盆地、渤海湾盆地、松辽盆地、准噶尔盆地、四川盆地、江汉盆地是页岩油未来勘探开发主要地区,有望成为“十四五”油气现实接替领域;渤海湾盆地济阳坳陷渤南地区古近系、鄂尔多斯盆地陇东和伊陕斜坡三叠系、松辽盆地古龙凹陷白垩系、准噶尔盆地吉木萨尔凹陷二叠系、四川盆地川东地区侏罗系、江汉盆地潜江凹陷古近系为增储上产的有利目标区;大型盆地页岩油资源潜力动态评价、不同类型页岩油成藏机理和不同成熟度页岩油勘探开发技术、中小型盆地页岩油调查评价是中国陆相页岩油下一步工作的重点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陆相页岩油 重要进展 重大突破 大中型含油气盆地 理论与技术 资源潜力 发展建议 油气勘查工程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