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水体中石油类物质含量的测定 被引量:6
1
作者 李萍 《化工设计通讯》 CAS 2018年第7期226-227,共2页
近年来,我国经济建设水平逐步提高,对环境的要求也越来越严格。而近年来在检测水生态环境时发现海上石油类物质的污染情况日益严重,不仅严重危害了海洋生态,甚至已经影响到工业用水和生活用水的循环再利用,所以应该找到一些有效的检测... 近年来,我国经济建设水平逐步提高,对环境的要求也越来越严格。而近年来在检测水生态环境时发现海上石油类物质的污染情况日益严重,不仅严重危害了海洋生态,甚至已经影响到工业用水和生活用水的循环再利用,所以应该找到一些有效的检测污染物质的方式,及时了解到所排物质的污染含量是否达标,在发展的同时要注意保护环境。目前我国主要是对地表水和工业废水进行检测,发现其中石油类物质的污染系数最大。因此对水体进行检测,对石油物质类含量的检测方式进行讨论,用以控制我国水污染情况,从而提高水质量,使水生态环境平衡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体 石油类物质 检测方式
下载PDF
红外分光光度法测定地下水中的石油类物质 被引量:4
2
作者 蔡小虎 蔡述伟 +2 位作者 程青 周迅 沈小明 《化学分析计量》 CAS 2014年第4期14-16,共3页
采用红外分光光度法测定地下水中石油类物质。用四氯化碳萃取水中的石油类物质,将萃取物用硅酸镁吸附,脱除极性物质后进行测定。方法的检出限为0.014 mg/L,测定结果的相对标准偏差为0.65%~1.18%(n=l1)。用该方法对地下水样品进... 采用红外分光光度法测定地下水中石油类物质。用四氯化碳萃取水中的石油类物质,将萃取物用硅酸镁吸附,脱除极性物质后进行测定。方法的检出限为0.014 mg/L,测定结果的相对标准偏差为0.65%~1.18%(n=l1)。用该方法对地下水样品进行测定并进行加标准回收试验,结果表明,地下水样品的加标回收率为84.0%~93.2%。该方法灵敏度高,操作简便、快速,可以满足地下水中石油类分析的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外分光光度法 石油类物质 地下水 四氯化碳
下载PDF
电脱盐污水的预处理方法 被引量:1
3
作者 文善雄 刘发强 +1 位作者 何琳 王小雄 《石化技术与应用》 CAS 2020年第3期208-211,共4页
以聚合氯化铝(PAC)为混凝剂,当电脱盐污水pH值为7.8~8.4,固体悬浮物、石油类物质和化学需氧量(CODCr)质量浓度依次为150~2400,90~1000,800~4300 mg/L时,分别采用混凝沉淀工艺和混凝沉淀-催化氧化组合工艺对其进行预处理。结果表明:采用... 以聚合氯化铝(PAC)为混凝剂,当电脱盐污水pH值为7.8~8.4,固体悬浮物、石油类物质和化学需氧量(CODCr)质量浓度依次为150~2400,90~1000,800~4300 mg/L时,分别采用混凝沉淀工艺和混凝沉淀-催化氧化组合工艺对其进行预处理。结果表明:采用前者,在PAC体积浓度为5 mL/L,反应温度为50℃,沉淀时间为60 min的最佳条件下,处理后污水CODCr和石油类物质质量浓度分别为441,51.1 mg/L,满足HJ 2045-2014要求;采用组合工艺,在上述条件下,对混凝后电脱盐污水进行催化氧化处理,当双氧水体积浓度为3 mL/L,硫酸亚铁质量浓度为0.9 g/L时,处理后的电脱盐污水上述各值分别降至122,14.1 mg/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脱盐污水 混凝剂 混凝沉淀工艺 混凝沉淀-催化氧化组合工艺 化学需氧量 石油类物质 去除效果
下载PDF
油沙藻混合水体遥感反射率光谱特征分析
4
作者 黄妙芬 骆蔚健 +2 位作者 邢旭峰 刘杨 张楠楠 《海洋湖沼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14-22,共9页
在石油类污染水体中,通过遥感技术获取的遥感反射率(Remote sensing reflectance,R_(rs))主要是油(石油类物质)、沙(悬浮泥沙)和藻(叶绿素)三种水体组分共同贡献的结果。基于现有的油藻混合水体R_(rs)光谱的研究基础,本文通过添加悬浮... 在石油类污染水体中,通过遥感技术获取的遥感反射率(Remote sensing reflectance,R_(rs))主要是油(石油类物质)、沙(悬浮泥沙)和藻(叶绿素)三种水体组分共同贡献的结果。基于现有的油藻混合水体R_(rs)光谱的研究基础,本文通过添加悬浮泥沙组分,进一步研究油沙藻混合水体R_(rs)光谱变化特征,旨在提高基于R_(rs)所建立的石油类污染浓度C_(oil)遥感反演模型的精度。将2018年8月25—27日在辽宁省大连港海域针对石油类污染水体所测量的现场数据作为输入参数,采用浓度配比方式,基于辐射传输模型Hydrolight对R_(rs)光谱数据进行模拟,并对纯沙、油沙、油沙藻等不同组合水体的R_(rs)光谱变化特征展开分析。结果表明:(1)在纯沙单组分水体中,不同浓度的R_(rs)在440 nm处出现了交汇,交汇处前后R_(rs)的光谱变化在量级和形状上有明显的差异;(2)在油沙双组分混合水体中,R_(rs)的峰值随着悬浮泥沙浓度C_(spm)的增加逐渐增大,并往长波方向移动,逐渐反映为悬浮泥沙的光谱特性,且在C_(spm)较高的情况下,R_(rs)随波长λ的变化在550~600 nm之间呈现出一个峰值,随着C_(oil)的增加R_(rs)的峰值随之下降,但光谱形状变化不大;(3)在油沙藻三组分混合水体中,R_(rs)的量值存在随着C_(spm)的增加而逐渐增大,但随着C_(chl)的增加而逐渐下降的现象;当C_(oil)>1.0 mg/L时油类物质对R_(rs)光谱的影响开始显现出来,这种影响主要表现在R_(rs)的量值,光谱形状变化不大,这表明油类物质对R_(rs)的影响主要是通过附着在沙(悬浮泥沙)和藻(叶绿素)之上的方式而进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遥感反射率R_(rs) Hydrolight 石油类物质 悬浮泥沙 叶绿素
原文传递
水质石油类紫外分光光度法可行性研究
5
作者 张珊珊 任容 《镇江高专学报》 2019年第4期42-44,共3页
石油类在开采、运输、装卸加工、使用过程中易泄露,易排放,被列入危险废弃物名录。检测从重量法变为红外分光光度法。2019年1月1日起,我国履行停止实验室用途使用四氯化碳(CTC)的承诺。按照生态环境部的要求,地表水、地下水、海水中的... 石油类在开采、运输、装卸加工、使用过程中易泄露,易排放,被列入危险废弃物名录。检测从重量法变为红外分光光度法。2019年1月1日起,我国履行停止实验室用途使用四氯化碳(CTC)的承诺。按照生态环境部的要求,地表水、地下水、海水中的石油类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按照国家标准的要求进行验证实验,包括标准曲线、检出限验证、准确度验证,结果显示,紫外分光光度法有利于更低浓度石油类检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油类 地表水 紫外分光光度法
下载PDF
图像RGB数值衍生的欧氏距离用于手机比色法检测石油类物质 被引量:7
6
作者 王嘉辉 吴限 +2 位作者 李丽华 冯恩临 吴丽 《分析测试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7期881-886,共6页
利用手机建立了一套石油类物质浓度的检测系统,将基于RGB值和空白值计算得出的欧氏距离D值应用于图片比色,提高了方法的精密度。分析了不同性能的手机在高照度下的检测效果,结果说明大光圈值(F)手机拍摄得到的图片比色效果更好。考察了... 利用手机建立了一套石油类物质浓度的检测系统,将基于RGB值和空白值计算得出的欧氏距离D值应用于图片比色,提高了方法的精密度。分析了不同性能的手机在高照度下的检测效果,结果说明大光圈值(F)手机拍摄得到的图片比色效果更好。考察了不同白平衡模式和光源对D值标准曲线的影响,获得了适宜的条件,即对于偏暖色系的浓度检测,色温2800 K的白平衡模式和300 W碘钨灯有较好的效果。该方法的线性相关系数在适宜条件下大于0.99,测试范围与分光光度法相当;测定标准样品的相对误差为2.13%,相对标准偏差为3.0%,加标回收率为92.0%~105%。该方法准确方便,成本低,易维护,可实现远程自动化的实时在线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图像 比色算法 石油类物质 定量检测
下载PDF
废弃油基钻屑石油类物质测定方法研究 被引量:4
7
作者 孙根行 王丽芳 +1 位作者 符丹 刘沛 《陕西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7年第1期35-39,共5页
采用振荡蒸馏萃取法、索氏提取-红外分光光度法和灼烧法,对已知组成的模拟样品进行石油类物质的测定,优化测定条件,同时研究了沥青质和乳化剂含量对索氏提取-红外分光光度法和灼烧法的影响,对比选出最佳方法.实验结果表明:振荡萃取法的... 采用振荡蒸馏萃取法、索氏提取-红外分光光度法和灼烧法,对已知组成的模拟样品进行石油类物质的测定,优化测定条件,同时研究了沥青质和乳化剂含量对索氏提取-红外分光光度法和灼烧法的影响,对比选出最佳方法.实验结果表明:振荡萃取法的最佳萃取条件为,萃取时间10h,萃取温度55℃,V(CCl4)∶M(样品)=10mL/g;索氏提取-红外光度法的最佳萃取条件为,萃取时间8h,萃取剂体积120mL;焚烧法测定的最佳温度为450℃;在最佳测定条件下,索氏提取-红外分光光度法和灼烧法的准确度较高,分别为99.48%和99.35%,且相对偏差都小于5%;乳化剂和沥青质的添加对石油类物质含量的测定影响明显,灼烧法几乎全部将其计入石油类物质中,是石油类物质测定的最佳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废弃油基钻屑 石油类物质 测定方法 灼烧法
下载PDF
复垦土地样品中石油类物质加速溶剂萃取-荧光分光光度法分析方法研究 被引量:4
8
作者 赵江华 王鹏 +1 位作者 黎卫亮 李忠煜 《岩矿测试》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375-383,共9页
作为土地环境质量的一项重要指标,石油类物质含量决定了土地的用途。对于复垦土地样品,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污染土地的复垦、治理效果。土壤样中的石油类物质测定方法主要有气相色谱法、红外分光光度法、紫外光谱法等。气相色谱法主要应... 作为土地环境质量的一项重要指标,石油类物质含量决定了土地的用途。对于复垦土地样品,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污染土地的复垦、治理效果。土壤样中的石油类物质测定方法主要有气相色谱法、红外分光光度法、紫外光谱法等。气相色谱法主要应用于测定样品中的饱和烷烃;红外分光光度法通过测定不同波数下的特征吸收值来表征样品中石油类物质,但采用四氯乙烯为溶剂,试剂环境危害大,前处理效率低,检出限高。本文针对复垦土地样品中石油类物质含量不高,组分多为难挥发且结构复杂、基质干扰大的特点,采用正己烷为溶剂、加速溶剂萃取(ASE)前处理,荧光分光光度计测定样品中的石油类物质。以海洋环境监测石油标准物质为标准样品配制工作曲线,线性相关系数r^(2)=0.9997;方法检出限为0.40mg/kg,检测下限为1.60mg/kg;实际样品方法精密度为1.10%~8.76%;基质加标回收率为89.0%~95.7%;检测实际样品的结果与现行有效的HJ 1051—2019红外分光光度法基本一致,高含量样品的测定结果高于红外法。本方法所用溶剂正己烷的毒性小于四氯乙烯,前处理方法ASE的自动化程度高,萃取效率高,精密度提高11.5%~67.3%。对于石油类组分结构相对复杂、难提取的样品,本方法检出限低于红外法(4mg/k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垦土地 石油类物质 加速溶剂萃取 荧光分光光度法 正己烷
下载PDF
水中石油类物质检测方法的探讨及研究 被引量:4
9
作者 张磊 李雅静 《现代食品》 2020年第2期153-154,158,共3页
水中石油类物质对人体的危害程度不容忽视,近年来对石油类物质的检测手段越来越多。本文对水中石油类物质的检测方法进行了分析,为检测人员提供参考。
关键词 石油类物质 检测 危害
下载PDF
应用红外光谱法测定炼油污水中的石油类含量 被引量:1
10
作者 彭发兴 李莉 《广州化工》 CAS 2015年第4期135-138,共4页
介绍了应用OIL480型红外测油仪测定炼油工业废水中石油类物质的方法原理、主要仪器试剂及样品的制备过程。通过测定仪器校正系数,建立高、低浓度范围的标准工作曲线,考察了测量的精密度和准确度,并将红外光谱法与非分散红外法进行了标... 介绍了应用OIL480型红外测油仪测定炼油工业废水中石油类物质的方法原理、主要仪器试剂及样品的制备过程。通过测定仪器校正系数,建立高、低浓度范围的标准工作曲线,考察了测量的精密度和准确度,并将红外光谱法与非分散红外法进行了标样和实际水样的对比试验。结果表明该方法的相对标准偏差和加标回收率均能达到监测质量要求,可以应用于炼油污水中石油类含量的测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外测油仪 石油类物质 标准曲线 四氯化碳
下载PDF
石油助长剂对生物的生理效应及应用技术(续)
11
作者 费雪南 徐正泰 《上海农学院学报》 1993年第1期65-82,共18页
3 石油助长剂在蔬菜上的试验和应用蔬菜上的试验应用以菜豆、甘兰、番茄、胡萝卜、豌豆为多,并以菜豆为材料,对增产作用的生理生化机理作了一系列的研究。 3.1
关键词 石油助长剂 效应 应用 生长调节剂
下载PDF
水中石油类物质测定的因素分析 被引量:4
12
作者 孙颖 《辽宁化工》 CAS 2010年第8期893-895,共3页
监测水中石油类物质的目的是用来控制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的污染。对检测水中石油类物质的常用3种方法进行了对比研究,重点对应用面较宽、正在推广的红外分光光度法进行了研究,分析了影响该方法实验精度的主要因素,并提出了切实可行的改... 监测水中石油类物质的目的是用来控制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的污染。对检测水中石油类物质的常用3种方法进行了对比研究,重点对应用面较宽、正在推广的红外分光光度法进行了研究,分析了影响该方法实验精度的主要因素,并提出了切实可行的改进措施,取得了良好的实验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油类物质 测定 因素分析 红外分光光度法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