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74篇文章
< 1 2 5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成岩相的形成、分类与定量评价方法 被引量:273
1
作者 邹才能 陶士振 +11 位作者 周慧 张响响 何东博 周川闽 王岚 王雪松 李富恒 朱如凯 罗平 袁选俊 徐春春 杨华 《石油勘探与开发》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526-540,共15页
根据成岩作用和成岩相对储集层发育的控制作用及与储集层分布的关系,探讨成岩相的形成机理、划分方案与评价方法及其在油气勘探中的应用和意义。针对碎屑岩、碳酸盐岩和火山岩等扩容性成岩相,提出了有机酸性水溶解作用、白云石化等8种... 根据成岩作用和成岩相对储集层发育的控制作用及与储集层分布的关系,探讨成岩相的形成机理、划分方案与评价方法及其在油气勘探中的应用和意义。针对碎屑岩、碳酸盐岩和火山岩等扩容性成岩相,提出了有机酸性水溶解作用、白云石化等8种主要成岩作用机理。划分出9类扩容性成岩相和7类致密化成岩相,提出了反映岩性、成岩作用和孔渗性3个层次内容的"孔渗级别+岩石类型+成岩作用类型"的成岩相命名方案。在成岩相勘探评价中,强调根据沉积相、测井相、地震相和岩心薄片等综合定量预测,提出了"四个步骤"、"三图叠合"的评价方法和成图方式,根据不同成岩相类型的分布预测有利储集体、"甜点"、成岩圈闭及油气成藏。指出了成岩相的发展方向及成岩学的设想和思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岩相 成因机理 分类命名 评价方法 油气勘探 成岩学
下载PDF
中国海相碳酸盐岩层系油气勘探特殊性问题 被引量:226
2
作者 金之钧 《地学前缘》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15-22,共8页
中国至少有3 0 0×1 08t的海相碳酸盐岩油气资源量,是十分重要的勘探领域。在近5 0年的勘探历程中虽有塔河、普光等碳酸盐岩大油气田的发现,但探明储量仍然很低,这与勘探投入低有关,但更主要的原因在于中国海相碳酸盐岩油气地质的... 中国至少有3 0 0×1 08t的海相碳酸盐岩油气资源量,是十分重要的勘探领域。在近5 0年的勘探历程中虽有塔河、普光等碳酸盐岩大油气田的发现,但探明储量仍然很低,这与勘探投入低有关,但更主要的原因在于中国海相碳酸盐岩油气地质的特殊性。经研究其特性可概括为7个方面:(1)碳酸盐岩层系形成于多旋回的叠合盆地;(2)碳酸盐岩层系时代老,埋藏深;(3)烃源岩具有多元、多期生烃;(4)储集层类型多、非均质性强;(5)圈闭类型多样,以隐蔽圈闭和复合圈闭为主;(6)油气藏改造、破坏严重,保存条件复杂;(7)油气藏分布复杂,预测难。要尽快实现碳酸盐岩油气探明储量的快速增长,缓解国内油气资源供需矛盾,必须加强碳酸盐岩油气富集与分布规律的理论研究和勘探技术攻关。文中将中国海相碳酸盐岩油气富集理论的研究凝练为三个方面的科学问题:(1)海相碳酸盐岩层系发育环境、构造演化及其对有效烃源岩的控制作用;(2)海相碳酸盐岩介质油气运聚机理;(3)海相碳酸盐岩层系油气多期成藏与保存机理;同时指出要加大碳酸盐岩地区的地震、钻井和测井等系列技术的攻关力度,以提高勘探的成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酸盐岩 海相地层 油气勘探 特殊性 油气聚集 勘探技术 叠合盆地 资源量 中国
下载PDF
兴凯地裂运动与四川盆地下组合油气勘探 被引量:179
3
作者 刘树根 孙玮 +4 位作者 罗志立 宋金民 钟勇 田艳红 彭瀚霖 《成都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511-520,共10页
探讨兴凯地裂运动对四川盆地下组合油气成藏的影响。以兴凯地裂运动观点为指导,分析四川盆地早寒武世绵阳-乐至-隆昌-长宁拉张槽的演化过程及其对震旦系-下古生界油气地质条件的控制作用。绵阳-乐至-隆昌-长宁拉张槽形成过程可分为拉张... 探讨兴凯地裂运动对四川盆地下组合油气成藏的影响。以兴凯地裂运动观点为指导,分析四川盆地早寒武世绵阳-乐至-隆昌-长宁拉张槽的演化过程及其对震旦系-下古生界油气地质条件的控制作用。绵阳-乐至-隆昌-长宁拉张槽形成过程可分为拉张孕育阶段——隆升剥蚀期(灯影组沉积末期)、拉张初始阶段——初始发育期(麦地坪组沉积期)、拉张高潮阶段——壮年期(筇竹寺组沉积期)、拉张衰弱阶段——萎缩期(沧浪铺组沉积期)、拉张消亡阶段——消亡期(龙王庙组沉积期)。其形成演化对于筇竹寺组优质烃源岩的发育、灯影组优质喀斯特孔洞型储层和下寒武统优质储层的形成与保持,以及断裂输导体系的形成等,有重要的控制作用。该拉张槽内及其两侧可能成群地分布有震旦系灯影组和下古生界(如下寒武统龙王庙组)大气田及丰富的下寒武统筇竹寺组页岩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裂运动 拉张槽 灯影组 寒武系 油气勘探 四川盆地
下载PDF
潮汕坳陷中生界——油气勘探的新领域 被引量:104
4
作者 郝沪军 林鹤鸣 +2 位作者 杨梦雄 薛怀艳 陈隽 《中国海上油气(地质)》 2001年第3期157-163,共7页
近年的研究表明,潮汕坳陷是珠江口盆地的一个大型残留坳陷,其内沉积了上三叠统-下侏罗统、下白垩统和上白垩统等3套海相地层.潮汕坳陷含油气系统有别于珠江口盆地其它凹陷,其烃源岩、储层和盖层均为中生代地层,并具有大型构造圈闭,且构... 近年的研究表明,潮汕坳陷是珠江口盆地的一个大型残留坳陷,其内沉积了上三叠统-下侏罗统、下白垩统和上白垩统等3套海相地层.潮汕坳陷含油气系统有别于珠江口盆地其它凹陷,其烃源岩、储层和盖层均为中生代地层,并具有大型构造圈闭,且构造与油气运聚关系匹配良好,将成为珠江口盆地最有希望的后备油气勘探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潮汕坳陷 中生界 油气勘探 珠江口盆地 含油气系统
下载PDF
塔里木盆地巴楚-麦盖提地区早古生代古隆起的演化及其勘探意义 被引量:92
5
作者 吕海涛 张仲培 +2 位作者 邵志兵 张根法 岳勇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76-83,90,共9页
利用地震和钻井资料,结合前人认识,运用叠合盆地构造解析方法,分析了塔里木盆地巴楚-麦盖提地区早古生代古隆起的形成展布及后期构造演化过程,并从油气成藏条件的角度,阐述了其油气勘探意义。认为研究区在加里东中期-海西早期具备岩溶... 利用地震和钻井资料,结合前人认识,运用叠合盆地构造解析方法,分析了塔里木盆地巴楚-麦盖提地区早古生代古隆起的形成展布及后期构造演化过程,并从油气成藏条件的角度,阐述了其油气勘探意义。认为研究区在加里东中期-海西早期具备岩溶发育的古隆起背景,奥陶系岩溶储集体值得勘探重视;麦盖提斜坡北部与巴楚隆起南缘带在早古生代为古隆起的北斜坡区,是长期的油气运移指向区,利于油气聚集;麦盖提斜坡北部的海西晚期构造带,是下一步有利的勘探区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隆起 构造演化 油气勘探 碳酸盐岩岩溶 巴楚隆起 麦盖提斜坡 塔里木盆地
下载PDF
塔里木盆地塔中北坡构造解析与油气勘探方向 被引量:85
6
作者 黄太柱 《石油实验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257-267,共11页
通过塔中北坡三维地震资料的解析,对主要断裂带的变形特征、活动期次与控储控藏特征进行了研究,认为该区主要发育8排NNE或NEE走向的左行走滑断裂带,主要活动期为加里东中期(中奥陶世末)与海西早期(中泥盆世末)。海西早期张扭性走滑断裂... 通过塔中北坡三维地震资料的解析,对主要断裂带的变形特征、活动期次与控储控藏特征进行了研究,认为该区主要发育8排NNE或NEE走向的左行走滑断裂带,主要活动期为加里东中期(中奥陶世末)与海西早期(中泥盆世末)。海西早期张扭性走滑断裂是在加里东中期压扭性走滑断裂的基础上继承性发育的,受控于先存基底薄弱带与构造应力的不均衡作用,属于典型的被动型走滑断裂;断裂系统形成的裂缝及后期发生的热液活动,对奥陶系碳酸盐岩溶蚀孔洞-裂缝型储集体发育具有重要的控制作用。该区经历了加里东晚期、海西晚期与喜马拉雅期3个主要成藏期,古生代的构造格局与走滑断裂活动控制了本区油气纵向分布的差异与富集,形成了中下奥陶统以干气气藏为主、下志留统以油藏为主的成藏特征。塔中北坡奥陶系碳酸盐岩是寻找天然气规模储量与产量阵地的现实领域,走滑断裂附近分布的串珠状地震反射异常体是最有利的勘探目标;同时志留系柯坪塔格组中段泥岩覆盖下砂体的"甜点"发育区,是柯坪塔格组下段油藏的有利勘探区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走滑断裂 构造演化 油气运移 油气勘探 塔中北坡 塔里木盆地
下载PDF
中国含油气盆地深层勘探的主要进展与科学问题 被引量:72
7
作者 何登发 马永生 +3 位作者 刘波 蔡勋育 张义杰 张健 《地学前缘》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1-12,共12页
中国沉积盆地深层的油气勘探实践不断取得进步,提出了与之密切相关的油气地质基础科学问题,凝练与分析这些问题将为深化我国沉积盆地深层地质研究与油气勘探提供引领。近年来,我国在深层海相碳酸盐岩、砂砾岩、火山岩、变质岩与页岩气... 中国沉积盆地深层的油气勘探实践不断取得进步,提出了与之密切相关的油气地质基础科学问题,凝练与分析这些问题将为深化我国沉积盆地深层地质研究与油气勘探提供引领。近年来,我国在深层海相碳酸盐岩、砂砾岩、火山岩、变质岩与页岩气等勘探领域中发现了一系列大型油气田,油气勘探发现深度推进到7 000~8 500m,勘探前景良好。但由于沉积盆地深层经历了长期构造演化,温、压场与应力场变化大,地质结构多变,油气成藏过程复杂,深层油气勘探面临着一系列关键地质问题,主要包括:中国大陆的形成演化及其构造-古地理,中国小克拉通地块之上海相盆地的原型及演化,中国沉积盆地的多期改造过程与叠加地质结构,沉积盆地的成因机制与动力学演化,深层烃源岩发育、成烃机制及其演化,深层储集体的形成机制与分布,深层油气成藏机制,多期叠加、改造背景下油气聚集与分布规律,深层页岩气赋存机制与分布规律,过程导向的沉积盆地4D动态模拟。我国沉积盆地深层的油气地质基础研究与实际应用需求相比有较大差距,需要立足于中国大陆实际,在盆地的形成演化过程与油气成藏动力学等方面进行深入探索,期望在活动论构造-古地理、三维构造复原、流体-岩石相互作用与四维动态模拟方面取得实质性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球动力学 深层 油气成藏过程 油气勘探 含油气盆地 中国
下载PDF
塔里木盆地塔河特大型油气田勘探实践与认识 被引量:71
8
作者 翟晓先 《石油实验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323-331,共9页
通过总结塔河特大型油气田所取得的成果与认识,结合不同时期的重大油气发现和理论认识,分析了成功经验和失败教训。勘探实践表明,塔河特大型油气田的发现及后期每次重大的油气突破,都是在理论创新、勘探思路转变、科学的勘探决策和技术... 通过总结塔河特大型油气田所取得的成果与认识,结合不同时期的重大油气发现和理论认识,分析了成功经验和失败教训。勘探实践表明,塔河特大型油气田的发现及后期每次重大的油气突破,都是在理论创新、勘探思路转变、科学的勘探决策和技术进步的基础上取得的。塔河特大型油气田勘探理论持续的创新,不断丰富和完善着塔里木盆地古生界海相碳酸盐岩油气成藏理论,指导了塔里木盆地其它地区古生界海相碳酸盐岩领域的油气勘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藏理论 油气勘探 碳酸盐岩 古生界 塔河油气田 塔里木盆地
下载PDF
塔里木盆地麦盖提斜坡构造演化及油气地质意义 被引量:70
9
作者 张仲培 刘士林 +1 位作者 杨子玉 李建交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909-919,共11页
为分析塔里木盆地麦盖提斜坡的有利成藏条件,并提出下一步有利区带和部署建议,从地震和钻井资料入手,运用叠合盆地构造解析方法,在动态分析麦盖提斜坡形成过程的基础上,分别研究了东、西两段的构造带特征与成因,并阐述其油气勘探意义。... 为分析塔里木盆地麦盖提斜坡的有利成藏条件,并提出下一步有利区带和部署建议,从地震和钻井资料入手,运用叠合盆地构造解析方法,在动态分析麦盖提斜坡形成过程的基础上,分别研究了东、西两段的构造带特征与成因,并阐述其油气勘探意义。研究认为,多期构造演化与东西差异演化是东、西两段油气成藏条件、运聚背景和重点勘探层系明显不同的关键。西段处于斜坡背景上的海西晚期构造带,保存条件好,与断裂紧邻的上倾方向的上古生界岩性体是控制油气成藏与富集的关键因素。斜坡东段位于和田古隆起,玉北1井区构造处于加里东中、晚期与海西晚期的构造应力叠加区,更有利于奥陶系岩溶缝洞型储层的发育。玉北1井东部潜山带下奥陶统暴露区上覆一定厚度的地层,对溶蚀孔、洞、缝的有效保留更有利,也值得选择性探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差异构造演化 构造带 碳酸盐岩 油气勘探 麦盖提斜坡 塔里木盆地
下载PDF
东海陆架盆地油气资源勘探现状及含油气远景 被引量:62
10
作者 姜亮 《中国海上油气(地质)》 2003年第1期1-5,共5页
东海陆架盆地是中国近海面积最大的中、新生代沉积盆地,有效勘探面积24×104km2,最大沉积厚度15000m,油气资源十分丰富,但目前勘探程度低,油气资源开发尚处在起步阶段.东海陆架盆地的油气发现主要集中在西湖凹陷和丽水凹陷.西湖凹... 东海陆架盆地是中国近海面积最大的中、新生代沉积盆地,有效勘探面积24×104km2,最大沉积厚度15000m,油气资源十分丰富,但目前勘探程度低,油气资源开发尚处在起步阶段.东海陆架盆地的油气发现主要集中在西湖凹陷和丽水凹陷.西湖凹陷局部构造条件优越,发育3套烃源岩(平湖组为主力烃源岩),下第三系多旋回沉积形成了良好的储盖组合,具有好的含油气远景;西斜坡断阶带和南部中央构造带是西湖凹陷最有利的油气成藏区带.丽水凹陷发育2套烃源岩(下古新统月桂峰组是主力烃源岩),古新统储盖组合发育良好,存在古新统含油气系统和古新统-始新统复合含油气系统,具有相当大的油气资源潜力和好的勘探前景;丽水西次凹南部邻近凹陷中心且与断裂分布有关的构造带以及凹陷北部的西斜坡带是丽水凹陷最有利的油气聚集区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海陆架盆地 油气资源 油气勘探 含油气远景 西湖凹陷 丽水凹陷
下载PDF
鄂尔多斯盆地油气地质研究进展与勘探技术 被引量:68
11
作者 付金华 董国栋 +7 位作者 周新平 惠潇 淡卫东 范立勇 王永刚 张海涛 古永红 周国晓 《中国石油勘探》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19-40,共22页
鄂尔多斯盆地是我国第二大沉积盆地,油气资源丰富,勘探前景广阔,是我国近20年来石油天然气储量、产量增长最快的盆地,目前已成为我国第一大油气生产盆地和第一大天然气产区。长庆油田通过50多年的攻关研究,创新发展了“陆相淡水湖盆页... 鄂尔多斯盆地是我国第二大沉积盆地,油气资源丰富,勘探前景广阔,是我国近20年来石油天然气储量、产量增长最快的盆地,目前已成为我国第一大油气生产盆地和第一大天然气产区。长庆油田通过50多年的攻关研究,创新发展了“陆相淡水湖盆页岩油、内陆坳陷湖盆大型三角洲、侏罗系古地貌油藏群、陆相致密砂岩气、奥陶系岩溶古地貌天然气”等5项油气地质认识,形成了“黄土塬三维地震勘探、低渗透致密油气层测井识别与评价、低渗—致密储层体积压裂”等三大技术系列,发现了4个10亿吨级大油区和3个万亿立方米大气区,为保障国家能源资源安全做出重要贡献,同时对国内外其他类似盆地的勘探提供了重要经验与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鄂尔多斯盆地 长庆油田 石油 天然气 地质认识 技术创新 勘探成果
下载PDF
中国复合含油气系统的概念及其意义 被引量:54
12
作者 赵文智 何登发 《勘探家(石油与天然气)》 2000年第3期1-11,共11页
中国叠合含油气盆地具有演化历史长、沉积层系多、构造变动频繁的特点。其中发育的含油气系统常表现出多源多灶多期生烃与运聚成藏以及油气藏多期调整改造的复杂性,形成过程有多个关键时刻、而且系统间存在交叉、叠置与窜通。本文基于... 中国叠合含油气盆地具有演化历史长、沉积层系多、构造变动频繁的特点。其中发育的含油气系统常表现出多源多灶多期生烃与运聚成藏以及油气藏多期调整改造的复杂性,形成过程有多个关键时刻、而且系统间存在交叉、叠置与窜通。本文基于中国含油气系统形成与分布的复杂性,提出复合含油气系统的概念,总结其特征并提出相应划分与评价方法。建议从生烃灶确定开始,以顺藤摸瓜的方式,确定不同关键时刻,各成藏地质要素特征与空间组合关系,指出油气运移和聚集的空间范围。流体历史分析与盆地模拟等现代勘探技术的配套使用在复合含油气系统划分与评价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含油气系统 含油气盆地划分 中国 复合油气田
下载PDF
东海西湖凹陷油气地质条件及其勘探潜力 被引量:66
13
作者 叶加仁 顾惠荣 贾健谊 《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111-116,共6页
以现代油气地质理论为指导,系统分析了东海陆架盆地西湖凹陷的烃源岩、储集岩、盖层及圈闭等油气系统形成的基本要素,并探讨了油气勘探潜力和方向。研究表明,西湖凹陷具备大、中型油气田形成的基本油气地质条件,具有巨大的油气勘探潜力... 以现代油气地质理论为指导,系统分析了东海陆架盆地西湖凹陷的烃源岩、储集岩、盖层及圈闭等油气系统形成的基本要素,并探讨了油气勘探潜力和方向。研究表明,西湖凹陷具备大、中型油气田形成的基本油气地质条件,具有巨大的油气勘探潜力,勘探前景广阔,存在多个有利的油气勘探领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气系统 成藏要素 勘探潜力 勘探方向 西湖凹陷
下载PDF
石油地质理论新进展及其在拓展勘探领域中的意义 被引量:62
14
作者 赵文智 张光亚 王红军 《石油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1-7,12,共8页
近年来随着油气勘探工作的深入发展,陆续揭示了一系列有悖于传统石油地质理论的现象。对石油地质理论的产生,从以下几方面注入新思想:①富油气凹陷具有“满凹含油”特征,即由于优质烃源岩与席状砂体间互发育,在富油气凹陷内具有广泛的... 近年来随着油气勘探工作的深入发展,陆续揭示了一系列有悖于传统石油地质理论的现象。对石油地质理论的产生,从以下几方面注入新思想:①富油气凹陷具有“满凹含油”特征,即由于优质烃源岩与席状砂体间互发育,在富油气凹陷内具有广泛的成藏几率,可跳出“二级构造带”的概念,实现满凹勘探。②叠合盆地中、下部组合有悖于传统的石油地质特征,表现为:高压条件下生烃过程滞后,液态窗变宽变深,从而增加了在深层寻找液态烃的机会;历经多期变动的深层油气藏,其分布不完全遵从“源控论”;受早成藏、晚埋藏、超压抗压实、构造托举与盐岩“悬浮”以及次生作用的控制,深层有好储层;受多期叠加作用形成的二级构造带含油气性变化大;退火背景下,油气超晚期成藏。③由于高效天然气成藏取决于生烃、成藏过程及要素组合有效性的时空配置,因而将生烃热动力学过程引入气源灶评价,提出了高效气源灶概念,并建立了新的评价指标,提出了中国含油气盆地环境下有效成藏过程及优质要素保持机理和分布规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油地质理论 满凹含油论 叠合盆地 成藏特征 高效气源灶 高效成藏 油气勘探
下载PDF
断裂控烃理论与油气勘探实践 被引量:56
15
作者 罗群 《地球科学(中国地质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6期751-756,共6页
断裂控烃理论认为 ,断裂是叠合含油气盆地控制油气生运聚散和分布的根本原因 ;断裂与油气藏的关系是枝与果、藤与瓜的关系 ;科学的勘探思路是以断裂为基本线索 ,“沿枝 (断裂 )摘果 (油气藏 ) ,顺藤 (断裂 )摸瓜 (油气藏 )” .运用断裂... 断裂控烃理论认为 ,断裂是叠合含油气盆地控制油气生运聚散和分布的根本原因 ;断裂与油气藏的关系是枝与果、藤与瓜的关系 ;科学的勘探思路是以断裂为基本线索 ,“沿枝 (断裂 )摘果 (油气藏 ) ,顺藤 (断裂 )摸瓜 (油气藏 )” .运用断裂控烃理论研究表明 ,北塘凹陷塘沽潜山油源断裂发育 ,潜山油气藏成藏条件良好 ,值得重视 ;柴达木盆地的腹地控烃断裂发育 ,资源潜力巨大 ,具备形成大型、特大型油气藏的地质条件 ,为油气勘探大转移提供了依据 ;断裂控烃理论为HNFS凹陷找到了主力生排烃洼陷 ,开辟了新的油气勘探领域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断裂控烃理论 油气勘探 柴达木盆地 油气运聚 地质条件
下载PDF
中国克拉通盆地中央古隆起与油气勘探 被引量:61
16
作者 何登发 谢晓安 《勘探家(石油与天然气)》 1997年第2期11-19,共9页
中央古隆起是因裂谷(或坳陷)急剧沉降、均衡翘升形成的,后期常受到前缘隆起的叠加。中央古隆起有叠加、塌陷、残存三种基本类型,有整体升降与差异构造变形两种运动形式,古隆起对岩相具有控制作用。中央古隆起有利于油气聚集,隆起轴部及... 中央古隆起是因裂谷(或坳陷)急剧沉降、均衡翘升形成的,后期常受到前缘隆起的叠加。中央古隆起有叠加、塌陷、残存三种基本类型,有整体升降与差异构造变形两种运动形式,古隆起对岩相具有控制作用。中央古隆起有利于油气聚集,隆起轴部及上斜坡带是油气聚集的最佳部位,油气田常围绕主要不整合面分布。中央古隆起以古风化壳及其下伏碳酸盐岩、上覆砂岩体为主要勘探目的层,地层—岩性油气藏及披覆背斜油气藏为主要勘探目标。本文根据我国中央古隆起的勘探现状,提出了下一步的油气勘探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 隆起区 地质构造 油气勘探 克拉通盆地
下载PDF
中国含油气系统的基本特征与勘探对策 被引量:53
17
作者 赵文智 何登发 《石油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6期1-11,共11页
中国大陆处在西伯利亚板块、印度板块与太平洋板块之间 ,经受了古亚洲构造域、特提斯构造域与太平洋构造域构造演化的作用 ,形成盆地与造山带镶嵌分布的复杂格局。其中发育的沉积盆地多为不同阶段、不同性质的原型盆地叠加复合形成的多... 中国大陆处在西伯利亚板块、印度板块与太平洋板块之间 ,经受了古亚洲构造域、特提斯构造域与太平洋构造域构造演化的作用 ,形成盆地与造山带镶嵌分布的复杂格局。其中发育的沉积盆地多为不同阶段、不同性质的原型盆地叠加复合形成的多旋回盆地 ,主要有前陆 /克拉通、断陷 /坳陷与多期克拉通内坳陷三种叠合盆地类型。中国含油气系统的形成与演化明显受盆地地质结构的控制 ,表现为各类原型盆地都发育了独特的含油气系统 ,多期含油气系统在垂向上叠置、交叉与平面上并列或交叉 ,其中生成的油气受多期构造运动作用 ,发生窜通混聚 ,形成复合含油气系统。中国的复合含油气系统具有多源、多灶、多阶段生烃与多期成藏的特点 ,含油气系统之间常常发生叠置、交叉或贯通 ,形成了继承型、延变型与改造型等复合含油气系统类型 ,其中的油气成藏过程与分布相当复杂 ,超出了L B 马恭等已有的概念与方法。剖析中国复合含油气系统的特征 ,发展相应的评价技术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征 中国 含油气系统 对策 复合含油气系统 叠合盆地 油气勘探
下载PDF
从四川盆地解读中国南方海相碳酸盐岩油气勘探 被引量:54
18
作者 冉隆辉 谢姚祥 王兰生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289-294,共6页
四川盆地海相油气具有气多油少,油气层纵横向叠置展布,气田规模大小不一,储层总体致密、但不乏优质储层,油气田圈闭类型多样、以背斜圈闭为主5个鲜明的地质特点。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具有叠合盆地性质的海相碳酸盐岩发育区,克拉通沉积时... 四川盆地海相油气具有气多油少,油气层纵横向叠置展布,气田规模大小不一,储层总体致密、但不乏优质储层,油气田圈闭类型多样、以背斜圈闭为主5个鲜明的地质特点。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具有叠合盆地性质的海相碳酸盐岩发育区,克拉通沉积时期古隆起的形成与发展,准确查明海相储层分布和目的层局部构造地腹形态,坚持有目的层、不唯目的层、重在发现的重要技术原则和发展先进实用的勘探技术等影响海相油气勘探成效值得重视的5个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相碳酸盐岩 油气勘探 四川盆地
下载PDF
南方海相油气保存条件评价和勘探决策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被引量:55
19
作者 郭彤楼 楼章华 马永生 《石油实验地质》 CAS CSCD 2003年第1期3-9,共7页
南方海相油气保存条件研究中应该高度重视以下几个方面:a)避免被古油气藏牵着鼻子走,把着眼点从盆地边缘的背斜带高大构造以及断凹间隆升断块中寻找大油气田的思路中解放出来;b)油气地质,尤其是保存条件,具有明显的分割性;c)利用水文地... 南方海相油气保存条件研究中应该高度重视以下几个方面:a)避免被古油气藏牵着鼻子走,把着眼点从盆地边缘的背斜带高大构造以及断凹间隆升断块中寻找大油气田的思路中解放出来;b)油气地质,尤其是保存条件,具有明显的分割性;c)利用水文地质特征准确评价油气保存条件;d)深入研究沉积—埋藏和有机质热演化历史以及油气的生成、运移、聚集过程,分析油气分布规律。在重视大区域研究的基础上,已经有条件把研究和勘探的重点放在南北两个前陆盆地带上,以解决油气勘探中遇到的问题为核心,采用新思路、新方法、新理论,有针对性地开展研究工作,缩小包围圈,尽快找到有利于油气成藏、保存的地区,直接指导生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南方海相 油气保存条件 评价 油气勘探 决策 海相地层 水文地质
下载PDF
塔里木库车含油气系统油气成藏的主控因素及成藏模式 被引量:52
20
作者 田作基 张光亚 +2 位作者 邹华耀 李启明 皮学军 《石油勘探与开发》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5期12-16,共5页
库车前陆盆地在古生代被动陆缘和中生代陆内坳陷基础上发育 ,属于新生代陆内前陆盆地 ,内部发育多条东西向断裂带 ,最重要的构造样式是背斜和断层相关背斜 ,白垩纪末形成构造雏形 ,库车期—西域期定型。库车含油气系统具有丰富的油气资... 库车前陆盆地在古生代被动陆缘和中生代陆内坳陷基础上发育 ,属于新生代陆内前陆盆地 ,内部发育多条东西向断裂带 ,最重要的构造样式是背斜和断层相关背斜 ,白垩纪末形成构造雏形 ,库车期—西域期定型。库车含油气系统具有丰富的油气资源和优越的成藏条件 ,已发现克拉 2特大型气田等 8个油气田 ,不同构造带具有不同的成藏机制和成藏模式 ,需要采取不同的勘探策略。克拉苏构造带深、浅构造垂向变异显著 ,必须加强深层天然气藏的勘探 ,可以兼探浅层 ;依奇克里克构造带之依南地区勘探的重点应是寻找凝析气和湿气等天然气藏 ;依奇克里克背斜带应主要寻找背斜和断背斜型凝析油、黑油油藏 ;塔北轮台断隆带主要应寻找断背斜型凝析油气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库车前陆盆地 含油气系统 油气成藏 主控因素 成藏模式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