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62篇文章
< 1 2 1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植物与微生物对石油污染土壤修复的影响 被引量:33
1
作者 刘继朝 崔岩山 +1 位作者 张燕平 邹树增 《生态与农村环境学报》 CAS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80-83,共4页
为了研究生物对石油污染土壤的修复效果,在从石油污染土壤中筛选石油降解微生物的基础上,采用盆栽试验,进一步研究了4种植物和筛选到的微生物对石油污染土壤修复的影响。选择中原油田地区的原油和潮土,采取人工污染方法,设计石油污染水... 为了研究生物对石油污染土壤的修复效果,在从石油污染土壤中筛选石油降解微生物的基础上,采用盆栽试验,进一步研究了4种植物和筛选到的微生物对石油污染土壤修复的影响。选择中原油田地区的原油和潮土,采取人工污染方法,设计石油污染水平为15g·kg-1。试验设置3类处理,即单独添加微生物、单独种植植物(分别为向日葵、狗牙根、棉花、高丹草)、微生物分别与4种植物(向日葵、狗牙根、棉花、高丹草)组合。结果表明:在石油污染土壤中单独添加石油降解微生物,120d时,石油降解率达到67.0%;向日葵、狗牙根、棉花、高丹草对土壤中石油降解也具有一定效果,120d时,石油降解率分别达到38.23%、36.57%、40.67%、38.67%;添加微生物和种植植物联合对石油降解能力大小顺序为棉花+微生物>向日葵+微生物>狗牙根+微生物>高丹草+微生物。其中,棉花与微生物联合修复120d可以使污染土壤石油降解率达到85.67%,在各种处理中对污染土壤中石油的降解效果最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油污染 土壤 植物 微生物 生物修复
下载PDF
修复石油类污染地下水的PRB反应介质研究 被引量:27
2
作者 张莹 张玉玲 +2 位作者 张晟瑀 万玉玉 李浩旭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399-404,共6页
以石油类污染地下水为研究对象,选用颗粒活性炭、草炭土、粒径为1 mm和3 mm的页岩陶粒、泥岩陶粒、高岭土、聚乙烯醇、细砂和白砂等9种材料进行PRB反应介质筛选及其性能研究。筛选实验结果表明,草炭土去除地下水中总石油烃的效果最好;... 以石油类污染地下水为研究对象,选用颗粒活性炭、草炭土、粒径为1 mm和3 mm的页岩陶粒、泥岩陶粒、高岭土、聚乙烯醇、细砂和白砂等9种材料进行PRB反应介质筛选及其性能研究。筛选实验结果表明,草炭土去除地下水中总石油烃的效果最好;动态吸附实验结果表明,在吸附1 h时,草炭土去除总石油烃已经达到动态平衡;通过热处理改性,草炭土去除石油烃效果得到提高,在130℃、热处理2 h去除石油烃效果最好;颗分后吸附实验结果表明,在粒径<2 mm范围内,草炭土吸附效果均十分显著。在此基础上进行吸附石油烃前后草炭土的微观结构观察及理化性质分析。以上研究表明,草炭土作为PRB反应介质处理石油类污染地下水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油类污染 地下水 PRB反应介质 总石油烃 吸附 草炭土
下载PDF
地下水石油污染的原位空气曝气修复技术 被引量:10
3
作者 孟庆玲 马桂科 +2 位作者 张力文 张凤君 钱莉 《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2010-2015,共6页
针对东北某石油污染场地水文地质条件进行模拟,按照试验场地地层现状进行实验室缩放。选取苯和二甲苯作为目标石油污染物,采用电阻层析成像技术测定空气曝气技术的影响半径,研究非均质介质砾砂、粗砂和中砂条件下,空气曝气技术对苯和二... 针对东北某石油污染场地水文地质条件进行模拟,按照试验场地地层现状进行实验室缩放。选取苯和二甲苯作为目标石油污染物,采用电阻层析成像技术测定空气曝气技术的影响半径,研究非均质介质砾砂、粗砂和中砂条件下,空气曝气技术对苯和二甲苯的去除效果。实验结果表明:在非均匀介质中的影响半径不是围绕曝气井呈中心对称分布的,存在气体偏流和绕流现象。空气曝气技术(AS)对中砂层中苯和二甲苯的去除效果要比砾砂层和粗砂层的好;曝气15 d后,AS对苯和二甲苯的去除率分别为75.6%和71.3%。AS在去除污染物的过程中,存在明显的拖尾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气曝气 石油污染 地下水 电阻层析 影响半径 非均匀介质
下载PDF
生物表面活性剂在生物修复石油污染中的应用 被引量:10
4
作者 王洋 王秋玉 《中国农学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4期455-458,共4页
概述了生物表面活性剂在生物治理石油污染中的研究现状及可能的作用机制,肯定了生物表面活性剂在生物修复油污土壤和海洋中的积极作用,对其发展前景作了展望。
关键词 生物表面活性剂 生物修复 石油污染 土壤 微生物
下载PDF
化学修饰型PRB反应介质草炭土的制备及性能 被引量:2
5
作者 党江艳 张玉玲 董甜姿 《吉林大学学报(理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383-388,共6页
选用11种化学试剂对渗透性反应墙(PRB)反应介质草炭土进行修饰,并分析吸附前后草炭土的微观结构.结果表明:经HCl,NaOH,CH3COOH,Mg2+,Na3C6H5O7和PO3-4修饰后的草炭土吸附总石油烃(TPH)的能力降低;经Ca2+,Fe3+,Cu2+,乙二胺四乙酸(EDTA)... 选用11种化学试剂对渗透性反应墙(PRB)反应介质草炭土进行修饰,并分析吸附前后草炭土的微观结构.结果表明:经HCl,NaOH,CH3COOH,Mg2+,Na3C6H5O7和PO3-4修饰后的草炭土吸附总石油烃(TPH)的能力降低;经Ca2+,Fe3+,Cu2+,乙二胺四乙酸(EDTA)和腐植酸修饰后的草炭土吸附TPH的能力升高,其中,经0.100mol/L Ca2+修饰后的草炭土去除地下水中TPH为92.26%,其吸附规律符合Langmuir等温吸附方程,理论最大吸附量为2.04g/g;吸附动力学规律遵循准二级动力学方程,吸附60min后达到动态平衡;草炭土通过物理吸附和化学吸附去除石油污染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草炭土 石油污染 地下水 渗透性反应墙修复 化学试剂
下载PDF
石油污染土壤的修复技术研究现状及展望 被引量:126
6
作者 陆秀君 郭书海 +1 位作者 孙清 梁成华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2003年第1期63-67,共5页
概述了当前土壤石油污染的危害及其现状 ,介绍了主要的石油污染土壤修复技术及适用范围。同时指出在石油污染土壤的治理过程中 ,应注意传统方法与生物修复方法相结合 ,发挥各自优点 ,综合考虑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
关键词 土壤污染 石油污染 危害 修复技术 危害 综合效益
下载PDF
土壤的石油污染 被引量:115
7
作者 任磊 黄廷林 《农业环境保护》 CSCD 2000年第6期360-363,共4页
综述了土壤石油污染的研究方法 ,石油类物质进入土壤的途径、存在形态及其在土壤环境中的归宿。同时指出 ,在进行土壤污染研究中 ,首先必须正确选择研究对象 ;然后要对污染方式做深入的调查 ,以确定其在土壤中的分布方式 ;最后 ,根据石... 综述了土壤石油污染的研究方法 ,石油类物质进入土壤的途径、存在形态及其在土壤环境中的归宿。同时指出 ,在进行土壤污染研究中 ,首先必须正确选择研究对象 ;然后要对污染方式做深入的调查 ,以确定其在土壤中的分布方式 ;最后 ,根据石油类物质在环境中的迁移转化途径 ,结合不同污染现场的实际情况 ,制定科学合理的污染防治规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 石油污染 污染方式 污染物迁移 存在形态
下载PDF
土壤微生物处理石油污染的研究 被引量:96
8
作者 何良菊 魏德洲 张维庆 《环境科学进展》 CSCD 1999年第3期110-115,共6页
本文概述了石油污染土壤微生物处理的几种方法、生物降解机制以及这一领域的研究成果、研究现状。
关键词 石油污染 土壤 生物恢复 微生物处理
原文传递
土壤的石油污染研究进展 被引量:76
9
作者 孙清 陆秀君 梁成华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2002年第5期390-393,共4页
当今土壤的石油污染是一种较为普遍的现象。土壤石油污染的治理是学术界研究的热点领域。从石油污染的微生物降解、在土壤中的吸附、解吸与迁移、对作物的影响及生物修复方面介绍了国内外的有关研究现状及其发展趋势。
关键词 土壤 石油污染 微生物降解 污染物迁移 生物修复
下载PDF
H_2O_2在石油污染土壤微生物治理过程中的作用 被引量:54
10
作者 魏德洲 秦煜民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5期429-432,共4页
为探讨缩短石油污染土壤微生物治理过程的有效途径,采用生物泥浆法,系统地研究了H2O2对土壤中烃类污染物微生物降解速度的影响。结果表明,H2O2既可直接氧化一部分烃类污染物,又可为微生物的氧化过程提供充足的电子受体,强... 为探讨缩短石油污染土壤微生物治理过程的有效途径,采用生物泥浆法,系统地研究了H2O2对土壤中烃类污染物微生物降解速度的影响。结果表明,H2O2既可直接氧化一部分烃类污染物,又可为微生物的氧化过程提供充足的电子受体,强化它们对烃类污染物的氧化降解作用,通过添加适量的H2O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油 污染土壤 微生物治理
下载PDF
石油污染土壤的生物修复技术及微生物生态效应 被引量:54
11
作者 杨茜 吴蔓莉 +2 位作者 聂麦茜 王婷婷 张明辉 《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1856-1863,共8页
利用投菌法和生物刺激法对陕北子长石油污染土壤进行微生物修复研究.通过利用红外分光光度法测定不同处理方法对石油烃的去除效果确定了修复陕北石油污染土壤的最佳方案.修复过程中利用最大可能计数法(MPN)、PCR-琼脂糖电泳法、PCR-DGG... 利用投菌法和生物刺激法对陕北子长石油污染土壤进行微生物修复研究.通过利用红外分光光度法测定不同处理方法对石油烃的去除效果确定了修复陕北石油污染土壤的最佳方案.修复过程中利用最大可能计数法(MPN)、PCR-琼脂糖电泳法、PCR-DGGE法分别测定了石油烃降解菌数目、催化基因、土壤微生物多样性对土壤微生物生态效应进行研究.结果发现石油污染土壤不同生物处理修复效果为:生物刺激(加入N、P营养物质)>生物强化(投加降解菌)>其他.土壤中石油烃降解率与可降解石油烃的催化基因含量之间存在正相关关系,修复过程中土壤中的石油烃和烷烃降解菌数量显著多于多环芳烃降解菌数量,投加外源降解菌SZ-1可以显著提高土壤细菌群落的多样性.研究结果有助于深入理解生物修复石油土壤过程中的微生物生态效应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油污染土壤 微生物修复 催化基因 土壤微生物群落多样性 最大可能计数法(MPN) PCR-DGGE
原文传递
石油污染土壤长料堆式异位生物修复技术研究 被引量:37
12
作者 姜昌亮 孙铁珩 +6 位作者 李培军 张春桂 张海荣 马学军 姚德明 杨桂芬 杨桂芬 《应用生态学报》 CAS CSCD 2001年第2期279-282,共4页
应用长料堆式处理技术在长 2 0m、宽 10m的实用规模预制床上对辽河油田不同类型原油污染土壤进行了处理 .处理工程设 8个长条状堆料单元 ,每个堆料单元长 8m、宽 2m、高 0 .35m .当稀油、稠油和高凝油污染土壤中石油烃总量 (TPH)为 4.16... 应用长料堆式处理技术在长 2 0m、宽 10m的实用规模预制床上对辽河油田不同类型原油污染土壤进行了处理 .处理工程设 8个长条状堆料单元 ,每个堆料单元长 8m、宽 2m、高 0 .35m .当稀油、稠油和高凝油污染土壤中石油烃总量 (TPH)为 4.16~ 7.72 g·10 0 g-1土时 ,经过 5 3d的运行 ,TPH去除率 45 .19%~ 5 6 .74% .本研究为石油污染土壤异位生物修复实用化提供了技术支持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油污染土壤 堆制 生物修复
下载PDF
真菌-细菌修复石油污染土壤的协同作用机制研究 被引量:47
13
作者 韩慧龙 汤晶 +2 位作者 江皓 张敏莲 刘铮 《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189-195,共7页
提出并研究了真菌和细菌协同强化原位修复石油污染土壤.从中原油田石油污染土壤中筛选出刺孢小克银汉霉菌(Cunninghamella echinulata)和阴沟肠杆菌(Enterobacter cloacae),在泥浆体系中考察了Cun.echinulata和E.cloacae的生长及其对石... 提出并研究了真菌和细菌协同强化原位修复石油污染土壤.从中原油田石油污染土壤中筛选出刺孢小克银汉霉菌(Cunninghamella echinulata)和阴沟肠杆菌(Enterobacter cloacae),在泥浆体系中考察了Cun.echinulata和E.cloacae的生长及其对石油烃的降解过程.结果表明,混合培养体系中细菌和真菌的数量最高分别为其纯培养体系的3倍和20倍,细胞衰亡则被明显推迟;混合培养体系中石油烃的去除率高于真菌和细菌纯培养体系石油烃去除率的总和;采用多次接种新鲜菌种的培养方式能够强化混合培养体系对石油烃的降解.在石油烃污染土壤中接入由Cun.echinulata和E.Cloacae所组成的真菌-细菌微生物制剂实施原位修复,结果表明,Cun.echinulata和E.Cloacae的生长及其对石油烃的降解不受土著微生物的抑制,最适工艺条件为:水和木屑含量分别为25%和6%(质量分数),Cun.echinulata和E.cloacae接种量分别为2.5×104和2.5×107CFU/g.接种上述真菌-细菌40 d后石油烃去除率可达约65%,而土著微生物对石油烃去除率为16.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强化 生物修复 石油污染土壤 刺孢小克银汉霉菌 阴沟肠杆菌 协同降解
下载PDF
石油污染土壤生物降解生态条件研究 被引量:23
14
作者 顾传辉 陈桂珠 《生态科学》 CSCD 2000年第4期67-72,共6页
生物治理是石油污染土壤主要的有效的治理方法。微生物、污染物及环境等方面的因素都影响着生物降解效率。通过最佳生物降解条件的研究 ,提出了提高生物降解效率的措施。
关键词 油污土壤 微生物 降解条件 生态条件
下载PDF
表面活性剂对石油污染物生物降解的影响 被引量:23
15
作者 魏德洲 秦煜民 《东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2期125-127,共3页
为了探讨加速石油污染土壤微生物治理过程的有效途径,采用生物泥浆法,研究了油酸钠和十二胺对石油污染土壤微生物治理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阴离子型表面活性剂油酸钠能明显促进石油污染物的微生物降解过程,大幅度提高微生物的除油... 为了探讨加速石油污染土壤微生物治理过程的有效途径,采用生物泥浆法,研究了油酸钠和十二胺对石油污染土壤微生物治理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阴离子型表面活性剂油酸钠能明显促进石油污染物的微生物降解过程,大幅度提高微生物的除油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面活性剂 土壤污染 微生物降解
下载PDF
表面活性剂对不同石油降解菌除油影响的研究 被引量:16
16
作者 张丽芳 姜承志 李东辉 《沈阳工业学院学报》 2001年第4期79-83,共5页
利用从辽河油田中分离出的四株高效降解石油菌进行研究 ,探讨了表面活性剂对 4株菌除油率的影响 .试验结果表明阴离子型表面活性剂十二烷基苯磺酸钠对不同菌株的除油率有抑制作用 ,当浓度达到50 0 mg/ L 时 ,无色杆菌 ( Achromobacter s... 利用从辽河油田中分离出的四株高效降解石油菌进行研究 ,探讨了表面活性剂对 4株菌除油率的影响 .试验结果表明阴离子型表面活性剂十二烷基苯磺酸钠对不同菌株的除油率有抑制作用 ,当浓度达到50 0 mg/ L 时 ,无色杆菌 ( Achromobacter sp.)和黄杆菌 ( Flavobacteriumsp.)几乎无除油效果 .而非离子型曲拉通 X- 1 0 0同样也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认为这种抑制是由于本试验中采用表面活性剂对细菌有毒性作用引起的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面活性剂 菌株 微生物治理 除油率 石油降解 土壤污染
下载PDF
应用生物修复技术处理石油污染土壤 被引量:21
17
作者 秦煜民 魏有权 隋智慧 《石油与天然气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6期333-335,共3页
对辽河油田石油污染土壤进行微生物修复的可行性进行了试验研究。分离出4种对石油污染物有降解作用的细菌。研究表明:加入适当的N、P元素可加速生物降解;在H2O2和油酸钠的用量分别为8 850 mg/l和166 mg,/l时,24天内的生物除油率可达48%... 对辽河油田石油污染土壤进行微生物修复的可行性进行了试验研究。分离出4种对石油污染物有降解作用的细菌。研究表明:加入适当的N、P元素可加速生物降解;在H2O2和油酸钠的用量分别为8 850 mg/l和166 mg,/l时,24天内的生物除油率可达48%;原土壤的pH值对细菌活性的影响不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油污染 土壤修复 生物修复 土壤污染
下载PDF
固定化微生物应用于生物修复石油污染土壤 被引量:27
18
作者 张秀霞 耿春香 +2 位作者 房苗苗 吴伟林 单宝来 《石油学报(石油加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409-414,共6页
从石油污染土样中筛选和纯化了2株降解石油污染物的高效微生物菌株H和F,以它们为生物活性物质,采用生物大分子仿生合成出的纳米多孔SiO2为载体,通过表面吸附固定化方法将其固定,制备出固定化微生物。将固定化微生物应用于含有石油污染... 从石油污染土样中筛选和纯化了2株降解石油污染物的高效微生物菌株H和F,以它们为生物活性物质,采用生物大分子仿生合成出的纳米多孔SiO2为载体,通过表面吸附固定化方法将其固定,制备出固定化微生物。将固定化微生物应用于含有石油污染物土壤的生物修复。结果表明,该固定化微生物对石油污染物50 h一次降解率高达96.2%;通过8次的反复实验,50 h的原油降解效果保持在85%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固定化微生物 生物修复 石油污染土壤
下载PDF
污染土壤石油生物降解与调控效应研究 被引量:26
19
作者 钟毅 李广贺 +2 位作者 张旭 金文标 杜譞 《地学前缘》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128-133,共6页
为考察修复过程中土壤石油降解效应,选用中国北方某油田区现场的原油污染土壤,进行了投加除油菌、调节氮磷营养含量和水分含量等强化措施的修复试验。经过180d修复,结果表明,土壤石油污染物去除率达70.6%,去除速率达0.15g·... 为考察修复过程中土壤石油降解效应,选用中国北方某油田区现场的原油污染土壤,进行了投加除油菌、调节氮磷营养含量和水分含量等强化措施的修复试验。经过180d修复,结果表明,土壤石油污染物去除率达70.6%,去除速率达0.15g· kg^-1·d^-1,与自然条件相比,石油污染物半袁期由929d减少为103d。饱和烃去除率占总石油去除的75%以上,主要为十八烷、二十七烷、二十九烷、三十一烷与三十四烷。初期投菌对石油污染土壤的生物修复具有快速启动作用,但后期多次投菌对生物修复的促进作用不明显。对氮磷营养水平的适当调节有利于生物修复进行,本试验中对除油菌生长和石油去除最有利的有效态碳氮比为C:N=100:1~50:1。在石油去除过程中,土壤石油去除速率的变化与除油菌数量变化趋势基本一致,表明微生态环境调控对于污染土壤中的石油降解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油污染土壤 生物降解 除油菌 营养水平
下载PDF
黄土地区石油类污染物的径流污染模拟及模型预测 被引量:17
20
作者 黄廷林 任磊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4期345-348,共4页
在土壤石油污染负荷为 721-16060 mg/kg、暴雨强度为 0.5-1.70mm/min的条件下进行了室内径流污染模拟试验研究.结果表明,随土壤石油污染负荷的提高,产流量与释放至水中的污染物浓度均增大,但产沙量降... 在土壤石油污染负荷为 721-16060 mg/kg、暴雨强度为 0.5-1.70mm/min的条件下进行了室内径流污染模拟试验研究.结果表明,随土壤石油污染负荷的提高,产流量与释放至水中的污染物浓度均增大,但产沙量降低;随暴雨强度的增大,产流、产沙、产污的强度均提高.试验条件下释放于水中的石油污染物浓度可高达1.56-15.6mg/L,由此进一步表明,暴雨径流对水体造成的石油污染不可轻视.在试验研究基础上,建立了径流污染过程的稳态产流、产沙、产污模型;应用该组模型对土壤石油污染负荷为 7050mg/kg和不同雨强下的径流污染进行了预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油污染 径流污染模型 黄土地区 土壤监测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