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1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跨学科视域中的统一语境论 被引量:15
1
作者 吕公礼 关志坤 《外语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1-14,共14页
本文从跨学科视域探讨语境普遍性的依据和统一语境论的基本理论形态。文章从社会学、语言学、语言哲学、诠释学及人工智能五大学科群出发 ,系统回视了语境观念的形成和理论形态的演化 ,认为语境的普遍性反映了人的存在的同生态 ,而语境... 本文从跨学科视域探讨语境普遍性的依据和统一语境论的基本理论形态。文章从社会学、语言学、语言哲学、诠释学及人工智能五大学科群出发 ,系统回视了语境观念的形成和理论形态的演化 ,认为语境的普遍性反映了人的存在的同生态 ,而语境观念的多样性源于理论主体观察和切入语言活动的视角和方法的差异 ,语境统一性的基础是wh-变元笛卡儿组合定义的语用信息原型空间和非原型空间的结构形态 ,语境作为“语项”与“境项”的二元化切分过程 ,植根于主体最基本的认知心理机制和信息加工策略。语境是语言学的元理论范畴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跨学科视域 语境普遍性 信息空间结构 二元化 统一语境论
原文传递
协商民主:西方观点与中国语境 被引量:6
2
作者 李强彬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81-88,共8页
协商民主理论的兴起和发展在中西方有其各自特定的社会背景和理论诉求。西方学者对协商民主的阐述极大地推动了民主理论的发展,为改善和提升政治与政策过程的品质提供了新的路径。在中国语境下,协商民主的价值和定位还存在不少争论。但... 协商民主理论的兴起和发展在中西方有其各自特定的社会背景和理论诉求。西方学者对协商民主的阐述极大地推动了民主理论的发展,为改善和提升政治与政策过程的品质提供了新的路径。在中国语境下,协商民主的价值和定位还存在不少争论。但可以肯定,协商民主在中国的发展有其现实的实践需求和理论需要。面对中国政治、经济、社会发展的特定背景,协商民主的发展特别需要开掘其"治理"层面的价值和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协商民主 西方观点 中国语境
原文传递
我国深度学习研究二十年透视 被引量:6
3
作者 司刊的尔·司马义 王怀波 《开放学习研究》 2020年第4期1-9,26,共10页
近年来,受《地平线报告》的影响,以“注重批判理解、强调信息整合、促进知识建构、着意迁移应用、面向问题解决”为标志的深度学习引起我国学习科学领域研究者的广泛关注。为了更好地透视我国深度学习研究现状与进展,借助CiteSpace知识... 近年来,受《地平线报告》的影响,以“注重批判理解、强调信息整合、促进知识建构、着意迁移应用、面向问题解决”为标志的深度学习引起我国学习科学领域研究者的广泛关注。为了更好地透视我国深度学习研究现状与进展,借助CiteSpace知识图谱分析法和内容分析法,从发展脉络、研究进展与未来走向三个方面对我国近二十年深度学习相关文献进行深入分析。研究发现:①我国深度学习研究的发展可以概括为三个阶段,即早期萌芽阶段、中期发展阶段和近期爆发阶段。每个阶段兴起与交替,勾勒出我国深度学习研究发展的脉络。②我国深度学习研究依旧以理论研究和实践应用为主,并且通过二者的相互影响,共同促进深度学习的发展。③多样化应用范围,满足不同层次策略需求;智能化环境设计,促进深度学习发生;立体化评价体系以及最大化技术优势,是未来我国深度学习研究需要重点关注的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习科学 深度学习 研究透视 发展脉络
下载PDF
数字化情境下如何激活企业创新韧性——稳定性与灵活性二元视角
4
作者 侯光文 刘青青 《科技进步与对策》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7期97-105,共9页
数字化转型作为促进制造企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途径,能够有效辅助企业获取知识、信息,进而丰富研发资源。同时,数字化转型可以推动企业利用数字技术加速产品创新、服务创新和流程创新,基于数字平台优化企业商业模式。实践中,对技术创新... 数字化转型作为促进制造企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途径,能够有效辅助企业获取知识、信息,进而丰富研发资源。同时,数字化转型可以推动企业利用数字技术加速产品创新、服务创新和流程创新,基于数字平台优化企业商业模式。实践中,对技术创新具有较强依赖性的科创企业会频繁遭受不确定性事件的冲击。因此,如何应对数字化情境下涌现的“数字化悖论”,实现有韧性的可持续创新,成为企业亟待解决的现实问题。根据危机管理三阶段模型,结合动态能力、创新管理以及组织管理相关理论搭建分析框架,对企业创新韧性构成要素进行检验。结果发现:企业创新韧性是多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数字化情境中,管理者需要对常规性活动和创造性活动进行统筹,在知识、能力等要素开发与探索间寻求平衡;在注重创新的稳定性时,培育数字化协同能力并开展分布式创新;在注重创新的灵活性时,培育数字化感知能力并开展颠覆式创新。由此,根据不同战略定位与实践需求,企业应设计合理的管理与决策模式以激活创新韧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新韧性 二元视角 危机管理 数字化情境
下载PDF
语用学综观论:话语分析的理论基础与应用 被引量:5
5
作者 蒋红柳 《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122-130,共9页
话语分析在对语句或语篇的研究中,以分析具体交际语境中语句的真实语义为主要目的。语用学综观论主张从认知、社会和文化的整体范畴,围绕语言的可变性、协商性和适应性来观察研究语言的使用与选择。话语分析与语用学在探讨具体语境中的... 话语分析在对语句或语篇的研究中,以分析具体交际语境中语句的真实语义为主要目的。语用学综观论主张从认知、社会和文化的整体范畴,围绕语言的可变性、协商性和适应性来观察研究语言的使用与选择。话语分析与语用学在探讨具体语境中的言语使用、话语意义传递等涉及言语交际互动领域多有交叉并有许多共同的研究课题。在分析言语使用时如能从这两个研究领域出发统合运用,可对所考察的话语有更加全面的解读。而以语用学综观的语言使用"三特性"来分析交际语境中的话语选择与表达,经由语用学综观的研究路径达至话语活动的微观分析解释层面,可以对话语样本做出可信的分析解释,为话语分析提供更为坚实的理论基础和具有说服力的分析解释工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话语分析 语用学综观论 语言使用 交际语境
下载PDF
高低密度多维视角多元信息融合人群计数方法
6
作者 孟月波 陈宣润 +2 位作者 刘光辉 徐胜军 李彤月 《控制与决策》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181-189,共9页
针对人群密度在二维图像中随图像视角变化呈现较大差异、特征空间多尺度信息丢失等问题,提出一种多维视角多元信息融合(MDPMIF)的人群密度估计方法.首先,由“上-左-右-下”的方向对视角变化进行信息编码,通过递进聚合方式捕获深层次全... 针对人群密度在二维图像中随图像视角变化呈现较大差异、特征空间多尺度信息丢失等问题,提出一种多维视角多元信息融合(MDPMIF)的人群密度估计方法.首先,由“上-左-右-下”的方向对视角变化进行信息编码,通过递进聚合方式捕获深层次全局上下文信息,同步提取多维度视角的尺度关系特征;然后,设计联合学习策略获取全局尺度关系特征,并将全局上下文表达、全局尺度关系特征集成,得到更全面的视角变换描述;最后,采用语义嵌入方式实现高、低阶特征相互补充,增强输出密度图的质量.同时,真实场景下的人群聚集模式存在差异,单纯密度图方法易对图像中的低聚集部分造成人群计数高估,基于此,提出一种高低密度多维视角多元信息融合人群计数网络.设计高低密度区分策略对MDPMIF输出进行高低密度区域自适应划分,高密区域保持MDPMIF网络估计结果,低密区域采用检测方法实现人群计数修正,提高模型的鲁棒性.实验结果表明,所提出方法的性能优于对比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群计数 视角变化 高低密度区分 特征融合 上下文信息 尺度信息
原文传递
语篇连贯和人称叙事对外语学习者阅读推论表现的影响
7
作者 蔡晨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 2023年第2期74-87,共14页
本研究以140名非英语专业大学一年级学生为研究对象,探究文本因素对其英语阅读推论表现的影响。研究发现:(1)相较于因果倒叙的文本情境,受试在因果顺叙的文本情境下的阅读推论表现更优,该情境能让学习者花费较少的认知资源对语篇事件的... 本研究以140名非英语专业大学一年级学生为研究对象,探究文本因素对其英语阅读推论表现的影响。研究发现:(1)相较于因果倒叙的文本情境,受试在因果顺叙的文本情境下的阅读推论表现更优,该情境能让学习者花费较少的认知资源对语篇事件的因果关系进行加工;(2)第一人称叙事的优势效应需要在情节相对简单的中短篇语境中才会凸显,它能帮助学习者更积极地对语篇的情境模式展开推论;(3)在对学习者阅读推论表现的影响方面,语篇连贯和人称叙事存在交互作用。在因果顺叙语篇中,受试在第一人称叙事中的阅读推论表现要优于第三人称叙事。研究结果加深了阅读推论领域有关文本有效性的认识,厘清了语篇连贯和人称叙事在阅读推论中的影响机制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语篇连贯 人称叙事 阅读推论表现 因果顺叙 因果倒叙 EFL语境 大学英语阅读教学
下载PDF
美国华裔小说的男性视野及父子关系 被引量:2
8
作者 孙静波 《求是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118-122,共5页
在美国华裔文学作品中,华裔的文化身份建构是通过男性视野和女性视野两个谱系进行的。以赵健秀和李健孙为代表的华裔男性作家致力于重塑父系英雄传统和华裔男子的阳刚之气,旨在打破美国主流社会对华裔男子"女性化"的刻板印象... 在美国华裔文学作品中,华裔的文化身份建构是通过男性视野和女性视野两个谱系进行的。以赵健秀和李健孙为代表的华裔男性作家致力于重塑父系英雄传统和华裔男子的阳刚之气,旨在打破美国主流社会对华裔男子"女性化"的刻板印象。作家们对男性主体及不同父子关系类型的描写揭示了不同的中西方文化内核,以及新旧移民在异质文化中所面临的困惑、矛盾和挣扎。在当今全球化语境下,这些研究和思考对今后的父子关系的定位和走向,以及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具有现实和学术的双重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国华裔文学 男性视野 父子关系 刻板形象 阳刚之气 全球化语境
下载PDF
语境视角下众包翻译汉译失误研究——以《哈利·波特与死亡圣器》为例 被引量:1
9
作者 宋英 《昆明学院学报》 2018年第4期125-132,共8页
基于功能语言学语境视角,以众包翻译作品《哈利·波特与死亡圣器》中译本为研究对象,从语篇语境、情景语境和文化语境等三个层面对译作中的汉译失误进行分析,发现其汉译失误主要表现在衔接与连贯失误、情景语境转换失败和源语文化... 基于功能语言学语境视角,以众包翻译作品《哈利·波特与死亡圣器》中译本为研究对象,从语篇语境、情景语境和文化语境等三个层面对译作中的汉译失误进行分析,发现其汉译失误主要表现在衔接与连贯失误、情景语境转换失败和源语文化语境传递不成功等方面,而出现这些失误的根源在于译者未能充分理解和把握原作的三个语境,因此在译文中未能准确传达原作的概念、人际或语篇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语境视角 众包翻译 汉译失误 情景语境 文化语境 哈利·波特与死亡圣器
下载PDF
视角与主题:“变迁”语境中的哈萨克族婚姻家庭关系研究 被引量:2
10
作者 肖建飞 《伊犁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3年第4期16-22,共7页
有关新疆少数民族婚姻家庭关系领域的研究,存在着极为明显的关注差异与关注失调,哈萨克族相关文献较少,且多以"变迁"为研究主题。近三十年间,哈萨克族婚姻家庭关系研究进展表现在:其一,关注视角从历史文献转向生活实践;其二,&... 有关新疆少数民族婚姻家庭关系领域的研究,存在着极为明显的关注差异与关注失调,哈萨克族相关文献较少,且多以"变迁"为研究主题。近三十年间,哈萨克族婚姻家庭关系研究进展表现在:其一,关注视角从历史文献转向生活实践;其二,"变迁"主题之下出现了两类研究,即婚姻家庭变迁的整体进步叙事与反思、修正的婚姻家庭沿革叙事。哈萨克族婚姻家庭关系的重要环节、社会网络、国家权力作用,可作为丰富认知和深化理论的增长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哈萨克族 婚姻家庭关系 视角 主题 “变迁”语境
下载PDF
西方文论研究与翻译视野 被引量:2
11
作者 曹丹红 《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146-154,共9页
近期,国内的西方文论研究开始出现反思趋势,西方文论本身也成为反思对象之一。反思过程中出现了对西方文论的一些误读,原因之一在于部分研究者可能忽略了自身研究奠基于译文之上的事实,将译文直接等同于原文,因而也可以说是翻译视野的... 近期,国内的西方文论研究开始出现反思趋势,西方文论本身也成为反思对象之一。反思过程中出现了对西方文论的一些误读,原因之一在于部分研究者可能忽略了自身研究奠基于译文之上的事实,将译文直接等同于原文,因而也可以说是翻译视野的缺失。在西方文论研究中引入翻译视野,即意味着基于译本进行的文论研究须与译本拉开一定的距离。翻译视野又包括转换意识、语境意识、差异意识三重内涵。转换意识即意识到译文是语言转换的结果,同时意识到由转换所导致的信息不对称性;语境意识是指意识到西方文论扎根的特定时空的文化形态及理论家的认知形态;差异意识是指对原作与译作所处时空差异的意识。翻译视野促使我们主动去了解西方文论在原语语境中的起源及发展,辩证地探讨其在译语语境中的适用性,有助于我们在西方文论译介热持续上升的今天,真正深入地理解与反思西方文论的内涵,更好地吸取其精华,批判其糟粕,推动中国文学与文化研究的发展,建构中国自己的理论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方文论 翻译视野 转换意识 语境意识 差异意识
原文传递
“庭院”意象的性别视角与时代语境隐喻--试以宋代、清代闺情诗词作比 被引量:2
12
作者 李青青 伏俊琏(指导) 《龙岩学院学报》 2018年第3期120-125,共6页
"庭院"这一审美意象在宋朝、清朝两代闺情诗词中被广泛书写,展现闺阁生活,传达闺中情怀。比较程垓《摸鱼儿》与王琼瑶《次韵早秋杂兴》中的"庭院"描写,发现"庭院"意象的所指及附加色彩不仅受到作家本人... "庭院"这一审美意象在宋朝、清朝两代闺情诗词中被广泛书写,展现闺阁生活,传达闺中情怀。比较程垓《摸鱼儿》与王琼瑶《次韵早秋杂兴》中的"庭院"描写,发现"庭院"意象的所指及附加色彩不仅受到作家本人经历、创作风格等的影响而产生不同,而且也受到历史文化语境的影响,在宋、清两种不同时代背景下呈现出迥异的风格,同时也受到性别视角的影响,折射出男女文人各自独特的文化心理与审美观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闺情诗词 庭院 性别视角 时代语境
下载PDF
TOWARDS A GLOBAL UNDERSTANDING OF THE HUMANE TREATMENT OF CAPTURED ENEMY FIGHTERS
13
作者 Suzannah Linton 《Frontiers of Law in China-Selected Publications from Chinese Universities》 2017年第2期217-277,共61页
The prevailing narrative instructs us that humane treatment of captured enemy fighters is down to white knights from the western parts of the European continent with their codes of chivalry, or alternatively, the Swis... The prevailing narrative instructs us that humane treatment of captured enemy fighters is down to white knights from the western parts of the European continent with their codes of chivalry, or alternatively, the Swiss businessman Henri Dunant. This contribution challenges that narrative for overlooking, or being ignorant of, the way that societies around the world have approached the matter of the captured enemy fighter. Traces of some of the critical principles about humane treatment that we see in our present law can actually be found in much older societies from outside of Europe. A more accurate and representative way of understanding humanitarianism in the treatment of captured enemy fighters can and must be crafted, with the prevailing Euro-centric account balanced with practices, cultures and faiths from elsewhere. The quest to achieve more humane treatment in armed conflict is first and foremost a battle of the intellect. Narratives and conceptualisations that are more inclusive, recognising and appreciating of the ways of the rest of the world are likely to be more effective in communicating humanitarian ideals. This work adopts a new method of approaching the richness and diversity of the treatment of captured enemy fighters over time and space. This new framework of analysis uses six cross-cutting themes to facilitate a broader international and comparative perspective, and develop a more sophisticated level of understanding. The first theme is how older and indigenous societies approached the matter of captured enemy fighters. The second focuses on religions of the world, and what they teach or require. The third section examines the matter of martial practices and codes of ethics for combatants in certain societies. The fourth category engages with colonisation and decolonisation, and regulation (or non-regulation) of the treatment of captives of war. Fifth is the issue of modernisation and the impact it has had on armed forces and fighters, including on the treatment of captives. The final issu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nternational Law International Humanitarian Law capture ENEMY fighters captured enemy fighters prisoners of war humane treatment slavery ransom exchange killing abuse ancient societies indigenous people Hammurabi's Code religion Christianity Islam Hinduism Judaism Buddhism Sikhism martial codes ethical codes cultural norms Japan India West Africa East Africa CRUSADES Western Europe USA Henri Dunant colonisation decolonisation wars of national liberation Geneva Conventions1949 Additional Protocol Additional Protocol context evolution modemisation codification global understanding new perspective
原文传递
全球视野下架上艺术的当代发展——基于8届北京双年展的实践
14
作者 梁喆 《美术》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13-18,22,共7页
自2003年首届中国北京国际美术双年展成功举办以来,至今已举办8届,2022年将迎来第九届。从历届北京双年展来看,其策展理念是以国际视野关注架上艺术的当代延伸并展现各国艺术之间的交流互鉴,提出了对当代艺术发展的不同见解,也获得了国... 自2003年首届中国北京国际美术双年展成功举办以来,至今已举办8届,2022年将迎来第九届。从历届北京双年展来看,其策展理念是以国际视野关注架上艺术的当代延伸并展现各国艺术之间的交流互鉴,提出了对当代艺术发展的不同见解,也获得了国内外越来越多的认同。文章通过对前8届北京双年展的历史梳理、在世界语境和社会语境下观察展览主题与作品的关系及其所产生的影响3部分的论述,呈现了全球视野下北京双年展所展示的架上艺术的当代发展和关于世界艺术发展的另一种思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京双年展 架上艺术 当代艺术 当代性 全球视野 社会语境
原文传递
发话人视点与日语人称的语用制约 被引量:1
15
作者 李素杰 《山东外语教学》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47-51,共5页
日语是发话人视点的语言,其中部分词汇本身附有人称限制标识。表达感情色彩的形容词及形容动词用于叙述第三人称行为时,需要添加发话人主观态度的语态,体现了自我是语言主体认知的原点。被动句中的主体认知视点,授受表达中基于发话人视... 日语是发话人视点的语言,其中部分词汇本身附有人称限制标识。表达感情色彩的形容词及形容动词用于叙述第三人称行为时,需要添加发话人主观态度的语态,体现了自我是语言主体认知的原点。被动句中的主体认知视点,授受表达中基于发话人视点的人称制约及相关动词的选择使用等,一方面反映了内外、上下、尊卑、亲疏等社交关系语境下的人称转换,更主要反映出交际活动中动态语境下交际完成的语言选择及顺应的语用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话人视点 人称代词 语用制约 交际语境
下载PDF
多识前古,贻鉴将来:历史作用的理论化及在中国情境中的应用 被引量:1
16
作者 王砚羽 Jun Xia 《管理学季刊》 CSSCI 2018年第3期36-45,共10页
“历史如何影响未来”是组织和管理领域的重要议题。本文基于Christopher Marquis发表的《理论化历史进程:对中国管理的启示》一文,结合中国的情境,展开了进一步讨论。具体分析了以下四个方面:第一,历史作用的研究在中国情境下的... “历史如何影响未来”是组织和管理领域的重要议题。本文基于Christopher Marquis发表的《理论化历史进程:对中国管理的启示》一文,结合中国的情境,展开了进一步讨论。具体分析了以下四个方面:第一,历史作用的研究在中国情境下的适用性;第二,对历史观相关理论(印记、路径依赖、同期群体效应、组织惯性、组织惯例、网络效应、思维定式、反馈路径)进行了梳理;第三,引入了系统方法来构建历史观的作用机制;第四,进一步探讨了中国情境下历史观对创业研究、战略研究、动态性环境研究的未来方向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历史观 中国情境 理论梳理 系统方法 研究展望
下载PDF
基本认知过程理论对于翻译实践的指导作用
17
作者 刘亚琍 《佳木斯教育学院学报》 2012年第7期355-356,共2页
本文探讨了认知语言学的基本认知过程理论对于翻译实践的理论指导作用。语言是人类认知世界的产物,同时也是人类认知世界的工具。基于人类认知世界的相似性,各种不同语言有相似的认知和生成基础,虽然两种语言不可能达到完全的对等,但在... 本文探讨了认知语言学的基本认知过程理论对于翻译实践的理论指导作用。语言是人类认知世界的产物,同时也是人类认知世界的工具。基于人类认知世界的相似性,各种不同语言有相似的认知和生成基础,虽然两种语言不可能达到完全的对等,但在认知语言学理论指导下,可以更加准确地进行互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视角 焦点 背景 翻译
原文传递
蒙古族声乐艺术的人文释义
18
作者 林颖 《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0年第6期83-88,共6页
文章从历史源流、文化视野、社会主题、美学语境这4个部分对蒙古族声乐艺术进行人文释义。在历史与社会的"纵横"(远方与此在)切面上,在文化与审美的"上下"(形上与形下)交融中,予蒙古族声乐艺术以"宏大叙事&qu... 文章从历史源流、文化视野、社会主题、美学语境这4个部分对蒙古族声乐艺术进行人文释义。在历史与社会的"纵横"(远方与此在)切面上,在文化与审美的"上下"(形上与形下)交融中,予蒙古族声乐艺术以"宏大叙事"逻辑格式下的具象描述与感性抒发。从体裁沿革到题材类型,从表演方式的多样性到感性样态的多元化,在对蒙古族声乐艺术进行人文释义的表象之下隐含一种民族性的自我释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声乐艺术 人文释义 历史源流 文化视野 社会主题 美学语境
下载PDF
现实语境与女性视角——黄文婷散文的一种解读
19
作者 白少玉 《五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2年第2期37-39,共3页
作为一位女性作家 ,黄文婷对女性身份有着明确的自我认同 ,对自身的生存状态和价值选择有着充分的肯定。她以自信、从容的笔调展开具有女性色彩的话题 ,并且表现出对男性世界的理解和尊重。同时 ,她的散文又以对现实的热切关注和普泛化... 作为一位女性作家 ,黄文婷对女性身份有着明确的自我认同 ,对自身的生存状态和价值选择有着充分的肯定。她以自信、从容的笔调展开具有女性色彩的话题 ,并且表现出对男性世界的理解和尊重。同时 ,她的散文又以对现实的热切关注和普泛化意蕴 ,区别于自恋自爱的小女人散文。黄文婷散文的现实关注突出显示为当下性语境。其语言风格自然、柔和、温婉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女性视角 现实关注 当下性语境 语言风格
下载PDF
认知角度下中英“爱情隐喻”认知差异的研究
20
作者 尹化玲 郑志进 《长春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2年第5期54-56,43,共4页
从认知的角度对中英爱情隐喻进行对比研究,以发现中英爱情隐喻性表达之间所存在的不同之处及造成的原因。文化背景不同是造成中英两民族具有不同隐喻性爱情表达的原因。
关键词 认知角度 隐喻 中英爱情隐喻 文化背景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