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3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人格权的理论基础及其立法体例 被引量:81
1
作者 马俊驹 张翔 《法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46-57,共12页
权利是人与外在于人的事物的法律上的连接。罗马法及近代民法 ,始终受到人的伦理价值内在化观念的支配。人格权概念乃是现代社会人的伦理价值范围扩张以及支配需要的结果。我国民法通则中的人格权规定及其人格权理论 ,并未将人格权当成... 权利是人与外在于人的事物的法律上的连接。罗马法及近代民法 ,始终受到人的伦理价值内在化观念的支配。人格权概念乃是现代社会人的伦理价值范围扩张以及支配需要的结果。我国民法通则中的人格权规定及其人格权理论 ,并未将人格权当成一种权利看待。我国民法典制定中的人格权立法体例 ,必须摆脱人的伦理价值内在化观念及其保护之诉权与实体权利分离的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格权 立法体例 民法 人格保护 法律救济 伦理价值
原文传递
论个人信息保护中的人格保护与经济激励机制 被引量:69
2
作者 蔡培如 王锡锌 《比较法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106-119,共14页
个人信息保护制度中的"知情—同意"框架偏向于通过信息主体自治以保护个人信息,这一路径选择对信息的合理流通和利用构成了严苛的限制,实践中也存在形式化问题。从理论基础和经验逻辑看,"知情—同意"规则需要考虑... 个人信息保护制度中的"知情—同意"框架偏向于通过信息主体自治以保护个人信息,这一路径选择对信息的合理流通和利用构成了严苛的限制,实践中也存在形式化问题。从理论基础和经验逻辑看,"知情—同意"规则需要考虑更为具体的场景;而在具体场景中,对信息主体的经济激励机制可以引导和促成信息主体的"同意"。因此可以将经济激励作为同意的促成机制,这有助于在不偏离"知情—同意"规则的前提下,为个人信息保护与数据合理利用双重目标的实现提供一种平衡方案。通过经济激励机制,信息处理者可与信息主体共享数据利用产生的经济收益,由此适当突破"必要性原则",获得超出为信息主体提供服务之目的的数据处理权限。但经济激励机制亦需受到内容和形式上的限制,避免被泛化为普遍适用的数据处理后门。在当前我国个人信息保护法的制定中,可以考虑引入经济激励制度,构建人格保护与利益激励相结合的"二元机制",在坚持人格保护的原则下,通过经济激励机制有效平衡个人信息保护与信息的合理流通和利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个人信息 人格保护 经济激励 知情—同意 数据利用
原文传递
个人信息财产化及其法律规制研究 被引量:17
3
作者 洪海林 《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118-125,共8页
从事实角度而言,个人信息之财产化发展已经成为信息社会中的一种不可逆转的趋势;从理论角度而言,个人信息之财产化发展亦具备相当坚实的法理基础。个人信息财产化之发展与传统民法人格利益之维护并不矛盾。通过恰当的法律制度设计,并赋... 从事实角度而言,个人信息之财产化发展已经成为信息社会中的一种不可逆转的趋势;从理论角度而言,个人信息之财产化发展亦具备相当坚实的法理基础。个人信息财产化之发展与传统民法人格利益之维护并不矛盾。通过恰当的法律制度设计,并赋予信息主体信息自决权、信息再转让限制权、撤销权、变更权以及匿名权,可以较好地平衡个人信息人格保护与个人信息自由流通的冲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个人信息 财产化 信息流通 人格保护
下载PDF
解读民法典“隐私权和个人信息保护” 被引量:12
4
作者 王春晖 程乐 《南京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0年第3期1-14,共14页
围绕我国首部以“法典”命名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深度分析与解读其人格权编第六章“隐私权和个人信息保护”各条款的立法目的与意义,内容包括自然人的隐私权、对侵害自然人隐私权行为的规制、个人信息定义的释义、处理个人信息... 围绕我国首部以“法典”命名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深度分析与解读其人格权编第六章“隐私权和个人信息保护”各条款的立法目的与意义,内容包括自然人的隐私权、对侵害自然人隐私权行为的规制、个人信息定义的释义、处理个人信息的原则和条件、处理个人信息免责事由、个人信息主体的更正权与删除权、信息处理者的信息安全保障义务、国家机关以及承担行政职能的法定机构及其工作人员的保密义务等内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法典 人格权 个人隐私 个人信息 保护机制
下载PDF
论胎儿的法律人格及利益保护 被引量:9
5
作者 黄军锋 千省利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64-69,共6页
分析了法律人格和民事权力能力的本质,对国外和中国台湾地区民法给予胎儿利益保护的立法经验进行了比较和分析;认为中国法律以出生为标准确定自然人的民事权利能力,致使胎儿没有民事权利能力;基于保护胎儿利益的现实需要,结合国中民事... 分析了法律人格和民事权力能力的本质,对国外和中国台湾地区民法给予胎儿利益保护的立法经验进行了比较和分析;认为中国法律以出生为标准确定自然人的民事权利能力,致使胎儿没有民事权利能力;基于保护胎儿利益的现实需要,结合国中民事立法的现状,提出中国对胎儿民事权利能力的立法建设应赋予胎儿一定的民事主体资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胎儿法律人格 民事权利能力 准法律人格
下载PDF
股东有限责任的制度重述与规则适用——历史和比较视角的考察
6
作者 王亚霈 《河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2024年第2期38-47,共10页
我国公司法理论通常是从公司外部债务关系的角度理解有限责任,但这一认识并不准确。梳理有限责任制度的历史,可以发现其债权人救济模式的演进分为直接责任、债务责任和直索责任三个阶段。不同于合伙组织,公司法上的有限责任不具有对外性... 我国公司法理论通常是从公司外部债务关系的角度理解有限责任,但这一认识并不准确。梳理有限责任制度的历史,可以发现其债权人救济模式的演进分为直接责任、债务责任和直索责任三个阶段。不同于合伙组织,公司法上的有限责任不具有对外性,股东只对公司承担缴付出资的义务,不对公司债权人承担责任。我国公司法上的有限责任的实质是股东对公司承担有限的出资责任,并主要以证成公司人格否认、敦促股东足额缴纳出资、平衡股东和公司债权人利益的方式适用。阐明公司法上有限责任的规范含义,对于正确适用认缴制、加速到期、股东补充责任、公司人格否认等公司法规则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东有限责任 公司人格 债权人保护 法律移植
下载PDF
人格特征、应对方式和保护动机对老年良性前列腺增生患者服药依从性的影响 被引量:2
7
作者 徐苓傈 罗敏 +2 位作者 邓兰 廖堃 刘爽 《川北医学院学报》 CAS 2023年第1期137-140,共4页
目的:分析人格特征、应对方式和保护动机对老年良性前列腺增生(BPH)患者服药依从性的影响。方法:采用中国大五人格问卷简式版(CBF-PI-B)、医学应对方式量表(MCMQ)、服药依从性的保护动机(PMT)问卷、Morisky服药依从性量表(MMAS-8)对137... 目的:分析人格特征、应对方式和保护动机对老年良性前列腺增生(BPH)患者服药依从性的影响。方法:采用中国大五人格问卷简式版(CBF-PI-B)、医学应对方式量表(MCMQ)、服药依从性的保护动机(PMT)问卷、Morisky服药依从性量表(MMAS-8)对137例老年BPH患者进行人格特征、应对方式和保护动机、服药依从性调查研究。结果:不同服药依从性的BPH患者CBF-PI-B评分神经质、严谨性评分,MCMQ问卷回避、屈服评分,PMT问卷易感性、内在奖励、外部奖励、反应效能、自我效能、反应代价及总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元线性回归分析,CBF-PI-B神经质、PMT问卷自我效能与BPH患者服药依从性相关(t=-3.479、2.039,P<0.05),共线性诊断VIF均<3。结论:神经质人格特征的老年BPH患者依从性相对更低,而自我效能越高,依从性越好,临床应重视改善老年BPH患者人格特征、应对方式和保护动机,从而提升其服药依从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良性前列腺增生 人格特征 应对方式 保护动机 服药依从性
下载PDF
中国公民隐私权保护的法律意识及其根源 被引量:3
8
作者 王灏 《沈阳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7年第1期120-122,共3页
中国受西方国家的影响引入了隐私权这一概念,公民的隐私权保护意识不断增强。但总体来看,公民隐私权保护的法律意识仍处于淡薄和容忍的状态,造成社会中侵犯隐私权的道德失范者增多,影响了社会生活的和谐发展。其根源在于:传统文化的长... 中国受西方国家的影响引入了隐私权这一概念,公民的隐私权保护意识不断增强。但总体来看,公民隐私权保护的法律意识仍处于淡薄和容忍的状态,造成社会中侵犯隐私权的道德失范者增多,影响了社会生活的和谐发展。其根源在于:传统文化的长期浸润,中华民族内向型的特点,以及法律中保护隐私权条款缺失等因素,影响了公民隐私权法律保护理念的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民 隐私权 人格权 法律保护
下载PDF
网络空间安全中的人格研究综述 被引量:3
9
作者 吴桐 郑康锋 +2 位作者 伍淳华 王秀娟 郑赫慈 《电子与信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2期2827-2840,共14页
网络空间是所有信息系统的集合,是人类赖以生存的信息环境。网络空间安全已经从物理域、信息域安全扩展到以人为中心的认知域和社会域安全,对人的安全研究已经成为了网络空间安全的必然趋势。人是复杂多变的综合体,而人格作为人的稳定... 网络空间是所有信息系统的集合,是人类赖以生存的信息环境。网络空间安全已经从物理域、信息域安全扩展到以人为中心的认知域和社会域安全,对人的安全研究已经成为了网络空间安全的必然趋势。人是复杂多变的综合体,而人格作为人的稳定的心理特征,成为了人的安全相关研究的切入点。该文梳理当前网络空间安全中的人格研究,介绍了网络空间安全和人格的基本概念,提出了网络空间安全中人格的研究框架,涵盖理论研究、技术研究和技术应用3个层次;其中技术研究主要包括人格测量、人格的安全脆弱性和针对人的安全防护3部分;详细探讨了当前人格安全研究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最后讨论了未来的研究方向和发展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格 网络空间安全 人格测量 人格脆弱性 安全防护
下载PDF
和谐社会人格权的法律保护 被引量:2
10
作者 白非 《学术交流》 北大核心 2006年第7期44-47,共4页
构建和谐社会需要法制与公平,民法对人格权的保护,是实现社会利益和个人利益之间平衡的保证。完善的人格权保护是现代文明的重要标志,是创建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我国长期以来对人格权的保护不够重视,当前的立法中还存在着许多缺陷。因... 构建和谐社会需要法制与公平,民法对人格权的保护,是实现社会利益和个人利益之间平衡的保证。完善的人格权保护是现代文明的重要标志,是创建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我国长期以来对人格权的保护不够重视,当前的立法中还存在着许多缺陷。因此,在我国未来的民法典中应当将人格权部分独立成编,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完善人格权体系。在对一般人格权内容明确规定的同时,根据现实社会发展和人权保护的需要增加具体人格权的类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和谐社会 人格权 法律保护
下载PDF
《民法总则》的特色及其对民法各分编的影响 被引量:4
11
作者 朱广新 《中国海商法研究》 2017年第4期3-14,42,共13页
《民法总则》在规范民事权利、意思自治、信赖保护方面颇具特色。关于民事权利的原则性、确权性或说明性规定,旨在以《民法通则》之衣钵落实权利保障法治化政策,彰显对民事权利保护的高度重视。人格权应否独立为一编应立足于该权利的独... 《民法总则》在规范民事权利、意思自治、信赖保护方面颇具特色。关于民事权利的原则性、确权性或说明性规定,旨在以《民法通则》之衣钵落实权利保障法治化政策,彰显对民事权利保护的高度重视。人格权应否独立为一编应立足于该权利的独特性并结合侵权责任编的规定予以体系性、技术性论证,不能按《民法总则》关于人格权的规定并以人格权重要为据,进行自我想象的政策性论证。《民法总则》第134条与第136条第1款在践行意思自治原则上进步斐然,合同编应响应此种立法,摈弃将书面形式当作合同成立要件的《合同法》规定。合同是提取法律行为制度的基本素材,合同编不应再像《合同法》那样对合同的效力作专章规定。《民法总则》以对诸多信赖保护规则予以规定的方式,将信赖保护视为中国民法内在体系的构成要素。物权编应据此对不动产登记簿的公信力制度做出单独规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事权利 人格权 意思自治 民事法律行为 信赖保护 不动产登记簿的公信力
下载PDF
身体权基本范畴研究 被引量:3
12
作者 王连运 施向峰 《徐州教育学院学报》 2005年第1期42-47,共6页
对于“身体”的概念,人们通常从语言学、生物学、社会学等维度予以阐释。法律意义上的身体则指自然人的生理组织的物质整体。身体在法律意义上具备“物质基础性”、“完整性与完全性”以及“不可替代性与不可再生性”等特征。身体权则... 对于“身体”的概念,人们通常从语言学、生物学、社会学等维度予以阐释。法律意义上的身体则指自然人的生理组织的物质整体。身体在法律意义上具备“物质基础性”、“完整性与完全性”以及“不可替代性与不可再生性”等特征。身体权则是指自然人维护其身体的完整性与完全性、自由支配其肢体、器官及其他生理组织的人身权利。身体权不隶属于所有权、生命健康权或人格权,是一项独立的民事权利,并与人格权、身份权并列且共同构成完整意义上的人身权制度。规制侵害身体权的行为,应坚持“财产损失全额赔偿”、“精神损害惩罚性赔偿”的双重赔偿原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身体 基本范畴 法律意义 可再生性 财产损失 精神损害 完全性 语言学 生物学 社会学 基础性 替代性 所有权 健康权 赔偿 物质 组织 生理 整性 权利 人身 人格 自由
下载PDF
论信用权的性质及其保护路径 被引量:4
13
作者 陈宾 《河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2019年第1期54-63,共10页
信用权是近年来新生的一项民事权利,对信用权的界定应考虑与信用的属性相一致,信用权的财产属性与其人格权性质看似不符,实则是人格权发展的客观结果,也是信用属性的法律体现。实践中侵害信用利益的行为屡见不鲜,由于我国现行法律没有... 信用权是近年来新生的一项民事权利,对信用权的界定应考虑与信用的属性相一致,信用权的财产属性与其人格权性质看似不符,实则是人格权发展的客观结果,也是信用属性的法律体现。实践中侵害信用利益的行为屡见不鲜,由于我国现行法律没有对信用权明文规定,导致对信用利益的救济十分匮乏。从维护信用权主体利益的角度出发,侵害信用权的认定应以客观行为及损害后果为主要判断要件,无需考虑侵权人的主观心理状态。对信用权的法律保护,既要考虑侵权行为的特征,又要结合侵害信用权的具体情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用权 人格权 法律保护
下载PDF
论生育权的性质及其法律保护 被引量:3
14
作者 汪育玲 《安徽警官职业学院学报》 2009年第6期45-48,共4页
生育是人类种族繁衍的本能需求,生育权是自然人与生俱有的一项基本人权,也是自然人所固有、专属和必备的人格权。自然人均平等享有生育权,法律对自然人的生育权应予以普遍的确认和保护;同时,也应关注男性、无配偶者和罪犯(包括死刑犯)... 生育是人类种族繁衍的本能需求,生育权是自然人与生俱有的一项基本人权,也是自然人所固有、专属和必备的人格权。自然人均平等享有生育权,法律对自然人的生育权应予以普遍的确认和保护;同时,也应关注男性、无配偶者和罪犯(包括死刑犯)等争议主体的生育权保护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育权 基本人权 人格权 法律保护
下载PDF
从独立请求权出发的人格权法律保护 被引量:3
15
作者 解维克 《法学杂志》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7期72-79,共8页
伴随社会和科技的发展,人对生命等人格要素保护的需求进一步提高。但现行多国民法将人格权保护放置在侵权行为责任法中的消极、间接保护模式,难以全面满足人们对维护人格权益的法律需求,也不利于新型人格权在法律上的塑化定型。特别是... 伴随社会和科技的发展,人对生命等人格要素保护的需求进一步提高。但现行多国民法将人格权保护放置在侵权行为责任法中的消极、间接保护模式,难以全面满足人们对维护人格权益的法律需求,也不利于新型人格权在法律上的塑化定型。特别是随着人格要素逐步向知情、信用、生活安宁乃至居住环境等范围的急剧扩张,人格权的确认、人格权体系的科学界定已经成为发展完善人格权保护制度的当务之急。在人格权权利化的基础上,构建人格权的独立请求权既是完善人格权法律保护的必由之路,也是完善民法权利体系所必需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格权 法律保护 侵权行为 请求权
原文传递
民法典人格权编:民事主体人格尊严维护制度的确立与革新 被引量:2
16
作者 刘承韪 吕冰心 《贵州省党校学报》 2020年第6期61-69,共9页
我国民法典人格权编以法典化的方式宣示人格权利、提供行为规范和裁判规则,确立并革新民事主体人格尊严维护制度。民法典人格权编制度革新的价值在文化娱乐行业中的体现最为明显。人格权编从人格标识商业化使用、死者人格利益保护、违... 我国民法典人格权编以法典化的方式宣示人格权利、提供行为规范和裁判规则,确立并革新民事主体人格尊严维护制度。民法典人格权编制度革新的价值在文化娱乐行业中的体现最为明显。人格权编从人格标识商业化使用、死者人格利益保护、违约精神损害赔偿、性骚扰禁止规定、姓名权相关规则、肖像权强化保护、自然人声音的保护、名誉权细化规定、隐私权和个人信息保护、人格权保护诉前禁令制度等多个方面确立和革新的相关制度,必将大大强化民事主体的人格尊严和人身自由的保护,也一定会对我国文化娱乐行业的良性和健康发展起到积极推动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法典 人格权编 文化娱乐 商业化利用 性骚扰 声音保护 违约精神损害赔偿 人格权禁令
下载PDF
书法与人生 被引量:2
17
作者 徐莉萍 《宁波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 2004年第2期64-66,共3页
书法艺术是中华民族特有的一种传统艺术形式 ,它主要通过汉字的用笔用墨、点画结构、行次章法等造型美来表现人的学问、气质、品格、情操及传统的伦理道德和生活理念。
关键词 书法 传统哲学 学养 人品 保健
下载PDF
高尔夫运动的休闲价值考量 被引量:2
18
作者 王绍建 孙娟 唐桢 《河北体育学院学报》 2016年第5期6-9,共4页
高尔夫运动本身具有贵族精神的本质和浓厚的休闲运动特征,由于人们过多地关注高尔夫的消费属性而忽略了其精神属性,导致其发展的"异化"。通过挖掘高尔夫运动的休闲价值发现:高尔夫运动与中国传统的儒家、道家的休闲理念相契合... 高尔夫运动本身具有贵族精神的本质和浓厚的休闲运动特征,由于人们过多地关注高尔夫的消费属性而忽略了其精神属性,导致其发展的"异化"。通过挖掘高尔夫运动的休闲价值发现:高尔夫运动与中国传统的儒家、道家的休闲理念相契合;高尔夫具有"雅"的休闲最高境界;高尔夫运动关注个体需求和自由发展、关注"低碳环保",因而也具有"善"的休闲价值追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尔夫 休闲 自由 个性 环保
下载PDF
民法典编纂中人格标识财产利益的制度构建——从人格权衍生财产利益的比较展开 被引量:2
19
作者 叶涛 《河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2018年第4期17-25,共9页
人格标识财产利益是人格财产二元权利体系在现代商业社会的发展产物。对人格标识财产利益的保护,应当置于人格权衍生财产利益的体系中予以论证,财产利益与所依附的人格权之间的联系是确立其保护路径的逻辑依据。通过著作权和人格标识的... 人格标识财产利益是人格财产二元权利体系在现代商业社会的发展产物。对人格标识财产利益的保护,应当置于人格权衍生财产利益的体系中予以论证,财产利益与所依附的人格权之间的联系是确立其保护路径的逻辑依据。通过著作权和人格标识的比照可以得出,人格标识的人格固有性联系要强于著作权,因而在人格标识财产利益的保护中要更加倾向对人格权的尊重与保护。基于此,可以比照我国现有较为成熟的著作权保护体系来确立人格标识财产利益的保护模式、权利变动以及损害赔偿规则。在我国未来民法典编纂过程中,以著作权为参照设置人格标识财产利益的保护路径具备可行性与合理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格标识 人格利益 财产利益 著作权 保护路径
下载PDF
试论死者人格利益的民法保护 被引量:2
20
作者 杨世增 《行政与法》 2011年第7期75-78,共4页
我国民法通则规定,公民的民事权利能力始于出生终于死亡。自然人生前享有人格权,但自然人死后其人格利益是否需要保护和如何保护是一个值得研究的理论和实践问题,对此学界观点不一。目前,我国对于死者人格利益保护的相关法律制度还很不... 我国民法通则规定,公民的民事权利能力始于出生终于死亡。自然人生前享有人格权,但自然人死后其人格利益是否需要保护和如何保护是一个值得研究的理论和实践问题,对此学界观点不一。目前,我国对于死者人格利益保护的相关法律制度还很不完善,本文对死者人格利益保护的理论基础、法律依据及必要性进行了分析,对死者人格利益的民法保护进行了思考,并提出了一些相关的立法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事权利能力 死者人格利益 民法保护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