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人格判断的线索及其有效性
被引量:10
- 1
-
-
作者
吴婷
郑涌
-
机构
西南大学心理学部
-
出处
《心理科学进展》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533-543,共11页
-
基金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15JJDZ ONGHE022)
-
文摘
透镜模型强调线索的有效性是人格判断准确的重要条件。已有研究表明,文字信息,语音内容,面孔图片,反映不同情境的视频片段以及面对面交流涉及的言语、非言语信息在人格判断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另一方面,网络背景下常规的文字、视频信息等同样能够有效反映个体的人格特质,而与人格特质密切相关的网络语言、表情的使用,状态更新与点赞等特殊线索的有效性也值得深入探究。未来对人格判断线索的研究应加强现实生活情境以提高研究的生态效度,考虑不同线索间的相互比较以考察线索有效性的适用条件,深入探究网络情境中个体行为线索的有效性。
-
关键词
人格判断
线索
有效性
准确性
网络情境
-
Keywords
personality judgment
cues
validity
accuracy
network situation
-
分类号
B848
[哲学宗教—心理学]
-
-
题名人格判断的准确性:特质特性的作用
被引量:9
- 2
-
-
作者
陈少华
吴颢
赖庭红
-
机构
广州大学教育学院
华南师范大学心理学院
-
出处
《心理科学进展》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8期1441-1449,共9页
-
基金
广州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2012GJ42)
-
文摘
特质特性是影响人格判断准确性的重要调节变量。已有的研究表明,可观察性高的特质容易判断,判断的准确性和一致性也更高;特质的可评估性干扰了自我知觉的准确性,与中性特质相比,可评估性特质的自我—他人一致性更低;与清晰特质相比,模糊特质的自我—同伴判断间的一致性更低,且随特质模糊性的增加而递减。不仅如此,特质特性经常与其他因素如熟悉度交互作用于人格判断的准确性,在考查特质特性的作用时,必须提高研究的生态效度,将该变量与特性匹配、特质分类、个体差异及文化差异等因素综合起来考虑。
-
关键词
人格判断
准确性
可观察性
可评估性
模糊性
-
Keywords
personality judgment
accuracy
observability
evaluativeness
ambiguity
-
分类号
B848
[哲学宗教—心理学]
-
-
题名人格判断的透镜模型分析
被引量:7
- 3
-
-
作者
陈少华
-
机构
广州大学教育学院
-
出处
《广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7年第8期51-58,共8页
-
文摘
人际知觉的透镜模型认为,当环境中的线索有效且可以被知觉者正确利用时,人格判断才有可能准确。从标准透镜模型到双透镜模型的转变,更加突显了知觉者和知觉对象在准确性判断中的作用。目前,透镜模型已经广泛应用于现实环境、网络环境及语言表达情境的人格判断分析。由于透镜模型局限于零相识情境和单一特质的判断,关注于线索分析而不是对人进行分析,因此研究结果的生态效度还有待提高。未来的研究不仅要将该模型推广到熟人之间及不同特质判断准确性的分析,而且还可以借用眼动技术,将透镜模型研究本土化。
-
关键词
人格判断
透镜模型
零相识
准确性
-
Keywords
personality judgment
lens model
zero acquaintance
accuracy
-
分类号
B848
[哲学宗教—心理学]
-
-
题名人格判断能力的老化:信息量的调节作用
- 4
-
-
作者
刘雪萍
怀淇琛
龚先旻
彭华茂
-
机构
北京石油化工学院人文社科学院
北京师范大学发展心理研究院
香港中文大学何鸿燊海量数据决策分析研究中心
-
出处
《心理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71-83,共13页
-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71771027)。
-
文摘
人格判断对个体社会功能的发挥具有重要影响。本研究采用2(判断者年龄组:老年、年轻)×3(目标人物信息量:单一、中等、丰富)被试间实验设计,考察了信息量对老年人和年轻人人格判断准确性的影响,包括普遍准确性(对目标人物所在群体人格共性判断的准确性)和特有准确性(对目标人物个体人格判断的准确性)。结果显示,老年人人格判断的普遍准确性高于年轻人,且信息量的多少并不影响这一年长优势。信息量只影响特有准确性判断的年龄差异:单一信息量(仅实时文字)时,老年人的特有准确性低于年轻人;中等(实时文字和声音)和丰富信息量(实时文字、声音和图像)时,二者表现相当。综上,老年人的人格判断能力总体保持较好,且能有效利用增量信息来弥补与年轻人在特有准确性上的差距。
-
关键词
人格判断
普遍准确性
特有准确性
老化特点
信息量
-
Keywords
personality judgment
normative accuracy
distinctive accuracy
aging characteristics
richness of information
-
分类号
B844
[哲学宗教—发展与教育心理学]
-
-
题名特质模糊性对大学生人格判断准确性的影响
被引量:4
- 5
-
-
作者
吴颢
陈少华
-
机构
华南师范大学心理学院
广州大学教育学院
-
出处
《心理学探新》
CSSCI
2014年第6期542-547,共6页
-
基金
广州市社会科学规划项目(2012GJ42)
-
文摘
该研究从大学生样本中抽取19名目标被试、57名熟人被试和76名陌生人被试,采用词汇评定方法考察了特质模糊性对人格判断准确性的影响,结果表明:(1)自我、熟人及陌生人对清晰特质判断的一致性比模糊特质的一致性更高,这种差异在自我—陌生人及熟人—陌生人一致性中尤为显著;(2)无论是模糊特质还是清晰特质,自我—熟人判断一致性显著高于自我—陌生人和熟人—陌生人一致性,后两者差异不明显;(3)随着特质模糊性的增加,被试判断间一致性差异总体上呈不断增大的趋势,清晰特质判断一致性的差异较小,模糊特质判断一致性的差异较大。
-
关键词
大学生
人格判断
模糊性
准确性
判断间一致性
-
Keywords
undergraduate
personality judgment
ambiguity
accuracy
inter - judge agreement
-
分类号
B848
[哲学宗教—心理学]
-
-
题名人格判断的不对称:领域、解释及启示
被引量:3
- 6
-
-
作者
陈少华
-
机构
广州大学教育学院
-
出处
《广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3年第9期50-55,共6页
-
基金
广州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2012GJ42)
-
文摘
人格判断的不对称反映了知觉者在人格判断准确性方面的个体差异,不同知觉者在同一特质内判断的准确性不对称,同一知觉者在不同特质间的判断同样不对称。由于自我知觉与他人知觉有不同的优势,加之受特质特性及判断者与判断目标关系质量的影响,人格判断的不对称具有普遍性和复杂性。研究者分别从影响判断准确性的过程、知觉者的信息性和动机性差异以及对判断目标整体评估的角度解释了不对称的成因。人格判断的不对称对于人格测量与评估、人才招聘与选拔以及处理人际冲突等方面有重要启示意义。
-
关键词
人格判断
准确性
不对称
解释模型
启示
-
Keywords
personality judgment
accuracy
asymmetry
explanatory models
implication
-
分类号
B848
[哲学宗教—心理学]
-
-
题名社会准确性模型:人格判断的个体差异分析策略
- 7
-
-
作者
陈少华
卢桢
林志鹏
-
机构
广州大学教育学院
-
出处
《心理学探新》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231-238,共8页
-
基金
广州市哲学社会科学“十四五”规划2021年度共建课题(2021GZGJ186)。
-
文摘
社会准确性模型(SAM)将准确性分解为标准准确性和独特准确性,并计算这两者在判断者和目标中的随机效应,从而对人格判断的个体差异做出直接估计,是一种比传统的Cronbach方法和社会关系模型更有效的分析方法。该文介绍了SAM的概念和原理、数据分析与处理、研究设计与扩展形式,扼要综述了SAM与心理适应、喜欢及其他个体差异变量在人格判断准确性研究中的应用。未来运用SAM进行个体差异研究,应不断优化研究设计,简化建模难度,考虑更多变量及变量间的相互作用,提高研究的生态效度,并与其他模型相结合,深入探讨人格判断的个体差异问题。
-
关键词
社会准确性模型
人格判断
个体差异
标准准确性
独特准确性
-
Keywords
social accuracy model
personality judgment
individual differences
normative accuracy
distinctive accuracy
-
分类号
B848
[哲学宗教—心理学]
-
-
题名性内竞争动机对人格评价准确性的影响
- 8
-
-
作者
武艳俊
王诗如
王登峰
张登浩
-
机构
中国人民大学心理学系
北京大学心理学系
-
出处
《心理学探新》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432-435,共4页
-
基金
全国教育科学规划教育部青年专项课题(EBA110328)
-
文摘
为了考查高低性内竞争动机水平对人格评价准确性的影响,使用不同吸引力水平的同性图片,启动40名被试的性内竞争动机,随后采用《中国人人格量表》对图片中人物的人格进行评价。结果发现,在情绪性维度上,高竞争动机组被试所做的评价显著地比低竞争动机组所做的评价更加准确。
-
关键词
人格评价准确性
性内竞争动机
现实准确性模型
特质可观察性
中国人人格七因素量表
-
Keywords
accuracy in personality judgment
intra -sexual competition motivation
the realistic accuracy model
trait visibility
the Sev-en- Factor Chinese personality Scale( QZPS-SF)
-
分类号
B848
[哲学宗教—心理学]
-
-
题名人格判断准确性模型评述
- 9
-
-
作者
郭林鑫
-
机构
洛阳幼儿师范学校
-
出处
《心理研究》
2019年第6期490-500,508,共12页
-
文摘
随着人与情境之争的平息,人格的地位得到重新确立,人格判断准确性的相关模型也陆续问世,这些模型使人们对人格及判断准确性有了更好的理解。透镜模型、双透镜模型和现实准确性模型为我-他一致性提供理论支持;加权平均模型和个人模型为他-他一致性给予理论说明;自我他人知识不对称模型进一步指出何时自我判断更准确,何时他人判断更优越;特质-声誉-身份模型则明确提出要将人格分成三种因素,道明了人格既包含我—他眼中的共识部分,也包含自我独有的见解及他人眼中独有的我。未来研究应收集神经科学和遗传学的证据,与互联网更好地融合,并充分借助计算机信息技术,另外进行本土化研究。
-
关键词
人格判断准确性
我-他一致性
他-他一致性
-
Keywords
personality judgment accuracy
self-other agreement
other-other agreement
-
分类号
B
[哲学宗教]
-
-
题名人格判断的准确性研究述评
- 10
-
-
作者
刘湘玲
-
机构
湖南师范大学
-
出处
《社会心理科学》
2007年第1期22-26,共5页
-
文摘
人格判断的准确性主要涉及到现实准确性、一致性和自我—他人一致性三个方面。现实准确性代表着人格判断和目标本来面目之间的一致性水平;一致性是指两个人或更多人对他人人格做出的判断之间的一致性水平;而自我—他人一致性则被认为是他人做出的判断和目标自我判断之间的一致性水平。人格判断的标准化问题是当前人格研究中的基本问题,也是人格研究的新动向之一。
-
关键词
人格判断
现实准确性
一致性
自我一他人一致性
-
Keywords
personality judgment realistic accuracy consensus self-other agreement
-
分类号
B848
[哲学宗教—心理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