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1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以大学生人格养成为旨归的美育策略探析 被引量:11
1
作者 金昕 《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49-52,共4页
如何帮助大学生养成健康的人格,成为新时期高校人才培养面临的重要课题。本文在继承和借鉴的基础上,将美学理论研究的"美育转向"与大学生人格养成中的"美育缺失"相结合,通过探索乐中施教、主体体验、朋辈互动等以... 如何帮助大学生养成健康的人格,成为新时期高校人才培养面临的重要课题。本文在继承和借鉴的基础上,将美学理论研究的"美育转向"与大学生人格养成中的"美育缺失"相结合,通过探索乐中施教、主体体验、朋辈互动等以大学生人格养成为旨归的美育策略,力图为解决大学生理想人格塑造这一实践难题提供理论与实践支持,确保以大学生人格养成为旨归的美育取得实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学生 人格养成 美育策略
下载PDF
论潘菽的美育思想
2
作者 汪羽佳 刘彦顺 《美育学刊》 2024年第1期10-17,共8页
潘菽反对偏向绝对客观或绝对主观的本质主义美学,认为审美对象不能仅限于艺术,要树立整全审美对象观;他还提出从审美同时性与审美时机化把握审美生活;认为美育有助于塑造敏捷、触时机而发的动态完满人格。在美育与德育的关系上,他认为... 潘菽反对偏向绝对客观或绝对主观的本质主义美学,认为审美对象不能仅限于艺术,要树立整全审美对象观;他还提出从审美同时性与审美时机化把握审美生活;认为美育有助于塑造敏捷、触时机而发的动态完满人格。在美育与德育的关系上,他认为二者是一种或然的、非直接逻辑推导的关系,创造性地提出美育的兴发作用是中性的观点。此外,他从手段与鹄的角度阐发美育的功能,既批评蔡元培夸大美育功能的倾向,也从美好生活这一教育根本目的角度提出美育是教育归宿这一卓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潘菽 动的心理人格 美育功能 审美时机 审美同时性
下载PDF
雅各·马利坦的美育宗旨:培育创造性直觉
3
作者 陈久恩 《美育学刊》 2024年第2期26-35,共10页
雅各·马利坦意识到现代世界因割裂自然与恩典的统一性而鼓吹一种以人为中心的人道主义,为此,他提出了一种以神为中心的完整的人道主义人性观,并据此提倡和实践了一种通过爱和知识来完善人的位格的所谓“通识教育”。马利坦认为,教... 雅各·马利坦意识到现代世界因割裂自然与恩典的统一性而鼓吹一种以人为中心的人道主义,为此,他提出了一种以神为中心的完整的人道主义人性观,并据此提倡和实践了一种通过爱和知识来完善人的位格的所谓“通识教育”。马利坦认为,教育的宗旨是培养人的创造性直觉,而这种创造性直觉的终点是完成了的作品、诗歌、绘画或者交响乐。因此,在马利坦看来,以培育创造性直觉为宗旨的美学教育能够担当完善人的完整性位格这个任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位格 人道主义 创造性直觉 美育
下载PDF
论孔子的人格美育思想 被引量:5
4
作者 庞世伟 魏荣桥 《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52-56,共5页
孔子作为儒家美学的奠基人,终生以"克己复礼"作为自己的神圣使命,并提出了一套较完整的具有鲜明民族特色的人格美育思想体系,即:美善统一,把"仁者爱人"作为人格美育的最高标准;质、文并重,把"文质彬彬"... 孔子作为儒家美学的奠基人,终生以"克己复礼"作为自己的神圣使命,并提出了一套较完整的具有鲜明民族特色的人格美育思想体系,即:美善统一,把"仁者爱人"作为人格美育的最高标准;质、文并重,把"文质彬彬"作为行为美育的基本要求;情礼兼融,把"诗乐相辅"作为情感美育的重要手段;学思结合,把"知行合一"作为人格美育的具体实践途径和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孔子 人格 美育
原文传递
学校美育的超越性——基于中学美育实践的困境与策略 被引量:3
5
作者 张海华 《集美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020年第2期53-57,共5页
学校美育是审美超越性与教育超越性的统一。学校美育超越的现实缘由是基于边际人格与审美泛化现象的现实困境。因此,学校美育应立足社会实践,彰显学校美育的价值,不仅要构建科学审美价值观,培育审美理性,也要增强民族文化认同,提升审美... 学校美育是审美超越性与教育超越性的统一。学校美育超越的现实缘由是基于边际人格与审美泛化现象的现实困境。因此,学校美育应立足社会实践,彰显学校美育的价值,不仅要构建科学审美价值观,培育审美理性,也要增强民族文化认同,提升审美素养。学校美育应坚持以美育人,克服学校美育的片面性,即以美育引领学校办学,克服边缘化倾向;以综合性美育为抓手,克服狭窄化倾向;以美育教师专业发展为基础,克服技术化倾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校美育 超越性 审美人格 综合性美育 教师专业发展
下载PDF
美育视域下高校教育对当代大学生审美人格的构建研究
6
作者 赵淑红 《山东高等教育》 2023年第2期21-25,共5页
审美作为一种精神层面的需求在人们的现实生活中必不可缺。当代人格建构离不开审美人格建构,教育是构建审美人格的重要力量。某种程度而言,构建当代大学生的审美人格是当代教育的使命。当前高校教育对学生的审美人格构建还存在受重视程... 审美作为一种精神层面的需求在人们的现实生活中必不可缺。当代人格建构离不开审美人格建构,教育是构建审美人格的重要力量。某种程度而言,构建当代大学生的审美人格是当代教育的使命。当前高校教育对学生的审美人格构建还存在受重视程度不足、灵活性不足、实践性不足以及引导性不足等问题,亟需构建联动系统,重视审美人格构建;挖掘生活素材,创新审美教育;开展审美活动,丰富审美实践;壮大师资队伍,加强审美人格引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审美 审美人格 教育 美育
下载PDF
蔡元培的心理学思想及其贡献 被引量:4
7
作者 杨媛 《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6年第6期77-85,共9页
作为中国知识界的卓越先驱,蔡元培的心理学思想和实践对中国心理学乃至中国近代社会发展都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他在德国留学时,曾经学习冯特的实验心理学和哲学。这段经历影响了他的心理学思想和实践活动。在他的教育生涯中,他一... 作为中国知识界的卓越先驱,蔡元培的心理学思想和实践对中国心理学乃至中国近代社会发展都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他在德国留学时,曾经学习冯特的实验心理学和哲学。这段经历影响了他的心理学思想和实践活动。在他的教育生涯中,他一直很重视心理学的发展和应用。他是现代心理学积极的倡导者和扶持者:在北大创建了心理学系,建立第一个心理研究所,重视心理学人才的培养。关于心理学的性质,他继承了其师冯特的观点,认为心理学采用了实验科学方法,因而具有自然科学的性质。作为教育家,他重视心理学在教育上的应用,提出了五育及完全人格教育心理思想、按照儿童发展规律进行教育。这些广泛而深刻的教育心理思想至今仍有指导意义。美育是蔡元培思想中的一大特色,其中也包含了丰富的心理学基础。他主张以美育代替宗教,提出将西方心理学同中国传统文化相结合。他的心理学思想对现代教育有深刻的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蔡元培 心理 五育 完全人格 美育
下载PDF
人格培育视域下公安院校美育建设探析 被引量:2
8
作者 满炫 《辽宁警察学院学报》 2016年第1期119-123,共5页
美育在人格培育上有着重要而独特的地位。公安大学生的人格培育关系到未来人民警察素质的高低,关系到未来公安队伍战斗力的强弱,为此,公安院校如何探索构建以人格培育为旨归的美育体系,充分发挥美育在公安大学生人格培育中的重要作用,... 美育在人格培育上有着重要而独特的地位。公安大学生的人格培育关系到未来人民警察素质的高低,关系到未来公安队伍战斗力的强弱,为此,公安院校如何探索构建以人格培育为旨归的美育体系,充分发挥美育在公安大学生人格培育中的重要作用,应成为公安教育工作者亟需思考的重要课题。本文以人格培育为研究视角,对公安院校美育建设的重要意义、现实问题以及实施构想作了分析与阐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格培育 公安院校 美育
下载PDF
高职语文教学与人格审美教育的融合 被引量:2
9
作者 陈克云 方勤 《黄山学院学报》 2014年第6期133-136,共4页
高职教育注重技能培养,忽视了有长远效益的人文素质教育,这与社会要求的培养全面发展、人格健康的人才理念是不和谐的。语文教学是训练语言能力、培养审美、陶冶性情、发展个性、完善心灵的课程,是构建和谐人格的必经途径。文学作品展... 高职教育注重技能培养,忽视了有长远效益的人文素质教育,这与社会要求的培养全面发展、人格健康的人才理念是不和谐的。语文教学是训练语言能力、培养审美、陶冶性情、发展个性、完善心灵的课程,是构建和谐人格的必经途径。文学作品展示的自然美、情感美、人性美、生命美有很高的美学价值,有利于学生去欣赏、发掘和创造美,从而形成健全的人格和完美的审美情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语文教学 人格教育 审美教育
下载PDF
论先秦儒家“修养”美育及当代实践美育的转型 被引量:2
10
作者 陈理宣 《教育与教学研究》 2017年第11期28-37,共10页
先秦儒家"修养"美育思想强调内修,以"仁""义""礼""智""信""情"的内容,通过"诚""静""壹""正""独"的方法,... 先秦儒家"修养"美育思想强调内修,以"仁""义""礼""智""信""情"的内容,通过"诚""静""壹""正""独"的方法,实现生"和气"成"气象",产生感应影响人们的"乐仁"行为,最终实现圣人不言而"大而化之"之"圣"、"圣而不可知之"之"神"的君子人格。这种思想在现代社会仍然具有借鉴意义,同时需要赋予当代实践美育新内涵,即把先秦儒家拘于"心"的道德行为的"修养"转化为现代劳动实践的行为修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审美人格 先秦儒家 当代实践 修养美育
下载PDF
潜在课程与素质教育
11
作者 张大鸣 《达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0年第3期96-97,共2页
潜在课程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有与素质教育相同的价值与功能。对学生的人格培养、知识结构。
关键词 潜在课程 素质教育 人格 知识结构 美育教育
下载PDF
关于当代中国大学生人格美育的设想 被引量:1
12
作者 林莺 《成都教育学院学报》 2006年第8期27-30,共4页
对当代大学生进行人格教育是整个大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传统的人格教育中主要采用的是思想道德教育的方式,这种方式有其合理性,但也有单一性、机械性。文章主要阐释了用美育的方式来进行人格教育的原因、理论基础及具体途径。其措... 对当代大学生进行人格教育是整个大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传统的人格教育中主要采用的是思想道德教育的方式,这种方式有其合理性,但也有单一性、机械性。文章主要阐释了用美育的方式来进行人格教育的原因、理论基础及具体途径。其措施有:树立大学生正确高雅的人格审美观;加强对大学生进行情感教育、生命教育;优化教学结构,提高大学生的审美鉴赏力、创造力;结合各类文化艺术活动,开展寓教于乐的人格教育;等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学生 人格教育 美育
下载PDF
审美:促进未成年人健全人格发展最具融合性的境界 被引量:1
13
作者 王旭丽 《南都学坛(南阳师范学院人文社会科学学报)》 2012年第6期97-101,共5页
美育作为情感教育,在培养未成年人以德性、创造性、幸福感为核心内涵的健全人格中具有独特而无可替代的作用。加强中小学美育的现实途径有:高度重视大自然在童年生活中的地位和作用,丰富儿童自然审美体验;落实减负增效,为审美教育拓展空... 美育作为情感教育,在培养未成年人以德性、创造性、幸福感为核心内涵的健全人格中具有独特而无可替代的作用。加强中小学美育的现实途径有:高度重视大自然在童年生活中的地位和作用,丰富儿童自然审美体验;落实减负增效,为审美教育拓展空间;将审美活动有机融入学校教学活动之中,促进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才艺发展;让经典阅读伴随儿童健康成长;因材施教,发展每一个体天赋的富有诗意的文化需求和生活习性;充分利用社会美育资源,增强儿童社会审美体验;加强自身修养,塑造个性人格之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未成年人 健全人格 审美教育
下载PDF
展现教师审美化的人格理想——以师范大学美学课程教学为视角
14
作者 钟仕伦 刘敏 《教育与教学研究》 2012年第7期40-42,共3页
教师的任务在于将"反思的人"和"行动的人"这两种人通过审美教育的方式有机结合起来,其在完成这个审美教育的任务的过程中展示着自己的人格魅力。因此,可以通过美育使教师按照美的规律来建构自身的人格形象,提升自... 教师的任务在于将"反思的人"和"行动的人"这两种人通过审美教育的方式有机结合起来,其在完成这个审美教育的任务的过程中展示着自己的人格魅力。因此,可以通过美育使教师按照美的规律来建构自身的人格形象,提升自身的审美情感,使理性与感性、现实性与超越性、当下性与永恒性实现平衡,从而使教师成为一个全面发展的人,以培养出更好的学生。美学课程教学是实现教师理想人格塑造的有力途径。教师要注重理论学习,加强审美修养,在教学中要用诗性的语言展现审美人格的魅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师人格 美育 诗性语言
下载PDF
试析席勒“融合性的美”与“振奋性的美”
15
作者 徐园园 冯学勤 《美育学刊》 2019年第5期84-90,共7页
席勒在《美育书简》中将美分成“融合性的美”与“振奋性的美”,它们分别对“紧张的人”和“松弛的人”起作用,目的是为了使这两类表征着人性分裂的人达到人格完满的状态。这两种美构成既对立又统一的关系,它们相互撑拒又互相吸收,最后... 席勒在《美育书简》中将美分成“融合性的美”与“振奋性的美”,它们分别对“紧张的人”和“松弛的人”起作用,目的是为了使这两类表征着人性分裂的人达到人格完满的状态。这两种美构成既对立又统一的关系,它们相互撑拒又互相吸收,最后消融在理想美之中。从美学史的角度出发,“融合性的美”与“振奋性的美”分别对应美学经典范畴——“优美”和“崇高”。需要指出的是,在席勒的美育理论中,两者都是人格教育不可缺少的成分,但最后使感性的人成为理性的人的关键在于“振奋性的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融合性的美 振奋性的美 人性的完整 审美教育
下载PDF
“以人为本”与高职《大学语文》教学
16
作者 陈慕鸿 《清远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9年第1期35-37,共3页
"以人为本"的理念对激活高职"大学语文"教学有显著的作用,具体内容为:尊重学生的个性和人格;构建语文生活化的理念;在教学中渗进美育教育;开展语文活动,使学生得到全面发展。
关键词 激活 “以人为本” 个性和人格 语文生活化 美育 语文活动
下载PDF
论用“以人为本”指导语文教学
17
作者 陈慕鸿 陈煜 《铜仁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5年第4期55-57,共3页
用"以人为本"指导语文教学,即:尊重学生的个性和人格;构建"语文生活化"的理念;在教学中渗透美育教育;开展语文活动,使学生得到全面发展。
关键词 “以人为本” 个性和人格 语文生活化 美育 语文活动
原文传递
人的自身生产与审美人格
18
作者 张敏 《美育学刊》 2011年第4期30-35,共6页
以往对审美人格的研究,往往从审美教育出发,而忽视了人的自身生产这一维度。人的自身生产是人类社会实践中的一个重要方面,研究审美人格不能忽视人的自身生产的本体论意义和功能。审美人格的形成,正是人的自身生产的产物。人的自身生产... 以往对审美人格的研究,往往从审美教育出发,而忽视了人的自身生产这一维度。人的自身生产是人类社会实践中的一个重要方面,研究审美人格不能忽视人的自身生产的本体论意义和功能。审美人格的形成,正是人的自身生产的产物。人的自身生产的社会性决定了审美人格的个体性; 人的自身生产的实践自由性决定了审美人格的自由性; 人的自身生产的审美超越性决定了审美人格的超越性。人的自身生产是审美人格得以形成的真正根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的自身生产 审美人格 审美教育
下载PDF
西南联大文学学科“从游模式”的美育意义
19
作者 唐桂丽 《新疆教育学院学报》 2018年第2期36-41,共6页
文章探讨的"从游模式"是一种耳濡目染的从师之道,它指向的是学生精神品性的陶冶与塑造。西南联大的"从游模式"在现代学术、教育及文学的意义之外,还具有深刻的美育意义。
关键词 西南联大 文学学科 从游模式 审美人格 美育范式
下载PDF
李叔同的“人格美育”思想与实践探析
20
作者 张荀 《美育学刊》 2021年第6期55-62,共8页
在中国近现代文化教育史上,李叔同—弘一大师是一位倡导美育的先驱者和实践者。他在艺术方面的自我提升和教育事迹,包含了一种“人格美育”的教育思想。通过对李叔同“人格美育”思想的渊源、主要诉求、特征及境界高度进行分析,可探讨... 在中国近现代文化教育史上,李叔同—弘一大师是一位倡导美育的先驱者和实践者。他在艺术方面的自我提升和教育事迹,包含了一种“人格美育”的教育思想。通过对李叔同“人格美育”思想的渊源、主要诉求、特征及境界高度进行分析,可探讨李叔同在建立完善人格来养育审美之心、“先器识而后文艺”、“德才兼备”等方面的美育主张与教育实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李叔同 人格美育 先器识而后文艺 知行合一 德行兼备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