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81篇文章
< 1 2 1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工作场所暴力问题的产生及预防 被引量:11
1
作者 谢巍 张大伟 谢晋宇 《华东经济管理》 2005年第8期123-126,共4页
对工作场所暴力的探究及预防是一项新的研究领域,国外在这方面的研究开展得较早,近年来也获得了广泛的成果。文章从对工作场所暴力研究的提出、范围界定、多角度分类以及发生工作场所暴力事件的原因等方面对已有研究进行了综述,同时,总... 对工作场所暴力的探究及预防是一项新的研究领域,国外在这方面的研究开展得较早,近年来也获得了广泛的成果。文章从对工作场所暴力研究的提出、范围界定、多角度分类以及发生工作场所暴力事件的原因等方面对已有研究进行了综述,同时,总结各专业机构及企业组织提出的多种预防措施并综合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作场所暴力 预防措施 施害者 受害者
下载PDF
某二级甲等医院工作场所暴力应对措施调查 被引量:6
2
作者 陈娜 张敏 +1 位作者 李瑞 王宇萍 《中国职业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301-305,共5页
目的探讨医务工作者(HCWs)遭受医院工作场所暴力(WPV)的施暴者特点及其采取的应对措施。方法采用典型抽样方法,选择某二级甲等公立医院978名HCWs为研究对象,采用《医疗部门工作场所暴力国家案例研究工具——调查问卷》调查其遭受医院WP... 目的探讨医务工作者(HCWs)遭受医院工作场所暴力(WPV)的施暴者特点及其采取的应对措施。方法采用典型抽样方法,选择某二级甲等公立医院978名HCWs为研究对象,采用《医疗部门工作场所暴力国家案例研究工具——调查问卷》调查其遭受医院WPV的施暴者来源,以及对WPV的应对方式、担心程度、最终应对方式和对应对方式的满意度。结果 HCWs遭受工作场所身体暴力的发生率为8.79%(86/978);施暴者主要来自患者和患者家属(共占82.28%);其对身体暴力的应对方式为用语言制止施暴者、告知主管领导、向同事倾诉、试图杜绝WPV再发生(共占58.59%),担心程度以非常担心为主(占52.33%),最终应对方式主要为不处理(占76.75%);对身体暴力应对方式的满意度以非常不满意、不满意和不确定为主(共占86.05%)。HCWs遭受工作场所心理暴力的发生率为47.14%(461/978);施暴者主要来自患者家属和患者(共占80.40%);其对心理暴力的应对方式主要为向同事倾诉、未采取任何回应、用语言制止施暴者和告知主管领导(共占71.41%),担心程度以非常担心和不确定为主(共占71.58%),最终处理方式主要为无处理和语言警告(共占83.08%),对心理暴力应对方式的的满意度以非常不满意、不满意和不确定为主(共占83.08%)。结论医院WPV的主要施暴者为患者及其家属,但来自HCWs间的横向暴力亦不容忽视;大部分WPV尚无很好的应对方式,极少有寻求法律保护和工会帮助者;亟待探讨行之有效应对医院WPV的管理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院 工作场所暴力 施暴者 身体暴力 心理暴力 职业安全 职业健康
原文传递
职场欺负研究的整合模型 被引量:6
3
作者 付美云 乐国安 马华维 《心理科学进展》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1期2016-2026,共11页
职场欺负是建立在实施者和受欺负者双方权力不均衡性基础上的一种重复且持续发生的职场行为。整合模型从产生路径、影响因素、作用过程以及影响结果等方面,对职场欺负的整个作用机制进行了阐述,并指出职场欺负不仅影响当事人双方的身心... 职场欺负是建立在实施者和受欺负者双方权力不均衡性基础上的一种重复且持续发生的职场行为。整合模型从产生路径、影响因素、作用过程以及影响结果等方面,对职场欺负的整个作用机制进行了阐述,并指出职场欺负不仅影响当事人双方的身心健康,还会产生波及效应,影响到群体中的旁观者以及组织效能。未来研究可考虑在研究范式、研究内容和研究对象等方面进行相应扩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职场欺负 欺负实施者 受欺负者 整合模型
下载PDF
正犯实质化概念的厘清 被引量:3
4
作者 罗世龙 《苏州大学学报(法学版)》 CSSCI 2021年第1期92-104,共13页
当前研究对正犯实质化的基本内涵和范畴缺乏清晰的认识。正犯实质化是指从存在论角度看,行为人没有亲自实行刑法分则规定某罪的全部构成要件行为,但经过实质化、规范化的评价后,可以视为行为人亲自实行了刑法分则规定某罪的全部构成要... 当前研究对正犯实质化的基本内涵和范畴缺乏清晰的认识。正犯实质化是指从存在论角度看,行为人没有亲自实行刑法分则规定某罪的全部构成要件行为,但经过实质化、规范化的评价后,可以视为行为人亲自实行了刑法分则规定某罪的全部构成要件行为。它属于解释论范畴,而非立法论范畴。间接正犯和共同正犯均是正犯实质化的结果。从形式维度来看,正犯实质化体现为行为人实施构成要件的方式由亲自、全部实行变为间接、部分甚至不实行;从实质维度来看,正犯实质化体现为正犯成立标准的功能化演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正犯 正犯实质化 规范论
下载PDF
行为审计的现状评述和未来展望 被引量:5
5
作者 夏明 《湖北经济学院学报》 2012年第4期71-76,共6页
本文通过对行为审计现有文献的梳理,突出强调了行为审计主要是对"行为人"的审计。虽然目前行为审计突破了传统审计"见物不见人"的研究范式,但另一方面对人的行为的研究仍局限于心理学和实验科学的层面,距离一个成... 本文通过对行为审计现有文献的梳理,突出强调了行为审计主要是对"行为人"的审计。虽然目前行为审计突破了传统审计"见物不见人"的研究范式,但另一方面对人的行为的研究仍局限于心理学和实验科学的层面,距离一个成熟的学科尚有相当的距离。本文探索性的将奥地利经济学思想嫁接其中,紧扣"人"这个主题,以有目的、有价值判断的"行为人"取代全知全能的"经济人",由单纯的心理、模型、实验等技术层面走向规则、文化、法治等社会层面,力图为行为审计的发展寻找一条"独立"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行为审计 行为人 自审和他审 实验科学 奥派经济学
下载PDF
Characteristics and Obstetrical Outcomes of Post-Rape Pregnancies among Adolescent Girls in Post Conflict Context in Eastern DR Congo
6
作者 Kiminyi Kalunga Nyakio Ngeleza Olivier +4 位作者 Raha Maroyi Eloge Ilunga-Mbaya Bwama Julien Kalala Kanyinda Luc Dénis Mukwege 《Open Journal of Obstetrics and Gynecology》 CAS 2023年第5期882-895,共14页
Introduction: In conflicts such as the Democratic Republic of the Congo, sexual violence is systematically perpetrated against children and adolescent girls. Unwanted pregnancy is one of the complications with a myria... Introduction: In conflicts such as the Democratic Republic of the Congo, sexual violence is systematically perpetrated against children and adolescent girls. Unwanted pregnancy is one of the complications with a myriad of consequences for the victim, the newborn, and society. This study aims to draw up characteristics and obstetrical outcomes of post-rape pregnancies of victims under 18 years old treated at Panzi General Referral Hospital (PGRH) in Eastern DR Congo. Methods: A single-centre prospective descriptive study was conducted at PGRH over two years (June 2020 to June 2022). This study included 140 adolescent girls who became pregnant post sexual assault. They were followed from confirmation of pregnancy to delivery. Sociodemographic, psycho-affective and clinical parameters were recorded and analyzed using XLSTAT 2014 software. Results: 76.4% came from rural areas, with a median age of 16 [13-17]. Pregnancy was continued in 50.7% and terminated in 20%. The victims were casual acquaintances of the perpetrators in 33.6% and unknown in 26.4%. 57.9% attended regular antenatal consultations. 74.3% had an individual birth plan/preparation for labor, with the primary route of delivery being vaginal (69.3%). The frequency of caesarean sections was 30.7%. Some psychological symptoms were identified during labor in 52.9% like agitation (10.7%) and hypersensitivity (8.6%). Conclusion: Pregnancy post rape is a public health problem affecting adolescents between 13 and 17 years of age. These pregnancies require closer follow-up with multi-disciplinary shared care, including psychology, obstetrics, and community input, to improve mother and newborn antenatal, intrapartum, and postpartum outcomes. In addition, long-term psychological sequelae of these pregnancies can be mitigated through supportive care in this high-risk perio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exual Violence Pregnancy Adolescent Victims Complications Prognosis perpetrators Profile
下载PDF
湖南省郴州市夫妻间暴力的社会心理学特征 被引量:3
7
作者 邹韶红 张亚林 +3 位作者 曹玉萍 张勇 黄国平 杨世昌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338-342,共5页
目的:探讨不同家庭结构下夫妻暴力施暴者和受虐者的社会心理学特征。方法:采取多级分层随机抽样方法,用自编家庭暴力问卷、症状自评量表(SCL-90)、艾森克人格问卷、特质应对方式问卷对80户城市有暴力行为的家庭,以及按照以家庭结构相近... 目的:探讨不同家庭结构下夫妻暴力施暴者和受虐者的社会心理学特征。方法:采取多级分层随机抽样方法,用自编家庭暴力问卷、症状自评量表(SCL-90)、艾森克人格问卷、特质应对方式问卷对80户城市有暴力行为的家庭,以及按照以家庭结构相近作为配对条件,从无暴力行为的家庭中选取96户作为对照家庭。并在对照家庭中选取与施暴者性别、年龄基本情况相配者96人作为施暴者的对照组作横断面调查访谈。结果:(1)施暴组中丈夫65人(81%),妻子15人(19%),受虐组中妻子65人(19%),丈夫15人(85%);对照组中丈夫83人(86%),妻子13人(14%)。(2)施暴组的SCL-90总分以及各因子分与对照组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施暴组的消极应对分高于受虐组(29.6±8.3/29.5/7.4,F=2.127,P<0.05);施暴组精神质分低于受虐组(65.9±9.6/69.8±12.9±12.9,F=2.185,P<0.05),社会支持总分(36.9±9.2/40.7±6.4,F=9.922)、客观支持分、主观支持分均低于对照组,情绪稳定性分高于对照组(48.1±10.1/44.5±9.0,F=2.461,P<0.05)。(3)夫妻独子家庭施暴组精神质分低于受虐组(64.6±10.9/69.5±12.6,F=4.875,P<0.05);施暴组的社会支持总分(37.2±9.0/41.4±6.3,F=2.923)、主观支持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或P<0.01);夫妻多子家庭的施暴组焦虑(19.6/28.6,u=41.00,P<0.05)、抑郁(20.3/30.3,u=35.50,P<0.05)、躯体化因子分低于受虐组(15.0/26.9,u=34.00,P<0.05);施暴组抑郁、神经质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夫妻暴力中施暴者具有情绪不稳的个性特征、较少的社会支持及消极的应对方式等,容易促成施暴行为;受虐者具有精神质的个性特征。其中以夫妻独子及多子家庭社会心理问题较为突出。提示在对夫妻暴力的干预中,更应重视夫妻独子及多子家庭的夫妻暴力干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夫妻暴力 横断面调查 施暴者 社会心理学
下载PDF
酒中毒后肇事者的司法精神病学鉴定 被引量:1
8
作者 洪妮妮 周苗 +6 位作者 孙毅 刘双臣 徐红平 宋建成 张召启 路月英 彭焱 《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 2014年第3期338-340,共3页
目的 研究酒中毒后肇事者犯罪学特征及饮酒习惯.方法 采用自制一般情况调查表和饮酒情况调查表对酒中毒后肇事者进行问卷调查,收集2007-2012年北京某医院精神疾病司法鉴定科进行的酒中毒后司法精神病学鉴定的资料,并对所收集的资料进行... 目的 研究酒中毒后肇事者犯罪学特征及饮酒习惯.方法 采用自制一般情况调查表和饮酒情况调查表对酒中毒后肇事者进行问卷调查,收集2007-2012年北京某医院精神疾病司法鉴定科进行的酒中毒后司法精神病学鉴定的资料,并对所收集的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酒精组和对照组在作案动机、案件类型、作案前准备、作案场所和作案目的5方面存在显著性差异(x2 =11.829,15.438,27.645,8.332,10.050;P <0.05);慢性酒中毒者在饮酒种类上都是白酒,饮酒年限多在11~20年.结论 酒中毒后司法精神病学鉴定者多为男性,多在21 ~40岁之间,多为汉族,初中,是未婚,无业者;酒中毒后司法精神病学鉴定者一般无作案动机及作案前准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酒精中毒 肇事者 司法精神病学鉴定 生活质量
下载PDF
刑侦过程中如何识别与发现精神异常的作案者
9
作者 陈立成 庞春红 《河南司法警官职业学院学报》 2012年第3期36-40,共5页
由于具有不同于普通人的病理性心理活动,很多精神障碍者的违法犯罪行为同样也表现出了异于普通人犯罪的特点。刑侦人员如果熟悉和掌握这些特点,对于在刑侦过程中及时发现和识别精神异常的作案者具有极为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 肇事者 刑事侦查 精神障碍 作案特点
下载PDF
奥斯维辛的根本恶或平庸之恶——普里莫·莱维作品中的施害者分析
10
作者 黄文凯 谢雨君 《外国语文研究》 2021年第2期48-58,共11页
意大利作家普里莫•莱维是奥斯维辛集中营的亲历者、见证者与书写者,在其客观冷静的笔触下,纳粹惨无人道的奴役、屠戮与集中营“囚犯”的境况与创伤得到一一呈现,纳粹施害者的身份在根本恶与平庸之恶之间呈现出多维面向,莱维在多部小说... 意大利作家普里莫•莱维是奥斯维辛集中营的亲历者、见证者与书写者,在其客观冷静的笔触下,纳粹惨无人道的奴役、屠戮与集中营“囚犯”的境况与创伤得到一一呈现,纳粹施害者的身份在根本恶与平庸之恶之间呈现出多维面向,莱维在多部小说中深入探究与批判了纳粹施害者暴力行径背后德意志帝国极权主义之恶与人性本恶。作为知识分子与人文者,莱维在仇恨、理智与反思中对施害者实现了宽恕的难能之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普里莫•莱维 施害者 根本恶 平庸之恶 暴力
下载PDF
General Discourses on Relating Honor Crimes to Islam and Muslim World: Implications of Cultural Relativism and Essentialist Approach
11
作者 Armela Xhaho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and Diplomacy》 2014年第6期380-388,共9页
If women "violate" the unwritten laws and codes of honor, which are supposed to "damage" the social reputation of the family in the community, they are killed in the name of honor, in order to restore the perceiv... If women "violate" the unwritten laws and codes of honor, which are supposed to "damage" the social reputation of the family in the community, they are killed in the name of honor, in order to restore the perceived "lost honor". This paper explores the phenomenon of honor killings by examining the general discourses and scholarly critiques, regarding the implications for associating honor crimes with Islam and restricted to the Muslim-dominant societies, which of course create a binary between "superior" West and "backward" East. Scholarly research on honor crimes pinpoints the great debate on associating such crimes to culture and especially to Muslim culture. The current study attempts to identify the implications of essentialist approach of honor killings that portraits women as "helpless" and "passive" victims and men as "powerful" and "dominant" perpetrators. This paper discusses as well how cultural relativism is used to blame Muslim immigrants as responsible for honor crimes. In conclusion, the researcher argues that by holding such a view has its implication since it portraits "East" as an oppressive culture where the brutality of such crimes is justified by tradition, religion, cultural and customary norms and laws. Therefore, in order to avoid these implications, the paper discusses another approach that considers honor killings as gendered violence, perpetuated by the kinship and marriage structures of patriarchal societi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onor killings gendered violence ISLAM Muslim societies cultural relativism VICTIMS perpetrators
下载PDF
行为人与立法者视角下的犯罪既遂论
12
作者 彭文华 《佛山科学技术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1年第4期30-35,共6页
犯罪既遂在犯罪停止形态中处于基础地位,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站在行为人的立场,犯罪既遂的标志是发生了行为人所追求的预期结果,这是犯罪既遂的一般标准;站在立法者的立场,犯罪既遂的标志是出现了足以导致行为人所追求的预期结果发生... 犯罪既遂在犯罪停止形态中处于基础地位,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站在行为人的立场,犯罪既遂的标志是发生了行为人所追求的预期结果,这是犯罪既遂的一般标准;站在立法者的立场,犯罪既遂的标志是出现了足以导致行为人所追求的预期结果发生的危险状态,这是犯罪既遂的特殊标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犯罪既遂 行为人 立法者 结果 危险状态
下载PDF
民法典高空抛物致害责任规则的体系性解读:局限与克服 被引量:26
13
作者 冯恺 《比较法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76-89,共14页
高空抛物致害责任自入法之日起即饱受批评,又因司法适用中存在一定漏洞而引发质疑。将高空抛物致害责任置于不确定加害人责任框架下进行体系性解读,有利于重新认识和评估立法上设定这一责任规则的正当性和局限性。不确定加害人责任既不... 高空抛物致害责任自入法之日起即饱受批评,又因司法适用中存在一定漏洞而引发质疑。将高空抛物致害责任置于不确定加害人责任框架下进行体系性解读,有利于重新认识和评估立法上设定这一责任规则的正当性和局限性。不确定加害人责任既不符合固有侵权责任构成理论的预期,也未遵循传统诉讼理论在证明责任上的一贯立场,为了缓和其内在局限和避免发生泛用,须就不确定被告的范围、责任形式及举证负担等适用条件作出限制。立法上设定高空抛物致害责任规则时亦应注意其局限克服。我国民法典第1254条通过修正和完善其适用条件,深化了侵权责任法第87条确立的限制观念,具有明显的进步性。然而,民法典作为一部基本法,其规定难以包罗万象,高空抛物致害责任规则的适用漏洞仍需要通过司法解释、基于法官的个案经验进行填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确定加害人 高空抛物致害责任 体系解释 局限克服
原文传递
“二人以上轮奸”的认定 被引量:12
14
作者 陈洪兵 《海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2年第6期69-75,共7页
"二人以上轮奸"在性质上属于强奸罪的共同实行犯;刑法之所以对"轮奸"加重刑罚,不仅因为被害人连续遭受了强奸,而且因为共同轮奸的行为人既要对自己的奸淫行为与结果承担责任,也要对他人的奸淫行为与结果承担责任;... "二人以上轮奸"在性质上属于强奸罪的共同实行犯;刑法之所以对"轮奸"加重刑罚,不仅因为被害人连续遭受了强奸,而且因为共同轮奸的行为人既要对自己的奸淫行为与结果承担责任,也要对他人的奸淫行为与结果承担责任;成立轮奸,不仅要求行为人具有共同强奸的故意,而且要求被害人客观上遭受了两人以上轮奸的结果;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人与不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人能够成立"轮奸"的共犯;企图轮奸,仅一人奸淫成功的,不成立"轮奸",仅成立普通强奸的既遂,只有至少有二人以上奸淫成功的,才全案成立"轮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人以上轮奸” 共同实行犯 加重处罚根据 既未遂 片面轮奸
下载PDF
家庭暴力男性躯体施暴者的人格研究 被引量:11
15
作者 赵幸福 张亚林 +4 位作者 付文青 李龙飞 周云飞 李鹤展 袁国桢 《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 CSCD 2007年第5期543-544,共2页
目的:探讨家庭男性躯体施暴者的人格因素,为进一步干预家庭暴力提供帮助。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研究,对156例社区家庭男性躯体施暴者和44例社区正常对照组用社会人口学指标、艾森克人格问卷、反社会人格症状问卷进行评定。结果:研究组与对... 目的:探讨家庭男性躯体施暴者的人格因素,为进一步干预家庭暴力提供帮助。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研究,对156例社区家庭男性躯体施暴者和44例社区正常对照组用社会人口学指标、艾森克人格问卷、反社会人格症状问卷进行评定。结果:研究组与对照组比较,有较低的教育水平,较多的嗜烟者和较多差的夫妻关系(P<0.05);研究组内外向、反社会人格障碍症状分值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家庭暴力男性躯体施暴者有较多的低教育水平者和嗜烟者和一定的人格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家庭暴力 男性施暴者 人格 EPQ
下载PDF
家庭暴力施暴者的心理健康状况 被引量:9
16
作者 赵幸福 张亚林 +2 位作者 李龙飞 周云飞 李鹤展 《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 2007年第11期1034-1035,共2页
目的探讨家庭男性躯体施暴者的心理健康状况,为进一步干预家庭暴力提供帮助。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研究,对156例社区家庭男性躯体施暴者和44例社区正常对照组用社会人口学指标、症状自评量表进行评定。结果一般资料显示,家庭暴力男性躯体施... 目的探讨家庭男性躯体施暴者的心理健康状况,为进一步干预家庭暴力提供帮助。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研究,对156例社区家庭男性躯体施暴者和44例社区正常对照组用社会人口学指标、症状自评量表进行评定。结果一般资料显示,家庭暴力男性躯体施暴者较对照组有更多的低教育水平者;更多的嗜烟者,且每天抽烟量大;且他们的躯体化、人际关系敏感、抑郁、敌对和偏执分值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家庭暴力男性躯体施暴者有较多的低教育水平者和有较多的心理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家庭暴力 男性施暴者 症状自评量表
下载PDF
论公司、企业人员受贿犯罪主体的立法完善 被引量:3
17
作者 朱建华 《现代法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145-149,共5页
《刑法》第163条规定了公司、企业人员受贿罪,但这一规定,仅将犯罪主体规定为公司、企业的工作人员,而没有将其他单位的人员包括在内,因此会导致非公司、企业的单位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收受贿赂的行为无法处理。这一漏洞需要通过修改... 《刑法》第163条规定了公司、企业人员受贿罪,但这一规定,仅将犯罪主体规定为公司、企业的工作人员,而没有将其他单位的人员包括在内,因此会导致非公司、企业的单位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收受贿赂的行为无法处理。这一漏洞需要通过修改《刑法》对公司、企业受贿罪的规定,扩大其犯罪主体的范围来解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刑法》第163条 犯罪主体 公司 企业人员受贿罪 立法漏洞
下载PDF
共犯意思联络的教义学展开 被引量:2
18
作者 申屠玚玚 《苏州大学学报(法学版)》 CSSCI 2024年第1期123-135,共13页
意思联络是共同犯罪的成立要件,作为一种事实认知活动,是界定共犯行为性质的判断资料,不能与因果性混同。意思联络涉及法秩序对共犯行为法益侵害性的客观初步评价,建立在特定事实与犯罪关联性的基础上,具有与故意过失不同的评价内容。... 意思联络是共同犯罪的成立要件,作为一种事实认知活动,是界定共犯行为性质的判断资料,不能与因果性混同。意思联络涉及法秩序对共犯行为法益侵害性的客观初步评价,建立在特定事实与犯罪关联性的基础上,具有与故意过失不同的评价内容。在对故意认定存在扩张倾向的司法现状下,有必要基于行为主义的要求,强调意思联络的独立地位与客观属性。我国刑法采取定罪与量刑分离的双层区分模式,并无对共同正犯的专门规定,共谋与德日刑法中的正犯性评价无关,共同正犯的结果归属应个别进行,没有必要承认共谋共同正犯概念。对意思联络的形成发挥重要作用者是共同正犯,在结果归属阶段,共同正犯与狭义共犯具有不同评价侧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意思联络 共同犯罪 行为主义 共同正犯 共谋
下载PDF
共同犯罪中实行过限问题的认定 被引量:2
19
作者 张骥 臧建伟 《南通职业大学学报》 2003年第2期44-48,共5页
共同犯罪的实行过限是刑法共犯理论中的难点问题之一 ,学界从实行犯、组织犯、教唆犯、帮助犯等不同情形进行把握 ,明确了界定实行过限的一般标准。但在司法实践中 ,对转化犯、想象竞合犯、结果加重犯的实行过限问题尚有争议 。
关键词 共同犯罪 实行过限 刑法 共犯理论 司法认定
下载PDF
家庭暴力施暴者的社会心理多因素Logestic回归分析 被引量:5
20
作者 赵幸福 张亚林 +3 位作者 傅文青 周云飞 李鹤展 袁国桢 《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 CSSCI CSCD 2008年第2期210-212,共3页
目的:探讨家庭男性躯体施暴者的社会心理学因素,为进一步干预家庭暴力提供帮助。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研究,对156例社区家庭男性躯体施暴者和44例正常对照组用社会人口学指标、社会支持量表、父母养育方式量表、儿童期虐待问卷、艾森克人... 目的:探讨家庭男性躯体施暴者的社会心理学因素,为进一步干预家庭暴力提供帮助。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研究,对156例社区家庭男性躯体施暴者和44例正常对照组用社会人口学指标、社会支持量表、父母养育方式量表、儿童期虐待问卷、艾森克人格问卷、反社会人格症状问卷、症状自评量表、应付方式问卷、家庭功能问卷进行评定,对多种因素进行Logestic回归分析。结果:Logestic回归分析依次进入方程的是婚后夫妻关系,父亲惩罚、严厉的养育方式,嗜烟、反社会人格障碍症状、外向型人格、主观的社会支持、情感介入和退避的应付方式。结论:父亲惩罚、严厉的养育方式,嗜烟,外向性格,社会支持和情感介入6个变量是家庭躯体暴力男性施暴者最显著的预测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家庭暴力 男性施暴者 社会心理因素 Logestic回归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