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2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可用于全热交换器的透湿阻气膜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9
1
作者 王艺伟 韩秋 +3 位作者 杜旭东 周青波 刘秉鑫 薛立新 《膜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132-140,147,共10页
建筑能耗是能源消耗的主要方面,其中空调能耗在建筑能耗中占很大的比例.随着能源消耗问题的日益严峻,空调节能逐渐成为研究的热点.全热交换器通过新风和排风的能量交换,大大节省了空调的能耗,有效地改善室内的空气质量.其中,全热交换膜... 建筑能耗是能源消耗的主要方面,其中空调能耗在建筑能耗中占很大的比例.随着能源消耗问题的日益严峻,空调节能逐渐成为研究的热点.全热交换器通过新风和排风的能量交换,大大节省了空调的能耗,有效地改善室内的空气质量.其中,全热交换膜在全热交换器中起着核心的作用.本文介绍全热交换膜的换热机理,归纳目前各种可用于全热交换的透湿阻气膜的性能,并展望未来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热交换膜 透湿性 阻气性
下载PDF
电厂烟气中CO2膜法分离实验研究与模拟计算 被引量:4
2
作者 李博扬 于娟 +1 位作者 冯帆 张忠孝 《动力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419-425,432,共8页
为掌握中空纤维膜对电厂烟气中低体积分数CO2的分离效果,搭建了单级膜CO2分离系统,并对影响该系统分离性能的进口气压力、进口气总体积流量、进口气组分体积分数和膜组件温度等因素进行了实验研究。对分离膜组件建立了简化数学模型,并... 为掌握中空纤维膜对电厂烟气中低体积分数CO2的分离效果,搭建了单级膜CO2分离系统,并对影响该系统分离性能的进口气压力、进口气总体积流量、进口气组分体积分数和膜组件温度等因素进行了实验研究。对分离膜组件建立了简化数学模型,并分析了模型计算值与实验值之间的误差。结果表明:渗透气CO2的体积分数随进口气总体积流量和进口气CO2体积分数的增大而增大,随进口气压力的升高而减小,膜组件温度的上升对渗透气CO2的体积分数基本无影响;系统CO2的回收率随进口气压力升高、进口气CO2体积分数的增大以及膜组件温度的升高而增大,随进口气总体积流量的增加而降低;在工程允许的误差范围内,模型计算值可以较好地描述实验结果,并且模型应用简单,可为膜法分离CO2的工艺设计提供计算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厂烟气 CO2膜分离 渗透气 实验研究 模拟计算
下载PDF
高渗透易阻卡地层防卡旋转割心工艺--以威207井为例 被引量:4
3
作者 段绪林 卓云 +3 位作者 张杰 熊鸿照 陈锦泉 张运迪 《天然气勘探与开发》 2021年第3期68-72,共5页
石油工程取心作业集中在储层井段,裂缝、孔洞发育,渗透性强,取心作业割心时容易阻卡甚至卡钻。针对高渗透易阻卡井段取心作业难点,在威远页岩气风险作业区威207井下寒武统筇竹寺组取心现场实践中,创新提出突出防卡功能的旋转割心工艺并... 石油工程取心作业集中在储层井段,裂缝、孔洞发育,渗透性强,取心作业割心时容易阻卡甚至卡钻。针对高渗透易阻卡井段取心作业难点,在威远页岩气风险作业区威207井下寒武统筇竹寺组取心现场实践中,创新提出突出防卡功能的旋转割心工艺并现场试验4次,有效解决了该井割心频繁遇卡的复杂状况,降低了钻具、取心工具、取心钻头承受的工作扭矩,扩展了复杂井段旋转作业应用范围,并总结形成安全操作配套工艺。作业流程如下:①优选高强度的取心工具,加强检查保养,确保取心工具质量;②对上提速度、扭矩、排量、转速等参数进行精准控制,确保取心作业安全,避免掉心。实践结果表明:旋转割心工艺可以在深井高摩阻、高扭矩复杂井段取心作业中推广使用,以解决取心作业小井眼段复杂难题,同时旋转割心有较大的掉心风险,应强化井下情况分析,根据岩石性质、井下复杂特点、取心工具采取配套字全操作措施,以降低作业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层取心 虚厚滤饼 割心卡钻 旋转割心 高渗透 岩石破碎 页岩气
下载PDF
浆态床渣油加氢膜分离系统方案选择
4
作者 李征容 李国瑞 +1 位作者 王帅立 杨志永 《石油化工设计》 CAS 2024年第2期41-43,47,I0002,I0003,共6页
以某新建石化项目为例,讨论了浆态床渣油加氢裂化装置膜分离设置的2种方案。其中,方案一的一级渗透气压力5.50 MPa(表),送至新氢压缩机一级入口,二级渗透气压力2.80 MPa(表),送至下游PSA装置;方案二的一级渗透气压力9.50 MPa(表),送至... 以某新建石化项目为例,讨论了浆态床渣油加氢裂化装置膜分离设置的2种方案。其中,方案一的一级渗透气压力5.50 MPa(表),送至新氢压缩机一级入口,二级渗透气压力2.80 MPa(表),送至下游PSA装置;方案二的一级渗透气压力9.50 MPa(表),送至新氢压缩机二级入口,二级渗透气压力2.80 MPa(表),送至下游PSA装置。方案二对比于方案一回收了压力能,降低了系统能耗;方案一较方案二,膜分离投资费用相对较低,同时有利于设备的询比价,在维持较高的一级渗透气氢气纯度和回收率的情况下,较低的一级渗透气压力技术壁垒更低,国内主流膜分离技术均可满足要求。通过这两种方案的比较,为今后高压加氢装置膜分离方案选择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膜分离 高压加氢 渗透气 浆态床
下载PDF
透水混凝土的制备研究 被引量:2
5
作者 吴珊 肖琪聃 徐俊珂 《廊坊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8年第1期83-84,98,共3页
透水混凝土具有良好的透水性能、透气性能和过滤功能,能够有效促进地下水位回升,保护生态环境,缓解中心城区热岛效应。阐述透水混凝土的制备研究现状及工程应用,提出后续研究的方向。
关键词 透水混凝土 透水性能 透气性能
下载PDF
聚乙烯醇基高透湿高阻隔三元混合基质全热交换膜制备和性能 被引量:1
6
作者 苌现 杨文杰 +3 位作者 李士洋 张秀敏 吴涛 薛立新 《化工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911-919,共9页
探讨了通过蒙脱土(MMT)和无水氯化钙(CaCl_(2))共混掺杂改性,来打破透湿和阻气性之间的博弈(trade-off)效应,全面提升聚乙烯醇(PVA)全热交换膜性能的可行性。本文系统研究了氯化钙和蒙脱土的含量对膜的形态、接触角、热稳定性、力学性... 探讨了通过蒙脱土(MMT)和无水氯化钙(CaCl_(2))共混掺杂改性,来打破透湿和阻气性之间的博弈(trade-off)效应,全面提升聚乙烯醇(PVA)全热交换膜性能的可行性。本文系统研究了氯化钙和蒙脱土的含量对膜的形态、接触角、热稳定性、力学性能、气体透过率和总换热效率的影响。实验数据表明,适量氯化钙的杂化可以引入水传导通道,提升膜的水蒸气透过率和焓交换效率,适量蒙脱土掺杂可以提升膜的高CO_(2)气体阻隔性能、改善其热稳定性和机械性能,同时提升粗糙度、提高湿度和焓交换效率;但是当无水氯化钙和蒙脱土含量过高时,膜的机械性能、透湿度和CO_(2)气体阻隔性能又会变差。综合考虑,PVA∶CaCl_(2)∶MMT的质量比为8∶1.6∶0.8的三元混合基质膜不仅具有高的透湿性和焓交换效率(68%),而且保持了聚乙烯醇膜的极高CO_(2)气体阻隔性,有望作为节能通风系统中全热交换膜的优化选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乙烯醇 无水氯化钙 蒙脱土 透湿 阻气 全热交换效率
下载PDF
我国低透气性本煤层增透技术现状及气爆增透防突新技术 被引量:35
7
作者 赵宝友 王海东 《爆破》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32-41,共10页
提高煤层的透气性是高瓦斯低透气性矿井瓦斯灾害防治的根本措施。采用文献综述的方法,对我国高瓦斯低透气性本煤层采用的大孔径钻孔、密集交叉钻孔、水力冲孔、水力割缝、水力压裂、深孔爆破等主要技术的增透效果进行评述,指出了各增透... 提高煤层的透气性是高瓦斯低透气性矿井瓦斯灾害防治的根本措施。采用文献综述的方法,对我国高瓦斯低透气性本煤层采用的大孔径钻孔、密集交叉钻孔、水力冲孔、水力割缝、水力压裂、深孔爆破等主要技术的增透效果进行评述,指出了各增透方法的优劣及适用性。在充分借鉴深孔爆破和水力压裂增透技术的优点之上,提出了采用高压气体爆破致裂进行高瓦斯低透气性本煤层增透防突的新技术,即气爆增透技术;基于理论分析,揭示了气爆增透新技术的冲击震裂和尖劈压裂增透机理,指出了支撑气爆增透技术工程实践应开展的基础研究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瓦斯低透气性煤层 煤体增透 气爆技术 高压气体 应力波
下载PDF
考虑启动压力梯度和高速非达西效应的低渗透气藏水平井产能 被引量:30
8
作者 刘启国 王瑞 +1 位作者 李邗 刘晓旭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53-56,共4页
低渗透气藏存在启动压力梯度,对气藏产能存在很大影响。以具有顶、底不渗透边界的低渗透气藏为例,引入儒柯夫斯基变换,推导了考虑启动压力梯度及高速非达西效应的低渗透气藏水平气井产能计算公式,研究了高速非达西效应、启动压力梯度、... 低渗透气藏存在启动压力梯度,对气藏产能存在很大影响。以具有顶、底不渗透边界的低渗透气藏为例,引入儒柯夫斯基变换,推导了考虑启动压力梯度及高速非达西效应的低渗透气藏水平气井产能计算公式,研究了高速非达西效应、启动压力梯度、水平段长度、渗透率各向异性比及偏心距等因素对气井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启动压力梯度和高速非达西效应的存在都使产能降低;在一定长度范围内,水平段长度越长,产能越大;渗透率各向异性的存在使产能降低;并做出了相应的流入动态关系曲线,为低渗透气藏中水平井合理配产提供了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渗透气藏 水平井产能 启动压力梯度 高速非达西效应 保角变换
下载PDF
低渗透非均质油藏提高采收率实验研究 被引量:24
9
作者 尤源 岳湘安 +1 位作者 王锐 赵春鹏 《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118-121,125,共5页
低渗透非均质砂岩油藏水驱开发时,注入水易沿渗透率相对高的部位窜流,而低渗透层动用程度差,整体开发效果不佳。对此类油藏,研究水驱后进一步改善开发效果的可行性,并探索提高低渗透层动用程度的有效方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通过长岩心... 低渗透非均质砂岩油藏水驱开发时,注入水易沿渗透率相对高的部位窜流,而低渗透层动用程度差,整体开发效果不佳。对此类油藏,研究水驱后进一步改善开发效果的可行性,并探索提高低渗透层动用程度的有效方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通过长岩心物理模拟实验,考察了低渗透非均质砂岩油藏常规水驱后,依次采用间歇开采、注氮气、水气交替注入等方法对改善开发效果的作用,也探讨了该类油藏水驱后进一步提高采收率的可行性。实验结果证明,通过采取合理方法可以在水驱基础上进一步提高采收率。其中采用间歇开采最多可以获得采收率近7%,但作用有效周期少;注入氮气可以得到约6%采收率,但在气窜后易导致注入气无效循环;水气交替注入方式效果最明显,可以进一步提高采收率15%左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渗透非均质油藏 物理模拟 间歇开采 注氮气 水气交替
下载PDF
低孔渗储层的油气水解释方法 被引量:16
10
作者 宋延杰 王群 田家祥 《大庆石油学院学报》 CAS 北大核心 1995年第2期35-38,共4页
针对低孔渗储层的物性特征及侵入深的特点,提出了利用声波地层因素公式计算储层的孔隙度,用S-B模型计算含水饱和度和识别低孔渗气层的方法,从而建立了一套适合于低孔渗储层的油气水解释方法。经与试油对比,证明该方法应用效果很... 针对低孔渗储层的物性特征及侵入深的特点,提出了利用声波地层因素公式计算储层的孔隙度,用S-B模型计算含水饱和度和识别低孔渗气层的方法,从而建立了一套适合于低孔渗储层的油气水解释方法。经与试油对比,证明该方法应用效果很好。另外,低孔渗储层生产能力很低,必须采取用产措施才能达到工业产能,因此,在低孔渗油层、差油层划分上除了使用孔隙度和含水饱和度参数外,还使用了含油气孔隙度和单层累计油气厚度这2个多数,从而更准确地划分出油层、差油层,实际应用效果证明了其正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气水划分 储集层 孔隙度
下载PDF
低渗煤层CO_2预裂增透高效瓦斯抽采原理及应用 被引量:24
11
作者 孙文忠 《煤炭科学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100-105,共6页
为了解决低渗透煤层抽采效率低、抽采时间长等难题,提出利用CO_2高能气体预裂增透技术改造低渗透煤层,增大煤层透气性,提高瓦斯抽采量和抽采效率;通过分析低渗煤层高能气体预裂增透技术的卸压增透机理,制定了回采工作面和掘进工作面的... 为了解决低渗透煤层抽采效率低、抽采时间长等难题,提出利用CO_2高能气体预裂增透技术改造低渗透煤层,增大煤层透气性,提高瓦斯抽采量和抽采效率;通过分析低渗煤层高能气体预裂增透技术的卸压增透机理,制定了回采工作面和掘进工作面的高能气体预裂增透瓦斯抽采技术方案,并进行了现场试验和效果分析。结果表明:高能气体预裂能够在煤层形成裂隙卸压圈或裂隙卸压区,使圈(区)内煤层透气性和瓦斯解吸速度增高,掘进工作面预裂增透后的平均瓦斯抽采浓度、平均抽采纯流量和平均百米钻孔抽采纯流量分别增加了1.5、4.7、17.8倍;回采工作面预裂增透后,平均瓦斯抽采浓度、平均抽采纯流量和平均百米钻孔抽采纯流量分别增加了0.8、1.0、1.5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渗透煤层 高能CO2预裂 卸压增透 瓦斯抽采
下载PDF
特低渗透油藏流体渗流特征试验研究 被引量:15
12
作者 张光明 廖锐全 +1 位作者 徐永高 许魏 《江汉石油学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88-89,共2页
以长庆油田三叠系长 6油藏为例 ,通过实验研究了压力、温度对低渗油藏渗流特性的影响和加表面活性剂改善两相渗流的效果。结果表明 ,特低渗透油藏中 ,提高温度和系统压力 ,可以降低原油渗流的初始启动压力 ,改善非达西渗流特性 ;向注入... 以长庆油田三叠系长 6油藏为例 ,通过实验研究了压力、温度对低渗油藏渗流特性的影响和加表面活性剂改善两相渗流的效果。结果表明 ,特低渗透油藏中 ,提高温度和系统压力 ,可以降低原油渗流的初始启动压力 ,改善非达西渗流特性 ;向注入水中加入表面活性体系 ,可以有效地增加油水两相同流区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渗透油气藏 渗流 特征 性能试验
下载PDF
致密气储层岩心束缚水饱和度实验对比 被引量:20
13
作者 张冲 张超谟 +2 位作者 张占松 秦瑞宝 余杰 《天然气地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352-358,共7页
束缚水饱和度是进行储层油气评价、产能预测及储量计算的关键参数,现有的确定岩心束缚水饱和度的实验标准不适合于致密气储层岩样。选取大量具有代表性的致密砂岩岩样,进行了半渗透隔板、核磁共振及压汞实验测量,并对这3种实验确定束缚... 束缚水饱和度是进行储层油气评价、产能预测及储量计算的关键参数,现有的确定岩心束缚水饱和度的实验标准不适合于致密气储层岩样。选取大量具有代表性的致密砂岩岩样,进行了半渗透隔板、核磁共振及压汞实验测量,并对这3种实验确定束缚水饱和度的方法进行了对比研究。研究认为:选用阈压值为1.5MPa的隔板进行半渗透隔板毛细管压力曲线测量,并不能准确获取岩心束缚水饱和度,隔板阈压值需要达到3MPa;致密砂岩岩样在离心机上用0.690MPa离心力甩出的自由水并不充分,最佳离心力应为1.379MPa,结合核磁共振饱和T2谱与1.379MPa离心力下测量的离心T2谱可以有效地确定致密岩样的束缚水饱和度;半渗透隔板毛细管压力曲线与压汞毛细管压力曲线在形态上存在差异,压汞法采用毛细管压力为1.379MPa(转换为气—水系统)时所对应的束缚水饱和度更为可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半渗透隔板 核磁共振 压汞 束缚水饱和度 致密气储层
原文传递
低渗气藏储层应力敏感性原因及岩石变形机制 被引量:19
14
作者 向祖平 陈中华 +2 位作者 谢峰 张箭 肖文联 《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103-106,共4页
低渗致密气藏由于其自身的地质特征,在衰竭式开发过程中表现出较强的储层渗透率应力敏感性,其对气藏开发效果的影响已有较多学者研究,但关于引起储层应力敏感性的内在原因和控制岩石变形的机制却鲜有研究。在有效应力理论及实验研究... 低渗致密气藏由于其自身的地质特征,在衰竭式开发过程中表现出较强的储层渗透率应力敏感性,其对气藏开发效果的影响已有较多学者研究,但关于引起储层应力敏感性的内在原因和控制岩石变形的机制却鲜有研究。在有效应力理论及实验研究基础上,从储层介质类型、岩石组成、黏土矿物成分及含量、孔喉结构特征及有效应力定律等方面进行研究,从深层次认识清楚低渗气藏储层应力敏感性原因及岩石变形机制,为该类气藏制定合理的开发技术界限以及开发调整方案提供了有力的理论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渗气藏 应力敏感 变形机制 有效应力 响应曲面法
下载PDF
高、低渗“串联”气层供气机理物理模拟研究 被引量:18
15
作者 胡勇 朱华银 +4 位作者 陈建军 万玉金 王淑英 罗瑞兰 朱秋影 《天然气地球科学》 EI CAS CSCD 2007年第3期469-472,共4页
在国内低渗气田开发过程中,对非均质气层(近井高渗、外围低渗)供气机理认识还存在许多问题。利用物理模拟技术,结合苏里格气田单井地质模型,建立了平面非均质高、低渗气层“串联”物理模拟模型(“串联”模型)及实验方法,模拟研究了衰竭... 在国内低渗气田开发过程中,对非均质气层(近井高渗、外围低渗)供气机理认识还存在许多问题。利用物理模拟技术,结合苏里格气田单井地质模型,建立了平面非均质高、低渗气层“串联”物理模拟模型(“串联”模型)及实验方法,模拟研究了衰竭开发过程中非均质气层压力和产量变化规律、单井生产动态特征和配产对稳产期产气量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渗气层 “串联”模型 供气机理 物理模拟
下载PDF
深埋突出煤层深孔控制爆破致裂机理和防突效果研究 被引量:15
16
作者 赵宝友 王海东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0期47-54,共8页
基于理论分析和数值模拟,探究深孔控制爆破技术在深埋低透高瓦斯煤层防突方面的适用性。考虑爆炸波、爆生气体、煤层原始瓦斯压力、煤层地应力对裂隙的作用。研究深埋低透高瓦斯煤层深孔控制爆破裂隙的扩展的过程、机理及防突效果。对... 基于理论分析和数值模拟,探究深孔控制爆破技术在深埋低透高瓦斯煤层防突方面的适用性。考虑爆炸波、爆生气体、煤层原始瓦斯压力、煤层地应力对裂隙的作用。研究深埋低透高瓦斯煤层深孔控制爆破裂隙的扩展的过程、机理及防突效果。对比了理论分析结果和典型的现场试验结果。得出的结论是,煤层深孔控制爆破致裂,是在爆炸波的动态冲击震裂和爆生气体及煤层瓦斯压力的尖劈压裂作用下共同完成的;深埋高应力煤层深孔控制爆破机理与常规浅孔采掘爆破机理不同;控制孔在高应力煤层中的导裂作用并不显著,其主要起到卸压孔和抽放孔的作用。几个典型的高应力低透突出煤层的工程实践表明,采用深孔控制爆破技术后,均获得良好的增透效果,且均未发生煤与瓦斯突出事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埋低透高瓦斯煤层 深孔控制爆破 爆破致裂机理 煤与瓦斯突出 控制孔
下载PDF
长庆低渗透油田油气集输工艺技术发展综述 被引量:15
17
作者 刘利群 刘春江 《石油工程建设》 2008年第2期41-43,共3页
针对长庆油田低渗透复杂油藏及恶劣的自然环境,科技人员坚持科技创新和技术进步,油田地面集输工艺有了很大的发展。以长庆马岭、安塞、靖安和西峰等低产、低渗油田为代表的集输工艺相继创立,创造了低产、低渗油田地面工程建设模式,形成... 针对长庆油田低渗透复杂油藏及恶劣的自然环境,科技人员坚持科技创新和技术进步,油田地面集输工艺有了很大的发展。以长庆马岭、安塞、靖安和西峰等低产、低渗油田为代表的集输工艺相继创立,创造了低产、低渗油田地面工程建设模式,形成了适合长庆油区特点的高效简化地面工艺系列技术,集输流程由单井单管不加热密闭集输工艺发展到多井阀组双管不加热密闭集输工艺,再发展到多井双管不加热密闭集输工艺,最后到多井单管不加热密闭集输工艺,实现了从三级布站到二级布站的飞跃,流程愈来愈简,建设投资持续降低,开创了黄土塬复杂地貌条件下低渗透油田地面建设的新路子。文章综述了长庆油田地面集输工艺技术的发展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庆油田 低渗透油田 油气集输 工艺技术
下载PDF
东营凹陷牛庄洼陷砂岩透镜体的成藏机理 被引量:13
18
作者 王建伟 宋书君 +3 位作者 王新征 赵密福 万从礼 牛富玲 《石油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39-44,50,共7页
针对济阳坳陷东营凹陷牛庄洼陷砂岩透镜体的含油性及其油气充注程度差异较大、成藏机理复杂的特点,根据成藏动力学和成藏运动学理论,利用动、静态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对砂岩透镜体的成藏机理进行了探讨。研究结果表明:牛庄洼陷砂岩透镜体... 针对济阳坳陷东营凹陷牛庄洼陷砂岩透镜体的含油性及其油气充注程度差异较大、成藏机理复杂的特点,根据成藏动力学和成藏运动学理论,利用动、静态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对砂岩透镜体的成藏机理进行了探讨。研究结果表明:牛庄洼陷砂岩透镜体油藏主要发育在沙河街组超压系统内,并且围绕断裂带呈环带分布;牛庄洼陷大部分砂岩透镜体油藏具有"混源性"及"它源性"的油源条件;与超压系统周缘的幕式泄流泄压过程相对应,超压系统内烃类物质和地层水构成的混相流体也发生了幕式、自组织运移,并且砂岩透镜体的油气充注过程与地层流体的自组织活动存在着良好的耦合关系;当混相流体穿越砂岩透镜体时,透镜体砂岩与其围岩的接触面具有半渗透膜效应;在半渗透膜效应下,混相流体活动性明显控制着该类油藏的空间分布和油气富集程度。因此,处于超压系统的泄流泄压带以及内侧的砂岩透镜体具有良好的油气勘探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砂岩透镜体 油气成藏机理 半渗透膜效应 油源条件 油气分布 油气富集程度 牛庄洼陷 东营凹陷
下载PDF
低渗透火山岩气藏储层评价指标刍议 被引量:13
19
作者 兰朝利 王金秀 +2 位作者 杨明慧 张君峰 何顺利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32-34,共3页
低渗透火山岩气藏储层在中国发现较晚,对其储层特征进行评价还缺乏合适的标准。通过兴城气田典型低渗透火山岩气藏储层特征与火山岩油藏储层评价指标的对比,认为火山岩油藏储层评价标准中的有效渗透率、基质空气渗透率和有效厚度指标不... 低渗透火山岩气藏储层在中国发现较晚,对其储层特征进行评价还缺乏合适的标准。通过兴城气田典型低渗透火山岩气藏储层特征与火山岩油藏储层评价指标的对比,认为火山岩油藏储层评价标准中的有效渗透率、基质空气渗透率和有效厚度指标不适合对低渗透火山岩气藏储层进行评价。为此,须建立低渗透火山岩气藏储层评价标准,以便更准确地对火山岩气藏储层作出评价。笔者利用岩心、录井、测井和试油资料,在对兴城气田火山岩储层定量描述参数(有效渗透率、基质有效孔隙度、基质空气渗透率和平均孔喉半径)和定性描述参数(岩相、岩性、储集空间和储层产状)研究的基础上,结合试油成果,建立了低渗透火山岩气藏储层分类评价标准。该标准确定的有效渗透率、基质空气渗透率指标值明显较火山岩油藏储层标准低,更适用于低渗透火山岩气藏储层的评价。同时,该标准也为具有相似特征的火山岩气藏储层评价提供了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渗透 火山岩气藏 储层评价指标 兴城气田
下载PDF
低渗透油藏二氧化碳驱同步埋存量计算 被引量:11
20
作者 王高峰 秦积舜 +1 位作者 黄春霞 崔翔宇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7期148-154,共7页
埋存潜力评价是二氧化碳捕集利用与封存(CCUS)潜力评价的重要内容。在区分二氧化碳驱油项目评价期内的埋存量(同步埋存量)和油藏废弃后的埋存量(深度埋存量)基础上,提出了"三参量法"同步埋存量计算方法;在辨析气驱换油率概念... 埋存潜力评价是二氧化碳捕集利用与封存(CCUS)潜力评价的重要内容。在区分二氧化碳驱油项目评价期内的埋存量(同步埋存量)和油藏废弃后的埋存量(深度埋存量)基础上,提出了"三参量法"同步埋存量计算方法;在辨析气驱换油率概念基础上,依据物质平衡原理,考虑压敏效应、溶解膨胀、干层吸气和裂缝疏导等,首次得到二氧化碳换油率理论计算公式;联合油气渗流分流方程、Corey模型和Stone方程等相对渗透率计算公式,给出了自由气相形成的生产气油比确定油藏工程方法;根据气驱增产倍数概念,结合水驱递减规律,预测低渗透油藏气驱产量变化情况。总结提出二氧化碳驱油与埋存项目评价期内埋存量"3步评价法",即"油藏筛选→三参量预测→同步埋存量计算",完善了二氧化碳驱油与埋存潜力评价油藏工程理论方法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捕集利用与封存 二氧化碳驱 低渗透油藏 同步埋存量 换油率 气油比 气驱增产倍数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