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舒脉胶囊干预大鼠髂动脉球囊损伤后的炎症作用机制
- 1
-
-
作者
郭卉
吕春燕
焦琳茜
谢书睿
徐旭英
-
机构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
-
出处
《医学研究杂志》
2024年第3期89-94,共6页
-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81873118)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科学基金资助项目(82004120)。
-
文摘
目的探讨舒脉胶囊抑制大鼠髂动脉球囊损伤后的炎症作用机制。方法30只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舒脉胶囊低剂量组、舒脉胶囊中剂量组、舒脉胶囊高剂量组,每组各6只。模型组、舒脉胶囊低、中和高剂量组均采用经皮冠状动脉腔内血管成形术(percutaneous transluminal coronary angioplasty,PTCA)扩张导管,经大鼠左股动脉牵拉损伤大鼠左髂动脉建立下肢动脉再狭窄模型,假手术组不进行球囊损伤。术后第1天,假手术组和模型组给予0.9%氯化钠溶液灌胃,每300g大鼠体质量给予1ml 0.9%氯化钠溶液,1次/天,舒脉胶囊低、中和高剂量组分别给予0.0324、0.0648、0.1296g/ml舒脉胶囊0.9%氯化钠溶液灌胃。术后14天,弹力纤维染色观察各组大鼠左髂动脉内膜增生情况,测量并计算内膜面积、中膜面积及内膜中膜面积比;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nzyme-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检测血清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水平变化;免疫组化法检测检测血管壁IL-6及核因子-κB(nuclear factor-kappa B,NF-κB)表达;Western blot法检测大鼠左髂动脉血管组织中NF-κB蛋白表达。结果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血管腔明显变窄(P<0.0001),模型组IL-6水平明显升高(P<0.0001),模型组NF-κB水平明显升高(P<0.001);与模型组比较,舒脉胶囊中、高剂量组NF-κB蛋白含量降低(P<0.05);与舒脉胶囊低剂量组比较,舒脉胶囊中、高剂量组IL-6水平降低(P<0.05)。结论舒脉胶囊可能通过干预NF-κB通路,抑制血管炎症,从而减轻介入术后血管内膜的增生。
-
关键词
外周动脉疾病
球囊损伤
炎症
舒脉胶囊
大鼠
-
Keywords
peripheral arterial disease
Balloon injury
Inflammation
Shumaijiaonang
Rats
-
分类号
R364
[医药卫生—病理学]
-
-
题名四肢动脉损伤的急诊治疗
被引量:4
- 2
-
-
作者
王征
高波
耿力
权成
董永康
丁富安
-
机构
吉林大学第二医院血管外科
-
出处
《血管与腔内血管外科杂志》
2017年第4期844-846,共3页
-
文摘
目的探讨四肢动脉损伤的早期诊断和手术治疗的效果。方法收集并统计2005年5月至2015年5月吉林大学第二医院诊治的52例四肢动脉损伤患者急诊手术病例,其中动脉破裂45例(行自体大隐静脉移植动脉重建术10例、动脉端-端吻合术14例、动脉修补术21例)、假性动脉瘤切除修补术5例、血栓摘除术2例。结果成功行动脉修复47例,四肢动脉修补后肢体存活率为90.4%,肢体功能恢复满意。截肢5例,其中2例因肢体缺血时间过长,2例因动脉血栓形成,1例因胫骨上段骨折合并腘动脉损伤,截肢率为9.6%。结论四肢动脉血管损伤的早期诊断和手术治疗,是挽救患者肢体的关键;术后及时的康复训练,是使患者肢体功能恢复的重要措施。
-
关键词
四肢动脉损伤
早期诊断
血管重建
-
Keywords
peripheral arterial injury
early diagnosis
arterial reconstruction
-
分类号
R543.5
[医药卫生—心血管疾病]
-
-
题名杂交手术治疗急性周围动脉损伤(附10例报告)
- 3
-
-
作者
郑志刚
何春水
张丽峰
刘洋
曾伟
刘源
-
机构
武警四川省总队医院门诊部
成都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血管外科
-
出处
《中国现代手术学杂志》
2013年第3期197-198,共2页
-
文摘
目的探讨杂交手术治疗急性周围动脉损伤的方法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8月~2011年3月诊治的10例急性周围动脉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股总动脉损伤5例,股浅动脉上段损伤3例,股深动脉分支损伤1例,腋动脉损伤1例。治疗首先采取腔内介入方法,低压维持球囊充盈状态控制动脉破口出血。静脉复合麻醉下立即行血管探查手术,其中6例直接缝合破损血管,3例以自体大隐静脉修补损伤血管,1例股深动脉分支损伤者以弹簧圈栓塞后行患侧血肿清除手术。结果本组平均手术时间(81.0±17.9)min,平均失血(200.1±44.6)ml,术后2~3 d拔出引流管。所有患者术后患肢血液循环良好,但有不同程度肢体肿胀,未行筋膜切开减压术。本组均获随访,时间6~12个月。1例患者出现下肢间歇性跛行,其余患者恢复良好。结论杂交手术是治疗周围动脉损伤的一种很好的选择。
-
关键词
周围动脉损伤
介入治疗
杂交手术
-
Keywords
peripheral arterial injury
interventional treatment
hybrid operation
-
分类号
R654.3
[医药卫生—外科学]
-
-
题名两点入路腔内修复术在周围动脉完全断裂治疗中的应用
- 4
-
-
作者
李帅
杨震
李敏
陈晨
张希全
-
机构
山东第一医科大学研究生院
解放军第九六〇医院全军腔内介入诊疗中心
解放军第九六〇医院骨创科
-
出处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62-65,共4页
-
基金
军队后勤科研计划重点项目(CJN14J010)。
-
文摘
目的探讨同时创建两点入路腔内修复术治疗急性周围动脉完全断裂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2018年2月解放军第九六〇医院收治的18例急性周围动脉完全断裂患者临床资料。根据手术入路不同,将患者分为常规腔内修复术组(A组,n=10)和改良两点入路腔内修复术组(B组,n=8)。对比两组手术成功率、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及随访结果。结果两组手术均顺利完成。A组、B组手术时间分别为平均(58.5±7.2) min、(33.9±3.9) min(P=0.020),术中出血量分别为平均(216.0±109.2) mL、(110.6±51.0) m L(P=0.011),B组均显著低于A组。两组术后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及随访结果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同时创建两点入路腔内修复术,可进一步缩短腔内技术修复周围动脉完全断裂损伤的时间,并降低术中出血量。
-
关键词
周围动脉损伤
血管腔内技术
支架修复
两点入路
-
Keywords
peripheral artery injury
endovascular technique
stent repair
two-point approach
-
分类号
R722.12
[医药卫生—儿科]
-
-
题名周围动脉损伤32例诊治体会
- 5
-
-
作者
李杰
高涌
-
机构
蚌埠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血管外科
-
出处
《蚌埠医学院学报》
CAS
2014年第6期768-770,共3页
-
文摘
目的:探讨周围动脉损伤的诊治方法及其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32例周围动脉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钝性伤22例、锐性伤7例、医源性损伤3例。治疗包括动脉侧壁修补2例、单纯结扎5例、端-端吻合1例、自体静脉移植22例、覆膜支架植入封堵2例。结果:治愈28例,治愈率87.50%;截肢4例,截肢率为12.50%;无病死病例。结论:早期诊断、有效控制出血和抗休克治疗、正确选择手术方式、快速优质血管重建、早期筋膜切开、合理处理动脉合并伤,能够降低致残率和病死率。
-
关键词
血管外科手术
周围动脉
损伤
-
Keywords
vascular operation
peripheral artery
injury
-
分类号
R654.4
[医药卫生—外科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