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比较与批判:生理学与方法学视野下的分期与板块训练理论 被引量:22
1
作者 崔东霞 李钊 《上海体育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72-75,共4页
运动训练的安排问题一直是分期理论与板块理论争论的焦点。分期理论的支持者认为,此理论具有广泛的经验性、科学—实验性和理论—方法性基础,当今的运动训练仍要坚持分期理论的训练原则与原理;板块理论的支持者认为,在高级运动员全年要... 运动训练的安排问题一直是分期理论与板块理论争论的焦点。分期理论的支持者认为,此理论具有广泛的经验性、科学—实验性和理论—方法性基础,当今的运动训练仍要坚持分期理论的训练原则与原理;板块理论的支持者认为,在高级运动员全年要参加多次比赛的背景下,应在短时间内通过集中负荷效应发展专项能力。运用文献资料法、比较分析法,从生理学与方法学层面对分期理论与板块理论进行探讨。认为:分期训练理论符合人体超量恢复原理,建立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与系统论的方法学基础上;板块训练理论与集中负荷长期延迟效应存在矛盾,运动训练安排存在片面性与孤立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期理论 板块理论 生理学 方法学 运动训练
下载PDF
对板块训练理论合理性的质疑——兼驳传统分期理论过时论 被引量:21
2
作者 马祥海 《北京体育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8期140-144,共5页
为了让人们对板块训练理论有一个客观、理性的认识,给当前板块训练理论的盲目追从降温,运用文献资料分析和调研的方法,结合当今训练理论的发展,对板块训练理论的内涵、发展和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全面的分析。结果表明:板块训练理论在保障... 为了让人们对板块训练理论有一个客观、理性的认识,给当前板块训练理论的盲目追从降温,运用文献资料分析和调研的方法,结合当今训练理论的发展,对板块训练理论的内涵、发展和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全面的分析。结果表明:板块训练理论在保障运动员竞技状态的形成、竞技能力的有效提高以及重大比赛中的稳定发挥等方面存在不足,并指出在安排运动员的年度训练时传统分期理论不仅不过时而且较之板块训练理论还具有明显的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运动训练 分期理论 板块理论 质疑
原文传递
运动训练分期理论的发展现状及展望 被引量:20
3
作者 林卫国 周锦琳 王红英 《北京体育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262-265,共4页
通过文献综述的方法对运动训练分期理论的发展历史和基本原理,以及有关运动训练分期理论的争论等进行分析和论述,并在此基础上对运动训练分期理论的未来发展做出了展望。
关键词 运动训练 分期理论
原文传递
传统分期理论和现代板块周期理论训练实践运用的研究——以排球训练为例 被引量:16
4
作者 闫升 《南京体育学院学报》 2018年第12期60-67,80,共9页
我国竞技体育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受苏联学者马特维耶夫传统分期理论的长期指导,运动技术水平不断提高,传统分期理论也为世界竞技体育运动水平的提高做出了巨大贡献。介于传统分期理论的局限性,为适应现代高水平运动训练和日益增多的竞... 我国竞技体育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受苏联学者马特维耶夫传统分期理论的长期指导,运动技术水平不断提高,传统分期理论也为世界竞技体育运动水平的提高做出了巨大贡献。介于传统分期理论的局限性,为适应现代高水平运动训练和日益增多的竞赛活动的发展趋势,世界高水平的教练员为寻求运动技术水平的突破性提高,经过30多年训练实践,又催生了具有时代特征的现代板块周期理论。以排球训练为例,新、老中国女排都取得了世界冠军,中国老一届女排运用传统的分期理论指导训练,而新一届中国女排训练实践运用,则更多地体现了时代发展趋势的"板块周期"理论的特征。世界冠军日本男排、全国冠军江苏男排等队的训练实践验证,符合时代特征的理论指导是成功的关键。包括不同地域气候环境的训练理论运用,以及青少年运动员、男女不同性别运动员的理论实践也存在差异。研究表明,现代周期板块训练理论的创立、发展、完善,明确了与传统分期理论的某种差异性,以及现代板块周期理论和传统分期理论存在的互相的包容性,同时也凸显了现代板块周期理论成为现代高水平竞技体育训练指南的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期理论 板块周期 训练强度 排球训练
下载PDF
传统训练分期理论和板块周期训练理论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10
5
作者 尹龙 李芳 +2 位作者 陈君 陈小玲 司虎克 《南京体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4年第2期105-109,共5页
随着竞技体育的商业化和职业化,体育竞赛的数量大幅度增加,比赛的规模和赛制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传统训练分期理论越来越不能满足比赛的赛制发展,板块周期训练理论则在此基础上运用而生。研究运用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逻辑分析法... 随着竞技体育的商业化和职业化,体育竞赛的数量大幅度增加,比赛的规模和赛制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传统训练分期理论越来越不能满足比赛的赛制发展,板块周期训练理论则在此基础上运用而生。研究运用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逻辑分析法等方法对传统训练分期理论和板块周期训练理论进行了比较研究,希望能为广大教练员和运动员正确认识训练理论和科学化训练实践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期理论 板块周期 竞技体育 比较研究
下载PDF
论运动训练的科学化与竞技训练实践的几个关键问题——系统训练生物原理与当前中国传统“大周期”认识逻辑错误的对比分析(上) 被引量:9
6
作者 李捷 王晓军 +2 位作者 裘晟 李端英 李雅 《成都体育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1-6,共6页
在我国,传统训练分期思维是指导竞技训练计划设计的主要理论依据,而训练分期思维造成的训练安排问题,仍然在实际上阻碍着诸多大项训练成绩的发展与训练效率的提高。以奥运国家队运动员为对象,采用理论与实验的方法,对大周期理论及其生... 在我国,传统训练分期思维是指导竞技训练计划设计的主要理论依据,而训练分期思维造成的训练安排问题,仍然在实际上阻碍着诸多大项训练成绩的发展与训练效率的提高。以奥运国家队运动员为对象,采用理论与实验的方法,对大周期理论及其生物学基础进行了逻辑与实证分析,研究认为:传统大周期训练分期的时间与内容划分,不仅在哲学上具有机械决定论的浓厚烙印,而且从生物本质上,完全忽略了专项生物适应的结构化特征与生物极限能力发展进化所需的连续性生物环境条件。多元结构分期,不仅裂解了专项目标结构系统形成与优化的时间结构,而且主次不清的生物结构效应竞争,直接导致竞赛状态的不稳定甚至主次结构的反转;在训练管理上,则造成训练设计与安排"前松后紧"的普遍现象。一般适应综合征(GAS)与超量补偿理论,从原则上误导了高水平竞技训练目标成绩生成的生物规划逻辑,相对于GAS理论,时序判别的内环境稳态指标,可以更好地反映负荷对机体稳态的影响。训练的生物学意义是驱动从意识到DNA转录变化的经验生物信息网络构建,竞技表现能力实际上依据于机体系统内能否形成符合竞赛目标要求的系统生物细胞网络结构,竞技训练的生物逻辑就是竞赛目标生物细胞网络系统的构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周期理论 细胞网络 系统训练 竞赛目标 训练计划 一般适应综合征 运动
下载PDF
我国运动训练学发展演进及研究现状述评 被引量:4
7
作者 张军波 《河北体育学院学报》 2007年第4期83-86,共4页
在对国内外文献资料进行研究的基础上,简要回顾了我国运动训练学的发展演进与研究现状。对我国运动训练学理论中的项群训练理论、超量恢复理论、运动训练分期理论、时空协同理论和运动员竞技能力结构理论等九个方面进行了综述,并作了相... 在对国内外文献资料进行研究的基础上,简要回顾了我国运动训练学的发展演进与研究现状。对我国运动训练学理论中的项群训练理论、超量恢复理论、运动训练分期理论、时空协同理论和运动员竞技能力结构理论等九个方面进行了综述,并作了相关简短的述评,旨在为后续研究提供信息和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运动训练学 分期理论 竞技能力 项群训练理论
下载PDF
全年运动训练分期理论:历史、现状、争论与发展前景 被引量:30
8
作者 В.Н.普拉托诺夫 姚颂平 《上海体育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67-78,共12页
对全年运动训练分期理论进行梳理,揭示该理论的历史、现状、争论及发展前景;运用该理论解决运动实践中存在的问题,增强运动训练过程安排的有效性,提高运动员培养质量。
关键词 全年运动训练分期理论 Л.П.马特维也夫 运动员 训练周期
下载PDF
运动训练分期理论研究进展及其实践启示 被引量:24
9
作者 胡海旭 金成平 《北京体育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114-125,共12页
马特维也夫训练分期理论自创立半个多世纪以来,在不断发展与饱受质疑中愈显庞杂,极大地干扰了其实践应用。跟踪国际上训练分期理论的最新研究进展,厘清其科学问题,以更好地指导运动训练实践显得尤为必要。主要采用历史研究方法和比较研... 马特维也夫训练分期理论自创立半个多世纪以来,在不断发展与饱受质疑中愈显庞杂,极大地干扰了其实践应用。跟踪国际上训练分期理论的最新研究进展,厘清其科学问题,以更好地指导运动训练实践显得尤为必要。主要采用历史研究方法和比较研究法,研究认为:1)理论起源于苏联"5年计划经济"背景,受到"泰勒科学管理原则"与"一般系统论思想"的影响,并得到Selye应激理论强有力的科学支撑。Selye应激理论至今依然是其元理论基石。2)板块分期和多周期被认为是区别于经典分期理论的代表。近期有学者综合"训练方法、运动心理和运动营养"等内容提出"整合训练分期"模型。另有学者批判现有分期模型因"僵化的框架"难以精确预测未来等问题,提出关注运动员生理和情绪特征的个性化训练来予以补充。3)生物动作能力训练与训练负荷设计等训练方法的变易是当前训练分期的方法特征之一,系统性组织以促成"积极训练适应"是其逻辑起点和最终目标。实践启示:1)经典大周期安排与当时的恢复方法和手段相对落后有关,随着科技进步和恢复方法手段的多样化及高效改进,集中大负荷的板块分期和多周期才应运而生。可见,分期并变易训练方法,以促进"训练恢复和适应"是当前分期理论的硬核之一。当前亟需整合训练、心理、营养等多维因素,打造复合型训练团队开展多模态训练监控。2)潜在的"瞬态生理、心理等多模态参数水平"是选择训练分期方法和其他训练方案的前提条件,永远不存在"一刀切"的训练理论或模型。数据科学驱动的数字化、个性化训练是大势所趋,也是对训练分期理论与方法系统组织框架下的补充和辅助。3)不囿于僵化模型框架,具体模型选择与应用依运动员的训练问题需要而定。当前训练分期理论模型中的"分期"所针对的核心训练问题是"分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训练分期理论 板块分期 多周期 应激理论 训练适应
原文传递
对马特维耶夫训练分期理论的重新审视 被引量:8
10
作者 韩夫苓 《山东体育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62-67,共6页
马特维耶夫训练分期理论自提出以来,不断引起人们对这一理论的质疑。为使运动训练分期理论更好地为训练实践服务,有必要对传统分期训练理论进行深刻的剖析,并对其在现代运动训练实践中的应用与发展做一认真的重新审视。通过研究大量的... 马特维耶夫训练分期理论自提出以来,不断引起人们对这一理论的质疑。为使运动训练分期理论更好地为训练实践服务,有必要对传统分期训练理论进行深刻的剖析,并对其在现代运动训练实践中的应用与发展做一认真的重新审视。通过研究大量的训练学原著和研究论文认为,传统的运动训练分期理论并没有过时,它具有强大的理论支撑,是建立在一定实践基础上的,是对部分训练实践的经验总结,反映了运动训练实践中的某些客观本质,是具有一定科学性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特维耶夫 训练分期理论 审视
下载PDF
板块周期“叫板”马氏运动训练分期理论——基于科学史的释疑与讨论 被引量:30
11
作者 胡海旭 佟岗 +2 位作者 刘文武 沈政 杜长亮 《上海体育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50-55,共6页
通过对运动训练分期及其相关理论的科学史梳理,认为:运动训练分期理论起源于人们对日常生活规律的启迪,马特维耶夫在此基础上汲取苏联组织形态学的一般系统理论建立传统运动训练分期理论,但因偏重方法论导致在实践中"解谜"效... 通过对运动训练分期及其相关理论的科学史梳理,认为:运动训练分期理论起源于人们对日常生活规律的启迪,马特维耶夫在此基础上汲取苏联组织形态学的一般系统理论建立传统运动训练分期理论,但因偏重方法论导致在实践中"解谜"效率不高,进而招致诸如板块周期的提出与批驳,并出现训练分期理论的早、中、晚期之争。提出:现代运动训练分期理论更应吸收一般系统论的最新研究成果,借助多学科理论与方法向具体、特质性系统的运动训练分期理论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运动训练分期理论 板块周期 组织形态学 一般系统论
下载PDF
板块周期训练理论视域下高校铁人三项运动员赛前体能训练方法探析 被引量:2
12
作者 蒋政军 陶焘 +1 位作者 武明霞 刘忱 《体育科技文献通报》 2022年第7期172-174,210,共4页
高校铁人三项运动员由于训练条件的限制和学训矛盾的冲突,导致大学期间训练不够系统,训练计划不能如期实施,各子项训练分离割裂,最终专项竞技能力下降明显,竞赛成绩下滑。为帮助这些运动员在竞赛中取得预期成绩,本文运用文献资料法、专... 高校铁人三项运动员由于训练条件的限制和学训矛盾的冲突,导致大学期间训练不够系统,训练计划不能如期实施,各子项训练分离割裂,最终专项竞技能力下降明显,竞赛成绩下滑。为帮助这些运动员在竞赛中取得预期成绩,本文运用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跟踪观察法,分析高校铁人三项运动员特点,探究板块周期训练理论在其赛前体能训练设计中的应用,以板块训练理论的指导思想设计高效的赛前体能训练方案。研究表明,板块周期训练通常由积累板块、转换板块和实现板块构成。赛前训练的积累板块应整合各单项能力,增加连项训练,以一般耐力、力量耐力为核心;在转换板块,以连项训练为基础,重点发展运动员乳酸耐受力、乳酸清除能力与速度耐力;在实现板块,应多采用模拟比赛方法,发展速度素质和战术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板块周期训练理论 高校铁人三项运动员 赛前训练 体能训练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