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3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定期检测与遗传算法的大跨度斜拉桥损伤识别 被引量:16
1
作者 朱劲松 肖汝诚 《土木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85-89,共5页
为了对运营中的斜拉桥进行安全性评估,首先需要根据实桥测试结果对结构损伤进行初步识别。在斜拉桥定期索力检测与主梁关键截面的应力监测结果的基础上,提出斜拉桥损伤识别的遗传算法,并编制了复杂结构损伤识别的遗传算法程序,通过各期... 为了对运营中的斜拉桥进行安全性评估,首先需要根据实桥测试结果对结构损伤进行初步识别。在斜拉桥定期索力检测与主梁关键截面的应力监测结果的基础上,提出斜拉桥损伤识别的遗传算法,并编制了复杂结构损伤识别的遗传算法程序,通过各期结构检测结果之间的变化来反演检测期间结构参数的变化,据此识别结构损伤位置与程度,保证了在结构参数化有限元模型存在识别误差的情况下也能得到正确的损伤识别结果。宁波招宝山大跨度预应力混凝土独塔斜拉桥的损伤识别仿真结果表明,本文方法和程序具有较高的识别精度,并可推广应用于其它复杂结构的损伤识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桥梁工程 遗传算法 定期检测 损伤识别 斜拉桥
下载PDF
周期特征下序列的非参数估计及实际应用
2
作者 李小亮 李朝柱 汤美微 《数理统计与管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395-406,共12页
考虑周期长度未知的时间序列,建立含趋势项和周期项的非参数模型。首先采用带惩罚的回归残差和判定周期长度,再基于Profile最小二乘法和局部线性逼近得到趋势函数和周期序列的估计。讨论了估计量的渐近性质,包括周期长度估计的相合性以... 考虑周期长度未知的时间序列,建立含趋势项和周期项的非参数模型。首先采用带惩罚的回归残差和判定周期长度,再基于Profile最小二乘法和局部线性逼近得到趋势函数和周期序列的估计。讨论了估计量的渐近性质,包括周期长度估计的相合性以及周期序列和趋势估计的渐近正态性。数值模拟呈现了本文方法在提高模型可解释性等方面的优点。最后将本文方法分别用于城市二氧化碳浓度以及城市PM2.5浓度数据的拟合,展示了它们的实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周期长度 光滑趋势 周期序列 识别条件 Profile最小二乘
原文传递
大跨度预应力混凝土斜拉桥基于定期检测的损伤识别方法 被引量:2
3
作者 孙斌 朱劲松 肖汝诚 《公路交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71-74,85,共5页
为了在定期检测信息的基础上实现大跨度预应力混凝土斜拉桥的健康状态评估,提出采用无线多点自动综合测试系统监测结构应力,利用环境随机振动法测试全桥索力,并结合桥梁几何测试信息,获得桥梁状态的综合检测方法。针对招宝山大桥,建立... 为了在定期检测信息的基础上实现大跨度预应力混凝土斜拉桥的健康状态评估,提出采用无线多点自动综合测试系统监测结构应力,利用环境随机振动法测试全桥索力,并结合桥梁几何测试信息,获得桥梁状态的综合检测方法。针对招宝山大桥,建立最优化遗传静力反分析模型,采用基于遗传算法的大型复杂结构损伤识别程序对模拟的损伤工况进行分析,有效识别出了斜拉桥主梁的损伤位置。并且由于遗传优化算法对参数的类型和数量没有限制,对斜拉桥进行包含不同损伤类型的参数化建模,可以进行结构多类型损伤的识别,因此,可推广至其他复杂桥梁的损伤识别,为同类工程所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桥梁工程 斜拉桥 定期检测 遗传优化 损伤识别
下载PDF
有砟铁路路基层位变形智能识别方法
4
作者 詹绍佳 杜翠 +2 位作者 张栋 徐天新 宋玉 《铁道建筑》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90-95,共6页
针对探地雷达单期数据无法获取路基层位变化情况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周期性检测的铁路路基层位变形智能识别方法。首先采用YOLO v5模型识别雷达图像中的桥梁设备,通过与设备表模糊匹配实现多时相数据的里程配准,再基于U‐Net模型对多... 针对探地雷达单期数据无法获取路基层位变化情况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周期性检测的铁路路基层位变形智能识别方法。首先采用YOLO v5模型识别雷达图像中的桥梁设备,通过与设备表模糊匹配实现多时相数据的里程配准,再基于U‐Net模型对多期数据中的路基层位线进行准确识别,最后根据年变形量提取路基显著变形的里程范围,为养护维修决策提供数据支撑。采用实测数据进行了测试试验。结果表明:多期数据配准精度满足应用需求,自动识别的层位线与人工追踪结果相近,有效提升了探地雷达周期性检测数据的处理效率和精度,为铁路路基层位变形检测提供了一种新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路路基 层位变形 周期性检测 层位识别 探地雷达 机器学习
下载PDF
广东省地表水自动监测系统数据传输协议的设计及应用 被引量:3
5
作者 黎如昊 黄云生 《环境监控与预警》 2016年第2期59-62,共4页
通过对广东省地表水自动监测系统的软件总体结构、数据传输主流技术等方面的分析,提出数据传输协议的选择和设计方法,以及监测数据类型、远程控制命令、监测项目代码及质量在线控制溯源机制等4大主要数据传输内容。技术成果分别应用在... 通过对广东省地表水自动监测系统的软件总体结构、数据传输主流技术等方面的分析,提出数据传输协议的选择和设计方法,以及监测数据类型、远程控制命令、监测项目代码及质量在线控制溯源机制等4大主要数据传输内容。技术成果分别应用在《广东省地表水自动监测系统数据传输规范》的制定、地表水自动监测系统数据传输软件系统的开发、质量控制在线溯源机制的建立和水站智能化改造等方面,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表水自动监测 数据传输协议 周期数据 质控在线溯源 数据标识
下载PDF
利用傅里叶谐波分析法的时序数据周期迭代辨识算法 被引量:2
6
作者 黄雄波 胡永健 《计算机应用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1716-1719,共4页
针对现有的时序数据其周期辨识算法存在着辨识精度低及计算成本高的问题,在傅里叶谐波分析法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具有基频迭代机制的周期辨识算法。首先,利用方差分析法从原始序列中析出其周期长度的整型估算值;然后,以任意小的频率间... 针对现有的时序数据其周期辨识算法存在着辨识精度低及计算成本高的问题,在傅里叶谐波分析法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具有基频迭代机制的周期辨识算法。首先,利用方差分析法从原始序列中析出其周期长度的整型估算值;然后,以任意小的频率间隔在估算值区间内进行傅里叶谐波的迭代拟合;最后,基于最小拟合残差和的准则来确定最优的周期成分。实验表明,该算法不仅具有良好的计算效能,而且还能精确地辨识出与序列样本长度无关的周期成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时序数据 周期成分 迭代辨识 傅里叶谐波分析法 方差分析法
下载PDF
基于遗传熵谱估计的年径流周期识别 被引量:2
7
作者 张明 张建云 金菊良 《水科学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337-342,共6页
为识别年径流量序列的隐含周期,提出基于加速遗传算法的熵谱估计算法,与传统的方差谱和Burg谱相比,该方法由熵谱分析的4个等价条件构建多目标函数,并以加速遗传算法作为优化算法,谱估计结果不依赖于初始值的选取,对数据长度、信噪比和... 为识别年径流量序列的隐含周期,提出基于加速遗传算法的熵谱估计算法,与传统的方差谱和Burg谱相比,该方法由熵谱分析的4个等价条件构建多目标函数,并以加速遗传算法作为优化算法,谱估计结果不依赖于初始值的选取,对数据长度、信噪比和初相位有较强的适应性。在三川河流域后大成站1956-2000年径流量序列周期识别中的应用结果表明,在95%的置信检验水平下,序列中存在着12.29年和2.67年的显著隐含周期,为三川河流域年径流的变化规律和变化的阶段性研究提供了一条新的定量研究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年径流 时间序列 周期识别 最大熵谱估计 加速遗传算法
下载PDF
基于统计聚类方法的儿童下肢肌电信号周期识别 被引量:1
8
作者 闫成起 赵利华 +1 位作者 陈梦婕 周军 《计算机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273-276,284,共5页
为运用肌电信号分析髋脱位儿童和正常儿童的差异,提出一种基于统计的聚类方法,识别步态中下肢肌电信号的周期起始时刻。使用非参数贝叶斯模型将肌电信号序列聚类为状态序列,并通过k均值聚类算法将该状态序列标记为肌肉活跃和不活跃两种... 为运用肌电信号分析髋脱位儿童和正常儿童的差异,提出一种基于统计的聚类方法,识别步态中下肢肌电信号的周期起始时刻。使用非参数贝叶斯模型将肌电信号序列聚类为状态序列,并通过k均值聚类算法将该状态序列标记为肌肉活跃和不活跃两种状态,将肌肉活跃状态的起始时刻作为肌电信号周期的起始位置,并且利用窗函数方法提高预测准确性。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对于预测正常儿童周期起始位置的识别误差较小,平均值为2.15%,并且在5%的置信度水平下与SampEN、SNEO和IP等检测算法相比具有较高的预测准确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肌电信号 周期识别 统计聚类方法 非参数贝叶斯模型 k-means算法 滑动窗
下载PDF
基于倒变异高阶谱的周期性突变识别方法
9
作者 李允公 张金萍 +1 位作者 赵波 刘杰 《江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147-150,共4页
分析了带有周期性突变成分信号的频域特征,提出了识别周期性突变的倒变异高阶谱方法,该方法首先对信号的FFT所得数据进行调整,并根据周期性突变的特点设计了新的高阶谱频率函数,由频率函数可得到变异高阶谱,进而对变异高阶谱的某些频率... 分析了带有周期性突变成分信号的频域特征,提出了识别周期性突变的倒变异高阶谱方法,该方法首先对信号的FFT所得数据进行调整,并根据周期性突变的特点设计了新的高阶谱频率函数,由频率函数可得到变异高阶谱,进而对变异高阶谱的某些频率取纵向切片计算倒谱,得到倒变异高阶谱.基于倒变异高阶谱的周期性突变识别方法可充分利用FFT所得的正负频率域的所有数据,扩充了高阶谱的生成空间,提高了对周期性突变的识别效果.试验表明所提方法可准确识别周期性突变和突变的周期,具有一定的实际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械工程 周期性突变 高阶谱 故障诊断 特征提取 倒谱 信号识别
下载PDF
在罗兰D接收机中采用延迟相加法实现可靠的周期识别
10
作者 应如艳 《中国计量学院学报》 1994年第2期83-89,共7页
本文提出了在罗兰D接收机中用延迟相加法实现可靠的周期识别.文中论述了该方法的基本工作原理,并进行了可靠性指标的分析和参数的估算.实测证明,采用此方法后,接收机的错误识别概率低于1/1000,连续500小时运行无跳周现象.
关键词 罗兰D接收机 周期识别 延迟相加法
下载PDF
慢地震研究中的一些问题 被引量:31
11
作者 张晁军 石耀霖 马丽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 CAS CSCD 2005年第3期258-269,共12页
对慢地震研究中一些问题的研究现状进行了综述 ,包括 :慢地震的定义及特征、慢地震的识别和定位、慢地震孕育的地质构造背景和产生的物理机制、慢地震孕育和发生过程的数值模拟等 ,也涉及到长周期前兆与慢地震的关系、慢地震与应力触发... 对慢地震研究中一些问题的研究现状进行了综述 ,包括 :慢地震的定义及特征、慢地震的识别和定位、慢地震孕育的地质构造背景和产生的物理机制、慢地震孕育和发生过程的数值模拟等 ,也涉及到长周期前兆与慢地震的关系、慢地震与应力触发、地震活动性的关系 .笔者认为 ,在中国起动慢地震研究 ,首先应解决慢地震识别、定位和震源机制问题 ,确切验证中国大陆是否存在慢地震 .为此需要加强各个地区的台网观测密度和发展宽频带地震仪、应变仪、GPS、InSAR的综合观测 ,并应加强对多种资料的综合理论分析及模拟的能力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地震 长周期地震事件 识别、定位和机制 数值模拟
下载PDF
一种针对短码、周期长码直扩信号扩频序列盲估计方法 被引量:15
12
作者 任啸天 徐晖 +2 位作者 王翔 黄知涛 王丰华 《宇航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2期2596-2600,共5页
提出一种新的针对短码和周期长码直接序列扩频(DSSS,Direct Sequence Spread-Spectrum)信号的扩频序列盲估计方法。将周期长码DSSS信号建模为多用户短码DSSS信号系统,根据接收信号相关矩阵最大特征值个数,判断一个PN周期内调制信息符号... 提出一种新的针对短码和周期长码直接序列扩频(DSSS,Direct Sequence Spread-Spectrum)信号的扩频序列盲估计方法。将周期长码DSSS信号建模为多用户短码DSSS信号系统,根据接收信号相关矩阵最大特征值个数,判断一个PN周期内调制信息符号个数,依此盲估计信息速率,同时形成分段相关矩阵矢量。利用改进二阶统计盲辨识(SOBI,Second Order Blind Identification)算法盲估计多用户分段DSSS的PN序列,根据特定约束条件(如m序列、Gold序列)去分段相位模糊,最终形成周期长码PN序列。仿真结果表明该算法的有效性,且适应较低信噪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周期长码 二阶统计盲辨识 盲估计 多用户
下载PDF
113,115,117和118号超重元素的推荐命名和超重原子核的研究 被引量:8
13
作者 罗亦孝 《科学通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1期2326-2330,共5页
超重元素和原子核的理论和实验研究,是数十年来原子核物理和核化学最重要、最引人注目、竞争最为激烈的前沿之一.新超重元素的发现,已将门捷列夫元素周期表第7行右端存在的空缺填满,并为20世纪60年代提出的超重稳定岛的理论预言提... 超重元素和原子核的理论和实验研究,是数十年来原子核物理和核化学最重要、最引人注目、竞争最为激烈的前沿之一.新超重元素的发现,已将门捷列夫元素周期表第7行右端存在的空缺填满,并为20世纪60年代提出的超重稳定岛的理论预言提供了实验证据.该理论预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重原子核 超重元素 实验证据 原子核物理 元素周期表 门捷列夫 核化学 稳定岛
原文传递
周期激励下的风机塔架模态识别方法 被引量:5
14
作者 胡嘉苗 杭晓晨 +2 位作者 朱锐 曹芝腑 姜东 《噪声与振动控制》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239-246,共8页
辨识模态参数是准确获得风机塔架结构动态特性的基础。由于风力机叶片上的重力和风切变引起的气动载荷都会周期性地改变大小和方向及受到桨叶螺距等周期载荷的影响,运行中的风力机表现为线性时间-周期(Linear time-periodic)系统。提出... 辨识模态参数是准确获得风机塔架结构动态特性的基础。由于风力机叶片上的重力和风切变引起的气动载荷都会周期性地改变大小和方向及受到桨叶螺距等周期载荷的影响,运行中的风力机表现为线性时间-周期(Linear time-periodic)系统。提出一种基于响应信号的运行中风机塔架工作模态分析辨识方法。以长度为60 m的风机塔架结构为研究对象,利用Periodic past output multivariable output-error state space(简称Periodic PO-MOESS)算法,对受到周期激励信号作用的结构进行模态辨识,并比较辨识结果和仿真结果的差异。讨论周期激励下该算法辨识结构模态参数的可行性,并分析在白噪声工况下的辨识结果精度,结果表明该算法可以有效识别运行中风力机系统的模态参数,且具有良好抗噪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振动与波 风机塔架 周期激励 响应信号 periodic PO-MOESS算法 模态辨识
下载PDF
基于参数分析的蓄电池模型健康状态估计 被引量:5
15
作者 张利国 李宇剑 +2 位作者 刘乐 苗广轩 于东博 《自动化仪表》 CAS 2022年第2期69-75,共7页
为了及时、准确地评价蓄电池的老化水平,保证其应急放电时刻的输出性能,基于备用蓄电池组定期维护放电阶段的背景,对蓄电池健康状态(SOH)的估计方法进行研究。首先,利用仿真试验,验证了可较好反映其内部特性的二阶RC电路模型作为蓄电池... 为了及时、准确地评价蓄电池的老化水平,保证其应急放电时刻的输出性能,基于备用蓄电池组定期维护放电阶段的背景,对蓄电池健康状态(SOH)的估计方法进行研究。首先,利用仿真试验,验证了可较好反映其内部特性的二阶RC电路模型作为蓄电池模型的合理性以及模型参数辨识的准确性。然后,通过对同一型号铅酸蓄电池进行老化试验,分析蓄电池模型参量关于维护放电后荷电状态(SOC)值和蓄电池当前SOH值的关系,建立蓄电池定期放电维护(额定容量的20%)后的欧姆内阻R_(0)与SOH的关系,实现蓄电池SOH的定量估计。试验结果表明:在SOH值衰减至80%之前,该方法估计得到蓄电池SOH值较定义法获取SOH值的偏差在3%左右,说明该方法可以很好地实现蓄电池SOH的估计。准确的SOH值可以为多参数评价法实现蓄电池组一致性评价奠定数据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备用蓄电池组 铅酸蓄电池 老化水平 定期维护放电阶段 模型参数辨识 二阶RC电路模型 荷电状态 健康状态
下载PDF
基于改进谐波小波包的柔性薄壁轴承背景周期性冲击分离 被引量:3
16
作者 赵学智 叶邦彦 陈统坚 《机械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2期148-159,共12页
柔性薄壁轴承是一种特殊的轴承,其内外圈是椭圆,在旋转时椭圆的长、短轴会对轴承产生一种周期性冲击,这种周期性冲击和轴承元件的故障周期性冲击混合在一起,对故障周期性冲击是一种极大的干扰。为消除这种干扰,通过分析椭圆长短轴引起... 柔性薄壁轴承是一种特殊的轴承,其内外圈是椭圆,在旋转时椭圆的长、短轴会对轴承产生一种周期性冲击,这种周期性冲击和轴承元件的故障周期性冲击混合在一起,对故障周期性冲击是一种极大的干扰。为消除这种干扰,通过分析椭圆长短轴引起的周期性冲击的特点,结合谐波小波的盒形频率特性,提出一种改进的谐波小波包来消除这种周期性冲击。普通谐波小波包的子带频率范围是根据分解层数确定的,而改进的谐波小波包的各个子带频率范围则针对椭圆长短轴引起的周期性冲击的频率分布特点而设计,可以有效地提取到这种冲击的每一个谐波分量,从而可准确地分离出整个周期性冲击。对实际柔性薄壁轴承振动信号的处理结果表明,改进的谐波小波包从混合的复杂周期性冲击中准确地分离出了椭圆长短轴引起的周期性冲击,而故障周期性冲击却被完好保留,从而消除背景周期性冲击的影响,实现对柔性薄壁轴承损伤的正确识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柔性薄壁轴承 背景周期性冲击 改进谐波小波包 冲击分离 故障识别
原文传递
视频帧率上转换检测技术综述 被引量:3
17
作者 何天琦 蒋兴浩 孙锬锋 《网络与信息安全学报》 2018年第10期1-11,共11页
视频帧率上转换检测技术是视频取证技术的一种。为了系统阐述视频上转换检测领域现状,合理导向后续研究,对相关技术进行了综述。首先对相关研究历史和发展进程进行阐述,总结上转换概念及技术框架。然后根据检测技术的目的,对现有算法分... 视频帧率上转换检测技术是视频取证技术的一种。为了系统阐述视频上转换检测领域现状,合理导向后续研究,对相关技术进行了综述。首先对相关研究历史和发展进程进行阐述,总结上转换概念及技术框架。然后根据检测技术的目的,对现有算法分类阐述。最后汇总介绍了视频帧率上转换检测领域的主要研究团队及其研究成果。从算法框架、检测结果等方面对比现有检测技术,提出了两点展望。视频帧率上转换作为视频后处理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仍需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视频篡改取证 帧率上转换 帧率上转换检测 周期性分析 篡改算法分类识别
下载PDF
静电复印/打印文书的周期性转印痕迹研究 被引量:2
18
作者 王跃 张世群 《中国司法鉴定》 2016年第4期49-56,共8页
目的探讨周期性转印痕迹在静电复印/打印文书检验中的价值。方法根据周期性转印痕迹的有无,以及该类痕迹的遗留部位、具体形态、大小、相互位置关系、周长等单个或组合特征,鉴别文书的真假。结果周期性转印痕迹为静电复印/打印文书所特... 目的探讨周期性转印痕迹在静电复印/打印文书检验中的价值。方法根据周期性转印痕迹的有无,以及该类痕迹的遗留部位、具体形态、大小、相互位置关系、周长等单个或组合特征,鉴别文书的真假。结果周期性转印痕迹为静电复印/打印文书所特有,周期性转印痕迹的周长反映了不同机型、不同辊轴的种类特征,周期性转印痕迹的单个或组合特征也具备特定性与稳定性,能够反映静电复印/打印机具的个体特征及文书形成时间特征。结论周期性转印痕迹可为静电复印/打印文书机具的种类鉴定、同机鉴定、文书相对形成时间分析以及换页/添页文书检验提供重要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件检验 印刷文书 周期性转印痕迹 种属鉴定 同机鉴定
下载PDF
基于振动功率流的周期连续梁损伤识别 被引量:1
19
作者 吴巧云 李雨熹 +2 位作者 罗和弦 荆国强 丁兰 《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78-88,共11页
为了识别无限长周期梁中的损伤,文中提出了一种基于振动功率流的裂纹识别方法。以无限长周期连续Euler梁为研究对象,假设损伤为裂纹形式,采用柔度弹簧对裂纹进行描述,结合周期结构理论和传递矩阵方法,分别推导了健康与损伤连续梁的传播... 为了识别无限长周期梁中的损伤,文中提出了一种基于振动功率流的裂纹识别方法。以无限长周期连续Euler梁为研究对象,假设损伤为裂纹形式,采用柔度弹簧对裂纹进行描述,结合周期结构理论和传递矩阵方法,分别推导了健康与损伤连续梁的传播功率流和输入功率流,得到了不同激励位置下的健康周期连续梁的输入功率流曲线及在跨中激励时不同损伤位置和损伤程度下的损伤梁输入功率流曲线。进而通过分析归一化振动输入功率流与损伤位置和损伤程度的关系,证实了利用振动功率流方法进行周期连续梁损伤识别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振动功率流 周期连续梁 损伤识别 周期结构理论 传递矩阵
下载PDF
周期激励下基于延迟传递率函数的结构模态识别方法
20
作者 许焱鑫 郑东健 +2 位作者 赵二峰 邵晨飞 郑森 《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138-148,共11页
针对传递率函数运行模态分析方法易受环境激励中周期性分量影响,难以准确辨识结构真实模态参数的问题,推导了周期性激励对传递率函数模态参数识别的影响。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延迟传递率函数的构造方法,运用延迟传递率函数对周期性虚... 针对传递率函数运行模态分析方法易受环境激励中周期性分量影响,难以准确辨识结构真实模态参数的问题,推导了周期性激励对传递率函数模态参数识别的影响。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延迟传递率函数的构造方法,运用延迟传递率函数对周期性虚假极点进行辨识,并结合常规传递率函数识别的系统极点,实现了结构真实模态参数的有效识别。借助四自由度系统和某泵站厂房结构算例对所提出的方法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该方法在激励中包含周期性成分的情况下,能够准确地辨识结构模态参数,具有较为广阔的工程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周期性激励 延迟传递率函数 虚假模态辨识 模态参数识别 结构动力响应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