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5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柴达木盆地西部地区古近系—新近系天然气成藏期次研究 被引量:10
1
作者 刘军 刘成林 +3 位作者 董清源 孙平 张林 郭泽清 《地学前缘》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127-134,共8页
近年来在柴达木盆地西部地区古近系—新近系地层发现了较多的天然气,但已探明的天然气储量与天然气资源量相差甚远;这就需要把资源量转化为储量,需要加强天然气的生成、运移及富集规律等基础地质研究,其中又以天然气成藏期次研究最为重... 近年来在柴达木盆地西部地区古近系—新近系地层发现了较多的天然气,但已探明的天然气储量与天然气资源量相差甚远;这就需要把资源量转化为储量,需要加强天然气的生成、运移及富集规律等基础地质研究,其中又以天然气成藏期次研究最为重要。因此,文中以柴达木盆地西部地区古近系—新近系地层为重点研究对象,采集了柴西地区大量的包裹体样品并测试了其均一温度,收集和分析了研究区不同构造带的22个包裹体样品均一温度数据,在此基础上结合盆地模拟、圈闭演化对工区天然气成藏期次进行了研究,为下一步的天然气勘探提供了依据。研究结果表明:柴达木盆地西部地区古近系—新近系烃源岩的主力生烃期为N12末—N22时期和N32末—Q时期;圈闭形成发育期贯穿整个古近系和新近系,天然气成藏期晚于圈闭形成期,结合生烃史认为其成藏期在N1末时期以后;流体包裹体均一温度与地温史和埋藏史曲线也证实研究区至少存在两期油气充注,即N1末—N12初和N22末—N32初。总之,柴达木盆地西部地区古近系—新近系天然气具有多期生烃、晚期成藏的特点;其主要成藏期为N1末—N12初期和N22末—N32初期,具有明显的长期性和阶段性。最后提出建议,即围绕中浅层N1末—N12初期和N22末—N32初期气藏进行勘探部署,为研究区的天然气勘探开发打开一个新场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柴达木盆地西部地区 天然气 盆地模拟 圈闭演化 均一温度 成藏期次
下载PDF
轮南古隆起控油理论及其潜山准层状油气藏勘探 被引量:72
2
作者 韩剑发 王招明 +3 位作者 潘文庆 赵孟军 顾乔元 秦胜飞 《石油勘探与开发》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448-453,共6页
针对塔里木盆地轮南古隆起奥陶系潜山油气勘探的难点,应用新的学科理论和技术方法,系统研究轮南古隆起对奥陶系潜山油气聚集成藏的控制作用,建立轮南古隆起控油、潜山整体含油局部富集的理论体系。古隆起是油气长期运移的指向区,古隆起... 针对塔里木盆地轮南古隆起奥陶系潜山油气勘探的难点,应用新的学科理论和技术方法,系统研究轮南古隆起对奥陶系潜山油气聚集成藏的控制作用,建立轮南古隆起控油、潜山整体含油局部富集的理论体系。古隆起是油气长期运移的指向区,古隆起控制岩溶缝洞型储集体发育、输导体系的形成和潜山油气的多期成藏。提出轮南古隆起奥陶系风化壳岩溶型准层状油气藏新模式,认为受风化壳岩溶储集体的控制,油气富集在潜山表层150m深度范围内。同时,形成了该类油气藏勘探开发配套技术,如高精度三维地震储集体预测及酸压储集体改造技术、非均质碳酸盐岩油气藏井点优选及不规则井网开发技术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轮南 古隆起 碳酸盐岩储集体 多期成藏 准层状油气藏 勘探开发技术
下载PDF
塔里木盆地塔深1井寒武系储层与成藏特征探讨 被引量:42
3
作者 云露 翟晓先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726-732,共7页
塔里木盆地塔深1井是中国第一深井,钻探目标是阿克库勒凸起东侧寒武系碳酸盐台地边缘的大型建隆圈闭。通过钻探,建立了奥陶系-寒武系地层层序。经证实,超深层建隆体内储层发育,储集空间类型多样,主要储集空间类型有晶间角孔、晶间溶孔... 塔里木盆地塔深1井是中国第一深井,钻探目标是阿克库勒凸起东侧寒武系碳酸盐台地边缘的大型建隆圈闭。通过钻探,建立了奥陶系-寒武系地层层序。经证实,超深层建隆体内储层发育,储集空间类型多样,主要储集空间类型有晶间角孔、晶间溶孔和无结构选择性的溶蚀孔洞及网络状裂缝,并且储层呈随深度加深变好、溶蚀孔洞越发育的特征。初步认为,烃源岩生烃时排出的酸性流体产生的溶蚀是储集空间形成的主要因素;超深层(>7 000 m)建隆体具多期成藏的特征。特别是在岩心上和荧光薄片中见到液态烃,提示我们必须重新认识在不同地区(盆地)的特定地质条件下"液态窗下限"的问题。塔深1井的地质成果将有效指导塔里木盆地超深层勘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溶蚀 液态窗 建隆 多期成藏 塔深1井 塔里木盆地
下载PDF
论叠合含油气盆地多勘探“黄金带”及其意义 被引量:38
4
作者 赵文智 胡素云 +2 位作者 刘伟 王铜山 姜华 《石油勘探与开发》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1-12,共12页
蒂索生烃模式指出了"液态窗"存在的温度和深度范围,成为油气勘探的"黄金带",但勘探实践证实中国叠合盆地发育多个勘探"黄金带"。多勘探"黄金带"的形成有3方面因素:1烃源灶多期、多阶段发育与... 蒂索生烃模式指出了"液态窗"存在的温度和深度范围,成为油气勘探的"黄金带",但勘探实践证实中国叠合盆地发育多个勘探"黄金带"。多勘探"黄金带"的形成有3方面因素:1烃源灶多期、多阶段发育与古老烃源岩"双峰式"生烃;2储集层多阶段发育;3成藏多期性与晚期有效性。常规烃源灶、液态烃裂解气源灶以及多套规模有效储集层控制了"黄金带"的时空分布;勘探"黄金带"具有继承叠置与横向迁延的特点,其中古隆起、古斜坡、古台缘与多期继承性断裂带控制了勘探"黄金带"内油气分布。多勘探"黄金带"的提出是对中国近年来油气发现规律认识的深化,表明中国叠合盆地深层仍有经济资源,油气发现呈多期、多阶段的特点,勘探潜力更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叠合盆地 多勘探“黄金带” 常规烃源灶 液态烃裂解气源灶 规模储集层 多期成藏 深层 中国陆上
下载PDF
利用原油荧光光谱参数定量评价塔河地区奥陶系不同期次充注油气成熟度
5
作者 左高昆 曹自成 +5 位作者 刘永立 郭小文 王斌 陈家旭 徐豪 张旭友 《地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2434-2447,共14页
塔河地区储层原油主要来自于寒武系玉尔吐斯组烃源岩,所发现的油藏为不同期次,不同成熟度的原油在储层中发生混合的结果.在对储层原油成熟度和荧光光谱分析的基础之上,利用荧光光谱参数建立原油成熟度定量评价模板,通过获取的油包裹体... 塔河地区储层原油主要来自于寒武系玉尔吐斯组烃源岩,所发现的油藏为不同期次,不同成熟度的原油在储层中发生混合的结果.在对储层原油成熟度和荧光光谱分析的基础之上,利用荧光光谱参数建立原油成熟度定量评价模板,通过获取的油包裹体荧光光谱参数对塔河地区不同期次充注原油的成熟度进行定量评价.原油成熟度参数分析结果表明芳烃中甲基菲指数和二苯并噻吩参数是定量评价塔河地区原油成熟度的有效指标.采用芳烃成熟度参数计算得到塔河地区原油成熟度(R_(o))范围为0.6%~1.4%,与原油荧光光谱参数具有很好的相关性,基于原油荧光光谱参数与成熟度的关系建立了原油成熟度定量评价模板.流体包裹体分析结果表明塔河地区奥陶系碳酸盐岩储层中存在四期油气充注,分别对应发橘黄色、亮黄色、浅黄色和蓝色荧光的油包裹体,不同期次油包裹体荧光光谱参数存在一定差异.通过不同期次油包裹体荧光光谱参数结合建立的原油荧光光谱参数成熟度评价模板确定橘黄色荧光油包裹体油成熟度(R_(o))小于0.6%,亮黄色荧光油包裹体油(R_(o))在0.6%~0.8%之间,浅黄色荧光油包裹体油(R_(o))在0.8%~1.0%之间,蓝色荧光油包裹体油(R_(o))在1.0%~1.2%之间.确定的不同期次充注油气的成熟度对于研究塔河地区油气成藏过程具有重要的参考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期成藏 成熟度 荧光光谱 油包裹体 塔河油田 石油地质
原文传递
油气成藏期探讨 被引量:62
6
作者 李明诚 单秀琴 +1 位作者 马成华 胡国艺 《新疆石油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587-591,共5页
成藏期是一个时间段,一个油气藏由多次充注形成。烃包裹体的存在是油气运聚的直接证据,利用流体包裹体均一温度分布图所对应的时间可以确定出成藏期。均一温度直方图分为连续分布型和非连续分布型两类:前者表示连续性的充注一期成藏;后... 成藏期是一个时间段,一个油气藏由多次充注形成。烃包裹体的存在是油气运聚的直接证据,利用流体包裹体均一温度分布图所对应的时间可以确定出成藏期。均一温度直方图分为连续分布型和非连续分布型两类:前者表示连续性的充注一期成藏;后者表示非连续性的充注多期成藏。成藏期是成藏史研究的一部分,新生代油气的成藏史比较短,多为一期成藏;古生代油气的成藏史比较长,可能有多个成藏期。但古老油气藏大部分都已破坏消失,只有那些不断有油气充注或是晚期成藏的才能被保存下来,而目前它们未必具有多期成藏的特征,只有作成藏史研究才能对它们进行评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藏期 充注期 流体包裹体 油气藏年龄 晚期成藏
下载PDF
东营凹陷油气成藏期次及其分布规律研究 被引量:52
7
作者 朱光有 金强 +4 位作者 戴金星 张水昌 郭长春 张林晔 李剑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209-215,共7页
东营凹陷发育了咸水湖相沙河街组四段上部烃源岩和半咸水深湖相的沙河街组三段下部烃源岩两套有效烃源岩。根据原油的地球化学特征和储层流体包裹体等资料 ,将油气藏的形成分为两个大的阶段 :第一期为早第三纪东营期末 ,凹陷中心的沙河... 东营凹陷发育了咸水湖相沙河街组四段上部烃源岩和半咸水深湖相的沙河街组三段下部烃源岩两套有效烃源岩。根据原油的地球化学特征和储层流体包裹体等资料 ,将油气藏的形成分为两个大的阶段 :第一期为早第三纪东营期末 ,凹陷中心的沙河街组四段上部烃源岩已进入生油门限并开始排烃 ,后由于喜山运动使全区遭受抬升和剥蚀 ,油气生成过程中断 ,原油的生物标志化合物组成表明 ,此阶段的原油成熟度较低 ,油气生成数量有限 ;第二期为晚第三纪至第四纪沉积时期 ,伴随着凹陷的持续全面沉降和深埋 ,沙河街组三段下部和沙河街组四段上部烃源岩进一步成熟 ,生烃作用增强 ,原油的成熟度较高。两次成藏的原油分布具有明显的规律性 :凹陷边缘油藏的原油主要来自沙河街组四段上部烃源岩 ,原油成熟度较低 ,是早期充注成藏的 ;生油凹陷中心油藏的原油主要来自沙河街组三段下部烃源岩 ,原油成熟度较高 ,为第二期充注成藏的 ;而过渡带 (斜坡带 )油藏的油气来源及成藏期比较复杂 ,总体特征是混源聚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烃源岩 成藏期次 油气分布规律 东营凹陷
下载PDF
鄂尔多斯盆地陇东地区延长组低渗透油藏成藏期次研究 被引量:44
8
作者 付金华 柳广弟 +3 位作者 杨伟伟 冯渊 张雪峰 程党性 《地学前缘》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125-131,共7页
主要对陇东地区延长组流体包裹体特征进行了研究,结合烃源岩生烃史、原油成熟度,综合分析研究区的成藏期次。流体包裹体镜下观察与荧光特征显示陇东地区延长组存在两期油气包裹体:第一期油气包裹体在单偏光下呈灰褐色或深褐色的液烃包裹... 主要对陇东地区延长组流体包裹体特征进行了研究,结合烃源岩生烃史、原油成熟度,综合分析研究区的成藏期次。流体包裹体镜下观察与荧光特征显示陇东地区延长组存在两期油气包裹体:第一期油气包裹体在单偏光下呈灰褐色或深褐色的液烃包裹体,丰度较低,盐水包裹体均一温度主峰为75~95℃;第二期油气包裹体以气液烃包裹体为主,液烃表现为无色或淡黄色的单偏光特征与浅黄色至蓝绿色的荧光特征,丰度较高,盐水包裹体均一温度主峰为75~95℃与100~120℃。结合烃源岩生烃史与原油成熟度认为,陇东地区延长组存在三期成藏:距今约为140~130Ma的早期低熟油小规模充注时期;发生于120~100Ma,与烃源岩生烃高峰期相对应的中期成熟度大规模成藏期;距今约为100~40Ma的晚白垩世构造抬升调整成藏时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体包裹体 均一温度 成藏期次 延长组 陇东地区
下载PDF
关键成藏期碎屑岩储层古孔隙度恢复方法 被引量:24
9
作者 渠冬芳 姜振学 +1 位作者 刘惠民 高永进 《石油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404-413,共10页
油气的成藏过程是地质历史时期的事件,恢复储层在地质历史时期,尤其是在关键成藏期的孔隙度可以帮助定量恢复成藏期的地质条件,更好地认识油气成藏的过程。笔者以将今论古的地质思想为指导,创建了关键成藏期储层孔隙度的恢复方法。以东... 油气的成藏过程是地质历史时期的事件,恢复储层在地质历史时期,尤其是在关键成藏期的孔隙度可以帮助定量恢复成藏期的地质条件,更好地认识油气成藏的过程。笔者以将今论古的地质思想为指导,创建了关键成藏期储层孔隙度的恢复方法。以东营凹陷沙河街组四段上亚段(简称沙四上亚段)储层为例,在对其成岩作用类型和成岩阶段划分的基础上,分别对处于不同成岩阶段的一定深度下的储层孔隙度影响因素进行分析,提出了孔隙度综合影响因子的新概念;建立了在孔隙度综合影响因子约束下的孔隙度演化曲线;最后利用此孔隙度演化曲线,对东营凹陷草11—王59剖面上的沙四上亚段储层在几个关键成藏期的古孔隙度进行了恢复。结果表明,用该方法进行的古孔隙度恢复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孔隙度恢复 关键成藏期 成岩作用 孔隙度综合影响因子 东营凹陷
下载PDF
松辽盆地南部中浅层油气藏的成藏史 被引量:20
10
作者 刘宝柱 孙万军 +1 位作者 陈少军 苗洪波 《现代地质》 CAS CSCD 2003年第1期87-91,共5页
利用圈闭形成时间法、生排烃时间法、油藏饱和压力法及储集层流体包裹体方法等综合评判了松辽盆地南部中浅层油气藏的成藏期;将埋藏史与生排烃的配置关系相结合来分析油气的分布规律。研究结果表明,松辽盆地南部中浅层油气藏具有多期成... 利用圈闭形成时间法、生排烃时间法、油藏饱和压力法及储集层流体包裹体方法等综合评判了松辽盆地南部中浅层油气藏的成藏期;将埋藏史与生排烃的配置关系相结合来分析油气的分布规律。研究结果表明,松辽盆地南部中浅层油气藏具有多期成藏的特征,主要成藏期发生在嫩江期末、明水期末及第三纪,每一期都有对应的油气藏分布。综合分析的结果认为英台—四方坨子、华字井阶地、海坨子南及乾安凹陷等地区是下一步勘探的有利地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气藏 成藏期 流体包裹体 松辽盆地 储集层 圈闭
下载PDF
南华北地区鹿邑凹陷石炭—二叠系有利成藏条件分析 被引量:20
11
作者 王宗礼 罗强 +2 位作者 赵锋 苏蔷 杨青 《天然气地球科学》 EI CAS CSCD 2005年第2期194-199,共6页
运用含油气系统理论的盆地模拟技术,对鹿邑改造型复合盆地含油气系统动态地质作用进行了模拟分析。认为鹿邑凹陷石炭-二叠系具备二次生烃的有利条件,烃源岩经历了燕山和喜山两次生烃高峰期,喜山期是油气成藏的关键时期。
关键词 盆地模拟 动态地质作用 鹿邑凹陷 石炭—二叠系 二次生烃
下载PDF
鄂尔多斯盆地红河油田延长组储层致密化与石油成藏的关系 被引量:14
12
作者 马立元 邱桂强 +2 位作者 刘春燕 胡才志 罗源 《沉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620-634,共15页
红河油田位于鄂尔多斯盆地南部伊陕斜坡和天环坳陷的过渡部位,延长组中部长7张家滩页岩为主要源岩,下伏长8油层组三角洲平原分支水道砂体为主要储集体,源储大面积叠覆邻接、共同演化,时间过程和相互关系在石油成藏过程和机制的研究及勘... 红河油田位于鄂尔多斯盆地南部伊陕斜坡和天环坳陷的过渡部位,延长组中部长7张家滩页岩为主要源岩,下伏长8油层组三角洲平原分支水道砂体为主要储集体,源储大面积叠覆邻接、共同演化,时间过程和相互关系在石油成藏过程和机制的研究及勘探评价中具有关键作用。利用流体包裹体均一温度测定、伊利石K-Ar同位素测年、盆地数值模拟和镜下观测等多种方法,研究了长8油层组储集岩致密化、石油成藏的时间关系,并分析了石油充注的成岩响应和储层致密化对成藏的影响。结果表明:压实背景下的多期次胶结作用是储层致密化的主要原因,在123 Ma(K1中期)附近长8油层组储层进入致密化窗口(f<15%)、在83 Ma(K2中期)附近储层平均孔隙度接近目前的状态(f≈7%)。石油成藏具有一期多阶段的特点,其过程可从J3早期开始延续至K2中期,大规模成藏的窗口期约在143~95 Ma(J3—K1)间、高峰期在124~110 Ma(K1中期)间。成藏窗口明显早于储层致密化窗口、成藏高峰期早于储层由低孔演变到特低孔的关键胶结事件发生时间。这种时间关系决定了储层成岩演化的迟缓性与石油成藏的继承性。石油充注可在一定程度上改善储层物性,减缓或抑制成岩作用的进行,同时也改变了储层的润湿性,降低了石油成藏的动力条件,后期的继承性充注更易于发生,从而成为低动力背景下石油成藏的重要基础。而不同类型砂岩的差异成岩演化导致储层非均质性进一步增强,油气成藏更加复杂化,表现为选择性充注和含油性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储层致密化 成藏期次 成藏机制 红河油田 鄂尔多斯盆地
下载PDF
大港油田埕北断阶带油气运移、成藏期次及成藏模式 被引量:12
13
作者 曲江秀 查明 +1 位作者 高长海 张宗峰 《海相油气地质》 2009年第3期37-45,共9页
通过原油中类异戊二烯烃地球化学变化特征的对比分析,指出大港油田埕北断阶带的油气主运移方向是由北边的生油凹陷(歧口凹陷)向南(埕北断阶带)运聚和由西边的生油凹陷(歧南凹陷)向(北)东(张东地区、关家堡地区和埕海地区)运聚。利用流... 通过原油中类异戊二烯烃地球化学变化特征的对比分析,指出大港油田埕北断阶带的油气主运移方向是由北边的生油凹陷(歧口凹陷)向南(埕北断阶带)运聚和由西边的生油凹陷(歧南凹陷)向(北)东(张东地区、关家堡地区和埕海地区)运聚。利用流体包裹体、生排烃法、饱和压力法等方法技术,认为存在两个充注期:古近纪东营末期和新近纪明化镇末期—第四纪。结合输导体系研究成果,提出了4种油气成藏模式:沿连通砂体—不整合面侧向运聚成藏模式、沿断层垂向运聚成藏模式、沿连通砂体(不整合面)—断层阶梯状运聚成藏模式、源内砂岩透镜体运聚成藏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气成藏 油气运移 成藏期次 成藏模式 大港油田 埕北断阶带
下载PDF
临南洼陷流体包裹体特征与成藏时间研究 被引量:12
14
作者 朱志强 曾溅辉 《西南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31-34,共4页
为确定临南洼陷油气的成藏时期,对洼陷不同构造部位的流体包裹体进行了系统研究。通过对流体包裹体特征的分析,应用流体包裹体均一温度的资料,结合相应沉积埋藏史、热史和生烃史,探讨了临南洼陷油气的运聚成藏历史。临南洼陷砂岩储... 为确定临南洼陷油气的成藏时期,对洼陷不同构造部位的流体包裹体进行了系统研究。通过对流体包裹体特征的分析,应用流体包裹体均一温度的资料,结合相应沉积埋藏史、热史和生烃史,探讨了临南洼陷油气的运聚成藏历史。临南洼陷砂岩储层中主要发育3类流体包裹体:盐水溶液包裹体、液态烃包裹体和气态烃包裹体,与有机包裹体共生的盐水溶液包裹体的均一温度主要集中在105—125℃。研究结果表明,临南洼陷不同构造部位的油气具有不同的成藏期:处于洼陷中心区的油藏为两期成藏,分别是渐新世东营期和中新世馆陶期至上新世明化镇期,其中第二期为主要成藏期;处在洼陷边缘的油藏为中新世馆陶期至上新世明化镇期一期成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临南洼陷 流体包裹体 均一温度 盆地模拟 成藏期 渤海湾盆地
下载PDF
中国克拉通盆地油气成藏特点和勘探思路 被引量:12
15
作者 张抗 《石油勘探与开发》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8-13,共6页
克拉通(内)盆地是重要的含油气领域。中国的克拉通破碎性强,经历了多次开合构造旋回并受到晚新生代构造运动的强烈改造,决定了该类盆地油气藏一般有多期多源生烃、晚期定型或成藏的特点,形成原生、准原生和次生油藏的复杂空间组合。其... 克拉通(内)盆地是重要的含油气领域。中国的克拉通破碎性强,经历了多次开合构造旋回并受到晚新生代构造运动的强烈改造,决定了该类盆地油气藏一般有多期多源生烃、晚期定型或成藏的特点,形成原生、准原生和次生油藏的复杂空间组合。其主要成藏控制因素为生烃坳陷、古隆起和古斜坡、不整合和岩溶作用、断裂和裂缝系统、后期保存状况等。适于该类盆地的勘探思路为:确定有效烃源岩,强调古隆起和晚期改造的不同作用,强调对次生储集空间的研究,明确岩性油气藏和天然气勘探的重要地位,自觉地从次生油气藏向近源层逼近,同时还必须形成与之配套的技术工艺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克拉通盆地 油气勘探 多期生烃 多期成藏 油气藏改造 海相油气
下载PDF
多期次油气成藏与油气藏成因类型——以吐哈盆地为例 被引量:8
16
作者 冯乔 周立发 柳益群 《西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703-707,共5页
目的 探讨遭受强烈构造变形的叠合盆地中油气成藏规律及其油气藏成因类型。方法 基于油气藏形成包括成熟烃源岩、油气运聚、通道和储层空间等因素,从油气成藏历史分析的角度探讨了油气形成的动力作用过程。结果 根据油气藏保存期间... 目的 探讨遭受强烈构造变形的叠合盆地中油气成藏规律及其油气藏成因类型。方法 基于油气藏形成包括成熟烃源岩、油气运聚、通道和储层空间等因素,从油气成藏历史分析的角度探讨了油气形成的动力作用过程。结果 根据油气藏保存期间被改造或破坏的强烈程度,地质历史时期形成的地质油气藏可以演变成为4种基本的工业油气藏,即原生型、残余型、次生型和复合型工业油气藏。结论 对于构造变动强烈、烃源岩层位多、热演化历程复杂的叠合盆地,其油气藏类型复杂,油气勘探的难度增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期次成藏 地质油气藏 工业油气藏 油气藏类型
下载PDF
义和庄凸起东部新近系油藏油气成藏期次 被引量:8
17
作者 谭绍泉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42-44,共3页
基于大量流体包裹体的产状、显微荧光、显微测温及测盐等综合分析,并结合地区埋藏史,对义和庄凸起东部新近系油藏的油气充注期次和成藏期进行了研究。研究发现,义和庄凸起东部新近系存在2期油包裹体,第1期包裹体发淡黄色荧光,均一温度... 基于大量流体包裹体的产状、显微荧光、显微测温及测盐等综合分析,并结合地区埋藏史,对义和庄凸起东部新近系油藏的油气充注期次和成藏期进行了研究。研究发现,义和庄凸起东部新近系存在2期油包裹体,第1期包裹体发淡黄色荧光,均一温度为65~85℃;第2期包裹体发蓝白色荧光,均一温度为90~110℃,表明该区新近系油气成藏主要经历了2期油气充注。第1期油气充注距今7.0~3.8Ma,发生于馆陶组沉积末期至明化镇组沉积早期;第2期油气充注距今3.2Ma,并延续至今,发生于明化镇组沉积末期至第四纪。从四扣洼陷到义和庄凸起东部,油气成藏时期变晚,充注期次减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藏期 充注期次 流体包裹体 新近系 义和庄凸起
下载PDF
塔里木盆地和田古隆起对奥陶系油气成藏的控制作用 被引量:8
18
作者 岳勇 田景春 +2 位作者 赵应权 王明 谢佩宇 《地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1期4215-4225,共11页
和田古隆起作为塔里木盆地三大古隆起之一,随着勘探程度的加大,古隆起演化及其对油气成藏控制作用的研究尤显不足.基于对构造、锆石定年、油气包裹体等资料分析,揭示和田古隆起经历了多期构造叠加改造阶段,并控制了寒武系烃源岩的生排... 和田古隆起作为塔里木盆地三大古隆起之一,随着勘探程度的加大,古隆起演化及其对油气成藏控制作用的研究尤显不足.基于对构造、锆石定年、油气包裹体等资料分析,揭示和田古隆起经历了多期构造叠加改造阶段,并控制了寒武系烃源岩的生排烃、奥陶系储层的形成和油气的运聚.在加里东中期-海西早期,和田古隆起控制了奥陶系碳酸盐岩储层的发育;玉北1井于奥陶系鹰山组风化壳中油包裹体成熟度资料表明,鹰山组风化壳存在至少两次油气充注;在加里东晚期-海西早期,存在一期成藏,残留为沥青.烃类包裹体以及与其共生的气液两相盐水包裹体均一温度处于100~110℃,结合埋藏史判定包裹体捕获时间为海西晚期.海西晚期,和田古隆起进入埋藏阶段,下伏寒武系烃源岩此阶段达到生烃高峰,奥陶系圈闭定型,油气沿不整合及断裂运移充注,在和田古隆起高部位及岩溶斜坡区有利于油气聚集,构成了和田古隆起的主成藏阶段;在喜山期,和田古隆起发生反转,奥陶系古油藏调整、改造,油气向北运移,麦盖提斜坡奥陶系构造枢纽带是油气成藏的有利区带,玉北地区中西部成为油气的有利靶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塔里木盆地 和田古隆起 构造演化 成藏期次 有利靶区 石油地质
原文传递
海安凹陷泰州组流体包裹体特征与油气成藏期次分析 被引量:8
19
作者 袁际华 柳广弟 +1 位作者 姜丽娜 王文军 《西安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34-36,41,共4页
分析了海安凹陷泰州组储层流体包裹体的特征及均一温度,结合圈闭形成时间和生排烃史确定了泰州组油气藏形成期次.样品中共发育2期成岩流体包裹体:Ⅰ期流体包裹体只有盐水包裹体,无有机包裹体,均一温度分布在65-75℃之间;Ⅱ期流体包裹... 分析了海安凹陷泰州组储层流体包裹体的特征及均一温度,结合圈闭形成时间和生排烃史确定了泰州组油气藏形成期次.样品中共发育2期成岩流体包裹体:Ⅰ期流体包裹体只有盐水包裹体,无有机包裹体,均一温度分布在65-75℃之间;Ⅱ期流体包裹体中盐水包裹体较发育,烃类包裹体多与盐水包裹体伴生,烃类包裹体为淡黄色和黄褐色,在荧光下呈淡黄色和黄色,均一温度分布在75-115℃之间,主峰为80-110℃.根据流体包裹体特征及均一温度,结合圈闭形成时间和生排烃史分析可知,海安凹陷泰州组油气成藏时间为19.8 Ma-现今,即N1y1沉积末期至现今,此时断层圈闭形成,排烃进入高峰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安凹陷 泰州组 流体包裹体 均一温度 成藏期次
下载PDF
辽河坳陷东部凸起上古生界致密砂岩气成藏特征 被引量:8
20
作者 李春华 于鹏 +1 位作者 毛俊莉 李楠 《特种油气藏》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19-22,151-152,共4页
东部凸起为辽河坳陷的一级构造单元,由于勘探程度低,探井有限,对研究区生、储盖、组合等地质条件缺乏系统认识,导致对该地区的勘探一直处于停滞状态。通过对东部凸起已钻探井的录井、测井及岩心资料的系统分析,从烃源岩、储集条件、盖... 东部凸起为辽河坳陷的一级构造单元,由于勘探程度低,探井有限,对研究区生、储盖、组合等地质条件缺乏系统认识,导致对该地区的勘探一直处于停滞状态。通过对东部凸起已钻探井的录井、测井及岩心资料的系统分析,从烃源岩、储集条件、盖层条件及构造演化的角度出发,对影响油气成藏的主控因素展开分析,认为东部凸起上古生界石炭—二叠系具备形成致密砂岩气藏的优越条件,为该地区开展非常规油气勘探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藏特征 异常低压 气水倒置 致密砂岩气 东部凸起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