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38篇文章
< 1 2 1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JIS Z 3198无铅钎料试验方法简介与评述 被引量:55
1
作者 王春青 李明雨 +1 位作者 田艳红 孔令超 《电子工艺技术》 2004年第2期47-54,共8页
JISZ3198是关于无铅钎料及其接合部性能测试的工业标准,由日本焊接协会提出初始提案,经日本工业标准调查会审议,最终由日本经济产业省于2003年6月20日并发布。标准涵盖了无铅钎料熔化温度范围测试、机械特性测试、铺展性测试、润湿性测... JISZ3198是关于无铅钎料及其接合部性能测试的工业标准,由日本焊接协会提出初始提案,经日本工业标准调查会审议,最终由日本经济产业省于2003年6月20日并发布。标准涵盖了无铅钎料熔化温度范围测试、机械特性测试、铺展性测试、润湿性测试、接头的拉伸与剪切强度测试、QFP引线软钎焊接头拉引测试、片式元件软钎焊接头的剪切测试7个方面。依据JISZ31981-7原文对该标准各部分进行介绍,拟推进我国电子封装与组装的无铅化进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铅钎料 标准 接头性能
下载PDF
复合材料/金属胶接结构研究进展及发展趋势 被引量:26
2
作者 王树鑫 尚新龙 +1 位作者 鞠苏 江大志 《玻璃钢/复合材料》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1期95-100,共6页
胶接连接应用日渐广泛,特别是在汽车和航空航天等结构领域。首先分析了复合材料/金属胶接连接方式的特点,重点介绍了接头中的次弯曲效应、异质材料间刚度与热膨胀系数的不匹配特性以及载荷传递特性。然后总结了提高胶接接头强度的研究进... 胶接连接应用日渐广泛,特别是在汽车和航空航天等结构领域。首先分析了复合材料/金属胶接连接方式的特点,重点介绍了接头中的次弯曲效应、异质材料间刚度与热膨胀系数的不匹配特性以及载荷传递特性。然后总结了提高胶接接头强度的研究进展,主要包括增大胶接长度和宽度、选择胶黏剂、表面处理、增加胶瘤和被粘合物形状的设计等方面。最后对胶接接头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材料 金属 胶接连接 力学性能 胶接设计
下载PDF
盾构隧道管片接缝密封垫防水性能及受施工荷载影响研究 被引量:24
3
作者 张稳军 张高乐 +3 位作者 李宏亮 高文元 郭卫社 高攀 《中国公路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2期130-141,共12页
为研究盾构隧道接缝密封垫防水性能及施工荷载对其影响,依托某地铁盾构隧道工程自主研制密封垫防水性能足尺试验装置,设计并开展相应的足尺试验。在此基础上,建立密封垫数值分析模型并结合试验结果验证了其可靠性。借助数值分析得到了... 为研究盾构隧道接缝密封垫防水性能及施工荷载对其影响,依托某地铁盾构隧道工程自主研制密封垫防水性能足尺试验装置,设计并开展相应的足尺试验。在此基础上,建立密封垫数值分析模型并结合试验结果验证了其可靠性。借助数值分析得到了不同错台量条件下的密封垫防水性能变化规律。最终,构建了盾构隧道三维荷载-结构模型,综合考虑注浆压力、千斤顶推力和盾尾刷反力等施工荷载,探究了接缝变形特征及其对密封垫防水性能的影响情况。研究结果表明:极限状态下工程原设计密封垫无法满足设计水压要求;接缝错台量增大将导致密封垫偏心受压越发严重,可能引起欠压侧支腿翘起;相同施工荷载下,最大环缝变形为最大纵缝变形的1.5~2.0倍,环缝密封垫防水性能降低程度更大;确定密封垫极限状态时有必要考虑施工荷载造成的接缝变形。所提出的足尺试验装置能够很好地实现试验目的,相应方法与结果可为后续盾构隧道接缝密封垫防水性能足尺试验研究提供参考和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隧道工程 防水性能 试验研究 密封垫 管片接缝 施工荷载
原文传递
面向结合面密封性能要求的装配连接工艺设计 被引量:19
4
作者 陈成军 杨国庆 +1 位作者 常东方 洪军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75-83,共9页
为在产品设计阶段规划出满足密封性能要求的装配连接工艺,提出了一种面向结合面密封性能要求的装配连接工艺数字化设计方法.采用接触非线性有限元技术和弹性相互作用理论建立了螺栓组连接有限元模型,研究了螺栓预紧顺序、预紧力水平与... 为在产品设计阶段规划出满足密封性能要求的装配连接工艺,提出了一种面向结合面密封性能要求的装配连接工艺数字化设计方法.采用接触非线性有限元技术和弹性相互作用理论建立了螺栓组连接有限元模型,研究了螺栓预紧顺序、预紧力水平与结合面连接性能间的关系,构建了各螺栓预紧力大小与结合面压力间的关联模型,进而利用该关联模型,根据工况载荷下设备对密封性能的要求反求装配连接工艺.以发动机缸体缸盖装配连接为例,建立了发动机曲柄连杆机构动力学模型,分析了其工况载荷,并在缸体、缸盖和缸垫有限元模型的基础上,确定出工况载荷下发动机密封性能对结合面压力分布的要求,最后利用螺栓组连接与结合面压力间的关联模型反求出各螺栓预紧力的大小,通过与该型发动机已有装配连接工艺对比,验证了该设计方法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装配工艺设计 密封性能 结合面 螺栓连接
下载PDF
新型装配式部分型钢混凝土框架梁柱节点抗震性能试验研究 被引量:19
5
作者 侯光荣 王绪续 +2 位作者 吕娜娜 谢杰光 黄罡 《建筑结构》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7期27-32,共6页
结合变电站工程实际,并考虑施工便捷,设计出一种新型装配式部分型钢混凝土框架节点,采用足尺模型对该新型装配式节点在低周反复荷载作用下的破坏形态、滞回特性、骨架曲线、延性性能、耗能能力等性能进行研究,并与现浇节点及普通装配式... 结合变电站工程实际,并考虑施工便捷,设计出一种新型装配式部分型钢混凝土框架节点,采用足尺模型对该新型装配式节点在低周反复荷载作用下的破坏形态、滞回特性、骨架曲线、延性性能、耗能能力等性能进行研究,并与现浇节点及普通装配式节点进行对比。结果表明,新型装配式节点具有良好的延性、耗能能力及承载能力,该新型装配式节点应用于装配式结构是可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装配式框架 部分型钢混凝土 拟静力试验 抗震性能 节点核心区
原文传递
地震下大断面盾构隧道接缝力学及防水性能研究 被引量:15
6
作者 张稳军 曹文振 《岩土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653-660,I0003,共9页
为研究大断面盾构隧道在地震条件下接缝力学及防水性能,利用ABAQUS分别建立了地层-结构三维有限元模型及密封垫二维有限元实体模型,研究了在不同地震强度下管片接缝的力学性能及错台量与张开量,基于不同位置接缝变形结果讨论了隧道防水... 为研究大断面盾构隧道在地震条件下接缝力学及防水性能,利用ABAQUS分别建立了地层-结构三维有限元模型及密封垫二维有限元实体模型,研究了在不同地震强度下管片接缝的力学性能及错台量与张开量,基于不同位置接缝变形结果讨论了隧道防水性能退化情况。结果表明:(1)中震与大震下左侧拱腰下侧接缝处的最大主拉应力已超过混凝土最大抗拉强度,混凝土出现一定损伤;(2)不同地震强度下纵缝错台量分布规律及大小基本相同,呈"眼镜"状分布,拱顶与拱底错台量相对较小,拱腰与拱脚处错台量较大;(3)拱顶右侧接缝防水能力保持最好,可达2.77MPa,相比正常情况仅削弱16%,环内拱腰附近接缝防水能力削弱严重,防水性能削弱达到4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盾构隧道 地震作用 力学性能 防水性能 管片接缝
下载PDF
运动鞋屈曲刚度对舒适性及短跑表现的影响 被引量:14
7
作者 万祥林 曲峰 《体育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2期59-64,共6页
目的:探讨运动鞋屈曲刚度对穿着舒适性及短跑表现的影响及其可能机制。方法:对12名男性短跑运动员分别穿三种不同屈曲刚度跑步鞋跑时的足底压力分布、关节功和下肢肌肉激活等特征进行分析,并采用150mm视觉模拟量表进行主观舒适性测试。... 目的:探讨运动鞋屈曲刚度对穿着舒适性及短跑表现的影响及其可能机制。方法:对12名男性短跑运动员分别穿三种不同屈曲刚度跑步鞋跑时的足底压力分布、关节功和下肢肌肉激活等特征进行分析,并采用150mm视觉模拟量表进行主观舒适性测试。结果:低刚度鞋在前脚掌缓冲、足背舒适性、整体舒适性方面的舒适度得分高于中刚度鞋和高刚度鞋;低刚度鞋在前掌内侧和前掌外侧区域的足底最大压强低于中刚度鞋和高刚度鞋;三种鞋在各区域足底接触面积方面无明显差异;穿高刚度鞋跑步速度快于穿低刚度和中刚度鞋;支撑阶段仅跖趾关节负功中刚度和高刚度鞋小于低刚度鞋,其他关节不同鞋间正功、负功均无显著性差异;支撑相下肢股直肌、股二头肌、胫骨前肌、腓肠肌外侧头的RMS值均无显著性差异。结论:穿着屈曲刚度较低的鞋能获得更好的舒适性体验,在一定程度上增加运动鞋的屈曲刚度能提高短跑的表现,跖趾关节能量损失减少可能是短跑表现提高的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运动鞋 屈曲刚度 运动表现 跖趾关节 关节能量 肌肉活动
下载PDF
超声冲击法改善高强钢焊接接头的疲劳性能 被引量:11
8
作者 王东坡 霍立兴 +1 位作者 葛宝文 张玉凤 《中国造船》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86-92,共7页
焊接接头的疲劳强度远低于母材 ,大量试验表明疲劳裂纹主要起源于接头焊趾处。使用超声冲击法处理接头 ,以改变焊趾区几何形状、消除焊趾缺陷、调整焊趾区残余应力场 ,是改善焊接接头及结构疲劳强度的一种有效方法。利用自行研制的超声... 焊接接头的疲劳强度远低于母材 ,大量试验表明疲劳裂纹主要起源于接头焊趾处。使用超声冲击法处理接头 ,以改变焊趾区几何形状、消除焊趾缺陷、调整焊趾区残余应力场 ,是改善焊接接头及结构疲劳强度的一种有效方法。利用自行研制的超声冲击装置 ,采用两种接头形式 (纵向角接接头和对接接头 )进行了 SS80 0高强钢原始焊态与超声冲击处理态的疲劳对比试验 ,结果表明 :( 1 )双面焊对接接头焊态试件的疲劳强度Δσ ( 2× 1 0 6 )为 1 5 0 MPa;单面焊对接焊态试件的疲劳强度Δσ ( 2× 1 0 6 )为 1 3 2 MPa;纵向角接焊态试件的疲劳强度Δσ ( 2× 1 0 6 )为 98MPa。 ( 2 )超声冲击处理态单面焊双面成型试件与原始焊态试件相比 ,疲劳强度提高 1 3 2 %左右 ,疲劳寿命延长了 48~ 1 3 2倍 ;双面焊接对接超声冲击处理态试件与原始焊态试件相比 ,疲劳强度提高95 %左右 ,疲劳寿命延长了 2 2~ 62倍 ;纵向角接接头超声冲击处理试件与原始焊态试件相比 ,疲劳强度提高1 73 %左右 ,疲劳寿命延长了 3 2~ 70倍。 ( 3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船舶 疲劳性能 超声冲击处理 焊接接头 SS800高强钢
下载PDF
钢-UHPC组合结构桥梁研究进展 被引量:13
9
作者 刘扬 曾丹 +1 位作者 曹磊 王达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3104-3113,共10页
超高性能混凝土(UHPC)是一种具有优异力学性能的新型水泥基复合材料,现已成为水泥基复合材料创新、应用及发展最具活力的领域,且在钢-UHPC组合结构桥梁中得到了应用。针对现有桥梁结构中存在的跨越能力受限及耐久性差等技术瓶颈,国内外... 超高性能混凝土(UHPC)是一种具有优异力学性能的新型水泥基复合材料,现已成为水泥基复合材料创新、应用及发展最具活力的领域,且在钢-UHPC组合结构桥梁中得到了应用。针对现有桥梁结构中存在的跨越能力受限及耐久性差等技术瓶颈,国内外学者利用UHPC的性能优势提出了钢-UHPC组合结构的解决方案,并在其受弯性能、抗裂性能、疲劳性能、栓钉抗剪性能、接缝性能影响因素和装配式结构体系及装配方法等方面取得了丰硕的成果。钢-UHPC组合结构具有较好的经济性和可行性,且在正负弯矩下具有较好的抗裂性能和受弯性能,能大幅降低钢结构疲劳细节应力幅;栓钉剪力件的抗剪性能受栓钉直径和屈服强度的影响显著;钢筋的锚固长度、接缝界面情况及接缝类型是影响接缝性能的重要因素。钢-UHPC组合结构适合装配式化施工,在装配式桥梁快速建造技术及大跨桥梁结构中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且呈现出较好的发展势头。本文系统归纳了钢-UHPC组合结构的静力性能、疲劳性能、接缝性能及钢-UHPC组合结构桥梁等方面的研究进展,分析了钢-UHPC组合结构桥梁的应用前景,并指出了钢-UHPC组合结构在设计理论、规范体系及应用领域进一步完善的研究趋势,可为今后的研究工作及工程应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钢-UHPC组合结构 疲劳性能 装配式 受弯性能 栓钉剪切 接缝
下载PDF
肌肉骨骼超声检查在痛风性关节炎中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12
10
作者 林柳树 刘泽洪 《中国当代医药》 2019年第36期155-157,160,共4页
目的探讨肌肉骨骼超声检查在痛风性关节炎(GA)中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7年4月~2019年6月在我院就诊的82例GA患者作为观察组,选取同期就诊于我院的82例其他类型关节炎患者为对照组。两组均接受肌肉骨骼超声检查。比较两组受累关节情况... 目的探讨肌肉骨骼超声检查在痛风性关节炎(GA)中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7年4月~2019年6月在我院就诊的82例GA患者作为观察组,选取同期就诊于我院的82例其他类型关节炎患者为对照组。两组均接受肌肉骨骼超声检查。比较两组受累关节情况、超声表现,并分析超声表现诊断GA的敏感度与特异度。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关节病变为123、119处,肩关节、腕关节、踝关节、膝关节、近端指间关节、第一跖趾关节受累比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软组织肿胀、骨侵蚀、腱鞘炎比例低于对照组,高回声点、痛风石及高回声点、痛风石、韧带内高回声点或双边征(≥1)比例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滑膜增生、滑囊骨化、双边征比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韧带内高回声点、平行线、痛风石、高回声点特异度均高于90.00%,而高回声点、痛风石、韧带内高回声点或平行线(≥1)敏感度最高,其次为平行线。结论肌肉骨骼超声检查可显示关节内平行线、痛结石、韧带内和滑膜上高回声点等情况,诊断GA的价值较高,能为临床诊治GA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痛风性关节炎 肌肉骨骼超声 超声表现 诊断 受累关节
下载PDF
PE管应用技术发展的现状及前景分析 被引量:11
11
作者 梅胜 《广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4年第3期276-280,共5页
综述了PE管应用发展的现状,分析了国际上PE管应用发展高速增长的原因.介绍了PE管的特性、应用技术及在燃气、给水、排水等在各种管网领域中的应用发展前景.
关键词 PE管 性能 连接方式 应用
下载PDF
预制再生混凝土框架模型模拟地震振动台试验 被引量:11
12
作者 肖建庄 丁陶 +1 位作者 范氏鸾 朱永明 《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190-197,共8页
选用不同地震波,通过模拟地震振动台对首例1/4缩尺再生粗骨料取代率为100%的预制再生混凝土框架模型进行了3种地震波输入试验.通过白噪声扫描得到了该模型结构的自振频率、结构振型、阻尼比等动力特性,研究了加速度、楼层剪力、位移动... 选用不同地震波,通过模拟地震振动台对首例1/4缩尺再生粗骨料取代率为100%的预制再生混凝土框架模型进行了3种地震波输入试验.通过白噪声扫描得到了该模型结构的自振频率、结构振型、阻尼比等动力特性,研究了加速度、楼层剪力、位移动力反应,记录了结构在试验中的开裂等现象.试验分析表明,随着地震动峰值强度的增加,模型呈现自振频率下降、阻尼比增大、加速度放大系数逐渐降低、楼层剪力逐渐增大的趋势;在弹塑性阶段后期,后浇节点刚度退化迅速,层间位移明显增大.采用层间位移作为评估标准,对预制再生混凝土框架的抗震能力进行了评价,表明预制再生混凝土框架抗震性能良好,但应采取必要措施加强梁柱节点的耗能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预制再生混凝土 框架结构 振动台试验 抗震性能 节点刚度
下载PDF
双车厢两栖车静水直航下的水动力性能研究 被引量:10
13
作者 王少新 金国庆 +2 位作者 王涵 孙蕊 刘贺 《兵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434-441,共8页
近年来开发了双车厢的水陆两栖车以提高其运载能力。研究基于某型号双车厢水陆两栖车的实尺度模型,采用计算流体力学方法和重叠网格技术建立多体运动的数值仿真模型,双车厢之间采用具有3自由度的球形铰接点进行连接。计算双车厢两栖车... 近年来开发了双车厢的水陆两栖车以提高其运载能力。研究基于某型号双车厢水陆两栖车的实尺度模型,采用计算流体力学方法和重叠网格技术建立多体运动的数值仿真模型,双车厢之间采用具有3自由度的球形铰接点进行连接。计算双车厢两栖车在静水中运动的水动力性能,分析前后车体的阻力、纵摇、垂荡运动性能以及球铰连接对车体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数值计算与拖曳水池试验的总阻力结果基本一致;基于可实现的k-ε湍流模型和多体重叠网格技术,可以很好地实现对双车厢两栖车水动力性能的数值预报;静水直航工况下两栖车的纵倾角度保持在1°以内,纵摇性能优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陆两栖车 双车厢 静水直航 水动力性能 重叠网格 球铰 纵摇
下载PDF
飞行器射频隐身技术内涵及性能度量研究 被引量:9
14
作者 朱银川 《电讯技术》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6-11,共6页
在分析射频无源探测系统工作机理和国内外射频隐身研究情况基础上,指出射频隐身技术概念、多层次的隐身内涵和技术实现途径,提出了与敌对方侦察接收机技术体制和性能指标无关的、仅反映射频隐身自身性能的技术指标及其应用思路。
关键词 射频隐身 射频辐射源 性能变量 特征不确定性 联合熵
下载PDF
空间钢-混凝土组合节点抗震性能试验研究 被引量:9
15
作者 樊健生 周慧 +1 位作者 聂建国 李全旺 《土木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47-55,共9页
空间钢-混凝土组合节点核心区的受力特征、破坏模式是建立双向地震作用下节点计算模型的基础,也是准确评估组合结构体系抗震性能的关键问题之一。完成4个方钢管混凝土柱-组合梁空间节点在双向加载条件下的抗震性能试验,重点研究混凝土... 空间钢-混凝土组合节点核心区的受力特征、破坏模式是建立双向地震作用下节点计算模型的基础,也是准确评估组合结构体系抗震性能的关键问题之一。完成4个方钢管混凝土柱-组合梁空间节点在双向加载条件下的抗震性能试验,重点研究混凝土楼板的组合作用、节点核心区混凝土、节点形式等对空间组合节点抗震性能的影响。各试验模型在加载过程中均产生明显的节点核心区剪切变形,并表现出较好的延性和耗能能力,最终则因核心区混凝土破碎和钢管开裂而丧失承载力。试验表明,混凝土楼板与钢梁的组合作用以及对节点核心区的约束作用、钢管柱内填混凝土均能够明显改善空间节点的受力性能。相对于中柱组合节点,角柱节点的核心区受力较小,整个节点具有更高的承载能力和刚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间组合节点 抗震性能 混凝土楼板 核心混凝土 角柱节点
下载PDF
某复杂连体高层结构抗震设计 被引量:9
16
作者 侯书利 张南 +1 位作者 李俊峰 徐承强 《建筑结构》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0期26-29,65,共5页
结合实际工程,从结构体系、性能设计等方面对某复杂连体结构设计进行了详细论述,并采用多种结构有限元计算程序对其进行弹性、弹塑性分析,评价其抗震性能。同时,对连接体受力性能及其关键节点强度进行有限元分析,并采取必要的构造措施... 结合实际工程,从结构体系、性能设计等方面对某复杂连体结构设计进行了详细论述,并采用多种结构有限元计算程序对其进行弹性、弹塑性分析,评价其抗震性能。同时,对连接体受力性能及其关键节点强度进行有限元分析,并采取必要的构造措施保证结构的安全可靠。计算表明,通过采用合理的结构布置与连接体,采取适当的构造措施,结构的抗震性能可以满足规范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连体高层 性能设计 弹塑性分析 节点强度
原文传递
钻杆接头耐磨带的使用性能及其堆焊材料 被引量:8
17
作者 孙咸 《电焊机》 2007年第10期46-50,共5页
分析了钻杆接头耐磨带的用途、耐磨带的性能特点及其影响因素,讨论了耐磨带堆焊材料的进展及特点,介绍了钻杆接头耐磨带堆焊材料的实际应用。结果表明,钻杆接头耐磨带实质上是一个隔离带,用以保护钻杆接头和套管免遭强烈磨损,接头耐磨... 分析了钻杆接头耐磨带的用途、耐磨带的性能特点及其影响因素,讨论了耐磨带堆焊材料的进展及特点,介绍了钻杆接头耐磨带堆焊材料的实际应用。结果表明,钻杆接头耐磨带实质上是一个隔离带,用以保护钻杆接头和套管免遭强烈磨损,接头耐磨带性能的优化与改善是防止套管强烈磨损的关键技术措施。耐磨带应具有良好的耐磨性和减磨性等综合抗磨性能,材料特性是影响耐磨带性能的核心影响因素。美国ARNCO耐磨带药芯焊丝性能最好,但价格偏高;国产PT100耐磨带的主要技术指标超过碳化钨耐磨带,必须加快步伐开发价格合理、性能优良的新型耐磨带堆焊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耐磨带 使用性能 堆焊材料 钻杆接头
下载PDF
云杉胶合木钢板斜螺钉连接的剪切性能研究 被引量:8
18
作者 鹿相戎 滕启城 +4 位作者 李哲瑞 张晓兰 王昕萌 小松幸平 阙泽利 《林业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48-53,共6页
为准确评价斜螺钉连接钢 木节点的剪切性能,探明其受力机理,以云杉胶合木、钢板和自攻螺钉作为研究材料,测试不同荷载方向与受力情况下斜螺钉连接节点的承载性能,将试验数据与国外规范中的计算模型进行对比,提高了侧边钢板 胶合木(钢 木... 为准确评价斜螺钉连接钢 木节点的剪切性能,探明其受力机理,以云杉胶合木、钢板和自攻螺钉作为研究材料,测试不同荷载方向与受力情况下斜螺钉连接节点的承载性能,将试验数据与国外规范中的计算模型进行对比,提高了侧边钢板 胶合木(钢 木)斜螺钉连接节点承载性能的预测能力。结果表明:自攻螺钉与剪切面之间的角度变化对其在钢 木节点承受剪 压复合应力的承载力影响不明显,当偏转为剪 拉复合应力时,节点承载力明显增大,并在30°~45°获得最大值;剪 压复合应力时,现行EC5公式计算剪 压节点的极限承载力非常不安全;EC5的刚度预测结果在剪 压复合应力区和垂直剪切面钉入时,与试验值吻合度很高,但对剪 拉区节点的滑移模量没有预测性;将Tomasi模型应用于斜螺钉连接钢 木节点滑移模量理论计算时,在45°~90°时与试验值吻合度极高。单颗自攻螺钉的抗拔刚度计算节点滑移模量的方法极为有效,具有较高的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荷载方向 剪切性能 自攻螺钉 斜螺钉 胶合木 节点
下载PDF
装配式钢管混凝土柱-钢梁节点的性能分析及比选 被引量:7
19
作者 张孝斌 殷尧日 +3 位作者 冯力强 刘立平 牛昌林 李英民 《建筑结构》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75-79,共5页
为了研究装配式钢管混凝土柱-钢梁节点的抗震性能,在综述前人研究成果基础上,采用归一化方法比较了五种装配式钢管混凝土柱-钢梁节点的荷载比-位移比曲线、滞回环面积比-位移比曲线,对节点承载力、耗能性能、刚度退化等指标进行分析,探... 为了研究装配式钢管混凝土柱-钢梁节点的抗震性能,在综述前人研究成果基础上,采用归一化方法比较了五种装配式钢管混凝土柱-钢梁节点的荷载比-位移比曲线、滞回环面积比-位移比曲线,对节点承载力、耗能性能、刚度退化等指标进行分析,探讨了装配式钢管混凝土柱-钢梁节点的抗震性能,并对节点的施工难易及成本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节点构造形式对节点的抗震性能有一定的影响。在小轴压比条件下,加强环式和内隔板式节点抗震性能更好,加强环式节点可通过设置外肋端板提高变形能力;从施工难易程度来看,加强环式和外肋环板式节点难度较其他节点更低;外肋环板式节点的单位极限承载力成本最低。总结的装配式节点形式为相同前提条件下的装配式钢管混凝土柱-钢梁节点的选择提供了参考,其他条件下的节点性能尚需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装配式钢结构 钢管混凝土柱-钢梁 归一化方法 小轴压比 抗震性能 节点比选
下载PDF
预应力混凝土管桩节点抗震性能研究 被引量:7
20
作者 戎贤 李鹏飞 《工业建筑》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8期94-97,共4页
管桩与承台的连接节点是结构的薄弱环节,在地震发生时容易破坏继而造成严重的后果。通过改变管桩与承台的连接形式,对结构施加水平低周反复作用模拟地震作用,研究管桩的荷载-位移滞回、延性等方面的性能。试验结果表明:填芯管桩内增设... 管桩与承台的连接节点是结构的薄弱环节,在地震发生时容易破坏继而造成严重的后果。通过改变管桩与承台的连接形式,对结构施加水平低周反复作用模拟地震作用,研究管桩的荷载-位移滞回、延性等方面的性能。试验结果表明:填芯管桩内增设非预应力钢筋对于提高管桩的承载能力有良好的效果,以非预应力钢筋作为连接钢筋以一定角度插入承台体内连接承台和管桩,对于结构节点的抗震耗能和节点延性的提高效果十分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预应力高强混凝土 管桩 锚固形式 抗震性能 节点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1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