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茉莉酸甲酯对辣椒抗青枯病的诱导效应及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 被引量:23
1
作者 赵显阳 盘柳依 +3 位作者 陈明 付永琦 向妙莲 曾晓春 《植物保护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1103-1111,共9页
为探索茉莉酸甲酯(methyl jasmonate,MeJA)诱导辣椒抗青枯病的效应及与抗氧化酶活性的关系,以感青枯病品种粤红1号和抗青枯病品种辛香8号辣椒为试验材料,分别用浓度为0.025、0.05、0.1、0.5、1.0 mmol/L的MeJA浸种12 h和喷雾48 h处理后... 为探索茉莉酸甲酯(methyl jasmonate,MeJA)诱导辣椒抗青枯病的效应及与抗氧化酶活性的关系,以感青枯病品种粤红1号和抗青枯病品种辛香8号辣椒为试验材料,分别用浓度为0.025、0.05、0.1、0.5、1.0 mmol/L的MeJA浸种12 h和喷雾48 h处理后,接种浓度为107CFU/mL的青枯病菌Ralstonia solanacearum,测定MeJA对青枯病菌的抑制活性以及辣椒幼苗的病情指数、抗氧化酶活性和丙二醛含量。结果表明,0.025~1.0 mmol/L MeJA对青枯病菌无抑制作用;MeJA浸种处理对粤红1号和辛香8号辣椒幼苗的诱导效果最高,分别为21.38%和25.17%,而喷雾处理的诱导效果可依次提高至31.64%和37.30%,且诱导效果随MeJA浓度先升高后降低。与对照相比,MeJA处理后2个品种辣椒幼苗的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过氧化物酶(POD)、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APX)及谷胱甘肽还原酶(GR)活性均随MeJA浓度先升高后降低,而丙二醛(MDA)含量则先降低后升高;CAT、POD、APX和GR活性最大值均为抗病品种辛香8号经MeJA喷雾处理后所达峰值,依次为13.51、49.27、11.58和5.28 U/g FW,MDA含量最低值为13.58μmol/g FW,而SOD活性最大值为感病品种粤红1号经MeJA喷雾处理所达峰值,为364.31 U/g FW。表明MeJA预处理可有效诱导辣椒抗青枯病,其诱导效应与其激活幼苗叶片抗氧化酶活性和降低丙二醛含量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茉莉酸甲酯 辣椒青枯病 诱导抗性 抗氧化酶
原文传递
EG03 菌剂对辣椒青枯病的防治效果及对根围土壤微生物群落的影响 被引量:10
2
作者 邱敬萍 黄艳霞 +3 位作者 王超 俞仪阳 柯红娇 郭坚华 《应用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1468-1474,共7页
EG03菌剂由多种抗青枯劳尔氏菌(Ralstonia solanacearum)的拮抗细菌复配而成,田间施用能有效防治辣椒青枯病,平均防效达85.8%.采用稀释平板法、最大或然数(MPN)法以及Biolog微孔板培养系统研究了EG03菌剂对田间辣椒根围土壤微生物群落... EG03菌剂由多种抗青枯劳尔氏菌(Ralstonia solanacearum)的拮抗细菌复配而成,田间施用能有效防治辣椒青枯病,平均防效达85.8%.采用稀释平板法、最大或然数(MPN)法以及Biolog微孔板培养系统研究了EG03菌剂对田间辣椒根围土壤微生物群落特征的影响.结果表明:EG03菌剂对根围土壤微生物群落的影响随时间变化而不同,施用后不同程度提高了真菌和芽孢杆菌的数量,并显著增加了自生固氮细菌的数量.根围土壤微生物群落平板每孔颜色平均变化率(AWCD)的变化随培养时间呈现典型的"S"型曲线,辣椒生长后期根围土壤AWCD值高于前期.6类碳源利用分析表明,EG03菌剂的施用在短期内会降低根围土壤微生物的碳源利用率,辣椒生长后期根围土壤中以糖类物质作为碳源的微生物占主导地位.微生物多样性指数分析发现,EG03菌剂施用前期会不同程度降低根围土壤微生物各项多样性指数,但施用后期会提高各项多样性指数,尤其在Simpson指数和McIntosh均匀度两项指标上差异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防细菌 辣椒青枯病 土壤微生物群落Biolog
原文传递
一株放线菌对辣椒青枯菌的拮抗作用及其鉴定 被引量:8
3
作者 龙克启 陆铮铮 +1 位作者 吴石平 彭丽娟 《河南农业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1期92-95,共4页
为获得拮抗辣椒青枯菌的生防放线菌,从烟草青枯病和辣椒青枯病重病地块健康植株的根围土壤中分离筛选放线菌。结果表明,采用平板对峙培养法筛选得到一株编号为M3-3①的拮抗菌,其拮抗作用表现为:对峙培养24、48、72h后,平均抑菌圈直径分... 为获得拮抗辣椒青枯菌的生防放线菌,从烟草青枯病和辣椒青枯病重病地块健康植株的根围土壤中分离筛选放线菌。结果表明,采用平板对峙培养法筛选得到一株编号为M3-3①的拮抗菌,其拮抗作用表现为:对峙培养24、48、72h后,平均抑菌圈直径分别为42.73、38.80、32.60mm。经16SrDNA序列分析和形态学特征(菌落整体形态、菌丝、孢子和孢子链等特征)观察,将该菌鉴定为淡紫灰(薰衣草)链霉菌(Streptomyces lavendula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辣椒青枯病 生物防治 放线菌 链霉菌 鉴定
下载PDF
辣椒青枯病生防菌的分离和鉴定 被引量:5
4
作者 史忠良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5年第18期128-129,共2页
[目的]筛选辣椒青枯病内生拮抗菌,为辣椒青枯病防治提供参考。[方法]通过生防菌拮抗效能的测定从辣椒青枯病发病区健康辣椒植株体内分离对辣椒青枯雷尔氏菌(R.solanacearum)有较强拮抗作用的内生细菌,并通过形态鉴定、16S r DNA同源性... [目的]筛选辣椒青枯病内生拮抗菌,为辣椒青枯病防治提供参考。[方法]通过生防菌拮抗效能的测定从辣椒青枯病发病区健康辣椒植株体内分离对辣椒青枯雷尔氏菌(R.solanacearum)有较强拮抗作用的内生细菌,并通过形态鉴定、16S r DNA同源性序列分析对其进行鉴定。[结果]从辣椒青枯病发病区健康植株体内分离筛选到1株对辣椒青枯病有较强拮抗作用的细菌CQW菌株,初步鉴定其为蜡样芽孢杆菌(Bacillus cereus)。[结论]为辣椒青枯病防治提供了资源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辣椒青枯病 生防菌 分离 鉴定
下载PDF
辣椒青枯病罹病与健康植株根际土壤微生物群落多样性研究 被引量:4
5
作者 刘烈花 董鹏 +3 位作者 况觅 李姗蓉 袁国明 丁伟 《植物医生》 2021年第1期41-47,共7页
系统研究和分析辣椒青枯病常发地发病与健康植株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特征,为辣椒青枯病的绿色防治提供理论依据.基于16SrDNA基因高通量测序技术,对辣椒青枯病发病和健康植株根际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和组成进行分析,同时采用biologyeco平... 系统研究和分析辣椒青枯病常发地发病与健康植株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特征,为辣椒青枯病的绿色防治提供理论依据.基于16SrDNA基因高通量测序技术,对辣椒青枯病发病和健康植株根际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和组成进行分析,同时采用biologyeco平板培养技术研究其土壤微生物群落代谢多样性和功能多样性的特征.结果表明,辣椒青枯病发病和健康植株根际土壤微生物群落组成之间存在显著差异,辣椒青枯病发病土壤的OTU为4566个,辣椒青枯病健康土壤的OTU为4167个.依据OTU所属细菌物种信息对土壤细菌群落结构进行分析,变形菌门在发病和健康土壤中均为优势细菌类群,其次为放线菌门类群.其中健康植株根际土壤中芽单胞菌门(Gemmatimonadetes)、装甲菌门(Armatimonadetes)的相对丰度比发病植株的分别高出了4.37,3.87倍,而发病植株根际土壤中厚壁菌门(Firmicutes)的相对丰度比健康植株的高出了3.87倍.辣椒青枯病发病土壤和健康土壤的土壤微生物代谢多样性也存在显著差异,同时,健康土壤中其微生物群落代谢得到显著增强,特别是对酚类化合物的利用显著增多,对辣椒抗病性存在显著的影响.研究表明,辣椒青枯病发病和健康植株根际土壤微生物群落组成和结构之间存在显著差异,并且健康土壤的微生物群落对酚类化合物的利用显著增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辣椒青枯病 高通量测序 微生物群落 根际土壤
下载PDF
三株拮抗细菌对辣椒青枯病的防治试验 被引量:2
6
作者 肖爱萍 游春平 +1 位作者 刘建斌 李小碧 《江西植保》 2005年第4期177-179,176,共4页
生防菌bio-1、bio-2和bio-P为稻瘟病生防菌,为了测试其对辣椒青枯病的防治作用,本实验利用其发酵原液及其100倍、200倍和300倍稀释液进行室内抑菌试验和盆栽防治试验。结果显示,生防菌bio-1、bio-2和bio-P发酵原液抑菌能力最强,抑菌圈... 生防菌bio-1、bio-2和bio-P为稻瘟病生防菌,为了测试其对辣椒青枯病的防治作用,本实验利用其发酵原液及其100倍、200倍和300倍稀释液进行室内抑菌试验和盆栽防治试验。结果显示,生防菌bio-1、bio-2和bio-P发酵原液抑菌能力最强,抑菌圈直径分别为20.25㎜、30㎜和19.25㎜;生防菌bio-1的发酵原液和200倍稀释液对辣椒青枯病的预防效果达66.7%,100倍稀释液和300倍稀释液的预防效果分别为33.3%和50%;而生防菌bio-2的100倍稀释液的防治效果达100%,发酵原液的预防效果为66.7%,200倍稀释液和300倍稀释液的预防效果分别为16.7%和50%,这二株生防菌对辣椒青枯病均无治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辣椒青枯病 生防菌 抑菌作用 防治效果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