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新时代以人民为中心的区域平衡发展研究 被引量:11
1
作者 安虎森 李俊 《南京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14-22,共9页
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观是推动我国区域发展战略演进的基本动力。我国已进入新时代,新时代的社会主要矛盾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不平衡发展的经济空间地理格局现状,有我国区域发展战略的"遗... 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观是推动我国区域发展战略演进的基本动力。我国已进入新时代,新时代的社会主要矛盾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不平衡发展的经济空间地理格局现状,有我国区域发展战略的"遗留"轨迹。要解决区域发展不平衡问题,必须树立新发展理念,注重区域协调、城乡协调、社会群体间的协调;通过协调发展,化解不平衡矛盾,不断增强整体经济持续发展的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观 平衡发展 “第二性”因素
原文传递
毛泽东人民价值观论纲 被引量:3
2
作者 杨振闻 曾文峰 《中国延安干部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69-80,共12页
毛泽东一生都在致力于实现国家独立、民族解放、人民幸福,形成了以"人民"为轴心的价值理论体系。毛泽东人民价值观是毛泽东领导中国革命和建设的丰富实践在价值观上的集中表达。毛泽东人民价值观有三大理论来源:中国传统民本... 毛泽东一生都在致力于实现国家独立、民族解放、人民幸福,形成了以"人民"为轴心的价值理论体系。毛泽东人民价值观是毛泽东领导中国革命和建设的丰富实践在价值观上的集中表达。毛泽东人民价值观有三大理论来源:中国传统民本价值观、西方人本价值理论和马克思主义价值观理论。毛泽东人民价值观的历史演进大致可以分为三个时期:"五四运动"前:再造中国,幸福人民;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民族独立,人民解放;社会主义革命与建设时期:国家富强,人民幸福。毛泽东人民价值观主要内容包括,价值取向:为人民服务;价值主体:最广大人民;价值初心:人民幸福;价值标准:人民利益至上;价值方法:"两个改造"。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的不断发展,毛泽东人民价值观在多个领域都有了许多创新性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泽东 人民价值观 为人民服务
下载PDF
论党的人民中心价值观的效能转化 被引量:3
3
作者 韩强 王野 《理论探讨》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127-134,共8页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中国改革发展面临新的更加复杂的形势任务,要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就必须不断把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观融入党领导伟大实践的各个方面、各个层次,转化为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人民利益的好政策、...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中国改革发展面临新的更加复杂的形势任务,要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就必须不断把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观融入党领导伟大实践的各个方面、各个层次,转化为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人民利益的好政策、好措施、好制度,真正让人民过上更加幸福美好的生活。因此,持续实现价值观到执政效能的转变,取得人民满意的执政业绩,是中国共产党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必须完成的历史使命。为此,必须增强价值观的确定性和解释力,防止价值观冲突与被解构;把调查研究作为正确决策和实现效能转化的前提;切实处理好工作中对上负责与对下负责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共产党 人民中心价值观 执政效能
下载PDF
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变化背景下的思想政治教育新使命
4
作者 谢晓娟 柳杨 《辽宁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0年第5期30-35,共6页
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转化成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思想政治教育要根据这种变化承担新的社会责任和新的历史使命。具体来说,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要把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理念贯穿于教育的全过程全... 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转化成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思想政治教育要根据这种变化承担新的社会责任和新的历史使命。具体来说,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要把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理念贯穿于教育的全过程全方位;要加强“四个自信”教育,承担起凝聚民心的使命;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要加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教育,教育人民继续弘扬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 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理念 “四个自信”教育 基本国情教育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