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6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人民文艺中的婚姻家庭叙事与妇女解放的历史经验 被引量:12
1
作者 贺桂梅 《妇女研究论丛》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5-21,共17页
本文通过分析“中国人民文艺丛书”中刘巧儿、王秀鸾形象在婚姻、家庭场域中的叙事,尝试对妇女解放与中国革命的关系提出更具历史性的理论思考。第一部分主要说明论文的讨论对象为出现在1943-1949年并被收入“中国人民文艺丛书”的叙事... 本文通过分析“中国人民文艺丛书”中刘巧儿、王秀鸾形象在婚姻、家庭场域中的叙事,尝试对妇女解放与中国革命的关系提出更具历史性的理论思考。第一部分主要说明论文的讨论对象为出现在1943-1949年并被收入“中国人民文艺丛书”的叙事文本及其文体上的大众化特点。其中有关人民与革命主体的叙事,大多呈现为女性的面孔,这也显示出人民政治与妇女解放之间的密切关系。第二部分主要运用与刘巧儿相关的四个叙事文本讨论婚姻自主权和农村女性的主体性问题。首先分析了刘巧儿叙事文本中存在的六种婚姻形态,进而通过与《小二黑结婚》的对照,分析这些婚姻故事与现代爱情话语的差别,由此讨论从“婚姻自由”到“婚姻自主”的法律条文修改如何能切实保护农村青年的自主权利,最后对四个叙事文本如何渐次加强刘巧儿主体性叙事做出分析。第三部分通过分析“解放区四大歌剧”之一的《王秀鸾》来讨论农村女性的当家权问题。首先分析这部歌剧如何在家庭伦理剧的叙事格局中讲述女性的“当家权”,这种权利的获得如何与女性参与社会化生产密切相关,然后通过与赵树理的《传家宝》《孟祥英翻身》等小说的对照,分析这种当家权的限度。第四部分提出对中国妇女解放历史经验进行重新理论化的三个相关议题,即中国妇女解放理论与西方当代女权/女性主义理论的差异性与综合性、从多重交互的社会生产关系和社会性别制度中讨论女性群体的独特性、重新理解人民政治实践从内部改造婚姻家庭制度的妇女解放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民文艺 刘巧儿 王秀鸾 婚姻 家庭 妇女解放
原文传递
论非虚构写作的真实观 被引量:5
2
作者 张雅俐 《写作》 2019年第3期28-36,共9页
倡导“非虚构写作”,往往特意强调与“纪实文学”“报告文学”等“传统”文学概念的区别,意在凸显作者的写作姿态,这是一种对过度远离、逃避现实世界倾向的批判与拨正。面对随之而来的对其真实性与文学性的争议与质疑,则需要探究非虚构... 倡导“非虚构写作”,往往特意强调与“纪实文学”“报告文学”等“传统”文学概念的区别,意在凸显作者的写作姿态,这是一种对过度远离、逃避现实世界倾向的批判与拨正。面对随之而来的对其真实性与文学性的争议与质疑,则需要探究非虚构写作的真实观,重新反思文学创作中真实与虚构的关系。通过剖析非虚构写作的文学追求、具体指向和写作路径,认为其实践与阐释,目的是通过营造“在场”的状态来获得“真实”。非虚构写作中的“真实”具有三个不同层面的指向——物理实在、事理情理与精神感受,分别代表切实之“形”、逻辑之“理”和感性之“情”。而“在场”则是非虚构写作驶向真实的通行证。沉浸式的情境、凸显的自我和共在的他者,这三者共同营造了“在场”的状态。当前非虚构写作在艺术性与思想性、真实的性质与尺度等问题上的确存在种种局限,但作为一个可阐释性、包容性更强的概念,它在真实过于泛滥的当下语境中,越发彰显出自身的意义价值:重新关切广阔的现实人间,挖掘触摸大地的真实,重新审视看待真实的眼光、组织真实的方式,重新思考与厘定文学、虚构与现实三者之间的距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虚构写作 真实观 非虚构文学 真实与虚构
下载PDF
勘探“人民文学”的“现代人学内涵” 被引量:5
3
作者 朱德发 《齐鲁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124-129,共6页
以工农兵为本位的“人民文学”形态是在历史曲折中形成的 ,创作主体与对象主体的角色意识经过错位与置换 ,导致“人民文学”的现代人学内涵的失落或潜隐 。
关键词 '人民文学' 现代人学 启蒙主体 '脱胎换骨'
下载PDF
20世纪人民文艺变迁中的“民间”变奏——兼论少数民族文学的诞生及与民间文学关系的变化
4
作者 袁先欣 《中华民族共同体研究》 2024年第2期91-108,M0006,共19页
本文聚焦人民文艺与“民间”主题的关系,将“民间”处理为一个透视坐标,在人民文艺变迁的历史过程中,考察“民间”主题在其中的位置和转变,勾勒出人民文艺乃至人民政治在不同的阶段中所包含的具体内容和指示方向。“民间”的相关要素在... 本文聚焦人民文艺与“民间”主题的关系,将“民间”处理为一个透视坐标,在人民文艺变迁的历史过程中,考察“民间”主题在其中的位置和转变,勾勒出人民文艺乃至人民政治在不同的阶段中所包含的具体内容和指示方向。“民间”的相关要素在人民文艺中的呈现,不仅确证了从“民间”到“人民”的历史关联,而且提示出中国“人民”构想的特殊内涵。作为民间—人民主题最集中的承载,民间文学在20世纪后半叶命运的变迁,尤其是其与民俗学关系的颠倒与再颠倒,最为清晰地反映出相关范畴和理论设想的演变。少数民族是民间—人民主题不可或缺的部分,少数民族文学在1950年代的诞生及此时其与民间文学的亲缘关系,也说明了民间—人民所包含的这一内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间 人民文艺 民间文学 少数民族文学 寻根思潮
原文传递
论新世纪《人民文学》城乡叙述的演变
5
作者 刘虎 《阴山学刊》 2024年第4期15-20,共6页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新世纪以来的城乡关系发生了较之以往更为明显的重组与变化,以反映现实生活为宗旨的《人民文学》将城乡关系变迁纳入叙述视野。从历时发展角度看,新世纪《人民文学》的城乡叙述经历了知识分子的底层书写、打...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新世纪以来的城乡关系发生了较之以往更为明显的重组与变化,以反映现实生活为宗旨的《人民文学》将城乡关系变迁纳入叙述视野。从历时发展角度看,新世纪《人民文学》的城乡叙述经历了知识分子的底层书写、打工作家“在场”写作和“非虚构”的城乡书写三个阶段,可通过考察新世纪《人民文学》城乡叙述的演变过程,以明晰文学期刊与文学叙事潮流的内在性关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民文学》 城乡叙述 打工文学 “非虚构”叙事
下载PDF
英雄形象塑造与十七年《人民文学》的爱情叙事 被引量:3
6
作者 吕海琛 《齐鲁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102-104,共3页
作为建国后十七年时期的权威文学期刊,《人民文学》集中反映了那一时代的文学风貌。透过十七年间《人民文学》的英雄塑造和爱情描写,我们发现,通过“大众化”、“典型化”以及“两结合”等一系列叙事策略的转型,解放区文艺的创作原则和... 作为建国后十七年时期的权威文学期刊,《人民文学》集中反映了那一时代的文学风貌。透过十七年间《人民文学》的英雄塑造和爱情描写,我们发现,通过“大众化”、“典型化”以及“两结合”等一系列叙事策略的转型,解放区文艺的创作原则和叙事范式得以确立,并在之后的文学实践中得到了彻底的贯彻和实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十七年文学 《人民文学》 英雄形象 爱情叙事
下载PDF
崇高:1949年《人民文学》的“身体”阐释
7
作者 钱思衡 《温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1期66-75,共10页
文学作品中“身体”的形态特质可反映一定的时代特征。在强调主流意识形态规训的1949年,《人民文学》文本中的“身体”呈现出崇高的形态特征,即作为“身体”塑造一般原则的正面人物“身体”是美丽而年轻的,是崇高产生的基础;“暴力辩证... 文学作品中“身体”的形态特质可反映一定的时代特征。在强调主流意识形态规训的1949年,《人民文学》文本中的“身体”呈现出崇高的形态特征,即作为“身体”塑造一般原则的正面人物“身体”是美丽而年轻的,是崇高产生的基础;“暴力辩证法”破坏个人的“身体”,生成人的崇高感;政治抒情诗中“国家”的“政治身体”被赋予崇高的特质;群众的“身体”在崇高的感召之下呈现的从“翻身”到“翻心”的变化等,皆有着可待发掘的可能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民文学》 1949年 身体 社会主义新人
下载PDF
新的文学园地:《人民文学》与新中国文学制度构想 被引量:2
8
作者 郁勤 《学术探索》 2007年第1期129-132,共4页
建国初期“人民文学”文艺思想开始贯穿整个文艺界。《人民文学》作为“人民文学”的全新载体,成为新中国在文学制度重建初期的国家权威文学期刊。《人民文学》在此阶段的办刊思想、方针及创作风貌充分的呈现出鲜明的“人民文学”特征,... 建国初期“人民文学”文艺思想开始贯穿整个文艺界。《人民文学》作为“人民文学”的全新载体,成为新中国在文学制度重建初期的国家权威文学期刊。《人民文学》在此阶段的办刊思想、方针及创作风貌充分的呈现出鲜明的“人民文学”特征,同时它也影响着同时代其它文学期刊的办刊方针和方向。新中国文学制度构想在《人民文学》初显端倪。《人民文学》作为当时最具影响力的文学期刊,通过勘察它于此期间的办刊特色,从而为更全面、清晰地勾勒出当代文学传播史面貌打开了一个通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民文学” 《人民文学》 文学制度 文学期刊
下载PDF
“非虚构”写作的叙事视角--以《人民文学》“非虚构”专栏作品为例 被引量:4
9
作者 马新广 韩嘉敏 《写作》 2020年第2期68-73,共6页
"非虚构"作品中,存在和小说相似的固定内聚焦、不固定内聚焦和零聚焦三种叙事模式。其中,固定内聚焦在"非虚构"里占比很大,而不固定内聚焦占比较小,零聚焦则占比很小。各种模式占比与"非虚构"作品特色紧... "非虚构"作品中,存在和小说相似的固定内聚焦、不固定内聚焦和零聚焦三种叙事模式。其中,固定内聚焦在"非虚构"里占比很大,而不固定内聚焦占比较小,零聚焦则占比很小。各种模式占比与"非虚构"作品特色紧密关联,固定内聚焦和不固定内聚焦与各自的取材方式,即亲历式和访谈式,呈现大概率对应关系。同时,"非虚构"作品因为自身特性,还存在不见于小说的混合聚焦和非典型聚焦的叙事模式,其中前者占比较大,后者占比很小,而混合聚焦模式与其基于史料的取材方式高度关联。另外,在"非虚构"作品里,尚未见到多重式内聚焦叙事模式,将之运用于"非虚构"创作,或许是值得我们期待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民文学》 非虚构 叙事视角
下载PDF
“17年时期”《人民文学》的审美探索 被引量:3
10
作者 李明德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129-138,共10页
从整个中国当代文学发展进程来考察,从1949年建国到1966年"文革"爆发前的"17年时期",是《人民文学》最具权威和影响最大的时期,也是它寻求政治与文学平衡点最有效、同时推出文学新人、塑造文学经典最辉煌的时期。... 从整个中国当代文学发展进程来考察,从1949年建国到1966年"文革"爆发前的"17年时期",是《人民文学》最具权威和影响最大的时期,也是它寻求政治与文学平衡点最有效、同时推出文学新人、塑造文学经典最辉煌的时期。由于《人民文学》所担当的历史重任,它通过现实主义的创作手法来反映社会生活,其审美气质是社会主义现实主义。如同当代文学在建国初期的发展一样,现实主义在《人民文学》上经历了一个从革命现实主义到社会主义现实主义再到浪漫主义与现实主义相结合的演化过程,它所期待的批判现实主义或者是干预现实的现实主义的实践仅是昙花一现。它不仅见证了17年时期当代文学的发展历程,也在实践着自己确立的文学观念、文学范式,引导着中国文学的发展方向和发展潮流。而它在审美气质上表现出的特殊性,对艺术的坚守为其审美带来的影响,仍能给我们很多的启迪,仍然值得加以研究和总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民文学》 当代文学 社会主义现实主义 审美风格
下载PDF
“人的文学”与“人民文学”——五四以来“人学”文论观念的双重维度及其辩证发展 被引量:3
11
作者 赖大仁 张园园 《学术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172-182,共11页
现代"人学"文论观念是五四以来中国文论的自觉建构,其内部存在着"人的文学"与"人民文学"两个基本维度。"人的文学"重视表现个人生活情感,追求个体自由解放和个性发展;"人民文学"则... 现代"人学"文论观念是五四以来中国文论的自觉建构,其内部存在着"人的文学"与"人民文学"两个基本维度。"人的文学"重视表现个人生活情感,追求个体自由解放和个性发展;"人民文学"则重视反映人民生活,服务人民大众的自由解放和全面发展,二者构成辩证统一关系。考察百年来我国"人学"文论观念的历史嬗变,涉及几个主要理论命题:"人的文学"是追求个性解放的启蒙话语,旨在唤起人的觉醒,走向追求个性和情感解放;"人民文学"体现了为人民大众的文学方向,旨在让文学在人民革命事业中充分发挥作用;"文学是人学"旨在张扬主体精神及其文学自觉,把人的主体意识觉醒和强化推进到一个新阶段。从历史实践来看,"人学"观念始终存在着双重维度之间的张力互动关系,因时代条件变化其双重维度不断进行调整,从而达到某种新的平衡状态。新时代"人学"文论观念的总体发展趋向,必然要求走向两个维度之间的双重变奏和辩证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学”文论观念 人的文学 人民文学 双重维度 辩证发展
原文传递
国家文学:当代文学的一种定位——评《国家文学的想象和实践—以〈人民文学〉为中心的考察》 被引量:2
12
作者 齐小刚 《新疆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2008年第3期112-115,共4页
着眼于中国当代文学强烈的政治意识形态性,吴俊教授认为此前所谓的"中国文学"或"中国当代文学"很难显示特定历史时期中国文学的政治性质,而"国家文学"这一概念才能进一步揭示中国当代文学的切实内涵。吴... 着眼于中国当代文学强烈的政治意识形态性,吴俊教授认为此前所谓的"中国文学"或"中国当代文学"很难显示特定历史时期中国文学的政治性质,而"国家文学"这一概念才能进一步揭示中国当代文学的切实内涵。吴俊教授试图通过政治解读"十七年时期"的《人民文学》,以"大题小做"的方式把当代文学定位为"国家文学"。事实上把中国当代文学定位为"国家文学"这个论断能否成立,完全取决于对中国当代文学所作考察的整体性和深入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家文学 当代文学 人民文学 定位
下载PDF
人民文学出版社翻译传播网络建构过程及价值 被引量:2
13
作者 王海珠 王洪涛 《出版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60-65,共6页
以《哈利·波特》的成功译介为个案,考察人民文学出版社的翻译传播网络建构过程及价值,剖析网络建构对译介效果的积极作用。研究表明,人民文学出版社作为《哈利·波特》译介活动的发起者,在翻译项目发起、翻译生产和译本传播等... 以《哈利·波特》的成功译介为个案,考察人民文学出版社的翻译传播网络建构过程及价值,剖析网络建构对译介效果的积极作用。研究表明,人民文学出版社作为《哈利·波特》译介活动的发起者,在翻译项目发起、翻译生产和译本传播等环节,与作者、文学代理、译者、书商、读者等行动者相互联结,合力建构《哈利·波特》翻译传播网络并使之运作。这一网络的建构与运作扩大了译本的传播范围和社会影响,为文学翻译与传播提供了有益的借鉴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民文学出版社 翻译传播网络 《哈利·波特》 行动者
下载PDF
失衡的转向──“破”与“立”与1958年《人民文学》的叙事策略 被引量:2
14
作者 李钧 《齐鲁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97-100,共4页
1958年《人民文学》的叙事策略围绕着“破”与“立”做了许多重要改革。这主要表现在:破“文学即人学”的文学观,立“两结合”创作方法;破个体创作主体论,立集体创作主体论;破“批判现实主义”,立“革命的浪漫主义”。以《人民文... 1958年《人民文学》的叙事策略围绕着“破”与“立”做了许多重要改革。这主要表现在:破“文学即人学”的文学观,立“两结合”创作方法;破个体创作主体论,立集体创作主体论;破“批判现实主义”,立“革命的浪漫主义”。以《人民文学》叙事策略的这种转向为标志,50年代末文学创作在总体上开始向“工具论”和“武器论”转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破”与“立” 《人民文学》 叙事策略
下载PDF
《人民文学》(1949~1966)人物图像的广义修辞学分析 被引量:3
15
作者 董瑞兰 毛浩然 《湖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92-98,共7页
1949~1966年间《人民文学》人物图像通过女性书写、空间叙事和主体精神三个修辞维度参与建构人民当家作主的话语体系。从女性书写看,女性图像中的工农装及秉性气质总体表现出向革命者靠拢的趋向,完成从"雌雄有别"到"同... 1949~1966年间《人民文学》人物图像通过女性书写、空间叙事和主体精神三个修辞维度参与建构人民当家作主的话语体系。从女性书写看,女性图像中的工农装及秉性气质总体表现出向革命者靠拢的趋向,完成从"雌雄有别"到"同体双性"、从"现实真实"到"艺术真实"等修辞转换;从空间叙事看,人物图像通过从"个人"到"集体"、从"普通人"到"超人"等修辞编码,完成人物在场空间再度时间化的叙事转换;从主体精神看,图像创作主体自觉选择从"吸旧"到"纳新"、从"写意"到"写实"等建构路径,以唤醒人民群众国富民强的集体愿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女性书写 空间叙事 主体精神 《人民文学》 广义修辞学
原文传递
论“十七年”文学批评中的“进步”理念及其影响 被引量:3
16
作者 寇鹏程 《文艺理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76-88,共13页
"进步"一词本身是指科学技术上的不断发展。中国传统文学中的"进步"通常是指反对"复古",提倡一代有一代的文学的"新变"观念。而现代文学中的"进步"则是在进化论基础上的一种演进观... "进步"一词本身是指科学技术上的不断发展。中国传统文学中的"进步"通常是指反对"复古",提倡一代有一代的文学的"新变"观念。而现代文学中的"进步"则是在进化论基础上的一种演进观念。这些更多的是一种时间上的线性前进的观念。建国后文学"进步"的内涵则主要是指"人民群众"的文学、"革命"的文学、"无产阶级"的文学与"现实主义"的文学等,与此相对的就是落后的文学。"进步"的内涵主要是指政治上的进步,从纵向的时间进步走向了横向的理念进步。文学本身的丰富性与这一时期进步观的单一性之间的矛盾,体制内文学政治话语权的直接转化,这些造成了"十七年"时期文学自由创造空间的相对狭小,对文学的多样性、丰富性产生了一定程度的束缚。这种"进步观"有时代的必然性,但也有值得反思的地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学进步 进化 人民文学 革命 现实主义 话语权
下载PDF
文学编辑与1980年代中国文学生产——以先锋文学潮流的形成为例 被引量:1
17
作者 陈黎明 《山东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52-63,共12页
在1980年代中国文学发展进程中,文学编辑作为一种独特力量介入文学生产,中国当代先锋文学则较为典型地体现了文学编辑之于文学的价值与功能。作为"同路人",新编辑群体引领了从"朦胧诗"到现代派小说、再到"寻根... 在1980年代中国文学发展进程中,文学编辑作为一种独特力量介入文学生产,中国当代先锋文学则较为典型地体现了文学编辑之于文学的价值与功能。作为"同路人",新编辑群体引领了从"朦胧诗"到现代派小说、再到"寻根"文学等文学潮流的发展,为此后先锋文学浮出历史地表做了很好的铺垫。在新潮编辑的积极参与和引领下,一方面,借助主流期刊的力量,先锋文学实现了从文坛边缘向中心的转移;另一方面,一批年轻的先锋作家被发现与扶助,迅速闯入文坛,进而推动了先锋文学潮流的形成。文学编辑介入先锋文学生产时,不仅体现出"保姆"一样的热情,超越时代的审美境界和鉴赏力,敢于冲破陈规旧俗的气魄与胆识,而且还与作家、批评家建构起独特的文学共同体,在实现编辑、作家、批评家良性互动的同时,维系并延续了作家与刊物之间长时期的亲缘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学编辑 1980年代中国文学 先锋文学 重读80年代 《人民文学》 《上海文学》
下载PDF
从“人的文学”到“人民文学”——郭沫若文学观嬗变新论 被引量:2
18
作者 王俊虎 《海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2007年第4期438-443,共6页
从意气风发的文学青年到风光无限却寂寞惆怅的蹉跎老人,郭沫若的文学观始终处于运动变化中,从"人的文学"到"人民文学",文学观念所包孕的范围在逐渐缩小,作家创作才能趋于钝化,艺术生命亦渐萎顿。郭沫若所走的文学道... 从意气风发的文学青年到风光无限却寂寞惆怅的蹉跎老人,郭沫若的文学观始终处于运动变化中,从"人的文学"到"人民文学",文学观念所包孕的范围在逐渐缩小,作家创作才能趋于钝化,艺术生命亦渐萎顿。郭沫若所走的文学道路,从一个侧面折射出20世纪中国文学从胎动腹中到苦涩青春的曲折历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郭沫若 文学观 人的文学 人民文学
下载PDF
人的文学与人民文学 被引量:1
19
作者 冯宪光 《黑龙江社会科学》 2007年第6期10-12,共3页
马克思主义文论中国化,不仅仅是一个理论问题,而且同时是一个实践问题,需要我们对马克思主义文论中国化的历程作知识谱系学的梳理。马克思主义文论中国化的历程,与中国现代革命文化的发展进程是一致的。在中国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中国化... 马克思主义文论中国化,不仅仅是一个理论问题,而且同时是一个实践问题,需要我们对马克思主义文论中国化的历程作知识谱系学的梳理。马克思主义文论中国化的历程,与中国现代革命文化的发展进程是一致的。在中国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中国化的历史中,也有人的文学和人民文学两种主要的文学观。如何认识这两者的关系,如何在新时代汲取其理论资源,建设当下的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是很有意义的。我们应该重新思考五四新文学运动与1928年以后的无产阶级革命文学运动的关系,吸收马克思主义文论中国化的两个主要理论与实践的资源中的有益的东西,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解决好人的文学与人民文学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文论 中国化 人的文学 人民文学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