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9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守正与创新:应对重大突发公共事件的政府采购制度的反思与重构 被引量:9
1
作者 甄德云 曹富国 《财政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35-43,共9页
应急采购在重大突发公共事件应对中扮演枢纽角色,但是我国这方面制度存在有效供给不足。既有研究多是基于西方“公共产品”假说研究这一问题,不能正确反映我国财政的“人民”属性。本文参照质化研究的思路,试图在“人民财政”的框架下... 应急采购在重大突发公共事件应对中扮演枢纽角色,但是我国这方面制度存在有效供给不足。既有研究多是基于西方“公共产品”假说研究这一问题,不能正确反映我国财政的“人民”属性。本文参照质化研究的思路,试图在“人民财政”的框架下逻辑一致地提出中国方案。研究发现,“人民财政”是中国特色财政制度的本质,它并不完全排斥西方物有所值的普世政府采购制度目标,只是这里“值”的最高含义是满足“人民需要”,在此基础上建议:中国特色应急采购制度重构要通过放松规制、建立战略采购规划制度、建设全球供应链体系、明确采购组织模式、建立审计与反腐败制度,从而实现从程序正义到结果正义的转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应急采购 人民财政 物有所值 公共产品
原文传递
中国式现代化与人民财政 被引量:4
2
作者 吕炜 刘欣琦 《财政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3-16,共14页
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充分发挥人的主体性作用以国家认同的形成为前提,即国家认同涉及现代化国家建设本身,是现代化国家重要的政治资源。财政能够有效解决国家认同建构中的利益协调问题,推动形成解决社会矛... 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充分发挥人的主体性作用以国家认同的形成为前提,即国家认同涉及现代化国家建设本身,是现代化国家重要的政治资源。财政能够有效解决国家认同建构中的利益协调问题,推动形成解决社会矛盾的公平保障机制。在现代化国家建设的过程中,人民财政以其平等、共享的价值理念塑造出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国家认同。从内在逻辑来看,人民财政“以人民为中心”、“让权利约束权力”和“维护公平正义”的特质符合中国式现代化的人本逻辑、制度逻辑与平等逻辑。面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应坚持财政人民性,为现代化国家建设提供发展动力;加强财政法治化,为现代化国家建设夯实制度保障;维护财政公平性,为现代化国家建设巩固社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式现代化 人民财政 国家认同
原文传递
人民财政与人民税收:文献综述与研究启示 被引量:1
3
作者 王智烜 邓永勤 王汉生 《经济与管理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88-96,共9页
“人民性”是共和国财政税收的本质属性,老一辈财政学者对此多有阐述,具有坚实的理论和实践基础。党的十八大以来,财税学者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结合财税实践从不同视角探讨财政税收“人民性”的新内涵、新特征、... “人民性”是共和国财政税收的本质属性,老一辈财政学者对此多有阐述,具有坚实的理论和实践基础。党的十八大以来,财税学者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结合财税实践从不同视角探讨财政税收“人民性”的新内涵、新特征、新要求,做出了“人民财政”“人民财政观”“人民税收”“人民税收观”等一些新的表述。这些表述既与老一辈财政学者关于财政税收“人民性”的阐述一脉相承,又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深化财政税收“人民性”研究,体现了我国财税学者在传承中勇于创新的理论自觉,是财政税收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思想、服务中国式现代化的题中之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时代 人民性 以人民为中心 人民财政 人民税收
下载PDF
中国共产党百年人民金融思想发展脉络及当代价值
4
作者 黄华一 张嘉同 《兰州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2年第1期82-88,共7页
人民性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中国金融的核心属性,也是中国金融快速发展的制胜法宝。文章从人民金融发展的历史脉络入手,提练了人民金融思想,考察了人民金融思想形成发展的五大动力,并从构建新发展格局、促进共同富裕和防范化解金融风险三... 人民性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中国金融的核心属性,也是中国金融快速发展的制胜法宝。文章从人民金融发展的历史脉络入手,提练了人民金融思想,考察了人民金融思想形成发展的五大动力,并从构建新发展格局、促进共同富裕和防范化解金融风险三个视角分析了人民金融思想的时代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党史学习 人民金融 百年历程 经验启示
下载PDF
以人为本的中国金融及其运行机制 被引量:1
5
作者 何泽荣 徐艳 《学术前沿》 2013年第5期70-77,共8页
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中国金融应该成为以人为本、全面协调与可持续发展的金融。以人为本是中国金融的核心,全面协调与可持续发展是实现以人为本的中国金融的基本要求。为了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中国金融应该在已有发展成果的基础上,不... 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中国金融应该成为以人为本、全面协调与可持续发展的金融。以人为本是中国金融的核心,全面协调与可持续发展是实现以人为本的中国金融的基本要求。为了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中国金融应该在已有发展成果的基础上,不断完善金融经济与实体经济、中国金融内部与外部的全面协调,并进一步完善中国金融的运行机制,以达到预期的经济发展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学发展观 以人为本 金融机制
下载PDF
人民财政:共和国财政的本质属性与时代内涵 被引量:25
6
作者 邓力平 《财政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8期3-12,59,共11页
在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之时,回顾共和国财政发展,笔者认为,共和国财政的本质属性就是'人民财政',共和国财政的根本任务就是'人民财政为人民'。在不同发展时期中,这一本质属性既一以贯之,又与时俱进地被赋予特... 在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之时,回顾共和国财政发展,笔者认为,共和国财政的本质属性就是'人民财政',共和国财政的根本任务就是'人民财政为人民'。在不同发展时期中,这一本质属性既一以贯之,又与时俱进地被赋予特定要求。今天,我们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特别是'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就能深刻认识共和国财政的本质属性与时代内涵,并从制度性安排、配置性保障,阶段性体现、体制性支持与国际性贡献五个方面来把握,从而为实现'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为世界谋大同'的目标做出更多中国财政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 人民财政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财政
原文传递
政绩晋升效应与地方财政民生支出--一个案例研究 被引量:26
7
作者 曾明 任昌裕 《公共管理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1-10,122,共10页
在收入集权的财政体制下,中央财政通过转移支付将大量的财政资金下拨给地方政府来实施民生工程。这笔庞大的财政资金是否真的能够"达到它所希望到达的地方"?地方政府实施民生工程的动力在哪?用过程追踪的个案研究方法,通过江... 在收入集权的财政体制下,中央财政通过转移支付将大量的财政资金下拨给地方政府来实施民生工程。这笔庞大的财政资金是否真的能够"达到它所希望到达的地方"?地方政府实施民生工程的动力在哪?用过程追踪的个案研究方法,通过江西省南昌市D区的个案研究发现,基于官员对职务晋升的追求,上级政府以政绩考核的方式推动着地方政府改变支出结构,将财政资金投入到民生工程中,以地区竞争的方式来获得上级的认可以求晋升。这一研究表明以"一票否决"资格赛为基础,规定考核任务为核心,"面子工程"获加分的"三位一体"式的政绩考核机制,有力地保障了民生工程的实施效果。但这种考核机制是否能够通行于其他政策的实施过程,还有待更进一步的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政绩效应 晋升激励 民生财政 支出偏好 过程追踪
下载PDF
民生财政支出分权与中国城乡收入差距 被引量:22
8
作者 陈工 何鹏飞 《财贸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95-103,共9页
利用中国27个省2007—2012年省级面板数据构建动态面板模型,估计民生财政支出及其内部各支出事项的分权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结果表明:民生财政支出的分权会缩小城乡收入差距,而民生财政内各支出事项的分权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并不一... 利用中国27个省2007—2012年省级面板数据构建动态面板模型,估计民生财政支出及其内部各支出事项的分权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结果表明:民生财政支出的分权会缩小城乡收入差距,而民生财政内各支出事项的分权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并不一致:医疗卫生、社会保障的分权可以缩小城乡收入差距,教育的分权反而会扩大城乡收入差距。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生财政 支出分权 城乡收入差距
下载PDF
财政透明度促进财政资金使用效率的拐点在哪里?——民生领域财政投资效率的经验验证 被引量:21
9
作者 梁城城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28-40,共13页
在对财政透明度与效率关系理论分析的基础上,本文使用数据包络分析方法对我国2006-2014年间31个省级政府的教育、医疗和社会保障与就业等民生领域三类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率进行了评估,进一步利用面板数据随机效应模型、固定效应模型和动态... 在对财政透明度与效率关系理论分析的基础上,本文使用数据包络分析方法对我国2006-2014年间31个省级政府的教育、医疗和社会保障与就业等民生领域三类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率进行了评估,进一步利用面板数据随机效应模型、固定效应模型和动态GMM模型,实证分析了财政透明度与民生领域三类财政资金使用效率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财政透明度对教育财政资金使用效率、医疗财政资金使用效率、社会保障与就业财政资金使用效率均存在"先抑制、后促进"正U型关系,拐点分别在财政透明度为24.78、27.45和29.02取得。考虑到我国省级政府财政透明度水平偏低,并且绝大多数省级政府已超过教育财政资金使用效率、医疗财政资金使用效率、社会保障与就业财政资金使用效率的拐点,因此应进一步加大省级政府财政信息公开力度以促进财政资金使用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财政透明度 民生财政 财政资金 使用效率 数据包络分析
原文传递
全面认识财政是国家治理的基础和重要支柱--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财政问题的重要论述 被引量:21
10
作者 刘尚希 傅志华 +2 位作者 李成威 陈龙 申学锋 《财贸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5-17,共13页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财政的重要论述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指导中国财税改革和现代财政制度建设的重要思想指南。本文从财政与人民、财政与国家兴衰、财政与效率和公平、财政与公共权力、财政与国家治理、...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财政的重要论述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指导中国财税改革和现代财政制度建设的重要思想指南。本文从财政与人民、财政与国家兴衰、财政与效率和公平、财政与公共权力、财政与国家治理、财政与公共风险六个方面梳理归纳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财政的重要论述,并论证了“财政是国家治理的基础和重要支柱”这一重大论断。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财政的论述从多个角度诠释了社会主义财政“人民性”和“国家性”之间的内在联系,阐释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财政“为人民理财”和“管理国家风险”的本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财政的人民性 国家治理
原文传递
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约束下民生财政对居民消费存在门槛效应吗? 被引量:13
11
作者 洪源 吕鑫 李礼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12-29,共18页
笔者通过理论分析机制发现,在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居民收入动态变化过程中,民生财政收支活动对居民消费的影响作用呈现出先增后减的倒U型非线性效果。结合中国2002—2014年的省级面板数据,以居民收入为门槛变量,构建门槛效应面板数据模... 笔者通过理论分析机制发现,在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居民收入动态变化过程中,民生财政收支活动对居民消费的影响作用呈现出先增后减的倒U型非线性效果。结合中国2002—2014年的省级面板数据,以居民收入为门槛变量,构建门槛效应面板数据模型对这一机制进行了实证检验。检验结果表明,对于城镇居民消费而言,无论是民生财政支出活动对城镇居民消费的刺激影响,还是民生财政收入活动对城镇居民消费的抑制影响,随着城镇居民收入的动态变化都呈现出先增后减的双重门槛效果,而对于农村居民消费而言,则都呈现出不断递增的门槛效果。同时,综合了民生财政收支活动影响居民消费的两种正反作用之后,最终民生财政起到了刺激居民消费的效果。进一步地,为了对处于当前居民收入发展阶段民生财政收支活动影响居民消费的绩效开展评估,笔者以民生财政收支活动本身为门槛变量来进行实证检验,检验结果表明,民生财政支出活动对居民消费的刺激影响效果随着民生财政收支规模的扩大而门槛递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等收入陷阱 民生财政 居民消费 门槛效应
下载PDF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生财政理论创新和制度建设 被引量:11
12
作者 唐祥来 《经济与管理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16-26,共11页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财政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财政理论创新,它包括财政的治理角色定位、新型政府与市场的关系、重构政府间财政关系和构建财政政策新体系。这一财政思想的治理方略突出表现为以人为本的民生财政。在一个民生事...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财政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财政理论创新,它包括财政的治理角色定位、新型政府与市场的关系、重构政府间财政关系和构建财政政策新体系。这一财政思想的治理方略突出表现为以人为本的民生财政。在一个民生事业得到很大提升和民生短板并存的新时代,财政发挥着民生基础发展职能,且优先保障教育、就业、医疗卫生、养老、住房和扶贫等基本民生财政支出,并通过优化支出结构以提高民生财政效率。发展民生事业,需要明确中央与地方民生财政支出责任划分,制定财政教育发展规划,构筑立体和全覆盖的社会保障和住房保障制度,以及建立扶贫发展机制等民生财政制度建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生财政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新时代 财政保障
下载PDF
共同富裕与富民金融——金融强国战略下金融驱动乡村振兴战略路径新选择 被引量:7
13
作者 郑雁升 陆岷峰 《宝鸡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1期35-45,56,共12页
共同富裕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体现,而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实现共同富裕的应有之义和必经之路。在此过程中,富民金融成为推动乡村振兴的重要助力。当前,农村金融供给存在着金融资源错配、绿色金融供给不足、数字化建设滞后、金融产品结... 共同富裕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体现,而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实现共同富裕的应有之义和必经之路。在此过程中,富民金融成为推动乡村振兴的重要助力。当前,农村金融供给存在着金融资源错配、绿色金融供给不足、数字化建设滞后、金融产品结构单一等问题,难以满足乡村振兴建设的需要。为了更好地服务乡村振兴,发展农村金融应以市场为基、政策为引制定农村金融供给顶层设计,通过多元供给、金融创新健全农村金融供给体系。同时,在农村金融机构数字化转型的基础上,加快金融科技布局,并以此提高普惠金融可得性与精准度、增加绿色金融供给途径。此外,通过监管制度的完善和监管技术的革新,完善农村金融监管体系,维护农村金融市场稳定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共同富裕 乡村振兴 富民金融 农村金融供给
下载PDF
发展民生金融问题探索 被引量:8
14
作者 康书生 康宁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45-47,共3页
在我国现行社会制度条件下,发展民生金融对保障与改善民生、缩小贫富差距、保持社会和谐稳定、实现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和作用。我国金融业应当牢固树立"民生金融"理念,切实转变金融服务方式,持续推动民生金融业... 在我国现行社会制度条件下,发展民生金融对保障与改善民生、缩小贫富差距、保持社会和谐稳定、实现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和作用。我国金融业应当牢固树立"民生金融"理念,切实转变金融服务方式,持续推动民生金融业务创新。在制度与政策层面上,应从民生需求出发调整金融机构设置,制定和调整民生金融政策法规,实施支持民生金融的财政税收政策措施,建立健全民生金融风险管理保障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生金融 金融改革创新 制度设计 政府保障
下载PDF
论民生财政对公共财政的创新——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时期财政转型探索 被引量:6
15
作者 王小琪 《财经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2期96-103,共8页
随着经济的发展、体制的转轨、财力的增强,适应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要求,应加快构建民生财政。民生财政是对经济建设财政的扬弃;是公共财政的创新和升华,是公共财政发展历史进程中的新阶段。构建民生财政,是财政转型... 随着经济的发展、体制的转轨、财力的增强,适应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要求,应加快构建民生财政。民生财政是对经济建设财政的扬弃;是公共财政的创新和升华,是公共财政发展历史进程中的新阶段。构建民生财政,是财政转型的基本方向和目标,应从理念、制度和体制三个方面推进财政创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生财政 公共财政 创新
原文传递
民生财政支出偏向与居民幸福感提升:基于空间溢出效应的实证检验
16
作者 钱海燕 刘亚晟 《合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5期67-81,共15页
居民幸福感是社会发展、民生改善以及政府治理的综合体现,民生财政支出是提升居民幸福感的重要途径。文章利用熵权法对2006-2021年中国282个地级及以上城市的居民幸福感进行测算,从空间溢出的视角探讨了民生财政支出对居民幸福感的影响... 居民幸福感是社会发展、民生改善以及政府治理的综合体现,民生财政支出是提升居民幸福感的重要途径。文章利用熵权法对2006-2021年中国282个地级及以上城市的居民幸福感进行测算,从空间溢出的视角探讨了民生财政支出对居民幸福感的影响,并进一步研究了其作用机制及异质性。实证研究发现:第一,民生财政支出对居民幸福感的影响存在地区异质性,民生财政对东部地区居民幸福感具有更显著的提升作用;第二,民生财政支出对居民幸福感的影响存在空间相关性,民生财政支出不仅能提高本地居民幸福感,而且对提升周边城市居民幸福感具有显著的正向空间溢出效应;第三,在不同幸福度分位数下,民生财政支出对居民幸福感的影响存在差异,各分项民生财政支出对不同幸福水平地区的居民幸福感影响程度各不相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居民幸福感 民生财政 空间溢出效应 空间杜宾模型 熵权法
下载PDF
民生财政视角下低收入群体实现共同富裕的指标体系构建与路径探析 被引量:3
17
作者 朱晓燕 《中州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79-86,共8页
消除贫困、改善民生、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在推进全体人民实现共同富裕的过程中,低收入群体由于自身教育程度、创富能力、社会资源、就业机会等方面的不足,很难通过市场资源配置实现财富的快速增加,需要通过民生财政为... 消除贫困、改善民生、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在推进全体人民实现共同富裕的过程中,低收入群体由于自身教育程度、创富能力、社会资源、就业机会等方面的不足,很难通过市场资源配置实现财富的快速增加,需要通过民生财政为其托底保障和精准施策。低收入群体是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目标的关键和重点,推进低收入群体实现共同富裕是最艰难、最急需的任务和挑战,也是实现中间大、两头小的橄榄型分配结构的必由之路,更是实现社会公平正义与国家和谐安定的必然要求。为此,应充分利用民生财政,发挥政策效应,加强制度保障,从促增收和强保障两方面加快推进低收入群体实现共同富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共同富裕 民生财政 低收入群体
下载PDF
财政收支规模与新疆经济发展的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4
18
作者 赵国春 《新疆财经》 2010年第5期35-40,共6页
财政收支规模与社会经济发展密切相关。本文通过对新疆财政收支规模与新疆经济发展的相关性分析,明确了新疆宏观税负、财政支出总量与结构对新疆经济的影响,说明新疆税收收入的增长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着不和谐因素、新疆财政支出结构不... 财政收支规模与社会经济发展密切相关。本文通过对新疆财政收支规模与新疆经济发展的相关性分析,明确了新疆宏观税负、财政支出总量与结构对新疆经济的影响,说明新疆税收收入的增长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着不和谐因素、新疆财政支出结构不尽合理,尤其是与民生相关的指标较低等问题,从而提出了调整经济结构、优化税源结构等对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财政分配 宏观税负 经济发展 民生财政
下载PDF
健全解决民生问题的公共财政制度探讨 被引量:3
19
作者 李红凤 《黑龙江对外经贸》 2010年第1期147-149,共3页
以满足公共需要为核心的公共财政制度,必然要以保障解决民生问题为己任。而当前由于我国公共财政存在一些制度性缺陷,致使其未能充分发挥解决民生问题的作用。在国家提出要积极构建和谐社会这一目标的同时,尽快完善公共财政制度,保障解... 以满足公共需要为核心的公共财政制度,必然要以保障解决民生问题为己任。而当前由于我国公共财政存在一些制度性缺陷,致使其未能充分发挥解决民生问题的作用。在国家提出要积极构建和谐社会这一目标的同时,尽快完善公共财政制度,保障解决民生问题,已成为财政部门最为迫切的战略任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共财政 民生问题 制度缺陷 民生财政理念
下载PDF
福建省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支出研究——基于民生财政视角 被引量:2
20
作者 黄娇蕊 《福建金融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13年第2期27-33,共7页
只有向民生财政倾斜的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支出才能体现国有资本收益的"取之于民、用之于民"的本质。然而,福建省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支出实质上仍用于"国企内再循环",并无民生倾向支出。对此,本文认为福建省国资预算支... 只有向民生财政倾斜的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支出才能体现国有资本收益的"取之于民、用之于民"的本质。然而,福建省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支出实质上仍用于"国企内再循环",并无民生倾向支出。对此,本文认为福建省国资预算支出应当在省属出资企业与省民生建设共赢的原则下向民生倾斜,从法律层面对国资预算的民生支出加以保障,从实际执行层面对具体民生支出加以确定;并且,加快健全和完善福建省国资经营预算制度,以实现制度耦合等方式,保障全省人民都能享受国资收益的成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支出 民生财政 福建省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