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44篇文章
< 1 2 4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思想论析 被引量:20
1
作者 王浦劬 《政治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2-16,125,共16页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思想是对新中国政治发展历程的系统总结,是对十八大以来治国理政实践的深刻提炼,是对社会主义政治发展理论的继承创新。这一思想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作为根本坚持,阐明了新时代中国特...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思想是对新中国政治发展历程的系统总结,是对十八大以来治国理政实践的深刻提炼,是对社会主义政治发展理论的继承创新。这一思想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作为根本坚持,阐明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的时代坐标、经济基础、社会主体、总体主题、宏伟目标、系统动力、本质规定、推进路径和评价标准,形成了系统的政治发展理论体系。就其基本特色来看,这一思想具有多方面辩证统一的理论特质,其集中体现为: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与全面深化改革的有机统一,坚持强化党的全面领导与调动各方积极性的有机统一,坚持国家有效治理与人民民主的有机统一,坚持问题导向、目标导向与发展战略的有机统一,坚持强化顶层设计与重点推进的有机统一,坚持制度建设与人的全面发展有机统一,坚持核心价值与扬弃吸收其他价值的有机统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政治发展 新时代 人民民主
原文传递
对党内民主带动人民民主的思考 被引量:4
2
作者 孙继虎 《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121-128,共8页
以党内民主带动人民民主,不仅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经验总结,也是发展我国人民民主的战略选择和有效途径,从根本上讲则事关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这一重大问题。党内民主发展的现实决定了推进以党内民主... 以党内民主带动人民民主,不仅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经验总结,也是发展我国人民民主的战略选择和有效途径,从根本上讲则事关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这一重大问题。党内民主发展的现实决定了推进以党内民主带动人民民主的战略选择,关键在于实现党内民主的机制创新。从制度层面看,党内民主机制创新应当从党内直接民主和间接民主两个方面着手,这是实现以党内民主带动人民民主战略目标的最根本和重要保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党内民主 人民民主 机制
下载PDF
党内民主对人民民主的示范和带动机制探析 被引量:2
3
作者 苑丰 刘武芳 《长春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5年第3期4-6,共3页
鉴于我国民主政治发展的现实需要,提出以党内民主示范和带动人民民主是我国民主建设的新的路径选择;论述了制度带动、机制促进、行为导向三个主要渠道;指出当前我们应该按照制度—机制—行为的思路抓好这项工作。
关键词 民主政治 党内民主 人民民主 示范和带动机制
下载PDF
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建设途径的思考——兼论“党内民主”推动“人民民主”问题 被引量:3
4
作者 石月荣 《徐州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91-96,共6页
以党内民主建设示范、带动、推动人民民主建设,是新时期以来中共探索出来的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捷径。其依据有三:1.由党的先锋队性质所决定;2.由中共在国家政治生活中的领导地位和执政地位所决定;3.由初级阶段的国... 以党内民主建设示范、带动、推动人民民主建设,是新时期以来中共探索出来的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捷径。其依据有三:1.由党的先锋队性质所决定;2.由中共在国家政治生活中的领导地位和执政地位所决定;3.由初级阶段的国情所决定。近年来,一些地方在探索党内民主建设和处理党内民主与人民民主关系思路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主要表现在机械地理解和运用党内民主与人民民主实现形式的党代会、人代会、政协会三者年会制的关系上,造成了与《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章程》等条文规定相冲突的窘迫。要保证党内民主建设沿着正确的轨道进行,并能实行"党内民主和人民民主良性互动、共同发展"的局面,应按照在"民主集中制"前提下讨论"民主"的思路,重新思考这一问题。具体要求是:1.当今中国需要一个坚强的贯彻民主集中制精神的中共中央领导集体;2.党的各级组织和党员干部必须树立国家民主的大局、整体、长远利益意识,同时按照"民主-集中"的路径,集中基层组织和群众的智慧,形成符合实际的行动计划;3.党的任何组织和个人必须尊重人民群众在社会主义民主建设中的首创精神和成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特色 社会主义民主 建设 党内民主 人民民主
下载PDF
“五四宪法”中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及其实施的国家治理逻辑
5
作者 张震 杨柳 《法治现代化研究》 CSSCI 2024年第3期58-72,共15页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在“五四宪法”中有着特定规范内涵,具体包括制度来源论、制度属性论、制度地位论和制度功能论。70年来的制度实践,尽管在文本规范上和具体实施中有所变动,但人民主权原则、最高国家权力机关的本质内涵从未变迁。新时...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在“五四宪法”中有着特定规范内涵,具体包括制度来源论、制度属性论、制度地位论和制度功能论。70年来的制度实践,尽管在文本规范上和具体实施中有所变动,但人民主权原则、最高国家权力机关的本质内涵从未变迁。新时代以来,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日益凸显其在国家治理体系中的重要理论方位,具体体现于制度方位、民主方位、法治方位和治理方位。在确定和厘清上述理论方位的基础上,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必将为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促进高质量发展、推动现代化强国建设以及助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更好的发展方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五四宪法” 人民民主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国家治理
下载PDF
全过程人民民主参与实践的特征 被引量:5
6
作者 廖璐婷 《学术探索》 CSSCI 2022年第12期20-27,共8页
全过程人民民主是对中国特色的民主制度体系和中国丰富的民主实践的最新概括,是最广泛、最真实、最管用的社会主义民主。一个国家是否真的民主,要看人民是否既有投票权又有广泛参与权;要看人民在民主选举中得到的承诺以及之后承诺实现... 全过程人民民主是对中国特色的民主制度体系和中国丰富的民主实践的最新概括,是最广泛、最真实、最管用的社会主义民主。一个国家是否真的民主,要看人民是否既有投票权又有广泛参与权;要看人民在民主选举中得到的承诺以及之后承诺实现的程度;要看法律规定的政治程序、规则以及是否真正执行;要看权力运行程序和规则是否民主以及是否受到人民监督。全过程人民民主不是嘴上喊一喊、纸上写一写,而是转化为现实的具体的全过程人民民主参与实践。在民主参与实践中做到言行一致,实现民主最本真的含义。民主理论的生命力在于民主的实践,没有民主实践就无法将民主理论落到实处,那么民主理论就毫无意义。全过程人民民主的参与实践具有渠道多层次、环节全链条、类型多样化和参与实践全覆盖的特征。这些民主实践特征完美诠释了全过程人民民主对西式民主的超越,是对全过程人民民主的高质量践行的体现。全过程人民民主作为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特征,优化全过程人民民主参与实践有利于推动中国式现代化进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过程人民民主 民主实践 选举民主 协商民主
下载PDF
回眸与前瞻:党的十九大以来国内全过程人民民主研究述评 被引量:1
7
作者 景池 李将 《昆明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1期63-72,共10页
作为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理论的重大创新,全过程人民民主已成为当前学界研究的热点话题。党的十九大以来,该研究主要聚焦于全过程人民民主的科学内涵、基本特征、制度构成、显著优势、话语体系、话语权以及时代价值等方面,并形成了一系列... 作为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理论的重大创新,全过程人民民主已成为当前学界研究的热点话题。党的十九大以来,该研究主要聚焦于全过程人民民主的科学内涵、基本特征、制度构成、显著优势、话语体系、话语权以及时代价值等方面,并形成了一系列丰硕的学术成果,丰富了马克思主义民主理论宝库,提升了社会主义民主国际话语权,也为民主理论的多元化阐释提供了分析视角。但仍存在理论概念有待明晰、现实关切尚有不足、方法视角亟需优化等研究局限。基于此,在后续研究中应立足人民民主新内涵,持续丰富理论议题;立足未来发展新征程,逐步构建方法体系;立足中国民主新实践,全面延伸观察视角;立足人类文明新视界,广泛拓展分析场域;立足民主话语新构建,着力提升话语自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过程人民民主 党的十九大 民主政治 制度优势 话语体系
原文传递
全过程人民民主嵌入国家民主形象塑造:现实可能、内在机理与发展进路 被引量:2
8
作者 董树彬 邴瀚嵩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23年第4期25-32,共8页
全过程人民民主作为国家形象的制度支撑和要素填充,对国家民主形象塑造有着重要意义。国家形象作为全过程人民民主的具象表达与传播渠道,二者的相互嵌入为国家民主形象塑造提供了现实可能。全过程人民民主嵌入国家民主形象塑造有着深刻... 全过程人民民主作为国家形象的制度支撑和要素填充,对国家民主形象塑造有着重要意义。国家形象作为全过程人民民主的具象表达与传播渠道,二者的相互嵌入为国家民主形象塑造提供了现实可能。全过程人民民主嵌入国家民主形象塑造有着深刻的内在机理,秉承国家民主形象是民主制度、程序、价值的三维统一,能够统合中国民主特色与大国精神气质,是民主新形态理论和实践作用的结果。在如今“西强东弱”的国际舆论格局下,中国的民主形象亟待主动进行塑造,全过程人民民主发挥文化、价值和制度三个方面的优势加深对国家民主形象塑造的嵌入,并通过优化话语、形塑、舆论策略加强全过程人民民主的国际表达,以实现渠道、议题、场域升级的方式将全过程人民民主的优势进行有效国际传播,塑造符合民主大国气质的国家民主形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过程人民民主 国家形象 人民当家作主 民主理念 全人类共同价值
下载PDF
决策征求意见的知识生产价值研究——对“形式大于意义”论误区的探讨
9
作者 谷志军 《公共治理研究》 2024年第3期72-86,共15页
随着决策程序越来越规范化,征求意见已成为新时代决策过程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的重要载体,但对其价值认知却容易陷入“形式大于意义”的误区。以党的十八大以来历次中央全会政策文件的制定为例,基于知识生产主体—过程的二维框架分析决... 随着决策程序越来越规范化,征求意见已成为新时代决策过程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的重要载体,但对其价值认知却容易陷入“形式大于意义”的误区。以党的十八大以来历次中央全会政策文件的制定为例,基于知识生产主体—过程的二维框架分析决策征求意见价值的作用路径可以发现:在主体性维度,决策征求意见通过对象的多元化构建了一个涵盖整体性知识与地方性知识、经验性知识与专业性知识、权威性知识与民主性知识的行动者网络;在过程性维度,决策征求意见通过方式的多样化形成了归纳总结、调查研究、对话协商以及集体决策等知识生产类型。经过征求意见,使得政策文件制定的整个过程均能充分吸收各种知识,成为提高政策文件质量的重要机制。以知识生产视角审视决策征求意见的价值作用,有助于回应长期存在的“形式大于意义”价值认知,深入探索知识生产的民主路径,从而提高决策的质量和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征求意见 知识生产 决策质量 民主机制 全过程人民民主
下载PDF
改革的人民性刍议 被引量:2
10
作者 崔建周 《北京行政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57-60,共4页
改革开放30年的一个重要经验是坚持改革的人民性。改革的人民性主要是指把满足人民群众的需求作为改革的目标,把人民群众作为改革开放的评价主体,关注和支持人民群众的改革试验、探索和首创精神。判断改革是否坚持了人民性,可以从价值... 改革开放30年的一个重要经验是坚持改革的人民性。改革的人民性主要是指把满足人民群众的需求作为改革的目标,把人民群众作为改革开放的评价主体,关注和支持人民群众的改革试验、探索和首创精神。判断改革是否坚持了人民性,可以从价值、事实和主体三个方面判断。在新的历史时期,坚持改革的人民性,必须树立以人为本的改革观,进一步扩大人民民主,进一步改善民生,坚持统筹社会各阶层利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改革 人民性 以人为本 扩大民主 改善民生
下载PDF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在八二宪法中的恢复与发展 被引量:2
11
作者 刘松山 《地方立法研究》 CSSCI 2022年第6期19-35,共17页
八二宪法制定时,对如何规定国家机构出现了各种意见分歧。中央决定以五四年宪法为基础,以民主集中制为原则,恢复和完善以人民代表大会为核心的国家机构体系。四十年来,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在坚持党的领导、完善各项制度、首创全过程人民民... 八二宪法制定时,对如何规定国家机构出现了各种意见分歧。中央决定以五四年宪法为基础,以民主集中制为原则,恢复和完善以人民代表大会为核心的国家机构体系。四十年来,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在坚持党的领导、完善各项制度、首创全过程人民民主和“四个机关”学说重大理论等方面,有重要发展。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报告,坚持和完善根本政治制度,需要创新和改进党对人大工作的领导,完善民主选举和人大及其常委会集体行使职权的制度,进一步发挥代表大会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宪法 党的领导 国家机构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全过程人民民主
下载PDF
试论党的二十大报告中“人民”一词的三重含义
12
作者 郑根成 《常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3年第5期78-86,共9页
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报告中,“人民”是使用频率最高的词之一。“人民”一词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的高频次使用,既充分彰显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集体对人民群众作为历史创造者、历史进步的推动者以及社会主义中... 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报告中,“人民”是使用频率最高的词之一。“人民”一词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的高频次使用,既充分彰显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集体对人民群众作为历史创造者、历史进步的推动者以及社会主义中国的真正主人身份的认同与重视,也体现了习近平总书记对人民权力、人民利益、人民幸福等问题的高度关注。整体地看,党的二十大报告中“人民”一词主要有三个维度的含义:首先,作为主体的“人民”,“人民”是党和国家事业的绝对主体,是社会主义国家一切权力的合法性来源——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还是社会主义中国的主人。其次,“人民”既是中华民族文化共同体的成员,又是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成员。最后,在全过程人民民主制度中,“人民”的身份、地位与作用充分彰显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人民”概念的这三个维度并非各不相干,而是有着高度的一致性。它们既充分遵循了习近平总书记“人民至上”“以人民为中心”的基本发展思想,又从人民观的维度指明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与发展应遵循的原则、目标、任务与实践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党的二十大报告 人民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全过程人民民主
下载PDF
民主与民生:人民民主的中国逻辑 被引量:74
13
作者 林尚立 《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112-122,共11页
在现代化发展使民主化成为必然选择的条件下,建构稳健民主化战略并使其与现代化发展保持良性的互动关系,不仅对民主化本身的健康发展有利,而且对现代化的持续稳定发展有益。在中国,这种稳健的民主化战略,不仅体现为民主建设的渐进性和... 在现代化发展使民主化成为必然选择的条件下,建构稳健民主化战略并使其与现代化发展保持良性的互动关系,不仅对民主化本身的健康发展有利,而且对现代化的持续稳定发展有益。在中国,这种稳健的民主化战略,不仅体现为民主建设的渐进性和现实性,更为重要的是体现为要将民主建设与民生建设有机结合起来,追求民主化的民生绩效。这种战略形成的制度基础就是人民民主。人民民主的本质是人民当家作主,既要保障人民在国家中的地位,又要保障人民生存与发展。所以,民主与民生结合,是人民民主的内在要求,也是人民民主的特色所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主 民生 人民民主
原文传递
智能文明与全过程民主的发展:国家治理现代化的新命题 被引量:66
14
作者 高奇琦 杜欢 《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25-35,共11页
更高程度的民主以更先进的科技文明作为基础,这由民主自身的理论逻辑和人类社会的发展逻辑共同决定。从比较视野来看,工业文明条件下诞生的代议制民主在信息文明和智能文明的条件下,同样需要协商民主等更多的民主形式和程序来弥补其全... 更高程度的民主以更先进的科技文明作为基础,这由民主自身的理论逻辑和人类社会的发展逻辑共同决定。从比较视野来看,工业文明条件下诞生的代议制民主在信息文明和智能文明的条件下,同样需要协商民主等更多的民主形式和程序来弥补其全面性的不足。全过程民主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重要制度特征,同时也是人民民主发展的本质要求。从理论逻辑来看,全过程民主具有"全局性""全程性"和"全民性"的基本特点,并且最终体现为中国式民主相对于西方民主的制度优势。智能文明的发展可以为全过程民主提供广阔的发展前景和坚实的技术支撑,这就为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提出了新的命题。在智能技术的助力下,全过程民主能够更好地将中国民主的制度优势转化为治理效能,并为世界民主政治的发展提供新的方案和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过程民主 智能文明 人民民主 制度优势 治理效能
下载PDF
国家治理场域中全过程民主与新型政党制度——基于新时代中国话语建构的视角 被引量:46
15
作者 阙天舒 方彪 《社会主义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80-87,共8页
当前,世界秩序正发生着深刻的变化,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自由主义话语体系日渐衰落。与此同时,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体系不断完善,中国话语体系的创造力和影响力显著增强。中国话语从本质上来说是一种政治文明领域的表达与传播体系,... 当前,世界秩序正发生着深刻的变化,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自由主义话语体系日渐衰落。与此同时,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体系不断完善,中国话语体系的创造力和影响力显著增强。中国话语从本质上来说是一种政治文明领域的表达与传播体系,其在一定程度上彰显出我国的文化自信和制度自信。身处"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和"国际国内双循环格局"的时代大背景下,全过程民主和新型政党制度就在中西对比过程中建构出一套具有中国特色的话语体系,展示出我们民主政治的旺盛生命力。可以说,全过程民主是一种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它在实践中不断进行着文化性建构、规范性建构和体系性建构。如果将全过程民主与新型制度的关系置于国家治理场域中进行考察,能够发现两者相互匹配,共同推进协商与法治的良性互动,程序与实效的规则创设和调适与合作的双向构建。而新型政党制度作用于全过程民主,则是通过手段与目标的增量赋权,发展与治理的双轮驱动以及价值与工具的弹性整合。当然,新时代如何结合我国全过程民主和新型政党制度发展实践,努力实现中国人民民主和国家治理的概念化与理论化,值得我们深入思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民民主 全过程民主 新型政党制度 中国话语
下载PDF
全过程人民民主与基层社会治理重构--以上海虹桥街道为对象 被引量:38
16
作者 汪仲启 《社会政策研究》 CSSCI 2021年第4期107-123,共17页
从关系和过程视角来看,民主应当体现为“民意的实现”,即国家制度和政治过程必须表达人民的意志。在大规模现代国家中,真实有效的民主实践体系的基本要求,是在国家和社会之间构建起充分、多样、高效、直接的意见交换机制,从而使得民意... 从关系和过程视角来看,民主应当体现为“民意的实现”,即国家制度和政治过程必须表达人民的意志。在大规模现代国家中,真实有效的民主实践体系的基本要求,是在国家和社会之间构建起充分、多样、高效、直接的意见交换机制,从而使得民意有实现的制度基础。全过程人民民主之所以是最广泛、最真实、最有效的民主,重要原因就在于在超大规模现代国家中构建起了上下左右贯通的意见沟通机制,从而塑造了一种整体、贯通、协调的国家治理新格局。本文在对民主理论进行溯源的基础上,以上海市长宁区虹桥街道的实际政治过程和治理过程为对象,梳理总结全过程人民民主的实践体系及其对于基层社会治理重构的作用与意义。本文认为,全过程人民民主实践体系的核心要义在于“全过程”,具体表现为治理主体、要素和过程的全面性。西方自由主义民主经由“代议制”落定为一种“多元竞争的民主”,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人民民主则依托“全过程”发展成为一种“社会整合的民主”。通过“涵盖全体”“涉及全部”“贯穿全程”的全过程人民民主,构建整体、贯通、协调的基层治理新格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过程 人民民主 基层治理
下载PDF
论全过程人民民主的制度化法律化 被引量:30
17
作者 李忠 《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27-36,共10页
全过程人民民主是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重大理念,既是对西方民主的超越,也是对我国人民民主理论的创新发展,这突出表现在强调人民民主的全程性,即民主主体的广泛性、民主生活的全域性、民主过程的持续性、民主流程的闭合性。用法律制度保... 全过程人民民主是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重大理念,既是对西方民主的超越,也是对我国人民民主理论的创新发展,这突出表现在强调人民民主的全程性,即民主主体的广泛性、民主生活的全域性、民主过程的持续性、民主流程的闭合性。用法律制度保障人民民主,是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一条基本规律。我国已形成完整的制度程序,但仍存在缺乏统筹规划、民主政治立法有待完善、促进和保障全过程人民民主的制度机制有待健全、党内民主制度建设有待加强等问题。建议加强顶层设计,加快民主政治立法,健全全过程人民民主制度机制,深入推进党内民主制度化,构建系统完备的全过程人民民主制度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过程 人民民主 制度化 法律化
下载PDF
人民、政党与国家:人民民主发展的政治学分析 被引量:26
18
作者 林尚立 《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1-10,共10页
任何社会的民主建设和民主发展,都一定是基于人民及其所组成的社会与国家之间的互动而展开的。积极的民主建设与发展战略,往往将民主发展与国家建设有机结合起来,形成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格局。人民民主在中国的实践形态是复合民主,因... 任何社会的民主建设和民主发展,都一定是基于人民及其所组成的社会与国家之间的互动而展开的。积极的民主建设与发展战略,往往将民主发展与国家建设有机结合起来,形成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格局。人民民主在中国的实践形态是复合民主,因而,其建设和发展是在人民、政党和国家的有机地互动中展开的,其中,人民在经济与社会进步中对民主的追求和实践固然是根本,但政党的建设以及国家有效推进民主发展的能力也是至关重要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民民主 政党 国家
原文传递
政党制度与中国民主:基于政治学的考察 被引量:23
19
作者 林尚立 《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335-343,共9页
中国的政党制度源于中国社会的发展,是中国民主政治的重要组成部分。根据中国政党制度与中国民主成长的互动关系,中国的政党制度建设只有有效地嵌入国家制度体系,并融为一体,人民民主才能得到巩固与发展;同时,政党制度才能适应国家制度... 中国的政党制度源于中国社会的发展,是中国民主政治的重要组成部分。根据中国政党制度与中国民主成长的互动关系,中国的政党制度建设只有有效地嵌入国家制度体系,并融为一体,人民民主才能得到巩固与发展;同时,政党制度才能适应国家制度体系运行的内在要求而获得充分的保障与巩固,而政治协商是国家、政党互动的桥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政党制度 民主政治 人民民主
下载PDF
中国发展的政治基础——以人民民主为中心的考察 被引量:23
20
作者 林尚立 赵宇峰 《学术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17-27,共11页
中国发展离不开中国政治在其中的作用。在中国的政治逻辑中,人民民主既是国家的形态,也是国家的目标。它多维度地定义和规范着国家的结构、运行与发展,从而使中国的国家与社会生活既遵循民主与现代化要求,又遵循中国的自我意志。只要中... 中国发展离不开中国政治在其中的作用。在中国的政治逻辑中,人民民主既是国家的形态,也是国家的目标。它多维度地定义和规范着国家的结构、运行与发展,从而使中国的国家与社会生活既遵循民主与现代化要求,又遵循中国的自我意志。只要中国能够在现有的制度框架下,以人民民主为取向,时刻保持政治与经济的有机互动,自觉地进行政治建设,推进民主发展,中国的未来发展不仅不会引发政治问题,相反还能从中国独特的政治体系中获得有效的动力和保障。原因在于:一是中国的经济与社会发展已完全迈入现代化的轨道,已成为一种不可逆的发展;二是中国的政治体系具有现代性,而且其本质上是开放的,因而具有很强的适应性和发展性,否则,中国是不可能创造今天这样的发展局面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 人民民主 政治基础 发展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4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