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71篇文章
< 1 2 4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利用近场动力学方法模拟隧道掘进机滚刀三维贯入破岩 被引量:1
1
作者 周建 尚肖楠 +2 位作者 刘福深 沈君逸 廖星川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2732-2743,2756,共13页
近场动力学方法是一种非局部无网格数值方法,在模拟固体的动力损伤断裂方面具有优势,首次提出采用近场动力学方法模拟隧道掘进机(tunnel boring mechine,简称TBM)滚刀三维贯入破岩,并模拟了7组试验来验证。通过模拟压头贯入试验,展示了... 近场动力学方法是一种非局部无网格数值方法,在模拟固体的动力损伤断裂方面具有优势,首次提出采用近场动力学方法模拟隧道掘进机(tunnel boring mechine,简称TBM)滚刀三维贯入破岩,并模拟了7组试验来验证。通过模拟压头贯入试验,展示了近场动力学方法模拟刀具贯入破岩的可行性。同时,提出了非线性短程力接触模型,证明了该接触模型可以较好地反映TBM滚刀法向力随贯入深度的变化趋势,还能够反映滚刀在贯入过程中与岩石接触面积的变化情况。利用所提非线性短程力接触模型模拟了5组不同围压作用下的TBM滚刀三维贯入试验,并与试验结果比对。模拟结果表明,提出的接触模型能够计算滚刀峰值力随不同围压的变化,并且可以得到合理的岩石表面破坏形式。近场动力学方法使用简便,仅需要两个标定参数便可以模拟TBM滚刀三维贯入破岩,具有实际工程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场动力学 三维TBM滚刀破岩 贯入试验 围压
下载PDF
面波全波形反演在地下浅埋障碍物探查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4
2
作者 刘耀徽 恩和得力海 +1 位作者 张耘获 杨坪 《地球物理学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1702-1710,共9页
在岩土和隧道工程中,及时准确地确定地下障碍物的位置和范围可以有效避免经济损失和人员伤亡,因此,岩土工程领域越来越重视场地前期调查中的浅埋障碍物探测工作.面波法由于其高效性和高信噪比,被广泛应用于场地调查中.然而,传统的面波... 在岩土和隧道工程中,及时准确地确定地下障碍物的位置和范围可以有效避免经济损失和人员伤亡,因此,岩土工程领域越来越重视场地前期调查中的浅埋障碍物探测工作.面波法由于其高效性和高信噪比,被广泛应用于场地调查中.然而,传统的面波方法如多道面波分析法的应用理论假设为地下模型须为水平层状介质.这限制了多道面波分析法在地下障碍物探测中的分辨率.而通过直接对波动方程进行求解及利用地震波的全部振幅和相位信息,面波的全波形反演结果可以有效地反映地震波速在水平方向和垂直方向的变化情况,从而为判断地下障碍物范围提供了可能.目前,全波形方法大多应用于大尺寸的地球物理勘探中,在小尺度地球物理领域如岩土工程中的应用较少.本文在新加坡樟宜机场扩建工程中分别使用多道面波分析法,全波形反演,跨孔波速测试,贯入试验和岩心取样确定回填土中一块大型岩石的具体位置和范围.试验结果表明:多道面波分析法仅可反映出岩石的上界面深度,但是无法反映出岩石的下界面和侧边位置.而面波全波形反演可以准确反映出回填土中岩石的具体位置和大致形状.另外,本文分析总结了贯入试验,岩心取样,多道面波分析法和面波全波形反演的优缺点,提出了一种经济高效的工作流程,可为岩土工程中的地下障碍物探测提供一种新的解决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波形反演 面波 贯入实验 地下障碍物 岩土工程
原文传递
全流动贯入仪的室内和离心模型试验研究 被引量:4
3
作者 赵维 王冉冉 +1 位作者 李志阳 陈博文 《北方交通》 2013年第6期1-5,共5页
基于全流动贯入仪的基本原理,进行了全流动贯入仪在软土中的应用研究。重点在室内和离心模型两种试验条件下,对全流动贯入仪与其他传统不排水抗剪强度测试技术进行了对比分析。结论表明,与传统强度测试方法相比,全流动贯入仪具有较高的... 基于全流动贯入仪的基本原理,进行了全流动贯入仪在软土中的应用研究。重点在室内和离心模型两种试验条件下,对全流动贯入仪与其他传统不排水抗剪强度测试技术进行了对比分析。结论表明,与传统强度测试方法相比,全流动贯入仪具有较高的稳定性和精确度;贯入阻力随贯入速率增大而增大,随探头尺寸增大而减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流动贯入仪 离心模型 贯入试验 不排水抗剪强度
下载PDF
Energy absorption potential of concrete floors containing secondary (shrinkage and temperature) reinforcements
4
作者 K. S. SIVAKUMARAN R. M. KOROL Xiao FAN 《Frontiers of Structural and Civil Engineering》 CSCD 2014年第3期282-291,共10页
This paper experimentally investigates the namely, normal density concrete and structural low-density energy absorption potential of two types of concrete floors, concrete, containing secondary (shrinkage and tempera... This paper experimentally investigates the namely, normal density concrete and structural low-density energy absorption potential of two types of concrete floors, concrete, containing secondary (shrinkage and temperature) reinforcements. The test program considered the following secondary reinforcements: 1) traditional welded-wire steel mesh, 2) steel fiber and 3) poly composite fiber. To estimate the extent to which crushing of floor slab materials would help absorb energy, a series of concrete penetration tests employing patch loading was undertaken on scaled down model slabs. Each concrete-secondary reinforcement combination considered slabs of 50 mm in depth with square plan dimensions ranging from 50 to 500 mm, resulting in a total of 30 test specimens. The first part of the paper discusses the test specimens, the test setup, and the test procedure. The second part of the paper presents the experimental results and establishes the energy absorption of different concrete- secondary reinforcement combinations. Sieve analysis results of the crushed specimens were used to derive a "work index" value that relates the pulverized particle size distributions to energy inputs. The work index values of concrete-secondary reinforcement systems can be used to assess the energy dissipation potential associated with such floor slabs in buildings undergoing progressive collapse. The results indicate that floors with secondary reinforcements could play an important role in helping arrest global progressive collaps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ncrete floors structural low-density concrete shrinkage and temperature reinforcements energy absorption penetration tests sieve analysis
原文传递
某深空撞击器侵彻试验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周成 袁渊 +2 位作者 于存贵 王燕 甘霖 《南京理工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354-358,378,共6页
通过地面试验模拟了某深空撞击器侵彻天体过程,并得到侵彻过程有关数据。试验采用125 mm口径滑膛炮作为撞击器发射平台,浇筑C20圆柱形素混凝土靶标,发射撞击器撞击靶标,得到了撞击器在不同速度下的侵彻深度、受损情况及过载数据。试验... 通过地面试验模拟了某深空撞击器侵彻天体过程,并得到侵彻过程有关数据。试验采用125 mm口径滑膛炮作为撞击器发射平台,浇筑C20圆柱形素混凝土靶标,发射撞击器撞击靶标,得到了撞击器在不同速度下的侵彻深度、受损情况及过载数据。试验结果表明:以125 mm口径滑膛炮作为发射平台合理有效;撞击器在着靶速度662 m/s以上时能达到1 m以上侵彻深度,同时满足强度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撞击器 侵彻试验 天体 滑膛炮 混凝土靶标
下载PDF
基于安卓的安全测试分析 被引量:1
6
作者 王红凯 龚小刚 +1 位作者 夏威 吴科庆 《信息安全与技术》 2015年第4期69-72 80,80,共5页
安卓手机系统是目前世界上最流行的智能手机操作系统之一。安卓是一个对第三方软件完全开放的平台,它具有开放性、服务免费、应用市场自由的特点,开发者在为其开发程序时拥有更大的自由度,和苹果的封闭性完全相反。对于中国用户来说,安... 安卓手机系统是目前世界上最流行的智能手机操作系统之一。安卓是一个对第三方软件完全开放的平台,它具有开放性、服务免费、应用市场自由的特点,开发者在为其开发程序时拥有更大的自由度,和苹果的封闭性完全相反。对于中国用户来说,安卓手机的市场份额很大,但生态环境也最恶劣。手机上恶意软件横行肆虐,绝大多数手机病毒都是基于安卓系统,而苹果和微软的病毒却非常少,普遍认为,苹果手机安全性要远远高于安卓手机。文章就安卓系统上的安全测试技术进行讲解,对安卓相关的安全测试技术进行全面研究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息安全 移动安全 渗透测试 安卓
下载PDF
用静力触探判别饱和砂土液化势的剪应变方法 被引量:1
7
作者 罗书学 李克钏 《西南交通大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1993年第6期12-18,共7页
本文通过标定罐内的静力触探试验和循环应变三轴试验资料的对比,讨论了用静力触探估计饱和砂土液化势的剪应变方法,提出了判断砂土液化势的场地剪应变和静力触探修正贯入阻力之间的相关关系,并同国外有关资料进行了对比,所得结果可供工... 本文通过标定罐内的静力触探试验和循环应变三轴试验资料的对比,讨论了用静力触探估计饱和砂土液化势的剪应变方法,提出了判断砂土液化势的场地剪应变和静力触探修正贯入阻力之间的相关关系,并同国外有关资料进行了对比,所得结果可供工程应用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触探试验 液化势 剪应变 饱和砂土
下载PDF
复合地基中碎石桩的桩端土挤密特征
8
作者 谭敦才 《三峡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4年第4期332-335,共4页
利用原位测试获得的碎石桩和挤密桩间土资料评价碎石桩复合地基的处理效果同时,动力触探曲线也展现了各种不同的桩端土挤密特征.通过工程实例,划分了桩端土挤密类型,分析了影响因素.这不仅为控制复合地基施工质量提供了帮助,同时也为工... 利用原位测试获得的碎石桩和挤密桩间土资料评价碎石桩复合地基的处理效果同时,动力触探曲线也展现了各种不同的桩端土挤密特征.通过工程实例,划分了桩端土挤密类型,分析了影响因素.这不仅为控制复合地基施工质量提供了帮助,同时也为工程质量监理提供了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挤密桩 桩端 碎石桩复合地基 碎石桩 桩间土 原位测试 工程质量监理 施工质量 动力触探 工程实例
下载PDF
颗粒形状对砂土抗剪强度及桩端阻力影响机制试验研究 被引量:65
9
作者 刘清秉 项伟 +2 位作者 B.M.LEHANE 崔德山 李雨浓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400-410,共11页
为研究颗粒形状对砂土的力学及变形性质的影响,以3种不同颗粒形状的均粒砂及相似材料"玻璃球"为研究对象,通过光学显微镜获取颗粒数字图像,借助图形处理系统获取颗粒单元体几何参数,定义构建2种不同层次的形状描述指标(球形... 为研究颗粒形状对砂土的力学及变形性质的影响,以3种不同颗粒形状的均粒砂及相似材料"玻璃球"为研究对象,通过光学显微镜获取颗粒数字图像,借助图形处理系统获取颗粒单元体几何参数,定义构建2种不同层次的形状描述指标(球形度、磨圆度),并通过计算机辅助程序完成颗粒形状参数的量化。通过4种颗粒材料直剪试验,获得临界摩擦角、剪胀角及峰值摩擦角等强度指标,并分析其随颗粒形状参数的变化,通过饱和试样在不同密实度、不同离心加速度下的静力触探测试来模拟不同砂土地基上的中等圆形闭口桩静压贯入过程,并探讨桩端阻力随颗粒形状的变化关系。直剪试验结果表明:在矿物组分相同的情况下,砂土临界摩擦角随颗粒的磨圆度和规则性的增加呈线性减小,剪胀性随颗粒的不规则性的增大而增大,并可通过修正的Bolton公式来量化表述形状系数对于峰值摩擦角的作用。离心试验结果表明:静力触探锥端阻力可直接用于桩端阻力(qb)的估算,具有很好的可信度,砂颗粒形状越偏离标准球状,表面棱角度越突出,桩贯入所受阻力越大,桩端承载力越高。通过理论分析,提出一种迭代计算方法,并量化分析桩端阻力(qb)、相对密度(Dr)、应力水平(σv′)和颗粒形状(ρ)四者的相互作用关系,该方法计算结果与试验实测数据具有良好的吻合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力学 砂土 颗粒形状 剪切摩擦角 离心静力触探试验 桩端阻力
下载PDF
尾矿坝液化判别简化方法研究 被引量:19
10
作者 张超 杨春和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z2期3730-3736,共7页
在现有尾矿坝液化判别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提出利用尾矿坝在不同深度和不同沉积滩距离处的放大系数和折减系数来计算动剪应力的方法。该方法可以考虑尾矿坝坝体的刚度和距离对液化特性的影响。结合大量的现场标贯试验和室内动三轴试验,研... 在现有尾矿坝液化判别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提出利用尾矿坝在不同深度和不同沉积滩距离处的放大系数和折减系数来计算动剪应力的方法。该方法可以考虑尾矿坝坝体的刚度和距离对液化特性的影响。结合大量的现场标贯试验和室内动三轴试验,研究细粒含量对尾矿材料液化特性的影响,并提出细粒含量对尾矿材料液化特性影响的修正公式。通过考虑上覆有效应力、钻孔直径、钻杆长度、落锤条件以及细粒含量等影响因素,对尾矿材料的抗液化强度进行修正。结合抗液化安全系数的概念,比较动剪应力和抗液化强度,判别尾矿材料的液化程度。使用Visual Fortran语言,编制与提出的尾矿坝液化判别方法相应的液化判别程序,便于该方法在尾矿坝液化判别方面的推广和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采矿工程 尾矿坝 液化判别 标贯试验 动三轴试验 细粒含量 动剪应力 抗液化强度
下载PDF
世界各地标准贯入试验比较和共同问题 被引量:17
11
作者 杨文卫 岳中琦 《工程勘察》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5-15,52,共12页
标准贯入试验是国内外广泛使用的原位测试技术之一。本文在简单介绍该试验发展过程的基础上,对比了世界各地所采用的规范标准和应用的异同,深入地探讨了试验的测量手段、结果分析方法及能量传递等问题,指出了标准贯入试验的试验深度测... 标准贯入试验是国内外广泛使用的原位测试技术之一。本文在简单介绍该试验发展过程的基础上,对比了世界各地所采用的规范标准和应用的异同,深入地探讨了试验的测量手段、结果分析方法及能量传递等问题,指出了标准贯入试验的试验深度测量、能量传递测量分析、锤击数与贯入深度测量、N值定义及度量方法、贯入深度与N值及经验公式异地应用等一些共同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基于现代科学技术的解决途径和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标准贯入试验 规范 岩土工程 工程勘察 原位试验
下载PDF
基于波速孔压静力触探试验研究软土中单桩桩侧承载力时效性 被引量:8
12
作者 曹权 施建勇 +2 位作者 雷国辉 艾英钵 陈鸿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7期1482-1487,共6页
根据波速孔压静力触探探头和静压桩在软黏土中贯入的特点,建立以波速孔压静力触探试验参数计算软土中静压桩的单桩桩侧承载力时效性的理论解,利用该解可以预测饱和软土中沉桩结束后桩侧承载力随时间的变化。与传统桩的承载力时效性简化... 根据波速孔压静力触探探头和静压桩在软黏土中贯入的特点,建立以波速孔压静力触探试验参数计算软土中静压桩的单桩桩侧承载力时效性的理论解,利用该解可以预测饱和软土中沉桩结束后桩侧承载力随时间的变化。与传统桩的承载力时效性简化分析方法不同,该理论解不仅考虑多土层地基中不同土的刚度指数的差异对固结过程的影响,还考虑因各土层固结系数不同而导致消散速率不同的影响。现场不同间歇期的单桩载荷试验测试结果验证该理论解的合理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桩基工程 波速孔压静力触探试验 静压桩 饱和软黏土 单桩桩侧承载力时效性
下载PDF
某高填方机场湿陷性黄土处理效果评价与稳定性分析 被引量:6
13
作者 李海鹏 朱恒元 《土工基础》 2019年第6期634-638,共5页
基于某机场工程场区工程地质和水文地质特征,对黄土的湿陷性进行评价,采用室内土工试验、标准贯入试验和现场直剪试验,对湿陷性黄土地基强夯处理效果进行分析评价,采用直剪试验结果对高填方边坡稳定安全系数进行复核计算,结果表明:①通... 基于某机场工程场区工程地质和水文地质特征,对黄土的湿陷性进行评价,采用室内土工试验、标准贯入试验和现场直剪试验,对湿陷性黄土地基强夯处理效果进行分析评价,采用直剪试验结果对高填方边坡稳定安全系数进行复核计算,结果表明:①通过强夯试验性施工,确定最佳夯击数为6击,整体夯沉量约40 cm;②强夯后黄土密实度明显提高,标贯击数沿着深度几乎线性增加;③场区黄土层为低液限黄土状粉土,稍湿,密实,压缩性低;④强夯消除场区内黄土的湿陷性;⑤强夯后黄土内摩擦角变化较小,粘聚力变化较大,通过直剪试验抗剪强度指标复核边坡稳定性,稳定安全系数满足规范要求。研究成果对西北地区机场工程湿陷性黄土地基的设计处理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湿陷性黄土 强夯 直剪试验 标贯 土工试验 边坡稳定性
原文传递
某山区地基强夯效果检测方法研究
14
作者 周培峰 《土工基础》 2024年第1期148-151,共4页
强夯地基施工过程中,一般会采用多种检测方法验证强夯效果,但多种试验方法周期较长,如何快速判断出强夯效果,及时给出初步检测意见,成为现场检测工作中需要考虑的问题。根据某山区强夯地基检测前导试验项目分析,在现场采用标准贯入试验... 强夯地基施工过程中,一般会采用多种检测方法验证强夯效果,但多种试验方法周期较长,如何快速判断出强夯效果,及时给出初步检测意见,成为现场检测工作中需要考虑的问题。根据某山区强夯地基检测前导试验项目分析,在现场采用标准贯入试验、地基土浅层平板载荷试验、多道瞬态面波测试等多种检测方法,对强夯地基承载力和密实程度进行评价,并通过对各试验区强夯前后的面波实验结果对比分析,结合标准贯入试验结果,得出素填土试验区剪切波速与土体密实程度关系,为后期大面积强夯施工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强夯地基 标准贯入试验 浅层平板载荷试验 多道瞬态面波测试 承载力
原文传递
强夯法加固可液化砂质粉土地基试验研究
15
作者 王家磊 张合青 +3 位作者 余虔 韩进宝 刘洋 姚妙娴 《矿业科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361-369,共9页
针对北京大兴机场飞行区地基存在可液化砂质粉土层,研究采用低能级、小夯距和少击数的强夯法对其进行处理。为了评价夯击效果,确定强夯过程中的夯击参数,选择1000 kN·m和2000 kN·m两个能级的夯击能,每个夯击能级设定4、6、8... 针对北京大兴机场飞行区地基存在可液化砂质粉土层,研究采用低能级、小夯距和少击数的强夯法对其进行处理。为了评价夯击效果,确定强夯过程中的夯击参数,选择1000 kN·m和2000 kN·m两个能级的夯击能,每个夯击能级设定4、6、8、10和12击数。同时,设置夯击能1000 kN·m条件下夯击数4、6和8,用以研究地表冻土层对夯击效果的影响,在试验区分别进行了全深度标准贯入、面波、干密度试验检测。试验结果表明:强夯后的砂质粉土地基具有更大的密实度、传播波速和抗液化能力。其中,夯击能1000 kN·m和2000 kN·m作用下的最佳夯击数分别为10和8,对应的强夯影响深度为4.5 m和5.5 m,消除液化的深度则为4.3 m和5.3 m。而在检测指标上,标准贯入试验要求在1000 kN·m和2000 kN·m夯击能作用下,4.5 m和5.5 m全深度标准贯入击数平均值不少于10和12。最佳夯击次数作用下原地基表层的干密度不低于1.45 g/cm3。研究结果推荐在机场跑道区域采用2000 kN·m强夯能级进行地基处理,而停机坪和滑行道区域采用1000 kN·m强夯能级进行地基处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液化地基 强夯法 标准贯入 面波检测
下载PDF
基于机器学习-网格搜索优化的砂土液化预测 被引量:1
16
作者 王昭栋 王自法 +2 位作者 李兆焱 苗鹏宇 吴禄源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82-93,共12页
砂土液化是一种破坏力较强的地震次生灾害,传统的砂土液化判别方法存在一定的局限性。提出两种液化判别方法,第一种是基于新西兰岩土数据库(New Zealand Geotechnical Database,NZGD)中519组静力触探试验数据,建立具有砂土液化预测功能... 砂土液化是一种破坏力较强的地震次生灾害,传统的砂土液化判别方法存在一定的局限性。提出两种液化判别方法,第一种是基于新西兰岩土数据库(New Zealand Geotechnical Database,NZGD)中519组静力触探试验数据,建立具有砂土液化预测功能的机器学习模型。首先建立支持向量机(support vector machine,SVM)、随机森林(random forest,RF)、XGboost(eXtreme gradient boosting,XGB)三种机器学习分类模型,运用网格搜索(GridSearchCV)法进行超参数优化后,采用整体精度(overall accuracy,OA)、精确率(P)、召回率(R)、F_(1)值对模型进行性能评估,对历史液化数据进行模型验证并与国内外方法进行结果对比。第二种是基于历史震害数据,采用经验判断法确定的静力触探初判条件。结果表明:随机森林可作为一种具有较强的预测能力的液化判别模型,通过与国内《岩土工程勘察规范》以及国际Olsen方法进行对比,选取要素简便且计算迅速的随机森林能够达到与上述两种权威方法接近的准确性,是一种可实行的液化判别模型;此外,基于历史液化数据库归结出不同烈度下,具备液化埋深限制的锥尖阻力阈值,经数据验证在7烈度区、8烈度区、9烈度区的准确率良好,与《岩土工程勘察规范》进行对比发现有可操作性好、可解释性强、可适用性广等优点。所建立的模型对砂土液化预测具有较强的适用性,静力触探初判条件亦可作为快速液化判别的参考值,两种方法结合可对科学研究和工程建设提供较好的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砂土液化 机器学习 液化预测 静力触探初判条件 网格搜索
下载PDF
基于水作用下红黏土的承载力试验研究
17
作者 陈道松 吴丽艳 崔玮 《土工基础》 2024年第3期547-551,共5页
以广西崇左地区红黏土为研究对象,开展水作用下承载力特性相关试验研究,结果表明:红黏土土体中水分蒸发迁移后,土体表面及土体产生裂隙,表面上的裂隙呈环状不规则形态,断面上的裂隙呈上宽下窄的形态。在遇水后,水沿裂隙渗入土体中,裂隙... 以广西崇左地区红黏土为研究对象,开展水作用下承载力特性相关试验研究,结果表明:红黏土土体中水分蒸发迁移后,土体表面及土体产生裂隙,表面上的裂隙呈环状不规则形态,断面上的裂隙呈上宽下窄的形态。在遇水后,水沿裂隙渗入土体中,裂隙面土体崩解,裂隙中充满水,致使土体软化,承载力降低。对天然含水率状态及浸泡10 h状态下的红黏土,采用轻型动力触探和载荷试验研究其承载力的变化,发现以动力触探试验击数推定的承载力与载荷试验确定的承载力降低幅度基本一致。施工工程中如遇基槽遇水,可采用轻型动力触探试验判定其软化程度,对实际工程有很好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黏土 承载力 裂隙 轻型动力触探 载荷试验 水作用
原文传递
尾矿坝的液化判别研究 被引量:6
18
作者 袁兵 王飞跃 +1 位作者 金永健 杨铠腾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CAS CSCD 2007年第6期166-171,共6页
概述尾矿坝液化试验判别的一般步骤,即根据《建筑抗震设计规范》中的初判条件对尾矿坝土层进行初判,在尾矿坝土层不满足初判的条件下,利用标准贯入试验对尾矿坝是否存在液化危害进行复判。影响尾矿料液化的因素很多,现有的液化判别方法... 概述尾矿坝液化试验判别的一般步骤,即根据《建筑抗震设计规范》中的初判条件对尾矿坝土层进行初判,在尾矿坝土层不满足初判的条件下,利用标准贯入试验对尾矿坝是否存在液化危害进行复判。影响尾矿料液化的因素很多,现有的液化判别方法过于繁琐,在综合考虑希德简化法和《构筑物抗震设计规范》提出的简化法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主要考虑地震震级以及尾矿料的中值粒径、相对密度、静应力和尾矿料物理力学指标影响因素,并将其他影响因素综合为一个影响因素的简化判别法。以某个进行了标准贯入试验的尾矿坝为工程实例,采用简化判别法对该尾矿坝进行理论分析计算,并对试验和计算结果进行比较,得出理论分析结果与试验结果一致,表明该方法切实可行,可供类似工程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尾矿坝 液化判别 标准贯入试验 简化方法 物理力学指标
下载PDF
结构性砂土静力触探试验离散元分析 被引量:6
19
作者 刘笋 蒋明镜 +1 位作者 付昌 朱俊高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933-942,共10页
为研究结构性砂土静力触探的宏微观力学特性,在10 g重力场中生成一个净砂地基;将一个考虑胶结厚度的微观胶结接触模型引入到净砂地基中以生成结构性砂土地基;用一定速率移动探杆以模拟结构性砂土中的静力触探过程,其中,探杆由4面刚性墙... 为研究结构性砂土静力触探的宏微观力学特性,在10 g重力场中生成一个净砂地基;将一个考虑胶结厚度的微观胶结接触模型引入到净砂地基中以生成结构性砂土地基;用一定速率移动探杆以模拟结构性砂土中的静力触探过程,其中,探杆由4面刚性墙组成。结果表明,随着贯入深度的增加,锥尖贯入阻力逐渐增大,增长速度逐渐减慢,在达到临界深度后贯入阻力在某一定值附近波动;锥尖部位有明显的力链集中现象,力链的集中程度和范围会随着贯入深度的增加而逐渐提高和扩大;静力触探过程中,探杆两侧的土体经历了明显的加载和卸载过程,且土体主应力方向发生偏转;离探杆越远,主应力偏转速度越慢,最终偏转角越小;不同深度处平均纯转动率(APR)的变化趋势基本相同,而APR最大值会随着土体深度而逐渐增加;探杆的贯入会使土颗粒间胶结发生破坏,胶结的破坏形式主要有拉剪破坏和压剪破坏两种,而拉剪破坏数目要比压剪破坏数目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静力触探试验 结构性砂土 离散单元法 宏、微观力学特性
下载PDF
基于静力触探的黏土中桩基p-y曲线研究 被引量:2
20
作者 刘金昊 张帆 戴国亮 《太阳能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172-180,共9页
将华能灌云海上风电场试桩试验实测数据与4种基于CPT测试的黏土p-y曲线方法的理论计算结果进行对比。对比显示:传统的p-y曲线因其原始试验的局限性会显著低估桩侧土体的极限土反力,使桩基设计偏于保守;而双曲线型的p-y曲线虽然高估桩侧... 将华能灌云海上风电场试桩试验实测数据与4种基于CPT测试的黏土p-y曲线方法的理论计算结果进行对比。对比显示:传统的p-y曲线因其原始试验的局限性会显著低估桩侧土体的极限土反力,使桩基设计偏于保守;而双曲线型的p-y曲线虽然高估桩侧土反力,但是对桩侧土体初始刚度预测较准。根据以上对比分析结果,采用Matlab回归函数进行模型集成,将传统型p-y曲线模型与双曲线型p-y曲线模型结合,提出一种基于CPT测试的适用于黏土的复合p-y曲线模型。最后通过与已有工程实例实测数据进行对比,验证了新提出方法的可靠性。该方法可为黏土中水平受荷桩基计算提供新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上风电 静力触探 模型集成 P-Y曲线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