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7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层压板双面挖补修理的拉伸性能研究及参数分析 被引量:21
1
作者 郭霞 关志东 +2 位作者 刘遂 刘佳 刘卫平 《复合材料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176-182,共7页
对含穿透型损伤层压板双面挖补胶接修补件的拉伸性能及主要影响参数进行了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双面挖补后的失效拉伸强度恢复率能够达到80%;当挖补斜度1∶40、覆盖层取3层、且靠近母板的铺层方向与母板的最外层的铺层方向保持一致时,强... 对含穿透型损伤层压板双面挖补胶接修补件的拉伸性能及主要影响参数进行了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双面挖补后的失效拉伸强度恢复率能够达到80%;当挖补斜度1∶40、覆盖层取3层、且靠近母板的铺层方向与母板的最外层的铺层方向保持一致时,强度恢复率较大;使用双面挖补后,母板厚度、母板铺层方式对强度恢复率的影响不大。同时应用有限元软件ABAQUS,采用三维实体单层设置建模方式对双面挖补层压板的拉伸性能进行了数值模拟,模拟计算结果与试验结果基本相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层压板 双面挖补 穿透型损伤 挖补斜度 强度恢复率 有限元模拟
原文传递
拱坝侵彻损伤效应与安全控制(Ⅳ):坝肩稳定及安全预警指标
2
作者 徐青 楼浙品 《武汉大学学报(工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395-402,共8页
拱坝遭受侵彻损伤后,应力重新调整,坝体极限承载力与坝肩稳定性随之下降。首先研究拱端合力(总推力)推力角的减小率,以此判断坝肩的整体稳定性;接着研究各层拱圈拱端推力角的减小率,初步判断坝肩的局部稳定性及危险部位;然后采用刚体极... 拱坝遭受侵彻损伤后,应力重新调整,坝体极限承载力与坝肩稳定性随之下降。首先研究拱端合力(总推力)推力角的减小率,以此判断坝肩的整体稳定性;接着研究各层拱圈拱端推力角的减小率,初步判断坝肩的局部稳定性及危险部位;然后采用刚体极限平衡法,依据地形地质条件,选取局部稳定存疑的坝肩岩体,计算其抗滑稳定安全系数,进一步细判其局部抗滑稳定性,同时建议了坝肩整体及局部稳定安全的3级预警指标;最后,以某拱坝为例进行了拱坝坝体遭受侵彻损伤后坝肩稳定性判断和预警信息的模拟发布。最终成果与先前发表的论文成果结合,可为拱坝侵彻损伤效应分析与安全预警发布提供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拱坝 侵彻损伤 推力角 坝肩抗滑稳定 预警指标
原文传递
拱坝侵彻损伤效应与安全控制(Ⅱ):坝体极限承载力的下限解 被引量:2
3
作者 周祥森 徐青 陈胜宏 《武汉大学学报(工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651-658,共8页
侵彻损伤破坏拱坝结构的整体性且危害拱坝的安全。基于拱梁分载法和极限分析下限法,提出侵彻损伤拱坝的拱梁系统极限承载力下限算法。该算法将拱坝视为由一系列拱和梁组成的空间结构,将拱梁系统按共轭点进行离散。以截面内力作为规划问... 侵彻损伤破坏拱坝结构的整体性且危害拱坝的安全。基于拱梁分载法和极限分析下限法,提出侵彻损伤拱坝的拱梁系统极限承载力下限算法。该算法将拱坝视为由一系列拱和梁组成的空间结构,将拱梁系统按共轭点进行离散。以截面内力作为规划问题变量,降低了通过数学规划寻优的难度。非线性规划求解中直接引入了非线性屈服函数,保证了寻优迭代过程的稳定性与收敛性。结合工程算例,验证了算法的可靠性。研究成果实现了侵彻损伤拱坝坝体极限承载力的快速评估,为后续预警指标体系的研究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拱坝 侵彻损伤 极限承载力 极限分析 非线性规划
原文传递
拱坝侵彻损伤效应与安全控制(Ⅲ):坝体安全预警指标 被引量:1
4
作者 周祥森 徐青 陈胜宏 《武汉大学学报(工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1033-1040,共8页
在实现侵彻损伤拱坝拱梁分载算法并获得坝体极限承载力下限解的基础上,提出与之配套的安全预警指标。对于应力控制指标,以现行拱坝设计规范为依据,参考国内外拱坝工程常规应力控制标准,提出拱坝在侵彻损伤工况下应力控制的绝对指标与相... 在实现侵彻损伤拱坝拱梁分载算法并获得坝体极限承载力下限解的基础上,提出与之配套的安全预警指标。对于应力控制指标,以现行拱坝设计规范为依据,参考国内外拱坝工程常规应力控制标准,提出拱坝在侵彻损伤工况下应力控制的绝对指标与相对指标,并提出拱坝整体应力的3级预警体系;对于极限承载力控制指标,提出基于相对指标的拱坝极限承载力3级预警体系;最后,对某拱坝进行虚拟损伤工况下的应力与极限承载力分析,并根据本文提出的应力与极限承载力预警指标,进行预警信息的模拟发布。与之前的研究成果共同构建了“应力分载算法-极限承载力分析-坝体安全预警”平台,为拱坝在遭受侵彻破坏后的快速损伤效应评估与安全控制决策提供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拱坝 侵彻损伤 应力 极限承载力 安全预警
原文传递
弦杆受压大直径空间相贯节点足尺模型试验与设计研究 被引量:10
5
作者 张国军 王树 +3 位作者 王耀峰 葛家琪 刘鑫刚 赵雅 《建筑结构》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2期10-18,共9页
针对贵阳奥体中心主体育场罩篷空间钢管桁架屋盖中的上、下弦相贯节点,进行了足尺节点破坏试验。详细介绍了试验方案、过程、现象和结果。根据试件的受力全过程特点,进行了试验数据分析,了解各加载阶段相贯节点的应力分布情况,得出了此... 针对贵阳奥体中心主体育场罩篷空间钢管桁架屋盖中的上、下弦相贯节点,进行了足尺节点破坏试验。详细介绍了试验方案、过程、现象和结果。根据试件的受力全过程特点,进行了试验数据分析,了解各加载阶段相贯节点的应力分布情况,得出了此工程节点的破坏模式。并运用有限元软件,从应力、应变和位移三方面对钢管相贯节点进行全过程屈曲分析。揭示了相贯节点的受力性能、塑性区的扩展过程和节点区的应力、应变分布状态,进一步确定了空间相贯节点的破坏准则和承载力确定准则。将节点试验结果、有限元计算结果和规范计算结果进行了对比,并对空间相贯节点的空间相关性予以分析和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间相贯节点 足尺试验 极限承载力 空间相关性 破坏准则
原文传递
承受弯矩大直径空间相贯节点足尺模型试验与设计研究 被引量:10
6
作者 刘鑫刚 葛家琪 +3 位作者 张国军 王树 王耀峰 赵雅 《建筑结构》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2期25-33,共9页
结合贵阳奥体中心主体育场钢结构工程,对承受弯矩的大直径钢管相贯节点进行了足尺模型极限承载力破坏试验。对节点试验过程和破坏现象进行了深入研究,分析了各加载阶段相贯节点的应力分布情况及整个加载过程塑性区的发展过程,结合有限... 结合贵阳奥体中心主体育场钢结构工程,对承受弯矩的大直径钢管相贯节点进行了足尺模型极限承载力破坏试验。对节点试验过程和破坏现象进行了深入研究,分析了各加载阶段相贯节点的应力分布情况及整个加载过程塑性区的发展过程,结合有限元分析对空间相贯节点破坏机理进行分析研究,得出了此类节点的破坏模式,并对该类型钢管相贯节点破坏判定准则进行探讨。通过模型试验来研究承受弯矩大直径相贯节点的设计承载力,并分别与规范计算结果和有限元计算结果进行对比分析,提出设计建议,为有关规范的修改及工程设计提供参考。应用有限元计算方法研究腹杆偏心产生弯矩对空间相贯节点承载力的影响,对工程实际中经常发生的施工偏差情况下节点的安全性判断提出了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节点试验 空间相贯节点 破坏准则 弹塑性有限元分析 弯矩
原文传递
几何特性对空间相贯节点承载力影响 被引量:4
7
作者 杨维国 王耀峰 +1 位作者 段有恒 邹青 《江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591-596,共6页
以XKK型空间相贯节点为例,应用有限元分析法对多组不同几何特性的XKK型节点进行比较,研究了影响空间节点承载力的主要参数、参数与承载力的关系以及几何特性对空间相贯节点承载力的影响,并对典型XKK型节点进行了弹塑性全过程屈曲分析,... 以XKK型空间相贯节点为例,应用有限元分析法对多组不同几何特性的XKK型节点进行比较,研究了影响空间节点承载力的主要参数、参数与承载力的关系以及几何特性对空间相贯节点承载力的影响,并对典型XKK型节点进行了弹塑性全过程屈曲分析,揭示了空间相贯节点塑性区的开展过程、应变分布规律及节点破坏模式.结果表明:提高支管与主管管径比、腹管与主管管径比可有效提高节点承载力;空间节点各管相贯角度对节点承载力影响较小;各管件径厚比宜控制在15-20之间;主管受压时其应力比不宜超过0.6;空间相贯节点具有较好的塑性变形能力,其破坏模式与节点几何特性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间相贯节点 几何特性 空间XKK型节点 极限承载力 破坏准则
下载PDF
弦杆受拉大直径空间相贯节点足尺模型试验与设计研究 被引量:3
8
作者 王树 张国军 +2 位作者 葛家琪 陈新 陈振明 《建筑结构》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2期19-24,共6页
以贵阳奥体中心主体育场工程为背景,针对空间钢管桁架屋盖受拉上弦相贯节点,进行足尺节点极限承载力破坏试验。对节点试验过程和破坏现象进行了深入研究,分析了各加载阶段相贯节点的应力分布情况及整个加载过程塑性区的开展过程,结合有... 以贵阳奥体中心主体育场工程为背景,针对空间钢管桁架屋盖受拉上弦相贯节点,进行足尺节点极限承载力破坏试验。对节点试验过程和破坏现象进行了深入研究,分析了各加载阶段相贯节点的应力分布情况及整个加载过程塑性区的开展过程,结合有限元分析对空间相贯节点破坏机理进行分析研究,并应用有限元软件模拟试验加载过程进行非线性计算,分析节点破坏准则。按提出的节点设计承载力准则判定节点设计承载力,并与规范计算值进行比较。针对规范主弦杆受拉则不考虑主弦杆轴力变化对节点承载力的影响,进行主弦杆轴力变化对节点承载力影响的非线性有限元分析,并与规范计算值比较。研究表明,无论支弦杆受拉或受压,随主弦杆拉力的增加,节点承载力逐渐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相贯节点试验 空间相贯节点 节点破坏准则 弹塑性有限元分析
原文传递
Seismic stability analysis of concrete gravity dams with penetrated cracks 被引量:2
9
作者 Shou-yan JIANG Cheng-bin DU 《Water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EI CAS 2012年第1期105-119,共15页
The seismic stability of a cracked dam was examined in this study. Geometric nonlinearity and large deformations, as well as the contact condition at the crack site, were taken into consideration. The location of pene... The seismic stability of a cracked dam was examined in this study. Geometric nonlinearity and large deformations, as well as the contact condition at the crack site, were taken into consideration. The location of penetrated cracks was first identified using the concrete plastic-damage model based on the nonlinear finite element method (FEM). Then, the hard contact algorithm was used to simulate the crack interaction in the normal direction, and the Coloumb friction model was used to simulate the crack interaction in the tangential direction. After verification of numerical models through a case study, the seismic stability of the Koyna Dam with two types of penetrated cracks is discussed in detail with different seismic peak accelerations, and the collapse processes of the cracked dam are also presented.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stability of the dam with two types of penetrated cracks can be ensured in an earthquake with a magnitude of the original Koyna earthquake, and the cracked dam has a large earthquake-resistant margin. The failure processes of the cracked dam in strong earthquakes can be divided into two stages: the sliding stage and the overturning stage. The sliding stage ends near the peak acceleration, and the top block slides a long distance along the crack before the collapse occurs. The maximum sliding displacement of the top block will decrease with an increasing friction coefficient at the crack sit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eismic stability concrete gravity dam penetrated crack plastic-damage model hard contact algorithm Coloumb friction model joint opening
下载PDF
复合结构活性破片对双层靶标毁伤效应 被引量:9
10
作者 李鑫 王伟力 +2 位作者 梁争峰 陈进 陈元建 《兵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764-772,共9页
研究可承受炸药爆炸加载的活性破片毁伤威力具有实际应用意义。通过14.5 mm口径弹道枪加载试验分析铝粉与聚四氟乙烯复合结构活性破片撞击不同组合形式下双层靶标毁伤效应,并采取多元回归分析方法建立活性破片对前层板的穿孔直径和后层... 研究可承受炸药爆炸加载的活性破片毁伤威力具有实际应用意义。通过14.5 mm口径弹道枪加载试验分析铝粉与聚四氟乙烯复合结构活性破片撞击不同组合形式下双层靶标毁伤效应,并采取多元回归分析方法建立活性破片对前层板的穿孔直径和后层板的扩孔面积经验公式。结果表明:在800~1400 m/s速度范围内,活性破片撞击前层钢板或铝板形成的穿孔直径随着速度、靶厚增大而增加,而撞击碳纤维复合材料板形成的穿孔直径与速度、靶厚无关,且钢板、铝板、碳纤维复合材料板穿孔直径分别是破片直径的1.25~1.62倍、1.08~1.42倍、1.13倍;活性破片对后层铝板或碳纤维复合材料板呈现扩孔撕裂毁伤模式,且前层板强度越大,撞击速度越高,则扩孔毁伤面积越大,同时对碳纤维复合材料板毁伤应着重考虑背面碳纤维与树脂基体剥离分层模式;建立的毁伤效应经验公式准确、可靠,经试验验证其相对误差控制在5%以内,能够为活性破片对双层靶标毁伤评估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活性破片 侵彻 双层靶 毁伤效应 扩孔面积
下载PDF
Damage of multi-layer spaced metallic target plates impacted by radial layered PELE 被引量:6
11
作者 Chun Cheng Zhong-hua Du +4 位作者 Xi Chen Li-zhi Xu Cheng-xin Du Ji-long Han Xiao-dong Wang 《Defence Technology(防务技术)》 SCIE EI CAS CSCD 2020年第1期201-207,共7页
Three different kinds of PELE(the penetrator with lateral efficiency) were launched by ballistic artillery to impact the multi-layer spaced metal target plates.The lmpact velocities of the projectiles were measured by... Three different kinds of PELE(the penetrator with lateral efficiency) were launched by ballistic artillery to impact the multi-layer spaced metal target plates.The lmpact velocities of the projectiles were measured by the velocity measuring system.The damage degree and process of each laye r of target plate impacted by the three kinds of projectiles were analyzed.The experimental results show that all the three kinds of projectiles have the effect of expanding holes on the multi-layer spaced metal target plates.For the normal structure PELE(without layered) with tungsten alloy jacket and the radial layered PELE with tungsten alloy jacket,the diameters of holes on the seco nd layer of plates are 3.36 times and 3.76 times of the diameter of the projectile,re spectively.For radial layered PELE with W/Zr-based amorphous composite jacket,due to the large number of tungsten wires dispersed after the impact,the diameter of the holes on the four-layer spaced plates can reach 2.4 times,3.04 times,5.36 times and 2.68 times of the diameter of the projectile.Besides,the normal structure PELE with tungsten alloy jacket and the radial layered PELE whit tungsten alloy jacket formed a large number of fragments impact marks on the third target plate.Although the number of fragments penetrating the third target plate is not as large as that of the normal structure PELE,the area of dispersion of fragments impact craters on the third target plate is larger by the radial layered PELE.The radial layered PELE with W/Zr-based amorphous composite jacket released a lot of heat energy due to the impact of the matrix material,and formed a large area of ablation marks on the last three target plat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ELE(the penetrATOR with lateral efficiency) MULTI-LAYER spaced metal TARGET PLATES Impact damage
下载PDF
钨合金性能对侵彻影响的数值模拟 被引量:6
12
作者 董平 刘婷婷 +1 位作者 张鹏程 李强 《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0期1748-1751,共4页
采用LS-DYNA有限元软件建立钨合金高速侵彻Q235钢板过程的有限元分析模型(FEM),获得钨合金弹头侵彻过程速度变化及钨合金弹头变形、损伤和破坏演变规律,系统研究钨合金性能对侵彻过程的影响,表明钨合金密度、屈服强度和失效应变对弹头... 采用LS-DYNA有限元软件建立钨合金高速侵彻Q235钢板过程的有限元分析模型(FEM),获得钨合金弹头侵彻过程速度变化及钨合金弹头变形、损伤和破坏演变规律,系统研究钨合金性能对侵彻过程的影响,表明钨合金密度、屈服强度和失效应变对弹头侵彻速度和破坏方式有显著影响,而钨合金硬化参量和应变率敏感系数的影响相对较小。研究结果有助于加深钨合金侵彻过程的认识,同时为制备侵彻性能优异的钨合金也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钨合金 侵彻 损伤 有限元分析
原文传递
基于PSO-SVM的侵彻效果预测方法 被引量:5
13
作者 张树霞 赵捍东 韩志高 《中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166-170,175,共6页
准确预测弹丸参数变化时的侵彻效果,对作战效果评估和战斗部设计都具有重要作用.针对当前方法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粒子群优化支持向量机算法的动能弹侵彻混凝土靶的侵彻效果预测方法.通过对训练样本的学习,在支持向量机中可以形... 准确预测弹丸参数变化时的侵彻效果,对作战效果评估和战斗部设计都具有重要作用.针对当前方法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粒子群优化支持向量机算法的动能弹侵彻混凝土靶的侵彻效果预测方法.通过对训练样本的学习,在支持向量机中可以形成输入量到输出量之间的智能映射关系,完成训练后的支持向量机根据新的输入量可以解算出对应的侵彻深度.为了获得更好的预测效果,使用粒子群优化算法改进了支持向量机的结构参数.最后进行了预测测试,结果表明本文方法的相对预测误差为4%,可以满足工程需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支持向量机 动能侵彻 毁伤预测 粒子群优化
下载PDF
某现浇商品混凝土楼板大面积裂缝成因分析及思考 被引量:3
14
作者 陈月华 吴丽华 金恒刚 《混凝土》 CAS CSCD 2002年第7期51-53,共3页
分析某工程现浇商品混凝土楼板大面积裂缝产生的原因、危害、后果。对商品混凝土的使用 ,加快工程进度 ,按科学、按工程规律施工提出一些值得思考的问题。
关键词 商品混凝土 楼板 大面积裂缝 成因
下载PDF
复合材料纤维叠层织物弹道侵彻数值分析 被引量:4
15
作者 田占强 马志垒 李成 《机械设计与制造》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2期222-224,共3页
采用非线性动态显式有限元分析软件ANSYS 10.0/LS-DYNA,模拟了弹头侵彻纤维叠层织物的过程,得到了子弹速度历时图、子弹动能损失历时图、靶板应力历时图、靶板冲击变形演化图等。采用罚函数方法,重点分析了在中高速弹头侵彻过程中,织物... 采用非线性动态显式有限元分析软件ANSYS 10.0/LS-DYNA,模拟了弹头侵彻纤维叠层织物的过程,得到了子弹速度历时图、子弹动能损失历时图、靶板应力历时图、靶板冲击变形演化图等。采用罚函数方法,重点分析了在中高速弹头侵彻过程中,织物的变形演化过程和破坏形式以及织物中应力的发生及传播过程,并进一步分析不同的弹头形状、不同的子弹速度及不同叠层层数,对织物的抗弹性能的影响,验证了复合材料抗弹性能的速度效应。研究对复合材料弹靶科研试验,生产验收,质量评定等有重要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防弹 侵彻 罚函数方法 纤维叠层织物 复合材料抗弹性能 织物变形 织物破坏
下载PDF
护栏薄壁长杆贯穿胸部的损伤研究 被引量:3
16
作者 支治 郭世永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25-30,共6页
为再现城市道路矩形隔离护栏与汽车碰撞时形成的薄壁长杆穿透驾驶员胸部的损伤机制和贯穿过程,采用医学软件Mimics与工程软件Hypermesh相结合,建立准确的人体胸部骨骼组织几何模型和有限元胸部生物力学模型,并运用LS-DYNA模拟仿真与计算... 为再现城市道路矩形隔离护栏与汽车碰撞时形成的薄壁长杆穿透驾驶员胸部的损伤机制和贯穿过程,采用医学软件Mimics与工程软件Hypermesh相结合,建立准确的人体胸部骨骼组织几何模型和有限元胸部生物力学模型,并运用LS-DYNA模拟仿真与计算;利用事故案例和医学案例验证仿真试验结果;类比子弹侵彻损伤效应分析护栏薄壁长杆贯穿人体胸部的损伤机制。结果表明:护栏薄壁长杆贯穿人体胸部前后肋骨发生断裂以及胸部其他处发生骨折情况,与医学案例和事故案例吻合较好;胸部贯穿损伤程度与薄壁长杆速度、稳定性以及质量因素有关;该试验可满足胸部贯穿伤医学研究需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护栏薄壁长杆 胸部生物模型 贯穿伤 有限元分析 类比法 损伤机制
下载PDF
弹体和弹芯对穿甲爆裂弹毁伤效果的影响 被引量:3
17
作者 崔晋 刘朝阳 王春林 《弹箭与制导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75-76,80,共3页
穿甲爆裂弹是一种无含能材料、具有一定穿甲能力和良好破片杀伤威力的多用途新概念弹药,能够有效对付现代战场上日益增多的装甲运兵车、指挥车和自行火炮等装甲车辆及半硬介质目标,是世界各国都在积极研究的一种新概念的弹药。文中对该... 穿甲爆裂弹是一种无含能材料、具有一定穿甲能力和良好破片杀伤威力的多用途新概念弹药,能够有效对付现代战场上日益增多的装甲运兵车、指挥车和自行火炮等装甲车辆及半硬介质目标,是世界各国都在积极研究的一种新概念的弹药。文中对该弹在未来战场上的作用和国外研究现状进行了论述,对其作用机理、弹体和弹芯对其毁伤效果的影响进行了分析,对不同弹体材料和壁厚对该弹的毁伤效果进行了仿真计算,并试验验证了弹体材料和壁厚以及弹芯材料对该弹毁伤效果的影响规律,试验结果与仿真计算结果基本吻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穿甲爆裂弹 弹体材料 弹芯材料 壁厚 毁伤效果
下载PDF
穿透性损伤对钛合金蜂窝口盖壁板面内压缩性能影响 被引量:1
18
作者 杨昊 谢宗蕻 +3 位作者 杨海波 袁培毓 岳喜山 赵伟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378-387,共10页
钛合金蜂窝口盖壁板在实际服役过程中可能会产生穿透性损伤,从而影响口盖壁板面内压缩性能。采用试验和有限元计算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穿透性损伤对钛合金蜂窝口盖壁板面内压缩性能的影响。结果显示:含穿透性损伤的钛合金蜂窝口盖壁板的... 钛合金蜂窝口盖壁板在实际服役过程中可能会产生穿透性损伤,从而影响口盖壁板面内压缩性能。采用试验和有限元计算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穿透性损伤对钛合金蜂窝口盖壁板面内压缩性能的影响。结果显示:含穿透性损伤的钛合金蜂窝口盖壁板的面内压缩破坏载荷要略高于无损伤钛合金蜂窝口盖壁板,且面内压缩破坏载荷随穿透性损伤直径增大而增大;有限元模型预测的破坏模式与试验结果一致,预测的破坏载荷与试验结果的最大偏差为9.33%,两者吻合较好。研究结果可以为钛合金蜂窝口盖壁板的设计及面内压缩性能的预测提供数据支持和研究方法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钛合金蜂窝壁板 有限元方法 试验研究 力学性能 穿透性损伤
下载PDF
含穿透型损伤层合板修理构型的湿热振动特性 被引量:2
19
作者 贾宝惠 单金洋 +1 位作者 卢翔 王杜 《航空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418-430,共13页
通过理论推导和数值仿真研究了湿热效应对碳纤维复合材料层合板不同修理构型的振动特性影响。基于哈密顿原理和一阶剪切变形理论,同时考虑温湿度场的等效原理建立了湿热环境下多自由度复合材料层合板的本构方程,并利用有限元法推导了层... 通过理论推导和数值仿真研究了湿热效应对碳纤维复合材料层合板不同修理构型的振动特性影响。基于哈密顿原理和一阶剪切变形理论,同时考虑温湿度场的等效原理建立了湿热环境下多自由度复合材料层合板的本构方程,并利用有限元法推导了层合板在湿热作用下的振动控制方程。利用商用软件ABAQUS建立了阶梯型胶接修理模型,从振型分析的角度对比了含、不含附加补片的单/双面胶接修理构型的振动特性,并讨论了温度、湿度、温湿度对不同修理构型振动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湿热效应影响下铺设附加补片可避免胶接区域局部变形过大,在提高结构的刚度和稳定性的同时延缓湿热屈曲现象的发生;含有附加补片的双面胶接修理构型可避免结构产生附加弯曲,提高修理后结构的稳定性;温湿环境共同作用比湿环境、热环境单一作用对复合材料层合板固有频率的影响大,且含附加补片的双面胶接修理构型较单面胶接修理构型对温湿度影响的敏感性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湿热环境 振动特性 胶接修理 附加补片 穿透型损伤
原文传递
基于某型飞机整流罩的复合材料修理技术研究 被引量:1
20
作者 汤海龙 雷社昌 《高科技纤维与应用》 CAS 2022年第3期57-61,共5页
在对某型飞机复合材料整流罩大修时发现,整流罩左侧部位出现大面积的穿透性损伤故障,严重影响复合材料结构件的服役及飞机的安全性。为了进行零部件的功能性修复,通过双层固化的修复方式对损伤结构进行修复,对损伤部位进行旧蜂窝切除,... 在对某型飞机复合材料整流罩大修时发现,整流罩左侧部位出现大面积的穿透性损伤故障,严重影响复合材料结构件的服役及飞机的安全性。为了进行零部件的功能性修复,通过双层固化的修复方式对损伤结构进行修复,对损伤部位进行旧蜂窝切除,在待修复区填充相同规格新蜂窝,进行中温固化完成。通过这种修复方式,可降低因更换新件造成的经济费用,缩短零备件交付周期,为后续的复合材料结构件修复提供技术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整流罩 穿透损伤 蜂窝深度修复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