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cqvip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2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产妇分娩第一产程潜伏期实施骨盆摇摆运动联合分娩球体位管理的效果观察
被引量:
5
1
作者
李丽
师雅杰
+3 位作者
刘瑞利
李洁
张宇
崔献梅
《护理研究》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2期4115-4118,共4页
目的:探讨第一产程潜伏期实施骨盆摇摆运动联合分娩球体位管理的效果。方法:采用方便抽样的方法,选择2022年1月—10月某三级甲等医院产科的88例产妇作为研究对象,将2022年1月—5月的44例产妇作为对照组,2022年6月—10月的44例产妇作为...
目的:探讨第一产程潜伏期实施骨盆摇摆运动联合分娩球体位管理的效果。方法:采用方便抽样的方法,选择2022年1月—10月某三级甲等医院产科的88例产妇作为研究对象,将2022年1月—5月的44例产妇作为对照组,2022年6月—10月的44例产妇作为观察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第一产程潜伏期实施骨盆摇摆运动联合分娩球体位管理,比较两组产妇分娩时间、最终分娩方式及会阴侧切率。结果:观察组阴道分娩率为90.9%,高于对照组(75.0%);观察组第一产程时间为(404.90±109.11)min,总产程时间为(446.25±120.58)min,均短于对照组[第一产程时间为(496.09±125.97)min,总产程时间为(548.67±137.75)min];观察组会阴侧切率为12.5%,低于对照组(45.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产妇分娩第一产程潜伏期实施骨盆摇摆运动联合分娩球体位管理可以提高阴道分娩率,缩短产妇第一产程及总产程时间,降低会阴侧切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盆摇摆
分娩球
体位管理
产科护理
自然分娩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骨盆摇摆联合阶段性体位干预对高龄初产妇产程状况和炎症因子的影响
2
作者
陈南
张丹
+3 位作者
邹丹
程明
张志强
梁国江
《实用医院临床杂志》
2024年第5期180-183,共4页
目的探讨对高龄初产妇应用骨盆摇摆联合阶段性体位干预的价值及对产程状况和炎症因子的影响。方法2021年6月至2023年6月我院收治的高龄初产妇94例,按信封随机法分成试验组与对照组各47例。对照组施行阶段性体位干预,试验组施行骨盆摇摆...
目的探讨对高龄初产妇应用骨盆摇摆联合阶段性体位干预的价值及对产程状况和炎症因子的影响。方法2021年6月至2023年6月我院收治的高龄初产妇94例,按信封随机法分成试验组与对照组各47例。对照组施行阶段性体位干预,试验组施行骨盆摇摆联合阶段性体位干预,比较两组分娩方式、产程状况、炎症因子和产后康复状况等。结果试验组剖宫产率4.26%低于对照组17.02%(P<0.05),各个产程和总产程用时短于对照组(P<0.05);分娩后5 min,两组各项炎症因子指标均升高,但试验组超敏C反应蛋白、白介素-6和肿瘤坏死因子-α指标低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泌乳开始用时短于对照组,产后3 h出血量和宫缩痛得分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高龄初产妇的护理中,骨盆摇摆联合阶段性体位干预的应用效果显著,有助于缩短产程,改善炎症因子水平,降低剖宫产率,并促进泌乳开始用时缩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阶段性体位干预
高龄初产妇
产程状况
骨盆摇摆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产妇分娩第一产程潜伏期实施骨盆摇摆运动联合分娩球体位管理的效果观察
被引量:
5
1
作者
李丽
师雅杰
刘瑞利
李洁
张宇
崔献梅
机构
山西白求恩医院(山西医学科学院同济山西医院)
出处
《护理研究》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2期4115-4118,共4页
基金
2022年度山西白求恩医院院级护理科研基金项目,编号:2022YH01,2022YH11。
文摘
目的:探讨第一产程潜伏期实施骨盆摇摆运动联合分娩球体位管理的效果。方法:采用方便抽样的方法,选择2022年1月—10月某三级甲等医院产科的88例产妇作为研究对象,将2022年1月—5月的44例产妇作为对照组,2022年6月—10月的44例产妇作为观察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第一产程潜伏期实施骨盆摇摆运动联合分娩球体位管理,比较两组产妇分娩时间、最终分娩方式及会阴侧切率。结果:观察组阴道分娩率为90.9%,高于对照组(75.0%);观察组第一产程时间为(404.90±109.11)min,总产程时间为(446.25±120.58)min,均短于对照组[第一产程时间为(496.09±125.97)min,总产程时间为(548.67±137.75)min];观察组会阴侧切率为12.5%,低于对照组(45.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产妇分娩第一产程潜伏期实施骨盆摇摆运动联合分娩球体位管理可以提高阴道分娩率,缩短产妇第一产程及总产程时间,降低会阴侧切率。
关键词
骨盆摇摆
分娩球
体位管理
产科护理
自然分娩
Keywords
pelvic
sway
birthing
ball
position
management
obstetrical
care
natural
delivery
分类号
R473.71 [医药卫生—护理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骨盆摇摆联合阶段性体位干预对高龄初产妇产程状况和炎症因子的影响
2
作者
陈南
张丹
邹丹
程明
张志强
梁国江
机构
成都市锦江区妇幼保健院产房
成都市金牛区人民医院康复科
成都市金牛区九里堤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出处
《实用医院临床杂志》
2024年第5期180-183,共4页
基金
成都市金牛区医学会科研课题(编号:JNKY2021-23)。
文摘
目的探讨对高龄初产妇应用骨盆摇摆联合阶段性体位干预的价值及对产程状况和炎症因子的影响。方法2021年6月至2023年6月我院收治的高龄初产妇94例,按信封随机法分成试验组与对照组各47例。对照组施行阶段性体位干预,试验组施行骨盆摇摆联合阶段性体位干预,比较两组分娩方式、产程状况、炎症因子和产后康复状况等。结果试验组剖宫产率4.26%低于对照组17.02%(P<0.05),各个产程和总产程用时短于对照组(P<0.05);分娩后5 min,两组各项炎症因子指标均升高,但试验组超敏C反应蛋白、白介素-6和肿瘤坏死因子-α指标低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泌乳开始用时短于对照组,产后3 h出血量和宫缩痛得分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高龄初产妇的护理中,骨盆摇摆联合阶段性体位干预的应用效果显著,有助于缩短产程,改善炎症因子水平,降低剖宫产率,并促进泌乳开始用时缩短。
关键词
阶段性体位干预
高龄初产妇
产程状况
骨盆摇摆
Keywords
Staged
position
intervention
Elderly
primiparous
women
Labor
status
pelvic
sway
分类号
R473.71 [医药卫生—护理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产妇分娩第一产程潜伏期实施骨盆摇摆运动联合分娩球体位管理的效果观察
李丽
师雅杰
刘瑞利
李洁
张宇
崔献梅
《护理研究》
北大核心
2023
5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骨盆摇摆联合阶段性体位干预对高龄初产妇产程状况和炎症因子的影响
陈南
张丹
邹丹
程明
张志强
梁国江
《实用医院临床杂志》
2024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