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FeSiCr磁粉心造粒粒径分布对其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1
1
作者 周永川 吴献军 谢州 《粉末冶金工业》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61-65,共5页
采用具有不同造粒粒径分布绝缘包覆磁粉心制备FeSiCr磁环样品,测试其物理和电磁性能。结果表明,相比于D50为62.497μm和95.788μm的磁粉心,合适粒径分布(D_(50)为74.290μm)的磁粉心更有利于料粉填充均匀性,减小孔隙尺寸和数量,磁环成... 采用具有不同造粒粒径分布绝缘包覆磁粉心制备FeSiCr磁环样品,测试其物理和电磁性能。结果表明,相比于D50为62.497μm和95.788μm的磁粉心,合适粒径分布(D_(50)为74.290μm)的磁粉心更有利于料粉填充均匀性,减小孔隙尺寸和数量,磁环成形密度更高,能够提升磁环饱和磁感应强度和磁导率,可获得更优异综合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eSiCr 造粒粒度 密度 有效磁导率 功率损耗
原文传递
生物造粒流化床中颗粒污泥的物理性质及破碎与恢复特性研究
2
作者 王晓昌 邹林琳 +3 位作者 李侃 朱蕊 李忠民 刘金光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60-64,共5页
通过两套生物造粒流化床试验装置的并联和串联运行,运用摄影与图像分析、颗粒静沉和密度分析等方法,研究了流化床中颗粒污泥的物理性质及破碎与恢复特性.在作为一级柱(接受人工配置污水)运行的过程中,流化床主要经历了颗粒成长;在作为... 通过两套生物造粒流化床试验装置的并联和串联运行,运用摄影与图像分析、颗粒静沉和密度分析等方法,研究了流化床中颗粒污泥的物理性质及破碎与恢复特性.在作为一级柱(接受人工配置污水)运行的过程中,流化床主要经历了颗粒成长;在作为二级柱(接受一级柱出水)运行的过程中,流化床主要经历了颗粒破碎.试验结果表明,在多次轮回切换工作的过程中,流化床中的颗粒污泥具有动态稳定性,破碎的颗粒很容易得到恢复.颗粒污泥的有效密度随粒径而变化的趋势不明显,粒径-密度关系在双对数坐标图上始终处于同一领域,且远高于常规絮凝体的密度,表明流化床中形成的颗粒污泥具有密实的构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造粒 流化床 颗粒污泥 粒径分布 有效密度
下载PDF
基于形态学重建和GMM的球团颗粒图像分割 被引量:27
3
作者 刘小燕 吴鑫 +1 位作者 孙炜 毛传刚 《仪器仪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230-238,共9页
机器视觉技术的发展为颗粒粒径的自动测量提供了一种有效方法,但是,重叠颗粒的图像分割问题仍有待进一步解决。针对这一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形态学重建和高斯混合模型的球团颗粒图像分割算法。首先利用似圆度将单独颗粒和重叠颗粒进行区分... 机器视觉技术的发展为颗粒粒径的自动测量提供了一种有效方法,但是,重叠颗粒的图像分割问题仍有待进一步解决。针对这一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形态学重建和高斯混合模型的球团颗粒图像分割算法。首先利用似圆度将单独颗粒和重叠颗粒进行区分;根据重叠颗粒图像距离变换特征建立了高斯混合模型;为实现无监督的聚类,采用形态学重建结合聚类有效性指标的方法获得最佳聚类数目,并利用期望极大(EM)算法进行求解;最后采用圆拟合的方法对缺失的球团颗粒轮廓进行重构,实现了对重叠球团颗粒的分割。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能够有效地对重叠颗粒进行分割,分割正确率评价指标AC为93.6%,明显优于现有的对比算法,为基于机器视觉的球团颗粒粒径分布测量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器视觉 球团 颗粒粒径分布 高斯混合模型 形态学重建
下载PDF
Mathematical Modeling for Optimizing the Structural Properties of Catalysts Used for Series Multiple Reactions
4
作者 Violeta Martínez Farhang Shadman 《Journal of Applied Mathematics and Physics》 2024年第11期3923-3940,共18页
One of the main challenges in the design and operation of catalytic reactors for reactions with multiple paths/steps is the occurrence of undesirable reactions and products. In these cases, two main factors need to be... One of the main challenges in the design and operation of catalytic reactors for reactions with multiple paths/steps is the occurrence of undesirable reactions and products. In these cases, two main factors need to be considered in the reactor performance: the “conversion” of the feed and the “selectivity” of the process, which is the conversion split between the desired and the undesired products. In this work, a comprehensive model is developed and used to assess the impact of pore-size distribution (PSD) on both conversion and selectivity in series catalytic reactions. In particular, the evaluation considers the effects of various combinations of micro- and macro-porosity, the potential advantages of radial variation of the porosity in the catalyst pellets, and the effect of pellet size. Results show that, for series reactions, when the formation of the desired product is followed by an undesirable degradation reaction, higher porosity in pellets, particularly in the micro-range, gives higher overall conversion, but lowers selectivity towards the formation of the desired product. Selectivity in these pellets can be improved by using a non-uniform PSD that provides a radial gradient of effective diffusivity in pellets increasing from the center to the outer pellet surface. The pellet size also has a significant effect, and larger pellets show lower selectivity in most cases. In general, conversion and selectivity trends move in opposite directions with changes in PSD and the pore structural properties of pellets. Therefore, finding the optimum design of pellets is an optimization process that requires process modeling. Consequently, selecting the best catalyst properties involves optimization, and the needed tool is a comprehensive mathematical model that takes into account the details of mass transport and reaction kinetics in the catalyst pellets. Our primary objective has been the development of a flexible mathematical model that would be applicable to a wide range of conditions and can be used as 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eries Catalytic Reactions Process Simulation Pore-size distribution SELECTIVITY Non-Uniform Catalyst pellets
下载PDF
炭黑颗粒分布模型的建立及其优化的天然橡胶复合材料性能 被引量:4
5
作者 余本祎 林浩晋 +1 位作者 许体文 黄锐意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97-105,共9页
文中首次引入炭黑颗粒分布细度模数(MX_(炭黑))的概念,建立炭黑颗粒理想模型,得出炭黑颗粒的理想表面积系数(S),并结合实际生产及应用经验,计算出能够同时满足炭黑一级分散与二级分散的理论最佳颗粒分布。同时选取软质炭黑N550和硬质炭... 文中首次引入炭黑颗粒分布细度模数(MX_(炭黑))的概念,建立炭黑颗粒理想模型,得出炭黑颗粒的理想表面积系数(S),并结合实际生产及应用经验,计算出能够同时满足炭黑一级分散与二级分散的理论最佳颗粒分布。同时选取软质炭黑N550和硬质炭黑N234进行颗粒分布调整实验,研究其填充天然橡胶的分散性、物理力学性能及动态力学性能等。实验结果表明,调整成理论最佳颗粒分布的N550和N234相较于其他颗粒分布样品,具有更优的炭黑分散性,胶料的加工、分散、力学及耐磨等性能均得到一定程度上的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造粒炭黑 颗粒分布 天然橡胶 分散性 力学性能
下载PDF
精粉及污泥造球烧结试验 被引量:1
6
作者 王永红 杜屏 任立群 《中国冶金》 CAS 2015年第5期11-14,共4页
采用Ф300mm×750mm烧结杯及Ф1 000mm圆盘造球机模拟精粉及污泥造球烧结过程,通过改变烧结精粉及混合污泥造球的质量分数比例来分别造球,研究了不同造球量和不同成球粒度分布对烧结过程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烧结精粉及混合污泥造... 采用Ф300mm×750mm烧结杯及Ф1 000mm圆盘造球机模拟精粉及污泥造球烧结过程,通过改变烧结精粉及混合污泥造球的质量分数比例来分别造球,研究了不同造球量和不同成球粒度分布对烧结过程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烧结精粉及混合污泥造球量从0增加到100%,冷料透气性指数增加了31.5%,利用系数增加了22.3%。随小球粒度分布的变化,粒度在5~10mm时,利用系数、成品率最大,分别为1.81t/(h·m2)、84.34%。综合考虑烧结各项技术指标,精粉及混合污泥100%造球,粒度分布控制在5~10mm范围,造球烧结能够取得较好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球烧结 造球比例 粒度分布 烧结指标
原文传递
中速磨煤机磨制生物质颗粒料的适应性研究
7
作者 杜智华 王志超 +11 位作者 张向宇 王学斌 梁志远 方顺利 李宇航 刘家利 周广钦 贾子秀 焦庆行 韩宝庚 张喜来 姚伟 《热力发电》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56-63,共8页
生物质燃烧不会增加二氧化碳排放量,发展生物质与燃煤耦合发电技术是加快电力转型升级的可行途径。采用压型后的生物质与煤粉在不同的磨煤机中磨制且不掺混,由不同的燃烧器分别送入炉膛,该方式不需要增加额外的生物质处理设备和设置生... 生物质燃烧不会增加二氧化碳排放量,发展生物质与燃煤耦合发电技术是加快电力转型升级的可行途径。采用压型后的生物质与煤粉在不同的磨煤机中磨制且不掺混,由不同的燃烧器分别送入炉膛,该方式不需要增加额外的生物质处理设备和设置生物质燃料处理车间,可大大节省投资和厂区空间。其关键限制性技术因素在于电厂的磨煤机是否能够有效研磨生物质颗粒燃料,以及如何评估现有磨煤机对新型耦合燃料的适应性。为此,搭建了中速磨煤机实验台,分析中速磨煤机磨制生物质颗粒的适应性。结果表明:中速磨煤机碾磨木屑生物质颗粒时碾磨出力降低,有效出力修正系数为0.65~0.70;ZGM型中速磨煤机碾磨木屑成型颗粒时,加载力特性、分离器特性均在料粉粒径0.2 mm分界下变化明显,可考虑将筛分细度R200和R500定为磨煤机研磨生物质颗粒料粉均匀性指标的衡量标准;相对于磨制煤粉,磨制成型生物质颗粒加载力的增加或现行分离器转速的提升对细度分布影响规律有较大差异,亟待进一步的深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质颗粒 中速磨煤机 碾磨出力 粒径分布
下载PDF
庐山一次积冰天气过程冻雨滴谱及下落末速度物理特征个例研究 被引量:11
8
作者 黄钦 牛生杰 +2 位作者 吕晶晶 周悦 张小鹏 《大气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1023-1037,共15页
利用PARSIVEL激光雨滴谱仪和自动气象站观测资料及MICAPS数据,对2014年2月7~15日庐山地区积冰天气期间持续时间在5 h以上的2次冻雨过程[2月10日(个例1)和2月13日(个例2)]降水谱分布特征及下落末速度粒径分布进行研究。所观测到的两次个... 利用PARSIVEL激光雨滴谱仪和自动气象站观测资料及MICAPS数据,对2014年2月7~15日庐山地区积冰天气期间持续时间在5 h以上的2次冻雨过程[2月10日(个例1)和2月13日(个例2)]降水谱分布特征及下落末速度粒径分布进行研究。所观测到的两次个例均是以冻雨为主体的混合相态降水,下落末速度粒径分布偏离G-K曲线,与常规液态降水存在差异,低落速的冻雨滴随降水过程会逐渐向冰粒和干雪转化。结果表明:(1)个例1总降水粒子谱谱宽大于个例2,但峰值数密度比个例2小:个例1谱宽为10 mm,个例2谱宽为4.25mm,两者峰值粒径均为0.5 mm;个例1降水粒子谱宽为干雪>冻雨>冰粒,个例2降水粒子谱宽为冻雨>干雪>冰粒。(2)Gamma分布更适合描述混合相态降水粒子谱以及冻雨滴谱,个例1中总降水粒子谱Gamma分布为:N(D)=20D-3.61exp(-0.08D),冻雨Gamma分布:N(D)=76D-2.18exp(-1.11D);个例2中总降水粒子谱Gamma分布为:N(D)=30D-4.68exp(-0.75D),冻雨Gamma分布:N(D)=30D-4.67exp(-0.75D)。(3)混合相态降水因混有干雪或冰粒而使得下落末速度粒径谱分布表现出不同程度地向大粒径小落速方向或小粒径大落速方向延展的趋势,这为今后依据下落末速度粒径谱区分同时期降水类型提供了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冻雨 冻雨滴谱 冰粒子谱 混合相态降水 下落末速度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