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65篇文章
< 1 2 2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保护膜用耐高温溶剂型丙烯酸酯压敏胶的研究 被引量:23
1
作者 何敏 张秋禹 +1 位作者 程金奎 吴军利 《中国胶粘剂》 CAS 2006年第12期35-38,共4页
以丙烯酸酯为原料,通过改进的溶液聚合工艺,研制了表面保护膜用丙烯酸酯压敏胶。研究表明,聚合工艺(反应温度、单体浓度等)对压敏胶的耐高温性能有显著影响;丙烯酸可提高压敏胶的内聚强度;随着交联剂的用量从0.5%增大至1.5%,压敏胶... 以丙烯酸酯为原料,通过改进的溶液聚合工艺,研制了表面保护膜用丙烯酸酯压敏胶。研究表明,聚合工艺(反应温度、单体浓度等)对压敏胶的耐高温性能有显著影响;丙烯酸可提高压敏胶的内聚强度;随着交联剂的用量从0.5%增大至1.5%,压敏胶的耐高温性能显著增加;当交联剂的用量为1.5%时,用该胶制成的保护膜可通过100℃,24h的耐热性能实验;提高剥离速度会导致保护胶带180°剥离强度的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丙烯酸酯 压敏胶粘剂 聚合工艺 交联 耐高温性能 剥离强度 粘弹性
下载PDF
交联型聚丙烯酸酯压敏胶乳液的合成及其粘接性能的研究 被引量:17
2
作者 唐敏锋 范晓东 唐中华 《中国胶粘剂》 CAS 2005年第9期1-6,共6页
利用功能单体的自交联作用,采用种子半连续乳液聚合的方法进行多元共聚,合成了兼具较高剪切强度和剥离强度的交联型聚丙烯酸酯压敏胶乳液。运用DSC、DMA及粘接性能测试分别考察了聚合物的玻璃化转变温度、动态力学性能和压敏胶粘性能,... 利用功能单体的自交联作用,采用种子半连续乳液聚合的方法进行多元共聚,合成了兼具较高剪切强度和剥离强度的交联型聚丙烯酸酯压敏胶乳液。运用DSC、DMA及粘接性能测试分别考察了聚合物的玻璃化转变温度、动态力学性能和压敏胶粘性能,并分析讨论了三者之间的相互关系。结果表明:功能单体所产生适度交联作用能较好地协调聚合物的内聚力和粘合力之间的平衡,使其具有较好的粘接及力学性能。聚合物的Tg、粘弹性等物理参数可用于评估其内聚力及粘接强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丙烯酸酯乳液 粘弹性 剪切强度 交联型压敏胶 剥离强度
下载PDF
D-最优混料设计制备川芎油微囊止痛凝胶膏剂及其药效学初步考察 被引量:19
3
作者 周欣 康希 +6 位作者 唐丽婧 曲彤 郝慧汇 穆成林 卢焘韬 王雪莲 杨荣平 《中草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2期5455-5461,共7页
目的通过将川芎挥发油制成微囊中间体应用到凝胶膏剂,以解决川芎油不稳定特性,并优化处方及评价体外透皮速率,对药效学进行初步研究。方法采用D-最优混料设计,以初黏力、持黏力、剥离强度作为评价指标,优选出最佳制备工艺。通过Franz体... 目的通过将川芎挥发油制成微囊中间体应用到凝胶膏剂,以解决川芎油不稳定特性,并优化处方及评价体外透皮速率,对药效学进行初步研究。方法采用D-最优混料设计,以初黏力、持黏力、剥离强度作为评价指标,优选出最佳制备工艺。通过Franz体外透皮试验仪,以藁本内酯为指标,研究凝胶膏剂的体外透皮行为。通过醋酸扭体实验初步评价药效。结果川芎油微囊止痛凝胶膏剂的最优处方为NP700、甘油、甘羟铝、高岭土、氮酮、酒石酸、PVPK30、0.5%卡波姆940分别为1.250、5.000、0.025、0.250、0.600、0.025、1.000、2.700 g。凝胶膏剂中藁本内酯透皮速率为5.1297μg/(cm2·h),高温、高湿、强光照射实验于第5、10天保留率分别为93.17%、91.21%,98.94%、92.36%,68.03%、60.78%;镇痛率为63.14%。结论最优处方凝胶膏剂具有良好的黏性,解决了川芎油不稳定的特性,为挥发油类应用到凝胶膏剂等新剂型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川芎油 微囊 止痛 凝胶膏剂 D-最优混料设计 体外透皮 稳定性 醋酸扭体实验 药效学 初黏力 持黏力 剥离强度 藁本内酯 透皮速率 保留率 黏性
原文传递
MMA/BA/AA/HEMA无皂乳液共聚物的结构与性能 被引量:11
4
作者 郝海涓 郝广杰 +1 位作者 宋谋道 张邦华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76-79,共4页
采用分步控温结合种子聚合乳液法制备了固含量较高 ( 4 5% )、稳定性较好 (常温储存期在 8个月以上 )的 MMA/BA/AA/HEMA的无皂乳液。通过对乳液粒径、拉伸力学性能和粘结性能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 ,揭示了聚合物结构与性能之间的内在联系 ... 采用分步控温结合种子聚合乳液法制备了固含量较高 ( 4 5% )、稳定性较好 (常温储存期在 8个月以上 )的 MMA/BA/AA/HEMA的无皂乳液。通过对乳液粒径、拉伸力学性能和粘结性能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 ,揭示了聚合物结构与性能之间的内在联系 :引发剂浓度、软硬单体配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步控温 无皂丙烯酸酯乳液 种子聚合 粘结强度 共聚物 结构 性能 MMA/BA/AA/HEMA
下载PDF
接头形式对胶接强度的影响 被引量:14
5
作者 宋冬利 李赫亮 李智超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0年第4期426-429,共4页
研究了不同搭接接头形式 ,胶粘剂毛边和拉伸剪切强度的测试方法对拉伸剪切强度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 :降低应力集中及剥离应力小的接头形式可有效地提高胶接强度。
关键词 接头形式 拉伸剪切强度 应力集中 胶接强度
下载PDF
聚氨酯改性环氧树脂胶粘剂的性能研究 被引量:16
6
作者 臧家庆 李海柱 +3 位作者 孙有利 徐勤福 张君 仪海霞 《中国胶粘剂》 CAS 2021年第9期28-31,36,共5页
以聚酯多元醇和甲苯-2,4-二异氰酸酯(TDI)合成了—NCO封端的聚氨酯预聚物,然后与环氧树脂反应,得到聚氨酯改性环氧树脂(PU/EP),并用PU/EP为原料制备了改性环氧树脂胶粘剂。采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FT-IR)对聚氨酯改性环氧树脂进行了表... 以聚酯多元醇和甲苯-2,4-二异氰酸酯(TDI)合成了—NCO封端的聚氨酯预聚物,然后与环氧树脂反应,得到聚氨酯改性环氧树脂(PU/EP),并用PU/EP为原料制备了改性环氧树脂胶粘剂。采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FT-IR)对聚氨酯改性环氧树脂进行了表征,考察了PU含量对改性环氧胶粘剂的剪切强度、剥离强度、硬度及耐热性的影响,分析了PU含量对改性环氧胶粘剂外观和微观形貌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当w(PU)=20%(相对于总质量而言)时,改性环氧胶粘剂的粘接性能达到最佳:剪切强度为29.9 MPa,比改性前提高27%;剥离强度为4.56 N/mm,比改性前提高251%;但是硬度和玻璃化转变温度(Tg)降低,硬度为73.4,Tg为59.6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氨酯 改性环氧胶粘剂 剪切强度 剥离强度
下载PDF
影响压敏胶粘带180°剥离强度因素的研究 被引量:12
7
作者 曾宪家 段卫东 《化学与粘合》 CAS 2002年第3期103-105,共3页
本文探讨了试验板表面的粗糙度、温湿度、基材、试验板的放置时间及胶层厚度对压敏胶粘带 1 80°剥离强度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 ,与溶剂型丙烯酸酯压敏胶相比 ,乳液型丙烯酸酯压敏胶对试验板的表面粗糙度更为敏感 ;试验板粘贴胶带... 本文探讨了试验板表面的粗糙度、温湿度、基材、试验板的放置时间及胶层厚度对压敏胶粘带 1 80°剥离强度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 ,与溶剂型丙烯酸酯压敏胶相比 ,乳液型丙烯酸酯压敏胶对试验板的表面粗糙度更为敏感 ;试验板粘贴胶带后的放置时间对橡胶型胶带影响较大 ,而对丙烯酸酯型压敏胶的影响小 ;温湿度对 1 80°剥离强度也有很大影响 ;基材厚度相同时 ,胶在PET膜上的剥离强度比在OPP膜上的剥离强度大 ;随着PET厚度从 1 2 μm增大到 3 8μm ,剥离强度从 2 73N/cm上升至 4 2 9N/cm ;在OPP膜上 ,胶层从 1 0 μm增至 4 0 μm时 ,1 80°剥离强度从 2 2 3N/cm上升至 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剥离强度 压敏胶粘剂 胶粘带 丙烯酸酯 橡胶
原文传递
减振钢板基本成形性研究 被引量:11
8
作者 康永林 王琳 +1 位作者 王波 吴洪军 《塑性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2001年第1期47-50,共4页
树脂复合减振钢板是一种应用于汽车、机械及家电的新型材料。
关键词 复合减振钢板 拉伸强度 T-剥离强度 剪切强度 汽车 机械 成形性
下载PDF
湿固反应型聚氨酯热熔胶粘剂剥离强度影响因素的研究 被引量:13
9
作者 孙静 李丽华 +2 位作者 于静 沈艳 王霞 《上海应用技术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5年第1期11-14,共4页
本文制备湿固型MDI-聚醚基聚氨酯热熔胶,研究了MDI-聚醚预聚物结构、增粘树脂等对胶粘剂剥离强度的影响。
关键词 热熔胶 聚氨酯 增粘树脂 剥离强度
下载PDF
端氨基液体丁腈橡胶/环氧树脂绝缘胶黏剂的制备与性能 被引量:15
10
作者 胡光凯 张笑瑞 +2 位作者 徐航 翁凌 刘立柱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1期144-150,共7页
介绍了一种端氨基液体丁腈橡胶(ATBN)增韧改性环氧树脂(EP)的绝缘胶黏剂;借助红外光谱表征胶黏剂固化前后的分子结构变化;通过拉伸与T剥离强度测试表征胶黏剂的黏接性能,借助弯曲与冲击强度测试及冲击断面扫描电镜照片进一步解释胶黏剂... 介绍了一种端氨基液体丁腈橡胶(ATBN)增韧改性环氧树脂(EP)的绝缘胶黏剂;借助红外光谱表征胶黏剂固化前后的分子结构变化;通过拉伸与T剥离强度测试表征胶黏剂的黏接性能,借助弯曲与冲击强度测试及冲击断面扫描电镜照片进一步解释胶黏剂的黏接特性;通过击穿场强、体积电阻率以及介电性能测试考核胶黏剂的绝缘性能。研究发现,ATBN分子结构中的活性基团参与了胶黏剂的固化反应;当ATBN添加量为EP的20%时,胶黏剂的拉伸和T剥离强度达到4.92 MPa和9.87 N/mm,分别较纯EP体系提高77%和98%;在此添加量下弯曲强度为113 MPa,冲击强度为18.73kJ/m^2,体积电阻率为1.54×10^(14)Ω·m,击穿场强为25 kV/mm,工频下介电常数为4.53,介电损耗为0.014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端氨基液体丁腈橡胶 绝缘胶黏剂 T剥离强度 增韧
下载PDF
硫化压力对橡胶/金属热硫化粘接剥离强度的影响 被引量:15
11
作者 王鹏 苏正涛 +3 位作者 赖亮庆 薛磊 冯林兆 王景鹤 《航空材料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69-74,共6页
研究NR1155天然橡胶在不同硫化压力下热硫化后的物理力学性能。基于90°粘合剥离强度测试方法分别测量了不同硫化压力下制备的橡胶/金属复合结构试样的粘合剥离强度,并采用低场NMR橡胶交联密度测定仪分析试样中橡胶部分的交联密度,... 研究NR1155天然橡胶在不同硫化压力下热硫化后的物理力学性能。基于90°粘合剥离强度测试方法分别测量了不同硫化压力下制备的橡胶/金属复合结构试样的粘合剥离强度,并采用低场NMR橡胶交联密度测定仪分析试样中橡胶部分的交联密度,同时采用冷场发射电子扫描显微镜(SEM)研究剥离破坏表面。结果表明:NR1155天然橡胶胶料与Chemlok205/Chemlok220热硫化胶粘体系具有很好的相容性和协同硫化作用。随着硫化压力的提高,橡胶/金属的粘合剥离强度呈现先降低后增加的规律,且最大剥离力呈现对硫化压力的函数依赖关系,而硫化胶的交联密度则呈现相反的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硫化压力 胶粘剂 剥离强度 橡胶/金属复合结构 交联密度
下载PDF
桥面防水层90°剥离仪的开发及实验 被引量:7
12
作者 张占军 周庆华 +1 位作者 胡长顺 王秉刚 《长安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35-39,共5页
介绍了桥面防水层专用90°剥离仪的结构、功能、操作步骤和数据处理方法,对仪器设计和使用过程中可能存在的误差进行分析,并根据室内试验,研究了剥离速度、环境温度、熔化的热沥青温度、底涂用量等因素对层间粘结状况的影响规律,确... 介绍了桥面防水层专用90°剥离仪的结构、功能、操作步骤和数据处理方法,对仪器设计和使用过程中可能存在的误差进行分析,并根据室内试验,研究了剥离速度、环境温度、熔化的热沥青温度、底涂用量等因素对层间粘结状况的影响规律,确定了剥离试验的标准条件为环境温度20℃,剥离速度v=100mm·min-1,剥离强度指标>1.5N·mm-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路工程 桥面防水层 90°剥离仪 误差分析 剥离试验 剥离强度
下载PDF
蓖麻油基多元醇改性聚氨酯胶黏剂的研究 被引量:13
13
作者 王宇奇 张萍波 +3 位作者 蒋平平 唐敏艳 俞晓琴 包燕敏 《中国塑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8期91-97,共7页
以绿色可再生的蓖麻油(CO)和甘油为原料进行酯交换,然后将其产物(P-CO)与六氢苯酐(HHPA)进行酯化反应制备了蓖麻油基多元醇(P-HHPA-CO),将P-HHPA-CO和甘油代替传统的石油类多元醇,与异氟尔酮二异氰酸酯(IPDI)在无催化剂条件下合成了环... 以绿色可再生的蓖麻油(CO)和甘油为原料进行酯交换,然后将其产物(P-CO)与六氢苯酐(HHPA)进行酯化反应制备了蓖麻油基多元醇(P-HHPA-CO),将P-HHPA-CO和甘油代替传统的石油类多元醇,与异氟尔酮二异氰酸酯(IPDI)在无催化剂条件下合成了环保型脂肪族聚氨酯胶黏剂,并对不同NCO/OH摩尔比制备的聚氨酯胶黏剂涂膜进行了热重分析、差示扫描量热分析、拉伸力学性能测试、剥离及剪切强度测试。结果表明,制得的P-HHPACO羟值为219mg KOH/g;当摩尔比为1.3时,聚氨酯胶黏剂涂膜的T剥离强度达到399.2N/m;摩尔比为1.5时,剪切强度达到7.1N/mm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氨酯 胶黏剂 蓖麻油 多元醇 剥离强度
下载PDF
铜铝复合板界面组织与性能 被引量:12
14
作者 程明阳 王爱琴 +2 位作者 毛志平 杨康 马窦琴 《河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10-14,4,共5页
针对双辊铸轧工艺制备的铜铝复合板材,采用剥离试验和拉伸试验,对其力学性能进行了检测。采用扫描电镜、能谱分析仪和透射电镜等仪器对复合板界面层组织的微观形貌、结构和成分进行了分析。分析结果表明:铜铝复合板界面层的主要组成物为... 针对双辊铸轧工艺制备的铜铝复合板材,采用剥离试验和拉伸试验,对其力学性能进行了检测。采用扫描电镜、能谱分析仪和透射电镜等仪器对复合板界面层组织的微观形貌、结构和成分进行了分析。分析结果表明:铜铝复合板界面层的主要组成物为α-Al和Cu Al2。采用双辊铸轧工艺制备的铜铝复合板材,其剥离强度达到30 N/mm,其抗拉强度与延伸率介于同规格铜、铝板材之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铜铝复合板 双辊铸轧 界面层 剥离强度
下载PDF
D-最优混料设计制备复方蜘蛛香凝胶贴膏及初步药效学考察 被引量:12
15
作者 梅佳华 王涛 +4 位作者 查丽春 林维川 颜明丽 崔利利 马云淑 《中草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1期3329-3337,共9页
目的以剂型改造为出发点优选复方蜘蛛香凝胶贴膏(Compound Zhizhuxiang Gel Plaster,CZGP)处方,考察单一促渗剂与二元复合促渗剂的促渗作用,并初步考察CZGP与原处方香果健消片(Xiangguo Jianxiao Tablets,XJT)的镇痛作用。方法以初黏力... 目的以剂型改造为出发点优选复方蜘蛛香凝胶贴膏(Compound Zhizhuxiang Gel Plaster,CZGP)处方,考察单一促渗剂与二元复合促渗剂的促渗作用,并初步考察CZGP与原处方香果健消片(Xiangguo Jianxiao Tablets,XJT)的镇痛作用。方法以初黏力、持黏力、剥离强度和感官评分为评价指标,采用D-最优混料设计优化凝胶贴膏处方;选择3种常用透皮促渗剂氮酮、丙二醇、薄荷醇,以木香烃内酯、去氢木香内酯、橙皮苷为指标,通过干加热透皮系统评价单一促渗剂和二元复合促渗剂的促渗作用,筛选最优促渗剂;通过小鼠(幼鼠)醋酸扭体实验初步评价CZGP与XJT的镇痛作用。结果CZGP的最佳处方为酒石酸1.000 g、PVP K906.000 g、NP70011.000 g、甘羟铝0.800 g、甘油35.000 g、水21.200 g;不同的一元促渗剂及二元促渗剂中,以3%丙二醇促渗作用最好,木香烃内酯、去氢木香内酯、橙皮苷的渗透速率分别为45.744、49.903、14.898μg/(cm^(2)·h),增渗倍数分别为1.523、1.602、2.636;CZGP对小鼠(幼鼠)醋酸扭体具有镇痛作用,且镇痛率高于XJT。结论CZGP具有良好的体外经皮渗透性及镇痛作用,为中药复方口服制剂改造为经皮给药制剂提供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最优混料设计 复方蜘蛛香 凝胶贴膏 体外透皮 醋酸扭体实验 香果健消片 药效学 镇痛 初黏力 持黏力 剥离强度 氮酮 丙二醇 薄荷醇 木香烃内酯 去氢木香内酯 橙皮苷 干加热透皮系统
原文传递
等离子体轰击致聚酰亚胺表面亲水性研究 被引量:10
16
作者 马进 吴臣国 +2 位作者 吴佩璇 王三坡 沈杰 《真空科学与技术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664-668,共5页
等离子体轰击聚酰亚胺表面会提高挠性印制电路板中溅射铜膜与聚酰亚胺基板的附着力,同时聚酰亚胺表面亲水性随之改变。本文通过改变轰击等离子体种类、轰击电流、轰击时间和轰击气压等条件,研究这些工艺参数与聚酰亚胺表面亲水性的相互... 等离子体轰击聚酰亚胺表面会提高挠性印制电路板中溅射铜膜与聚酰亚胺基板的附着力,同时聚酰亚胺表面亲水性随之改变。本文通过改变轰击等离子体种类、轰击电流、轰击时间和轰击气压等条件,研究这些工艺参数与聚酰亚胺表面亲水性的相互关系。在等离子体轰击处理后的聚酰亚胺上磁控溅射镀铜并电镀加厚,利用剥离强度测试仪测量铜膜与聚酰亚胺基板的附着力,并分析亲水性与附着力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等离子体轰击可以增强聚酰亚胺的亲水性及聚酰亚胺基板与铜膜的附着力,且亲水性越好的样品,溅射镀铜后铜膜与基板的附着力也越好,并得到了等离子体轰击参数与亲水性的关系;研究表明可以把测量亲水性作为聚酰亚胺表面等离子体轰击效果的一种评价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等离子体 表面改性 聚酰亚胺 亲水性 剥离强度
下载PDF
退火工艺对镍/铝复合带金属间化合物的影响 被引量:9
17
作者 祖国胤 刘刚 +2 位作者 王宁 于九明 温景林 《材料热处理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54-59,共6页
研究了镍,铝复合带的退火热处理工艺,探讨了退火温度和时间对复合界面上金属间化合物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退火中温度过高会使界面上生成较厚的金属间化合物,退火温度在450~460℃时,镍,铝复合带的综合组织性能较为理想。当达到... 研究了镍,铝复合带的退火热处理工艺,探讨了退火温度和时间对复合界面上金属间化合物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退火中温度过高会使界面上生成较厚的金属间化合物,退火温度在450~460℃时,镍,铝复合带的综合组织性能较为理想。当达到一定的热力学条件后,金属间化合物首先在界面局部区域生成并迅速完成长大,随退火时间延长,各区域的化合物新生相沿界面连接为一个整体。延长退火时间对金属间化合物层的相组成和各相厚度影响不大。综合复合带组织与性能的要求,得到优选退火工艺为460℃退火1h。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铝复合带 退火 金属间化合物 热力学 剥离强度
下载PDF
低温等离子体处理条件对低密度聚乙烯薄膜表面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11
18
作者 王云英 陈玉如 +1 位作者 孟江燕 孙旭 《表面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55-58,82,共5页
目的研究低密度聚乙烯(LDPE)薄膜经低温等离子体处理前后,表面性能的变化情况。方法采用不同的处理条件,对LDPE进行低温等离子体处理,并对比LDPE薄膜处理前后的表面形貌、表面接触角及剥离强度。结果采用空气为处理气氛时,在功率44 W、... 目的研究低密度聚乙烯(LDPE)薄膜经低温等离子体处理前后,表面性能的变化情况。方法采用不同的处理条件,对LDPE进行低温等离子体处理,并对比LDPE薄膜处理前后的表面形貌、表面接触角及剥离强度。结果采用空气为处理气氛时,在功率44 W、真空度60 Pa的条件下处理30 s,LDPE薄膜的静态接触角从处理前的101°降到13.5°;等离子体处理后的LDPE薄膜在1 h内,接触角会迅速上升到74°,失去等离子体处理的效果。结论对于处理气氛,空气比N2和CO2的处理效果更好;等离子体处理后的LDPE薄膜具有明显的时效性,应立即进入下道工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密度聚乙烯 低温等离子体处理 改性 剥离强度
下载PDF
聚氨酯弹性体与金属粘接的研究 被引量:10
19
作者 刘凉冰 刘红梅 +1 位作者 贾林才 张爱莲 《粘接》 CAS 2007年第3期24-25,共2页
以浇注型聚酯或聚醚聚氨酯弹性体为柔性材料,铁或铝金属为刚性材料,采用5种粘合剂,进行了粘接实验。实验数据表明,聚氨酯弹性体硬度较高时,柔性材料与金属粘接的剥离强度最高可达31 kN/m,聚酯型聚氨酯弹性体与金属粘接比聚醚型聚氨酯弹... 以浇注型聚酯或聚醚聚氨酯弹性体为柔性材料,铁或铝金属为刚性材料,采用5种粘合剂,进行了粘接实验。实验数据表明,聚氨酯弹性体硬度较高时,柔性材料与金属粘接的剥离强度最高可达31 kN/m,聚酯型聚氨酯弹性体与金属粘接比聚醚型聚氨酯弹性体的粘接性能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氨酯弹性体 聚酯 聚醚 粘接 剥离强度
下载PDF
内交联型水性聚氨酯胶粘剂的制备与性能研究 被引量:11
20
作者 赵鹏 方宏远 +2 位作者 王磊 王颖丽 乔国斌 《化学工程师》 CAS 2019年第9期21-23,43,共4页
本文在控制一定环境温度以及反应时间前提下,在水性聚氨酯中加入-NCO与三甲基丙烷、丙酮等材料,制备出了内交联型水性聚氨酯胶粘剂,并测试了该胶膜及乳液的性能组状况,得出如下结论:(1)胶粘剂粘结强度、稳定性以及固含量等方面考虑应使D... 本文在控制一定环境温度以及反应时间前提下,在水性聚氨酯中加入-NCO与三甲基丙烷、丙酮等材料,制备出了内交联型水性聚氨酯胶粘剂,并测试了该胶膜及乳液的性能组状况,得出如下结论:(1)胶粘剂粘结强度、稳定性以及固含量等方面考虑应使DMPA含量把持在5%;(2)在不同TMP含量下胶黏剂乳液外观均呈透明状,热稳定性均较好,固含量维持在25%左右;(3)乳液旋转粘度随TMP含量增大而减小;(4)TMP含量为1%时胶膜吸水率最小,剥离强度最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胶黏剂 水性聚氨酯 吸水率 剥离强度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