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泥炭沉积中植硅体对环境指示的意义——以吉林敦化泥炭剖面为例 被引量:14
1
作者 张新荣 胡克 +2 位作者 介冬梅 王东坡 刘莉莉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694-698,共5页
泥炭地作为环境变化的敏感带,成为当前环境气候研究的热点之一。植硅体的抗腐蚀、耐高温、个体小、产量高的特点为第四纪环境变迁的研究提供了有效途径。相比孢粉分析而言,植硅体在提高分辨率和恢复局部区域环境方面体现了其优越性。对... 泥炭地作为环境变化的敏感带,成为当前环境气候研究的热点之一。植硅体的抗腐蚀、耐高温、个体小、产量高的特点为第四纪环境变迁的研究提供了有效途径。相比孢粉分析而言,植硅体在提高分辨率和恢复局部区域环境方面体现了其优越性。对泥炭沉积中的植硅体进行了分析,初步证实植硅体对重建泥炭地古环境变迁模式起着重要的作用,对提高古气候变化的分辨率有很大的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硅体 孢粉分析 泥炭沉积 环境变迁
下载PDF
雷州半岛北部晚更新世晚期气候环境变化的泥炭沉积记录 被引量:15
2
作者 钟巍 薛积彬 +4 位作者 甄治国 刘伟 郑琰明 马巧红 蔡颖 《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97-104,共8页
对雷州半岛北部湛江市郊屋山村和遂溪县下录村两个泥炭剖面的沉积地层和多种气候指标进行了分析,发现两个剖面呈现大致相同的变化特征,表明区域气候是影响此地区泥炭发育的重要因素。在50~30cal.kaBP期间,此地区气候表现出显著的... 对雷州半岛北部湛江市郊屋山村和遂溪县下录村两个泥炭剖面的沉积地层和多种气候指标进行了分析,发现两个剖面呈现大致相同的变化特征,表明区域气候是影响此地区泥炭发育的重要因素。在50~30cal.kaBP期间,此地区气候表现出显著的相对温暖湿润特征,且期间存在多次短尺度的波动,其中千年尺度的Heinrieh事件H3-H5在本文中有很好的揭示,其他的一些气候快速变化事件与南京葫芦洞石笋和格陵兰冰心氧同住素记录也有较好的吻合。30cal.kaBP之后,气候转向相对冷干。气候指标的红色噪声谱分析揭示出约1440a全剖面最为显著的周期,与大洋热盐环流推动的约1500a的D-O循环周期相似。雷州半岛北部地区晚更新世晚期中气候变化与高纬度地区冰量以及东亚季风环流的变化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泥炭记录 气候变化 晚更新世晚期 雷州半岛
下载PDF
晚更新世晚期以来雷州半岛北部泥炭腐殖化度的古气候意义 被引量:14
3
作者 马巧红 钟巍 +4 位作者 薛积彬 甄治国 刘伟 郑琰明 蔡颖 《热带地理》 2008年第6期498-503,共6页
在14C测年的基础上,分析了雷州半岛北部湛江市屋山泥炭剖面和遂西县下录泥炭剖面的沉积特征及其腐殖化度、有机质含量变化,发现两个剖面在相同时段内的沉积特征和气候环境特征都比较吻合,充分证明了研究区区域的气候环境变化是控制两个... 在14C测年的基础上,分析了雷州半岛北部湛江市屋山泥炭剖面和遂西县下录泥炭剖面的沉积特征及其腐殖化度、有机质含量变化,发现两个剖面在相同时段内的沉积特征和气候环境特征都比较吻合,充分证明了研究区区域的气候环境变化是控制两个地点泥炭发育的主要因素。研究表明:泥炭腐殖化度敏感地记录了古气候信息,其高值指示气候相对暖湿,低值指示气候相对冷干。50―30calkaBP期间雷州半岛北部气候暖湿,30―10calkaBP期间气候则相对冷干。将其腐殖化度与格陵兰NGRIP冰芯δ18O对比发现:50―30 cal ka BP期间雷州半岛北部存在多次短尺度的气候冷干事件,其中千年尺度气候事件很好地响应了Heinrich事件H5-H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雷州半岛北部 泥炭 腐殖化度 晚更新世晚期 气候变化
下载PDF
淡水沼泽湿地泥炭沉积中氮素分布特征 被引量:8
4
作者 刘景双 于君宝 王金达 《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41-45,共5页
采用冬季采样 ,现场分层的方法 ,系统地研究了我国面积最大的淡水沼泽湿地———三江平原沼泽湿地中河床 河漫滩型泥炭地和谷底洼地型泥炭沉积中TN、NH+4 N和NO- 3 N的分布特征 .结果表明 ,在不同沉积层中 ,NH+4 N、NO- 3 N明显富集... 采用冬季采样 ,现场分层的方法 ,系统地研究了我国面积最大的淡水沼泽湿地———三江平原沼泽湿地中河床 河漫滩型泥炭地和谷底洼地型泥炭沉积中TN、NH+4 N和NO- 3 N的分布特征 .结果表明 ,在不同沉积层中 ,NH+4 N、NO- 3 N明显富集于Ase层 ,TN在Hi1层含量最高 .TN含量随着泥炭粒级的减小而明显增加 ,NH+4 N主要分布在粒级 0 1 49~ 0 0 74mm的泥炭机械组分中 ,NO- 3 N主要分布在粒级 0 0 3~ 0 1 49mm的泥炭机械组分中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淡水沼泽湿地 泥炭沉积 氮素分布特征
下载PDF
广西北部山地沼泽20ka以来的碳同位素组成与气候变化 被引量:7
5
作者 满美玲 郑卓 +1 位作者 李杰 王梦媛 《热带地理》 2016年第3期468-476,共9页
根据广西北部山地泥炭沼泽沉积的有机碳同位素组成、TOC和C/N等古气候指标对末次盛冰期以来该区植被与气候演变过程进行研究,结果发现:末次盛冰期(21―14 cal.ka B.P.)偏正的δ13Corg数据反映了山地植被面貌曾发生显著变化,指示冰期气... 根据广西北部山地泥炭沼泽沉积的有机碳同位素组成、TOC和C/N等古气候指标对末次盛冰期以来该区植被与气候演变过程进行研究,结果发现:末次盛冰期(21―14 cal.ka B.P.)偏正的δ13Corg数据反映了山地植被面貌曾发生显著变化,指示冰期气候的冷干变化,但并未导致山地森林向地带性草地退化,C3植物仍占优势。沉积物岩性和TOC等数据表明:在14―10 cal.ka B.P.期间沼泽湿地逐渐形成,指示了东亚夏季风降雨的增强,与石笋指示的季风增强起始年代基本一致。冰消期碳同位素曲线负偏的变化要早于TOC指示的泥炭沼泽堆积,即10―9 cal.ka B.P.前后富有机质的泥炭堆积进入旺盛期。碳同位素组成在9―8 cal.ka B.P.存在一个正偏的变化波动,可能与8.2 ka降温事件或局地物源输入变化有关。7.0―2.8 cal.ka B.P.期间古田湿地的有机质输入较高,碳同位素偏负,指示气候暖湿。从1.7 cal.ka B.P.至今,δ13Corg值的再次正偏可能指示夏季风强度减弱,但考虑到该阶段为人类农业活动快速发展期,因此不排除人为因素的影响。此外,末次盛冰期广西山地与雷州半岛沿海低地的碳同位素值对比发现:沿海平原区与华南山地的沉积记录存在明显差别,其主要原因是山区因山地降雨效应使山区的湿度即便在盛冰期也能保持较高水平;而低地平原冰期阶段的降雨则显著减少,加上平原区较高的蒸发量使干旱程度增加,C4草本也相应增多。实际上,影响亚热带山地沼泽δ13Corg值变化的原因比较复杂,在利用δ13Corg值推论古气候时需要同时考虑气候因素和湿地沉积体的物源及其地貌环境等背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稳定碳同位素 气候变化 亚热带 泥炭沉积 广西古田
下载PDF
泥炭质土不同赋存条件对盾构隧道衬砌结构动力响应特性影响分析 被引量:4
6
作者 胡瑞青 王士民 《铁道标准设计》 北大核心 2017年第8期101-106,共6页
以昆明地铁3号线工程为依托,运用有限元动力分析研究泥炭质土不同赋存条件对盾构隧道衬砌结构动力响应特性的影响,为泥炭质土层盾构隧道衬砌结构抗震设计提供理论指导。结果表明:当隧道周围地层中富含泥炭质软弱夹层时,在地震荷载作用下... 以昆明地铁3号线工程为依托,运用有限元动力分析研究泥炭质土不同赋存条件对盾构隧道衬砌结构动力响应特性的影响,为泥炭质土层盾构隧道衬砌结构抗震设计提供理论指导。结果表明:当隧道周围地层中富含泥炭质软弱夹层时,在地震荷载作用下,隧道结构受力形态呈"椭圆"状,隧道结构轴力、弯矩及主应力减小幅度较大,剪力略小,其中,两侧泥炭质土夹层组合减小幅度最大,对隧道抗震最为有利;当隧道上覆和下卧泥炭质土层时,地层交界面与隧道结构的接触点产生异常的动应力集中,是隧道结构抗震的薄弱环节,因此,盾构隧道的设计、施工应充分考虑隧道结构外侧岩土体的不均匀性,以确保隧道的长期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铁 盾构隧道 泥炭质土 赋存条件 动力响应
下载PDF
Habitat Influence on the Molecular, Carbon and Hydrogen Isotope Compositions of Leaf Wax n-Alkanes in a Subalpine Basin, Central China
7
作者 Chaoyang Yan Yiming Zhang +2 位作者 Yanzhen Zhang Zhiqi Zhang Xianyu Huang 《Journal of Earth Science》 SCIE CAS CSCD 2020年第4期845-852,共8页
Epidermal leaf waxes of terrestrial higher plants have been widely utilized for the reconstructions of paleoenvironment and paleoclimate in peat deposits. In this study, specimens of four plant species growing in both... Epidermal leaf waxes of terrestrial higher plants have been widely utilized for the reconstructions of paleoenvironment and paleoclimate in peat deposits. In this study, specimens of four plant species growing in both peatland and non-peatland habitats were retrieved to compare their molecular, carbon(δ13 C) and hydrogen(δ2 H) isotopic compositions of leaf wax n-alkanes from a closed subalpine basin in Central China. Three of the four species show quite higher total concentrations of n-alkanes in the relatively dry non-peatland setting than in the peatland. In addition, the δ2 H values of long-chain n-alkanes are generally less depleted in the peatland and are comparable among different plant species, which is interpreted as the influence of inundation condition and the possible limited supply of photosynthetic products. This study reveals different patterns of plant wax molecular and isotopic compositions between peatland and the surrounding non-peatland conditions, and confirms the paleoenvironmental potential of leaf wax ratios on the peat sequenc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ABITAT N-ALKANE compound specific carbon isotope compound specific hydrogen isotope peat deposit
原文传递
敦化盆地晚全新世泥炭沉积中植硅体古气候记录的时频分析
8
作者 张新荣 方石 +1 位作者 胡克 王东坡 《地球科学与环境学报》 CAS 2010年第4期420-429,共10页
沉积地层中古气候参数的多层次性以及解释过程中的人为性使古气候重建结果带有一定的误差。采用Morlet一维连续小波变换对敦化盆地吉祥和榆树剖面中植硅体记录的古气候参数进行时频分析,探讨植硅体反演的古气候变化过程。结果表明,吉祥... 沉积地层中古气候参数的多层次性以及解释过程中的人为性使古气候重建结果带有一定的误差。采用Morlet一维连续小波变换对敦化盆地吉祥和榆树剖面中植硅体记录的古气候参数进行时频分析,探讨植硅体反演的古气候变化过程。结果表明,吉祥剖面在频率域尺度a≥30时的小波变换系数波谱及能量变化与榆树剖面在a≥20时存在相似性,且均具有6个不同能量聚集区域,因此把敦化盆地晚全新世以来的古气候变迁分为6个阶段:公元前730年以前为温暖降温期;公元前730—公元前205年为温和湿润并逐渐变凉时期;公元前205—公元255年为温暖时期;公元255—525年为降温变冷时期;公元525—1220年为温暖湿润时期;公元1220年以来进入气候波动比较频繁时期。Morlet一维连续小波变换可以有效处理古气候信息的叠加,减小人为性分析带来的误差,在古气候分析中具有很大应用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硅体 泥炭沉积 Morlet 小波变换 古气候 全新世 敦化盆地
下载PDF
共和盆地开额泥炭剖面粒度敏感组分提取与全新世气候环境变化 被引量:14
9
作者 刘冰 靳鹤龄 +3 位作者 孙忠 苏志珠 赵爽 张彩霞 《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125-134,共10页
采用粒级-标准偏差方法对青藏高原东北部共和盆地全新世KE(开额)泥炭沉积剖面进行了系统的分析,发现63~252μm(63~112和112~252μm)的粒度敏感组分可以作为区域冬季风强度变化的替代性指标,并据此重建了全新世共和盆地冬季风演化历... 采用粒级-标准偏差方法对青藏高原东北部共和盆地全新世KE(开额)泥炭沉积剖面进行了系统的分析,发现63~252μm(63~112和112~252μm)的粒度敏感组分可以作为区域冬季风强度变化的替代性指标,并据此重建了全新世共和盆地冬季风演化历史。结果表明:10.0~8.5cal.kaBP冬季风逐渐减弱,8.5~7.1cal.kaBP冬季风明显增强,7.1~3.8cal.kaBP冬季风强度最低,3.8~0.5cal.kaBP冬季风波动式增强,0.5cal.kaBP以来冬季风强度迅速降低;对比研究发现,区域冬季风演变历史与青藏高原和中国东部季风区及季风边缘区不同研究载体记录的气候变化过程具有良好的可比性。同时,发现区域全新世7次明显的冬季风增强时期与极地冰心和北大西洋深海沉积记录的寒冷事件具有明显的一致性,可能说明区域气候变化与全球气候变化在动力机制上有着内在的联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粒度敏感组分 粒级-标准偏差方法 KE泥炭剖面 全新世 共和盆地
下载PDF
西藏下白垩统多尼煤系沉积相及聚煤规律 被引量:2
10
作者 张亮 毛晓冬 +1 位作者 徐波 涂首业 《云南地质》 2013年第3期359-361,共3页
恢复多尼煤系早白垩世构造—岩相古地理格局,认为煤系沉积环境为滨海与海陆过渡相,聚煤盆地为大陆边缘拗陷盆地发育的泥炭沼泽环境。
关键词 含煤碎屑岩 海陆交互相 大陆边缘泥炭沼泽 下白垩统 西藏多尼煤矿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