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1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当代中国农民与经济、社会、文化权利 被引量:5
1
作者 张英洪 《湖南公安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5年第3期11-16,共6页
农民问题实质上是权利问题。从国际人权宪章的视角研究当代中国农民问题,将空前拓宽研究和解决三农问题的视野。当代中国农民维权活动的兴起和高涨,为农民人权的发展和宪政体制的改革提供了难得的历史契机。
关键词 农民问题 经济社会文化权利 农民维权抗争
下载PDF
武汉国民政府时期邓演达关于农民问题的理论建构及其思想基础 被引量:4
2
作者 陈益元 《安徽史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32-35,共4页
武汉政府时期 ,邓演达在复杂、激荡的时局下 ,就农民在国民革命中的地位、农民解放、农民政权和武装等问题 ,建构了具有自身特色的农民理论。各种因素的困扰 ,形势的变幻 ,又使他在土地问题上的主张具有双重性质。所有这些 ,都可从其思... 武汉政府时期 ,邓演达在复杂、激荡的时局下 ,就农民在国民革命中的地位、农民解放、农民政权和武装等问题 ,建构了具有自身特色的农民理论。各种因素的困扰 ,形势的变幻 ,又使他在土地问题上的主张具有双重性质。所有这些 ,都可从其思想同社会的关联上得到诠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武汉国民政府 邓演达 农民问题 思想 社会
下载PDF
当代中国农民的环境权 被引量:11
3
作者 周作翰 张英洪 《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5-11,共7页
人是自然环境的产物。人类对自然的破坏就是对人类自身生存环境的破坏。工业化在空前增进人类财富的同时,也制造了空前的环境危机。环境权正是这种环境危机和对环境危机反思的产物。国际社会为保护生态环境和确立作为一项新型基本人权... 人是自然环境的产物。人类对自然的破坏就是对人类自身生存环境的破坏。工业化在空前增进人类财富的同时,也制造了空前的环境危机。环境权正是这种环境危机和对环境危机反思的产物。国际社会为保护生态环境和确立作为一项新型基本人权的环境权,付出了持续的努力,取得了很大的共识。中国自古就有敬天保民、天人合一的宇宙观。但在追求工业化进程中,中国的自然环境遭到了严重的破坏。农民的生存环境日益恶化,亿万农村人口尚生活在有害的环境中。确立以环境权为中心的环保理念,尽快改变农村恶化的生态环境,确保每一个人生活在健康、安全和舒适的环境中,是当代中国一项十分迫切的时代课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民问题 农民权利 环境保护 环境权
下载PDF
试论大革命时期毛泽东的农民观 被引量:3
4
作者 鲍和平 《深圳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108-114,共7页
近代中国是一个落后的农业大国,农民问题是中国社会的中心问题。大革命时期,毛泽东同志十分关注农民问题,深入农村进行社会调查,形成了丰富的农民革命思想。这一切都为大革命失败后中国共产党人探索中国革命新道路奠定了坚实的理论... 近代中国是一个落后的农业大国,农民问题是中国社会的中心问题。大革命时期,毛泽东同志十分关注农民问题,深入农村进行社会调查,形成了丰富的农民革命思想。这一切都为大革命失败后中国共产党人探索中国革命新道路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和实践基础,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泽东 大革命时期 农民问题 农民运动 农民观
下载PDF
乡村振兴中的农民问题与政府应对 被引量:1
5
作者 吴业苗 《河北学刊》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85-191,共7页
“三农”问题尤其是农民问题是关涉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新发展阶段的乡村振兴要以农民为中心,着力解决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中的农民问题。以农民为中心是乡村振兴的核心要义,它要求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不仅要充分尊重农民的意愿,最大程... “三农”问题尤其是农民问题是关涉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新发展阶段的乡村振兴要以农民为中心,着力解决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中的农民问题。以农民为中心是乡村振兴的核心要义,它要求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不仅要充分尊重农民的意愿,最大程度地维护农民的权益,而且政府要履行为农民服务的角色,为乡村振兴掌好舵、划好桨。再者,新发展阶段的乡村振兴还要站在农民立场上,促进农民与自然、城市、市民以及农民自身的友好,努力让农民过上更加美好的生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振兴 以农民为中心 农民问题 政府应对
下载PDF
近十年中国农民理性问题研究综述 被引量:5
6
作者 王飞 任兆昌 《云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2年第3期17-21,共5页
农民是否具有理性?农民的行为选择是什么理性?理论界一直存在着争论。本文分学科地将国内学者最近十年来,对中国农民理性问题的研究进行了简要综述。农民理性是人类理性发展、成熟和完善的过程。
关键词 农民理性 研究综述 农民问题
下载PDF
试析蔡和森对农民问题的理论思考 被引量:1
7
作者 翟清华 《南京政治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00年第1期75-78,共4页
大革命时期,农民问题是中国革命的中心问题。蔡和森通过对农民的社会政治、经济地位的科学分析,揭示了农民运动在中国民主革命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阐述了工农联盟实现的历史必然性和坚持无产阶级领导权的现实性,并在如何实现党对农... 大革命时期,农民问题是中国革命的中心问题。蔡和森通过对农民的社会政治、经济地位的科学分析,揭示了农民运动在中国民主革命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阐述了工农联盟实现的历史必然性和坚持无产阶级领导权的现实性,并在如何实现党对农民运动的领导问题上提出了独特的理论见解。他的富有创造性的理论探索,成为党制定关于农民问题路线、方针、政策的重要理论来源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蔡和森 农民问题 工农联盟 中国 革命史
下载PDF
大革命时期谭平山对农民问题的探索及其影响评析 被引量:3
8
作者 陈益元 《四川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3年第3期112-114,共3页
谭平山是大革命时期身任国共两党要职的关键人物。他参与了一系列有关农民问题的理论、政策及其指导方针的提出、讨论和实施。涉及他有关农民理论的构建及其农民运动的实践,应衡之于谭平山身历的当下时代语境,作出符合历史客观实际的评度。
关键词 大革命 谭平山 农民问题 评价
下载PDF
当代中国农民的居住和迁徙自由权 被引量:3
9
作者 周作翰 张英洪 《湖南人文科技学院学报》 2006年第1期29-35,共7页
人作为动物,享有居住和迁徙自由的本能权利。在人类文明的发展进程中,居住和迁徙自由已经上升到国际人权法律的层面,成为举世公认的一项基本人权。20世纪50年代以来,中国在照搬苏联模式建设社会主义中,建立起城乡分离的二元户籍制度,人... 人作为动物,享有居住和迁徙自由的本能权利。在人类文明的发展进程中,居住和迁徙自由已经上升到国际人权法律的层面,成为举世公认的一项基本人权。20世纪50年代以来,中国在照搬苏联模式建设社会主义中,建立起城乡分离的二元户籍制度,人为地将农民限制在农村,使农民丧失了宝贵的居住和迁徙自由权。在坚持以人为本、树立科学发展观的今天,彻底废除二元户籍制度,恢复和保障农民的居住和迁徙自由权,以自由看待发展,已成为人们的共同关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民问题 居住和迁徙自由权 自由发展
下载PDF
鲍罗廷与1927年的土地问题之争 被引量:3
10
作者 张珊珍 《吉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4年第3期95-97,共3页
 农民问题是中国革命的基本问题,而农民问题的中心是土地问题。1927年,国民革命处于危机之中,中国共产党党内在土地革命问题上展开了激烈的争论。在这关键时刻,共产国际代表、当时任国民党顾问的鲍罗廷,在多种主、客观因素的影响下,从...  农民问题是中国革命的基本问题,而农民问题的中心是土地问题。1927年,国民革命处于危机之中,中国共产党党内在土地革命问题上展开了激烈的争论。在这关键时刻,共产国际代表、当时任国民党顾问的鲍罗廷,在多种主、客观因素的影响下,从支持、实行土地革命转向放弃、反对土地革命,影响了中国革命的进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革命 鲍罗廷 农民问题 国民革命 中国共产党 武汉国民政府
下载PDF
邓小平农民利益思想新探
11
作者 陈雪峰 《沈阳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1年第1期54-57,共4页
农民问题是我国实现现代化、达到小康目标的关键问题。邓小平从对农民价值评判出发,认识到解决农民问题关系到社会主义优越性的发挥,关系到中国社会的政治稳定,关系到现代化战略目标的实现。他深切地体会到重视农民利益的重要,进而提出... 农民问题是我国实现现代化、达到小康目标的关键问题。邓小平从对农民价值评判出发,认识到解决农民问题关系到社会主义优越性的发挥,关系到中国社会的政治稳定,关系到现代化战略目标的实现。他深切地体会到重视农民利益的重要,进而提出通过政策扶持,充分调动农民的生产积极性来保证农民的利益获得最大的实现;依靠科学技术,提高农民的科学文化素质,依靠科技支持农民获利;理顺生产关系,发展生产力,给农民以最大的实惠,来保证农民利益的实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民问题 农民价值 农民利益
下载PDF
中共早期领导人关于农民问题的认识之比较——以李大钊、毛泽东、陈独秀的农民思想为例 被引量:2
12
作者 苏海新 刘程利 《山西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4年第7期649-653,657,共6页
李大钊、毛泽东、陈独秀都认识到农民问题的重要性,即农民问题在中国革命和建设中的作用,同时三者的农民思想既有相同点又有差异性。三者在对农民运动的总体认识、解决农民问题的途径、农民的指导思想三个层面存在共识,三者的差异性体... 李大钊、毛泽东、陈独秀都认识到农民问题的重要性,即农民问题在中国革命和建设中的作用,同时三者的农民思想既有相同点又有差异性。三者在对农民运动的总体认识、解决农民问题的途径、农民的指导思想三个层面存在共识,三者的差异性体现在研究方法、理论运用及革命道路选择这三个主要区别上。比较和分析三者在农民思想方面的认识,可以引发对农民问题的现实思考,为当前农民的政治现代化、社会化以及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等提供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李大钊 毛泽东 陈独秀 农民问题
下载PDF
毛泽东、邓小平国情认识论与农民问题的解决 被引量:2
13
作者 赵本涛 《石河子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4年第3期21-25,共5页
毛泽东、邓小平运用马克思主义一般原理,正确地分析了中国国情,找到了中国革命和建设的突破口在农村、在于对农民问题的解决上。这对于我们进一步思考中国社会的发展,思考农民问题的解决具有重要的启发意义和指导作用。
关键词 毛泽东 邓小平 国情认识 农民问题
下载PDF
农业产业化是解决新形势下农民问题的有效途径
14
作者 张俊领 《经济经纬》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121-123,共3页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形势下的农民问题具有与以往不同的内容和特点。充分认识和准确把握这些内容和特点,是正确解决农民问题的前提。目前,解决农民问题的有效途径是实现农业产业化。
关键词 农业产业化 市场经济 农民问题
下载PDF
贝克农户模型对我国当前农民问题的启示 被引量:1
15
作者 刘琦 张小盟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0期5387-5388,共2页
贝克农户模型代表了发展经济学研究的新动向,对农户的经济行为进行了较为全面的剖析。通过贝克模型的建立探讨了农户的生产决策、消费决策、劳动力供给决策三者之间的关系,得出了具有规律性的结论。这些结论对当前中国解决农民问题具有... 贝克农户模型代表了发展经济学研究的新动向,对农户的经济行为进行了较为全面的剖析。通过贝克模型的建立探讨了农户的生产决策、消费决策、劳动力供给决策三者之间的关系,得出了具有规律性的结论。这些结论对当前中国解决农民问题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户模型 农民问题 启示
下载PDF
“民工荒”问题的反思
16
作者 王大明 唐权 《西华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6年第6期23-26,共4页
“民工荒”问题的出现,一方面表明沿海发达地区经济吸纳就业人口的能力大增,另一方面表明,中国的劳动力供给与用工需求之间存在矛盾。本文作者就“民工荒”的意义、民工使用中的问题及对策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关键词 民工短缺 农民问题 农村问题
下载PDF
从军事共产主义到新经济政策——以俄国农民问题为中心 被引量:1
17
作者 张存文 郭永胜 《哈尔滨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2019年第3期137-140,共4页
在1917年的俄国,虽然资本主义已经有了相当程度的发展,但是农民依然占据了俄国总人口的绝大部分,小农经济也依旧是俄国经济的支柱之一。在这样一种情况下,农民是否支持新生的布尔什维克政权就具有非凡的意义。这样,在从军事共产主义到... 在1917年的俄国,虽然资本主义已经有了相当程度的发展,但是农民依然占据了俄国总人口的绝大部分,小农经济也依旧是俄国经济的支柱之一。在这样一种情况下,农民是否支持新生的布尔什维克政权就具有非凡的意义。这样,在从军事共产主义到新经济政策的发展过程中,农民因素就占据了非常重要地位。笔者试图以农民问题为视角来探析从军事共产主义到新经济政策的演变过程,揭示俄国农民问题没有得到解决的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军事共产主义 新经济政策 农民问题
下载PDF
土地私有化与土地社会化:俄国农民问题症结的历史考察
18
作者 解国良 《石家庄学院学报》 2005年第1期74-78,97,共6页
俄国农民问题由来已久,最大的问题就是土地不归土地使用者所有。俄国的土地随着军事扩张而逐渐扩大,并历史地形成了村社土地所有制、僧俗地主土地所有制和国家土地所有制。俄国土地所有制反映了社会政治关系,并形成了统治与服从的特点... 俄国农民问题由来已久,最大的问题就是土地不归土地使用者所有。俄国的土地随着军事扩张而逐渐扩大,并历史地形成了村社土地所有制、僧俗地主土地所有制和国家土地所有制。俄国土地所有制反映了社会政治关系,并形成了统治与服从的特点。随着俄国的西方化,这种关系逐步加强,并引发社会对抗。解决俄国农民问题不在于自上而下确立个人土地所有制,而是让农民安居乐业。农民安居乐业必须从思想和法律上确立劳动的崇高地位开始,壮大社会力量,改变社会关系,进而转变政府职能。从这个意义上讲,土地社会化比土地私有化更为可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俄国 农民问题 土地私有化 土地社会化 社会政治关系 土地所有制
下载PDF
邓小平关于解决农民问题的构想及其启示 被引量:1
19
作者 刘根华 《宜宾学院学报》 2005年第8期1-4,共4页
邓小平作为中国共产党第二代领导集体的核心,面对新的形势和任务,深刻认识到农民问题不仅是新民主主义革命成败的关键,也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成败的关键,对解决农民问题提出了一系列的符合时代要求和中国国情的战略构想,为解决农民问... 邓小平作为中国共产党第二代领导集体的核心,面对新的形势和任务,深刻认识到农民问题不仅是新民主主义革命成败的关键,也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成败的关键,对解决农民问题提出了一系列的符合时代要求和中国国情的战略构想,为解决农民问题指明了方向。这些构想,对今天解决农民问题有极大的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邓小平 农民 构想 启示
下载PDF
秦汉农民问题与古典宇宙论的兴起 被引量:1
20
作者 龙涌霖 《开放时代》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76-86,7,共12页
一般认为,秦汉古典宇宙论的政治功能主要在限制大一统君权,但这不足以解释其在秦汉兴起的复杂原因。实际上,它并非只是儒生单方面限制君主的理论工具,而是君臣双方基于大一统农民问题之共识而达成的治国框架。由于大一统郡县制、户籍制... 一般认为,秦汉古典宇宙论的政治功能主要在限制大一统君权,但这不足以解释其在秦汉兴起的复杂原因。实际上,它并非只是儒生单方面限制君主的理论工具,而是君臣双方基于大一统农民问题之共识而达成的治国框架。由于大一统郡县制、户籍制的严密化,民众如犯罪或不堪苛政,已不具备封建时代的逃亡条件,故往往会对抗政权。这成为大一统治理的结构性难题。汉代人将此问题归结为阴阳不和,实即国家行为不能顺应农民生活的四时节律。由此,调和阴阳成为汉代治国首务,具体实践即以月令为宇宙图式的治理体系。在此政治形势下,汉代儒学吸纳并重新阐释了月令图式,发展出了具有教化意义的阴阳刑德论,以及能进行广泛道德规谏的天人感应论。考察这一段思想演变,可以看到农民问题与阴阳问题的深层关联,正是宇宙论得以被君主接纳并向汉代思想全面渗透的政治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民问题 宇宙论 大一统 月令 汉代儒学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