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2019-2020年甘肃省严重精神障碍患者管理现状分析 被引量:7
1
作者 徐斐斐 何虎鹏 +3 位作者 潘卫民 薛亮 李铿 谢璐璐 《中国公共卫生管理》 2022年第5期633-635,639,共4页
目的 分析甘肃省严重精神障碍患者管理现状,为政府相关部门制定精神卫生政策和防控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将甘肃省精神卫生监测信息系统中严重精神障碍患者的相关数据导出,采用Excel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截至2020年年底,甘肃省精神... 目的 分析甘肃省严重精神障碍患者管理现状,为政府相关部门制定精神卫生政策和防控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将甘肃省精神卫生监测信息系统中严重精神障碍患者的相关数据导出,采用Excel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截至2020年年底,甘肃省精神卫生监测信息系统中共有在册严重精神障碍患者118 185例,平均报告患病率为4.48‰,与2019年年底相比,增长0.28‰;规范管理率为90.81%,增长1.43%;面访率为93.36%,增长3.09%;在册患者服药率为74.38%,增长8.35%;规律服药率为44.56%,增长12.38%;精神分裂症患者服药率为74.58%,增长6.46%;规律服药率为45.87%,增长12.25%。结论 甘肃省严重精神障碍患者服药率低,尤其是规律服药率偏低。应进一步提高精神卫生服务能力,加强对患者的用药指导,增强患者主动就医和规律服药意识;加大对精神卫生与心理健康的科普宣传力度,提高大众的精神卫生和心理健康素养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严重精神障碍患者 精神分裂症 规范管理 精神卫生工作 甘肃
原文传递
甘肃省65岁以上严重精神障碍患者现况分析 被引量:7
2
作者 徐斐斐 何虎鹏 +3 位作者 潘卫民 薛亮 李铿 谢璐璐 《中国初级卫生保健》 2021年第8期38-39,43,共3页
目的:分析甘肃省严重精神障碍患者中65岁以上患者的人群分布特征及管理现状,为政府相关部门制定精神卫生政策及防控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数据来源于甘肃省严重精神障碍信息系统,将数据导出采用Excel进行整理统计分析。结果:截至2020... 目的:分析甘肃省严重精神障碍患者中65岁以上患者的人群分布特征及管理现状,为政府相关部门制定精神卫生政策及防控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数据来源于甘肃省严重精神障碍信息系统,将数据导出采用Excel进行整理统计分析。结果:截至2020年9月,甘肃省严重精神障碍信息系统中在册65岁以上患者15265人,规范管理率为92.09%。65岁及以上患者女性(58.76%)患病人数高于男性(41.24%);多为汉族(91.32%)且文化程度低(60.58%);家庭贫困(69.67%)、农民(79.97%)、已婚(69.98%)人数居多,病人一般无家族史。结论:应加强老年人精神障碍的科普宣传,关注老年人精神障碍的患病率水平及其人群分布特征,并将老年人精神障碍的防治与社区卫生服务及康复相结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65岁以上 严重精神障碍患者 现状
下载PDF
北京市某区266例社区严重精神障碍患者及疑似患者应急医疗处置情况分析 被引量:4
3
作者 韩金祥 晏丽娟 +2 位作者 孙旭海 张雨师 贾建磊 《四川精神卫生》 2020年第2期160-163,共4页
目的了解北京市某区社区严重精神障碍患者及疑似患者应急医疗处置情况,并分析其相关因素。方法收集北京市某区2017年-2018年266例有危险行为的精神障碍患者应急医疗处置的基本信息,包括疾病病种、处置缘由、处置措施、应急医疗处置信息... 目的了解北京市某区社区严重精神障碍患者及疑似患者应急医疗处置情况,并分析其相关因素。方法收集北京市某区2017年-2018年266例有危险行为的精神障碍患者应急医疗处置的基本信息,包括疾病病种、处置缘由、处置措施、应急医疗处置信息来源等,并对应急医疗处置案例的相关因素进行分析。结果应急医疗处置发生时,在档患者208例(78.2%),非在档疑似患者58例(21.8%)。应急医疗处置后,有26例(44.8%)非在档疑似患者明确诊断,纳入社区管理;存在危害公共安全或他人安全风险的131例(49.2%);采取紧急住院治疗141例(53.0%);危险性评级1级122例(45.9%);不同性别的患者危险性评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837,P<0.05),3~5级危险性评级中男性占比更多;病情复发、精神状况恶化117例(44.0%);由患者家属提出应急医疗处置需求的最多,为138例(51.9%)。结论男性、青壮年、精神分裂症患者及疑似患者是应急医疗处置的主要相关因素。处置缘由以存在危害公共安全或他人安全的风险为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区 严重精神障碍患者 应急医疗处置 危险行为
下载PDF
专科医师综合干预对重性精神障碍患者康复效果影响的对照研究 被引量:3
4
作者 褚庆文 蔡军 +3 位作者 陆怡 孙秋芳 张展星 宋凤 《国际精神病学杂志》 2018年第6期1077-1080,共4页
目的探讨精神专科医师综合干预对重性精神障碍患者康复效果的影响。方法将符合入组标准的97例重性精神障碍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干预组为47例,对照组为50例,对干预组患者应用精神专科医师干预模式进行干预,对照组患者接受社区常... 目的探讨精神专科医师综合干预对重性精神障碍患者康复效果的影响。方法将符合入组标准的97例重性精神障碍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干预组为47例,对照组为50例,对干预组患者应用精神专科医师干预模式进行干预,对照组患者接受社区常规电话随访服务,以便及时发现患者病情不稳定等情况。采用阳性和阴性症状评定量表、自知力与治疗态度问卷、个人和社会功能量表、焦虑自评量表、抑郁自评量表以及康复状态量表在入组前以及入组后每三个月评估一次。结果以基线和干预六个月后为观察点,基线水平两组各项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干预组的个人和社会功能评分为(68.9±15.6)分,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1.8±14.3)分,差异显著(t=2.20,P<0.01);症状量表总分干预组评分为(47.0±18.0)分,明显低于对照组的(56.6±22.0)分,差异显著(t=-2.319,P<0.05)。结论精神专科医师综合干预模式能提升患者社会功能,改善患者的精神症状,对患者的康复有利,延长观测时间可能会发现精神专科医师综合干预模式更多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神专科医师 综合干预模式 重性精神障碍
原文传递
社区严重精神障碍患者综合防治的实践 被引量:1
5
作者 聂莲莲 吴龙辉 +2 位作者 江雁 李俊 苗长军 《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 2022年第4期437-440,共4页
文章通过对社区严重精神障碍患者防治工作展开讨论,从工作网络和机制建设、规范人员培训、落实筛查排摸、开展救治救助、体检和康复管理、严格考核和奖惩管理、广泛的健康宣教等方面阐述了社区严重精神障碍患者综合防治措施,并探索在社... 文章通过对社区严重精神障碍患者防治工作展开讨论,从工作网络和机制建设、规范人员培训、落实筛查排摸、开展救治救助、体检和康复管理、严格考核和奖惩管理、广泛的健康宣教等方面阐述了社区严重精神障碍患者综合防治措施,并探索在社区严重精神障碍患者防治工作中应用信息化管理手段的效果,探讨社区精神卫生服务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严重精神障碍患者 社区综合防治 信息化
下载PDF
多学科生活方式聚焦模式对社区严重精神障碍患者社会功能影响的随机对照
6
作者 陈芳 徐止浩 +2 位作者 杨远军 牟青 许祥伟 《医药论坛杂志》 2023年第6期76-80,共5页
目的 探讨应用多学科生活方式聚焦模式干预对社区严重精神障碍患者社会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1年6月至2021年12月在宜昌市某社区居家精神障碍患者106例,采用随机分组分为试验组53例和对照组53例,试验组采取多学科生活方式聚焦模式即... 目的 探讨应用多学科生活方式聚焦模式干预对社区严重精神障碍患者社会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1年6月至2021年12月在宜昌市某社区居家精神障碍患者106例,采用随机分组分为试验组53例和对照组53例,试验组采取多学科生活方式聚焦模式即十个核心要素进行社会康复,对照组采用常规社区康复模式即随访、健康指导等进行社会康复,两组干预前后均进行神障碍患者社会功能缺陷筛查量表(SDSS)、匹茨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 I)、精神病人生存质量问卷(QOL-P)评估。结果 干预6个月后试验组的社会功能缺损评定量表(SSDS)、匹茨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 I)、精神病人生存质量问卷(QOL-P)得分显著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多学科生活方式聚焦模式有利于社区严重精神障碍患者的康复,对提高患者的社会功能有积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学科聚焦 社区 严重精神障碍 社会功能
原文传递
个案管理对肇庆市社区高风险严重精神障碍患者疾病控制及社会功能的效果研究 被引量:4
7
作者 侯洁生 梁月好 龙丽云 《中外医学研究》 2021年第8期170-173,共4页
目的:探究个案管理对肇庆市社区高风险严重精神障碍患者疾病控制及社会功能的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19年6月肇庆市社区的60例高风险严重精神障碍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社区管理组)和观察组(个案管理组),每组30例。比较两组干预前... 目的:探究个案管理对肇庆市社区高风险严重精神障碍患者疾病控制及社会功能的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19年6月肇庆市社区的60例高风险严重精神障碍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社区管理组)和观察组(个案管理组),每组30例。比较两组干预前后用药态度量表(DAI)、简明精神量表(BPRS)、社会功能缺陷筛选量表(SDSS)评分及干预效果。结果:干预前两组DAI评分及服药态度较好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DAI评分及服药态度良好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前两组BPRS评分、SDS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BPRS评分、SDSS评分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病情好转率高于对照组,复发住院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个案管理有助于高风险严重精神障碍患者疾病控制及社会功能的改善,在社区高风险严重精神障碍患者中的应用价值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个案管理 肇庆市 社区 高风险严重精神障碍 疾病控制 社会功能
下载PDF
疾控中心对于严重精神障碍患者治疗项目管理的经验探讨
8
作者 路艳 《中国卫生产业》 2024年第7期57-59,69,共4页
本文首先概述了严重精神障碍患者治疗项目管理的内容与原则,明确疾控中心在严重精神障碍患者治疗项目管理的作用,并总结地区疾控中心对于严重精神障碍患者治疗项目管理的经验,包括精神卫生防治综合能力建设、信息管理与项目质控、患者... 本文首先概述了严重精神障碍患者治疗项目管理的内容与原则,明确疾控中心在严重精神障碍患者治疗项目管理的作用,并总结地区疾控中心对于严重精神障碍患者治疗项目管理的经验,包括精神卫生防治综合能力建设、信息管理与项目质控、患者管理治疗、人员培训、健康教育和宣传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疾控中心 严重精神障碍管理 项目患者治疗项目 信息管理 患者管理治疗 人员培训
下载PDF
重性精神疾病患者子女心理健康状况 被引量:3
9
作者 欧阳国华 罗黎霞 +5 位作者 陈进良 刘军 李淑春 罗文轩 刘靖馨 刘铁桥 《四川精神卫生》 2013年第3期204-206,共3页
目的了解重性精神疾病患者子女的心理健康状况,为促进重点人群精神健康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取128例湖南省湘潭市五医院住院的重性精神疾病患者的子女为研究组,130例健康家庭子女为对照组,采取一般情况调查表和症状自评量表(SCL-90)进... 目的了解重性精神疾病患者子女的心理健康状况,为促进重点人群精神健康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取128例湖南省湘潭市五医院住院的重性精神疾病患者的子女为研究组,130例健康家庭子女为对照组,采取一般情况调查表和症状自评量表(SCL-90)进行问卷调查。结果与健康家庭子女相比,重性精神疾病患者子女除强迫症状、人际敏感、偏执、敌对和精神病性因子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外,其他各因子分均高于正常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0.01)。两组受教育程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4)。重性精神疾病患者子女的文盲构成比高达8.59%,相对较高,而大专文化以上构成比又相对较低,只有3.91%,两组初中文化程度构成比基本接近分别为39.06%、39.23%。结论重性精神疾病患者子女心理健康问题较突出,其受教育程度也较低,相关部门和社会应予以重点关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性精神疾病患者子女 心理健康 受教育程度 横断面调查
下载PDF
南宁市社区康复期严重精神障碍患者心理健康素养与生活质量的相关性研究
10
作者 雷黎 陆强 +3 位作者 刘敏东 陈志化 唐海峥 赵林明 《中国社区医师》 2021年第32期173-174,共2页
目的:研究南宁市社区康复期严重精神障碍患者心理健康与生活质量的相关性。方法:采用分层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在南宁市区内抽取条件相近两个城区的恢复期严重精神障碍患者159例,应用心理健康素养调查问卷等,对调查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 目的:研究南宁市社区康复期严重精神障碍患者心理健康与生活质量的相关性。方法:采用分层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在南宁市区内抽取条件相近两个城区的恢复期严重精神障碍患者159例,应用心理健康素养调查问卷等,对调查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59例患者中,心理健康素养较少知晓为51.6%。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诊断结果,无障碍102例(64.2%)。社会功能缺陷筛选量表(SDSS)诊断结果中,轻度障碍97例(61%)。健康状况调查问卷(SF-36)显示,在不同生活质量等级间年龄、文化、ADL、SDSS、知晓率等方面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患者年龄、文化程度、病情稳定的情况下,提高其心理健康素养水平,可有效对其生活质量起到改善作用,反之可促进其心理素养的提高,从而达到一个良性循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理健康素养 生活质量 社区严重精神障碍患者
下载PDF
上海市嘉定区老年严重精神障碍患者医养服务需求及影响因素分析
11
作者 熊伊然 赵姣文 +1 位作者 梁哲 陈婷婷 《医药前沿》 2022年第34期4-7,11,共5页
目的:了解嘉定区老年严重精神障碍患者医养服务需求,分析相关影响因素,为制定可行、有效的老年严重精神障碍患者医养服务政策提供基础依据。方法:于2021年采用自制调查问卷对分层整群抽样后选取的患者进行问卷调查,共发放调查问卷267份... 目的:了解嘉定区老年严重精神障碍患者医养服务需求,分析相关影响因素,为制定可行、有效的老年严重精神障碍患者医养服务政策提供基础依据。方法:于2021年采用自制调查问卷对分层整群抽样后选取的患者进行问卷调查,共发放调查问卷267份,有效回收252份,问卷有效回收率(94.38%)。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和多重线性回归分析对影响老年严重精神障碍患者医养服务需求的相关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受调查者服务需求总评分为(15.611±9.105)分,总体需求程度较高。对服务项目有需求的前10项是全科医生定期访视222例(88.10%)、精神疾病评估182例(72.22%)、代为配药服务176例(69.84%)、躯体疾病的诊治与护理174例(69.05%)、精神科医生定期访视169例(67.06%)、生活照料服务164例(65.08%)、药物管理152例(60.32%)、提供膳食151例(59.92%)、精神科药物治疗149例(59.13%)、住院送医服务146例(57.94%)。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不同文化程度、婚姻状况、就业情况、子女关系、目前养老方式可能与老年严重精神障碍患者医养服务需求存在相关性(P<0.05);多重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文化程度、就业情况、养老服务方式是老年严重精神障碍患者医养服务需求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对老年严重精神障碍患者,需要融入医疗护理保健等相关服务以丰富完善养老保障体系。患者的养老方式、文化程度、就业情况等值得在未来提供服务的过程中予以关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养结合 需求调查 老年严重精神障碍患者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