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13篇文章
< 1 2 1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商品代肉鸡J亚群禽白血病的病理及病毒分离鉴定 被引量:32
1
作者 张志 崔治中 +2 位作者 赵宏坤 王海蓉 许益明 《中国兽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2年第6期6-8,共3页
通过对山东某肉鸡养殖场发病的商品肉鸡组织病理学检查和将病料接种鸡胚成纤维细胞 (CEF) ,我们在国内首次从商品代肉鸡中分离到了 J亚群禽白血病病毒 (AL V- J)。从组织切片中可以看到肝脏、脾脏等器官的髓细胞瘤细胞 ,呈散在或成簇 ,... 通过对山东某肉鸡养殖场发病的商品肉鸡组织病理学检查和将病料接种鸡胚成纤维细胞 (CEF) ,我们在国内首次从商品代肉鸡中分离到了 J亚群禽白血病病毒 (AL V- J)。从组织切片中可以看到肝脏、脾脏等器官的髓细胞瘤细胞 ,呈散在或成簇 ,髓细胞瘤细胞的细胞质内显现嗜酸性颗粒。用抗 AL V- J囊膜糖蛋白的单克隆抗体进行的 IFA中 ,病料接种 CEF后进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商品代肉鸡 J亚群禽白血病 病理组织学 病毒 分离 鉴定 症状
下载PDF
16层MSCT不同重建方法在骨与关节疾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研究 被引量:26
2
作者 李德龙 刘斯平 王振波 《中国中西医结合影像学杂志》 2007年第2期106-109,共4页
目的:评价16层MSCT多平面重建(MPR)、三维表面遮盖法重建(SSD)和容积再现(VR)等不同重建方法在骨关节疾病诊断中的显示效果,探讨16层MSCT重建技术对骨与关节疾病的诊断与鉴别诊断价值。方法:163例骨与关节疾病患者经16层MSCT容积扫描后... 目的:评价16层MSCT多平面重建(MPR)、三维表面遮盖法重建(SSD)和容积再现(VR)等不同重建方法在骨关节疾病诊断中的显示效果,探讨16层MSCT重建技术对骨与关节疾病的诊断与鉴别诊断价值。方法:163例骨与关节疾病患者经16层MSCT容积扫描后,在二维图像和容积数据基础上,行MPR、SSD和VR重建,结合不同病例进行不同重建方法对比研究。结果:SSD能逼真显示6例良性骨肿瘤、16例四肢长骨骨折及15例椎骨爆裂性骨折外部特征,胸、腰椎各有1例爆裂性骨折及1例良性骨肿瘤显示不佳;MPR对全部125例骨折、35例非外伤性骨病显示清晰,其中3例行MPR曲面重建,3例早期关节炎性病变显示不佳;VR对117例骨折和32例非外伤性骨病,不但能显示其外部和内部病变细节,而且能显示周围软组织受累状况,8例裂隙骨折及6例非外伤性骨病显示效果不理想。结论:VR是骨与关节疾病诊断中最全面的重建方法,MPR与SSD可优势互补,16层MSCT不同重建方法灵活综合运用,结合横断面图像,可以明显提高骨与关节疾病的诊断与鉴别诊断准确率,为临床制定治疗方案和判断预后提供更多重要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关节 病变 MSCT 重建 研究
下载PDF
乳腺增生病病理分类与中医证型相关性研究——附360例临床资料分析 被引量:15
3
作者 唐新 《上海中医药杂志》 北大核心 1999年第4期34-35,共2页
乳腺增生性疾患是最常见的乳腺疾病,各证型的预后转归各不相同,它与中医对本病的辨证分型也存在着相关性。因此,探索本病病理分类与中医辨证分型的相关性,可以提高辨证论治可靠性、可重复性和治愈率。我们自1996年至1997年... 乳腺增生性疾患是最常见的乳腺疾病,各证型的预后转归各不相同,它与中医对本病的辨证分型也存在着相关性。因此,探索本病病理分类与中医辨证分型的相关性,可以提高辨证论治可靠性、可重复性和治愈率。我们自1996年至1997年共观察360例,现将本组病例病理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增生病 病理类型 辨证分型 相关性
下载PDF
两种脱矿体系制备人工龋损的病理学比较 被引量:18
4
作者 楚金普 郝玉庆 +1 位作者 李继遥 周学东 《中国比较医学杂志》 CAS 2008年第1期23-26,共4页
目的评价两种不同脱矿体系在人牙釉质与牛牙釉质形成人工龋样损害的情况,确定模拟早期龋实验研究的脱矿系统。方法两种脱矿体系:部分饱和酸缓冲溶液和酸性凝胶溶液,分别在人牙釉质与牛牙釉质制备人工早期釉质龋损,采用偏振光显微镜和扫... 目的评价两种不同脱矿体系在人牙釉质与牛牙釉质形成人工龋样损害的情况,确定模拟早期龋实验研究的脱矿系统。方法两种脱矿体系:部分饱和酸缓冲溶液和酸性凝胶溶液,分别在人牙釉质与牛牙釉质制备人工早期釉质龋损,采用偏振光显微镜和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实验人工龋的组织病理学变化。结果部分饱和的酸缓冲体系制备的人工龋损都具有完整的表层和表层下脱矿,牛牙釉质除了脱矿深度大于人牙釉质外,其它病理学特点都类似于人牙釉质,与早期自然龋损相似。而凝胶液脱矿体系形成的人工龋损不管是人牙还是牛牙都没有明显的表层结构,实验牙表面多出现被腐蚀或溶解。结论部分饱和的酸缓冲液脱矿系统形成的人工龋损病理学变化更接近于自然龋;与人牙具有相似化学组成的牛牙很适合代替人牙来检测脱矿和再矿化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脱矿溶液 人工龋 病理学研究
下载PDF
磨玻璃密度肺结节的CT影像学特征及其与病理特征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21
5
作者 张茜茜 杨会珍 +1 位作者 李晓亮 陈卓昌 《中国CT和MRI杂志》 2018年第6期12-15,共4页
目的分析磨玻璃密度肺结节的CT影像学特征及其与病理特征的相关性。方法将2015年1月-2017年12月间于我院行CT检查有磨玻璃密度肺结节的86例患者纳入研究范围,回顾性分析其CT影像学资料,包括病灶位置、大小、形态、边界、边缘、内部结构... 目的分析磨玻璃密度肺结节的CT影像学特征及其与病理特征的相关性。方法将2015年1月-2017年12月间于我院行CT检查有磨玻璃密度肺结节的86例患者纳入研究范围,回顾性分析其CT影像学资料,包括病灶位置、大小、形态、边界、边缘、内部结构特点、周围结构特点等。结果 86例患者均为单发病灶,纯磨玻璃肺结节35例,混杂磨玻璃肺结节51例,肺癌或癌前病变占比65.12%(56/86),良性病变占比34.88%(30/86);良性病变中边界模糊病例显著高于肺癌或癌前病变,边界清晰毛糙状病例、病灶边缘分叶、毛刺病例显著低于肺癌或癌前病变,胸膜凹陷征、血管集束征病例显著低于肺癌或癌前病变,小叶间隔增厚病例显著高于肺癌或癌前病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良恶性病变在病灶位置、大小、形态、边界光滑、支气管充气征、含气腔隙等CT征像表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良恶性磨玻璃结节病灶在病灶边界,边缘、周围结构上有一定差异性,或能为良恶性磨玻璃密度肺结节的诊断鉴别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磨玻璃密度肺结节 CT影像学特征 病理特征 相关性研究
下载PDF
病毒感染与强直性脊柱炎的相关病理研究 被引量:13
6
作者 王占欣 王鸽 +1 位作者 张彩霞 王丰刚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168-170,共3页
目的研究病毒感染与强直性脊柱炎的病理学相关性,为临床诊治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09年1月-2012年10月入院治疗的强直性脊柱炎患者228例以及同期入院体检的未患有强直性脊柱炎的正常人200名,收集两组患者肺部分泌物、中段尿液、粪便、血... 目的研究病毒感染与强直性脊柱炎的病理学相关性,为临床诊治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09年1月-2012年10月入院治疗的强直性脊柱炎患者228例以及同期入院体检的未患有强直性脊柱炎的正常人200名,收集两组患者肺部分泌物、中段尿液、粪便、血液进行细菌培养,观察两组患者体液中的病原菌分布;将228例强直性脊柱炎患者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114例,对照组应用常规治疗方法,试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应用抗病毒药物,观察两组患者的疗效。结果强直性脊柱炎组肺炎克雷伯菌的感染率为63.60%,EB病毒感染率为45.61%;正常组感染肺炎克雷伯菌的感染率为19.00%,EB病毒感染率为6.0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强直性脊柱炎组IgM阳性率为77.19%,正常组仅为22.50%;强直性脊柱炎组IgG阳性率为80.70%,正常组仅为67.5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前相比,除了胸廓扩展方面没有较好的疗效,在枕壁试验与Schober试验,两组患者均有了较好的疗效,并且试验组比对照组疗效更为显著。结论病毒感染会导致脊柱的病理学改变,诱发强直性脊柱炎,临床上应对感染病毒的前列腺、肺炎、乙型肝炎患者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病毒感染 强直性脊柱炎 病理研究
原文传递
胃癌术前介入化疗的病理分析 被引量:10
7
作者 黄文 赵瑜 罗玲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8期1659-1661,共3页
目的 评估胃癌术前介入的疗效。方法 对 14例胃癌患者术前行经股动脉穿刺置管到达腹腔干或肝总动脉 ,注入化疗药氟尿嘧啶脱氧核苷 (FUDR) 0 .8g m2 、表阿霉素 40mg m2 、奥沙利铂 80mg m2 ,化疗后 5~ 7d行根治性切除术 ,将每例病人... 目的 评估胃癌术前介入的疗效。方法 对 14例胃癌患者术前行经股动脉穿刺置管到达腹腔干或肝总动脉 ,注入化疗药氟尿嘧啶脱氧核苷 (FUDR) 0 .8g m2 、表阿霉素 40mg m2 、奥沙利铂 80mg m2 ,化疗后 5~ 7d行根治性切除术 ,将每例病人术前取的组织标本与术后取的组织标本进行病理学对照观察。结果 术后组的肿瘤细胞坏死程度明显高于术前组 (P <0 .0 0 1) ,术后组肿瘤细胞坏死多位于血管周围 ,而术前组肿瘤细胞的坏死与血管没明显关系明显 (P <0 0 5 )。术后组的细胞凋亡指数明显高于术前组 (P <0 .0 0 1)。结论 术前介入化疗对胃癌明显的治疗作用 ,主要是通过引起肿瘤细胞坏死和诱导肿瘤细胞凋亡引起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癌 介入治疗 病理观察 细胞凋亡
下载PDF
血清肿瘤标志物水平与卵巢癌患者病理特征及预后的关系分析 被引量:12
8
作者 邢华蕊 冯亚妮 +1 位作者 黎小芳 林曼丽 《河北医学》 CAS 2020年第8期1404-1408,共5页
目的:研究卵巢癌患者血清人附睾蛋白4(HE4)、癌抗原125(CA125)及甲壳质酶蛋白40(YKL-40)水平及其病理特征及预后的关系。方法:将琼海市中医院2016年1月至2019年8月收治的92例行手术治疗的卵巢肿物患者纳为研究对象,根据手术病理检查结果... 目的:研究卵巢癌患者血清人附睾蛋白4(HE4)、癌抗原125(CA125)及甲壳质酶蛋白40(YKL-40)水平及其病理特征及预后的关系。方法:将琼海市中医院2016年1月至2019年8月收治的92例行手术治疗的卵巢肿物患者纳为研究对象,根据手术病理检查结果,将其分为良性组(n=52)与恶性组(n=40),比较两组血清HE4、CA125与YKL-40水平;分析血清HE4、CA125与YKL-40水平与卵巢癌患者不同病理特征间的关系;并绘制受试者生存曲线,分析术后血清HE4、CA125与YKL-40水平与患者预后的关系。结果:恶性组患者血清HE4、CA125与YKL-40浓度均显著高于良性组患者(P<0.05);卵巢癌患者血清HE4水平与其病理组织类型、淋巴转移间相关(P<0.05),血清CA125与其手术分期、组织类型、淋巴转移及年龄之间相关(P<0.05),血清YKL-40与其手术分期、淋巴转移间相关(P<0.05);卵巢癌症患者术后血清HE4、CA125与YKL-40水平均较术前显著降低(P<0.001);根据中位数法,将卵巢癌患者分为术后血清HE4高水平组(n=17)与低水平组(n=23),CA125高水平组(n=15)与低水平组(n=25),YKL-49高水平组(n=22)与低水平组(n=18),绘制受试者生存曲线发现,术后血清高水平HE4者与低水平者生存曲线无显著性差异(χ^2=2.42,P>0.05),术后血清高水平CA125者与低水平者生存曲线差异显著(χ^2=4.12,P<0.05),术后血清高水平YKL-40者与低水平者生存曲线无显著性差异(χ^2=1.94,P>0.05)。结论:卵巢癌患者血清HE4、YKL-40、CA125水平均能在一定程度上提示患者病情与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卵巢癌 血清HE4 CA125 YKL-40 病理特征 相关性研究
下载PDF
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患者超声评分与临床病理分期的相关性 被引量:10
9
作者 郝娟 陶艳艳 +3 位作者 周扬 邢枫 朱春雾 刘成海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CAS 2018年第17期81-84,共4页
目的评估超声检查判断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PBC)患者病情变化的实用性。方法相关性分析PBC患者的临床分期、病理分期和超声评分之间的相关性。结果 215例PBC患者超声评分与临床分期有相关性(r=0.326,P=0.00)。64例肝活检PBC患者不同病理... 目的评估超声检查判断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PBC)患者病情变化的实用性。方法相关性分析PBC患者的临床分期、病理分期和超声评分之间的相关性。结果 215例PBC患者超声评分与临床分期有相关性(r=0.326,P=0.00)。64例肝活检PBC患者不同病理分期的超声评分比较有差异(H=25.406,P=0.000),且变化趋势与病理分期一致,病理分期、超声评分与临床分期无相关性(P>0.05)。结论对于不适合或不愿进行肝活检的PBC患者,超声检查是一项无创、快捷、操作性强的判断病情变化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硬化 超声检测 病理分期 临床研究
下载PDF
1株鸭坦布苏病毒人工感染雏鸭的病理学研究 被引量:10
10
作者 王友令 袁小远 +6 位作者 杨金兴 于可响 徐怀英 张玉霞 艾武 秦卓明 李玉峰 《畜牧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66-70,共5页
7日龄雏鸭经肌肉接种坦布苏病毒BZ株1周后,发病率100%,死亡率为80%。接种鸭全身多数器官出现充血、出血、坏死等症状,病理学变化主要表现在肝实质严重变性、坏死;脾淋巴细胞局部减少;肾小管上皮细胞肿胀;肺淤血,内有大量细胞渗出;胰腺... 7日龄雏鸭经肌肉接种坦布苏病毒BZ株1周后,发病率100%,死亡率为80%。接种鸭全身多数器官出现充血、出血、坏死等症状,病理学变化主要表现在肝实质严重变性、坏死;脾淋巴细胞局部减少;肾小管上皮细胞肿胀;肺淤血,内有大量细胞渗出;胰腺中可见凝固性坏死灶;大脑软脑膜充血、水肿,小脑脑膜上炎性细胞浸润。鸭接种该病毒后,攻毒组的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谷氨酰胺转移酶、乳酸脱氢酶水平和血清尿酸的浓度较对照组明显升高。结果表明:坦布苏病毒BZ株可造成全身多器官的病理性损伤以及主要血液生化指标的显著变化,这可能是该病毒致病性的重要机制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坦布苏病毒 病理学研究 血清酶
下载PDF
乳腺增生病理类型与中医证型关系系统综述 被引量:10
11
作者 付琳 陶弘武 刘辉 《实用中医内科杂志》 2015年第3期1-2,共2页
[主要目的]分析乳腺增生病理类型与中医证型关系。[资料来源]选取辽宁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二医院乳腺科2012年5月至2013年1月住院乳腺增生患者病历。[选择文献量及依据]1研究类型:临床观察。2研究对象:符合乳腺增生诊断标准;中医四诊资料齐... [主要目的]分析乳腺增生病理类型与中医证型关系。[资料来源]选取辽宁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二医院乳腺科2012年5月至2013年1月住院乳腺增生患者病历。[选择文献量及依据]1研究类型:临床观察。2研究对象:符合乳腺增生诊断标准;中医四诊资料齐全;同一患者反复入院症状发生变化时重复纳入,无明显变化时仅纳入第一次入院情况。使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3辨证分型:肝郁气滞、痰瘀互结、冲任失调。4评价指标:辨证分型、彩色多普勒声像病理类型图。排除妊娠期、哺乳期及乳腺纤维瘤、乳腺癌、叶状囊肉瘤、乳腺炎等乳腺疾病,糖尿病、高血压、冠心病及严重肝肾功能损害。[数据提炼规则及应用方法]彩色多普勒超声测量乳腺厚度,增生并发症区域大小、形态、位置、内部回声,血流及频谱。使用Microsoft Excel2013建立数据库,分析中医证型与彩色多普勒声像病理类型相关性。[数据综合得出结果与结论]肝郁气滞以单纯小叶增生型和囊性小叶增生型为主,痰瘀互结以腺性小叶增生型为主,冲任失调以单纯小叶增生型为主。[未来展望]乳腺超声弹性成像技术、乳腺超声造影技术以及介入超声技术推广应用,乳腺疾病诊断必将获得更大空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增生 彩色多普勒 病理类型 肝郁气滞 单纯小叶增生 囊性小叶增生 痰瘀互结 腺性小叶增生 冲任失调 相关性 回顾性研究 循证医学 系统综述
下载PDF
HE4和CA125检测与病理学分类在卵巢癌诊断中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10
12
作者 杨庆忠 付宏伟 胡玉玲 《实验与检验医学》 CAS 2013年第6期538-540,共3页
目的探讨人血清附睾蛋白4(HE4)和糖蛋白抗原125(CA125)在卵巢恶性肿瘤诊断中与病理学分类的符合率,同时探讨以上两种标记物对卵巢癌的灵敏度和特异性。方法将研究对象通过病理切片分为卵巢癌确认组(50例),卵巢良性病变组(50例),健康妇女... 目的探讨人血清附睾蛋白4(HE4)和糖蛋白抗原125(CA125)在卵巢恶性肿瘤诊断中与病理学分类的符合率,同时探讨以上两种标记物对卵巢癌的灵敏度和特异性。方法将研究对象通过病理切片分为卵巢癌确认组(50例),卵巢良性病变组(50例),健康妇女(50例),同时用化学免疫发光的方法检测上述对象的HE4及CA125血清浓度。结果在卵巢恶性病变过程中,通过病理确诊是否患卵巢癌,CA125对卵巢癌病人的灵敏度和特异性分别为57%和68%,HE4对患卵巢癌各期的灵敏度和特异性为94%和96%。结论HE4在卵巢癌患者中高表达,与病理结果符合率较高;CA125在卵巢癌灵敏度特异性低,与病理诊断符合率低,且CA125对早期卵巢癌患者存在着一定的误诊漏诊,HE4是比CA125更能反映患卵巢癌的一个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E4 CA125 卵巢癌 病理学分类 相关性研究
下载PDF
224例良性乳腺肿块多普勒超声诊断与病理结果对照研究 被引量:9
13
作者 李安洋 孟刚 《安徽医药》 CAS 2013年第7期1144-1146,共3页
目的对彩色多普勒超声表现与病理结果作对照,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影像在诊断乳腺良性病变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224例良性乳腺肿瘤患者进行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观察肿瘤超声图像特征及周边血流信号,综合分析诊断后与病理结果进行对照... 目的对彩色多普勒超声表现与病理结果作对照,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影像在诊断乳腺良性病变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224例良性乳腺肿瘤患者进行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观察肿瘤超声图像特征及周边血流信号,综合分析诊断后与病理结果进行对照。结果 224例良性乳腺肿瘤患者中,超声检查共发现肿瘤277个,其中271个诊断为良性肿瘤,6个诊断为恶性肿瘤,而6个恶性肿瘤病理结果均证实为良性肿瘤,超声诊断良性乳腺肿瘤的诊断正确率为97.83%(271/277),误诊率为2.17%。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对诊断乳腺良性肿瘤具有较高的诊断正确率,其操作简单,是临床早期诊断良性乳腺肿瘤的首选检查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良性乳腺肿瘤 超声 病理结果 对照研究
下载PDF
中药健骨胶囊对原发性骨质疏松大鼠的防治作用 被引量:9
14
作者 魏红权 应栩华 +5 位作者 戴蕾 陈明显 黄卫华 朱惠芳 黄惠英 厉兰娜 《中华中医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1519-1521,共3页
目的:研究中药健骨胶囊对大鼠原发性骨质疏松的影响及防治作用。方法:通过去势术建立骨质疏松大鼠模型,将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阳性药组,高、中、低剂量组,6组,每组10只。应用GE双能窄角扇形骨密度仪分别测大鼠脊柱及全身的骨密度... 目的:研究中药健骨胶囊对大鼠原发性骨质疏松的影响及防治作用。方法:通过去势术建立骨质疏松大鼠模型,将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阳性药组,高、中、低剂量组,6组,每组10只。应用GE双能窄角扇形骨密度仪分别测大鼠脊柱及全身的骨密度;用Leica生物显微镜、Leica-DMLB图象分析软件分析大鼠双侧股骨组织病理形态,观察健骨胶囊对雌激素缺乏引起的骨质疏松模型大鼠的骨质的影响及药效作用。结果:去势大鼠雌激素缺乏引起骨质疏松明显,给药后骨量增加明显,骨结构明显改善。结论:中药健骨胶囊可促进去势大鼠骨组织生长,促进骨形成,治疗原发性骨质疏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药健骨胶囊 原发性骨质疏松症 病理研究
原文传递
意外胆囊癌诊断与治疗的多中心回顾性研究(附223例报告) 被引量:9
15
作者 巩鹏 刘鹏 +8 位作者 张贤彬 耿智敏 翟文龙 邱应和 宋天强 何宇 李敬东 李升平 汤朝晖 《中华消化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252-256,共5页
目的:分析国内多中心意外胆囊癌病理结果及治疗现状,探讨意外胆囊癌的诊断与治疗要点。方法:采用回顾性横断面研究方法。收集2010年1月至2016年12月国内8家医疗中心收治的223例[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86例、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 目的:分析国内多中心意外胆囊癌病理结果及治疗现状,探讨意外胆囊癌的诊断与治疗要点。方法:采用回顾性横断面研究方法。收集2010年1月至2016年12月国内8家医疗中心收治的223例[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86例、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41例、第二军医大学附属东方肝胆外科医院30例、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27例、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13例、天津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11例、陆军军医大学(第三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9例、川北医学院附属医院6例]意外胆囊癌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经术中快速冷冻切片病理学检查确诊的和经术后病理学检查确诊的意外胆囊癌处理方法依据《胆囊癌诊断和治疗指南(2015版)》。术后行或不行辅助治疗综合肿瘤分期及患者意愿。观察指标:(1)意外胆囊癌诊断与治疗情况。(2)随访和生存情况。采用门诊和电话方式进行随访,了解患者术后生存情况。随访时间截至2017年6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s表示;偏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M(范围)表示。采用Kaplan-Meier法计算患者生存时间。结果:(1)意外胆囊癌诊断与治疗情况:223例意外胆囊癌患者中,80例为首次术中快速冷冻切片病理学检查诊断[其中20例报告了肿瘤T分期(14例术中肿瘤T分期与术后不符)、60例未报告肿瘤T分期],143例为首次术后病理学检查诊断(其中13例为首次术中快速冷冻切片病理学检查诊断胆囊良性疾病,130例首次术中未行快速冷冻切片病理学检查)。223例意外胆囊癌患者中,腺癌209例,腺瘤恶变10例,神经内分泌肿瘤3例,鳞癌1例;Tis期6例,T1a期16例,T1b期32例,T2期73例,T3期75例,T4期12例,未明确分期9例;行二次手术患者140例,其中胆囊癌根治术106例、胆囊癌扩大根治术34例;手术达标126例、不达标97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意外胆囊癌 胆道肿瘤 外科手术 病理学检查 预后 多中心 回顾性研究
原文传递
Environmental pollution,a hidden culprit for health issues 被引量:9
16
作者 Hanqing Xu Yang Jia +4 位作者 Zhendong Sun Jiahui Su Qian S.Liu Qunfang Zhou Guibin Jiang 《Eco-Environment & Health》 2022年第1期31-45,共15页
The environmental and health impacts from the massive discharge of chemicals and subsequent pollution have been gaining increasing public concern.The unintended exposure to different pollutants,such as heavy metals,ai... The environmental and health impacts from the massive discharge of chemicals and subsequent pollution have been gaining increasing public concern.The unintended exposure to different pollutants,such as heavy metals,air pollutants and organic chemicals,may cause diverse deleterious effects on human bodies,resulting in the incidence and progression of different diseases.The article reviewed the outbreak of environmental pollution-related public health emergencies,the epidemiological evidence on certain pollution-correlated health effects,and the pathological studies on specific pollutant exposure.By recalling the notable historical life-threatening disasters incurred by local chemical pollution,the damning evidence was presented to criminate certain pollutants as the main culprit for the given health issues.The epidemiological data on the prevalence of some common diseases revealed a variety of environmental pollutants to blame,such as endocrine-disrupting chemicals(EDCs),fine particulate matters(PMs)and heavy metals.The retrospection of toxicological studies provided illustrative clues for evaluating ambient pollutant-induced health risks.Overall,environmental pollution,as the hidden culprit,should answer for the increasing public health burden,and more efforts are highly encouraged to strive to explore the cause-and-effect relationships through extensive epidemiological and pathological studi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nvironmental pollution Public health emergency Epidemiological evidence pathological study Cause-and-effect relationship
原文传递
心肌梗死早期病理改变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5
17
作者 赵江民 倪炯 李铭 《同济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2005年第6期12-15,共4页
目的研究梗死早期心肌细胞死亡的病理改变。方法制备兔心肌梗死模型,采用病理和分子生物学等方法,观察梗死心肌形态及功能的变化、凋亡心肌出现的部位。结果缺血30min,心肌细胞染色均匀,核多正常,少量核固缩;TUNEL染色见散在阳性细胞;除... 目的研究梗死早期心肌细胞死亡的病理改变。方法制备兔心肌梗死模型,采用病理和分子生物学等方法,观察梗死心肌形态及功能的变化、凋亡心肌出现的部位。结果缺血30min,心肌细胞染色均匀,核多正常,少量核固缩;TUNEL染色见散在阳性细胞;除LDH轻度升高外,NADH等均正常;有bcl-2等蛋白表达;电镜见线粒体数量增加并轻度肿胀;少量DNA降解成较大片段。缺血1h后,心肌染色淡,核由固缩逐渐演变为肿胀、破裂、溶解;TUNEL阳性细胞先增加后减少,并出现背景染色;NADH等开始降低,而LDH继续升高至8h才开始降低;bcl2等蛋白表达无增强;线粒体肿胀,有电子致密颗粒沉积,最后破裂;DNA降解成涂片状大小不等的片段,其中可见较淡的“梯形”带。缺血30min~4周边缘区可见散在核固缩,细胞深染及细胞膜皱缩的心肌细胞,TUNEL染色阳性,bcl2等表达阳性。结论心肌梗死以细胞凝固性坏死为主,早期具有部分细胞凋亡的特性;仅在梗死区边缘可见散在凋亡心肌细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梗死 病理改变 实验研究
下载PDF
基于“虚气留滞”理论探讨脑缺血再灌注损伤 被引量:7
18
作者 李为成 黎培爱 武志全 《环球中医药》 CAS 2020年第10期1702-1706,共5页
基于“虚气留滞”理论,探讨脑缺血再灌注的病理机制和临床治法,通过把握其中病机变化规律,为临床辨证施治提供理论研究。“虚气留滞”理论从中医整体观出发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进行病因病机剖析,“虚气”“留滞”互为因果,成为复合之邪,... 基于“虚气留滞”理论,探讨脑缺血再灌注的病理机制和临床治法,通过把握其中病机变化规律,为临床辨证施治提供理论研究。“虚气留滞”理论从中医整体观出发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进行病因病机剖析,“虚气”“留滞”互为因果,成为复合之邪,共同影响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发生与发展,其中“虚气”是发病的内在根据,“留滞”是发病的重要条件。“虚气”影响津血运行,导致“留滞”的产生;“留滞”是以内毒积聚为先,痰瘀阻络为损。“留滞”日久伤及正气,加重“虚气”的程度,是为复合病邪,临床治疗应“补虚”与“通滞”双管齐下,滋补肝肾、补益气血以补其虚,活血解毒、涤痰祛浊以通其滞。基于“虚气留滞”理论,执简驭繁,使脑缺血再灌注的病理机制简单明了,更可为临床治疗提供准绳,提高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血再灌注损伤 虚气留滞 补虚通滞 病理机制 理论研究
下载PDF
五味子乙素对H_(22)荷瘤小鼠抑制作用的病理学研究 被引量:5
19
作者 金岳雷 范晓艳 +1 位作者 吕冬霞 张玉萍 《黑龙江医药科学》 2008年第5期7-8,共2页
目的:研究五味子乙素、顺铂和两者联合应用对H22荷瘤鼠的抑瘤作用。方法:建立小鼠H22实体瘤模型,对H22小鼠进行五味子乙素、顺铂和两者联合处理,瘤体经HE染色,镜下观察瘤体体积和病理学变化。结果:五味子乙素可在一定程度上使瘤细胞退... 目的:研究五味子乙素、顺铂和两者联合应用对H22荷瘤鼠的抑瘤作用。方法:建立小鼠H22实体瘤模型,对H22小鼠进行五味子乙素、顺铂和两者联合处理,瘤体经HE染色,镜下观察瘤体体积和病理学变化。结果:五味子乙素可在一定程度上使瘤细胞退变、凋亡,有较轻抑瘤形态学表现。五味子乙素合并顺铂有较强抑瘤作用。结论:五味子乙素具有一定的抑瘤作用,其抑瘤作用可能与细胞凋亡、活化免疫细胞有关。且五味子乙素与顺铂合用可使抑瘤作用增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五味子乙素 顺铂 抑瘤作用 病理学
下载PDF
基于人类聚居学理论的南疆传统村落演进及病理化研究 被引量:6
20
作者 孙应魁 翟斌庆 《建筑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S01期47-52,共6页
基于社会学领域的人类聚居学理论分析方法,依托生物学生命周期的产生、发展、成熟、衰亡、再兴的过程成长机制对现今南疆地区传统村落进行聚居病理化研究。研究发现,南疆地区传统村落聚居系统中的本体住居的空心老化、中心建筑的异常替... 基于社会学领域的人类聚居学理论分析方法,依托生物学生命周期的产生、发展、成熟、衰亡、再兴的过程成长机制对现今南疆地区传统村落进行聚居病理化研究。研究发现,南疆地区传统村落聚居系统中的本体住居的空心老化、中心建筑的异常替化、街巷循环系统的功能变化以及特殊区公共空间的措施错化是当前传统村落更新发展困境和演化再兴的主要影响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统村落 南疆 人类聚居学理论 演化特征 病理研究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1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