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植物病原真菌致病性的分子基础解析 被引量:5
1
作者 史建荣 何晨阳 +1 位作者 王金生 王裕中 《江苏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4期240-245,共6页
病原真菌是引起植物病害的一类重要的病原微生物。该文综述了近年来国内外开展病原真菌致病性分子机理研究的最新进展;评述了真菌致病基因研究的策略和方法;报道了用分子生物学方法解析真菌对植物的吸附、侵入、定殖和扩展过程的研究... 病原真菌是引起植物病害的一类重要的病原微生物。该文综述了近年来国内外开展病原真菌致病性分子机理研究的最新进展;评述了真菌致病基因研究的策略和方法;报道了用分子生物学方法解析真菌对植物的吸附、侵入、定殖和扩展过程的研究结果,并展望了该领域的研究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病原真菌 致病基因 植物
下载PDF
牡丹红斑病病原菌的研究 被引量:9
2
作者 季延平 吴玉柱 +3 位作者 刘殷 牛迎福 王海明 赵海军 《山东林业科技》 2001年第1期21-23,共3页
从 8批次 ,512个样品中分离得到的优势菌株 ,对其形态特征、及其着生方式进行显微检测 ,同时 ,进行生物学特性和致病性测定。鉴定出牡丹红斑病病原为枝孢霉 (CladosporiumPaeoniaePass .) 。
关键词 牡丹 病原菌 鉴定 红斑病
下载PDF
新疆花芸豆根腐病病原及防治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8
3
作者 王春华 孙超 刘淑燕 《干旱区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380-384,共5页
通过对花芸豆根腐病菌的分离、纯化培养和致病性的研究,初步确定新疆花芸豆根腐病的主要病原是终极腐霉菌(Prthium ultimum)、尖孢镰刀菌(Eoxysporum)、木贼镰刀菌(Eeqvseti)、立枯丝核菌(Rhizoctonia solani)等多种病原菌复合侵染所致... 通过对花芸豆根腐病菌的分离、纯化培养和致病性的研究,初步确定新疆花芸豆根腐病的主要病原是终极腐霉菌(Prthium ultimum)、尖孢镰刀菌(Eoxysporum)、木贼镰刀菌(Eeqvseti)、立枯丝核菌(Rhizoctonia solani)等多种病原菌复合侵染所致。花芸豆根腐病的发生不是单一病原侵染造成的,通常是两个或更多病原共同侵入产生的。4个病原菌中致病力最强的是终极腐霉菌,幼苗的存活率低于对照9.00个百分点,其次是立枯丝核菌。4种病原菌对温度、光照时间、酸碱度等的要求有差异,5℃低温下只有木贼镰刀菌和终极腐霉菌能缓慢生长;木贼镰刀菌和终极腐霉菌对光照时间较敏感,光照时间大于12 h,生长速度逐渐下降;尖孢镰刀菌、木贼镰刀菌和终极腐霉菌对pH值均比较敏感,在pH值小于4或大于8生长速度明显下降。药剂处理种子经过室内、田间试验,多菌灵、福美双和五氯硝基苯处理的种子保苗效果好,病情指数降低明显,对种子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芸豆 根腐病 病原菌 致病性因子 布尔津 新疆
原文传递
昆虫对病原真菌的防御机制研究进展 被引量:8
4
作者 侯成香 覃光星 +1 位作者 刘挺 郭锡杰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2年第23期11649-11652,共4页
从昆虫的体壁防御、先天免疫、体温升高和免疫缺陷4个方面,阐述昆虫对真菌的防御机制及其自身的防御缺陷、病原真菌对昆虫识别的逃避对策的研究进展。
关键词 昆虫 病原真菌 感染 防御机制 研究进展
下载PDF
玉米茎腐病原及栽培与发病关系 被引量:4
5
作者 罗畔池 张成和 +5 位作者 刘爱国 王月恋 张小青 孔令晓 霍志清 刘庆义 《华北农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1993年第S1期110-114,共5页
于1986~1991年对玉米茎腐病病原菌及栽培措施与发病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指出,河北省玉米茎腐病系多种病原菌侵染所致,其中串珠镰刀菌、禾谷镰刀菌和腐霉菌是优势病原菌.单独或复合侵染为害.玉米品种之间抗病性差异显著,在6~8叶期接种... 于1986~1991年对玉米茎腐病病原菌及栽培措施与发病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指出,河北省玉米茎腐病系多种病原菌侵染所致,其中串珠镰刀菌、禾谷镰刀菌和腐霉菌是优势病原菌.单独或复合侵染为害.玉米品种之间抗病性差异显著,在6~8叶期接种比常规的撒粉期接种效果好.播期、前茬对本病发生轻重亦有明显影响.防治此病采用抗病品种、栽培技术等为主的综合措施效果最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茎腐病 病原菌 品种抗病性 防除措施
下载PDF
甘蓝型油菜MAPK1在损伤和病原菌胁迫下的表达模式分析 被引量:5
6
作者 陆俊杏 陆奇丰 +6 位作者 张凯 柴友荣 李加纳 钱伟 吕俊 卢坤 梁颖 《中国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0期4388-4396,共9页
【目的】分析BnMAPK1组织特异性表达特征,探究其在损伤和病原菌胁迫下的特征及参加的信号途径。【方法】在电子克隆的基础上,克隆BnMAPK1的启动子序列。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检测BnMAPK1的诱导表达特征。【结果】从甘蓝型油菜... 【目的】分析BnMAPK1组织特异性表达特征,探究其在损伤和病原菌胁迫下的特征及参加的信号途径。【方法】在电子克隆的基础上,克隆BnMAPK1的启动子序列。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检测BnMAPK1的诱导表达特征。【结果】从甘蓝型油菜中克隆了MAPK1的启动子序列,发现它含有多个激素响应元件和逆境胁迫响应元件。还发现植物激素茉莉酸甲酯(MeJA)、水杨酸(SA)、脱落酸(ABA)和过氧化氢(H2O2),及损伤(wound)和核盘菌(sclerotinia sclerotiorum)均能在转录水平上激活BnMAPK1。甘蓝型油菜在损伤和接种核菌盘后,JA信号途径标志基因PDF1.2的表达量被诱导上升,而SA信号途径标志基因PR-1被抑制,推测甘蓝型油菜可能是通过茉莉酸(jasmonic acid,JA)信号途径响应损伤和病原菌入侵。【结论】甘蓝型油菜MAPK1受多种植物激素和胁迫的诱导,并且其启动子中含有多个激素响应元件和逆境胁迫响应元件,可能MAPK1在植物体抵抗外界多种胁迫中起重要作用,并且甘蓝型油菜可能是通过JA信号途径对损伤和病原菌入侵做出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蓝型油菜 BnMAPK1 损伤 病原菌 信号途径
下载PDF
蓝莓低温贮藏期致腐病原菌的分离鉴定及生物杀菌剂筛选
7
作者 罗冬兰 瞿光凡 +3 位作者 李江阔 张雨 叶盛洁 曹森 《北方园艺》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85-92,共8页
以‘粉蓝’蓝莓果实为试材,采用组织分离法、科赫法则、形态学鉴定及rRNA-ITS序列同源性分析方法,研究蓝莓果实主要致腐病原菌种类,并筛选适宜高效低毒的生物杀菌剂,以期为莓果实采后病害防控提供参考依据。结果表明:引起低温贮藏期蓝... 以‘粉蓝’蓝莓果实为试材,采用组织分离法、科赫法则、形态学鉴定及rRNA-ITS序列同源性分析方法,研究蓝莓果实主要致腐病原菌种类,并筛选适宜高效低毒的生物杀菌剂,以期为莓果实采后病害防控提供参考依据。结果表明:引起低温贮藏期蓝莓致腐的病原菌为灰葡萄孢菌(Botrytis cinerea)、链格孢菌(Alternaria alternata)、胶孢炭疽菌(Colletotrichum gloeosporioides)、棒状新拟盘多毛孢菌(Neopestalotiopsis clavispora)、小新壳梭孢菌(Neofusicoccum parvum),且首次发现胶孢炭疽菌(Colletotrichum gloeosporioides)是引起‘粉蓝’蓝莓果实致腐的优势致病菌。室内毒力试验发现,乙蒜素对胶孢炭疽菌表现出较强的抑菌活性,EC_(50)值为123.16 mg·mL^(-1),其次为苦参碱、中生菌素、春雷霉素、丁子香酚,EC_(50)值分别为231.23、519.55、546.29、865.26 mg·mL^(-1)。因此,后期可将乙蒜素作为蓝莓后期田间防治的有效药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蓝莓果实 病原菌 分离鉴定 生物杀菌剂
原文传递
仙客来萎凋病病原菌分离及防治试验 被引量:4
8
作者 康黎芳 王云山 +2 位作者 曹冬梅 牛太根 肖丽萍 《山西农业科学》 2002年第2期66-69,共4页
对严重为害仙客来的萎凋病进行病原菌分离纯化 ,并进行致病性测定。经鉴定 ,造成仙客来萎凋病的病原菌为尖孢镰刀菌翠菊专化型 ,主要发生于夏秋季节及进入温室后的仙客来生育后半期 ,通过带菌栽培基质 ,侵染根系及叶柄基部的自然孔口。... 对严重为害仙客来的萎凋病进行病原菌分离纯化 ,并进行致病性测定。经鉴定 ,造成仙客来萎凋病的病原菌为尖孢镰刀菌翠菊专化型 ,主要发生于夏秋季节及进入温室后的仙客来生育后半期 ,通过带菌栽培基质 ,侵染根系及叶柄基部的自然孔口。防治试验表明 ,在发病后大多数药剂治疗效果均不明显 ;用 4 7%加瑞农可湿性粉剂、代森锰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离 仙客来 萎凋病 病原菌 防治
下载PDF
刺槐溃疡病病原菌的研究 被引量:1
9
作者 洪瑞芬 季延平 《林业科学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6期616-619,共4页
刺槐溃疡病在山东沿海地区发生严重。研究结果表明主要病原菌为尖镰孢(FusariumoxysporumSchlecht.),其次为腐皮镰孢(Fusariumsolani(Mart.)Sacc.)。尖镰孢的小型分生孢子头... 刺槐溃疡病在山东沿海地区发生严重。研究结果表明主要病原菌为尖镰孢(FusariumoxysporumSchlecht.),其次为腐皮镰孢(Fusariumsolani(Mart.)Sacc.)。尖镰孢的小型分生孢子头状,聚生于短的单出瓶梗上,分生孢子椭圆形至腊肠形,7.6~15.4μm×2.5~3.8μm;大型分生孢子镰刀形至纺锤形,3~5分隔,28.2~38.4μm×4.6~5.1μm;厚垣孢子直径8.9~12.8μm。腐皮镰孢的小型分生孢子生于伸长的分生孢子梗上,阔卵形至椭圆形,5.1~10.2μm×2.5~4.8μm,孢子梗长30~80μm;大型分生孢子两端较钝,3~5分隔,20.1~33.3μm×2.6~5.4μm;厚垣孢子直径7.7~10.2μm。菌落生长适温为25~30℃,最适温度28℃;pH范围5~9,最适微酸至中性;碳源以蔗糖和葡萄糖最好,氮源以蛋白胨最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刺槐 溃疡病 病原菌 尖镰孢
下载PDF
昆虫防御真菌的机理及其研究进展 被引量:2
10
作者 张涛 黎群英 张传博 《贵州农业科学》 CAS 2008年第5期69-72,共4页
昆虫种类繁多,种群数量大,是一类具有高度适应性和防卫机能的生物,在长期的进化过程中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免疫体系。昆虫病原真菌是昆虫病原微生物中最大的一个类群,在自然条件下由真菌致病死亡的昆虫约占全部病原微生物致病死亡的60%。... 昆虫种类繁多,种群数量大,是一类具有高度适应性和防卫机能的生物,在长期的进化过程中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免疫体系。昆虫病原真菌是昆虫病原微生物中最大的一个类群,在自然条件下由真菌致病死亡的昆虫约占全部病原微生物致病死亡的60%。从体壁阻抑、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以及体温升高4个方面阐述了昆虫对真菌的防御机制及其研究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昆虫 病原真菌 防御机制
下载PDF
新疆小麦黑胚病主要病原的侵染特性研究 被引量:2
11
作者 栾丰刚 羌松 段晓东 《新疆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2期2223-2229,共7页
【目的】研究新疆小麦黑胚病主要病原的侵染特性。【方法】对采集的新疆小麦样品进行病菌分离鉴定,根据柯赫氏法则,通过田间回接试验,确定引致新疆小麦黑胚病的主要病原菌;并在小麦不同生长时期、不同部位进行病原菌的接种,观察其侵染... 【目的】研究新疆小麦黑胚病主要病原的侵染特性。【方法】对采集的新疆小麦样品进行病菌分离鉴定,根据柯赫氏法则,通过田间回接试验,确定引致新疆小麦黑胚病的主要病原菌;并在小麦不同生长时期、不同部位进行病原菌的接种,观察其侵染特性。【结果】确定引致新疆小麦黑胚病的主要病原物是细链格孢[Alternaria tenuis C.G.Nees.]和小麦根腐离蠕孢[Biplaris sorokiniana(Sacc.)Shoem.]。两种主要病原物从小麦抽穗期至灌浆盛期均可侵染,以扬花末期和灌浆初期分别为细链格孢和小麦根腐离蠕孢的最适侵染时期,适宜的侵染部位为颖壳和小穗轴。细链格孢全疆都有分布,但在田间接种条件下致病力较小麦根腐离蠕孢弱。两种主要病原菌的萌发侵染方式不同,细链格孢孢子萌发产生附着孢,通过侵入钉侵染植物组织,而小麦根腐离蠕孢孢子则直接通过一端或两端萌发产生菌丝侵入植物组织。【结论】新疆小麦黑胚病的主要病原有两种,细链格孢分布广泛,田间分离率高,而小麦根腐离蠕孢致病力强。两种病原菌的侵染方式及适宜的侵染时期均不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黑胚病 致病病原 侵染特性
下载PDF
板栗贮藏中的病原菌及其控制 被引量:2
12
作者 戴桂馥 刘建华 +3 位作者 李宗伟 王雁萍 王付转 吴健 《郑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1年第1期53-57,共5页
从贮藏板栗中分离并鉴定出 5种主要病原菌 ,它们是 Dothiorella gregria,Colletotrichumgloeosporioides,Papularia sp,Penicillium sp和 yeast.通过对这些病原菌的侵染条件和贮藏生态环境的研究发现除青霉外 ,低温自发气调能有效地抑... 从贮藏板栗中分离并鉴定出 5种主要病原菌 ,它们是 Dothiorella gregria,Colletotrichumgloeosporioides,Papularia sp,Penicillium sp和 yeast.通过对这些病原菌的侵染条件和贮藏生态环境的研究发现除青霉外 ,低温自发气调能有效地抑制其它 4种病原菌的蔓延 ,而无毒无污染的山梨酸钾又可使青霉的危害大为降低 ,从而确立了低温气调控制生长期感染病原菌的蔓延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板栗 贮藏 病原菌 侵染条件 贮藏生态环境 低温气调控制 防霉策略
下载PDF
茶叶斑病的发生特点及防控策略
13
作者 蒲运丹 张金峰 +1 位作者 李帅 孟泽洪 《植物医学》 2023年第6期71-79,共9页
茶叶斑病是为害茶树嫩叶和新梢的真菌性病害之一,发生严重的茶园可造成茶叶产量和品质大幅下降.本文对茶叶斑病的发生分布规律、致病菌种类、发病症状、侵染特点等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并对病害发生预警、抗病品种选育、高效绿色... 茶叶斑病是为害茶树嫩叶和新梢的真菌性病害之一,发生严重的茶园可造成茶叶产量和品质大幅下降.本文对茶叶斑病的发生分布规律、致病菌种类、发病症状、侵染特点等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并对病害发生预警、抗病品种选育、高效绿色防控药剂筛选等方面进行了展望,以期为茶叶斑病的防治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茶叶斑病 病原菌 生物学特性 防控技术
下载PDF
银叶老鹳草种群中诱导保护抗性的研究
14
作者 刘登义 查德民 +1 位作者 周忠泽 劳斯.埃里克松 《生态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2期1-5,共5页
银叶老鹳草种群中诱导保护抗性的研究刘登义,查德民,周忠泽劳斯·埃里克松(安徽师范大学生物系,芜湖241000)(瑞典国立宇米欧大学生态植物学系)InducedProtectiveResistanceinGrean... 银叶老鹳草种群中诱导保护抗性的研究刘登义,查德民,周忠泽劳斯·埃里克松(安徽师范大学生物系,芜湖241000)(瑞典国立宇米欧大学生态植物学系)InducedProtectiveResistanceinGreaniumsylvaticumPopul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银叶老鹳草 种群 诱导保护抗性 锈病
下载PDF
宁夏小麦黑胚病的病原鉴定 被引量:15
15
作者 李文强 程雪莲 +1 位作者 赵海梅 叶瑞英 《宁夏农学院学报》 2001年第3期18-20,26,共4页
试验结果表明 ,小麦黑胚病在宁夏主要麦区均有发生 ,当前推广品种中黑胚率在2 .0 %~ 4 0 .5%。引起宁夏川区小麦黑胚病的病原主要为细交链格孢菌 (AlternariatenuisNees) ,发生率为 60 %。其次为细极链格孢菌 (Alternariawil.)和小麦... 试验结果表明 ,小麦黑胚病在宁夏主要麦区均有发生 ,当前推广品种中黑胚率在2 .0 %~ 4 0 .5%。引起宁夏川区小麦黑胚病的病原主要为细交链格孢菌 (AlternariatenuisNees) ,发生率为 60 %。其次为细极链格孢菌 (Alternariawil.)和小麦根腐平脐蠕孢菌 (BipolarissorokinianaSacc .exSorok) ,其发生率分别为 2 5%和 1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宁夏 小麦 黑胚病 病原菌
下载PDF
深松土壤病原真菌数量分布对玉米病害发生趋势的影响 被引量:5
16
作者 宋淑云 晋齐鸣 +5 位作者 张伟 李红 沙洪林 苏前富 王立新 隋晶 《玉米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130-132,共3页
取玉米深松田10~40cm4个土层深度的土样,分析玉米病原菌变化对玉米病害的影响。结果表明,深松田土壤中的玉米致病菌、非致病菌和有益菌数量较常规耕作农田有大幅度增加。玉米病原菌数量在耕层中呈上下两层少中间多的纵向分布趋势。深... 取玉米深松田10~40cm4个土层深度的土样,分析玉米病原菌变化对玉米病害的影响。结果表明,深松田土壤中的玉米致病菌、非致病菌和有益菌数量较常规耕作农田有大幅度增加。玉米病原菌数量在耕层中呈上下两层少中间多的纵向分布趋势。深松年限越长,致病菌数量越多,使玉米病害呈逐年加重趋势,增幅在23.0%~36.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松土壤 土壤病原菌 玉米病害 发生趋势
下载PDF
半红树植物海芒果内生与根际细菌多样性及抗农用真菌活性研究 被引量:5
17
作者 李菲 黄庶识 +3 位作者 胡文进 李喆 黄媛林 潘信利 《中国抗生素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396-405,共10页
勘探半红树植物海芒果内生和根际细菌多样性,挖掘具有高效广谱抗农用真菌活性菌株。以7种植物病原真菌为指示菌,采用平板对峙法对海芒果组织和根际中分离到的细菌进行抑菌活性筛选,并对活性菌株的基因组DNA进行聚酮合酶(PKS)基因与非核... 勘探半红树植物海芒果内生和根际细菌多样性,挖掘具有高效广谱抗农用真菌活性菌株。以7种植物病原真菌为指示菌,采用平板对峙法对海芒果组织和根际中分离到的细菌进行抑菌活性筛选,并对活性菌株的基因组DNA进行聚酮合酶(PKS)基因与非核糖体肽合成酶(NRPSs)基因的扩增及检测。从海芒果组织和根际中共分离到454株细菌,隶属于35属71种,从中筛选出15株细菌在至少1个抗菌活性检测中显示阳性,总阳性率为21.13%,其中6株细菌对多种指示菌均有抑制活性;且15株活性菌株的基因组DNA均扩增出至少1种次级代谢产物合成基因。综上所述,广西山口红树林自然保护区内半红树植物海芒果内生和根际细菌具有丰富物种多样性、抗农用真菌活性及合成聚酮类和非核糖体肽类化合物的潜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广西红树林 海芒果 内生细菌 根际细菌 植物病原真菌 抑菌活性
下载PDF
砂仁叶疫病发生规律及防治研究 被引量:2
18
作者 赖星华 高汉亮 +2 位作者 陈炽亮 孙鼐昌 黄旭正 《西南农业学报》 CSCD 1991年第1期82-86,共5页
广西砂仁叶疫病发生普遍而严重,一般株发病率高达88~100%,病情指数48.1~64.4.本文主要报道该病的症状表现、病原培养特性、发生规律及防治研究结果.采用以农业防治为主,结合高效低毒药剂防治为辅的综合防治措施,在大面积防治示范中,... 广西砂仁叶疫病发生普遍而严重,一般株发病率高达88~100%,病情指数48.1~64.4.本文主要报道该病的症状表现、病原培养特性、发生规律及防治研究结果.采用以农业防治为主,结合高效低毒药剂防治为辅的综合防治措施,在大面积防治示范中,效果极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砂仁 叶疫病 发生规律 防治
下载PDF
江西省纸质档案有害真菌种类分离与鉴定 被引量:1
19
作者 李庚花 宋水琳 +2 位作者 李小珍 蒋军喜 曹冰凌 《生物灾害科学》 2014年第4期301-304,共4页
为明确江西省纸质档案有害真菌种类,对江西省部分档案馆纸质档案调查抽样并进行大量病菌分离。分离鉴定出曲霉属、枝孢霉属、青霉属等8个属20个种,并对每个菌属的分离培养菌丝体形态作了介绍。研究结果对纸质档案霉菌的分布、防治具有... 为明确江西省纸质档案有害真菌种类,对江西省部分档案馆纸质档案调查抽样并进行大量病菌分离。分离鉴定出曲霉属、枝孢霉属、青霉属等8个属20个种,并对每个菌属的分离培养菌丝体形态作了介绍。研究结果对纸质档案霉菌的分布、防治具有一定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纸质档案 有害真菌 病原菌鉴定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