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2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安全型煤质检测技术在上湾采样系统的应用 被引量:6
1
作者 马平 赵俊达 石鹏 《煤炭加工与综合利用》 CAS 2022年第8期85-88,共4页
针对目前煤质在线检测普遍采用的有源检测技术中存在放射源管理难度较大、管理成本较高、存在安全隐患等问题,以神东上湾选煤厂快速装车自动采样系统为工程背景,采用一种新型安全型煤质在线无源检测技术,其特点在于采用无源人工射线吸... 针对目前煤质在线检测普遍采用的有源检测技术中存在放射源管理难度较大、管理成本较高、存在安全隐患等问题,以神东上湾选煤厂快速装车自动采样系统为工程背景,采用一种新型安全型煤质在线无源检测技术,其特点在于采用无源人工射线吸收法及非接触式测量,实现对原煤灰分、硫分以及发热量实时检测。并与煤质在线有源检测技术进行性能比对,讨论实际应用的结果及存在的问题。研究表明,该新型安全型煤质在线无源检测技术具有安全可靠,管理维护方便,检测数据更加及时、准确、稳定等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灰分仪 自动采样 煤质在线检测 人工射线 有源 无源
下载PDF
Theory of passive localization for underwater sources based on acoustic ray modeling 被引量:2
2
作者 SUN Zhenge (National Laboratory of Acoustics Beijing 100080)MA Yuanliang TU Qingping and JIANG Xiaoquan(College of Marine Engineering, NPU Xi’an 710072) 《Chinese Journal of Acoustics》 1997年第3期250-259,共10页
The theory of passive localization for underwater sources based on acoustic ray channel modeling is discussed. The principles of channel modeling in Ray-theory, determination of eigenrays which connect source and rece... The theory of passive localization for underwater sources based on acoustic ray channel modeling is discussed. The principles of channel modeling in Ray-theory, determination of eigenrays which connect source and receiver, analysis of DOA arriving structure and time delay spectrum arriving structure, their relationship to source location are given in the paper. Source location is estimated by matching measured DOA and TDS to their calculated counterparts. The method of Ray-theory based passive localization features its simplicity, less calculation, short array aperture and robust performance to environment parameters, as compared with those methods based on Normal Mode theor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heory of passive localization for underwater sources based on acoustic ray modeling
原文传递
一种无源定位的短波导航定位仿真平台的研究与实现 被引量:2
3
作者 周安琪 张援农 杨国斌 《现代电子技术》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6期1-5,共5页
为了实现短波导航定位,根据电离层中短波传播特性,转换成几何模型,完成定位以及误差修正。仿真平台研究了在球面进行相交的几何推论,并通过推导实现了在仿真上获得球面相交的准确接收信息,以及通过研究出的算法处理,能够将接收信息转换... 为了实现短波导航定位,根据电离层中短波传播特性,转换成几何模型,完成定位以及误差修正。仿真平台研究了在球面进行相交的几何推论,并通过推导实现了在仿真上获得球面相交的准确接收信息,以及通过研究出的算法处理,能够将接收信息转换成精确的发射信息,进行定位。并以射线追踪模型模拟短波传播的真实环境,研究电离层对传播的影响。仿真结果表明,仿真平台在无影响的情况下,能够实现精准定位,射线追踪的引入能对实际的导航定位有一定的指导意义,接收单位能依靠广播电台站接收信号实现精准定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仿真平台 短波导航定位 无源定位 误差修正 球面相交 射线追踪
下载PDF
基于反向射线跟踪的单站无源定位算法 被引量:1
4
作者 吕品品 滕汉勇 +1 位作者 董鹏 孔范增 《信息工程大学学报》 2020年第4期415-421,共7页
为克服非视距传播和“听力”问题对定位方法的不利影响,提出一种基于反向射线跟踪的单站无源定位算法。该算法引入射线跟踪技术,首先根据对多径定位信号路径的反向跟踪结果构建多个镜像站;其次,将定位模型的全部定位参量分成若干子集,... 为克服非视距传播和“听力”问题对定位方法的不利影响,提出一种基于反向射线跟踪的单站无源定位算法。该算法引入射线跟踪技术,首先根据对多径定位信号路径的反向跟踪结果构建多个镜像站;其次,将定位模型的全部定位参量分成若干子集,利用直接计算法获得移动台位置的粗估计;然后,利用误差圆半径对全部粗估计进行异常检测,剔除异常估计;最后,为有效估计设置相应的权值,并进行加权求和,得到移动台位置的精确估计结果。仿真结果表明,在不同的定位模型下,相比已有算法,该算法的定位性能更接近克拉美罗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站定位 无源定位 射线跟踪 加权融合
下载PDF
22Cr双相不锈钢钝化膜组成及其半导体性能研究 被引量:32
5
作者 李党国 陈大融 +2 位作者 冯耀荣 白真权 郑茂盛 《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1期2329-2335,共7页
借助于Mott-Schottky方程分析了成膜电位、成膜时间、成膜温度以及氯离子等因素对22Cr双相不锈钢在碳酸氢钠/碳酸钠缓冲溶液中所成钝化膜半导体性能的影响,同时借助于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技术分析了所成钝化膜的组成.结果表明:22Cr双... 借助于Mott-Schottky方程分析了成膜电位、成膜时间、成膜温度以及氯离子等因素对22Cr双相不锈钢在碳酸氢钠/碳酸钠缓冲溶液中所成钝化膜半导体性能的影响,同时借助于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技术分析了所成钝化膜的组成.结果表明:22Cr双相不锈钢在碳酸氢钠/碳酸钠缓冲溶液中所成钝化膜呈n-p型半导体结构,钝化膜内施主/受主密度随成膜电位增加、成膜时间延长、成膜温度降低、以及介质中氯离子浓度的降低而减小,同时膜对基体保护作用随这些因素变化而增强.钝化膜的XPS分析表明,钝化膜呈现双层结构,外层膜主要由三价铁的氧化物(Fe2O3)组成,内层膜主要由三价铬氧化物(Cr2O3)以及少量二价铁氧化物(FeO)组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2Cr双相不锈钢 钝化膜 半导体性能 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
原文传递
无源灰水仪在煤质在线检测中的应用 被引量:6
6
作者 葛学海 白云飞 +2 位作者 陈鹏 张立功 张广超 《选煤技术》 CAS 2017年第5期65-68,共4页
阐述了无源灰水仪所采用的天然射线法检测灰分和微波法检测水分的测量原理,介绍了无源灰水仪的结构和技术特点,评价了无源灰水仪在精煤煤质在线检测和原煤煤质在线检测的应用情况。现场应用表明:在线无源灰水仪的灰分、水分检测精度达... 阐述了无源灰水仪所采用的天然射线法检测灰分和微波法检测水分的测量原理,介绍了无源灰水仪的结构和技术特点,评价了无源灰水仪在精煤煤质在线检测和原煤煤质在线检测的应用情况。现场应用表明:在线无源灰水仪的灰分、水分检测精度达到了精煤指导生产、原煤经济结算的要求,具有无源环保、测量精度高、自动化水平高的特点,实现了用户提高煤质质量、降低管理成本、减员增效的目的,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源灰水仪 煤质检测 天然射线(无源)法 微波法
下载PDF
镀铬板表面初始腐蚀机制的研究 被引量:5
7
作者 李秀军 韦晓 薛彦鹏 《电镀与涂饰》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369-376,共8页
为了解镀铬板的初始腐蚀机制,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X射线能量色散谱仪(EDS)和X射线光电子能谱仪(XPS)研究了分别在25℃和40℃的3.5%NaCl溶液中浸泡不同时间后镀铬板的腐蚀形貌和组成。结果表明:镀铬板腐蚀优先发生在缺陷处,这是由... 为了解镀铬板的初始腐蚀机制,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X射线能量色散谱仪(EDS)和X射线光电子能谱仪(XPS)研究了分别在25℃和40℃的3.5%NaCl溶液中浸泡不同时间后镀铬板的腐蚀形貌和组成。结果表明:镀铬板腐蚀优先发生在缺陷处,这是由于缺陷处粗糙度较大,容易吸附大量氯离子。镀铬板表面钝化膜主要由Cr_(2)O_(3)、Cr(OH)_(3)和金属铬组成。镀铬板在3.5%NaCl溶液中浸泡后,表面氧化膜以FeO和Fe_(2)O_(3)为主,随着浸泡时间的延长,二价Fe逐渐向三价Fe转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镀铬板 钝化膜 腐蚀机制 缺陷 形貌 X射线光电子能谱
下载PDF
亚硝酸钙阻锈剂对钢筋钝化膜的影响 被引量:5
8
作者 唐诗 《材料保护》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8期28-31,共4页
为深入揭示亚硝酸盐阻锈剂提高钢筋混凝土结构耐久性的机理,采用动电位极化技术、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和原子力显微镜(AFM)研究了亚硝酸钙阻锈剂对钢筋表面生成的钝化膜的影响。动电位极化研究结果表明:未添加阻锈剂时,钢筋发生点蚀的... 为深入揭示亚硝酸盐阻锈剂提高钢筋混凝土结构耐久性的机理,采用动电位极化技术、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和原子力显微镜(AFM)研究了亚硝酸钙阻锈剂对钢筋表面生成的钝化膜的影响。动电位极化研究结果表明:未添加阻锈剂时,钢筋发生点蚀的临界氯离子浓度在0.05~0.06 mol/L之间,添加亚硝酸钙阻锈剂后,钢筋发生点蚀的临界浓度增大至0.18~0.20 mol/L,表明亚硝酸钙阻锈剂提高了钢筋表面钝化膜的抗点蚀能力。X射线光电子能谱的研究结果表明:钢筋表面生成的钝化膜的成分均是由铁的氧化物(Fe_(ox))和铁的氢氧化物(Fe_(hydrox))组成,亚硝酸钙阻锈剂降低了钝化膜中Fe_(hydrox)的含量。原子力显微镜的研究结果表明:亚硝酸钙阻锈剂的添加使得钝化膜的表面更加光滑平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阻锈剂 亚硝酸钙 钝化膜 XPS AFM 钢筋混凝土
下载PDF
水声被动定位中的互相关峰模糊现象及解模糊算法研究 被引量:5
9
作者 安良 陈励军 方世良 《电子与信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2期2948-2953,共6页
为解决水声被动定位算法中由于互相关峰模糊导致的信号到达时间差估计错误问题,该文提出一种基于水声传播特性的解模糊算法。利用水声传播射线模型研究了互相关峰模糊现象的物理成因,得到了浅海信道条件下多路径传播形成的多个互相关峰... 为解决水声被动定位算法中由于互相关峰模糊导致的信号到达时间差估计错误问题,该文提出一种基于水声传播特性的解模糊算法。利用水声传播射线模型研究了互相关峰模糊现象的物理成因,得到了浅海信道条件下多路径传播形成的多个互相关峰的分布规律。根据仿真得到的不同路径之间的相关峰幅度和时延特性,提出了基于互相关峰分辨及稳定相关峰跟踪的解模糊算法。对海上采集的试验数据进行了处理,结果表明该算法能够有效地纠正互相关峰模糊导致的到达时间差估计错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声被动定位 水声传播射线模型 达到时间差估计 相关峰模糊
下载PDF
316L和316LN不锈钢在高温高盐溶液中钝化膜的性能研究 被引量:4
10
作者 王育武 姜瑞景 赵景茂 《北京化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72-79,共8页
利用电化学及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对316L与316LN两种不锈钢在高温高盐环境中的耐蚀性能进行了对比研究,利用Mott-Schottky曲线研究了两种材料的钝化膜半导体特征,借助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研究了316LN不锈钢的钝化膜结构以及N元素在钝... 利用电化学及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对316L与316LN两种不锈钢在高温高盐环境中的耐蚀性能进行了对比研究,利用Mott-Schottky曲线研究了两种材料的钝化膜半导体特征,借助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研究了316LN不锈钢的钝化膜结构以及N元素在钝化膜中的分布状态。结果表明:在高温高盐环境中,两种材料形成的钝化膜都为n型半导体;316LN不锈钢形成的钝化膜耐点蚀性能更好,其钝化膜内缺陷浓度更低,N元素会在钝化膜中富集。最后利用点缺陷原理对316LN钝化膜的耐蚀机理进行了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温高盐 不锈钢 钝化膜 电化学 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
下载PDF
Comparison Study on the Semiconductive and Dissolution Behaviour of 316L and Alloy 625 in Hydrochloric Acid Solution 被引量:2
11
作者 Zhu Wang Zi-Ru Zhang +2 位作者 Lei Zhang Zhe Feng Min-Xu Lu 《Acta Metallurgica Sinica(English Letters)》 SCIE EI CAS CSCD 2020年第3期403-414,共12页
The corrosion behaviour of 316L and Alloy 625 was investigated using cyclic polarization,electrochemical impedance spectroscopy,X-ray photoelectron spectroscopy,Auger electron spectroscopy and induced coupled plasma-o... The corrosion behaviour of 316L and Alloy 625 was investigated using cyclic polarization,electrochemical impedance spectroscopy,X-ray photoelectron spectroscopy,Auger electron spectroscopy and induced coupled plasma-optical emis sion spectrometer.The results indicated that Alloy 625 showed better corrosion resistance than 316L and the prolonging immersion time could enhance corrosion resistance of the two alloys.The passive film formed on the surface of 316L exhibited an electronic structure of p-p heterojunction,with Fe3O4 and Cr2O3 enriched in the outer and inner layers,respectively.However,Alloy 625 presented the electronic structure of n-p heterojunction dominated by the outer Fe2O3/NiFe2O4 and inner Cr2O3.This resulted in the opposite semiconductive properties of the passive films formed on the two materials.In the acid solutions,Fe and Mo suffered from selective dissolution while Cr and Ni were relatively stable.The corrosion rates were mainly dominated by the dissolution of iron.Alloy 625 presented better corrosion resistance than 316L due to the obviously lower content of Fe and the higher content of Cr and Ni in the passive film.The continuously selective dissolution of iron resulted in the increase in Cr/Fe ratio in the passive film,which was responsible for the enhancement in corrosion resistanc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TAINLESS steel Induced coupled plasma(ICP) Polarization X-ray PHOTOELECTRON spectroscopy(XPS) passive films
原文传递
3.5%NaCl环境中S32205双相不锈钢与N09925镍基合金的钝化膜特征及耐蚀性
12
作者 卢道胜 刘慧枫 +3 位作者 孙永涛 董社霞 杜宇峰 林学强 《腐蚀与防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5-20,共6页
采用莫特肖特基(Mott-Schottky)分析方法、电化学阻抗谱(EIS)和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等,对比研究了S32205双相不锈钢和N09925镍基合金在3.5%NaCl溶液中的钝化膜特征和耐蚀性。结果表明:N09925镍基合金表面钝化膜的缺陷密度低于S32205双... 采用莫特肖特基(Mott-Schottky)分析方法、电化学阻抗谱(EIS)和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等,对比研究了S32205双相不锈钢和N09925镍基合金在3.5%NaCl溶液中的钝化膜特征和耐蚀性。结果表明:N09925镍基合金表面钝化膜的缺陷密度低于S32205双相不锈钢,两种材料表面的钝化膜中均存在Fe和Cr元素富集,主要成分为Cr和Fe的氧化物和氢氧化物;S32205双相不锈钢表面钝化膜中含有少量金属Ni,N09925镍基合金表面钝化膜中Ni含量较高,还含有Ni的氧化物和氢氧化物;N09925镍基合金的阻抗值更高,其膜层电阻和电荷传递电阻均高于S32205双相不锈钢,N09925镍基合金表面钝化膜的保护性高于S32205双相不锈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32205双相不锈钢 N09925镍基合金 钝化膜 电化学测试 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
下载PDF
矿用无源灰分仪在同忻煤矿井下的应用实践
13
作者 辛伟 白云飞 《选煤技术》 CAS 2024年第2期64-67,共4页
针对同忻煤矿在线监测井下毛煤灰分的应用需求,基于灰分与煤的天然放射性呈正相关的原理,通过采用高射线透过率材料的隔爆型矿用射线探测器、由隔离变压器供电的光纤通讯分析仪表以及由内外屏蔽实现低本底水平的环境屏蔽体,完成了井下... 针对同忻煤矿在线监测井下毛煤灰分的应用需求,基于灰分与煤的天然放射性呈正相关的原理,通过采用高射线透过率材料的隔爆型矿用射线探测器、由隔离变压器供电的光纤通讯分析仪表以及由内外屏蔽实现低本底水平的环境屏蔽体,完成了井下矿用无源灰分仪的设计,并将之应用于同忻煤矿井下毛煤的灰分监测。实践表明:矿用无源灰分仪应用效果良好,测量值与人工化验值的均方根误差低于1.26%;利用灰分监测数据指导井下采煤生产,使毛煤年平均灰分下降了0.76个百分点,达到了从源头加强煤质管控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井下毛煤在线测灰 矿用无源灰分仪 隔爆型矿用射线探测器 光纤通讯分析仪表 环境屏蔽体 源头煤质管控
下载PDF
无源射线煤质检测系统的设计及调试
14
作者 高楠 《山西化工》 CAS 2024年第4期90-92,共3页
为解决传统灼烧称重法检测煤质灰分周期长、成本高以及结果滞后的问题,在对煤质灰分检测技术进行简单概述的基础上完成了无源射线煤质检测系统的总体结构设计,并对其中关键模块的作用进行分析,重点对光电倍增管、信号处理单元和探测器... 为解决传统灼烧称重法检测煤质灰分周期长、成本高以及结果滞后的问题,在对煤质灰分检测技术进行简单概述的基础上完成了无源射线煤质检测系统的总体结构设计,并对其中关键模块的作用进行分析,重点对光电倍增管、信号处理单元和探测器进行选型设计,并完成了无源射线煤质检测系统的标定和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源射线煤质检测 灼烧称重法 光电倍增管 探测器 煤质灰分
下载PDF
基于PLC公厕自动节水控制系统的设计 被引量:3
15
作者 刘力郡 《宁波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6年第6期84-86,共3页
针对学校等公共场所卫生间传统的冲水方式,设计了一种自动节水系统。该系统利用PLC控制实现自动节水,配合热释电红外传感器作为探测器,通过编程完成在时间和数量上的精确控制,克服了传统冲水方式造成的浪费,从而实现自动节水的目的。
关键词 PLC控制 自动节水 热释电红外传感器
下载PDF
Investigation on Semi-conductive Properties of Hot Growth Film on 316L Austenitic Stainless Steel 被引量:1
16
作者 LI Dang-guo CHEN Da-rong WANG Jia-dao CHEN Hao-sheng 《Chemical Research in Chinese Universities》 SCIE CAS CSCD 2011年第4期697-702,共6页
The semi-conductive performances of hot growth film on 316L stainless steel were studied by means of electrochemical impedance spectroscopy(EIS) and Mott-Schottky analysis.The chemical compositions of the hot growth... The semi-conductive performances of hot growth film on 316L stainless steel were studied by means of electrochemical impedance spectroscopy(EIS) and Mott-Schottky analysis.The chemical compositions of the hot growth films were detected by X-ray photoelectron spectroscopy(XPS).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transfer resistance and film resistance increase with increasing temperature to 400℃,then they decrease sharply with further continuously increasing temperature.Formation time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determining the electron properties of the hot growth film,when formation time reaches to 1 d,the transfer resistance and film resistance reach to the maximum value.Hot growth film has better anticorrosion behaviour in bicarbonate/carbonate solution containing chloride ions or sulfide ions.Mott-Schottky analysis reveals that hot growth film has n-p type semi-conductive property.XPS results show that the hot growth film is mainly composed of the inner chromium oxide and the outer iron oxid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tainless steel Electrochemical impedance spectroscopy(EIS) Mott-Schottky X-ray photoelectron spec-troscopy(XPS) passive film
下载PDF
基于射线寻迹的非视距被动声定位方法 被引量:1
17
作者 黄国信 高勇 《现代电子技术》 2008年第7期14-16,共3页
基于射线寻迹的原理,提出了一种对被动声源进行非视距定位的方法。非视距声信号通常经过绕射到达基阵,根据广义费马原理,传播路径为一条短程线。在地理信息已知和多个基阵已测得声信号波达方向的情况下,对绕射信号的短程线上的离散点进... 基于射线寻迹的原理,提出了一种对被动声源进行非视距定位的方法。非视距声信号通常经过绕射到达基阵,根据广义费马原理,传播路径为一条短程线。在地理信息已知和多个基阵已测得声信号波达方向的情况下,对绕射信号的短程线上的离散点进行了射线寻迹,然后分析寻迹结果得到了有用的声源位置信息。障碍物为圆柱形或球形构成的仿真结果表明,声源位置估计值分布于一段平滑单调的曲线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被动声定位 非视距 射线寻迹 短程线
下载PDF
出壳γ射线特征能谱作为弹头指纹的可行性计算分析 被引量:2
18
作者 伍钧 刘成安 任捷 《计算物理》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4期532-534,共3页
通过对核弹头部件中核材料自发衰变γ射线输运过程的分析,根据不同类型的核弹头有不同的出壳γ射线能谱形状,研究泄漏γ射线特征能谱作为核弹头指纹的可行性。还通过对高能和低能γ射线穿透谱的比较,分析球壳的厚度。
关键词 被动探测 Γ射线 裂变材料 核弹头 核查 指纹
下载PDF
降低误报的三鉴智能探测器的硬件和软件设计 被引量:2
19
作者 张月桥 杨小平 《现代电子技术》 2007年第12期4-5,10,共3页
针对红外探测误报的问题,引入微波探测技术和单片机构成三鉴智能探测器。首先介绍三鉴智能探测器的基本原理结构,紧接着又给出被动红外信号调理电路和微波信号调理电路,然后介绍使用单片机实现探测器智能化的流程图。通过硬件电路设计... 针对红外探测误报的问题,引入微波探测技术和单片机构成三鉴智能探测器。首先介绍三鉴智能探测器的基本原理结构,紧接着又给出被动红外信号调理电路和微波信号调理电路,然后介绍使用单片机实现探测器智能化的流程图。通过硬件电路设计和软件流程的实现并实施实验,验证了利用单片机实现智能化的可行性,并进一步降低了探测器的误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被动红外 微波 误报 智能化
下载PDF
非视距被动声定位与跟踪方法 被引量:1
20
作者 周德 高勇 《信息与电子工程》 2009年第1期4-8,共5页
非视距声信号通过短程线路径绕射到达基阵,将信号传播所得的短程线离散化,通过离散点之间的迭代关系,对绕射信号进行了射线寻迹。针对非视距情况下被动声定位及跟踪技术的特点,基于射线寻迹的原理,提出了对被动声源进行非视距定位的方法... 非视距声信号通过短程线路径绕射到达基阵,将信号传播所得的短程线离散化,通过离散点之间的迭代关系,对绕射信号进行了射线寻迹。针对非视距情况下被动声定位及跟踪技术的特点,基于射线寻迹的原理,提出了对被动声源进行非视距定位的方法,然后利用卡尔曼滤波分别对静止和移动目标进行跟踪。仿真结果表明,当障碍物为非对称几何体时,能够对非视距声源位置及速度进行有效估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被动声定位 非视距 射线寻迹 卡尔曼滤波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