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美国党派政治与中国对美直接投资的区位选择 被引量:12
1
作者 韩剑 徐秀军 《世界经济与政治》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8期135-154,160,共20页
长期以来,党派政治在美国吸引外资政策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在此背景下,作者运用国际政治经济学和国际经济学的分析框架,提出党派政治影响外资区位选择的假说。为了证明这一假说,作者采用2009-2012年中国对美国各州对外直接投资的数据... 长期以来,党派政治在美国吸引外资政策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在此背景下,作者运用国际政治经济学和国际经济学的分析框架,提出党派政治影响外资区位选择的假说。为了证明这一假说,作者采用2009-2012年中国对美国各州对外直接投资的数据进行了实证检验。结果表明,美国各州党派政治倾向对中国企业对美直接投资的区位选择具有显著影响,并且对绿地投资影响比跨国并购更加显著;在市场规模、劳动力成本、税收、贸易规模等其他因素给定的前提下,中国企业会优先选择在民主党支持率较高的州进行投资。在实证结果的基础上,作者进一步分析了党派政治影响中国企业对美直接投资区位选择的内在机理。从静态分配效应看,外资流入引起东道国对劳动需求增加,导致工资水平提高和资本收益下降。该分配效应使劳动力充裕的所有者鼓励外资流入,而资本充裕的所有者倾向于实施限制外资的政策。从动态角度看,由于外资投入的资产专用性,外国投资者希望将投入与东道国利益捆绑,减少政府的机会主义行为;劳动者联盟与外国投资者构成一种互补而非相互竞争的关系,其结果是劳动者联盟会比资本所有者联盟更欢迎外资流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党派政治 党派价格效应 资产专用性 对外直接投资 区位选择
原文传递
美国背叛美国?——党派政治与美国行政权的整合 被引量:6
2
作者 张佳俊 《东方学刊》 2020年第1期47-54,121-122,共10页
近百年来,"弱国家"、自由放任式的美国神话不断被打破,以庞大行政国家和总统一元化为特色的行政主导型宪制却逐渐成型并愈益巩固,这一"革命性"巨变,被批评者斥为对美国宪制原旨和法治教义的背叛。但如美国学者所言... 近百年来,"弱国家"、自由放任式的美国神话不断被打破,以庞大行政国家和总统一元化为特色的行政主导型宪制却逐渐成型并愈益巩固,这一"革命性"巨变,被批评者斥为对美国宪制原旨和法治教义的背叛。但如美国学者所言,在当代美国政治转向国家主义的过程中,最典型的趋势是党派关系结构渐以行政权为中心,即不再像以往那样纠缠于有限政府之争,而是将核心目标转移到控制和重新调整部署行政权上来,以至于党派政治越极化、代议制决策越难产,行政权反而越受重视且更加膨胀和集中。如果把这一切放在美国国内分化政治再整合与其帝国式全球秩序重组的双重背景下来理解,所谓的背叛恰恰是其对自身实用主义民族精神的高度忠诚。由此亦见,在行政主导成为人类治理重构之核心变量的时代,例外主义美国也不再例外,它顺势而为的自我反叛,不仅是普遍治理变革的一个缩影,而且折射出国家建构之于现代政治发展的显著影响和切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国 行政国家 党派政治 行政权 国家主义
原文传递
美国共和党的对华超强硬态度探析 被引量:6
3
作者 张昭曦 《现代国际关系》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8期9-17,62,共10页
近年来,美国共和党对华认知日趋消极,推出极具对抗性的对华政策和立法,持续展现对华"超强硬"态势,保守派民众组织亦随之起舞。推动对华采取"超强硬"姿态本质上是共和党保守势力在政治极化背景下为持续获取政治影响... 近年来,美国共和党对华认知日趋消极,推出极具对抗性的对华政策和立法,持续展现对华"超强硬"态势,保守派民众组织亦随之起舞。推动对华采取"超强硬"姿态本质上是共和党保守势力在政治极化背景下为持续获取政治影响而在外交安全领域发起的新型"文化战争",不仅加剧美国国内党派纷争和社会撕裂,妨碍中美关系良性发展,还促使中国因素空前影响美国国家安全战略转型。未来,美国对华政策取向将与共和党的地位进退和美国执政者的政治运筹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共和党 两党政治 对华政策
原文传递
威胁认知、政治极化与美国外交政策 被引量:4
4
作者 刘国柱 《学术前沿》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34-43,共10页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在重大国家安全和外交政策领域,美国两党长期秉持着协作精神,共同应对大国竞争局面与国家安全威胁。这种协作精神一度随着主要竞争对手的弱化乃至消失、美国所面对的安全问题复杂化,以及美国独特的政治结构和政党制度...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在重大国家安全和外交政策领域,美国两党长期秉持着协作精神,共同应对大国竞争局面与国家安全威胁。这种协作精神一度随着主要竞争对手的弱化乃至消失、美国所面对的安全问题复杂化,以及美国独特的政治结构和政党制度,而变得越来越困难,政治极化现象越来越频繁地出现在美国对外政策领域。不仅外部世界质疑美国对外政策的可靠性和连续性,而且美国盟友的凝聚力、美国对不同竞争对手的外交管控能力也因之下降。但总体而言,由于对国家核心利益认知的趋同、两党基本价值观念和意识形态的接近,使得美国政治极化又具有一定程度的局限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全认知 政治极化 党派政治 美国外交
下载PDF
派性政治与村庄治理——以华北地区L村的选举事件为例 被引量:3
5
作者 尹广文 《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1年第5期46-48,共3页
派性政治由于村庄选举及村庄治理过程中的各个程序而存在,村庄治理为派性政治的存在提供了一个平台,也为派性政治的发生提供了场景,因此,在有派性的村庄中,村庄权力结构的基础是派性,不同派系的力量能否在村庄权力组织中达成一致进而构... 派性政治由于村庄选举及村庄治理过程中的各个程序而存在,村庄治理为派性政治的存在提供了一个平台,也为派性政治的发生提供了场景,因此,在有派性的村庄中,村庄权力结构的基础是派性,不同派系的力量能否在村庄权力组织中达成一致进而构造一种相对平衡的权力结构,决定了村庄政治的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派性政治 村庄治理 村庄选举
下载PDF
“文艺为政治服务”的沿革 被引量:1
6
作者 尹康庄 《广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5年第2期27-31,共5页
《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下称《讲话》)提出的"文艺为政治服务"的"政治"是较狭义的政党政治。从上世纪40年代末开始,为政治服务不仅跃升为国家的文艺基本方针,也被明确地阐述为要为执政党的具体政策和任务服... 《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下称《讲话》)提出的"文艺为政治服务"的"政治"是较狭义的政党政治。从上世纪40年代末开始,为政治服务不仅跃升为国家的文艺基本方针,也被明确地阐述为要为执政党的具体政策和任务服务。60年代,文艺又被要求完全服从于以阶段斗争为纲的执政理念。1980年,作为国家文艺方针的为政治服务始为"二为"取代,在实践形态方面,为政治服务自新时期文学肇始起已有根本改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服务 政党政治 政策任务 阶级斗争为纲
下载PDF
东道国政党政治下的劳资冲突:以中色在赞比亚的遭遇为例 被引量:1
7
作者 李国武 陈姝妤 《江苏行政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56-63,共8页
劳资冲突是中国企业海外发展面临的主要风险之一。从中国投资者、当地劳工和赞比亚主要政党之间博弈关系来看,频发的劳资冲突既与中资企业的用工实践和管理方式有关,也与赞比亚矿工的劳动观念和抗争传统有关。中国资本与当地劳工之间的... 劳资冲突是中国企业海外发展面临的主要风险之一。从中国投资者、当地劳工和赞比亚主要政党之间博弈关系来看,频发的劳资冲突既与中资企业的用工实践和管理方式有关,也与赞比亚矿工的劳动观念和抗争传统有关。中国资本与当地劳工之间的关系还受到赞比亚政党政治的影响。为了获得底层民众的政治支持,赞比亚的反对党把劳资议题引入总统选举竞争,激发了矿区劳工对中国资本的抗争。因此,中资企业在赞比亚的可持续发展,一方面要注重维护当地劳工权益和承担社会责任,另一方面要学会在民主选举的政治格局中寻求对自身权益的保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企业海外发展 政党政治 劳资冲突 博弈分析
原文传递
福利国家政党何时会推行不符合传统党派路线的福利改革?--党派政治和前景理论的解释
8
作者 龙飞腾 刘国华 +1 位作者 蔡建雯 张孟佳 《公共管理与政策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139-157,共19页
后工业时代的社会变迁给西方福利国家制度带来了巨大挑战,福利改革在近十年中受到了西方公共政策学界越来越多的讨论。研究利用多元回归和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将党派理论和前景理论整合到福利改革的现有研究框架中,讨论了福利国家中左... 后工业时代的社会变迁给西方福利国家制度带来了巨大挑战,福利改革在近十年中受到了西方公共政策学界越来越多的讨论。研究利用多元回归和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将党派理论和前景理论整合到福利改革的现有研究框架中,讨论了福利国家中左右翼政党分别在什么情况下会推行传统上与其党派路线相反的福利改革。研究发现:一方面,社会福利的支持者往往更偏好左翼政党,这暗示了左翼坚持其传统的扩张性福利政策的理性动机。另一方面,扩张性福利改革有两条发生路径。一是为回应其支持者的社会福利需求,大多数左翼权力主导的政府均推行了扩张性社会政策;但个别情况下受到“第三条道路”限制,左翼政府推出了与左翼传统相反的紧缩性福利改革。二是当执政党政治地位提高且政府任内的不良经济状况带来选票流失预期时,政府社会福利开支的扩张也会发生,这表明右翼和中间派政府为回应选民的不满情绪而采取了不符合右翼传统的扩张性福利改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福利改革 党派政治 前景理论 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
原文传递
特朗普当选的冲击与美国共和党的内外政策转型
9
作者 周鑫宇 邹虹瑾 《美国问题研究》 CSSCI 2017年第2期27-45,214-215,共20页
近年来美国共和党下层选民基础不断流失,困境日益凸显。其背后是美国白人工薪阶层在经济、文化、人口趋势等方面的重要变化。近两届总统选举表明,共和党'建制派'候选人依靠传统的大选策略已经不能有效动员其最主要的政治基本盘... 近年来美国共和党下层选民基础不断流失,困境日益凸显。其背后是美国白人工薪阶层在经济、文化、人口趋势等方面的重要变化。近两届总统选举表明,共和党'建制派'候选人依靠传统的大选策略已经不能有效动员其最主要的政治基本盘。而特朗普却以新的思路重获白人工薪阶层的支持,帮助共和党重掌政权。特朗普的胜利进一步刺激了共和党内部酝酿已久的转型力量。未来共和党可能转变为一个更加功利主义、国家主义和民族主义的政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国大选 特朗普 共和党 移民政策 政党政治
原文传递
日本批准《1930年伦敦海军条约》过程及对其政局的影响
10
作者 刘景瑜 《安徽史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15-19,118,共6页
1930年伦敦海军会议是对美、英、日、法、意五国海军辅助舰作出限制的一次会议。会上签订的《1930年伦敦海军条约》在日本国内的批准过程颇费周章,在政府做出大量让步的情形下条约才勉强获得批准。其结果对日本政局以及政治走向产生了... 1930年伦敦海军会议是对美、英、日、法、意五国海军辅助舰作出限制的一次会议。会上签订的《1930年伦敦海军条约》在日本国内的批准过程颇费周章,在政府做出大量让步的情形下条约才勉强获得批准。其结果对日本政局以及政治走向产生了重大影响:条约的签订非但未能有效遏制法西斯势力的崛起,延续政党政治的强势力量,反而使海军内部分裂、派系之争明显,并加速了日本对美国发动战争的进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930年伦敦海军条约》 枢密院 政党政治
下载PDF
西方政党政治与超政党体制:比较与竞争——兼论中国政党制度生命力 被引量:12
11
作者 汪波 《社会主义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91-97,共7页
随着社会多元化与否决政治的盛行,西方政党政治的民主悖论、统合断裂与体制失灵日益显著。西方政党体制与超政党体制可从四个层面比较:从利益代表来看,超政党体制下执政党超越各利益集团单一利益诉求,代表国家根本利益。从利益表达来看... 随着社会多元化与否决政治的盛行,西方政党政治的民主悖论、统合断裂与体制失灵日益显著。西方政党体制与超政党体制可从四个层面比较:从利益代表来看,超政党体制下执政党超越各利益集团单一利益诉求,代表国家根本利益。从利益表达来看,西方政党体制主要体现为代议民主、多党竞争、票决民主;超政党体制下民主性主要通过纵向民主、协商民主、群众路线实现。从利益整合功能来看,超政党体制由于利益代表超然性,更能对各利益集团的利益诉求有效整合,形成社会包容性共识。从执政绩效功能来看,相对于西方政党体制的"否决政治",超政党体制能将各阶层多元化利益诉求凝聚于国家统一发展战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政党体制 否决政治 包容性共识 制度竞争
下载PDF
派性村庄政治下的农民上访研究 被引量:7
12
作者 邢成举 《北京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9期13-20,共8页
派性村庄内的农民上访行动兼具个体意志与派性意志的双重特征。农民上访的个体意志使得个体的上访行动具备维护自身利益的内涵,而派性意志使得上访行动具备明显的政治斗争意图。在派性村庄政治下,农民上访变成了派性斗争的工具,国家权... 派性村庄内的农民上访行动兼具个体意志与派性意志的双重特征。农民上访的个体意志使得个体的上访行动具备维护自身利益的内涵,而派性意志使得上访行动具备明显的政治斗争意图。在派性村庄政治下,农民上访变成了派性斗争的工具,国家权力则在上访行动中变成了派性斗争倚重的工具。通过农民上访和国家权力的干预,村庄派性之间的权力格局被重新塑造,同时国家权力也通过对村庄权力结构的塑造及上访活动的回应获得了合法性和权威性。村庄内的派性政治衍生了上访事件,同时也构建了上访事件的再生产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派性村庄 农民上访 国家权力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