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针对矿山细粉尘的新型微雾旋风除尘系统 被引量:16
1
作者 陈曦 葛少成 +1 位作者 葛斐 张忠温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9期122-127,共6页
设计、研发一个高效、经济的新型微雾旋风除尘系统,以解决煤矿细颗粒粉尘难以捕集这一难题。采用离散相模型的粒子跟踪技术,对雾滴场与粉尘场进行耦合研究。并从粉尘质量浓度、分离效率和压降等指标对微雾旋风除尘系统和旋风分离器进行... 设计、研发一个高效、经济的新型微雾旋风除尘系统,以解决煤矿细颗粒粉尘难以捕集这一难题。采用离散相模型的粒子跟踪技术,对雾滴场与粉尘场进行耦合研究。并从粉尘质量浓度、分离效率和压降等指标对微雾旋风除尘系统和旋风分离器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微雾旋风除尘系统的雾化场能够完全捕捉旋风分离器排气口逃逸的细颗粒粉尘,分离效率显著提高;同时,被捕捉沉降至灰斗的粉尘颗粒表面形成一层水膜,使细颗粒粉尘平均粒径增大,避免被气流再次卷起带走,可有效抑制二次扬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雾 旋风分离器 压降 分离效率 粒子跟踪技术
下载PDF
稀疏气泡流动的粒子跟踪测速技术研究 被引量:7
2
作者 许联锋 廖伟丽 +1 位作者 陈刚 李建中 《水利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7期825-829,共5页
采用动态阈值技术实现了对气泡图像的正确分割,利用灰度加权方法提高了气泡颗粒的定位精度。根据稀疏气泡流动图像的特点,提出了一种新的基于相关的粒子跟踪测速算法(2HPTV)。通过进行两时刻中围绕待研究气泡所取的两个小的诊断窗口的... 采用动态阈值技术实现了对气泡图像的正确分割,利用灰度加权方法提高了气泡颗粒的定位精度。根据稀疏气泡流动图像的特点,提出了一种新的基于相关的粒子跟踪测速算法(2HPTV)。通过进行两时刻中围绕待研究气泡所取的两个小的诊断窗口的相关运算,成功实现了气泡颗粒的轨迹追踪。实验表明本文算法较传统的PIV技术在测速精度上有很大程度的提高,与4帧粒子跟踪测速算法相比,降低了对摄像机帧频的要求,具有较强的实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稀疏气泡流 图像处理 粒子跟踪测速 动态阈值技术 灰度加权法
下载PDF
基于水下摄影的床面泥沙运动特性试验研究 被引量:2
3
作者 刘明潇 Michele Guala 孙东坡 《水科学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449-457,共9页
为提高推移质试验的观测精度与效率,基于水下摄影和粒子跟踪(UP/PTV)技术,实现明槽流床面泥沙运动状态的精细试验观测。通过剔除床面颗粒震颤干扰、设置颗粒临界运动阈值和多重滤波筛选程序,提高采集样本数据的有效性。利用多组低强度... 为提高推移质试验的观测精度与效率,基于水下摄影和粒子跟踪(UP/PTV)技术,实现明槽流床面泥沙运动状态的精细试验观测。通过剔除床面颗粒震颤干扰、设置颗粒临界运动阈值和多重滤波筛选程序,提高采集样本数据的有效性。利用多组低强度推移质试验,提取床面颗粒运动轨迹、速度、单步时长等数据,并进行粒子运动的Lagrange过程分析和概率密度分布(PDF)研究。研究表明:粒间碰撞和近底紊流扫荡的影响使粒子速度在单步步长内呈现先急剧增加再缓慢衰减的变化特征;速度PDF曲线显示细尾Gamma函数特性,同时受粒子震颤效应影响,加速度PDF曲线则具有拉普拉斯分布特征;粒子速度与摩阻流速之间关系密切,保持3.4~3.5的比值;粒子单步时长与步长的联合分布呈幂函数变化规律,拟合曲线指数一般为1.25~1.3。幂律指数大小受推移质输沙强度与床面粒子异质性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床面泥沙 粒子跟踪技术 水下摄影 粒子状态 活跃等待 细尾分布
下载PDF
PTV技术在河流流速测量中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5
4
作者 江杰 李刚 《水文》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44-47,共4页
针对传统浮标法流速测验技术的不足,引入粒子跟踪测速技术,对河流流速测量进行研究,并对所涉及的空间分辨率,目标检测,目标跟踪,流速计算四个方面技术进行分析。最后就本文方法与传统浮标法在实验室山溪性河流模型上做比对性试验,结果... 针对传统浮标法流速测验技术的不足,引入粒子跟踪测速技术,对河流流速测量进行研究,并对所涉及的空间分辨率,目标检测,目标跟踪,流速计算四个方面技术进行分析。最后就本文方法与传统浮标法在实验室山溪性河流模型上做比对性试验,结果表明两种方法所测量的流速具有较好的一致性,具有解决传统浮标法固有缺陷的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速测量 目标选择 目标跟踪 粒子跟踪测速技术
下载PDF
基于圆管内近球形颗粒-液两相流的三维颗粒图像测量技术 被引量:2
5
作者 沐光雨 杨火军 +1 位作者 郭晓新 欧阳丹彤 《仪器仪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1068-1072,共5页
应用三维颗粒图像跟踪技术,对竖直圆管内发泡聚苯乙烯-油层流两相流中分散相即颗粒相瞬时分布进行非接触测量。实验用一面与正视方向成45°的平面镜将流场的侧视方向反射到正视方向,摄像机连续将流场瞬时的侧、正视像同时拍摄下来,... 应用三维颗粒图像跟踪技术,对竖直圆管内发泡聚苯乙烯-油层流两相流中分散相即颗粒相瞬时分布进行非接触测量。实验用一面与正视方向成45°的平面镜将流场的侧视方向反射到正视方向,摄像机连续将流场瞬时的侧、正视像同时拍摄下来,对图像进行识别等数字化处理后就获得了颗粒像的二维平面位置。分析摄像系统的成像关系,校正摄像系统的误差,确定颗粒在竖直方向、管径方向、灰度值等方面的匹配条件,再通过侧、正视图的匹配操作找回颗粒中心的三维空间位置,为两相流的相分布测量提供了高精度的新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悬浮颗粒两相流 颗粒图像跟踪技术(PIT) 三维成像技术 图像匹配
下载PDF
石斑鱼虹彩病毒SGIV在宿主细胞内依赖微管运动的行为特征 被引量:1
6
作者 王立群 王劭雯 +1 位作者 王宏达 秦启伟 《热带海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66-73,共8页
病毒是非常微小的简单生物,不能独立生存,必须借助宿主细胞完成自身的繁衍。病毒侵染进入细胞后,通常借助于微管通过黏稠的细胞质运动到特定的复制位点。然而,有关病毒依赖微管运动行为的精细动态研究还比较少。石斑鱼虹彩病毒(Singapor... 病毒是非常微小的简单生物,不能独立生存,必须借助宿主细胞完成自身的繁衍。病毒侵染进入细胞后,通常借助于微管通过黏稠的细胞质运动到特定的复制位点。然而,有关病毒依赖微管运动行为的精细动态研究还比较少。石斑鱼虹彩病毒(Singapore grouper iridovirus,SGIV)为虹彩病毒科蛙病毒属的一个新种,是海水养殖鱼类的重要病毒性病原,对海水养殖业造成重大经济损失。利用单粒子示踪技术实时追踪了SGIV病毒粒子沿微管运动的行为,观察到SGIV在细胞边缘至微管中心之间的双向运动,最高瞬时速度约0.2μm·s^–1,均表现为主动运输。病毒粒子运动至微管交叉位置会减速迂回,而后或受限于此,平均运动速率约0.008μm·s^–1,或通过交叉处继续快速运动,最高瞬时速度为0.2μm·s^–1。同时,SGIV感染会影响微管的形态结构,随着SGIV感染,微管逐渐围绕细胞核和病毒加工厂形成环状结构。研究结果初步揭示了SGIV病毒和细胞微管之间相互作用的复杂过程,丰富了我们对虹彩病毒胞内生命活动的认识,有助于深入地理解海水鱼类虹彩病毒感染致病机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斑鱼虹彩病毒 单粒子示踪技术 微管 病毒运输
下载PDF
单颗粒示踪技术及其在动物病毒入侵机制研究中的应用
7
作者 余婉婷 王乃东 《经济动物学报》 CAS 2019年第1期57-62,共6页
病毒入侵宿主细胞的分子机制十分复杂,是病毒学界的研究热点。单颗粒示踪技术能够直接观察单个病毒入侵细胞的动态行为,有助于解析病毒入侵宿主细胞的分子机制。综述单颗粒示踪技术用于病毒与宿主细胞相互作用的不同过程,有助于动物病... 病毒入侵宿主细胞的分子机制十分复杂,是病毒学界的研究热点。单颗粒示踪技术能够直接观察单个病毒入侵细胞的动态行为,有助于解析病毒入侵宿主细胞的分子机制。综述单颗粒示踪技术用于病毒与宿主细胞相互作用的不同过程,有助于动物病毒入侵机制研究和新型抗病毒药物与疫苗的研发。文中主要论述单颗粒示踪技术的发展历程,介绍该技术用于病毒和细胞亚结构的标记方法和进展,以及单颗粒示踪技术在动物病毒入侵机制研究中的应用进展,并总结现阶段单颗粒示踪技术在病毒学发展中的优势和局限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颗粒示踪技术 病毒 细胞亚结构 内吞 荧光标记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