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0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微炭屑的几种统计方法比较及其对人类活动的指示意义 被引量:42
1
作者 李宜垠 侯树芳 赵鹏飞 《第四纪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356-363,共8页
微炭屑是研究火的历史和过去人类活动、重建古生态的一项重要指标。它一般指长轴小于120μm、黑色不透明的炭化颗粒。常用点接触法(11刻点和202刻点)、图像识别法、颗粒计数法和分粒级法进行微炭屑统计。本文利用不同方法求得的微炭屑... 微炭屑是研究火的历史和过去人类活动、重建古生态的一项重要指标。它一般指长轴小于120μm、黑色不透明的炭化颗粒。常用点接触法(11刻点和202刻点)、图像识别法、颗粒计数法和分粒级法进行微炭屑统计。本文利用不同方法求得的微炭屑面积浓度或颗粒浓度曲线显著相关,相关系数在0.6以上(p<0.05),表明这几种方法的微炭屑统计结果具有相似的变化趋势,尤其是两种点接触法与图像识别法的统计结果更加相近,相关系数分别为0.79与0.88;颗粒计数法与点接触法、图像识别法的相关系数是0.75和0.74。分粒级法与点接触法、图像识别法和颗粒计数法的相关性随着粒级的变化而不同。两种点接触法的微炭屑统计结果的相关系数高达0.93,反映了这两种方法所得微炭屑统计结果具有几乎相同的变化趋势。202刻点接触法由于与其他统计法的相关性都比较高,统计视域多且鉴定统计速度快,是进行微炭屑统计的最佳方法。微炭屑浓度高的时段出现在繁荣的文化期,可能指示着强烈的人类活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炭屑 点接触法 图像识别法 颗粒计数法 分粒级法 人类活动
下载PDF
用颗粒计数和浊度联合评价颗粒物去除作用 被引量:11
2
作者 杨艳玲 李星 +3 位作者 刘美洲 张辉 张琳琳 陈曦 《北京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1期1199-1202,共4页
采用浊度检测和颗粒计数技术评价了高锰酸盐复合剂预氧化工艺对滤后水中颗粒物的去除效果。结果表明,PPC预氧化能有效地强化滤后水中颗粒物去除效果,使颗粒总数降低幅度达65.0%,采用浊度指标不能有效地反映滤后水质的变化,将浊度检测与... 采用浊度检测和颗粒计数技术评价了高锰酸盐复合剂预氧化工艺对滤后水中颗粒物的去除效果。结果表明,PPC预氧化能有效地强化滤后水中颗粒物去除效果,使颗粒总数降低幅度达65.0%,采用浊度指标不能有效地反映滤后水质的变化,将浊度检测与颗粒计数技术相结合,能更有效地反映滤池对颗粒物质的去除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颗粒计数 浊度 过滤 预氧化 高锰酸盐复合剂
下载PDF
颗粒计数法用于自来水厂运行的优化 被引量:10
3
作者 孙博雅 陈洪斌 +1 位作者 陈伟 张群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126-130,共5页
采用生产性试验为主、室内实验为辅的方法,探讨了颗粒物计数手段用于某水厂混凝沉淀及过滤环节运行优化的可行性.室内试验结果表明,根据水厂实际情况,可以将沉后水颗粒数低于600个/mL作为确定混凝剂投加量的依据;原水的水质对沉后... 采用生产性试验为主、室内实验为辅的方法,探讨了颗粒物计数手段用于某水厂混凝沉淀及过滤环节运行优化的可行性.室内试验结果表明,根据水厂实际情况,可以将沉后水颗粒数低于600个/mL作为确定混凝剂投加量的依据;原水的水质对沉后水颗粒数有显著影响.生产性试验表明,滤池的滤后水颗粒数量与浊度和滤速具有正相关性,滤速增加使滤池对粒径2-5μm的小颗粒截留率降低.滤后水的颗粒物数量与浊度呈正相关,但显著性不突出,2个指标联用,能够更准确地反映净水过程的水质变化,尤其适用于对水厂过滤的调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颗粒计数 颗粒 混凝 过滤 浊度
下载PDF
遮光法颗粒计数器测量结果的影响因素研究 被引量:14
4
作者 龚小龙 田洪祥 +1 位作者 孙云岭 吴向君 《润滑与密封》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8期133-135,148,共4页
研究超声波消泡、负压消泡、正压消泡、管路清洗次数及不同实验人员因素对遮光法自动颗粒计数器污染度测量结果的影响。结果表明:超声波、负压和正压方法都能有效消除油样中的气泡;设备管路越清洁,对污染度等级测量结果的影响越小;实验... 研究超声波消泡、负压消泡、正压消泡、管路清洗次数及不同实验人员因素对遮光法自动颗粒计数器污染度测量结果的影响。结果表明:超声波、负压和正压方法都能有效消除油样中的气泡;设备管路越清洁,对污染度等级测量结果的影响越小;实验的各种因素对大于14μm颗粒的污染度等级测量结果的影响最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污染度 颗粒计数 液压油 消泡 影响因素
下载PDF
磨损颗粒的监测与测量 被引量:8
5
作者 明廷锋 朴甲哲 张永祥 《煤矿机械》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1期34-36,共3页
阐述了磨损颗粒监测的发展,评述了当前常用的几类磨粒监测技术的优缺点,并在详细分析颗粒计数技术的基础上,着重对超声波技术的应用发展状况进行了研究,提出了磨粒监测技术今后的发展方向。
关键词 磨损颗粒 磨粒监测 颗粒计数
下载PDF
颗粒计数法用于给水厂滤池运行的研究 被引量:7
6
作者 戴婕 孙博雅 +3 位作者 陈洪斌 张东 康兰英 张群 《给水排水》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7期14-18,共5页
以上海地区的两种原水和不同过滤工艺为例,采用生产性试验与模拟柱试验相结合的手段,探讨了颗粒计数法与浊度联合用于过滤环节运行管理和质量控制的可行性。研究结果表明,滤料层不同深度出水的颗粒数超过50粒/mL的穿透时间与滤速之间存... 以上海地区的两种原水和不同过滤工艺为例,采用生产性试验与模拟柱试验相结合的手段,探讨了颗粒计数法与浊度联合用于过滤环节运行管理和质量控制的可行性。研究结果表明,滤料层不同深度出水的颗粒数超过50粒/mL的穿透时间与滤速之间存在正相关性;滤后水的颗粒物数量变化比浊度更灵敏地反映滤池运行状况;初滤水存在颗粒短时穿透现象,且以小于10μm的颗粒为主,为防止"两虫"所引起的风险,生产性运行时需采取适当的调控措施。利用颗粒物对数去除率指标可以综合判断滤池的运行状况,有助于提高滤池的工作效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给水厂 颗粒物计数 过滤 滤速 浊度
下载PDF
采用颗粒检测技术监测和控制膜滤水质 被引量:5
7
作者 杨艳玲 李星 +2 位作者 陈伟仲 王长玉 张磊 《北京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76-79,89,共5页
介绍了超滤膜去除颗粒物的特点,指出保证膜出水水质监测和控制的关键指标是颗粒物含量,分析了给水处理领域几种颗粒检测技术的应用特点,对浊度、颗粒计数值、颗粒综合指数及微生物指标的关系进行研究和分析表明,颗粒数是超滤膜出水水质... 介绍了超滤膜去除颗粒物的特点,指出保证膜出水水质监测和控制的关键指标是颗粒物含量,分析了给水处理领域几种颗粒检测技术的应用特点,对浊度、颗粒计数值、颗粒综合指数及微生物指标的关系进行研究和分析表明,颗粒数是超滤膜出水水质的关键性检测指标,可代替或补充浊度指标.采用颗粒检测仪代替浊度仪来监测和控制超滤膜装置的运行,可为超滤膜装置的有效运行和优质水的生产提供安全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滤 颗粒物 浊度 颗粒计数 颗粒检测技术
下载PDF
液体颗粒计数式在线检测仪研制 被引量:5
8
作者 尚超 宁可庆 李云白 《仪表技术与传感器》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21-23,共3页
以激光光阻法颗粒计数传感器为基础,研制了液体颗粒在线检测仪。使用嵌入式计算机LPC2368作为核心,设计了数据接收、解析、显示和打印的硬件电路。编写了串口通信、数据解析和上位PC机的程序。检测仪可以检测并显示样品油液或水中4-70μ... 以激光光阻法颗粒计数传感器为基础,研制了液体颗粒在线检测仪。使用嵌入式计算机LPC2368作为核心,设计了数据接收、解析、显示和打印的硬件电路。编写了串口通信、数据解析和上位PC机的程序。检测仪可以检测并显示样品油液或水中4-70μm内不同粒径等级的微粒的个数,精度高、可靠性好。检测仪可保存大量数据,并可以现场打印重要数据。检测仪配有大容量电池,可长时间独立工作。检测仪还可与上位PC机进行通讯,导出数据,保存为电子文档。使用检测仪对样品油液进行了实际测量,系统运行正常,数据可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颗粒计数 传感器 ARM 串行通信 在线检测
下载PDF
一种基于Matlab的谷物颗粒计数方法 被引量:5
9
作者 赵欣 贾晓剑 《河南科技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7年第5期65-69,共5页
针对目前谷物颗粒计数方法存在的不足,提出了一种新的基于Matlab的谷物颗粒计数方法,利用原有最终腐蚀算法,先计算出没有重叠区域的颗粒数,然后选用面积Ai作为区域特征参数,对最终腐蚀之后面积依然大于Ai+4的部分进行区域分割,并对分割... 针对目前谷物颗粒计数方法存在的不足,提出了一种新的基于Matlab的谷物颗粒计数方法,利用原有最终腐蚀算法,先计算出没有重叠区域的颗粒数,然后选用面积Ai作为区域特征参数,对最终腐蚀之后面积依然大于Ai+4的部分进行区域分割,并对分割以后的区域进行计数,两次计数结果相加得到图像整体区域内的颗粒数.在Matlab 7.0环境下,通过实验验证了方法的准确性.方法克服了常用算法中因颗粒大片粘连造成的统计不准确的缺陷,为今后进一步的研究提供了实践和理论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颗粒计数 粘连 图像处理
下载PDF
速率对微流体油液检测芯片颗粒计数灵敏度的影响 被引量:4
10
作者 王强 张洪朋 +2 位作者 刘恩辰 孙玉清 陈海泉 《机床与液压》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3期19-22,共4页
介绍了基于电感原理的微流体油液检测芯片,研究了油液中铁颗粒通过微流体油液检测芯片检测区的速率对颗粒计数灵敏度的影响。制作了微流体油液检测芯片,搭建了检测系统。实验研究了不同驱动速率与颗粒产生的电感脉冲信号幅值之间的关系... 介绍了基于电感原理的微流体油液检测芯片,研究了油液中铁颗粒通过微流体油液检测芯片检测区的速率对颗粒计数灵敏度的影响。制作了微流体油液检测芯片,搭建了检测系统。实验研究了不同驱动速率与颗粒产生的电感脉冲信号幅值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对于同一铁颗粒,其通过检测芯片时的电感脉冲信号幅值随着速率的增加而线性减小。该研究结果为提高微流体油液检测芯片的检测精度及灵敏度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颗粒计数 微流体油液检测芯片 速率 灵敏度
下载PDF
磨粒直接成像技术在设备润滑状态监测领域的应用 被引量:4
11
作者 史爱峰 石立杰 梁一帆 《润滑与密封》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8期139-145,148,共8页
润滑油中的磨粒是判断设备是否正常运转以及失效原因的重要依据。研究一种基于人工神经网络和直接成像技术进行磨粒分析的新方法,该方法结合颗粒计数和磨粒分类两方面的信息,不仅能通过磨粒的数量、尺寸、尺寸分布等,检测设备是否正常... 润滑油中的磨粒是判断设备是否正常运转以及失效原因的重要依据。研究一种基于人工神经网络和直接成像技术进行磨粒分析的新方法,该方法结合颗粒计数和磨粒分类两方面的信息,不仅能通过磨粒的数量、尺寸、尺寸分布等,检测设备是否正常运转及磨损程度,而且可以根据磨粒磨损类型诊断设备故障的可能原因。相比与其他方法,该方法检测速度快,可广泛应用于离线实验室和现场在线油液检测。该方法已成为最新的ASTM D7596标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液分析 颗粒计数 磨损分类 智能铁谱 激光成像
下载PDF
舱室微生物浓度监测仪性能的实验评价 被引量:3
12
作者 陈双红 任小孟 +2 位作者 徐雄利 张佩 鲁晨阳 《海军医学杂志》 2019年第2期97-100,共4页
目的评价舱室微生物浓度监测报警仪用于微生物气溶胶浓度检测计数的可靠性。方法以30 m^3空气质量评价舱为载体,金黄色葡萄球菌(ATCC25923)、大肠杆菌(ATCC25922)、枯草芽孢杆菌(ATCC9372)、白色念珠菌(ATCC10231)、黑曲霉菌(ATCC16402... 目的评价舱室微生物浓度监测报警仪用于微生物气溶胶浓度检测计数的可靠性。方法以30 m^3空气质量评价舱为载体,金黄色葡萄球菌(ATCC25923)、大肠杆菌(ATCC25922)、枯草芽孢杆菌(ATCC9372)、白色念珠菌(ATCC10231)、黑曲霉菌(ATCC16402)为模拟生物气溶胶,比较舱室微生物浓度监测报警仪和MAS100NT微生物采样仪检测计数结果,计算2种方法实测值的相关性、符合率和重复性。结果对ATCC25923、ATCC25922、ATCC9372、ATCC10231、ATCC16402气溶胶检测计量结果比较,2种方法测量结果相关性显著(R^2分别为0.979、0.960、0.969、0.987和0.961,均P<0.01);2种方法测量结果符合率好,对5种菌测试的平均符合率分别为93.13%、90.07%、96.16%、91.65%、90.87%;2种方法测量结果稳定、重复性好,被测的每种菌符合率组内相对标准偏差<15%。结论舱室微生物浓度监测报警仪对模拟生物气溶胶的检测结果符合评价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生物 气溶胶 激光诱导 生物荧光 粒子计数
下载PDF
光学式颗粒计数装置的研制 被引量:3
13
作者 黄廷磊 李敏 陈亚珠 《计量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88-90,共3页
设计了一种检测装置,用来对洁净介质中的颗粒粒径大小和数量进行统计。详细分析了用几何光学的光阻公式替代消光公式对大粒径颗粒的检测机理和前向光散射探测器检测小粒径颗粒时的计数技术。用该装置对标准颗粒物质进行了检测实验,结果... 设计了一种检测装置,用来对洁净介质中的颗粒粒径大小和数量进行统计。详细分析了用几何光学的光阻公式替代消光公式对大粒径颗粒的检测机理和前向光散射探测器检测小粒径颗粒时的计数技术。用该装置对标准颗粒物质进行了检测实验,结果表明:对于2μm以上的颗粒计数,效率能达到90%;对于1μm以下的颗粒也有较好的分辨能力,计数效率在70%左右。数值计算和实验结果证实了该装置具有较好的计数能力,能够表征洁净介质的污染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计量学 颗粒计数 消光系数 光散射
下载PDF
颗粒数量浓度标准物质的研制 被引量:2
14
作者 刘俊杰 张文阁 胡向军 《中国粉体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46-49,共4页
研制粒径标称值分别为5、10、25μm的颗粒数量浓度标准物质,对商品化的交联聚苯乙烯颗粒样品进行筛分和稳定性考察,采用可溯源至长度标准的方法对粒度标准物质的数量平均粒径进行准确定值,采用光学显微镜法对颗粒数量浓度进行准确定值,... 研制粒径标称值分别为5、10、25μm的颗粒数量浓度标准物质,对商品化的交联聚苯乙烯颗粒样品进行筛分和稳定性考察,采用可溯源至长度标准的方法对粒度标准物质的数量平均粒径进行准确定值,采用光学显微镜法对颗粒数量浓度进行准确定值,并对定值过程中的不确定度进行分析计算。结果表明,所研制的标准物质满足国家标准物质的技术要求,并已成功申报国家标准物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颗粒数量浓度 颗粒计数 标准物质 聚苯乙烯
下载PDF
水处理膜组件完整性检测方法研究进展 被引量:2
15
作者 田青 范茜 陈爱因 《天津科技》 2014年第4期16-19,共4页
介绍了国内外对于膜(微滤和超滤)完整性检测方法的研究进展,包括直接完整性检测方法和间接完整性检测方法。针对两种常用方法浊度检测和颗粒计数检测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颗粒计数法具有可连续在线监测、灵敏性高等特点,建议作为膜... 介绍了国内外对于膜(微滤和超滤)完整性检测方法的研究进展,包括直接完整性检测方法和间接完整性检测方法。针对两种常用方法浊度检测和颗粒计数检测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颗粒计数法具有可连续在线监测、灵敏性高等特点,建议作为膜完整性检测的首选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膜完整性 膜组件 水处理 颗粒计数
下载PDF
颗粒检测技术在膜法水处理中的应用实验探索 被引量:2
16
作者 冯磊 唐小珊 +1 位作者 杨燕 范云双 《供水技术》 2017年第4期12-16,共5页
对比了采用颗粒计数与浊度来表征水中颗粒物的区别,介绍了颗粒计数检测技术的应用现状,通过实验对颗粒计数检测技术在评价水中颗粒物的去除效果、检测的影响因素及识别膜破损的灵敏程度进行了分析和研究。结果表明:颗粒计数检测技术应... 对比了采用颗粒计数与浊度来表征水中颗粒物的区别,介绍了颗粒计数检测技术的应用现状,通过实验对颗粒计数检测技术在评价水中颗粒物的去除效果、检测的影响因素及识别膜破损的灵敏程度进行了分析和研究。结果表明:颗粒计数检测技术应用于膜法水处理工程时,应考虑系统中泵和复杂管路对检测结果的影响。颗粒计数检测可以补充浊度指标,及时识别和发现膜缺陷导致的水质的细微变化,降低饮用水中致病微生物的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颗粒计数 超滤膜 浊度 膜完整性
下载PDF
强化过滤减少滤池出水颗粒数的生产性试验研究 被引量:2
17
作者 卢伟 邓永良 +4 位作者 张国荣 陈敏竹 周杨军 曹达文 董秉直 《给水排水》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9期17-21,共5页
应用颗粒计数仪对强化过滤技术降低滤池出水浊度进行了研究。研究表明,颗粒计数能更准确反映水中的悬浮颗粒情况,强化过滤主要去除粒径为2μm的颗粒;投加聚氯化铝(PAC)较活化硅酸能更有效地降低浊度和颗粒数;在反冲洗水中投加PAC... 应用颗粒计数仪对强化过滤技术降低滤池出水浊度进行了研究。研究表明,颗粒计数能更准确反映水中的悬浮颗粒情况,强化过滤主要去除粒径为2μm的颗粒;投加聚氯化铝(PAC)较活化硅酸能更有效地降低浊度和颗粒数;在反冲洗水中投加PAC可有效降低滤池初期出水浊度和颗粒数。而生产性试验结果表明,投加2.5~3mg/L的PAC,出水浊度最低,且不会影响过滤周期。投加适当剂量的PAC不会导致出水的铝超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强化过滤 浊度 颗粒计数
下载PDF
铁磁性颗粒速度对微电感传感器电感测量灵敏度的影响 被引量:1
18
作者 刘大壮 刘志坚 +3 位作者 武森 刘连坤 殷艺 潘新祥 《机床与液压》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10-12,18,共4页
为提高微电感传感器芯片的检测精度,研究铁磁性颗粒速度与电感信号幅值大小的关系,开发一种微型电感式传感器芯片,建立了检测系统,通过实验研究铁磁性颗粒的速度和由颗粒产生的感应脉冲信号幅值之间的关系。实验结果表明:对于相同的铁颗... 为提高微电感传感器芯片的检测精度,研究铁磁性颗粒速度与电感信号幅值大小的关系,开发一种微型电感式传感器芯片,建立了检测系统,通过实验研究铁磁性颗粒的速度和由颗粒产生的感应脉冲信号幅值之间的关系。实验结果表明:对于相同的铁颗粒,感应脉冲信号的幅值与通过芯片时的速度呈线性负相关。研究结果为改进微电感传感器芯片的检测精度和灵敏度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颗粒计数 微电感传感器 速度 灵敏度
下载PDF
聚苯乙烯微球介导的颗粒计数生物传感法检测鲜味
19
作者 冯耀泽 李继泽 +3 位作者 袁勋燃 孔丽琴 王益健 朱明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8期270-276,共7页
鲜味物质对提升食品风味和保证人类健康具有重要作用,探究鲜味检测新的研究方向和方法变得愈发重要。该研究基于聚苯乙烯(polystyrene,PS)微球介导的竞争性反应、磁分离技术及颗粒计数原理,开发了一种谷氨酸钠(monosodium glutamate,MSG... 鲜味物质对提升食品风味和保证人类健康具有重要作用,探究鲜味检测新的研究方向和方法变得愈发重要。该研究基于聚苯乙烯(polystyrene,PS)微球介导的竞争性反应、磁分离技术及颗粒计数原理,开发了一种谷氨酸钠(monosodium glutamate,MSG)高灵敏度检测方法。在PS微球表面修饰谷氨酸钠-牛血清白蛋白形成功能化复合物(PS@MSG-BSA),其与被测样本中MSG竞争结合修饰在磁珠(magnetic beads,MB)上的MSG受体T1R1。经孵育和磁分离去除耦合的磁珠复合物,并对剩余PS微球进行颗粒计数以间接表征被测样本中MSG的浓度。试验通过优化PS微球和MB的浓度、竞争反应孵育时间等试验条件,建立了MSG检测的标准曲线。结果表明,该传感方法对MSG的响应决定系数R^(2)为0.993,检测限为5.17 pg/mL,具有良好的准确性和灵敏度,并对鲜味物质的检测具有特异性与良好的稳定性,在食品加工保鲜及品质评价等领域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传感 颗粒计数 鲜味物质 竞争反应 微孔检测 聚苯乙烯微球介导 鲜味评价
下载PDF
油液中颗粒污染度测试算法的分析
20
作者 宋雪丽 王方钊 张大军 《矿山机械》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2期11-13,共3页
测试油液中颗粒污染度的关键是准确测定出各个尺寸区间的颗粒个数,进而评定出油液污染度的等级。因此,本文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确定油液颗粒个数、颗粒尺寸的测试算法。通过这种算法,提高了颗粒计数的方便性和精确度,可广泛... 测试油液中颗粒污染度的关键是准确测定出各个尺寸区间的颗粒个数,进而评定出油液污染度的等级。因此,本文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确定油液颗粒个数、颗粒尺寸的测试算法。通过这种算法,提高了颗粒计数的方便性和精确度,可广泛用于实际油液中颗粒污染度的测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液污染度 颗粒计数 颗粒尺寸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