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cqvip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2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摩擦耗能部分自复位连接组合框架边节点抗震性能试验研究
被引量:
12
1
作者
方有珍
马雪玉
+2 位作者
耿苏齐
金晶
汪逸萍
《四川大学学报(工程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76-84,共9页
为进一步研究摩擦耗能部分自复位连接新型卷边PEC柱-钢梁组合框架边节点的抗震性能,考虑PEC柱布置方式和柱顶竖向力2个设计参数设计制作3个缩尺试件并进行了拟静力下抗震性能试验研究。根据试验测试结果,对试件承载力、节点转动刚度、...
为进一步研究摩擦耗能部分自复位连接新型卷边PEC柱-钢梁组合框架边节点的抗震性能,考虑PEC柱布置方式和柱顶竖向力2个设计参数设计制作3个缩尺试件并进行了拟静力下抗震性能试验研究。根据试验测试结果,对试件承载力、节点转动刚度、残余侧移角、滞回耗能和节点受力机理等方面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摩擦耗能部分自复位连接可通过摩擦板摩擦滑移耗散地震能和预拉杆实现自复位功效,且整个加载过程中结构主体构件梁柱处在弹性状态;PEC柱顶竖向力明显提高了其初始抗弯刚度,而其二阶效应加快了连接的耗能发展进程,且PEC柱的布置对初始抗弯刚度、刚度退化和耗能发展进程影响较小;试件SMJ–2加载至试验结束对应层间相对侧移3.182%,其残余侧移角小于0.005 rad,即具有极佳的自复位功效,试件SMJ–3加载至中震层间相对侧移限值1/50和大震层间相对侧移限值1/30,其残余侧移角分别小于0.005和0.01 rad,自复位功效良好,而试件SMJ–1在加载至中震层间侧移限值1/50,其残余侧移角小于0.01 rad,但随后加载产生的残余侧移角由于竖向力二阶效应而增大趋势明显,自复位功效相应减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摩擦耗能部分自复位连接
PEC柱组合框架边节点
自复位功效
耗能能力
拟静力试验
抗震性能
下载PDF
职称材料
PEC柱-钢梁摩擦耗能部分自复位组合框架抗震试验研究
2
作者
方有珍
高怡
+2 位作者
杨勇
孙敏
孙国华
《建筑钢结构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20-28,共9页
为系统研究梁柱采用自复位连接组合框架的抗震机理,选取预拉杆长度设置、PEC柱截面强弱轴布置和柱脚连接方式3个设计参数,设计制作了4榀PEC柱-钢梁梁柱摩擦耗能部分自复位连接组合框架1∶2缩尺试件并进行拟静力抗震试验。通过试验现象...
为系统研究梁柱采用自复位连接组合框架的抗震机理,选取预拉杆长度设置、PEC柱截面强弱轴布置和柱脚连接方式3个设计参数,设计制作了4榀PEC柱-钢梁梁柱摩擦耗能部分自复位连接组合框架1∶2缩尺试件并进行拟静力抗震试验。通过试验现象观察和数据分析,对试件的滞回特性、抗侧刚度退化、复位能力、滞回耗能等抗震性能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摩擦耗能部分自复位连接通过T形件长圆孔合理设置实现了“设计地震水平阶段实现复位,大震设计水平阶段自复位连接连接转化为伴随出现螺栓承压型受力实现部分自复位”的性能化设计目标;设计地震阶段,试件主要通过辅助摩擦耗能件耗能,且卸载残余侧移小于自复位结构侧移限值(0.3%),在大震作用阶段,试件通过辅助摩擦耗能件与结构构件损伤联合耗能,承载能力仍继续增大,且仍具有部分自复位能力;预拉杆设置有限长度可显著增强结构整体性,PEC柱弱轴布置一定程度上降低了结构整体性,而PEC柱脚采用铰接可显著削弱结构整体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摩擦耗能部分自复位连接
PEC柱-钢梁组合框架
复位能力
滞回耗能
拟静力试验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摩擦耗能部分自复位连接组合框架边节点抗震性能试验研究
被引量:
12
1
作者
方有珍
马雪玉
耿苏齐
金晶
汪逸萍
机构
苏州科技大学土木工程学院
出处
《四川大学学报(工程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76-84,共9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51078247
51478286)
+1 种基金
江苏省"青蓝工程"中青年学术带头人资助项目(2014)
江苏省"六大人才高峰"高层次人才计划资助项目(2016)
文摘
为进一步研究摩擦耗能部分自复位连接新型卷边PEC柱-钢梁组合框架边节点的抗震性能,考虑PEC柱布置方式和柱顶竖向力2个设计参数设计制作3个缩尺试件并进行了拟静力下抗震性能试验研究。根据试验测试结果,对试件承载力、节点转动刚度、残余侧移角、滞回耗能和节点受力机理等方面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摩擦耗能部分自复位连接可通过摩擦板摩擦滑移耗散地震能和预拉杆实现自复位功效,且整个加载过程中结构主体构件梁柱处在弹性状态;PEC柱顶竖向力明显提高了其初始抗弯刚度,而其二阶效应加快了连接的耗能发展进程,且PEC柱的布置对初始抗弯刚度、刚度退化和耗能发展进程影响较小;试件SMJ–2加载至试验结束对应层间相对侧移3.182%,其残余侧移角小于0.005 rad,即具有极佳的自复位功效,试件SMJ–3加载至中震层间相对侧移限值1/50和大震层间相对侧移限值1/30,其残余侧移角分别小于0.005和0.01 rad,自复位功效良好,而试件SMJ–1在加载至中震层间侧移限值1/50,其残余侧移角小于0.01 rad,但随后加载产生的残余侧移角由于竖向力二阶效应而增大趋势明显,自复位功效相应减弱。
关键词
摩擦耗能部分自复位连接
PEC柱组合框架边节点
自复位功效
耗能能力
拟静力试验
抗震性能
Keywords
partial
self
-
centering
friction
damped
connection
exterior
joint
in
composite
frame
self
-
centering
function
energy-dissipation
capacity
quasi-static
cyclic
lateral
loading
tests
seismic
performance
分类号
TB-55 [一般工业技术]
TB [自然科学总论]
N55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PEC柱-钢梁摩擦耗能部分自复位组合框架抗震试验研究
2
作者
方有珍
高怡
杨勇
孙敏
孙国华
机构
苏州科技学大学土木工程学院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土木工程学院
出处
《建筑钢结构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20-28,共9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2178149、51478286)
江苏省教育厅重大科研项目(18KJA560003)。
文摘
为系统研究梁柱采用自复位连接组合框架的抗震机理,选取预拉杆长度设置、PEC柱截面强弱轴布置和柱脚连接方式3个设计参数,设计制作了4榀PEC柱-钢梁梁柱摩擦耗能部分自复位连接组合框架1∶2缩尺试件并进行拟静力抗震试验。通过试验现象观察和数据分析,对试件的滞回特性、抗侧刚度退化、复位能力、滞回耗能等抗震性能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摩擦耗能部分自复位连接通过T形件长圆孔合理设置实现了“设计地震水平阶段实现复位,大震设计水平阶段自复位连接连接转化为伴随出现螺栓承压型受力实现部分自复位”的性能化设计目标;设计地震阶段,试件主要通过辅助摩擦耗能件耗能,且卸载残余侧移小于自复位结构侧移限值(0.3%),在大震作用阶段,试件通过辅助摩擦耗能件与结构构件损伤联合耗能,承载能力仍继续增大,且仍具有部分自复位能力;预拉杆设置有限长度可显著增强结构整体性,PEC柱弱轴布置一定程度上降低了结构整体性,而PEC柱脚采用铰接可显著削弱结构整体性。
关键词
摩擦耗能部分自复位连接
PEC柱-钢梁组合框架
复位能力
滞回耗能
拟静力试验
Keywords
partial
self
-
centering
friction
damped
connection
PEC
column-steel
beam
composite
frame
self
-
centering
capacity
hysteretic
energy-dissipation
quasi-static
test
分类号
TU352.11 [建筑科学—结构工程]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摩擦耗能部分自复位连接组合框架边节点抗震性能试验研究
方有珍
马雪玉
耿苏齐
金晶
汪逸萍
《四川大学学报(工程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17
12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PEC柱-钢梁摩擦耗能部分自复位组合框架抗震试验研究
方有珍
高怡
杨勇
孙敏
孙国华
《建筑钢结构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24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