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2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不同手术方法在腮腺肿瘤手术中面神经功能恢复的效果对比 被引量:9
1
作者 赖卓凯 谢怡 赵云峰 《中国医药科学》 2016年第11期220-222,共3页
目的对比研究不同面神经解剖手术方法在腮腺肿瘤手术中面神经功能恢复的效果。方法将2012年6月-2015年6月在我院行手术治疗的72例腮腺肿瘤患者根据解剖方式不同分为A组(36例)和B组(36例),分别采用面神经总干顺行法和沿下颌缘支逆向... 目的对比研究不同面神经解剖手术方法在腮腺肿瘤手术中面神经功能恢复的效果。方法将2012年6月-2015年6月在我院行手术治疗的72例腮腺肿瘤患者根据解剖方式不同分为A组(36例)和B组(36例),分别采用面神经总干顺行法和沿下颌缘支逆向解剖法解剖面神经,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 A组面神经功能分级以Ⅱ-Ⅲ为主,明显低于B组(P〈0.05);A组患者中2例发生面神经总干损伤,B组中2例颊支损伤,6例下颌缘支损伤,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研究中的面神经损伤患者皆为暂时性损伤,A组面神经功能恢复正常分级的时间显著低于B组(P〈0.05)。结论与沿下颌缘支逆向解剖法相比,面神经总干顺行法对面神经损伤程度轻,且恢复快。因此,腮腺手术在面神经总干显露不受影响的情况下,建议优先选择顺行法进行面神经解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腮腺肿瘤 腮腺手术 面神经解剖
下载PDF
可吸收性止血绫在腮腺手术中的应用 被引量:6
2
作者 廖卫国 谭广谋 +3 位作者 温清泉 漆其光 陈伟泉 黄文喜 《中国当代医药》 2013年第2期191-191,193,共2页
目的对可吸收性止血绫(商品名:泰绫)在腮腺术后止血中应用的可行性进行分析。方法于2009年7月~2012年5月行腮腺浅叶切除术或浅叶部分切除术的病例共86例,其中,使用可吸收性止血绫的实验组51例(其中有2例同时行双侧腮腺手术),不使用可... 目的对可吸收性止血绫(商品名:泰绫)在腮腺术后止血中应用的可行性进行分析。方法于2009年7月~2012年5月行腮腺浅叶切除术或浅叶部分切除术的病例共86例,其中,使用可吸收性止血绫的实验组51例(其中有2例同时行双侧腮腺手术),不使用可吸收性止血绫的对照组35例,术后观察引流液的颜色、量、持续时间和愈合时间、愈合等级、有无红肿和变态反应。结果实验组中血性引流液为10~190mL,平均49.3mL;对照组血性引流液为30~260mL,平均96.3mL。实验组患者创面均未见红肿和局部变态反应,均为甲级愈合。结论可吸收性止血绫用于腮腺术后止血安全有效,值得推广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吸收性止血绫 羧甲基纤维素 止血 腮腺手术
下载PDF
自制气压加压式包扎头套应用于腮腺术后的临床效果观察 被引量:4
3
作者 彭珽 庞宇峰 《浙江医学》 CAS 2021年第15期1656-1658,I0006,共4页
目的观察腮腺手术后患者应用自制气压加压式包扎头套进行伤口包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6月至2019年5月在复旦大学附属上海市第五人民医院行腮腺肿瘤手术治疗的患者152例。术后,66例患者接受自制气压加压式头套包扎(A组),86例患者... 目的观察腮腺手术后患者应用自制气压加压式包扎头套进行伤口包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6月至2019年5月在复旦大学附属上海市第五人民医院行腮腺肿瘤手术治疗的患者152例。术后,66例患者接受自制气压加压式头套包扎(A组),86例患者接受传统绷带包扎(B组)。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术后2周内涎瘘、涎液潴留、血肿发生情况,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估术后24 h患者头痛、伤口疼痛、包扎舒适度、睡眠情况、张口困难度等。结果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术后2周内,A组患者涎瘘发生率、涎液潴留发生率均低于B组(均P<0.05),两组患者血肿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4 h,A组患者头痛、包扎舒适度、睡眠情况、张口困难度等方面VAS评分均低于B组(均P<0.05),两组患者伤口疼痛VAS评分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本自制气压加压式包扎头套能有效改善腮腺术后患者伤口包扎舒适度,预防涎瘘、涎腺潴留的发生,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腮腺手术 涎瘘 包扎头套
下载PDF
胸锁乳突肌瓣联合异种脱细胞真皮基质预防味觉出汗综合征 被引量:4
4
作者 朱守莉 马新亮 +1 位作者 韩立显 常秀林 《广东牙病防治》 2014年第7期355-358,共4页
目的观察在腮腺部分切除术中联合应用胸锁乳突肌瓣填塞和脱细胞真皮基质覆盖重建腮腺咬肌筋膜对味觉出汗综合征及面部凹陷畸形的预防效果。方法 15例腮腺良性肿瘤患者行瘤体及瘤周腮腺区域性切除术,同期行胸锁乳突肌瓣转移修复及异种脱... 目的观察在腮腺部分切除术中联合应用胸锁乳突肌瓣填塞和脱细胞真皮基质覆盖重建腮腺咬肌筋膜对味觉出汗综合征及面部凹陷畸形的预防效果。方法 15例腮腺良性肿瘤患者行瘤体及瘤周腮腺区域性切除术,同期行胸锁乳突肌瓣转移修复及异种脱细胞真皮基质口腔修复膜腮腺咬肌筋膜重建术。分别在术后6个月、12个月随访,采用咀嚼酸性食物或维生素C片诱导碘-淀粉试验,观察术后味觉出汗综合征和面部凹陷畸形的发生情况。结果全部患者无1例发生味觉出汗综合征和面部凹陷畸形。结论联合应用胸锁乳突肌瓣填塞和脱细胞真皮基质重建腮腺咬肌筋膜对预防味觉出汗综合征及面部凹陷畸形效果肯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腮腺手术 胸锁乳突肌瓣 脱细胞真皮基质 味觉出汗综合征
下载PDF
腮腺良性肿瘤手术切除方式对面神经损伤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
5
作者 刘勇 高静 +1 位作者 赵毅 柴健 《透析与人工器官》 2017年第4期23-27,共5页
在临床中,腮腺肿瘤是比较常见的疾病,其中以腮腺良性肿瘤最为多见。其治疗方法主要是手术治疗,因腮腺所处位置的特殊性,故在保证肿瘤低复发率的同时,必须考虑患者的美观及功能问题。本文就手术切口的选择、切除方式、面神经的解剖方式... 在临床中,腮腺肿瘤是比较常见的疾病,其中以腮腺良性肿瘤最为多见。其治疗方法主要是手术治疗,因腮腺所处位置的特殊性,故在保证肿瘤低复发率的同时,必须考虑患者的美观及功能问题。本文就手术切口的选择、切除方式、面神经的解剖方式、面神经的保护及手术并发症等方面逐一介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腮腺区肿瘤 腮腺手术 面神经损伤 术式 良性肿瘤
原文传递
术腔置入脱细胞异体真皮基质预防腮腺术后Frey综合征 被引量:3
6
作者 来佑青 王丽 +5 位作者 刘仲奇 闫燕 李丽娟 杜晨 李涛 曾进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1期1016-1019,1031,共5页
目的探讨脱细胞异体真皮基质(acelluar dermal matrix,ADM)置入腮腺术腔预防腮腺术后Frey综合征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10年1月~2018年3月89例腮腺手术按患者意愿分实验组(44例)和对照组(45例),实验组术腔置入ADM,对照组未置入任何组织材... 目的探讨脱细胞异体真皮基质(acelluar dermal matrix,ADM)置入腮腺术腔预防腮腺术后Frey综合征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10年1月~2018年3月89例腮腺手术按患者意愿分实验组(44例)和对照组(45例),实验组术腔置入ADM,对照组未置入任何组织材料。术后半年以调查问卷方式对患者有无Frey综合征症状、Frey综合征发生时间以及对生活的影响进行评价。结果实验组随访7~106个月,中位随访时间23.5月;对照组随访16~90个月,中位随访时间40个月。实验组腮腺手术后Frey综合征发生率2.3%(1/44),明显低于对照组42.2%(19/45)(χ^2=26.978,P=0.000)。20例Frey综合征经合理解释与沟通均未进一步治疗,4例(20%)认为Frey综合征对自己的生活无明显影响,其余16例(80%)认为Frey综合征对自己的生活影响较明显或非常明显。结论术腔置入ADM明显降低腮腺术后Frey综合征的发生率,具有满意的预防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腮腺手术 脱细胞异体真皮基质 FREY综合征
下载PDF
肌电学方法在面神经功能评价中的应用效果评价 被引量:3
7
作者 凤麟飞 吴江恩 +1 位作者 薛浩伟 后军 《中国口腔颌面外科杂志》 CAS 2019年第6期522-525,共4页
目的:探讨神经电图(ENoG)和表面肌电信号(sEMG)在评价面神经功能中的临床应用价值,为面神经功能评价提供客观的实验参数。方法:通过运用House-Brackmann(HB)分区评价系统和ENoG、sEMG,评价腮腺手术对面神经造成的医源性损伤。选择50例... 目的:探讨神经电图(ENoG)和表面肌电信号(sEMG)在评价面神经功能中的临床应用价值,为面神经功能评价提供客观的实验参数。方法:通过运用House-Brackmann(HB)分区评价系统和ENoG、sEMG,评价腮腺手术对面神经造成的医源性损伤。选择50例行单侧腮腺手术的患者,术前及术后30 d进行ENoG及sEMG检测,记录波幅(Am)及运动单元动作电位(MUAP),计算得出神经变性率(DR)和平均发放间隔(IPI),并在同一时间点记录患者的HB分区评价分级。采用SPSS 20.0软件包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手术后,健、患侧面神经间A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B分区评价面神经功能级别越低,DR值越小。在面神经功能评价Ⅳ-Ⅴ级病例中,健、患侧MUAP个数比及IPI参数较术前水平有显著改变(P<0.05)。结论:ENoG的Am和DR参数可作为临床评价面神经功能的客观参考指标,sEMG参数在评价面神经功能领域的应用需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腮腺手术 面神经功能 神经电图 表面肌电信号
下载PDF
腮腺手术中面神经的解剖与保留 被引量:3
8
作者 荣誉 刘宏升 +2 位作者 杨东昆 滑起伟 宗开洋 《中国社区医师》 2016年第26期9-10,共2页
目的:探讨腮腺手术中对面神经的处理方法。方法:收治腮腺肿瘤手术患者10例和20个人体头颅标本,通过对病例资料和头颅标本的研究,观察腮腺手术中对面神经的处理方法。结果:经过对10例病例的观察研究,发现术中面神经损伤率20.0%,术后面神... 目的:探讨腮腺手术中对面神经的处理方法。方法:收治腮腺肿瘤手术患者10例和20个人体头颅标本,通过对病例资料和头颅标本的研究,观察腮腺手术中对面神经的处理方法。结果:经过对10例病例的观察研究,发现术中面神经损伤率20.0%,术后面神经损伤率60.0%。结论:在为腮腺肿瘤患者进行手术时,如恶性肿瘤已经侵犯面神经或高度可疑侵犯时,应采取面神经切断,如为良性肿瘤且未发生恶变时,术中注意仔细分离每一支面神经,避免损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腮腺手术 面神经 解剖
下载PDF
绕下颌角小切口功能性治疗腮腺后下极良性肿瘤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2
9
作者 张晓宏 景捷 +1 位作者 马坚 尤小丽 《宁夏医科大学学报》 2021年第9期909-913,923,共6页
目的探讨绕下颌角小切口保留腮腺咬肌筋膜功能性治疗腮腺后下极良性肿瘤临床应用效果。方法本研究回顾性分析了44例腮腺良性肿瘤病例,根据手术方式的不同分为对照组和病例组。对照组采用"S"形切口行腮腺浅叶并肿物切除术,病... 目的探讨绕下颌角小切口保留腮腺咬肌筋膜功能性治疗腮腺后下极良性肿瘤临床应用效果。方法本研究回顾性分析了44例腮腺良性肿瘤病例,根据手术方式的不同分为对照组和病例组。对照组采用"S"形切口行腮腺浅叶并肿物切除术,病例组采用绕下颌角小切口保留腮腺咬肌筋膜功能性治疗腮腺后下极良性肿瘤。比较两组病例平均手术时间、残余腺体组织唾液分泌功能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同时对患者术区术后面部凹陷畸形和术区瘢痕满意度进行评价。结果两组病例手术均顺利完成,切口Ⅰ期愈合。术后追踪随访6~32个月,两组病例涎瘘发生率、肿瘤复发率及术区皮肤麻木发生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病例组平均手术时间短于对照组(P=0.042),两组术后瘢痕视觉模拟量表评分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病例组术区凹陷畸形满意度较对照组高(P=0.035)、暂时性面瘫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49)、味觉出汗综合征主观评价阳性率及客观评价阳性率均低于对照组(P均<0.05);病例组残余腺体组织分泌功能保存良好(P<0.001)。结论绕下颌角小切口功能性治疗腮腺后下极良性肿瘤在满足手术效果的同时,可有效防止术后味觉出汗综合征的发生,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瘢痕隐蔽,术区凹陷畸形满意度高,残余腺体组织唾液分泌功能保存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腮腺手术 微创切口 功能性腮腺外科
下载PDF
腮腺手术中以颞浅动脉定位颞支的面神经解剖方法 被引量:1
10
作者 刘凯浪 冯鑫慧 阮彩莲 《右江民族医学院学报》 2017年第6期465-468,共4页
目的对腮腺手术中以颞浅动脉定位颞支的面神经解剖依据、方法及手术时间进行探讨。方法选取我校第一附属医院2012年3月—2014年3月接收的行腮腺肿瘤手术的66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对所有患者复合麻醉成功后,先解剖颞支,在完成腮腺区肿瘤切... 目的对腮腺手术中以颞浅动脉定位颞支的面神经解剖依据、方法及手术时间进行探讨。方法选取我校第一附属医院2012年3月—2014年3月接收的行腮腺肿瘤手术的66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对所有患者复合麻醉成功后,先解剖颞支,在完成腮腺区肿瘤切除后术后,采用神经解剖术方法对面神经颞支的分布特点进行总结,同时对患者术后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面神经颞支位置在耳屏前缘,在走行过程中逐级发出分支,颞支主要分布在眼轮匝肌外侧,额结节下方的眼轮匝肌与额肌交汇处则构成了其分布的最后区域,不仅能支配眼轮匝肌,同时能支配额肌、皱眉肌。眶外上缘到颞支外上缘间的垂直距离为(1.2±0.3)cm。66例患者中仅1例患者神经受侵切断,但并未发生神经受损并发症,其他患者神经定位均显示准确;以颞浅动脉定位颞支的面神经解剖手术过程时间最长与最短分别为1h和40 min,人均手术时间在46min;无一例患者有涎瘘现象。结论在腮腺手术中,采用以颞浅动脉定位颞支的面神经解剖方法,不仅能够准确定位神经位置,而且术后并发症少,在腮腺手术中具有指导作用,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腮腺手术 腮腺肿瘤 颞浅动脉 颞支 面神经
下载PDF
面神经医源性损伤的功能评价研究 被引量:1
11
作者 后军 凤麟飞 张令达 《北京生物医学工程》 2013年第4期353-356,共4页
目的 探讨神经电图(eletroneurography,ENoG)在评价面神经功能方面的临床应用价值,旨在为面神经麻痹分级提供客观的实验参数。方法 通过运用House-Brackmann(HB)分区评价系统和ENoG这两种方法来评价腮腺手术对面神经造成的医源性... 目的 探讨神经电图(eletroneurography,ENoG)在评价面神经功能方面的临床应用价值,旨在为面神经麻痹分级提供客观的实验参数。方法 通过运用House-Brackmann(HB)分区评价系统和ENoG这两种方法来评价腮腺手术对面神经造成的医源性损伤。选择52例需行单侧腮腺区手术患者,术前24h及术后7~14d(平均10d)进行ENoG检测,记录波幅参数,计算神经变性率(degeneration rate,DR),并在同一时间点记录患者的HB分区评价分级。结果 手术后,患侧对应区域波幅低于健侧,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HB分区评价结果与DR参数在统计学上存在相关性,即HB分区评价面神经功能级别越高者DR参数越接近100%。结论 ENoG的DR参数可作为临床评价面神经功能时的客观参考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腮腺手术 面神经功能 神经电图 HB分区评价系统
下载PDF
双极电凝与单极电刀电凝在腮腺手术中配合使用的效果比较 被引量:1
12
作者 潘小利 陈婧 《当代护士(上旬刊)》 2018年第8期128-130,共3页
目的探讨双极电凝与单极电刀电凝在腮腺手术中配合使用的效果。方法将80例行腮腺包块及腺体切除术的患者随机分成双极电凝与电极电刀电凝结合的单双极电凝组(观察组,n=40)与单纯单极电刀电凝组(对照组,n=40)。比较两组切除腮腺包块及腺... 目的探讨双极电凝与单极电刀电凝在腮腺手术中配合使用的效果。方法将80例行腮腺包块及腺体切除术的患者随机分成双极电凝与电极电刀电凝结合的单双极电凝组(观察组,n=40)与单纯单极电刀电凝组(对照组,n=40)。比较两组切除腮腺包块及腺体所需的时间、出血量、术中所需用物、术后出血情况、术后面神经情况等。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65.2±8.4)min少于对照组的(95.2±6.2)min(P<0.05);观察组术中出血量(50.8±6.5)ml显著低于对照组(65.5±6.5)ml(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出血量等显著少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单双极电凝结合使用在腮腺手术中具有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少、术后疼痛轻以及术后出血少、面神经损伤小等优点,适于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极电凝 单极电刀电凝 腮腺手术
下载PDF
负压引流及皮片引流在腮腺切除术中的疗效观察及比较
13
作者 汤晶 葛自力 《中国血液流变学杂志》 CAS 2014年第1期91-93,共3页
目的:通过分析两种引流在腮腺切除术中的临床疗效,探讨负压引流在腮腺切除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将269例接受腮腺切除术的患者随机分成负压引流组(A组,135例)和皮片引流组(B组,134例),观察并记录2组的住院天数、一期愈合率和并... 目的:通过分析两种引流在腮腺切除术中的临床疗效,探讨负压引流在腮腺切除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将269例接受腮腺切除术的患者随机分成负压引流组(A组,135例)和皮片引流组(B组,134例),观察并记录2组的住院天数、一期愈合率和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A组较B组住院天数短、提高了一期愈合率和减少了并发症发生率。结论负压引流的临床疗效优于皮片引流,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腮腺切除术 负压引流 皮片引流
下载PDF
腮腺术中脱细胞异体真皮基质植入预防Frey's综合征动物实验研究 被引量:8
14
作者 高润涛 李景辉 +1 位作者 张皑峰 韩培彦 《现代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2010年第2期111-113,共3页
目的探讨腮腺手术中以不同方式植入脱细胞异体真皮基质的中长期变化。方法20只新西兰大白兔随机分为3月、6月、9月、12月组(每组5只),建立腮腺手术中将脱细胞异体真皮基质以正、反两种方向植入的模型。对模型进行临床和病理观察。结果... 目的探讨腮腺手术中以不同方式植入脱细胞异体真皮基质的中长期变化。方法20只新西兰大白兔随机分为3月、6月、9月、12月组(每组5只),建立腮腺手术中将脱细胞异体真皮基质以正、反两种方向植入的模型。对模型进行临床和病理观察。结果①新生血管在脱细胞异体真皮基质中呈单向性生长。腮腺术中反向植入补片时,脱细胞异体真皮基质与面神经之间瘢痕粘连不紧密,易于分离。②脱细胞异体真皮基质愈合时,血管、神经纤维都可长入,并最终布满全层。结论①腮腺手术中反向植入脱细胞异体真皮基质,因其与面神经之间瘢痕粘连不紧密且易于分离,这将有利于防止二次手术时损伤面神经。②在本研究中,脱细胞异体真皮基质不能阻止神经纤维的长入。所以其预防Frey's综合征的持久性有待进一步观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腮腺 手术 脱细胞异体真皮基质 Frey's综合征
下载PDF
采用重建腮腺嚼肌筋膜预防腮腺术后并发症 被引量:5
15
作者 丁凤 吴娴 +3 位作者 李俊 杨细虎 丁晓军 周飞军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632-635,共4页
目的:探讨采用重建腮腺咬肌筋膜的腮腺术式术后并发症发生的相关因素。方法:选择腮腺良性肿瘤患者200例,随机分为重建腮腺咬肌筋膜组(重建组,106例)和未行重建组(94例),比较2种术式在腮腺术后并发症的影响。结果:在腮腺术后,涎瘘在重建... 目的:探讨采用重建腮腺咬肌筋膜的腮腺术式术后并发症发生的相关因素。方法:选择腮腺良性肿瘤患者200例,随机分为重建腮腺咬肌筋膜组(重建组,106例)和未行重建组(94例),比较2种术式在腮腺术后并发症的影响。结果:在腮腺术后,涎瘘在重建组与未行重建组分别有12例和8例(P> 0. 05),术后肿瘤复发情况在重建组与未行重建组分别有6例和5例(P> 0. 05),而在腮腺术后出现Frey’s综合征在重建组和未行重建组分别有15例和26例(P <0. 05),术后颌后区凹陷性畸形者在重建组和未行重建组分别有20例和34例(P <0. 05)。结论:重建腮腺咬肌筋膜的腮腺术式能够降低腮腺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腮腺 重建腮腺咬肌筋膜 腮腺术后并发症 涎漏 Frey’s综合征
下载PDF
腮腺术后压迫装置加压包扎对腮腺良性肿瘤患者术后咀嚼功能、涎瘘发生率的影响 被引量:2
16
作者 郑跃彬 鄢斌成 +3 位作者 钟华才 杨羿容 易旺 王茜 《四川医学》 CAS 2023年第11期1178-1181,共4页
目的研究腮腺术后压迫装置加压包扎对腮腺良性肿瘤患者术后咀嚼功能、涎瘘发生率的影响。方法将我院2021年3月至2022年2月收治的65例腮腺良性肿瘤术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n=32)和观察组(n=33),对照组使用常规医用绷带进行术区加压包扎,... 目的研究腮腺术后压迫装置加压包扎对腮腺良性肿瘤患者术后咀嚼功能、涎瘘发生率的影响。方法将我院2021年3月至2022年2月收治的65例腮腺良性肿瘤术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n=32)和观察组(n=33),对照组使用常规医用绷带进行术区加压包扎,观察组使用腮腺手术术后包扎压迫装置进行术区加压包扎,比较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疼痛程度、咀嚼功能及生活质量。结果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1 d、3 d、术后7 d、术后14 d疼痛评分小于对照组(P<0.05),且组间、时间点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15 d、术后20 d、术后30 d的咀嚼效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组间、时间点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出院时,观察组“吞咽”“咀嚼”“语言”“唾液”“情绪”等项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腮腺术后压迫装置加压包扎可减轻腮腺良性肿瘤患者术后患者疼痛、不适感,改善患者咀嚼功能和生活质量,是一种有效的包扎装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腮腺术后压迫装置 腮腺良性肿瘤 术后 咀嚼 涎瘘
下载PDF
腮腺皮脂腺癌1例 被引量:3
17
作者 王琛 冯雪峰 王如 《口腔医学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7期790-791,共2页
本文报告1例腮腺皮脂腺癌。患者男67岁,右侧腮腺区无痛性肿物1年。专科检查右腮腺区触及一大小约2cm×2cm×1.5cm肿物。CT检查右侧腮腺浅部类圆形肿块影,边界模糊。病理镜下见透亮细胞、泡沫样细胞呈巢状、腺样或片状排列,免疫... 本文报告1例腮腺皮脂腺癌。患者男67岁,右侧腮腺区无痛性肿物1年。专科检查右腮腺区触及一大小约2cm×2cm×1.5cm肿物。CT检查右侧腮腺浅部类圆形肿块影,边界模糊。病理镜下见透亮细胞、泡沫样细胞呈巢状、腺样或片状排列,免疫组化示:ACTIN(-)、CK(+)、GFAP(-)、P63(+)、S-100(-)、Vinmentin(-)。诊断为腮腺皮脂腺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皮脂腺癌 腮腺 外科手术
下载PDF
片状或负压引流在43例腮腺术后应用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2
18
作者 陈德林 刘厚伦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CAS 2012年第3期78-79,共2页
目的观察片状或闭式引流在腮腺术后应用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08年2月~2011年11月43例腮腺手术患者,将住院号尾数为奇数的17人分为A组,术后使用片状引流,尾数为偶数的26人分为B组,术后使用负压引流。从皮瓣贴合情况、引流量的变化... 目的观察片状或闭式引流在腮腺术后应用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08年2月~2011年11月43例腮腺手术患者,将住院号尾数为奇数的17人分为A组,术后使用片状引流,尾数为偶数的26人分为B组,术后使用负压引流。从皮瓣贴合情况、引流量的变化情况、涎漏发生率和术创对加压包扎的要求等几个方面,观察2种引流方式对术创愈合的促进情况。结果 A组皮片引流创口术后皮瓣早期贴合欠佳,平均引流放置时间为5.8 d,涎漏发生率11.8%,对加压包扎依赖,术创平均加压时间11.2 d;而B组负压引流创口术后皮瓣即已贴合,平均引流放置时间为3.9 d,涎漏发生率3.8%,对加压包扎不依赖,术创平均加压时间4.9 d。结论负压引流对腮腺术创的愈合促进作用优于片状引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腮腺手术 负压引流 皮片引流 术创愈合
下载PDF
腮腺癌肉瘤综合治疗与临床病理、免疫组化和DNA含量分析 被引量:6
19
作者 吴俊伟 陈伟良 +3 位作者 杨朝晖 李海刚 曾韵洁 黄志权 《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112-115,共4页
【目的】探讨腮腺癌肉瘤病理特点、生物学特性和有效治疗手段。【方法】2例腮腺癌肉瘤病者作了患侧腮腺全切除和总量为65Gy至70Gy辅助放疗。组织标本行病理学、免疫组化和流式细胞仪(FCM)检查。【结果】光镜下肿瘤组织含恶性上皮成份(癌... 【目的】探讨腮腺癌肉瘤病理特点、生物学特性和有效治疗手段。【方法】2例腮腺癌肉瘤病者作了患侧腮腺全切除和总量为65Gy至70Gy辅助放疗。组织标本行病理学、免疫组化和流式细胞仪(FCM)检查。【结果】光镜下肿瘤组织含恶性上皮成份(癌)和恶性间叶成份(肉瘤),上皮样细胞cytokeratin阳性而间叶样细胞为vimentin阳性。FCM分析肿瘤DNA均为异倍体并为高S期增殖比率。【结论】腮腺癌肉瘤为高度恶性肿瘤,免疫组化检查为诊断本病的可行项目;早期综合治疗可以延长病者生存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癌肉瘤 腮腺癌 免疫组化 DNA含量 诊断 临床病理 综合治疗 手段 目的 延长
下载PDF
Intraoperative Nerve Monitoring in Otolaryngology: A Survey of Clinical Practice Patterns
20
作者 Stephanie Flukes Shane S. Ling +1 位作者 Travis Leahy Chady Sader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Otolaryngology and Head & Neck Surgery》 2013年第1期21-26,共6页
Introduction: Intraoperative nerve monitoring is used in otolaryngology to assist in identification of nerves at risk. It is hoped that this will lead to lower rates of nerve injury. The objective of this study was to... Introduction: Intraoperative nerve monitoring is used in otolaryngology to assist in identification of nerves at risk. It is hoped that this will lead to lower rates of nerve injury. The objective of this study was to quantify the use of monitoring technology in current clinical practice. Method: An electronic survey was distributed to 376 registered fellows of the Australian Society of Head and Neck Surgery. Results: One-hundred and twenty-five responses were obtained. The majority of respondents report using monitoring at least some of the time during thyroid, parotid, and mastoid surgery (80%, 87%, and 73% respectively). Predictors of use include experience with intraoperative monitoring during training, and high caseloads in parotid surgery. Practice setting did not predict use. Conclusion: Despite equivocal evidence that intraoperative nerve monitoring is associated with a reduction in nerve injuries, this study demonstrates that the technology is widely used amongst otolaryngologist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ONITORING INTRAOPERATIVE Mastoid/surgery parotid gland/surgery Thyroid gland/surgery Physician’s Practice Patterns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