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92篇文章
< 1 2 1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ArcGIS的大同市平城区公园绿地可达性分析 被引量:6
1
作者 王靖雯 常月明 《山西建筑》 2022年第12期18-21,共4页
以大同市平城区的所有公园作为研究对象,运用ArcGIS的网络分析功能分别对步行、骑行、机动车出行三种方式下公园绿地的可达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机动车出行方式下公园绿地可达性最高,其次是骑行方式,最后是步行方式。研究区域的步行、... 以大同市平城区的所有公园作为研究对象,运用ArcGIS的网络分析功能分别对步行、骑行、机动车出行三种方式下公园绿地的可达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机动车出行方式下公园绿地可达性最高,其次是骑行方式,最后是步行方式。研究区域的步行、骑行路网不发达,其中步道和支路密度较低。最后提出了适当增加城市公园数量、优化公园绿地布局和完善城市路网系统来提高公园绿地可达性的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RCGIS 公园绿地 可达性 网络分析 服务区
下载PDF
城市公园绿地应急避难场所规划利用综述 被引量:5
2
作者 赖文波 谢瑞英 黄永 《中国应急管理科学》 2022年第1期44-55,共12页
城市公共安全压力日益增大,应急避难场所成为一个重要且紧迫的问题,而城市公园绿地具有较大潜力。本文旨在通过综述城市公园绿地国际应用实践现状,为优化中国城市公园绿地应急避难场所的建设和运营提供对策。本文重点分析了中国大陆在... 城市公共安全压力日益增大,应急避难场所成为一个重要且紧迫的问题,而城市公园绿地具有较大潜力。本文旨在通过综述城市公园绿地国际应用实践现状,为优化中国城市公园绿地应急避难场所的建设和运营提供对策。本文重点分析了中国大陆在该领域的相关应用实践及研究,发现其主要集中在防灾与救灾功能、规划导则及设计策略、项目实践经验和教训、技术模型与模拟仿真四个方面,其系统程度与深度均尚需完善,既缺乏链接城市公园绿地应急避难场所各层次的系统性实践,亦缺乏深入的专项实践。本文提出,增加中国城市公园绿地应急避难场所建设较为迫切,未来需着重构建基于系统思维的科学规划体系、建立并优化灾后评估机制、优化模拟仿真技术模型、开展因地制宜的安全教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防灾 应急避难场所 公园绿地 防灾公园 应用实践
原文传递
杭州市公园绿地景观空间对使用者的感知恢复及行为意向影响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沈林骏 盛黎蔚 +3 位作者 张宇晨 施春燕 应桃园 詹菁 《林业与环境科学》 2024年第2期61-68,共8页
杭州市作为第19届亚洲运动会城市,其公园绿地对城市居民健康的推动起到重要作用。为了解杭州市公园绿地空间对使用者的感知恢复效果及行为特征的影响,以优化公园绿地的游憩和保健功能,分析363名被试者的感知恢复指标(PRS)、感知评价及... 杭州市作为第19届亚洲运动会城市,其公园绿地对城市居民健康的推动起到重要作用。为了解杭州市公园绿地空间对使用者的感知恢复效果及行为特征的影响,以优化公园绿地的游憩和保健功能,分析363名被试者的感知恢复指标(PRS)、感知评价及行为意向,研究结果表明:(1)使用者的感知恢复和行为意向受空间类型差异的影响;(2)草坪空间与林地空间的感知恢复效果最佳,其次是水景空间,对空间的感知评价同样会促进恢复;(3)空间感知评价及偏好会影响使用者行为意向;(4)人在公园绿地景观空间中的感知恢复与行为意向存在关联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园绿地 感知评价 行为意向 感知恢复 无序logistic回归 杭州市
下载PDF
东莞市城市公园绿地乔木组成及冠层结构特征
4
作者 周海琪 严朝东 +2 位作者 胡桢健 刘婷 罗永光 《热带林业》 2024年第3期11-17,共7页
城市绿地尤其是其中的公园人居生态林在调节气温、优化居民的生活环境方面发挥着关键作用。为了探明城市公园的主要林型和优势树种构成、乔木冠层结构与林下光照的关系,采用经典群落学调查方法和半球面影像技术,定量研究了东莞市区7个... 城市绿地尤其是其中的公园人居生态林在调节气温、优化居民的生活环境方面发挥着关键作用。为了探明城市公园的主要林型和优势树种构成、乔木冠层结构与林下光照的关系,采用经典群落学调查方法和半球面影像技术,定量研究了东莞市区7个城市公园里的32个典型木本植物景观单元。结果表明:(1)目前东莞城市公园绿地树种组成可分为三种类型,以马占相思、台湾相思、尾叶桉、荔枝、龙眼、黄皮为主的人工低效林,以阴香、土沉香、水翁蒲桃、荷木、樟树为主的保护自然林,以黄花风铃木、南洋楹、羊蹄甲、白兰等观赏珍贵树种为主的观赏休憩林;(2)在研究中自然林冠层覆盖度以及叶面积指数最高,其次是低效林,观赏林最小但变异系数最大;(3)在东莞城市公园,不同乔木对冠层结构和林下光照的影响各不相同。研究结果不仅揭示了东莞市城市公园绿地的乔木冠层结构规律及其与林下光照动态变化及相关性,同时也为该区域城市公园绿地的树种搭配和游憩环境搭建等提供科学的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公园绿地 冠层结构 林下光照 光环境 多样性
下载PDF
广州市典型公园绿地秋季蜜源植物与蜂蝶传粉昆虫调查 被引量:2
5
作者 林安幸 谭珊 +5 位作者 骆金初 代文魁 郭微 李永泉 杨光大 孙延军 《林业与环境科学》 2021年第5期115-124,共10页
通过对广州市8个公园内蜜源植物实地调查,探讨了广州市城市公园绿地秋季开花植物与蜂蝶类传粉者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8个公园内秋季蜜源植物107种,隶属47科90属,65种植物处于花期;传粉者以蜂蝶类为主,在9:00—11:00时和13:00—15:00时... 通过对广州市8个公园内蜜源植物实地调查,探讨了广州市城市公园绿地秋季开花植物与蜂蝶类传粉者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8个公园内秋季蜜源植物107种,隶属47科90属,65种植物处于花期;传粉者以蜂蝶类为主,在9:00—11:00时和13:00—15:00时是访花高峰时期,蜂类在各时段的访花频次高于蝶类;海珠湖公园、海珠国家湿地公园以及白云湖公园(东湖)的蜜源植物种类和传粉昆虫访花频次均高于其他公园;植物的花部特征和物候期对吸引传粉昆虫传粉存在一定影响。因此,根据园林植物的开花特性和传粉者吸引能力,合理应用园艺品种和外来植物,科学配置蜜源植物景观,有利于城市园林植物传粉,对城市森林生态系统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园绿地 园林植物 传粉昆虫 蜂蝶类
下载PDF
城市公园绿地愉悦价值定量评价及分析——以库尔勒市为例
6
作者 白亚娟 《新疆环境保护》 2019年第2期45-50,共6页
利用支付卡式条件价值法(CVM)对库尔勒市进行问卷调查,建立Tobit模型评估库尔勒市居民对改善居住区绿地建设与服务的支付意愿(WTP)。调查结果显示:样本中正支付意愿率为76.73%,库尔勒市居民人均支付意愿为49.67元/年,中位数为42.15元/年... 利用支付卡式条件价值法(CVM)对库尔勒市进行问卷调查,建立Tobit模型评估库尔勒市居民对改善居住区绿地建设与服务的支付意愿(WTP)。调查结果显示:样本中正支付意愿率为76.73%,库尔勒市居民人均支付意愿为49.67元/年,中位数为42.15元/年,评估库尔勒市公园绿地愉悦价值按均值和中位数分别为:1836万元/年、1558万元/年。居民的个人基本特征和使用情况对支付意愿有显著性影响。可以尝试由政府主导建立支付机制,并根据居民需求完善城市公园绿地的建设与服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愉悦价值 公园绿地 条件价值法 库尔勒
下载PDF
粤港澳大湾区小型公园绿地生态系统文化服务的供需匹配特征 被引量:13
7
作者 庄思冰 龚建周 +1 位作者 陈康林 李江涛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4期5714-5725,共12页
小型公园绿地是城市生态系统文化服务的重要载体,自新冠疫情爆发以来,这类型公园绿地更是成为提供重要文化服务的场所。以粤港澳大湾区为研究区域,从潜在供给和潜在需求两个方面量化小型公园绿地文化服务,利用空间自相关与耦合协调度模... 小型公园绿地是城市生态系统文化服务的重要载体,自新冠疫情爆发以来,这类型公园绿地更是成为提供重要文化服务的场所。以粤港澳大湾区为研究区域,从潜在供给和潜在需求两个方面量化小型公园绿地文化服务,利用空间自相关与耦合协调度模型,探讨粤港澳大湾区文化服务供需的空间分布及匹配特征。结果如下:①生态系统文化服务供给具有明显的梯度分布,大致呈现中间低、四周高的特点;文化服务需求在城市中心区域呈连片分布。②文化服务供给在城市之间连片、以高⁃高聚集区域为主,需求则以低⁃低聚集为主、连片集中于城市中心,供需双变量则以高供给⁃低需求的聚集态为主、集中于研究区四周。③52.2%的区域属于文化服务需求不足,5.2%的区域供给不足。从小型公园绿地文化服务来看,粤港澳大湾区存在一定比例的生态系统文化服务供需错配现象,为提升人类在抵御重大突发事件过程中的生活质量,可分区管理自然生态系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系统文化服务 小型公园绿地 供需匹配 空间分布 粤港澳大湾区
下载PDF
公园城市理念下公园绿地景观绩效评价研究
8
作者 李想 郭仲薇 《决策与信息》 2024年第5期35-55,共21页
作为破解大城市病与建设人民城市的新模式,公园城市既是理想的城市发展模式,也是对田园城市、生态城市、山水城市、低碳城市等建设理论的新发展。通过引入景观绩效的研究方法,以景观绩效系列评价体系为参照,构建涵盖环境、社会、经济三... 作为破解大城市病与建设人民城市的新模式,公园城市既是理想的城市发展模式,也是对田园城市、生态城市、山水城市、低碳城市等建设理论的新发展。通过引入景观绩效的研究方法,以景观绩效系列评价体系为参照,构建涵盖环境、社会、经济三个维度,17项一级因子和109项指标,适应于公园城市理念指导下的绿地景观绩效评价体系。以成都市天府新区兴隆湖公园为实证研究对象,选取了适用于综合公园,兼具科学性与适应性的13项一级因子、46项指标进行验证,结果表明:在环境绩效层面,兴隆湖公园系统优化了其土壤保护、雨洪管理、栖息地创造与净化空气等方面的核心功能;在社会绩效层面,兴隆湖公园娱乐社交、文化保护、健康生活、教育科普、风景质量、交通通达与使用公平等方面价值显著;在经济绩效层面,兴隆湖公园提升了本地区房价地价,带动了基础设施建设的迭代升级,实现了筑巢引凤。建设公园城市,在环境层面上,要积极打造“城在绿中、园在城中、城绿相融”的新层次,构建更加精细化的区域一体化生态绿色链。在社会层面上,要努力建设“景观化、景区化、可进入、可参与”的新高度,科学植入复合城市功能。在经济层面上,要坚持市场化导向,融汇多元化场景,激发数字化消费,以场景营城实现“园·业”共生,臻至“人、城、境、业”共荣、共治、共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园城市 城市公园绿地 景观绩效评价 智慧城市 生态文明建设 生态治理 场景理论
下载PDF
北京市公园绿地植物景观评价模型及其应用 被引量:66
9
作者 孙明 杜小玉 杨炜茹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S1期163-167,共5页
公园绿地植物景观评价兼具实践性和艺术性的双重标准,在评价过程中需要进行大量的主观判断,很难进行定量的分析评定。采用层次分析法构建北京市公园绿地植物景观评价模型,并利用模型对北京市5个公园的植物景观进行评价。结果表明:该模... 公园绿地植物景观评价兼具实践性和艺术性的双重标准,在评价过程中需要进行大量的主观判断,很难进行定量的分析评定。采用层次分析法构建北京市公园绿地植物景观评价模型,并利用模型对北京市5个公园的植物景观进行评价。结果表明:该模型实现了非量化因素的可量化研究,是公园绿地植物景观评价的有效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园绿地 植物景观 评价模型 层次分析法
下载PDF
郑州市公园绿地木本植物物种多样性研究 被引量:61
10
作者 王鹏飞 栗燕 杨秋生 《中国园林》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84-87,共4页
采用典型抽样法,对郑州市公园绿地木本植物的树种组成、植物来源、物种多样性指数等进行了调查统计和比较分析。研究表明:郑州市公园绿地内木本植物种类比较丰富,共有54科103属173种,其中,郑州本地种29种,占总数的16.8%,国内引进种110种... 采用典型抽样法,对郑州市公园绿地木本植物的树种组成、植物来源、物种多样性指数等进行了调查统计和比较分析。研究表明:郑州市公园绿地内木本植物种类比较丰富,共有54科103属173种,其中,郑州本地种29种,占总数的16.8%,国内引进种110种,占总数的63.5%,国外引进种34种,占总数的19.7%。郑州市不同类型公园绿地乔木物种丰富度稍大于灌木。Simpson多样性指数和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表现出相同趋势,乔木层Simpson多样性指数均在0.5以上,乔木的多样性指数大于灌木。Pielou均匀度在不同类型的公园绿地之间差别不大,集中在0.70~0.86之间,乔木均匀度仍大于灌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园林植物 公园绿地 植物群落 木本植物 物种多样性
下载PDF
基于2SFCA的武汉市低收入者公园绿地可达性分析 被引量:59
11
作者 岳邦佳 林爱文 孙铖 《现代城市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8期99-107,共9页
城市公园绿地为购物娱乐设施消费能力较低的低收入者提供休息、交往、游乐的免费活动场所,满足了人们的精神文化需求。以武汉市公园绿地为研究对象,运用两步移动搜索法(2SFCA)计算研究区内低收入者基于步行、自行车、公交三种交通方式... 城市公园绿地为购物娱乐设施消费能力较低的低收入者提供休息、交往、游乐的免费活动场所,满足了人们的精神文化需求。以武汉市公园绿地为研究对象,运用两步移动搜索法(2SFCA)计算研究区内低收入者基于步行、自行车、公交三种交通方式下的公园绿地可达性。采用皮尔森相关系数、洛伦兹曲线和区位熵的方法,分析公园绿地分布和低收入人口的相关性和空间匹配程度及格局。研究结果表明:(1)三种交通方式下研究区内街道的公园可达性差异较大,呈现出低收入群体内部两极分化的特征;(2)公园绿地可达性与低收入人口分布呈现较弱的负相关关系,在公园绿地规划布局选址时没有把低收入人口的出行便捷程度考虑在内;(3)基于公交交通方式下研究区内公园绿地分布和低收入人口分布呈现出空间匹配的格局,而中心城区低收入人口集聚的街道基于步行方式公园可达性较差,需要在这些区域增加规划公园绿地及其之间的绿色廊道来实现区域公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武汉 低收入者 公园绿地 可达性 两步移动搜索法
下载PDF
从山水城市到公园城市——中国城市发展之路 被引量:42
12
作者 傅凡 李红 赵彩君 《中国园林》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12-15,共4页
"公园城市"是生态文明思想在城市建设领域的体现,为中国新时代城市发展指出了方向。"公园城市"理念是继承中国古代城市建设思想,吸取国外城市建设经验,针对新时代社会发展的需求而提出的。山水城市是中国古代城市... "公园城市"是生态文明思想在城市建设领域的体现,为中国新时代城市发展指出了方向。"公园城市"理念是继承中国古代城市建设思想,吸取国外城市建设经验,针对新时代社会发展的需求而提出的。山水城市是中国古代城市的主要特征,在近代吸收花园城市等国外城市理论而发展,20世纪90年代钱学森院士提出"山水城市"理念。梳理山水城市的历史流变,认为公园城市与山水城市存在内在关联性,是山水城市在新时代的发展范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景园林 公园城市 山水城市 花园城市 园林城市 公园绿地
下载PDF
基于GIS的南昌市公园绿地景观格局分析与优化设计 被引量:40
13
作者 魏绪英 蔡军火 +2 位作者 叶英聪 周洋 刘纯青 《应用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9期2852-2860,共9页
以南昌市主城区的公园绿地现状图为基本信息源,借助GIS技术,建立公园绿地空间数据库;利用FRAGSTATS景观格局软件计算相应的景观指数.在对现有的南昌市公园绿地景观格局进行定量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优化策略与方案,并对优化后的景观格局进... 以南昌市主城区的公园绿地现状图为基本信息源,借助GIS技术,建立公园绿地空间数据库;利用FRAGSTATS景观格局软件计算相应的景观指数.在对现有的南昌市公园绿地景观格局进行定量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优化策略与方案,并对优化后的景观格局进行评价.结果表明:现有公园绿地的斑块空间分布不均衡,且面积差异较大,尤其在人口密集区,公园绿地斑块数量偏少,有效避灾面积明显偏低;通过大幅度增加斑块数、斑块面积,提高斑块间的连通性,并适当提高景观破碎化指数,可以优化南昌市公园绿地系统的"点-线-面"格局,使空间分布更趋合理,有效增强其生物多样性保护与防灾避险功能;优化后的公园绿地的斑块多样性指数、均匀度指数均有大幅度提高,聚集度指数也明显升高,且相应降低了优势度指数,景观多样性更为丰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园绿地 斑块 景观格局 优化 地理信息系统
原文传递
上海公园绿地植物群落调查与群落景观优化调整研究 被引量:27
14
作者 张静 张庆费 +1 位作者 陶务安 李明胜 《中国农学通报》 CSCD 2007年第6期454-457,共4页
对上海市公园绿地的植物群落进行调查,分析群落密度、冠幅、树种出现频率等对群落景观的影响,并按生态园林景观分类方法对部分典型植物群落进行分类探讨,列举了适合上海公园绿地生境的群落结构模式和植物群落优化调整的技术途径,以期更... 对上海市公园绿地的植物群落进行调查,分析群落密度、冠幅、树种出现频率等对群落景观的影响,并按生态园林景观分类方法对部分典型植物群落进行分类探讨,列举了适合上海公园绿地生境的群落结构模式和植物群落优化调整的技术途径,以期更好地满足上海市公园绿化建设的需要,为城市生态园林建设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海 公园绿地 植物群落 景观 优化调整
下载PDF
关于“公共绿地”与“公园”的讨论 被引量:11
15
作者 徐波 赵锋 李金路 《中国园林》 2001年第2期6-10,共5页
公共绿地与公园是在编制国家行业标准《城市绿地分类标准》过程中争论的焦点之一。“公共绿地”在我国已经使用了近 50年,但是从分类的角度对其命名进行系统而深入的讨论则并不多见。文章针对继续延用“公共绿地”这一名称带来的问题... 公共绿地与公园是在编制国家行业标准《城市绿地分类标准》过程中争论的焦点之一。“公共绿地”在我国已经使用了近 50年,但是从分类的角度对其命名进行系统而深入的讨论则并不多见。文章针对继续延用“公共绿地”这一名称带来的问题,提出在绿地分类中以“公园”替代“公共绿地”的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共绿地 公园 城市绿地 分类
下载PDF
公园城市视角下基于空间治理的区域绿地管控与上海郊野公园规划实践 被引量:27
16
作者 金云峰 杜伊 +2 位作者 周艳 吴钰宾 王俊祺 《城乡规划》 2019年第1期23-30,共8页
公园城市是生态文明视角下的可行道路,是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求的更高追求。公园城市的理论创新与规划建设实践探索不应局限于城市建成区,应放眼城市全域。区域绿地是非建设用地的一类绿地,具有分布广、规模大、生态功能凸显的特征,在当... 公园城市是生态文明视角下的可行道路,是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求的更高追求。公园城市的理论创新与规划建设实践探索不应局限于城市建成区,应放眼城市全域。区域绿地是非建设用地的一类绿地,具有分布广、规模大、生态功能凸显的特征,在当前新的《城市绿地分类标准(CJJ/T85—2017)》颁布以后,区域绿地有了明确的定义,但如何规划管控还在摸索中。本文在解析公园城市内涵定义和空间治理重要性的基础上,讨论区域绿地的管控问题,通过对上海郊野公园规划实践的分析,进一步探讨区域绿地管控的法定规划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园城市 绿地系统 区域绿地 规划管控 空间治理 郊野公园
下载PDF
对中国城市公园绿地指标细化的一点设想 被引量:24
17
作者 雷芸 《中国园林》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9-13,共5页
公园绿地作为城市中的主要开放空间,是居民开展户外游憩活动的重要载体,也是目前城市绿化建设的主体。但其建设过程不乏一定的盲目性,特别是缺乏对公园绿地规模和类型的合理分配,造成市民利用上的困难和内容上的单调。针对"人均公... 公园绿地作为城市中的主要开放空间,是居民开展户外游憩活动的重要载体,也是目前城市绿化建设的主体。但其建设过程不乏一定的盲目性,特别是缺乏对公园绿地规模和类型的合理分配,造成市民利用上的困难和内容上的单调。针对"人均公园绿地面积"指标进行剖析,在与国外类似指标比较的基础上,结合我国的实际建设情况,从社区和城区2个层面进行了深入的分析与探讨,尝试提出对现行人均公园绿地指标进行细化的设想,以期为今后公园绿地的建设和管理提供更为科学的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景园林 公园绿地 建设标准 人均公园绿地指标
下载PDF
公园绿地常绿与落叶树种比例的比较分析 被引量:28
18
作者 苑征 李湛东 +2 位作者 徐海生 张晓华 葛琳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S1期194-199,共6页
在北京市区公园绿地种质资源调查的基础上,对其中8个公园绿地中常绿与落叶树种的比例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8个公园绿地中常绿与落叶树种数量比例与投影面积由于公园特点的不同存在差异,但大部分数量比例分布在1∶1以下,均值为1∶3,... 在北京市区公园绿地种质资源调查的基础上,对其中8个公园绿地中常绿与落叶树种的比例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8个公园绿地中常绿与落叶树种数量比例与投影面积由于公园特点的不同存在差异,但大部分数量比例分布在1∶1以下,均值为1∶3,投影面积总体比为1∶2;8个公园总体表现出落叶树种较多,而常绿树种较少的特点,群落季相变化比较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园绿地 常绿树种 落叶树种
下载PDF
广州市典型性城市公园植物景观美景度研究 被引量:28
19
作者 王美婷 孙冰 +5 位作者 陈雷 罗水兴 陈勇 黄应锋 张静 张珂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501-510,共10页
以地理位置及游客组成划分代表性,以广州城市中心区越秀公园、城市近郊火炉山森林公园、城市远郊黄山鲁森林公园这3个广州市典型性城市公园为主要对象,研究植物景观美景度。为避免非植物因子,如道路系统、园林小品、建筑设施等干扰,在... 以地理位置及游客组成划分代表性,以广州城市中心区越秀公园、城市近郊火炉山森林公园、城市远郊黄山鲁森林公园这3个广州市典型性城市公园为主要对象,研究植物景观美景度。为避免非植物因子,如道路系统、园林小品、建筑设施等干扰,在不同空间结构下选择不同的面积空间:每个公园内选取3块典型性密林绿地,面积为20 m×40 m;3块典型性半开敞疏林绿地,面积为20 m×20 m;3块典型性开敞性绿地,面积为30 m×30m。运用层次分析法(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AHP)和心理物理学美景度评价法(scenic beauty estimation,SBE),得出各样本景观得分值,结合SPSS 18.0数据分析软件将美景度量化值进行数据分析,进而将广州市典型性城市公园景观美景度进行量化比较。结果表明:(1)城市公园绿地景观的3种空间结构(即密林绿地、半开敞疏林绿地、开敞性绿地)在各公园内的分配比例不同。(2)植物种类丰富,越秀公园现有乔灌木280余种,地被170余种;森林公园野生植物资源丰富,约464种,分属107科284属。(3)景观评价结果:AHP景观评价得分值由高到低分别为:越秀公园、火炉山森林公园、黄山鲁森林公园;SBE得分平均值最高为越秀公园,黄山鲁森林公园次之,其次是火炉山森林公园;2种景观评价方法之间存在差异,从绿地空间植物结构类型上综合分析3个典型性城市公园:AHP景观品质得分值为密林空间>半开敞空间>开敞空间,SBE得分值为密林空间>半开敞空间>开敞空间,结果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园林学 城市公园 绿地景观 植物配置 美景度 广州
下载PDF
基于GWR模型的南京主城区住宅地价空间异质性驱动因素研究 被引量:24
20
作者 阚博颖 濮励杰 +3 位作者 徐彩瑶 朱明 黄思华 谢正栋 《经济地理》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100-107,共8页
以南京市主城区为例,基于2014年住宅用地监测点数据,利用GWR模型分析各驱动因素对住宅地价贡献程度及空间异质性成因,以促进地价的科学规范化管理。研究表明:①各影响因素对住宅地价的平均边际贡献程度为:CBD>河流水系>城市快速路... 以南京市主城区为例,基于2014年住宅用地监测点数据,利用GWR模型分析各驱动因素对住宅地价贡献程度及空间异质性成因,以促进地价的科学规范化管理。研究表明:①各影响因素对住宅地价的平均边际贡献程度为:CBD>河流水系>城市快速路>大学>医院>公园绿地>小学>幼儿园;②CBD仍占据影响住宅地价的主导地位,城市公共设施对住宅地价的负向效应有扩大趋势,"教育型"设施逐渐成为居民购房行为的重要影响因素,面状自然地物在空间影响模式上存在"互补效应";③城市住宅地价影响模式由单一影响因素为主导向多因素共同作用转化,各影响因素虽作用大小仍有所侧重但差异逐渐缩小;④较全局OLS模型(50%),GWR模型可解释监测范围内87%的住宅地价变化,能够更加精准地研究土地市场的空间异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住宅地价 中心商务区(CBD) 交通 空间分异 教育型设施 公园绿地 南京主城区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1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