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口内径路咽旁间隙的内镜解剖结构 被引量:8
1
作者 张宝莹 卢永田 李建兴 《山东大学耳鼻喉眼学报》 CAS 2015年第4期38-41,共4页
目的研究口内径路咽旁间隙的内镜解剖结构,了解颈内动、静脉及后组颅神经等解剖结构的毗邻关系,为内镜下口内径路咽旁间隙肿瘤切除提供解剖依据。方法对新鲜尸头5例(共10侧),进行内镜下经口内径路咽旁间隙解剖。结果咽上缩肌是进入茎突... 目的研究口内径路咽旁间隙的内镜解剖结构,了解颈内动、静脉及后组颅神经等解剖结构的毗邻关系,为内镜下口内径路咽旁间隙肿瘤切除提供解剖依据。方法对新鲜尸头5例(共10侧),进行内镜下经口内径路咽旁间隙解剖。结果咽上缩肌是进入茎突前间隙的标志,茎突咽肌、茎突舌肌是进入茎突后间隙的标志,茎突后间隙包含重要的血管及后组颅神经。结论内镜下口内径路可充分暴露咽旁间隙的结构,茎突咽肌、茎突舌肌是保护茎突后间隙的重要解剖标志。颈内动脉位于咽上缩肌的外侧,靠近咽上缩肌内侧能够保护颈内动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咽旁间隙 解剖 颈内动脉 内镜下口内径路
原文传递
外侧入路和内镜腹侧入路咽旁段颈内动脉的解剖路图
2
作者 孟庆国 陈涛 +6 位作者 方黎 丁樾 杨家欣 覃德波 孔维肖 孙希才 卢永田 《临床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477-484,共8页
目的描述外侧入路和内镜腹侧入路咽旁段颈内动脉的解剖路图,提出亚分段方案,系统全面地理解该段动脉解剖以及其与周围结构的毗邻关系。方法对5例(共10侧)新鲜尸头标本分别进行外侧入路和内镜腹侧入路解剖对照,评估咽旁段颈内动脉解剖及... 目的描述外侧入路和内镜腹侧入路咽旁段颈内动脉的解剖路图,提出亚分段方案,系统全面地理解该段动脉解剖以及其与周围结构的毗邻关系。方法对5例(共10侧)新鲜尸头标本分别进行外侧入路和内镜腹侧入路解剖对照,评估咽旁段颈内动脉解剖及毗邻关系。结果自颈总动脉分叉到颈内动脉管后垂直部,顺血流方向,咽旁段颈内动脉穿行通过4种截然不同的解剖组织,据此,该段颈内动脉可以划分为神经段、肌肉段、筋膜段、骨段4个亚分段。每个亚分段的边界和毗邻的重要解剖结构被详细描述。结论咽旁段颈内动脉的解剖路图描述和亚分段方案,为降低颈内动脉损伤风险,模块化开展经外侧和内镜腹侧入路咽旁间隙等颅底手术,提供了应用解剖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咽旁段颈内动脉 咽旁间隙 内镜腹侧入路
原文传递
内镜下经口入路咽旁间隙的解剖标志及毗邻关系 被引量:5
3
作者 刘娟 刘全 +2 位作者 王欢 孙希才 余洪猛 《局解手术学杂志》 2022年第4期279-283,共5页
目的研究内镜下经口入路咽旁间隙的解剖标志及毗邻关系,为该入路手术提供解剖形态学参考。方法对6例(12侧)新鲜尸头进行内镜下经口入路咽旁间隙解剖,寻找该入路的解剖标志,观察该入路的毗邻关系,了解其解剖变异。结果内镜下经口入路时,... 目的研究内镜下经口入路咽旁间隙的解剖标志及毗邻关系,为该入路手术提供解剖形态学参考。方法对6例(12侧)新鲜尸头进行内镜下经口入路咽旁间隙解剖,寻找该入路的解剖标志,观察该入路的毗邻关系,了解其解剖变异。结果内镜下经口入路时,咽上缩肌和翼内肌是进入茎突前间隙的解剖标志,茎突舌肌和茎突咽肌是进入茎突后间隙的重要解剖标志。内镜下经口入路可充分暴露茎突后间隙的许多重要血管和神经,如颈内动脉、咽升动脉、颈交感干和第Ⅸ、Ⅹ、Ⅻ对颅神经。此外,我们观察到2例咽旁段颈内动脉走行变异的现象。结论内镜下经口入路可充分暴露咽旁间隙,解剖层次清晰,茎突舌肌和茎突咽肌可作为定位茎突后间隙的解剖标志。仔细辨认解剖标志有利于准确定位及保护重要的神经和血管。颈内动脉走行变异是该入路需要注意的事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咽旁间隙 尸体解剖 颈内动脉 内镜 颅底
下载PDF
咽旁间隙解剖及手术入路研究进展
4
作者 薛凯 王磊 +7 位作者 郑实兴 张焕康 刘全 顾晔 李万鹏 宋小乐 孙希才 余洪猛 《临床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534-540,共7页
咽旁间隙是头颈部复杂的筋膜间隙,其内包含血管、神经等重要解剖结构。发生于咽旁间隙的肿瘤少见,以良性病变为主,手术是主要治疗方法。由于解剖结构复杂,咽旁间隙肿瘤手术具有挑战性。传统咽旁间隙肿瘤手术以开放入路为主,手术创伤大... 咽旁间隙是头颈部复杂的筋膜间隙,其内包含血管、神经等重要解剖结构。发生于咽旁间隙的肿瘤少见,以良性病变为主,手术是主要治疗方法。由于解剖结构复杂,咽旁间隙肿瘤手术具有挑战性。传统咽旁间隙肿瘤手术以开放入路为主,手术创伤大、术后并发症发生率高。随着解剖研究的深入和手术技术的发展,近年咽旁间隙解剖和手术入路研究取得一定进展,本文将围绕这一主题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咽旁间隙 内镜 经口入路 颈内动脉
原文传递
内镜经翼突及上颌窦前壁上咽旁间隙的解剖 被引量:3
5
作者 刘全 刘娟 +3 位作者 王欢 张焕康 孙希才 余洪猛 《解剖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940-944,共5页
目的研究内镜下经翼突联合上颌窦前壁上咽旁间隙的解剖,为临床上内镜经鼻处理上咽旁间隙的病变提供解剖学标志。方法在新鲜头颅标本上进行内镜经翼突联合上颌窦前壁入路暴露上咽旁间隙,测量翼内板、翼外板与茎突之间的距离;测量蝶骨棘... 目的研究内镜下经翼突联合上颌窦前壁上咽旁间隙的解剖,为临床上内镜经鼻处理上咽旁间隙的病变提供解剖学标志。方法在新鲜头颅标本上进行内镜经翼突联合上颌窦前壁入路暴露上咽旁间隙,测量翼内板、翼外板与茎突之间的距离;测量蝶骨棘、翼外板与颈动脉管入口之间的距离。结果共完成10例(20侧)新鲜头颅标本的内镜下上咽旁间隙的解剖,翼内板与茎突之间的距离为(28.1±3.3) mm,翼外板后缘距离茎突的距离为(18.9±4.9) mm;翼外板与蝶骨大翼交界处距离颈内动脉管入口的距离为(14.1±3.7) mm,蝶骨棘位于颈动脉入口的前方为(6.7±1.5) mm。咽颅底筋膜、腭帆张肌和翼内肌是上咽旁间隙重要的软组织标志。结论内镜下经翼突联合上颌窦前壁入路处理上咽旁间隙病变中,可使用骨性标志翼外板根部和蝶骨棘协助定位颈动脉管外口,从而有助于咽旁段颈内动脉的定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镜 咽旁间隙 颈内动脉 颅底 解剖学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