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8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Z型和U型集箱并联管组流动特性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12
1
作者 韦晓丽 缪正清 《动力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514-518,共5页
在集箱并联管组冷态空气模化实验台上,测定了Z型和U型两种典型集箱引入-引出方式下分配集箱与汇集集箱内的静压分布,结合并联支管总流量与集箱进口流量平衡关系,获得了并联支管的流速分布.将实验值分别与作者提出的集箱并联管组单相流... 在集箱并联管组冷态空气模化实验台上,测定了Z型和U型两种典型集箱引入-引出方式下分配集箱与汇集集箱内的静压分布,结合并联支管总流量与集箱进口流量平衡关系,获得了并联支管的流速分布.将实验值分别与作者提出的集箱并联管组单相流体流动特性分布理论解以及前苏联锅炉机组水力计算标准方法的计算值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作者提出的理论解与试验值的吻合程度比标准值与实验值的吻合程度要好,从而证实了理论解比现有标准方法更精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能源与动力工程 集箱 并联管 流动特性 Z型 U型
下载PDF
簇联导爆管网路传爆联接方式探讨 被引量:7
2
作者 曹跃 赵翔 +1 位作者 赵明生 曹鑫 《爆破》 CSCD 2006年第2期77-79,共3页
论述了楼房拆除爆破中常用的3种簇联导爆管网路传爆联接方式,从理论上计算和分析了3种联接方式的可靠度,经比较认为双发雷管并绑一把抓簇联导爆管联接方式是工程上最适宜的簇联联接方式。
关键词 导爆管簇联 理论计算 可靠度比较
下载PDF
双涡旋压缩机并联系统设计和应用研究 被引量:6
3
作者 彭雨 林创辉 +1 位作者 欧阳惕 邱小亮 《洁净与空调技术》 2015年第1期94-96,100,共4页
近年来涡旋压缩机并联使用成为向大冷量空调机组发展的重要方式,压缩机并联技术的关键在于解决回油分配问题。比较几种油平衡方式,以油气平衡并联方案为例,着重讨论了压缩机并联系统的设计要点;然后,通过实验验证该方案可以有效解决油... 近年来涡旋压缩机并联使用成为向大冷量空调机组发展的重要方式,压缩机并联技术的关键在于解决回油分配问题。比较几种油平衡方式,以油气平衡并联方案为例,着重讨论了压缩机并联系统的设计要点;然后,通过实验验证该方案可以有效解决油分配的问题,满足了并联压缩机的可靠性要求,为双涡旋压缩机并联应用提供技术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涡旋压缩机 并联管 回油 油平衡
下载PDF
并联管内高压汽液两相流动密度波不稳定性实验研究 被引量:5
4
作者 周云龙 沈增明 +1 位作者 荆建刚 陈听宽 《工程热物理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S1期215-218,共4页
并联管内高压汽液两相流动密度波不稳定性实验研究周云龙,沈增明,荆建刚,陈听宽(东北电力学院吉林132012)(西安交通大学西安710049)关键词汽—液两相流,不稳定性,并联管1前言核反应堆系统中的蒸汽发生器、电站锅... 并联管内高压汽液两相流动密度波不稳定性实验研究周云龙,沈增明,荆建刚,陈听宽(东北电力学院吉林132012)(西安交通大学西安710049)关键词汽—液两相流,不稳定性,并联管1前言核反应堆系统中的蒸汽发生器、电站锅炉及石化系统中的蒸发器等两相流设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汽—液两相流 不稳定性 并联管
下载PDF
动力型两相平行流热管充注量及启停特性研究 被引量:3
5
作者 任杰 田晓亮 +3 位作者 周温泉 刘瑞璟 王兆俊 王伟 《青岛大学学报(工程技术版)》 CAS 2014年第1期47-51,共5页
为研究动力型两相流平行管式热管的充注量对传热性能的影响及该热管的启停特性,本文搭建了热管空调实验台,分别在不同的充注量下对热管运行特性进行检测,并运用热成像仪对系统进行红外观测,在不同情况下,对热管系统进行多次启动和停止实... 为研究动力型两相流平行管式热管的充注量对传热性能的影响及该热管的启停特性,本文搭建了热管空调实验台,分别在不同的充注量下对热管运行特性进行检测,并运用热成像仪对系统进行红外观测,在不同情况下,对热管系统进行多次启动和停止实验.实验结果表明,热管系统充注量在6.6~7.5 kg时,即该热管系统总容量的55%~62.5%时,系统可以以两相流的形式稳定运行,而热管系统启动后,在很短的时间内会达到稳定状态,当溶液泵开启后,热管的换热量逐渐增加,大约在3 min后达到稳定状态,且保持下去;当溶液泵停止后,仍然具有自运行特性,而蒸发器内的热管工质继续发生相变换热,换热能力逐渐减小,此过程大约持续6 min.该热管可以应用于空调的冷量及其他余热的回收,具有高效节能特性.该研究可以有效地指导该类热管在空调中的节能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力型 两相 平行流 热成像仪 充注量 启停
下载PDF
并联管内两相流密度波脉动线性均相模型 被引量:1
6
作者 周云龙 孙斌 +1 位作者 李岩 洪文鹏 《工程热物理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629-632,共4页
两相流不稳定性理论分析方法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类是数值解析法,另一类是近似分析法。数值分析法已经有很多学者进行了大量研究,而近似分析法研究相对少一些。本文提出了描述并联沸腾管内两相流密度波型脉动的线性均相模型。根据线性均... 两相流不稳定性理论分析方法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类是数值解析法,另一类是近似分析法。数值分析法已经有很多学者进行了大量研究,而近似分析法研究相对少一些。本文提出了描述并联沸腾管内两相流密度波型脉动的线性均相模型。根据线性均相模型运用系统控制原理的方法导出了描述系统稳定性的无因次参数ε。运用参数ε判断系统的稳定性,计算值和实验值基本吻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并联管 两相流 不稳定性 均相模型
下载PDF
不均匀受热并联管组流动与温度工况的数值解 被引量:2
7
作者 庞韵 卓宁 +1 位作者 张陶远 杜兆年 《上海机械学院学报》 1989年第3期25-30,共6页
本文就不同结构形式的不均匀受热并联管组的流动和温度情况作了理论和实验研完。研究结果表明,理论计算结果和试验结果相当吻合。因此,文章所建立的数学计算模型可在热水锅炉及其他类似设备的水动力计算推广应用。
关键词 锅炉 自然循环 强制循环 并联管组
下载PDF
基于FLUENT的换热设备中并联管组均流模型设计 被引量:2
8
作者 杨程 牛永江 +1 位作者 罗海玉 李奇军 《机械设计与制造》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150-155,共6页
基于流体动力学基本原理和FLUENT软件,以并联管组的支管直径为设计参数,利用敏感性分析法确定敏感参数。通过多元线性拟合得出流量分布不均匀系数与敏感参数的二元三次关系式,计算得出当流量分布不均匀系数在敏感参数取值范围内取最小... 基于流体动力学基本原理和FLUENT软件,以并联管组的支管直径为设计参数,利用敏感性分析法确定敏感参数。通过多元线性拟合得出流量分布不均匀系数与敏感参数的二元三次关系式,计算得出当流量分布不均匀系数在敏感参数取值范围内取最小值时的支管直径大小。利用FLUENT对同尺寸并联管组的流量分布不均匀系数进行验证计算。计算结果表明:优化后的流量分布不均匀系数比优化前降低了68.2%,提高了并联管组的流量分布均匀性,为今后并联管组的工程设计提供了一种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并联管组 敏感性分析 流量分布不均匀系数 多元线性拟合
下载PDF
改进的并联管内两相流密度波脉动线性均相模型 被引量:2
9
作者 鄢炳火 于雷 《原子能科学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B09期146-149,共4页
提出了改进的并联管两相流密度波脉动线性均相模型,并导出了两个稳定性边界,是文献[1]的一种推广。当λL/d<4时,增加λL/d可降低稳定性下边界;当λL/d≥4时,稳定性下边界恒为零。稳定性下边界唯一由λL/d决定,但稳定性上边界由λL/d... 提出了改进的并联管两相流密度波脉动线性均相模型,并导出了两个稳定性边界,是文献[1]的一种推广。当λL/d<4时,增加λL/d可降低稳定性下边界;当λL/d≥4时,稳定性下边界恒为零。稳定性下边界唯一由λL/d决定,但稳定性上边界由λL/d和l2ρLsinα/(2q2m)两者共同决定。本文结果的一种特殊形式已在文献[1]中用实验进行了验证,两者吻合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并联管 两相流 不稳定性 线性均相模型
下载PDF
山岭隧道施工通风方式的发展 被引量:27
10
作者 李永生 《隧道建设》 2010年第5期569-572,581,共5页
对山岭隧道基本施工通风方式进行介绍,重点讨论为适应长大隧道斜井多工作面施工而开发的新型通风方式,即单斜井双正洞射流巷道式通风和中隔板风道式通风,对这2种通风方式的使用条件和注意事项进行阐述,并对隧道施工通风的发展提出建议。
关键词 山岭隧道 单斜井双正洞射流巷道式通风 中隔板风道式通风
下载PDF
盾构隧道基础上修建三条平行隧道地铁车站的施工力学行为研究 被引量:7
11
作者 李围 何川 《现代隧道技术》 EI 2004年第1期5-9,共5页
结合我国地铁区间单线盾构隧道直径 6m左右的实情 ,提出了在盾构隧道的基础上修建三条平行隧道岛式站台车站方案。对该车站结构的施工力学行为进行了二维有限元数值模拟分析 ,得出了车站主体结构在施作过程中的受力特征 ,并对其施工安... 结合我国地铁区间单线盾构隧道直径 6m左右的实情 ,提出了在盾构隧道的基础上修建三条平行隧道岛式站台车站方案。对该车站结构的施工力学行为进行了二维有限元数值模拟分析 ,得出了车站主体结构在施作过程中的受力特征 ,并对其施工安全性作出了评价 ,最后提出了相应的设计和施工方面的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铁车站盾构隧道 三条平行隧道结构 力学行为 设计与施工
下载PDF
垂直并联管低质量流速自补偿特性的研究 被引量:5
12
作者 朱晓静 毕勤成 +3 位作者 杨冬 王建国 陈听宽 于水清 《核动力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70-74,共5页
针对直径为31.8 mm、壁厚为6.0 mm的六头内螺纹管,建立了垂直并联管的物理模型,对垂直并联管的自补偿特性进行了理论计算与实验研究。理论计算表明:具有热负荷偏差的并联垂直管组有明显的自补偿特性;吸热量较小的垂直管内工质的质量流... 针对直径为31.8 mm、壁厚为6.0 mm的六头内螺纹管,建立了垂直并联管的物理模型,对垂直并联管的自补偿特性进行了理论计算与实验研究。理论计算表明:具有热负荷偏差的并联垂直管组有明显的自补偿特性;吸热量较小的垂直管内工质的质量流速随吸热量的增加先减小,后增大;当管内工质的质量流速接近或超过平均质量流速,系统的自补偿特性减弱直至消失。实验研究表明:并联垂直管组的自补偿特性随管内工质干度的增加先增强,后减弱;当工质干度很高时,系统的自补偿特性可能消失并随之出现负流量响应特性;当并联管组内工质汽化程度较低时,不均匀加热比的增大会增强并联管的自补偿特性;当管内工质汽化程度较高时,不均匀加热比的增大会减弱并联管的自补偿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补偿特性 六头内螺纹管 垂直管屏 低质量流速
下载PDF
U型并联多通道中流量分配特性 被引量:4
13
作者 丁文杰 蒋钢 +2 位作者 张磊 郭海兵 王少华 《强激光与粒子束》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7期121-124,共4页
高增益包层并联多通道流量分配特性直接影响其传热效率,在初始设计中,缺少简洁有效的设计方法。采用Fluent程序对U型布置并联多通道的流量分配特性进行数值模拟,通过敏感性分析,确定了影响流量分配特性的支管长度、支管横截面积、支管... 高增益包层并联多通道流量分配特性直接影响其传热效率,在初始设计中,缺少简洁有效的设计方法。采用Fluent程序对U型布置并联多通道的流量分配特性进行数值模拟,通过敏感性分析,确定了影响流量分配特性的支管长度、支管横截面积、支管个数以及总管横截面积等重要参数,提出了预估流量分配特性的方法。分析表明,无量纲参数K_(fd)越低,流量分配越均匀;当K_(fd)低于0.03时,流量丧失比低于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U型并联多通道 流量分配特性 FLUENT 敏感性分析 Kfd因子
下载PDF
海上稠油油藏强化N_2泡沫调驱实验研究 被引量:2
14
作者 刘延民 章杨 +2 位作者 王玉婷 王善堂 任韶然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9期80-87,共8页
采用新型PENF(polymer enhanced nitrogen foam)调驱技术,可有效提高非均质严重的海上稠油油藏采收率。实验采用三管并联模型,模拟非均质储集层,进行FAW(foam alternating water)调驱实验,分析非均质稠油油藏水驱低效原因,揭示PENF的EO... 采用新型PENF(polymer enhanced nitrogen foam)调驱技术,可有效提高非均质严重的海上稠油油藏采收率。实验采用三管并联模型,模拟非均质储集层,进行FAW(foam alternating water)调驱实验,分析非均质稠油油藏水驱低效原因,揭示PENF的EOR机理,并优化注入参数。结果表明,与常规泡沫相比,新型复配PENF体系极大增强了泡沫稳定性和调驱能力,更适用于非均质严重的海上稠油油藏;调驱过程体现"逐级堵调、依次动用",采用优化参数:多段塞、气液比1∶1及FAW注入方式,提高水驱驱油效率40%,达73.52%,有效提高采收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上稠油油藏 三管并联模型 非均质性 强化泡沫 机理分析 提高驱油效率
下载PDF
重复调剖效果室内实验研究 被引量:2
15
作者 赵明国 冯超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158-160,共3页
针对水驱非均质油藏,利用平行管模型开展重复调剖室内实验研究。对于水驱非均质油藏,注入水主要进入高渗透层,低渗层相对吸水量非常低,造成高渗层见水早,含水增加速度比较快。一次调剖后,原油综合采收率比水驱提高10.67%,综合含水降低13... 针对水驱非均质油藏,利用平行管模型开展重复调剖室内实验研究。对于水驱非均质油藏,注入水主要进入高渗透层,低渗层相对吸水量非常低,造成高渗层见水早,含水增加速度比较快。一次调剖后,原油综合采收率比水驱提高10.67%,综合含水降低13.33%。低、中渗透层吸水量增加,高渗层吸水量降低,但高渗层相对吸水量仍是最多,低渗层最低。随着调剖次数的增加,高渗层相对吸水量逐渐降低,低、中渗层吸水量逐渐增加,但采收率增加及含水率降低幅度逐渐减小,调剖效果逐渐变差。因此,对于非均质地层,调剖次数不宜过多,二次调剖以后应采取调驱等其它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均质油藏 化学调剖 重复调剖 平行管模型
下载PDF
顺排滴形管束局部换热规律的实验研究
16
作者 张登庆 窦世山 李庆领 《石油机械》 北大核心 2002年第5期25-27,2-1,共3页
采用萘升华比拟技术详细研究了顺排滴形管束局部强制对流换热特性。结果表明 :滴形管束局部换热规律在前端大圆部分与圆管管束相似 ,但在脱体点以后差别较大 ;局部换热系数随滴形管横向间距的增大和纵向间距的减小而增强 ,在层流边界层... 采用萘升华比拟技术详细研究了顺排滴形管束局部强制对流换热特性。结果表明 :滴形管束局部换热规律在前端大圆部分与圆管管束相似 ,但在脱体点以后差别较大 ;局部换热系数随滴形管横向间距的增大和纵向间距的减小而增强 ,在层流边界层脱体以后 ,均出现了换热系数的急剧回升 ,且换热峰值均超过了撞击点处的值 ;随着Re数的增大 ,脱体点的位置向撞击点方向移动 ,脱体点之后的换热系数峰值增大 ,局部换热增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顺排滴形管束 局部换热 实验研究 强化传热 萘升华比拟 管式空气预热器 石油机械 余热回收
下载PDF
稠油水平井平行双管注汽井筒参数计算模型 被引量:8
17
作者 东晓虎 刘慧卿 +3 位作者 庞占喜 张传新 易勇刚 秦耘 《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939-945,共7页
考虑到传统单管蒸汽注入模型的局限性,利用热传递理论,建立平行双管稠油水平井的井筒参数计算模型以及蒸汽回流模型,并采用节点分析方法进行求解。采用蒸汽回流模型对水平段封隔器的封隔情况进行了模拟,从而对稠油双管注汽水平井的实际... 考虑到传统单管蒸汽注入模型的局限性,利用热传递理论,建立平行双管稠油水平井的井筒参数计算模型以及蒸汽回流模型,并采用节点分析方法进行求解。采用蒸汽回流模型对水平段封隔器的封隔情况进行了模拟,从而对稠油双管注汽水平井的实际验封过程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与传统的单管蒸汽注入方式相比,平行双管注汽具有明显的优势,与单管注蒸汽过程相比,双管注汽可以提高注汽井井底蒸汽干度0.1以上。平行双管注汽的井筒沿程蒸汽参数与双注汽管的注汽方式、注汽参数以及管柱尺寸等有较大关系,井口蒸汽干度与注汽速率对井筒热损失程度影响较大;双管注汽的井筒蒸汽干度主要损失于水平段,主注汽管水平段管柱的尺寸应尽可能的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稠油油藏 水平井 平行双管 热损失 压力验封
下载PDF
大跨屋盖结构风致抖振响应研究 被引量:24
18
作者 顾明 周晅毅 黄鹏 《土木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1期37-42,共6页
建立基于非定常风荷载的大跨屋盖结构风致动力响应的试验和分析方法。该方法采用多通道测压系统扩大同步测压点的数目,更全面地获得屋盖表面风压的时空特性,为准确计算结构风致响应奠定了基础。在动力分析方法上应用CQC法计算屋盖结构... 建立基于非定常风荷载的大跨屋盖结构风致动力响应的试验和分析方法。该方法采用多通道测压系统扩大同步测压点的数目,更全面地获得屋盖表面风压的时空特性,为准确计算结构风致响应奠定了基础。在动力分析方法上应用CQC法计算屋盖结构的风振响应,考虑多模态及模态间的耦合影响,编制了结构风致动力效应计算程序SWDP。最后对上海铁路南站工程屋盖结构的抖振响应结果进行了计算和分析。结果表明,采用多通道测压系统可以有效地扩大同步测压点的数目;基于非定常风荷载的CQC方法是计算复杂大跨屋盖结构风振响应的有效方法;背景响应对于总响应的贡献通常是不可忽略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跨屋盖结构 非定常气动力 多通道测压系统 CQC法 动力响应
下载PDF
基于平行光管法的薄凸透镜焦距测量 被引量:8
19
作者 李晓磊 《应用光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859-862,共4页
薄凸透镜是光学仪器中最重要、最基本的元件,在天文、军事、医学等众多领域发挥着重要作用。焦距是薄透镜、反射镜等光学系统最重要的特性参量,因而准确测量薄透镜的焦距则显得尤为重要。实验室测量薄凸透镜焦距的方法有物距像距法、自... 薄凸透镜是光学仪器中最重要、最基本的元件,在天文、军事、医学等众多领域发挥着重要作用。焦距是薄透镜、反射镜等光学系统最重要的特性参量,因而准确测量薄透镜的焦距则显得尤为重要。实验室测量薄凸透镜焦距的方法有物距像距法、自准直法、光电法、平行光管法等。由于采用前3种方法测量透镜焦距的精度偏低,针对该问题,提出利用平行光管法测量薄凸透镜的焦距,并对实验误差作简单分析。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可以高精度地测量薄凸透镜焦距,相对误差仅为0.138%。因此,采用平行光管法的薄凸透镜焦距测量方法是有效可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薄凸透镜 焦距测量 平行光管法
下载PDF
风洞实验中多通道测压管路系统的参数分析 被引量:7
20
作者 周晅毅 顾明 《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8期1001-1006,共6页
为了掌握风洞实验中多通道测压管路系统的特性,基于耗散模型,分析了影响系统频率响应函数的各个参数,总结了多通道管路系统频响函数的定性规律,并指出在常用的几何尺寸范围内,影响频响函数的因素主要有PVC管的长度、内径和限制器的尺寸... 为了掌握风洞实验中多通道测压管路系统的特性,基于耗散模型,分析了影响系统频率响应函数的各个参数,总结了多通道管路系统频响函数的定性规律,并指出在常用的几何尺寸范围内,影响频响函数的因素主要有PVC管的长度、内径和限制器的尺寸及位置,为设计多通道测压管路系统提供了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洞实验 测压管路系统 耗散模型 频率响应函数 参数分析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