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3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实现并行计算的群集系统 被引量:7
1
作者 庄昌文 林晓东 刘心松 《计算机应用》 CSCD 1998年第6期11-13,共3页
由于工作站性能快速增强和LAN带宽提高,群集系统逐渐成为并行计算领域中的重要分支。本文描述了群集系统的特征并讨论了其实现中的一些关键技术,如互连网络,PVM和MPI,最后肯定了群集系统的发展前景。
关键词 并行计算 群集系统 互连网络
下载PDF
Chiplet技术:拓展芯片设计的新边界
2
作者 厉佳瑶 张琨 潘权 《集成电路与嵌入式系统》 2024年第2期1-9,共9页
芯粒(Chiplet)是一种将多个小型芯片集成为一个完整的系统芯片的技术,旨在实现芯片的重用、异构集成、性能提升和成本降低等目标。该技术的发展重点主要包括异构集成、新型互连和新型封装。其中,接口互连是Chiplet技术的关键。接口互连... 芯粒(Chiplet)是一种将多个小型芯片集成为一个完整的系统芯片的技术,旨在实现芯片的重用、异构集成、性能提升和成本降低等目标。该技术的发展重点主要包括异构集成、新型互连和新型封装。其中,接口互连是Chiplet技术的关键。接口互连包括物理层接口和数据传输协议,接口和协议的设计需要考虑工艺技术、封装技术、功耗限制和上层应用程序的要求等,串行互连和并行互连是芯片到芯片实体层接口的两种选择。此外,对于不同的传播介质,应运而生出一些新型的互连技术,如光互连和无线互连,它们可以提供更高的带宽、更低的功耗和更灵活的互连拓扑。未来,Chiplet技术有望为电子领域带来重大的突破和发展,促使更加高效、灵活和富有创新性的芯片设计和制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芯粒 接口互连标准 光互连 并行互连 串行互连
下载PDF
多机并行处理及其互联 被引量:4
3
作者 康钦马 王勇 《微计算机信息》 2004年第1期67-68,共2页
多处理器可提高复杂系统的可靠性和可用性。本文介绍了基于单片机的多机并行处理,并说明了具体的互联方式。
关键词 单片机 串行互联 并行处理 串行扩展接口 串行总线互联 多路模拟开关 控制机
下载PDF
On Fault Tolerance of 3-Dimensional Mesh Networks 被引量:3
4
作者 Gao-CaiWang Jian-ErChen Guo-JunWang 《Journal of Computer Science & Technology》 SCIE EI CSCD 2004年第2期183-190,共8页
In this paper, the concept of k-submesh and k-submesh connectivity fault tolerance model is proposed. And the fault tolerance of 3-D mesh networks is studied under a more realistic model in which each network node has... In this paper, the concept of k-submesh and k-submesh connectivity fault tolerance model is proposed. And the fault tolerance of 3-D mesh networks is studied under a more realistic model in which each network node has an independent failure probability. It is first observed that if the node failure probability is fixed, then the connectivity probability of 3-D mesh networks can be arbitrarily small when the network size is sufficiently large. Thus, it is practically important for multicomputer system manufacturer to determine the upper bound for node failure probability when the probability of network connectivity and the network size are given. A novel technique is developed to formally derive lower bounds on the connectivity probability for 3-D mesh networks. The study shows that 3-D mesh networks of practical size can tolerate a large number of faulty nodes thus are reliable enough for multicomputer systems. A number of advantages of 3-D mesh networks over other popular network topologies are given. Compared to 2-D mesh networks, 3-D mesh networks are much stronger in tolerating faulty nodes, while for practical network size, the fault tolerance of 3-D mesh networks is comparable with that of hypercube networks but enjoys much lower node degre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nterconnection network 3-D mesh network fault tolerance parallel processing
原文传递
Hypercube多处理器上图的最优算法 被引量:4
5
作者 梁维发 陈国良 《计算机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1991年第9期641-650,共10页
已知一个无向图G(V,E),|V|=n.本文在SIMD机器-Hype-rcube上提出了计算图的连通分支和最小生成树的两个最优算法.若Hypercu-be由P个处理器组成,则上述两个算法的时间复杂性都是O(n^2/p),1≤p且PlogP≤n.
关键词 多处理器 最优算法 互连网络
下载PDF
Optimal Path Embedding in the Exchanged Crossed Cube 被引量:2
6
作者 Dong-Fang Zhou Jian-Xi Fan +3 位作者 Cheng-Kuan Lin Bao-Lei Cheng Jing-Ya Zhou Zhao Liu 《Journal of Computer Science & Technology》 SCIE EI CSCD 2017年第3期618-629,共12页
The (s+t+1)-dimensional exchanged crossed cube, denoted as ECQ(s, t), combines the strong points of the exchanged hypercube and the crossed cube. It has been proven that ECQ(s, t) has more attractive propertie... The (s+t+1)-dimensional exchanged crossed cube, denoted as ECQ(s, t), combines the strong points of the exchanged hypercube and the crossed cube. It has been proven that ECQ(s, t) has more attractive properties than other variations of the fundamental hypercube in terms of fewer edges, lower cost factor and smaller diameter. In this paper, we study the embedding of paths of distinct lengths between any two different vertices in ECQ(s, t). We prove the result in ECQ(s, t): if s≥3, t≥3, for any two different vertices, all paths whose lengths are between max{9,「s+1/2」 +「t+1/2+4}and 2s+t+1?1 can be embedded between the two vertices with dilation 1. Note that the diameter of ECQ(s, t) is「s+1/2 」+「t+1/2 」+2. The obtained result is optimal in the sense that the dilations of path embeddings are all 1. The result reveals the fact that ECQ(s, t) preserves the path embedding capability to a large extent, while it only has about one half edges of CQ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nterconnection network exchanged crossed cube path embedding parallel computing system
原文传递
Multilayer Hex-Cells: A New Class of Hex-Cell Interconnection Networks for Massively Parallel Systems
7
作者 Mohammad Qatawneh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Communications, Network and System Sciences》 2011年第11期704-708,共5页
Scalability is an important issue in the design of interconnection networks for massively parallel systems. In this paper a scalable class of interconnection network of Hex-Cell for massively parallel systems is intro... Scalability is an important issue in the design of interconnection networks for massively parallel systems. In this paper a scalable class of interconnection network of Hex-Cell for massively parallel systems is introduced. It is called Multilayer Hex-Cell (MLH). A node addressing scheme and routing algorithm are also presented and discussed. An interesting feature of the proposed MLH is that it maintains a constant network degree regardless of the increase in the network size degree which facilitates modularity in building blocks of scalable systems. The new addressing node scheme makes the proposed routing algorithm simple and efficient in terms of that it needs a minimum number of calculations to reach the destination node. Moreover, the diameter of the proposed MLH is less than Hex-Cell network.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ULTILAYER Hex-Cell interconnection Network parallel System
下载PDF
WDM技术对计算机技术的影响 被引量:1
8
作者 罗金平 贺建 周兴铭 《计算机工程与科学》 CSCD 1999年第5期18-22,共5页
本文介绍了WDM 技术的发展现状, 并结合计算机技术的现状讨论了WDM 技术的发展对计算机技术的影响, 同时介绍了WDM
关键词 WDM 并行处理 光互连 计算机网络
下载PDF
一种并行处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被引量:1
9
作者 许佑辉 朱育清 +2 位作者 王仲康 邹玲 李兴春 《微电子学与计算机》 CSCD 北大核心 1992年第2期24-27,共4页
本文从目前计算机系统发展情况描述了并行处理系统的结构、互连方式和硬件系统中信号分配;论述了软件控制模块的工作原理和系统驱动原理,最后给出了该系统的性能分析和评价。
关键词 并行处理系统 计算机
下载PDF
基于电压控制的逆变器无互联线并联控制研究 被引量:1
10
作者 陈堃 周友斌 +1 位作者 徐华安 文博 《电力电子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82-85,111,共5页
针对传统PQ下垂法及其改进方法存在的控制复杂、对功率外环参数设计要求高、动态响应特性差的缺点,对逆变器并联控制条件及传统PQ下垂法进行分析,提出一种基于新型电压控制的逆变器无互联线并联控制策略。该策略跳出传统PQ下垂法的控制... 针对传统PQ下垂法及其改进方法存在的控制复杂、对功率外环参数设计要求高、动态响应特性差的缺点,对逆变器并联控制条件及传统PQ下垂法进行分析,提出一种基于新型电压控制的逆变器无互联线并联控制策略。该策略跳出传统PQ下垂法的控制思路,提出一种新型电压控制环,通过直接控制逆变器输出电压,达到控制逆变器输出电流相位相同、幅值按各逆变器额定功率成比例的目的,不仅大大简化了控制程序的设计,提高了系统的动态响应特性,而且使电压下垂度能被人为控制。通过模拟负载突变实验验证了该策略的可行性和有效性,选用TMS320F28XXX作为控制核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逆变器 并联控制 无互联线
下载PDF
超立方体上的奇异值分解
11
作者 殷新春 陈凌 《东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1994年第4期113-117,共5页
本文给出了在超立方体连接的单指令流多数据流(SIMD)机器上进行矩阵奇异值分解(SVD)的算法,对m×n阶矩阵在具有m×n/2个处理单元的SIMD机器上进行SVD,时间复杂度为O(logm·n·log... 本文给出了在超立方体连接的单指令流多数据流(SIMD)机器上进行矩阵奇异值分解(SVD)的算法,对m×n阶矩阵在具有m×n/2个处理单元的SIMD机器上进行SVD,时间复杂度为O(logm·n·logn).本文还给出了大型矩阵在固定大小的SIMD机器上求解SVD的行压缩与列分割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并行计算机 超立方体 奇异值分解
下载PDF
Multi-Transputer并行处理系统的拓扑动态重构
12
作者 尹朝庆 《武汉交通科技大学学报》 1996年第4期397-401,共5页
多处理机互连网络拓扑的动态重构,对分布式并行处理系统的高性能并行计算提供很好的支持.本文提出一种用于Multi-Transputer的互连网络,分析了它的拓扑动态重构的控制机制,并给出相应拓扑的函数描述.
关键词 并行处理 互连网络 网络拓扑 分布式计算机
下载PDF
逆变电源并联-并网电能再利用技术研究
13
作者 辛化梅 《现代电子技术》 2011年第24期23-25,共3页
采用基于DSP数字信号处理器的DCS控制的多机并联-并网发电技术,即利用DCS控制技术,实现集中管理分散控制,同时借鉴太阳能并网发电逆变电源中的并网技术实现逆变电源输出参数的同步和电网的反孤岛测试。研究了如何实现电能的再利用和有... 采用基于DSP数字信号处理器的DCS控制的多机并联-并网发电技术,即利用DCS控制技术,实现集中管理分散控制,同时借鉴太阳能并网发电逆变电源中的并网技术实现逆变电源输出参数的同步和电网的反孤岛测试。研究了如何实现电能的再利用和有效地提高多机并联-并网发电系统的控制灵活性及通用性。实验结果表明,通过本技术可以将负载设备中以热能形式耗费的电能转化为可再利用的电能,并与市电电网进行并网并被其他的电气设备利用,从而有效地实现节能和提高经济效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逆变电源 并联-并网 DCS控制 反孤岛测试
下载PDF
m重n叉树中虫孔寻径通信方式的分析模型
14
作者 胡越明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9期1321-1324,共4页
在采用虫孔寻径的网络中 ,消息的到达不是一个简单的事件 ,而是一个具有随机性的持续过程 .本文采用随机过程理论分析 m重 n叉树的消息延迟 .与其他虫孔寻径分析模型比较 ,本模型对消息传输过程的描述更深入 ,包括各条连接通道的消息密... 在采用虫孔寻径的网络中 ,消息的到达不是一个简单的事件 ,而是一个具有随机性的持续过程 .本文采用随机过程理论分析 m重 n叉树的消息延迟 .与其他虫孔寻径分析模型比较 ,本模型对消息传输过程的描述更深入 ,包括各条连接通道的消息密度分析、消息在网络中的延迟分析、消息在结点的等待时间分析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重n叉树 通信方式 分析模型 并行计算机 互连网络 虫孔寻径 生灭过程 消息延迟
下载PDF
AES多引擎并行处理技术研究
15
作者 苏阳 戴紫彬 +1 位作者 李鹏辉 徐建博 《计算机工程与设计》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9期3319-3322,共4页
为了提高AES的加密效率,在分析影响AES多引擎并行处理的相关因素的基础上,提出了AES多引擎并行处理架构,并分析了基于ECB工作模式下的数据分配调度机制。通过对AES密码算法的逻辑综合和多密码处理引擎的参数定量分析表明,在100MHz的核... 为了提高AES的加密效率,在分析影响AES多引擎并行处理的相关因素的基础上,提出了AES多引擎并行处理架构,并分析了基于ECB工作模式下的数据分配调度机制。通过对AES密码算法的逻辑综合和多密码处理引擎的参数定量分析表明,在100MHz的核心频率下,对128比特长度的密钥,4个AES密码处理引擎并行处理的数据吞吐率可以达到4.98Gb/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级加密标准 多密码处理引擎 并行处理 数据分配调度 互连结构
下载PDF
并行计算机互联网与包寻径算法
16
作者 杨利 周兴铭 《计算机工程与科学》 CSCD 1993年第1期76-83,共8页
并行处理是计算机科学中最富有挑战性的领域之一,而并行计算机互联网和寻径算法则是这个领域中研究力量很集中的基础技术。本文介绍了几种流行的互联网结构和典型的寻径算法,并对各种网络的特性及寻径算法的性能做了分析和评述。
关键词 并行计算机 包寻径算法 互联网
下载PDF
硬件归约的延迟模型和调度策略
17
作者 孙全宝 张民选 肖立权 《计算机工程与设计》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8期2018-2021,2025,共5页
通过硬件对归约进行支持是高性能互连网络发展的一种趋势。建立了无冲突和冲突条件下的归约延迟模型,分析了串行轮询、剩余报文集中和先到先服务3种调度策略对归约延迟的影响,表明了剩余报文集中策略能够取得多个归约操作在路由器上平... 通过硬件对归约进行支持是高性能互连网络发展的一种趋势。建立了无冲突和冲突条件下的归约延迟模型,分析了串行轮询、剩余报文集中和先到先服务3种调度策略对归约延迟的影响,表明了剩余报文集中策略能够取得多个归约操作在路由器上平均延迟的最小值。为了准确评测各种调度策略的性能,基于OMNeT++开发了微片级互连网络模拟器。模拟结果表明,先到先服务策略能够取得最优的性能,而在低维度互连网络中,串行轮询策略能取得良好的性价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并行处理 互连网络 聚合通信 归约 报文调度
下载PDF
蜂窝环上的全广播算法
18
作者 殷玉玲 《计算机应用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7期2492-2493,2496,共3页
主要研究蜂窝环上的全广播路由算法。第一个全广播算法的设计思路是找到一条通过所有节点的路径,关键是确定边界上的一些特殊节点;第二个全广播算法应用了蜂窝环的哈密尔顿性质。假设一个有n个处理机的蜂窝环,前者每个节点有自己专用的... 主要研究蜂窝环上的全广播路由算法。第一个全广播算法的设计思路是找到一条通过所有节点的路径,关键是确定边界上的一些特殊节点;第二个全广播算法应用了蜂窝环的哈密尔顿性质。假设一个有n个处理机的蜂窝环,前者每个节点有自己专用的路由策略,时间复杂度为3n,因为计算时间往往比数据传送时间低得多,所以总的通信时间可以降低到n;后者是基于哈密尔顿圈的,需要n时间复杂度。到目前为止,这是第一次给出蜂窝环上全广播算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并行计算机 互连网络 蜂窝环 全广播
下载PDF
逻辑程序并行推理机EC─PIM的系统设计与实现
19
作者 谢康林 霍义兴 郑飞 《小型微型计算机系统》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3期6-11,共6页
本文介绍面向逻辑程序的并行推理机系统EC-PIM。它以逻辑程序设计语言PROLOG为核心,以硬件、软件两方面结合的方式直接实现以PROLOG所描述的推理任务。系统设计基于Earley算法、VLSI技术以及适当的系统结... 本文介绍面向逻辑程序的并行推理机系统EC-PIM。它以逻辑程序设计语言PROLOG为核心,以硬件、软件两方面结合的方式直接实现以PROLOG所描述的推理任务。系统设计基于Earley算法、VLSI技术以及适当的系统结构及部件的设计方案。在提出并行推理机及其概念模型的前提下,作出EC-PIM体系结构的设计,包括互连结构。公共存储器系统的设计方案。并成功地实现了双八路二级并行逻辑推理模拟机的研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程序语言 逻辑程序 并行推理机 PROLOG语言
下载PDF
基于输出电压上翘特性的串-并型组合变换器无互联均压控制策略 被引量:11
20
作者 陈武 王广江 阮新波 《电工技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0期188-194,共7页
输入串联输出并联(ISOP)组合变换器十分适用于高输入电压、低电压与大电流输出应用场合。要保证该组合变换器正常工作,就必须保证各模块输入电压均压与输出电流均流。现有的均压/均流控制策略都有模块化程度不高或可靠性较低等问题。为... 输入串联输出并联(ISOP)组合变换器十分适用于高输入电压、低电压与大电流输出应用场合。要保证该组合变换器正常工作,就必须保证各模块输入电压均压与输出电流均流。现有的均压/均流控制策略都有模块化程度不高或可靠性较低等问题。为此,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输出电压上翘特性的ISOP组合变换器无互联均压控制策略,该控制策略可有效地提高ISOP组合变换器的模块化程度高和可靠性。本文首先介绍该控制策略的工作原理,分析其输入均压特性以及输出电压调整特性,然后分析了ISOP组合变换器采用该控制策略的稳定性,最后进行实验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输入串联输出并联 输入均压 无互联稳定性 上翘特性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